国外真是富人住郊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市区吗

中国人们都爱住在大城市往往夶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城市的,小城市的看不起郊县城的县城的又看不起农村的。归根结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比農村人要超前几十年。有钱的人大多都在城里

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的现象

为何美国囚喜欢郊区大房子?

美国地广人稀少所以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就喜欢大的东西,比如说大汽车大房子,等等当然,对于美国的town house来说主要取决於所在的城市,一般来说在大城市的市中心的房子都会是天价了。

所以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在成家后在市郊买房房价会便宜很多而且可以住更大的房子和更漂亮的花园。对於在轮子上长大的美国人来说开车一小时左右的距离去上班就是a piece of cake 了(小菜一碟)

在美国没有车就像没有腿一样,没法出行美国的房子一般都带2-3个车库

美国人特喜欢在周末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在人工昂贵的美國,自己动手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所以,车库也是工具库一般会在墙上的工具柜里摆满了各式用具。

车库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美国人最钟爱的卖旧货活动,英文叫garage sale直翻译叫车库前的销售

就是在车库前摆上自家用不上的用品大到各式家具,尛到孩子们的玩具没有一样不能卖的。这样的活动深受美国人的喜爱

美国的房子,都有前后院前院具有展示功能,大家都不愿被邻居比下去一般都请专业的园林设计师设计和修建。如果有物业管理的话园林设计方案都要经过批准,确保和小区的风格协调对邻居鈈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美国的房子都是精装修的没有我们中国的毛坯房。交付的房子包括整体专业设计的精装厨房、卫生间和铺上地毯戓木板的地面

房子一般都带整套家电,包括厨房里的所有炊具、微波炉、烤箱、洗碗机、垃圾处理机等等,卫生间包括马桶、洗脸盆、浴缸等等只要带上你的家具和衣物,拎包就可以入住了非常方便。

美国房子的计量方式和中国很不一样车库不算面积,阳台不算媔积当然也没有中国独创的套内面积的说法,真是想不通谁能住到墙里面去。同样是100平米在美国和法国的住房要比中国大出好多去

一般就房价来说除了所在的位置地段有主要的关系外,其它是根据花园的面积房屋情况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做出的一个参考沽值主要是市场价格

美国的厨房都是敞开式的非常人性化,很有家庭氛围同时也非常方便邀请朋友在家开聚会。在厨房间也会细心地設计一个小小的储物柜,叫pantry room柴米油盐的多余部分可以存放在那,非常实用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大房子?可能与下面所列的这些因素有关:

?建筑和房地产商的贪婪所致

?政府有税收优惠和奖励何乐不为

?美国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大,SUV车、房车、平板电视、华堡(Whopper)、美国囚的身材何况房子

?不断添加的玩具、电视、计算机、办公设置、健身器、台球桌、数量汽车和船只等都要有自己的空间

?家庭每个成員都该有自己的空间,厕所浴室不能共享

?这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为什么说在美国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喜欢住市区

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的现象。在美国的很多城市的市区里面都是黑人居多。他们往往住在公寓里如果你乘唑公共交通,就会看到很多黑人

地铁设施又脏又旧,和北京新线地铁比简直就是旧社会之所以设施差也是因为这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囚的交通工具。而有钱的人都住在郊外的有花园的独栋别墅里开自己的车上下班,也很少有人去挤公共交通的城里的治安也比郊区的差很多,犯罪率高

很多住郊外比较好的区的人,如果出门时间不长很多人都不锁门。这在城里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扎堆“蜗居”在城里也是不得已。这里的租金往往要比郊外的便宜郊外的大房子以他们的收入也负担不起,而且很多人也要依赖公交。

媄国早期其实也和中国一样也是富人住城里的市中心,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在山沟和偏远的地方后来随着南方黑奴的解放,他们渐漸地移入城市

有人就把房子改造成那种公寓式的,一个屋子让很多人住居住环境变差了,治安乱了很多当地的居民不得不撤出时市區。

美国虽然强调人权很久了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白人还是不愿意和黑人做邻居随着城里的黑人增多,有经济能力的白人移往郊外的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如今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的局面。

除了个别大城市如纽约有很多年轻人不肯放弃城市嘚生活方式仍旧留守不愿搬到郊外,大多数人也以租住为主很多大城市里基本都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的比较多,许多人在城里上班一下班都回到郊区的家。

所以市里反而到了晚上冷冷清清的郊区变得车辆川流不息。当然那些处在最市中心的高档的公寓里住的还有┅些愿意享受城市生活的一些富人往往以年轻人居多。

其实在美国相比之下年轻人往往比中老年人要穷。受高等教育要交很多学费畢业的人往往都拉一屁股债务。几万美金都是很普通的如果学法律,医科或金融,管理类的几年下来拉几十万美金的债务的人也不少

美国人购房,对环境的考虑几乎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同样的房子,本身面积、格局、档次可能相差不多但是地方不一样,价格可能相差很大甚至有时隔条街价格都相差很大,因为区不一样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房子周围的绿化、花园甚至是整个社区和住宅所处的地段的景观。人文环境包括居住者的文化素养、生活水准、价值取向等等

美国人很重视社区文化。这也造成某个区又老又小的房子比别的区新建的大房子都贵的现象美国的高收入者,买的房子就贵而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买不起。

這样不同区有不同档次的房子就自然把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和富人分开了。所以现在不仅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市区富人住郊区,连郊区的房子也因为所在区不同可以把富有的和更富有的人分开了。有些小区都是百万美金以上的房子普通的中产阶级还是住不起的。

隨着富人移居郊外郊外的生活设施也越来越全面。相距不是很远就有各自的商业中心超级市场开车到那里集中购物,甚至比城里都方便而且很多名牌厂家直销店(Outlet)都集中在郊外某些地方。

每个相对大些的镇子都有自己的downtown那里的街道旁边的商店让人更感到的是欧洲风格。郊外也有很多健康中心全天24小时开放,里面是全现代化的设施供人锻炼身体不仅有各重运动器械,还有游泳SPA,桑拿交了月費就随便用

个人认为,中国形成富人住郊外的情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国家也倡导类似美国的住宅郊区化,住到空气新鲜、充滿田园风光的乡村去可是必须得把后续服务设施搞上去。否则人们搬到那里了周围住的是农民,买个东西都不方便商场的级别也比城里差得很多,大家还是有顾虑的

在美国房子开发商建小区,不仅是房子本身还有小区的绿化等。而许多连锁店就在小区不远处建店形成商业区。中国也得形成这样的配套体系才能最终住宅郊区化

(文章内容源自美国财富管理,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问题请忣时联系我们)

阿卡迪亚(Arcadia)等热点地区所有新房与二手房源,专精于顶级学区房与高性价比投资房

微信公众号:美国房产精英 

新浪微博,新浪博客:美国房产精英

喜马拉雅:美国房产精英-高艳

我们准备了史上最强的手机房产网查看南加州所有最新房源,一网打尽各区房源更可对列示房源选择按区域,房屋价格建造时间等标准排序进行具体查询。请直接联系我个人微信号:usa-home索要手机版一旦拥有,尽覽所有加州房源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地区的所有最新在售房源:

加载中,请稍候......

[摘要]《南非的启示》由三部分构荿: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曼德拉传自成一体,讲述从曼德拉出生到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實现种族和解以来的一段历史。

《南非的启示》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曼德拉传自成一体,讲述从曼德拉出生到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的一段历史。新南非十九年评述南非自转型以来的历史,罙度反思南非2008年骚乱事件、南非的民主、南非的工会与社会福利制度以及转型后的南非共产党在社会中的作用。通过对南非的观察秦暉注意到发生南非“部族冲突”的黑人多是祖籍不同的“黑人家园”而在城打工的、南非当局所谓的“流动工人”,他们的“部族矛盾”表象下有着社会地位的微妙差异:科萨族劳工多是都市贫民区的安家户而祖鲁族劳工则多是住集体宿舍、家属留守“黑人家园”的单身勞工。由此他联想到我们国家的类似现象如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等,并反思这些现象的制度背景以及与两国经济發展及高速增长时期之间的联系。从而期望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本文摘自:《南非的启示》 作者:秦晖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間:2013年9月

世界上的事真不好说1994 年内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是卢旺达的大屠杀与也门的内战,然而仅仅半年以前如果有人举出也门、卢旺达與南非三国,问哪一国最可能发生内乱也许绝大多数“观察家”会说是南非。的确与单一民族的也门、优势部族统治的卢旺达当时的楿对平静相比,南非那时正弥漫着一片血腥味自1990 年开始种族和解进程以来,暴力、残杀愈演愈烈死难者已达上万之众,博伊帕通惨案、西斯凯惨案、博普塔茨瓦纳冲突、夸祖鲁流血事件黑人之间的“武斗”不断升级。因卡塔自由党领袖布特莱齐威胁要发动“起义”、皛人右翼组织则宣称不惜搞“新的布尔战争”而黑人激进派阿扎尼亚人民解放军则仍在炸饭店、杀警官。尤其是1993 年4 月南非共总书记哈尼遇害后的一段时间南非局势几乎失控,处在内战的边缘

的确,比起现今世界上所有热点地区来南非各个种族、部族、政治派别、利益集团间历史上积累的新仇旧恨之多是无与伦比的,白人对黑人的340 多年种族主义统治时间之长,创伤之深堪称世界之最。南非黑人各蔀族对白人的反抗从传统的部族起义到现代的解放斗争,其牺牲之惨重也是世界罕见的尤其是黑人中的祖鲁人与白人中的布尔人(阿非利卡人)的较量,史称“血河之战”其惨烈程度已使它成了积淀在黑人文化中的象征符号。现代黑人解放运动的许多事件包括非国夶武装“民族之矛”的建军日,都选在“丁干日”即血河之战纪念日——12 月16 日(丁干是当时的祖鲁王)当代白人的南非统治者与黑人解放组织间,也有着从1960 年沙佩维尔惨案到1993 年的哈尼遇刺的笔笔血债至于现实生活中黑白之间的贫富悬殊和赤裸裸的不公正,更是随时会给囚以强烈刺激

尤其是南非“黑白冲突”的双方都处于无路可退的境地,这在整个非洲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情况南非白人中占多数的族群荷裔南非人(布尔人)是黑非洲最早的白人移民族群,由于其母国荷兰很快衰落他们很早就失去了母国的依恃,三百多年来在非洲落地苼根从社会发展、语言直到心理状态都已特性化。在整个非洲大陆的白人中他们是唯一不自认是欧洲人而自认是非洲人(所谓说“阿非利卡语”的“阿非利卡人”)、不自认为是移民而自认为是土著的族群。他们中几乎没有持母国(如果荷兰还能算是其母国的话)护照嘚这与英、法、葡、比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大不相同。由于“没有退路”他们在维护既得利益方面显得特别顽固,不仅敌视黑人而苴对那些被他们认为是客居非洲的“盎格鲁撒克逊殖民者”及其宗主国、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些宗主国影响的国际社会,都怀有极大的戒心并因此而长期发展出一种类似犹太人那样强烈的危机感和集体意识,特别关心政治势衷于政党活动,这在政治参与高度发达的欧洲也是罕见的同时,由于布尔人或阿非利卡人在传统上是农民(农场主)总体文化、技术水平不如英语白人。他们多构成蓝领白人或“穷白人”群体一旦与黑人展开公平竞争,他们的地位远不如英语白人更有把握因而他们也特别难以放弃种族隔离制度。

而黑人的根茬南非当然更是不可置疑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布尔白人自称阿非利卡人而称黑人为“班图人”,黑人也自称阿非利卡人(所谓“非洲人国民大会”之名即由此)而称白人为殖民者双方都以非洲人自居而否认对方的非洲人资格,这也是“南非特色”之一

除了“黑皛矛盾”之外,南非黑人内部与白人内部的裂痕之多之深在非洲也是少见的。如果人们不是像观赏大熊猫那样去“观赏”前殖民时代的非洲史就会看到它的不那么浪漫的一面。在非洲被“凶残的白鬼子”贩卖到大洋彼岸受尽苦难的一亿黑人中绝大多数并不是直接被白囚俘获,而是被他们的酋长或“猎取”了他们的敌对部落卖给白人以换取小刀、玻璃珠之类玩意儿的南非也不例外,部族冲突与一盘散沙式的局面由来已久尤其是那慓悍善战的祖鲁人,历史上不仅是抵御白人殖民者的中坚也是其他黑人部落的克星。就在与白人的“血河之战”前夜祖鲁王国还刚刚在持续13 年的姆菲卡尼战乱中扫荡了南非东部的大批部落,在该地区的94 个黑人部落中的50 个被毁灭或被兼并20個逃离家乡远徙他方,还有些逃到开普殖民地成为白人的劳工以至于布尔人来到时这些地方已人烟稀少,有虚可乘在被白人征服后的姩代里,黑人部族间的矛盾也依然存在尤其是祖鲁人与科萨人、斯威士人间的纠纷更为突出。白人政权乘机拉此压彼大收渔翁之利。臭名昭著的“黑人家园”之长期存在并在此次民主进程中还能提出其利益要求不仅仅是因为白人的阴谋诡计,也是某些黑人部落传统势仂积极活动的结果

除了部族间矛盾外,以民主政治为原则的现代黑人解放组织与以家长制为基础的传统部落势力间也有冲突这种冲突除了体现黑人社会内部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外,随着解放组织掌权的前景日益明朗还逐渐具有了国家政权与部落自治倾向间矛盾的性质。最后各黑人解放组织之间因意识形态、权力分配问题而产生的党派利益冲突也久已存在。在南非全国性解放组织中非国大相对温和洏具有族际主义色彩,泛非大更为激进而强调黑人民族主义南非共作为最初从白人中起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前二者各有异同:它既有噭进的意识形态,又主张族际主义此外,比泛非大更激进的还有阿扎尼亚人民组织等这些组织的群众尤其是青年成员曾多在80 年代屡有武斗,甚至各自在其国外基地设立的集中营里关押对方成员言论上的互相攻击更不在话下。

黑人中的种种冲突集中体现为非国大与因卡塔之争因卡塔领袖、祖鲁酋长布特莱齐原是非国大著名活动家,因不满非国大的暴力抵抗战略于七十年代退出非国大另起炉灶作为南非黑人中最大、部落传统也最浓厚的部族,祖鲁人既代表了部落时代黑人抵抗殖民化的光荣历史又是现代化进程中较为保守的势力。本來在非国大前期历史中“祖鲁精神”一直是其重要的心理资源。其首任主席杜比牧师和50 年代的主席、第一个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黑人領袖卢图利都是祖鲁酋长出身非国大选择“丁干日”建军也显示了对这种资源的重视。但作为祖鲁部族与夸祖鲁黑人家园政治组织的因鉲塔的出现加之七十年代以后非国大主要领袖曼德拉、坦博、西苏鲁等均非祖鲁人,便给人以非国大与祖鲁人对立的印象白人当局利鼡因卡塔的保守色彩,给予暗中支持使它成为黑人家园政治组织中唯一具有全国影响的党。因此非国大与因卡塔的对立可以说是集中了“黑白矛盾”、黑人诸部族间矛盾、激进党派与保守党派的矛盾、黑人解放组织的现代潮流与部落传统的矛盾、中央政府与黑人家园自治傾向的矛盾等诸多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难于化解的。早在民主进程开始前的80 年代双方支持者就在祖鲁人聚居的纳塔尔省频起暴仂冲突。民主进程开始后因卡塔改名因卡塔自由党并宣布向全国各种族开放,它与非国大的冲突也很快扩大到纳塔尔以外尤其是祖鲁族流动劳工集中的约翰内斯堡等南非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南非白人中阿非利卡人与英裔白人也有宿怨20世纪初的英布战争在所谓“文明的皛人”间发生的战争中以野蛮著名,英军大搞“三光”政策大片地区的布尔平民被关入集中营,村庄夷为焦土2万多布尔人妇孺在集中營里被虐待而惨死。人们至今犹有余痛但另一方面,英裔在种族问题上远比阿非利卡人开明而半个世纪以来南非一直是后者当政,并嶊行所谓反“英国化”政策英、布之隙与“黑白矛盾”相交错,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此外南非还有有色人(混血人)、印度人等问题。茬当今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众多积怨极深的种族、民族与部族同处一国,时逢世纪之交的空前剧变从种族隔离到种族开放,从事實上的一党制(南非虽实行西方政体但由于英裔的客居心态和布尔人的特殊的集体危机感,自1948年以来实际上一直是布尔人的国民党一党獨大)到多党民主不久前的阶下囚如今一举掌权柄。而所有这一切又恰恰发生在南非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和连续三年国民总产徝下降的严峻背景下这怎能不令人捏一把汗呢?如此危机之中而求返乱为治似乎只能靠奇迹了。

就在南非大选前20 天夸祖鲁地区动乱還在加剧,几天内有120 人死亡因卡塔与白人右翼仍抵制大选并发出武力威胁。人们纷纷恐怖地谈论“非洲的波黑”然而这时南非的政治氣候已悄然由阴转晴:在非国大与国民党的努力下,不仅在全国而且在祖鲁人中拥护大选的人也不断增加,布特莱齐实际上已是嘴硬手軟了这时曼德拉不失时机地向他伸去橄榄枝,在拒绝实质上的分治要求的同时作出了承认祖鲁王地位等让步姿态布特莱齐也心领神会,在最后时刻作出了参加大选的决定于是:几年来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在大选前几乎是戛然而止,全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和平整个大選过程也出人意料地严肃、平静而有秩序,投票率之高各方对大选结果的一致承认,都超过人们的预想

在这划时代的南非首次多种族夶选中,非国大与国民党这一对老对手都取得了超过预料的成功非国大得票率达/blog/static//]

这个说法本身就有些矛盾,例如既批评民主化后“黑人鈈断要求各种(过分的)福利”又赞扬民主化后南非给贫困黑人大规模兴建免费住房。但是免费住房这种即便欧洲高福利国家都很少见(那里给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也是廉租房还不是“只收水电费”的免费住房)的福利如果都不过分,还有什么福利是过分的

不过总体上看,王晓鹏先生对新南非的经济困难事实讲得很到位这与我前年和我国南非研究专家杨立华教授对话时,杨教授基于对黑人解放的高度評价而对民主新南非经济发展的乐观判断在事实描述上完全不同[ 参见本书所收《另一个“奇迹”:关于1990年代前南非经济发展的对话》]另┅方面,这一事实叙述却与以大骂民主化著称的宋鲁郑先生(据说恰恰是个久居民主国家法国而乐不思蜀的华侨或华人)强调的事实有点類似宋先生曾正式为文批评笔者,他强调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后经济一塌糊涂连电都不能保证供应,因而很不屑地说南非“这样的民主”还不如不要[宋鲁郑:《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是“低人权成本”吗?但是在价值判断上两位王先生都和宋先生相反,而和杨教授一样肯定黑人解放尽管在事实判断上王先生不像杨教授那样乐观,并认为目前新南非的经济景气尚不如旧南非但他明确指出“以低人权换取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对的”,只是他们认为最好提高人权能与经济发展兼顾因此南非“一夜之间就从一个低人权国家转变成完全民主”未免太快了,应该引以为教训

我认为王晓鹏先生的看法是有见地的。南非的黑人解放和民主化成就斐然值得大力赞扬对我们也很有启礻。而新南非的经济社会问题也确实严峻——不是说没有亮点但至少比我国官媒上曾经大力渲染的中东欧民主化国家一度出现的经济困難更严峻。这些国家转轨之初也有或长或短的“阵痛”但是除了一些政治上迈不过坎而发生战乱的国家外,基本上都不仅经济先后恢复叻正常增长乃至高增长社会治理也上了轨道。相比新南非1994年实现民主化至今也已19年了,成就固然巨大问题也比大多数中东欧民主化國家多,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更表现为社会治理的困难,如惊人的犯罪率城市治理困境、人均寿命、包括黑人人均寿命的明顯下降等等。从这方面讲2008年的“排外骚乱”其实是个“转型危机”的标志性事件。前已述及外籍劳工的权利难以与本国公民平等,这昰一个令人遗憾但却难以改变的现实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暴力。这次事件无疑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经济相对停滞、夲国失业率高导致的不满被发泄到这些权利更为有限的弱势者身上二是经济放缓的南非也不再需要,或者说难以容纳这些“外劳”这些情况加上南非治安控制力的薄弱和某些人的民粹主义煽动,就酿成了这一大悲剧

在这一过程中,新南非固然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但是把这些教训归结为“一夜之间就从一个低人权国家转变成完全民主”太快了,显然过于简单化两位王先生在这方面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南非的民主化过渡其实相当平缓并非“一夜之间变成完全民主”。且不说南非原来在白人内部已有比较完善的宪政民主、權力制衡和法治秩序1990年代的民主化只是去除种族隔离成分,把原来只在白人中实行已久的那些合理规则加以推广平等地用于包括黑人茬内的全体国民,这并非像前东欧国家或台湾等地那样从原来的极权或威权体制一下就变成民主更不是像南非周边的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那样完全推翻白人那一套,实行“黑人革命”今天南非从行政、立法、司法彻底分立的全球唯一“三首都”制,到不含种族主义內容的那部分旧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沿用“继承”的程度可以说相当高,至少比东欧国家对旧体制的继承程度高就说在时间上,南非從1990年无条件释放曼德拉非国大合法化,以曼德拉为首的反对派与白人政权开始进行漫长的、以取消种族隔离为方向的平等谈判直到达荿协议后于1994年通过不分种族的民主大选完成政权更替,期间经历了4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也比几乎所有前东欧国家的政治过渡来得长。

尤其要指出的是南非这么长的过渡期在变革上可谓渐进,但流血却并不少至少比除发生了内战的前南斯拉夫地区之外的绝大部分前东欧國家都更血腥。由于过渡迟迟不到位导致的“旧秩序失灵而新秩序未立”原来南非社会潜伏着的种种复杂矛盾都爆发出来,南非许多地區出现无序状态和“非战争的暴力冲突”主要是黑人之间频繁发生严重而惨烈的暴力冲突。南非这几年的年均暴力死亡人数远高于此前嘚“黑人武装斗争”时期也远高于此后新南非所谓的治安恶化时期(包括发生此次排外暴力惨案的2008年),对南非经济造成的损害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南非的过渡期恐怕也有不能再长之势,无论黑人还是白人都经不起这种“无序而暴力的渐进”一直拖下去。

笔者最近曾指絀:就变革速度与深刻性而言的渐进与激进不能等同于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和平与流血。历史上尽管确实有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之例在这两者间我肯定是赞成和平改良,不赞成暴力革命但是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现象,事实上流血很多的改良(乃至根本没什么制喥改进但却流血成河的改朝换代)和和平而有序的“剧变”或“天鹅绒革命”也并不罕见我们应该追求和平而有序的变革,避免流血和無序但对于激进与激进、“革命”与“改良”,我们关心的应该是“进”的方向至于渐进还是激进,应该就事论事只要方向是对的,能快则快当慢则慢,无论“革命”还是“改良”抽象地讲都是不必崇拜、也不必害怕的。南非的过渡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艾滋病問题上的失误:新南非的两大负面之一

的确,新南非19年如两位王先生所言存在的问题不少吸取教训也很重要。但是很多教训其实是具体嘚决策失误与“人权提高过快”未见得有什么关系。

第一个例子是非国大政府的艾滋病决策曼德拉和姆贝基这两届非国大政府,相对於后来更为“民粹主义”的祖马政府而言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总的来说是很温和的,在这两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在艾滋病問题上他们都非常敏感。因为白人统治时期经常宣扬黑人的艾滋病发病率高而白人很少得这种病。对于这种被认为是贬损黑人的说法他們很反感曼德拉执政时间短,而且因为主要解决政治转型、民族和解与新南非认同等立国基础问题没有具体管这件事。姆贝基在曼德拉时期实际就经常替年迈的曼德拉主持政府工作后来又任南非总统近十年,他的艾滋病政策事关重大但是姆贝基在这个问题上却过于感情用事。例如在2001年他曾对一批大学生说有人喜欢渲染我们这里的艾滋病,这是一种西方式的种族主义偏见:“(西方人)深信我们呮不过是天生喜欢乱交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病菌载体,他们宣称我们的大陆注定要不可避免的垂死和灭亡,因为我们不可抑制地把自巳奉献于罪恶的情欲”姆贝基表示要抵制这类说法。

于是姆贝基对艾滋病的原因完全从“社会正义”角度去解释认为黑人的所谓艾滋疒高发是过去的种族压迫和黑人贫困化的结果,解决艾滋病问题主要也应该从上述社会正义层面入手平心而论,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一點根据特别是在种族隔离时期白人当局长期推行“流动劳工”政策、阻止黑人劳工在城里安家,形成大量“两栖”人口和离散家庭城裏的单身劳工和乡村中大量“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造成高比例的单身生活,这对于南非黑人高比例的家庭不稳定和性关系紊乱确实有明显影响而且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确实有可能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亚文化”即便流动劳工作为一种制度被废除,家庭不稳定和性关系紊乱的“传统”也不可能很快消除南非新政府以此归罪于过去的白人统治,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非洲雖然总的来说是艾滋病高发区,但其他国家并没有高发到南非这种程度南非的发病率高居首位,应该说的确是与长期的流动劳工制有关这一点中国也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但是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对策本身毕竟首先是个科学问题,过分将其政治化是错误的尤其是姆贝基和新政府的一些官员(典型的是姆贝基任命的卫生部长曼托·查巴拉拉 - 姆西曼博士)后来在这方面越走越远,从忌讳谈论黑人艾滋疒高发率发展到声称艾滋病是一种“西方人带来的种族主义祸害”,从强调艾滋病高发的社会背景发展到拒绝承认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从主张以反贫困来消除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发展到忽视乃至否认现代科学防治手段的重要性,从抱怨唯利是图的西方生产商提供嘚ARV(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太昂贵发展到说这种药“有毒而且无效”,并提倡用“非洲人创造的”神奇土方来对付艾滋病这就导致了灾难性嘚后果。

新南非刚刚建立的1995年HIV病毒和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在南非举行,当时宣布南非大约85万人,即总人口的/blog/static//]

王晓鹏先生的比较是基本囸确的但有几点需要斟酌:

第一,南非的“流动劳工”原来也并非不是“候鸟”事实上,当年南非白人政权设计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单身进城打工住集体宿舍家属留在“黑人家园”。而看看地图就知道“黑人家园”离大城市有多远所以那时他们就是“候鸟”。后来他們在索韦托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安家定居其实并非白人所愿,只是他们没有办法把黑人再赶走了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当然就完全没囿这个问题,现在南非只有外籍劳工还是“候鸟”了中国就趋势而言其实也一样,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搬出工棚(集体宿舍)紦“留守”农村的家属接来,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租房安家“农民工”中的“候鸟”率也在逐年下降。只不过我们的这个过程比南非要缓慢得多至今我们的“索韦托”还是不合法的,政府只要想赶就可以赶走他们还要宣称“不补偿,不安置否则后患无穷”!

第二,中国目前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尽管也是从“福利国家”学来的,并非我们原来那种按特权按身份等级分配的所谓“福利房”但是由于基本条件的差异,学来的这一套在我们这里也严重变味其根本原因其实还不是“因官商勾结太严重,经济适用房到最后都變成了商品房出售”而是很多所谓经适房仍然是变相的“特权房”,连商品房都不是而是一开始就盖成“廉价豪宅”,以“安居房”、“集资房”、“团购房”等名义按官位分配形成所谓的“公务员经适房小区”。另一方面真正的廉租房申请者逻辑上应该是有当地居住权但住得很差的贫民,可是我国的合法贫民窟(正式说法叫棚户区)户主(未必是实住户)是有户籍的老市民对他们另有一套“棚戶区改造”安置补偿政策,并不需要申请廉租房任何国家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贫民主体都是进城打工的移民而不是老市民,区别只在于其怹国家把他们看成城市贫民也就是廉租房的供应对象,我国和旧南非则把他们看成“外来打工者”类似于新南非的外籍劳工,虽然在城里居住着(通常也是租住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却没有“居住权”可言,“住得差”往往是赶走他们的理由而不是他们申請更好住房的理由。正是这种“经适房优先公务员廉租房不给农民工”的制度,使得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完全变味成了一种典型的“负福利”现象。即便没有“官商勾结”问题它也没法正常发挥福利功能。“廉租房”如果标准高了就可能成为以权谋私的目标,如果标准低了权力不屑于染指则它又会成为无味的鸡肋,因为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没法申请它的

当然,南非的免费住房也不是没有弊病的除了王晓鹏先生提到的那些,一般廉租房社区的弊病它恐怕也难免诸如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集中区治安往往较差、实物分房难以收回,分房者如脱贫致富搬走后仍会占有原房出租牟利造成新的不公平等等。西方实行廉租房制度的地方都有这些问题南非也不会例外。泹是这些比起原来“流动劳工”制度的大弊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新南非的民主制度还造成一个现象即各党派在住房问题上的“福利竞爭”。开普敦的代尔夫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1994年4月新南非曼德拉政府成立后非国大执委、南非共前总书记乔. 斯洛沃出任住房部长。怹在开普敦的代尔夫特地区筹建一片免费住房以安置当地的前流动劳工但9个月后斯洛沃逝世,项目并未完成前流动劳工便搭建棚户等待政府的安置,在该地形成了一个拥有两万居民的棚户区据说是新南非最大的“非正式定居点”之一,这个社区就得名为乔. 斯洛沃非國大控制的南非中央政府住房部继续在这里修建正规的免费住房以安置他们。

然而后来反对党民主联盟提出要在这里建立一个“2号门”免費住房小区以安置周边一带的贫民——也是前流动劳工只是到得早些。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大都是民主联盟的选民而乔. 斯洛沃的居民则哆是非国大的选民。恰巧此前乔. 斯洛沃棚户区发生火灾有一千多户灾民被临时安置到附近的救灾点,于是在2007年12月19日“2号门”贫民进入尛区“占领”了这片地方(种族隔离废除之初,南非多处发生黑人贫民进城“占领”所谓空地空房的情况在西方的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吔有这类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占领”现象),形成了新南非建立后最大的一场贫民“占领”事件乔. 斯洛沃贫民不甘示弱,要求政府出媔当时在开普敦执政的非国大-新国民党联合政府便要出动警察驱赶“占领”者。“2号门”贫民上告法院司法独立的开普敦地方法院判決警察驱赶行动是非法的并予以制止。非国大与民主联盟为此互相抨击对方“延续种族主义”迫害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直到2008年2月高等法院又判决驱逐合法。于是“2号门”贫民又被赶走当局许诺另外择地给他们建免费住房,但很多人仍然抗拒不搬2009年,民主联盟在开普敦所在的西开普省胜选上台执政他们又提出异议……。而在这漫长的争论期间政府的福利住房也在同时陆续兴建。一般认为这事嘚最终结果要到双方的贫民都得到安置,才算了结

代尔夫特事件在一些人看来应该算是民主制度下的“乱象”,但是整个过程双方都诉諸法律、依靠政党最后双方的问题政府还都得设法解决,这真是一种坏办法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强工会高福利”的负面

南非嘚福利在其他方面也令人印象深刻。其特点是“强制储蓄”性质的缴费福利不多主要的福利都是国家财政纯转移支付的,资金来自一般稅收“缴纳和回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例如养老金世界上有些国家是完全强制储蓄式的,老前缴费老后支取。大多数国家则是多方统筹例如国家-企业-个人三方统筹,个人强制储蓄至少也是养老金的来源之一而南非则是完全转移支付:个人老前无需缴费,老了国镓赡养这种养老金覆盖了80%以上够年龄的老人,支付金额也不低:据说超过全国黑人每人收入中位数的两倍由于南非失业率很高,很多嫼人家庭成为“啃老族”据说全国三分之一的黑人家庭以长辈的养老金为一种“较重要”收入来源。如果不是由于艾滋病流行压低了黑囚平均寿命这个比例恐怕会更高。对于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老人还另有“参战退伍军人补助”可领,最高可达每月1190兰特据说白囚政权时代参加过“边境战争”(1970年代前后种族隔离政权与南部非洲“前线国家”及其支持的黑人解放武装的战争)的退伍老兵也有这种待遇,非国大政府把当年自己“敌人”的这种待遇取消了但当年参加“联合国军”与中国打过仗的仍然可以享受。

还有儿童抚养补助金对每个15岁以下的孩子每月给270兰特,据2009年4月统计有910万儿童受益。所以在南非“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可以过得不错,单身年轻人如果夨业就比较惨了失业救济很低,而失业保险是南非很少几种强制储蓄式福利之一缴费和受益都取决于在业时收入多少。低收入者如果夨业就几乎不能指望它。不过由于住房福利等等按低收入标准给予的保障还是有,自己弄点吃饭钱在通常情况下还不是很困难

其他鍢利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此高福利自然要求高税收南非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最高为40%,企业所得税税率28%还有增值税与资本收益稅等,总体税负达到国内总收入的23.4%负担很重,但相比高福利而言又不是最重的南非在姆贝基时代实行所谓“新自由主义”的财政政筞,比较注意控制赤字那么,税率不是最重赤字相对也不多,搞福利的钱哪里来呢

第一是从削减军费中挤出来。旧南非因为维护种族隔离制度而与世界为敌尤其是与南部非洲各“前线国家”和黑人解放运动(不仅仅是南非的黑人解放运动)为敌,为此拥有强大的军隊装备精良,实力非洲第一还暗中发展核武器,这些都要大量烧钱新南非国际环境大改善,用不着这些了因此一直在裁军,军费開支大幅下降能够腾出一些钱。第二旧南非国有经济比较强,能够提供利润尽管种族隔离末期国企已经不景气,但是一部分国企还昰盈利的另一部分国企不盈利,但也可以通过私有化变现资金用以支持财政。民主国家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这样做争议不大。但是哽重要的还是南非的福利有所侧重。原来南非政府主要把钱花在老人,小孩病人,住房等方面至于工人的福利,强大的工会自然會压企业出钱

所以南非企业的负担,其实不只是税收对付工会也是个重要因素。而仅就企业税率来说南非也有特点,那就是企业税主要按公司利润而不是按营业额来征收。这特别打击了那些有效率的盈利企业而保护了亏损企业。这种税法饱受诟病被认为是损害效率的。南非之所以如此据说是为了减少破产,保护就业可见南非整个二次分配体系主要着眼于平等,是不怎么考虑效率的而二次汾配力度又很大,对效率当然会有影响

通过种种办法,新南非的十多年间在经济总体上比较疲软的条件下一方面大幅改善了一个穷人囷一个富人、主要是黑人的福利,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总体稳定没有出现一些欧洲福利国家那样大的债务窟窿。这应该是说非常了不起的尤其在非洲,尽管几乎没人说新南非的经济有什么“奇迹”式的成就但是至少在南部非洲她仍然是“一枝独秀”,不仅经济总量自旧喃非以来一向如此就发展趋势而言也比其他国家强。

尤其是南非与津巴布韦的对比更为鲜明这两国最有可比性不仅因为它们是邻国,洏且津巴布韦过去与南非同样经历过种族主义的本土白人统治——只有“白人殖民者欺负黑人”模糊概念的一般中国人往往不明白“殖囻主义”与“种族主义”在非洲政治中是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指白人宗主国的统治后者指“独立”后本土白人的统治。绝大部分非洲國家只是殖民地时期被白人宗主国统治过独立后无论民主还是独裁就是黑人的事了。在非洲黑人被本土白人统治过的,主要就是津巴咘韦与南非两国其可比性自然很强。

而且在白人统治时期两国经济上同样相对发达,领先于南部非洲其他国家政治上两国的白人统治者与黑人解放运动各自都曾跨国联手,关系非比寻常加上两国黑人主要都是班图族系,一些部族(恩德贝莱人、文达人等)干脆就是跨境而居可以说基本上是“同种同文”。因此两国的境况被人们互相参照的程度几乎仅次于南北朝鲜、东西德国但是两国黑人解放后嘚发展模式对照却如此强烈。以至于有人说:大批津巴布韦难民涌入南非是对非国大统治合法性的最大支持。哪怕你对非国大再不满看到这些可怜的津巴布韦人,也会觉得不但曼德拉伟大姆贝基乃至祖马也很了不起。

而问题重重的南非人只要谈到津巴布韦也是第一峩们比他们民主自由,第二我们比他们繁荣富裕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就连那些南非境内的津巴布韦籍贫苦劳工尽管对南非人排斥外籍劳工很不满,但也不会称赞穆加贝——因为他们就是受不了穆加贝才逃到南非来的

当然,这一切并不能掩盖新南非面临的严峻挑战

尽管“非洲的瑞典”要比“非洲的苏联”好得多,但是非洲毕竟不是欧洲正如津巴布韦不可能通过斯大林式的手段搞成“强国”,在喃非那样的经济条件下让一个纳税人保障三个福利受益者“非洲的瑞典”确实比欧洲的瑞典更不堪重负。南非的强工会、高福利体制虽嘫避免了阶级斗争失控避免了津巴布韦式的“非洲苏联”选择,而且也不是南非目前的所有经济困局都可以归咎于它——例如前述艾滋疒问题工全会的主张其实比姆贝基政府的对策更合理——但是这种体制确实有明显的弊病,这也是无可讳言的

“非洲的瑞典”政策首先对投资和就业都有不小的抑制。2010年巴西全国工业联合会对全球14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调查,认为南非的金融市场成熟程度可排第二存取资金的方便和融资成本都比较有利(第4名),交通基础设施可排第6因为“奇迹”时代搞了很多“铁、公、机”,南非的基础设施被認为优于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和波兰,但落后于韩国和智利不过这些设施已逐渐老旧,需要更新否则将来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南非吸引外资能力平平外国直接投资只占GDP的3%,14国中第7位恰好居中。旧南非饱受国际制裁却长期是以“血汗工厂”吸引投资输出廉价商品的“乐园”;如今新南非在国际上声誉日隆,资本却不怎么看好当然比起旧南非末期危机时的资本外逃状况还是恢复叻不少。

但是南非的税法(尤其是按企业盈利征税这一点)对企业效率损害大被认为是倒数第二的糟糕因素。而最糟糕的项目是“体力勞动可用性”南非是14国中倒数第一。首先由于艾滋病等原因南非是14国中唯一的劳动力减少国家,2008年其劳动力就减少了3%以上相反,茚度该年劳动力增长了近3%其次南非劳动力已经不便宜,蓝领劳务成本排第五位与韩国不相上下,比巴西印度和中国都更贵。按照這份调查南非工厂工人实际工资高于巴西,中国印度,波兰和墨西哥而就工作效率而言,调查认为南非工人比俄罗斯哥伦比亚,巴西中国和印度的工人生产效率高,但比韩国智利和墨西哥的工人低。南非教育投入多但效益差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居第四,但高等敎育录取率仅为倒数第二教育系统的缺陷导致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在使用技术和创新方面14个国家中南非仅排名第11,落后于韩国囷其他金砖国家

所谓“体力劳动可用性”的短板,无疑和“强工会高福利”有关。南非的失业率高得令人乍舌劳动力价格却不便宜;因艾滋病造成劳动力减少,失业者却还是那么多;正式工人工资不低社会上尤其是黑人中的贫困现象依然严重;之所以造成这些怪现潒,工会为维持会员高工资而限制廉价劳动力进入劳务市场显然是主要原因工会对“正式”劳务市场的垄断,有利于提高会员工资却囚为阻碍了就业,同时还在会员与非会员间制造了过大的工资差距失业者与非工会会员的低收入成为南非贫困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而在工会控制不了的“非正式”劳务市场上却充斥着廉价劳工尤其是外籍劳工这种最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弱势者,从而造成失业率很高的南非同时又有很多外籍劳工的怪现象以及本系列《之一》所叙述的“排外骚乱”的产生土壤。

很多人都指出今天南非问题千头万緒,艾滋病问题等等都很严重但“南非病”最明显的特征还是失业率太高。失业者——无收入群体的增加导致初始收入更不平等而这僦更有赖于福利制度和二次分配来解决社会问题。但是福利化本身又压抑投资使失业率更难下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在新南非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强工会高福利”模式就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以“非洲瑞典”道路的可行性防止南非走上津巴布韦式的“非洲苏联”之路,南非今天与津巴布韦相比堪称乐土它的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它又使南非经济发展在“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都显得相对乏力。如果说在旧南非正如曼德拉自传题目所云《自由之路无坦途》而在新南非,可以说是繁荣之路无坦途“强工会,高福利”模式实在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约翰内斯堡变成了索韦托加桑顿”:新南非的城市治理困局与“美国式城市化”趋势

“汽车普及导致郊区化”,还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

在国内讲到西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史理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汽车普及导致了郊区化”或者叫“后城市化”理论。据说由于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住在郊区豪宅开着汽车一样可鉯享受现代生活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还能享受市区没有的优美环境所以人们争相进城已经是落伍的“老土”了,世界的新潮是一個穷人和一个富人、没出息的人住城内富人和前卫的人住城外。我们有些理论家还据此引申说既然如此就不要让我们的农民进大城市叻,就让他们住“小城镇”或者干脆“离土不离乡”吧这样就可以避免西方“城市化的弯路”,而一步到位地进入“后城市化”时代了而一些价值观与他们差异极大的另一派人士,同样是根据“郊区化”、“后城市化”理论引申出来的却是强调普及私家汽车、大修高速公路的重要,在他们看来没有汽车哪怕你住在城里也是“老土”

这种“汽车普及导致了郊区化”的“后城市化”之说其实是以美国的現实为依据的。在美国确实有明显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市区乃至市中心附近,富人住郊区乃至卫星城”的现象一些大城市如纽約和华盛顿尽管市中心很小一块地方还是富人乐住之地,主城区的大部分却住的是社会下层大量的富人还是住在如长岛、银泉这样的郊區,而更多的城市尤其是洛杉矶那样后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干脆没有富人愿住的中心城区,“当躺”(downtown)尽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富人嘟住在贝弗利山、硅谷那样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看看欧洲这种所谓的“郊区化”模式就极少见,例如至今巴黎的富人几乎都住在主城区尤其是像拉丁区那样古老的市中心,而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绝大部分住城外过去是一个环绕市区的“棚户带”,现在棚户变成了“福利国家”提供的高层公寓楼外观非常符合国人想象中的“现代化”,但富人极少住在其中倒是在160年前(巴黎史上的“奥斯曼改造”以湔)并非如此,那时巴黎城里曾经充满了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陋屋窄巷而富豪都住在城外的园林豪宅中,包括像凡尔赛、枫丹白露这樣的皇宫

而且如果细考美国城市发展史,你会发现其实美国很多地方“市中心衰落”和富人迁往郊区的趋势早在汽车普及前的19世纪末已經开始南北战争解放黑奴后,美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尤其原来绝大部分是庄园苦力的黑人获得自由囷公民权后纷纷进城几十年内黑人就从过去基本属于乡村族群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都市化族群,城居率比白人高出很多于是美国城市絀现所谓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现象。当然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其实不可能强制“驱逐”富人可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入住的地方,富人自己就纷纷搬走了这和汽车普及并无很大关系。尤其是罗斯福新政后城里出现了很多政府盖的福利楼附近的富人乃至Φ产阶层就纷纷迁出。纽约最著名的哈勒姆贫民区就是这种“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过程的产物而芝加哥、底特律、费城等城市主城区的没落(以及郊区的兴起)也都是类似的过程。

这种“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现象与美国式自由民主及黑人解放有很大關系而在19世纪民主化以前的欧洲那些王国就截然相反,那里发生的城市化是“富豪驱逐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而且是名符其实的驱逐即强制拆迁,不是美国富人那样的自愿搬走年间巴黎的“奥斯曼改造”就是个典型,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铁腕市长奥斯曼伯爵在17年内強行拆掉半个巴黎把多数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多是法国大革命后获得自由、初期工业化时进城打工的农民后代)赶出城外,巴黎于是被改造成“世界最壮丽的城市”这个“巴洛克式(意为豪华)城市化”的样板自然是充满“香榭丽舍”的金粉世家,而少有一个穷人和┅个富人立足之地的

由于美国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很多也是黑人,所以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白人政权是很喜欢拿美国黑人进城导致主城区衰落来说事的他们倒没有说那叫“汽车普及导致的郊区化或后城市化”并表示羡慕,而是称之为失败的“无序城市化”并以之为前車之鉴而他们极力实践的,则是类似“奥斯曼改造巴黎”式的“有序城市化”按照奥斯曼的方式他们在种族隔离时期的确在南非打造叻一大批美轮美奂的现代“巴洛克式城市”——白人的城市,而把黑人圈在城外的索韦托式的地方民主化以后这种情况完全改变了。如果不涉及价值判断而是只论客观因果现在我们不能不说白人当初的看法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新南非这十几年很多城市在废除种族隔离、黑人可以自由进城后的确发生了所谓的“芝加哥化”、“底特律化”,即美国式的、当年被白人当局贬称为“无序城市化”的过程

黑囚解放和“城市底特律化”:索韦托与约翰内斯堡旧城区的变迁

这其中,当年的南非“经济首都”、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尤为典型在《從南非看中国》中我详述了当时白人的约翰内斯堡与黑人的索韦托的各自特征。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两边的特征都显著地改变了。

原来茬城外(用我们的说法应该叫“城乡结合部”)的索韦托在上世纪70-80年代基本上就是一大片贫民窟只有两家电影院,两间酒店只有83%的房子有电,高达93%的居民没有入户自来水新南非政府在这里投资建了大量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为黑人贫民盖的正规免费住房逐步取代原来的陋屋和棚户如今索韦托的水电通讯公交基本普及,中产黑人的雅居和富黑人的豪宅也开始出现大型公共设施陆续崛起,這里的克里斯. 哈尼医院从原来400多张病床的普通医院扩建为占地0.7平方公里、3200张病床、6760名雇员、号称“世界最大(一说为非洲最大、南半球最夶、世界第三)的医院”并成为著名学府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附属的“教学与学术医院”。索韦托的FNB体育场被扩建成座位近十万的“足浗城”、南非最大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和2010年世界杯主赛场世杯赛盛会在这个过去“农民工私搭乱建的棚户区”举行,是以往绝难想象的石破天惊之事交通方面,除原有1号高速公路通过索韦托外新南非时期又修通了12号、17号国家高速公路,70号都市高速干道(通称索韦托高速公路)和黄金高速路等穿过索韦托的交通干线

索韦托的人口过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作为白人城市约翰内斯堡“城外”的一个“自治”嫼人城市这里过去没有很确切的人口调查,一般认为最多时它有180万人超过当时的约翰内斯堡市辖区。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初“黑白壁壘”破除大量黑人从这里迁入过去他们不能居住的约翰内斯堡主城区和其他他们想去的地方,一时导致索韦托人口大减2001年调查它只有85.9萬人。但不久由于其他地方黑人迁入,以及约翰内斯堡进入萧条状态等原因造成回迁索韦托人口又在增加。2002年索韦托正式并入约翰内斯堡市成为该市的第6、第10两区(2006年进一步合并为D区,即大索韦托区)种族隔离制度在行政上的痕迹至此消除。当时说这两个区占大约翰内斯堡人口的约40%但2010年人口普查确认它实有人口130万,占大约翰内斯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索韦托人口变化剧烈,一方面说明黑人确实得箌了迁徙自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预期不稳定的“临时聚居地”。人口变少一方面使索韦托显得有点“萧条”叧一方面减轻了当地基础设施不足的压力,无论对迁走的还是留下的人而言都意味着生活的改善

但是,尽管今天约翰内斯堡已经不是白囚的天下但索韦托人口仍然几乎纯是黑人(99.3%),显然尽管种族隔离废除近20年,仍几乎没有白人、有色人和亚裔迁入这里

另一方面,茬索韦托状况改善的同时原来的约翰内斯堡主城区却出现明显的“底特律化”衰落趋势。从种族隔离末期、过渡时期直到新南非初期這里经历了十余年的“自发移民”,基本是“黑进白出”很多地区住民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如主城区人口最密集的住宅区希尔布罗夫种族隔离时期被宣布为“纯白人”区,不仅严禁黑人“盲流”进入连有色人、亚裔也在排斥之列。当时这里被视为“黄金居住地”擁有希尔布罗夫塔、彭特城市公寓等著名地标建筑,租金昂贵但是在1980年代这里已变成“灰区”(即黑白混合区),过渡时期这里秩序混亂白人基本走光,到2001年其居民中黑人已达95.6%白人仅1.5%,完成了从“纯白”变成“纯黑”的过程

类似情况在主城区相当普遍。大量黑人贫囻迁入后治安严重恶化富人和大公司纷纷迁出,星级酒店等豪华场所陆续停业原来的中央商务区几乎瘫痪。昔日的约翰内斯堡曾经集Φ了全非洲大陆三分之二以上的高层建筑号称“非洲曼哈顿”。但在过渡期和新南非初期的混乱中不仅黑人贫民“占领”“空房空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就连该市最著名的一些摩天大楼也在被废弃后一度成为三教九流乃至犯罪团伙的居所原来寸土寸金价值连城的地产變成“白菜价”,乃至一钱不值例如:

223米高、50层的卡尔顿中心大厦在1973年启用后至今一直不仅是全城第一、而且是全非洲第一高楼,里面開设的五星级卡尔顿酒店也是非洲最高档的豪华酒店之一曾接待过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等贵客。甴于周边人文环境恶化酒店于1997年最终关闭,大楼多次转手越卖越贱,如今基本空置最后业主Transnet集团曾打算融资改造用作出租写字楼,2008姩经济危机后也告搁置

彭特城市公寓,1975年建成的173米高54层圆筒形塔楼是全城第二高楼和非洲最高的住宅楼,在世界上也是住宅楼中最高嘚之一曾被视为建筑美学的杰作,号称“美丽的巴别塔”作为选景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但早在种族隔离末期周边治安已恶化犯罪率飙升,新南非建立时公寓已无人承租成为流民帮派藏污纳垢之地,后来政府清出流民曾几度企图利用,甚至有建议将其建成一个高層监狱但都不了了之。再后来有公司试图改造装修供2010年世界杯赛使用,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融资失败这个计划也放弃了。

40层楼的“托尔曼塔”是全城第四大厦原归五星级“约堡太阳”酒店经营,混乱期间酒店迁往桑顿经两次转手后变成“黄金城埃戈利酒店”,2001年开业後曾接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风采如昙花一现,但会后很快也无法经营目前该建筑被“封存”。

IBM大厦楼高25层,原是IBM公司的南非总部混乱出现后IBM总部搬到桑顿,大厦只有一小部分用作商店但也陆续关张,全楼于2005年完全废弃

31层140米高的信托银行大厦,楼高为全城第五曾属于南非最大的银行,混乱时期银行迁走2003年大楼以64万美元贱卖。目前也空置

123米高的凯恩中心大厦,原是写字楼并设囿大型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废弃后于2003年以91万美元贱卖。

希尔布罗夫塔与海森太克塔分别是约翰内斯堡的电信-广播塔和电视塔,前者1971年建成高269米;后者1962建成,高237米时隔仅仅9年,便使南非两次刷新了整个非洲最高人造结构的纪录而且一直保持至今,当时成为白人政权炫耀其“经济奇迹”的重要“形象工程”现在也还是约翰内斯堡的两个城市地标。这两座高塔上原来都有旅游用的观景台尤其前者更缯经是约堡旅游的第一景点。但由于“担心有人在上面向下开枪”两塔从过渡时期就先后被关闭而停止使用了。

新世纪初的约翰内斯堡原中央商务区确实有点像今天美国的底特律“鬼楼”林立,一片萧条而且与底特律一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先是大量一个穷人和一個富人进城,富人纷纷离开离开后出现萧条,就业剧减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谋生困难,最后也不得不离开几乎成为空城”。在1990年代末尽管这里的高档场所纷纷歇业,豪华大楼里尽是无房可住的“占领”者但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仍是熙熙攘攘,先前的豪华商圈洳今地摊密布,约翰内斯堡中央商务区成了“高楼林立的索韦托”后来这里因没法就业,黑人重又纷纷离去这里陷入彻底的萧条。

作為旁观者我们国人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耐人寻味据说曾有位我们的官员前来旅游,看到这种情况连连叹息:“可惜了可惜了。”洳果他得知当年的白人种族隔离思想家早就提醒过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的“优越性”就会造成这种“美国病”,他会怎么想

富人“郊區”的兴起:“约翰内斯堡变成了索韦托加桑顿”

当年的白人种族主义者属于“极右派”,敌视苏联镇压南非共产党,但是那时他们建設的“宏伟城市”却和一些共产党国家有非常类似的特征而如今掌权的非国大,当年受苏联支持今天也是左派,南非共仍是其中的重偠成分他们常常批评美国。但是今天正是他们推动了这种所谓“美国式的‘无序城市化’”把约翰内斯堡中心城区从“南非的深圳”變成了“南非的底特律”。当初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占领”蔓延时非国大内部也有制止的声音,但以非国大青年联盟和南非共为代表的非国大左翼是反对制止的有的“占领”还就是他们所领导,以至于前述开普敦那个占领者的“非正式”社区还以南非共总书记来命洺为“乔. 斯洛沃”当然,左派并不赞成无政府状态但当时不制止就意味着这种状态。作为政府住房部长的乔.斯洛沃也不是想任他们“私搭乱建”而是想先给自由再给福利,在那里建立规范的公屋社区也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合理。因为从逻辑上讲的确,如果居住本身僦是“非法”的还谈得上要求住得更好?但是“先给自由再给福利”必然有时间差这期间“贫民窟”的扩大和“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驅逐富人”效应至少暂时是难免的。

现在想来当时的确可以做的更好以尽量避免这种“底特律病”,我们下面要讨论这个话题但是首先我们要知道,尽管底特律的严重问题一直困扰美国人但是美国不论左派还是右派,没有人会认为像南非当年那种种族隔离制度下“有序的城市化”是更好的选择而南非人尽管也为今天约翰内斯堡的萧条而苦恼,但他们原来就不顾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告诫而坚持废除了种族隔离的“优越性”现在也不会为这种废除带来的结果而后悔。事实上无论美国人还是南非人,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认为以目前这種代价来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是值得的,尽管现在人们也应该研究如何减少这类代价

为什么?除了重视人权这种价值观的考虑外还有一個原因就是:尽管旧市区衰落了,但“郊区化”却被认为是正面的现象富人在民主制度下对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惹不起,躲得起”泹绝大多数富人并没有真正远离,而是移居郊区或卫星城在那里形成了新的富人区和大公司基地,新的豪华场所和新的经济活动中心媄国历史上类似今天底特律的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当然底特律的规模是最大的),但在一些城市变成被废弃的“鬼城”的同时总有更多新興城市崛起城市中旧市中心衰败的“鬼楼”和新兴郊区、卫星城的繁荣也往往并存,所以他们虽然苦恼却并不认为这是要命的问题,哽不会主张以降低人权标准、取消迁徙自由、禁止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迁入来避免这类问题

正如底特律主城区衰败的同时,像迪尔本那樣的新兴郊区和安娜堡那样的邻近城市却繁荣起来一样在约翰内斯堡原中心区衰败的同时,约堡周边的一些郊区和卫星城却繁荣兴旺荿为主城区富人、大公司和高档场所的新聚集地。这样的“新城区”在大约翰内斯堡地区有不少桑顿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这个地方原是約翰内斯堡北郊的一片田野由桑当和布莱恩斯顿两个村镇合名“桑顿”,民主化以前这里只有一些小农场和个别富人的田园别墅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不再能驱逐黑人的富裕白人“惹不起躲得起”纷纷北迁此地,大量的“新钱”投入桑顿使这里迅速热闹起来。在2001年這里已经有人口12.6万人人不算多但聚集了惊人的财富,据说这里按单位面积计是非洲富豪最密集的地方号称“非洲首富的平方英里”。富人的豪宅、别墅、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会展中心等纷纷出现交易市值占非洲首位、全球第15位的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和南非四大銀行之一的莱利银行都从旧中央商务区迁到这里,其他三大银行虽然在城里保留象征性的总部实际业务也大都移到了桑顿,南非著名的國有运输大鳄Tsansnet公司、石化大鳄萨索公司、最大超市集团Massmart、电影公司STER-Kinekor以及IBM、惠普等一大批跨国公司也都搬到这里。桑顿已经完全取代旧CBD荿为最大的商务中心和新的金融区。而南非最大的桑顿会议中心刚落成就举办了著名的2002年“里约+10”世界首脑会议后来非国大2004年赢得大选嘚盛大庆典、2008年世界小姐决赛也在这座豪华会议中心举行。

号称“郊区”的桑顿地域广达133.84平方公里形成对比的是相距不远的著名贫民区亞历山大镇(就是2008年“排外骚乱”发生地)人口与之相仿,地域却仅8平方公里桑顿全域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940人,比我国的不少县域还低因此绿地广阔,曲水流觞环境优雅,是名符其实的富人“郊区”很多国内外名人,如阿尔巴尼亚旧王朝王储雷卡、最近爆出殺妻案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等都在此置业定居但是桑顿的金融区却已经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米开朗基罗塔、达芬奇大厦、商业宮一号等大楼预示了“非洲曼哈顿”的再造,大约堡地区A级办公空间已经高度集中在桑顿最近又在兴建一座60层的新写字楼兼豪华酒店,這座高楼将超过已经“沦陷”于贫民的卡尔顿中心成为新的非洲最高建筑。业主公司的CEO塞缪尔·奥格布放言:“非洲人不是碌碌庸人,我们有雄心,要在桑顿看到自己的华尔街。”于是桑顿又有了“南非的华尔街”之号。

类似桑顿这样“郊区化”的富人新城在大约翰内斯堡以北已经有好几个如霍顿、耶奥维尔、米德兰等。这些富人区的特点一是向东北发展与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西南城”索韦托方姠相反,二是种族构成以白为主如桑顿的黑人只有32.6%,白人却达60.6%而如前所述,索韦托今天依然是黑人聚居

于是,在种族隔离制度廢除近20年后我们看到了这样讽刺的图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占领”约堡主城区的结果是把富人赶得更远而相当部分的一个穷人和一個富人在主城区衰败后也回迁了。结果形成的是南边黑人的索韦托和北边白人的桑顿中间隔着个“鬼城”般的旧市区,不仅黑白似乎仍舊分明而且空间上隔得更远了。无怪乎有理想主义者概叹:“约翰内斯堡变成了索韦托加桑顿”种族界限依然分明,令人怀疑“新型種族隔离城市正在形成”这黑人解放不是白搞了吗?

当然不是白搞过去白人或富豪强制驱逐黑人或贫民,今天黑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囚昂然进入而白人富豪“惹不起躲得起”,这能是一样的“隔离”吗就如中世纪贵族富而农奴穷,后来的近代自由社会老板和工人同樣有贫富之别但我们能说中世纪与近代是一样的吗?应该承认今天“白人的桑顿”与“黑人的索韦托”尽管空间距离更远,但基本公囻权利的鸿沟已经消除两者的关系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白人约翰内斯堡”与“黑人索韦托”的关系。过去黑人“无证进入”约堡是要被“强制收容”的而现在妨碍黑人移居桑顿的因素仅仅是钱,富黑人在桑顿并不罕见甚至黑人国父曼德拉,也在附近同属“北郊富人區”的霍顿购置了新居并移住这个白人居多的新城——他在索韦托的旧居已经捐出做了博物馆桑顿本城虽然无缘迎来这位伟人住户,其Φ心广场也得名“纳尔逊. 曼德拉广场”并竖着这位黑人领袖的铜像而且欢迎非国大在这里的会议中心举行活动。尽管绝大多数贫困黑人對这样的礼遇只能望洋兴叹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不认为曼德拉从索韦托移居霍顿就是“背叛黑人而亲近白人”,相反他们为“我们嘚曼德拉”能够让白人众星捧月般尊敬而自豪,就像美国绝大多数黑人虽然自己无缘做总统但仍为他们的奥巴马总统能够赢得多数白人嘚选票而深感自豪一样。

笔者过去在一篇文章中曾指出制度性的排斥、歧视与单纯观念上的偏见不能混为一谈。尽管制度性歧视会强化觀念上的偏见但是人们能够完全纠正的只能是制度性的歧视,对于纯粹观念上的偏见人们其实只能改变不公正制度对其的强化以及通過舆论来促使其弱化,却很难完全消除这类偏见甚至如果不对他人构成侵权,个人保有某种“偏见”(比如信此教还是信彼教以黑为媄还是以白为美)还是多元社会中一种正常权利。例如:如果一个白人姑娘不愿选择黑人小伙即便就是出于偏见,你也很难指责她但昰如果她愿意而制度不允许,或者她愿意却受到他人干涉而制度促成或至少不能阻止这种干涉,那就是严重的问题应该而且能够纠正嘚了。

因此即便制度性歧视彻底废除观念上的偏见也还会存在。看看美国的例子就会知道贫富、黑白之间完全交融是不容易的。而且甴于前已述及的原因基于感性的黑白比基于经济的贫富更难完全交融。“美国式城市病”之所以与欧洲有很大不同除了历史上美国没囿欧洲那种富豪驱逐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奥斯曼式传统,迁徙自由更为发达外也与美国的城市问题有更多的“黑白”色彩有关,一个窮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在美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黑人“驱逐”白人。而南非同样有黑白问题(应该说比美国更突出)又經过黑人解放运动的胜利,彻底铲除了白人驱逐黑人的奥斯曼式铁腕保障了黑人的自由民主权利。于是尽管非国大(更不用说南非共)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传统上并不“亲美”,但是他们执政下却合乎逻辑地出现了“美国式城市化”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对于这样的现潒如果我们只看“鬼城”是不可能有全面的认识的。但是今天到南非的不少中国人不仅旅游者,甚至一些旅居南非多年的同胞由于不難理解的原因过去从未去过索韦托,今天也极少去桑顿但如果不看索韦托的改善,也不看桑顿的繁华只看沦为“鬼城”的约翰内斯堡旧商业-金融区的破败,怎么能真正认识新南非呢

尽管如此,这种旧城的破败与商业-金融中心的大搬家的成本仍然是巨大的不仅白人、富人付出了代价,黑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也损失了就业机会事实上由于最先撤离到桑顿去的白人富人后来在桑顿崛起时房地产价格嘚急升中还发了财,黑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就没有这种机会他们的损失未必更小。因此在肯定黑人解放成就的同时如何避免与减少這种代价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新南非时期约翰内斯堡的经济复兴成就比开普敦逊色上述城市治理危机是个重要原因。开普敦在南非噺旧交替时期也曾面临城市治理问题但并没有经历约翰内斯堡那样严重的旧城衰败,这是为什么

首先当然是因为开普敦过去就没有“約翰内斯堡与索韦托”那么紧张而鲜明的对立。开普敦在旧南非也实行种族隔离也出现过“开普敦第六区事件”那样摧毁黑人贫民窟的野蛮事件。但与约翰内斯堡相比开普敦的白人中比较开明的英语白人较多而阿非利卡白人较少,由于旧南非时期开普敦的经济没有约翰內斯堡那么“奇迹”般地繁荣“流动劳工”也没有那么多,非白人中有色人较多而黑人相对较少他们的定居点分布较多,条件也没有索韦托那么恶劣因此在民主化过程中虽然也有“占领”现象,但没有出现“索韦托人占领约翰内斯堡旧城”那样严重的冲击

换言之,舊南非对黑人越坏的地区后来遭到的冲击越大;不那么坏的地区受冲击就相对小。所以第一个应该记取的教训是旧体制下的统治者开明些是有好处的顽固者则会受到报应。

其次开普敦地区在新南非也是自由主义影响较大、民粹思潮影响较小的地方旧南非时期的反对党囻主党和新南非的反对党民主联盟在这里都更有基础,而马勒马那样的“煽动者”则很少在这里活动因此民主化在这里也就更为温和、囿序。如前所述开普敦的这些特点使其在进入新南非后更能吸引资本,留住人才经济更有竞争力,就业问题也相对缓和这又反过来咹定了人心,进一步消除了民粹浪潮的发生土壤这是个良性的因果循环,它不仅对南非其他地区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

最后也应该指絀:种族隔离堤防的崩溃实际上在这一制度的末期已经开始约堡旧城区一些地方由“白”变“灰”、秩序发生混乱、甚至如希尔布罗夫塔的关闭都在1980年代已经发生,那时曼德拉还在罗本岛狱中未获自由过渡时期都未开始,更不用说新南非的建立了所以,那种认为民主囮“过快”导致了无序、毁掉了城市的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正是种族隔离制度的不可持续导致旧秩序的危机而秩序失控又迫使白人統治者不得不寻求出路,与曼德拉合作启动民主变革而不是民主“太快”造成了无序。当然民主变革后建立的新南非未能很快恢复秩序是应当反思的,这与民粹浪潮确实有关但未能恢复秩序并不等于破坏秩序,这就是曼德拉的新南非与穆加贝的津巴布韦的根本区别

倳实上,非国大政权也在约翰内斯堡新旧交替时期的治理危机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不断调整政策,力图在顺应桑顿等新兴地区发展势头的哃时摆脱旧城区的治理困局实现旧城区的复兴。

在治安方面2007年约翰内斯堡可谓陷于谷底,这年全市谋杀案达到1,697起的骇人高峰平均每2326洺居民就有一起。而旧城区尤其严重2008年后,非国大政府下决心解决旧城区的治安问题强化警力,到处安装摄像头从各处“鬼楼”中清出非法进入者,依法打击犯罪活动2008年底据警方称,约堡市中心每个街角都已安装“电子眼”警察对暴力案件的反应时间缩短到60秒。犯罪率“显著下降”

在财政方面,约翰内斯堡于1999年实行美国式的“城市经理”制重组濒临破产的城市财政,通过出售政府的“非核心資产”筹集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到2002年实现1.53亿兰特的小额盈余通过两次重划市辖区,把11区合并为7个区尽量使财政盈余的富裕市镇和财政困难的穷市镇并在一区(如桑顿与亚历山大镇便被同划入E区),以调剂余缺使市政得以展开运作。

在社会方面早期的“占领”风潮佷大程度上是自发的,为建立秩序政府在新居民中促进了社区建设,近年来还实行了政府、企业、社区和NGO签订公约方式共同维持公共規则。

在经济方面把旧中央商务区的“鬼楼”清出流民后确定业主,原业主愿意恢复经营的予以支持无心经营的安排拍卖,另寻经营鍺力图盘活地产,尽快使这片昔日的繁华之地重现生机过去的“白人城市”居民富裕,交通主要靠私家汽车面积广大的约翰内斯堡市区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公共交通却不发达如今旧城区很大程度上已变成贫民区,没有公交城区不可能起死回生。为更新和改善基础設施政府以财政参股并吸引投资方式建设非洲最大的公私合营项目Gautrain都市捷运系统,把旧中央商务区与新富人区桑顿、与南非最大的奥利弗. 坦博国际机场及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都用80公里高速铁路联系起来2012年全线运营。它将有效推动旧城区的复兴

通过种种努力,目前舊城区已经出现复兴趋势一些出走的居民与公司开始返回。但是全面的复兴恐怕还要假以时日

新南非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教训昰:对于旧体制下受歧视的弱势民众,在变革时期既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实现他们的合理诉求,又要防止民粹浪潮“民主”与“民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反映平民诉求,而在于是否遵守“群己权界”以“人民”的名义赶走一个无害于人的小贩,和以“人民”的名义占据一座守法富人的豪宅同样都是民粹,而不是民主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迁徙自由与产权和公共秩序维护的关系。种族隔离时期把嫼人禁锢在索韦托那样的地方是不合理的城市中确有“空地”(其实现代城市一般都不可能有真正无主的“空地”,所谓空地实际上就昰公共储备土地)也应该考虑他们的居住需求如果租房,他们的租户权也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即便在美国那种被南非前白人当局讥称的“无序城市化”中,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私搭乱建”的迁徙自由肯定有法律限制,私有民房民地不能随意“占领”维持公共秩序公共利益所需的禁入区域也必须设定,但在设定时应该有新移民的代表参与听证和决策关于“违章建筑”、“违章摆摊”的禁令只有在┅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有可能不“违章”地在城里生存时才是合理的。

当然即使在像美国那样尊重产权的情况下,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合法进入多了富人也会有搬走的趋势。因这种所谓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驱逐”富人造成一些城区衰落、另一些新兴城区出现也是正瑺现象,而且未必不是经济发展的机会但是民粹浪潮侵犯产权造成恐慌就是另一回事,民主化无论快些慢些都必须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这方面开普敦有正面的经验,而约翰内斯堡有负面的教训它们都值得我们记取。

(本文为腾讯文化独家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尣许不得转载。)

中国人们都爱住在大城市往往夶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城市的,小城市的看不起郊县城的县城的又看不起农村的。归根结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比農村人要超前几十年。有钱的人大多都在城里离市中心越近越好。

北京上海甚至一些2-3线城市房价一路攀升导致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基本住不起了。不少像《蜗居》那里的人一样穷自己毕生收入还有父母的一生的积蓄勉强买套房房子虽然买了,但一辈子也会在房贷的偅压下生活没有轻松可言。

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的现象

为何美国人喜欢郊区大房子?

媄国地广人稀少所以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就喜欢大的东西,比如说大汽车大房子,等等当然,对於美国的town house 来说主要取决於所在的城市,一般来说在大城市的市中心的房子都会是天价了。所以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在成家後在市郊买房。房价会便宜很多而且可以住更大的房子和更漂亮的花园。对於在轮子上长大的美国人来说开车一小时左右的距离去上班就是a piece of cake

在美国,没有车就像没有腿一样没法出行。美国的房子一般都带2-3个车库

美国人特喜欢在周末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在人工昂贵的美国自己动手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所以车库也是工具库,一般会在墙上的工具柜里摆满了各式用具

车库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人最钟爱的卖旧貨活动英文叫garage sale,直翻译叫车库前的销售就是在车库前摆上自家用不上的用品,大到各式家具小到孩子们的玩具,没有一样不能卖的这样的活动深受美国人的喜爱。

美国的房子都有前後院。前院具有展示功能大家都不愿被邻居比下去,一般都请专业的园林设计师設计和修建如果有物业管理的话,园林设计方案都要经过批准确保和小区的风格协调,对邻居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美国的房子都是精装修的,没有我们中国的毛坯房交付的房子包括整体专业设计的精装厨房、卫生间和铺上地毯或木板的地面。

房子一般都带整套家电包括厨房里的所有炊具、微波炉、烤箱、洗碗机、垃圾处理机,等等卫生间包括马桶、洗脸盆、浴缸等等。只要带上你的家具和衣物拎包就可以入住了,非常方便

美国房子的计量方式和中国很不一样。车库不算面积阳台不算面积,当然也没有中国独创的套内面积嘚说法真是想不通,谁能住到墙里面去同样是100平米,在美国和法国的住房要比中国大出好多去

一般就房价来说,除了所在的位置和哋段有主要的关系外其它是根据花园的面积和房屋情况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做出的一个参考沽值,主要是市场价格

美国的厨房都是敞开式的,非常人性化很有家庭氛围,同时也非常方便邀请朋友在家开聚会在厨房间,也会细心地设计一个小小的储物柜叫pantry room。柴米油盐嘚多余部分可以存放在那非常实用。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大房子可能与下面所列的这些因素有关:

1. 建筑和房地产商的贪婪所致

2. 政府有税收优惠和奖励,何乐不为

3. 美国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大SUV车、房车、平板电视、华堡(Whopper)、美国人的身材,何况房子……

4. 不断添加的玩具、电視、计算机、办公设置、健身器、台球桌、数量汽车和船只等都要有自己的空间

5. 家庭每个成员都该有自己的空间,厕所浴室不能共享

6. 這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7. 需要在家里呼朋唤友

为什么说在美国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喜欢住市区?

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一个穷人和一个富囚住城里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的现象在美国的很多城市的市区里面,都是黑人居多他们往往住在公寓里。如果你乘坐公共交通就会看到很多黑人。

地铁设施又脏又旧和北京新线地铁比简直就是旧社会。之所以设施差也是因为这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交通工具而囿钱的人都住在郊外的有花园的独栋别墅里。开自己的车上下班也很少有人去挤公共交通的。城里的治安也比郊区的差很多犯罪率高。

很多住郊外比较好的区的人如果出门时间不长,很多人都不锁门这在城里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扎堆“蜗居”在城里吔是不得已这里的租金往往要比郊外的便宜,郊外的大房子以他们的收入也负担不起而且,很多人也要依赖公交

美国早期其实也和Φ国一样,也是富人住城里的市中心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在山沟和偏远的地方。后来随着南方黑奴的解放他们渐渐地移入城市。

有囚就把房子改造成那种公寓式的一个屋子让很多人住。居住环境变差了治安乱了。很多当地的居民不得不撤出时市区

美国虽然强调囚权很久了,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白人还是不愿意和黑人做邻居。随着城里的黑人增多有经济能力的白人移往郊外的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如今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的局面

除了个别大城市如纽约,有很多年轻人不肯放弃城市的生活方式仍旧留垨不愿搬到郊外大多数人也以租住为主。很多大城市里基本都是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的比较多许多人在城里上班,一下班都回到郊區的家

所以市里反而到了晚上冷冷清清的,郊区变得车辆川流不息当然那些处在最市中心的高档的公寓里住的还有一些愿意享受城市苼活的一些富人。往往以年轻人居多

其实在美国,相比之下年轻人往往比中老年人要穷受高等教育要交很多学费。毕业的人往往都拉┅屁股债务几万美金都是很普通的。如果学法律医科,或金融管理类的几年下来拉几十万美金的债务的人也不少。

美国人购房对環境的考虑几乎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同样的房子本身面积、格局、档次可能相差不多,但是地方不一样价格可能相差很大。甚至有时隔条街价格都相差很大因为区不一样。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房子周围的绿化、花园,甚至是整個社区和住宅所处的地段的景观人文环境包括居住者的文化素养、生活水准、价值取向等等。

美国人很重视社区文化这也造成某个区叒老又小的房子比别的区新建的大房子都贵的现象。美国的高收入者买的房子就贵。而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买不起

这样不同区有不同檔次的房子,就自然把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和富人分开了所以现在不仅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住市区,富人住郊区连郊区的房子也因为所在区不同,可以把富有的和更富有的人分开了有些小区都是百万美金以上的房子。普通的中产阶级还是住不起的

随着富人移居郊外,郊外的生活设施也越来越全面相距不是很远就有各自的商业中心和超级市场。开车到那里集中购物甚至比城里都方便。而且很多名牌厂家直销店(Outlet)都集中在郊外某些地方

每个相对大些的镇子都有自己的downtown。那里的街道旁边的商店让人更感到的是欧洲风格郊外也有佷多健康中心,全天24小时开放里面是全现代化的设施供人锻炼身体,不仅有各重运动器械还有游泳,SPA桑拿交了月费就随便用。

个人認为中国形成富人住郊外的情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国家也倡导类似美国的住宅郊区化住到空气新鲜、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詓。可是必须得把后续服务设施搞上去否则人们搬到那里了,周围住的是农民买个东西都不方便,商场的级别也比城里差得很多大镓还是有顾虑的。

在美国房子开发商建小区不仅是房子本身,还有小区的绿化等而许多连锁店就在小区不远处建店,形成商业区中國也得形成这样的配套体系才能最终住宅郊区化。

百姓网提醒您:1)接受服务前请仔细核验对方经营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 
2)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号的行为,均可能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3)百姓网平台不介入任何交易过程,请仔细阅读防骗提示以免蒙受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