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思平给蒋介石的遗书三封遗书是给谁的

让人潸然泪下的革命烈士遗书
&&&&来源:&&&&
让人潸然泪下的革命烈士遗书――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的遗书
在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中,并排陈列着两封烈士的遗书。它们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伉俪,即著名的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
陈觉,1903年生,湖南醴陵人,原名炳祥。1924年在醴陵县立中学上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受党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陈觉与赵云霄由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革命伉俪。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1927年9月,正当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时,陈觉与赵云霄学成回国。俩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出生入死,一起在东北、湖南醴陵先后从事革命活动--组织游击队,建立小型兵工厂,发动醴陵年关暴动,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春,陈觉出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与此同时,赵云霄被调回长沙在湖南省委机关工作,参加组建中共湘南特委。就在俩人为了革命而分离奔波的过程中,已怀有身孕的赵云霄于当年9月因中共湖南省委遭破坏而被捕;陈觉于10月在主持中共湘西特委工作期间,在常德被捕。被捕后的赵云霄与陈觉均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残酷的国民党当局,使这对革命伉俪咫尺天涯!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两人都大义凛然,不为所动。陈觉还痛斥了利用乡情前来劝降的一个法官。不久,敌人匆匆将俩人判处死刑。10月14日,陈觉未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英勇就义,年仅25岁。赵云霄因怀有身孕,刑期推迟5个月。在这延长的5个月中,赵云霄将失去丈夫的悲愤深深地埋在心中,为了孩子,她坚强地面对着狱中的一切。翌年2月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女婴诞生了!这个不幸的女婴一出生就面对着人世的不幸。赵云霄流着泪将孩子抱在怀中,呼唤着自己早已想好的名字--"启明"!3月26日,赵云霄为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在长沙从容赴死,年仅23岁。
陈觉在就义前4天,给妻子留下了一封生离死别的信。绝笔中饱含着革命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和对妻子的一往深情,以及对父母无限的感激和思念。
赵云霄在就义前两天,给女儿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那一声声"小宝宝"的呼唤,分明是一曲人间亲情的绝唱,令人感到一颗搏动着的滴血的心所包涵着的强烈的献身精神和伟大的母爱。
读着那已泛黄并破损的两封遗书,从那流畅工整的笔触中,看不到两个将死之人的恐惧,感受到的只是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从容和满腔真情的流露。
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间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们成人,尤其是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他(她)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去见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此祝
一九二八、一○、一○
信中所言的王同志指陈觉、赵云霄的婚姻介绍人王希闵,当时也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与陈觉同日遇害。
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信: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有了你4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到)陆军监狱署来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是)立时(处)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与你同样同生一个叫启蒙)。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即古历九月初四日。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即古历二月十六日。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且)也没有像片给你,你的母亲所给你的记(纪)念只有像片和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作一生的惟一的记(纪)念品!
小宝宝!我不能扶(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你是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小明明!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血泪而(书)成。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你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令人痛心的是,被祖父母从监狱接出后抚养的小启明,并没有像母亲希望的那样"长大成人",而终因体弱多病在4岁时夭折。一个家庭就这样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责编:潘佳佳、鲁婧)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国维自沉:一封遗书引发的文化断想
来源:凤凰网读书
3.惧国民革命北伐说
他的死是怕国民革命军给他过不去。湖南政府把叶德辉枪毙,浙江政府把章炳麟家产籍没,在我们看来,觉得他们罪有应得,并不诧异。但是这种事情,或者深深刺中了静安先生的心,以为党军既然敢用这样的辣手对待学者,他们到了北京也会把他如法炮制,办他一个&复辟派&的罪名的。与其到那时受辱,不如趁党军尚未来时,索性做了清朝的忠臣,到清室的花园里死了,倒落一个千载流芳。
今年他只有五十一岁,假使他能有康氏(指,享年七十岁)般的寿命,他的造就就真不知道可以多么高。他竟把向往中的一座伟大的九仞之台自己打灭了!
--顾颉刚《悼王静安先生》
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
--时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4.个人性格矛盾说
王先生的性格很复杂而且可以说很矛盾:他的头脑很冷静,脾气很和平,情感很浓厚,这是可从他的著述,谈话,和文学作品看出来的。只因有此三种矛盾的性格合并在一起,所以结果可以至于自杀。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很清楚;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取激烈的反抗;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之一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超]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蒋介石如何给儿子进行早教_教育_亲子中心_新浪网
蒋介石如何给儿子进行早教
  蒋介石十分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蒋经国5岁时,蒋介石就为他聘请了塾师,教他读书识字。1916年3月正式拜周东老夫子为师,1917年12月又拜顾清廉为师(此人曾是蒋介石的塾师)。不到10岁,蒋介石就要蒋经国开始背诵“古代名篇”,包括熟读《左孟庄骚菁华》,每篇要求读300遍。
  本文摘自《蒋经国与蒋纬国》,作者:张树德,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小时候,父亲蒋介石正忙于在外边打天下。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兄弟俩从小只得到母爱,而没有得到父爱。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不错,在蒋经国和蒋纬国小时候,蒋介石的主要精力是用于“夺政权”、“治天下”,但他在百忙之中,对两个儿子还是尽力关照的,可谓“舐犊情深”,而蒋经国和蒋纬国对此也深有体会。
  蒋介石对儿子的关心和期望,在给儿子起名字时已充分显露。蒋介石给儿子取名命意是很深的。古人有“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和“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太乙之和”之语。蒋介石给儿子起名字,正是取其“经文纬武”和“经天纬地”之意,期望两个儿子一文一武,一军一政,成为杰出的治理天下的人物。而以后教育培植他们的路线,也是循着命名时的方向进行的,蒋经国留苏(联)到孙中山大学学文,蒋纬国留德(国)到慕尼黑军校学武。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也都不负蒋介石的期望和栽培,在文武、军政异途上均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这是后话了。
  蒋介石十分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蒋经国5岁时,蒋介石就为他聘请了塾师,教他读书识字。1916年3月正式拜周东老夫子为师,1917年12月又拜顾清廉为师(此人曾是蒋介石的塾师)。不到10岁,蒋介石就要蒋经国开始背诵“古代名篇”,包括熟读《左孟庄骚菁华》,每篇要求读300遍。11岁时,蒋介石从外地给他寄来一本段玉裁注释的《说文解字》,并告诉他:“此书每日认得10字,则3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蒋经国的早年教育,就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背诵《千字文》《四书》《诗经》《尔雅》等书,结果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蒋经国的塾师对他要求比较严格,并经常向蒋介石报告教学情况。有一次,塾师在给蒋介石的报告中对蒋经国下了这样的评语:“已有启悟之意。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
  蒋介石不仅要求蒋经国学好汉语,还要求他认真学习英文和数学。一次,蒋介石对蒋经国做了如下嘱咐:“现在时势,不懂英语,正如哑子一样,将来什么地方都走不通,什么事业都赶不上。你每星期日有工夫时候,可到商务图书馆去买些英语小说杂志看看……必须将每日教过的英文生字,在自习时,默得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算学也要留心,却不可厌倦懒学,遇有疑难问题,务求彻底了解。”
  蒋介石对亲生儿子蒋经国关心有加,对非亲生的小儿子蒋纬国也同样“视若己出,倍加爱护。蒋纬国在溪口时,蒋介石经常托人从上海捎些新奇的玩具给蒋纬国玩。蒋纬国和哥哥在宁波时,蒋介石多次嘱咐蒋经国照顾好弟弟。蒋经国到上海后,蒋介石一再交代要蒋经国经常给蒋纬国写信,有时间还要亲自去探望弟弟,并为他订《儿童书报》和《儿童世界》。1924年9月,蒋纬国也来到上海万竹小学就读,同蒋经国一样,也是从四年级学起。当时,蒋介石曾给蒋经国写信,信中说:“前日闻纬儿亦已到了上海,但是他到了上海之后,没有写信给我,不知为何?你须同果夫兄到朱(家骅)家去看他一看,写信告我。”蒋经国接到蒋介石的信后,就把弟弟接来同住。对此,蒋介石很高兴,写信给蒋经国说:“寄交新顺木洋行5000元,有否收到?亦须请其示知。你同纬儿同住甚好,你要时时教导他,做他的好榜样。现在上海家中的情形怎样?你须详详细细地写封信来告诉我。至要!至要!”
  蒋纬国到上海后,为了给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家庭温暖”,蒋介石便委托吴忠信夫人王唯仁女士代为照料。蒋纬国十分高兴,一个劲地喊王唯仁女士叫“干娘”。
  蒋经国到苏联后,蒋介石更加想念小儿子蒋纬国,要陈洁如把他接到广州住一段日子。蒋介石对小儿子的喜悦爱护之情,从几封家信中即可充分表现出来:“我近来天天骑马,而且骑得很高兴。将来我回家的时候,必定给你买一匹小马,教你骑马。我自己买一匹大马,同你骑了游行就是了。”“我3个月没有见你了,心里非常记挂。我今日看见人家的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去年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你今年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
  蒋纬国在黄埔时期,蒋介石一有空,就亲自教他读书、练字。
  蒋介石还一再要蒋纬国注意身体健康,并亲自教他练习打少林拳。练拳是相当辛苦的,用浸过桐油的草纸,把厚石板厚厚包起,日日用拳击打,直到纸张破裂为止。为了练脚力,蒋介石要蒋纬国在一双脚上绑了两块5斤重的铅块,练习跳跃奔跑。或到井边打水,然后肩挑水桶练习跳沟,沟的宽度由窄渐宽,最宽的距离有1米半。蒋介石告诉蒋纬国,武术不难学好,但最重要的,却是培养“忠教礼义忍”,尤其要在“忍”字上下功夫。“忍”并不是静态的“打不还手”,而是在奋斗中咬紧牙关,永远以正面面对敌人,即便失败也只能倒下来,不能屈服地蹲下去。由于蒋介石公务繁忙,不能长期与蒋纬国在一起,就四处延聘名师,继续教授蒋纬国练武。
  由于有扎实的武术底子,蒋纬国年轻时,前往德国和美国读书,有时碰到蛮横的外国人,也会在忍无可忍下,展开适当的还击,但总不让对方败得太难堪。据说,1937年在德国时,有一次,蒋纬国在路上碰到3个年轻德国人在欺负一个年轻的姑娘,便上前阻止,那几个年轻人见是个当兵的,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齐冲上来要打他,蒋纬国左躲右躲,后实在忍无可忍,便三下五除二,使了几招,把那几个家伙全打倒在地,然后又一一把他们扶起来。那几个人对蒋纬国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向他鞠躬。
  后来,蒋纬国一直没有放弃习武,一有时间就打套拳,强身健体。正因为他注意锻炼身体,因此身体素质比较好,到老时人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对蒋介石给予的深沉的父爱,蒋纬国深有体会。后来他曾回忆说:“从小,父亲就是我最要好的师长、最要好的朋友!他只要在家就会教我读书,陪我练字,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他从不曾打过我或大声责骂。是对是错,他都会清清楚楚地从正面教导我,我们之间没有代沟!”“我最记得,每当他在前方打仗打得最危急、最激烈时,或当他遭受国内外各方大压力时,他总喜欢把我叫到他身边。”
  蒋介石有时也让两个儿子与自己一起参加军事行动,以便于言传身教。曾经于1939年到1954年担任蒋介石侍卫长达15年的俞济时将军,曾谈及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两人小时随蒋介石在外作战时的情景:
  1925年以前,蒋介石还只是位青年军事将领,并没有全国性声望,一年到头南征北讨,两个兄弟有时就带在身边。在外作战,一切食宿都简陋,蒋介石睡觉时也仅能睡在临时搭的行军床上,碰到冬天天冷,没有暖和的炕可以睡,蒋介石的行军床太窄,兄弟两人只能有一个人跟着父亲挤在床上,另一人必须睡在地上。每到这个时候,蒋经国都会让弟弟睡在床上,自己睡在地上。以后次数多了,蒋介石过意不去,就协议两兄弟,轮流睡在床上。有时候,蒋纬国在地上睡了一夜,醒来时嘴唇发紫,蒋经国会上去揉揉他的面颊,拉着他的手,教他跳跃暖身。
  蒋介石对两个儿子的关心爱护之深从“西安事变”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曾让黄仁霖带给宋美龄一封信,信云:“余决为国牺牲,望勿为余有所顾虑。余决不愧对余妻,亦决不愧为总理之信徒。余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体还我天地父母也。对于家事,他无所言,惟经国、纬国两儿,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视如己出,以慰余灵。但余妻切勿来陕。”蒋介石写这封“遗书”时,所嘱于夫人宋美龄者,惟经国、纬国两儿。当时,两个儿子均在国外,蒋经国在苏联,蒋纬国在德国。蒋介石在“危难”中,对两个儿子犹挂之于心,也算是一种舐犊之情吧。
> 相关阅读:
更多关键字:&&&&&&
电话:010-18岁高二男生留下3封遗书后出走 目前仍下落不明_凤凰财经
18岁高二男生留下3封遗书后出走 目前仍下落不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南京18岁高二男生留下三封遗书后出走,目前仍下落不明)王阳照片王阳留给家人的遗书王阳写给同学的字条,讲述了被夏老师撕书后的心理转变。 由家人提供“我已经很累了,学校比较累,在家也比较累。”8月10日,在家中留下三封分别写给家人和同学的遗书后,南京一中学的高二男生王阳离家出走。三天时间过去了,王阳至今仍下落不明。目前,其家人、公安机关以及当地媒体也加入到寻人的队伍中。三封遗书王阳家住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目前就读于中华中学。“孩子是10日凌晨2点44分离家出走的。”王阳的父亲王荣章对澎湃新闻说,
”8月10日,在家中留下三封分别写给家人和同学的遗书后,一中学的高二男生王阳离家出走。8月1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夏小强老师,他承认了有“撕书”一事,但不愿意在电话里详谈此事。警方认为,南京长江大桥部分监控视频有故障,因此不能确定王阳的具体去向。
(原标题:南京18岁高二男生留下三封遗书后出走,目前仍下落不明)王阳照片王阳留给家人的遗书王阳写给同学的字条,讲述了被夏老师撕书后的心理转变。 由家人提供“我已经很累了,学校比较累,在家也比较累。”8月10日,在家中留下三封分别写给家人和同学的遗书后,南京一中学的高二男生王阳离家出走。三天时间过去了,王阳至今仍下落不明。目前,其家人、公安机关以及当地媒体也加入到寻人的队伍中。三封遗书王阳家住南京市浦口区街道,目前就读于中学。“孩子是10日凌晨2点44分离家出走的。”王阳的父亲王荣章对澎湃新闻说,事发后,他们调阅了家附近一家银行的监控录像,看到了王阳从小区走出的样子:身着白色的褂子、黑色的中裤,神情看起来很平常,并无异常。当日凌晨四点,王阳的妈妈起床时他不在卧室,而书桌上放着三封遗书,分别是写给父母和家人、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并留了一张字条让家人转交。家人这才惊觉,孩子可能要出事了。在写给家人的遗书中,王阳多次提到父母关系不和、自己感觉很累。“如果你们开开心心,和平相处些,或许能减少我很多心理负担了。”王阳在遗书中袒露心迹:“这样的想法,已经想了很久。”王阳的父亲对澎湃新闻记者坦称,最近家里面的矛盾对孩子造成了影响。但他不愿意过多地详说家里的事。平日性格内向“他出走的那天晚上,我去他屋子里,看他桌上有一叠书签,我就说给我一张,他就一把夺过去不给,当时就觉得他情绪有点激动。”王阳的姐姐王艳对澎湃新闻回忆说,当时他说不给的时候,样子看起来“很凶”。在姐姐的心目中,弟弟王阳“很少说话”,“跟父母交流也不多”,特别是涉及到情感及心理波动的情况,交流更是很少有。在离家出走前,王阳是否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呢?王阳的父亲王荣章对澎湃新闻说,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迹象。在爸爸的描述中,王阳出走的前一天似乎与之前并无异样,“那天和同学去新街口玩,玩到(傍晚)五六点回来,饭也吃得蛮好的,吃完饭玩游戏”。家人根据他的记录显示,王阳玩游戏“玩到凌晨2点10分”。姐姐事后回想起来,弟弟“前几天老是出去”,“经常往外跑”。“他说是去找同学玩,他自己也单独出去走。有次一个人去中心逛逛。”不过,自己出去后,正常时间回家,并没有回来很晚。姐姐说,在弟弟出走前,“感觉他像是在做什么事情,就像要做好了一样。前些天买了一叠信封回来,我当时也没太注意。”一个月前曾在课堂上被老师撕书王阳的父亲告诉澎湃新闻,今年7月9日,王阳曾与教授数学的班主任夏小强有过一次冲突。在家人看来,这件事,或许对王阳的情绪也造成了某些影响。据王阳的父亲介绍,“补课做练习题的时候,他忘了那道题该怎么做,就把辅导书放在桌子上看例题,而别的同学在抽屉里看,老师把他的书撕掉了。他当时哭着打电话给我说老师让我去学校。”“撕书”事件发生后,王阳曾手书一张纸条给自己邻桌的一个女同学,为自己的行为做了辩解,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只是找老师很诚恳地谈了一次。8月1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夏小强老师,他承认了有“撕书”一事,但不愿意在电话里详谈此事。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区分局政工办刘姓警官在8月11日下午对澎湃新闻表示,警方调取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相关监控视频,根据王阳父母的指认,发现王阳在10日凌晨3点多从江北走上长江大桥,之后的视频中没有再看见其身影。警方认为,南京长江大桥部分监控视频有故障,因此不能确定王阳的具体去向。另据王阳的家人对澎湃新闻介绍,8月10日凌晨,王阳还曾给一位关系要好的高中同学发了QQ消息,说自己“要去跳江,人已经在江边了”。可惜,该同学当时睡着了,并没有看到这个留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15206
播放数:129153
播放数:5808920导读:蒋介石临死前说过:“毛先生才是伟人,我干了一辈子坏事,愧对国人,愧对毛先生”。蒋介石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最后说:“没有毛先生,中华就四分五裂了,我死后,请把我灵柩朝北京摆放,我要向毛泽东请罪”。
  台湾首度解密蒋介石临终遗言:
蒋介石临死前说过:“毛先生才是伟人,我干了一辈子坏事,愧对国人,愧对毛先生”。蒋介石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最后说:“没有毛先生,中华就四分五裂了,我死后,请把我灵柩朝北京摆放,我要向毛泽东请罪”。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八十九岁高龄的蒋介石死在台湾,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1975年4月下旬,蒋介石的心脏病恶化,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下来好几次,喘上几分钟气,再慢慢进食。有几次,吃到一半,竟然全都吐了出来。4月22日中午,蒋介石在副官的照应下用午餐。
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责任编辑: 冯竹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穆遗书郭靖给谁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