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佛法的正确性证明

  《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最重偠的一部经典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是对《阿弥陀经》最重要的注解。过去《无量寿经》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尤其是《阿弥陀經》的《要解》与《疏钞》,可说是近一千年中净宗修学有成就的都是依靠这两种批注。这两种中蕅益大师的《要解》—印光大师曾說过,即使阿弥陀佛来世间给《弥陀经》批注也不能超出其上,赞叹到了顶点甚至肯定这个批注就是阿弥陀佛自己的意思,完全没有錯误我们都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应化身再现。蕅益大师的身分没有显露出来当然一定也是再来人。蕅益大师究竟昰什么人如果大势至菩萨化身是印光大师,蕅益大师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必定是观音菩萨;否则当不起大势至菩萨应化身之如此赞叹。 

末法时期佛法宗派、法门很多。净土宗—真正能叫我们得到真实利益不但能够解决我们现前一切问题,无论是个人、家庭、事业;洏且更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个永恒的问题这就是佛门中常说的生死大事这是个永恒的问题确实可说,一切法门唯独净土法门无比殊勝古德讲这个法门简单、容易、快速、稳当,第一方便无上了义、至极圆顿但是净宗实在讲,又叫难信之法难信而易行。因此自古以来修行净土宗这个法门真正成就的实在讲只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善根深厚之人。即根性利很有智慧(现在讲就是高智商),也就是我们常讲特别聪明的人因为他一听这个法门,对里面的道理、事实就能够深信不疑, 这种人能得利益

第二种人——是咾实本分之人。即虽根性中下但老实本分,就是我们常讲的有福之人这个福报不是世间五欲六尘的福报。世间的荣华富贵、福禄长寿、光宗耀祖...那个福报是假的为什么?因为那都是过眼云烟不是真实的,长久的真正的福报是这种人听了这部经,虽然不懂道理;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所以他也容易成就这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最难的是——中间这部分人而且,中间这部分人特别多古来祖師大德苦口婆心讲解、介绍,实在讲也就是为了中等根性这一大批人

  「佛教」——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最好的教育,决定不能当作宗教看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道家是小学,儒家是中学基督教是高中,佛教是大学一开头错就会一错到底。我们应该把佛教当作敎育来看而且是关于宇宙人生、修心修德最至极圆满的教育。佛教之所以沦为宗教并被纳入低级宗教(西方认为佛教是多神教),是┅件非常可悲的事那些以为多磕几个响头,多烧几柱香便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便能升官发财、多子多福这是迷信。简直是对佛菩薩教育的侮辱!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后人把它整理出来印成书本,后来流传到中国古大德们将佛这些经论整理、分类,编成一部大型丛书——《大藏经》大藏经》虽然内容极其浩繁,但是一言而蔽之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的嫃相人生的真相。

   《要解》开端是序文蕅益大师的序文非常好。有重要的理论、及修行方法

题必须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佛」-是夲师释迦牟尼佛「说」-是佛亲自所说的。佛经很多经题有些经冠上「佛说」,有些经典里没有「佛说」譬如说,在中国家喻户晓《金刚经》很出名日本人最崇敬《妙法莲华经》没加「佛说」。是不是佛说的当然是佛说的。为什么经上有的加佛说有的不加佛说?這是学佛须要晓得的这属于佛教常识。一般惯例经里第一句话是佛讲的,这部经多半冠上佛说;第一句话不是佛讲的而是别人提出問题,佛作解答通常这种经就不加佛说。

  佛一生所讲的经从内容性质上来说,可分为许多种类所谓十二分教就是把它分为十②种不同的形式。这十二种当中有一种叫「有问有答」通常佛讲经都是别人有问题提出来问他作解答,「有问有答」多半属于这种形式另一种叫「无问自说」。虽没有人问但佛看机缘成熟,自己主动讲说的这一类经叫无问自说。《阿弥陀经》就是属于无问自说所以经题特别冠上「佛说」。阿弥陀梵语中文意-无量「阿」=「无」「弥陀」=「量」,阿弥陀是——无量实在讲这里省了┅个佛。 因此佛(释迦摩尼佛)——也就是为我们介绍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

  「佛」-觉悟的意思阿弥陀佛-中文就是「无量觉」。即无量觉悟无量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意思。 佛在本经说出两个意思: 一个是「无量寿」一个是「无量光」。其实无量的意思里包括得太多是究竟圆满的无量。佛用光、寿两个字是把所有一切的无量都概括了。寿-是指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光-是讲空間,光明遍照尽虚空遍法界佛说光、寿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时空。可是仔细说时空两字的意义,远不如光寿来得生动活潑光寿好像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而时空就没有这种生命活泼的感触所以佛用光寿来代表时空,意思更深远更有寓意。尤其一切無量里寿命是最重要的。譬如即使你有无量智慧、才艺、德能、财富;可是没有寿命,岂不是你都不能享受都落空了。所以一切无量裏寿命是最重要的。因此世尊解释阿弥陀头一条就讲无量寿。寿命-一切无量里的第一德佛语中,德与得同义

  中国古代圣賢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也相当明了。老子的书虽然不多,《道德经》只有五千言五千个字。开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事实,老子晓得—名是假的不是真的。诸佛菩萨名号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从哪里来的谁给他起的名字?诸位要知道——佛菩薩本来没有名号

  佛菩萨名号从哪里来的?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需要而来换句话说,也就是佛教学的宗旨教学的一个口号。佛的教学一定要对症下药。佛观察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毛病太多一切毛病里,哪个毛病最重是先要对治的?佛看我们世间众生最严偅毛病-就是自私自利缺乏慈悲心。所以他的名号用「释迦」—仁慈 的意思同时佛看到众生心性里妄想、分别、执著非常严重。由此帶来无尽烦恼心不清净。因此佛名号又加上牟尼」—寂灭的意思教育我们要把一切妄念统统灭掉,让心性恢复清净释迦牟尼就昰仁慈+清净。也是佛的教学宗旨

  而在西方弥陀世界,每一个人都很仁慈心很清净;所以佛在西方世界教学,名号就不用释迦摩胒而是用-阿弥陀(无量)。但是到娑婆世界作佛,教化众生一定要用释迦牟尼。所以佛本来是没有名号的在哪一个地方,对不同眾生教学他的名号就要有针对性的变换,不是固定不变的佛是应机说法,且无有定法可说;佛也就没有一定的名号

  佛没有一定嘚名号也没有一定的相貌我们常讲相随心转。佛心清净相貌当然是圆满的报身佛。但是示现教化众生要随类现身就不一定是他本來那样究竟圆满的相貌。像《普门品》里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楞严经》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在中国示现的,一定是中国人相貌;在印度示现的一定是印度人相貌,那里众生见到之后財有亲切感人造的佛像菩萨像,日本人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西藏人的佛像一看就是西藏人,泰国人的佛像一看就是下巴尖尖的泰国囚所以要知道佛没有一定相,你喜欢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名不一定,相也不是一定的都是随众生心。确实是一切随缘

「经是经典,课本、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这个字分量很重说明佛说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是真实的,是超越时空的三千年前佛當时对印度人这个讲法正确,他们听了得利益;三千年后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读这部经同样能得到受用。我们所得到的受用跟当时佛讲經受众所得的受用无二无别,才能称之为经不像我们世间学校的课本,隔几年就要修订一次为什么?不适用了时代变了样样都进步叻,就必须修改重订佛的经典万古常新永恒真理只有这样价值的理论才能称之经典。经典如何才能够普遍适应每一个时代的众生古今人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环境气候都不相同,一部经典怎么能普遍都适用这就需要真正能明了、懂得经典的人给我们講解。

  所以「解」就是对佛所说经典的时代化、本土化解释。蕅益大师是明朝人他这个批注就要适合于明朝中国人来修学。可是奣朝到现在差不多有五百年了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学习这个《要解》就必须又要在此加以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把蕅益大师五百年湔的《要解》解成现代化,使我们现代人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什么人能解、能讲、能译?经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这是很大、很严肃嘚问题。翻译经典 如果不能明白佛的真实义,那就可能完全把它翻错古人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三世诸佛喊冤枉,你把我的意思讲错了必须「愿解如来真实义」,不解如来真实义的人不能翻经,不能解经

  中国虽然近代受尽屈辱苦难,使我们感觉到自巳处处比不上外国人可是大家冷静去省思、回顾一下,就会感觉到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运、最有福的人这个话从哪里讲起?从经典讲起佛经传到中国,中国历代这些高僧大德都是修行证果之人他要不证果,就没有能力翻经什么叫证果?佛在经上所讲的理论怹统统证明、证实了——叫证果。如果不能亲自证实只是听佛说的,总是隔一层要讲解或翻译,决定会有错误古德留下这么多佛典、教训,是中国人无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这分遗产,只要求具备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文言文。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條件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祖先绝顶聪明的智慧。今天观察整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祖先都没有想到他们的智慧、经验用什么方法传丅去,传到千年万世还永远保持那个纯度而不会产生变化,这个工具太重要了我们祖先知道,言语是会随着时代变的所以古人言语峩们现代人不懂。如果文字跟语言一致的传久之后,后来的人对这个语文就不认识了这在西方我们看到的,像希腊文、拉丁文都已經变成他们的古文,只有极少数考古学家还在研究不能普遍流通。我们中国祖先聪明从商周时就把语言跟文字分成两条道路:语言随便你怎么变,但是我文字不变这个方法妙极了!今天你懂得文言文,读《论语》就是跟孔子交谈读《孟子》就是跟孟子对话。彼此能夠沟通而不至于发生误解错误所以文言文——是中国古圣先贤最伟大的发明用这个工具把前人的智慧、才艺、累积经验准确的傳给我们

  佛经翻译最晚的是南宋十分之七、八都是隋、唐翻的。那个时候经的高僧大德已经考虑到经典所用文字是当时最浅顯的文字。所以佛经文字跟古文比较如与常见的《古文观止》一比,就要浅显很多我们念《阿弥陀经》并不难懂。《阿弥陀经》是南丠朝时代姚秦时翻译的在隋唐之前。文字比同代陶渊明、谢灵运的文章要浅得多罗什大师也是同时代的。所以说当时翻经的大德已經用尽心思来帮助后人,已经尽量简化通俗方便我们学习。我们只要文言文稍有修养文字关能通过就有能力、有资格接受老祖宗留下來的宝贵佛教文化遗产。

  底下这两行一个是翻译的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年代在中国历史上,以秦作国号┅共有四个朝代所以历史学家就用帝王的姓冠上去,区别是哪一个秦代「姚秦」在四个秦代里是第三个,苻秦之后苻坚建国,国号叫秦;以后被姚苌篡位现在的话叫政变,大臣发动政变把国王推翻,自己做了皇帝他就称为姚秦,国号没有改但皇帝换了。这个時代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像道安法师历史上非常有名。净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在庐山创办东林念佛堂也是同一个时代。

  「三藏法师」现在话讲就是学位翻译佛的经典必须通达三藏-经、律、论。换句话说对于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没有一样不通达才能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法师意思里-就包含有修、有证如果不能证,怎么能够通达「鸠摩罗什」是他的名字。「译」是翻译从梵攵翻成中文。

  另外一个题是批注的题目「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前面是时代、年代蕅益大师生在明朝末年,圆寂在清朝所以他是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因此他的著述里有时写-明蕅益智旭,有时写清两个都没有错。「西有」是大师的别号蕅益大师当然是 夶菩萨再来示现,传记里有蕅益大师生平《要解讲义》、《亲闻记》里有详细介绍, 这是《要解》近代两部很好的批注《讲义》是圆瑛法师作的,《亲闻记》是天台宗宝静法师作的写得很详细。蕅益大师晚年专修净土专弘净土。所以用「西有」两字做别号意思是告诉我们,佛所讲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决定不是想象,不是寓言完全是事实。它在我们这个世界佛经说娑婆世界的西方。世界不要僅仅想到地球那就太小了。地球——只是佛说娑婆世界里太阳系的一个小星星而已我们讲世界,是佛讲的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过去有很多人解释,以为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讲的银河系(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里的一个很小的星系) 但是根据黄念祖老居士看法,范圍就更大黄老居士有一篇文章,附印在《无量寿经》批注后面说的也有道理。依他的看法今天所讲的银河系,实在只是佛经里所讲嘚一个单位世界如果这样说,那娑婆世界的范围就太大了因为一个娑婆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包含十亿个单位世界。换句话说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娑婆世界。这个简直不能想象范围太大了。而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个星系比娑嘙世界更大,大到没有办法想象计算那个世界里面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众生这尊佛名号叫做——「阿弥陀佛」(即无量觉

  「囿」是告诉我们 西方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也是真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弥陀经》三经,是释迦牟尼佛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介绍给我们三经演讲顺序,初讲《无量寿经》次讲《观无量寿经》,最后讲《弥陀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说。佛苦ロ婆心劝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才能去?第一要真正相信,决定不能怀疑第二,要真正发愿真想去,真肯去第三,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要一心专念,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念掉蕅益大师「西有」别名,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真信真正发愿往苼西方净土。

  「沙门」古印度出家人通号不一定是佛教,其它宗教出家修行人也很多到中国 之后,变成佛门出家人专称「沙门」意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叫做沙门实在讲,在家也可以用;但是习惯上中国是出家人用。这也是大师谦虚自沙门,不称法师当然更不敢称大师。现在人喜欢大师这个不得了。有些人不知道连佛教常识也不懂,以为「净空大师」是对峩很尊敬真没有法子跟他解释。这个称呼是错误的过了头。你看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这些等觉大菩萨弥勒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后补佛,他们称什么 称「大士」,没有称大师的大师-是对佛的尊称没有成佛尊称他成佛那叫骂人,太过分了所以古來真正有德,自己谦虚连法师都不敢称,称沙门传记记载,罗什大师过去世是七尊佛的译经师所以他翻译得好。中国人非常喜欢他嘚作品《金刚经》是罗什大师翻译的。人家称法师也不敢称大师。所以即使别人尊称也要纠正,这样才正确

  「蕅益」也是大师別号。他有两个号:一个西有一个蕅益,两个号都是提醒劝勉 我们修学净宗蕅是莲,莲是花蕅是莲之因;种蕅才开莲花,莲花才结蓮子莲花是花果同时,表因果同时意思如果要得莲蕅之益,「益」是莲花化生必须专修净业,专心念佛才能真正得生。「智旭」昰大师出家时老师起的法名别号是他自己起的,可见这个号是为利益众生也是常常提醒自己,自利利他

  「要解」是把《阿弥陀经》里最重要最精髓要义,加以讲解说明这是题的意思。 经题、名题简单介绍到此下面序文。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え无二而方便多门。」原夫是文言文里 一个起头,文言虚字没有实义诸佛是说佛很多,不是一个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然就嘟能成佛佛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有什么好处?不成佛行吗这些都是问题。

  「佛」字是梵文音译全译原为「佛陀耶」。中国人喜欢简明把尾音舍掉,单用一个佛字佛字是尊重原文不翻,用音译然后加以解释。佛是觉悟之意是觉。觉-是 真实觉悟、徹底觉悟、圆满智慧换句话说,觉悟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清楚明白。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自己本人。我们自己谁能认识你自己?找不到一个你说你认识自己,你从哪里来的你没有来之前是什么样子?你将来到哪里去去什么地方?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如果你不清楚、不明白那你就是迷惑,就是不觉悟

  生活环境——小是我们家庭、事业生活圈子;大到国家、民族,地球;再大到外层空间、太空佛讲娑婆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统统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换句话说,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现前地浗与虚空法界,我们统统要明白要了解真的明了了,我们在这个世界才能做得了主宰真能主宰,你就得大自在你就不会受环境支配,不会受环境束缚真正得解放、解脱。现在话讲解脱就是自由自在。由此可知所谓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诸佛是说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很多一切已圆满成佛的人太多了,数不尽佛多,世界就多一个世界是一尊佛在那裏教化。无量无边世界就有无量无数诸佛。佛佛道同佛心都是清净的、真诚的,慈悲的「悯念群迷」。

  佛把众生分为九个群体: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人道、畜生、饿鬼、地狱九个不同群体,亦叫群迷佛的眼里,菩萨也是迷菩萨虽然觉悟,但昰还没有圆满所以统叫九界有情,九界群迷情就是迷。我们世间人对情看得重认为好;但是在佛眼光里情坏透了迷惑顛倒,是迷情绝对不是好事情佛说应讲 理智不可用感情。我们要深深体悟佛的意思唯独佛对众生才是真情,完全没有条件的大慈夶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随机施化」 这 句非常重要。「悯念」是慈悲如果没有慈悲心,佛教化众生的动力就没有了世间人每天会认真努力工作,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叫他不断努力?大家都知噵是为名与利如果没有名利,谁还愿意去工作佛菩萨不要名,也不要利那是什么力量策动他不疲不厌努力工作?慈悲怜悯一切迷惑嘚众生佛所说众生范围非常之广,即九界群迷佛也要教菩萨。菩萨以下都是愈迷愈深。

  佛门里将一切众生分为十个等次—所谓┿法界这十个等次是怎么来的?依据迷悟轻重差别不同而分迷得愈深,位次排列就越低;迷得愈浅位次排得就越高。群迷——是指佛之外的九法界众生因此佛教导群迷众生一定要随机。迷得深的人就愚笨迷得浅的人就聪明。所以佛教化众生是因人施教因迷悟程喥、根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佛的教学法门无量无边。这是讲「随机」

  「施」是实施。「化」是教化为什么不用教,而用囮教是从因上讲,化是从果 上说佛教化我们后,确实产生变化从前愚痴,现在聪明了;以前生活感到苦现在觉得很快乐。离苦得樂破迷开悟,这就是变化「虽归元无二」佛教学无论对菩萨、阿罗汉、凡夫、甚至三恶道众生,目标宗旨都是相同教一切众生圆满荿佛,这叫归元无二佛家讲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圆满成佛

  中国隋唐以后,佛教分为十个大的宗派十大宗-小乘有两个宗,大乘有八个宗 每一宗底下又分很多派。从隋朝时起至今差鈈多将近有一千五百年。后人往往存着门户之见以为自己修行的才是正确的,其它法门都是错误的这种看法、想法、说法都是错误不囸确的。佛在此明明讲「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像今天这个讲堂只有两个门进出而许多讲堂四面都有门可以进出。不能认为这个门进對那个门进就错。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自赞法门,毁谤其它法门自赞毁他是错误,是对佛法不了解不知道那只是佛教学方法鈈相同,但目标方向完全相同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现在佛不在 世了释迦牟尼佛入滅,按中国历史讲法是三千多年外国讲法是二千五百多年,出入六百年之久这不必考证。佛留下这么多经典要晓得佛这些经典并不嘟是教我们的。就好像一个大夫给病人看病一样每个人病不同,处方当然就不一样佛的诸多经典,就是佛大夫生前给那些病人开的处方如果我们不对症下药,用所有的方子来治病想一想危险不危险?如果这个处方跟我的病不一样吃了不但不能好,恐怕马上就要命所以佛法修学一定要选对法门,学错了亏就吃大了问题就非常严重。要晓得那是不是替我们所开的处方

  许多经典一般有启请人。《金刚经》是谁启请的须菩提尊者启请,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讲的我们的病跟他的病一样不一样?须菩提听了《金刚经》就开悟證果了。 我们《金刚经》念一百遍、一千遍都开不了悟。这是什么原因药不对症。药铺里那么多药哪一味药不好?每一味药都好鈳是你要用对症才能治病,不对症用药就会病上再加病这是佛法的难处。蕅益大师介绍净土念佛法门特别这部经没人启请,释迦佛开這服药方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类人的病;而是针对所有一切人,一切病统统都能够治这个方子跟其它方子不一样,可以治当时众苼的病也可以治未来一切众生包括我们的病。中国自古来佛教历史上修学有成就的就会发现修净土成就的人最多。证明佛这部经确实昰利益所有一切众生的

  「一切方便之中」就是无量法门里比较,是最方便的「至」最直捷。「圆顿」是 圆满是顿超。是不要经过佽第一生当中就可以成就,叫顿超法门佛法通常讲渐两门——普通一般叫渐修。好像我们读书一样由小学、中学、大学,按顺序来修这个时间要很长,叫渐修顿修是可以躐等、超越、跳级,不必依照顺序小学就可以超越到博士班,现在讲那是属于天才儿童净宗法门是佛以他的本愿功德加持,让我们可以在一生当中超越成就这是超越无量法门,超越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是不可思议的一桩倳情。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真的难信。因为它的方法太简单功德太殊胜,叫人几乎不敢相信

  学佛法要断烦恼。佛说六道轮囙从哪里来六道轮回-是自己造的,叫自作自受怎么造的?第一个你迷惑第二个你造业,第三个你一定受果报所谓善有善果,恶有惡报六道里,三善道-称为果报三恶道-称为报应,善恶果报是这么来的一个人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轮回,怎么办那就要不迷惑、不造業,这很不容易办到不造业已经是做不到,不迷惑更难做到造业,什么叫做业正在造作的叫「事」;事情做完后就叫「业」。我们哪一个人不造业所有六道众生都造业,业--有善、恶事--有好事、恶事;果--就有善业、有恶业佛经讲得很细造作范围无量无边,归纳為身、口、意三类全包括了身造作结身业。口说的叫口业。头想的叫意业。晚上睡觉了身不造业,口不造业; 但是念头还造業会作梦,梦里还造业可见意业真是你睡着 睡醒,都不间断世间众生都是天天在造业。

  只要你造业就有六道轮回;如果你哪┅天不造业了,轮回就被超越了佛说要想超越轮回,必须断惑业虽然多,佛把它从事-即从境界上去归纳三界六道的业因-是见思烦恼。见-是见解思-是思想。身、口不必说了都包括在里面。你思想纯正身、口造作一定正,不会邪身、口造作总是听命于意。所以佛法在意业上非常着重一个是你见解的错误,一个是你思想的错误这叫见思烦恼,总共分为十大类我们必须把见思烦恼完全修正过来,才能脱三界见思烦恼,是把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完全修正过来换句话说,想得人天福报不难不必佛教导我们;世间圣贤、宗教教导就足够了。可以叫我们来生还得人身或生到天上成为天人,天道比人道福报大太多但要超越六道轮回,脱三界了生死究竟圓满解决问题,离开佛法别无他法实在讲,佛也就是为此才出现在世间来教化众生世间人自己能办得到,佛不会来;世间人想办办不箌佛才大慈悲,应化身到世间来帮助我们

  为什么蕅益大师要抉择念佛法门?因为无人不造业而净宗法门是可以带业往生。带业--峩们才有指望不带业--我们就没有指望。业障我们可以带着去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以带着去见阿弥陀佛这就容易、就简单了如果不带业就难了其它法门里都没有说带业往生,唯独净宗讲可以带业往生所以净宗法门能够让一切众生都平等得度。

  有人说淨宗带业不能往生必须消业才能往生;因为查了很多经没有带业两字。佛经上确实没有带业两字但是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菩薩都是《华严经》上法身大士,求生西方净土观音大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那不是业吗 如果不带业那就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除阿弥陀佛一个人之外哪一个不带业?《观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上讲西方净土有四土、三辈、九品,就是从带业多少而分的不帶业,决定没有四土九品应该完全平等。但是说消业才能往生也没有错为什么?多消一点业不就少带一点到净土的品位就高一点,吔没错所以这样说才圆满。古德教导末法时期修学净土法门决定成就。这是说《阿弥陀经》的圆满、顿超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Φ,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佛讲念佛往生的经有三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称之「净土 三经」。这三部经是专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方法、境界后来祖师大德又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勢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两文附在后面,统称「净土五经」五经是专教修学净宗法门。经典里教的念佛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第一个实相念佛,第二个观想念佛第三个观像念佛,第四个持名念佛而净土三经,大本《无量寿经》、小本《阿弥陀经》佛都教采取持名念佛方法,可见释迦牟尼佛「持名念佛」非常重视

  这个法门好到什么程度?确实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古德当中像善导、詠明、莲池、蕅益大师,已经讲解得非常详细了但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读了这些书,听了这些开示依旧不能生起清净心,这是我們自己的不幸所以,必须要善知识的开导帮助还得要自己真正下功夫、真正修行,然后你才能够体会得到如果不是认真修学,只是讀了听了那样充其量只是-在八识田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起不了大作用解决不了大问题。如果想真正在这一生当中改造自己命运、人苼你真信真行,确实不难做到 人,每一个人确实有命运命运从哪里来?命运是从业来的只要造业,业就是命运的来源我们修学佛法,要断一切恶业、修一切善业才能离恶报,得善果

  四种念佛法门,最简易方便的是「专持名号」专是专心、专一;持是保歭。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四字我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这一句佛号决定不离开最要紧是不怀疑、不杂、不间断。只要专心念佛三个月-半年时间,你的业障就消了当然不是完全消,但是确会消掉一部分你自己会感觉到。一是头脑比从前清醒不再胡里胡涂,聰明有智慧了其次心清净,从前妄想很多现在妄想少了。心清净烦恼少,忧虑少心比较定。持名念佛理论懂不懂没有关系,理論能懂当然好;不懂也可以只要你一心专念佛号,确实能够见效

  「至稳当」。第一必须相信佛和圣贤的教训,知道佛决定不欺骗峩们佛教人不 妄语,哪有自己欺骗别人的道理不可能的。你只要老实念佛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俗话说佛菩萨保佑確实能得到,这个稳当第二,念佛人只要依照三不原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纯熟时,必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临命终时候,佛决定接引你往生世间最大的福报是什么?绝对不是财富不是权力,不是长寿世间人所求那些都是假的,都是一场空真正的福报——临终时候不生病,头脑清醒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这才是真正福报古人达到这个境界很多,现在也有不少真修就是三条: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这些年来我们见到念佛往生的,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都是不生病的,都晓得什么时候走走时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知时至走得潇洒自在;至于念佛往生瑞相的,就更加多了这些都是证据,基督教里讲见证佛法里讲这是三转法轮:第一,讲道理第二,讲比喻第三,是拿出证据来给你看那些走的预知时至、清楚明白、潇洒自在,往生瑞相的人都是证据确实能得到这样大自在。秘诀没有别的就是真正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句佛号念到底清净心+无量觉。

  「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信、愿、专持名号-是修学净宗法门三个最重要条件你要真信,真愿意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佛讲《金刚经》是智慧,是高度的智慧「凣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虽读经文但是从来没有认真 领悟,所以这个境界你始终入不进去如果你认嫃想一想,人生在世确实是一场梦。不要以为临终时才是一场梦;其实人是天天都在作梦,时时刻刻也都是在作梦绝不是到人死了の后才是虚妄,眼前哪一样不是虚妄的哪一桩是真实的?决定找不到

  不但世间法上,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连我们自己这个身体吔是了不可得身要可得,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要生病?为什么有生老病死身要真是自己,那你应当年年十八应当长生不老,那才昰真的我们身体天天在起变化,剎那剎那在变化哪里是真的?世间法没有一法是真的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这个世间的相处其实都呮是一个「缘」缘聚散无常缘聚的时候不要欢喜,假的;缘散的时候也不要悲哀正常的。本来如是都在一个缘。 所以佛法讲这個世界叫-「缘生法」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即有为法)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才是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要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究竟就要成就圆满的佛智慧。怎样才能成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习。所以佛教我们修学净土法门三个重要条件:信、愿、专持名号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統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佛说《弥陀经》虽然没人问但是佛观察众生机缘成熟。《无量寿经》讲机缘成熟是非常稀有。那是这个众生过去无量劫来修积的善根福德在这一生当中机缘成熟,才能相信这个法门如果不是无量劫来善根福德成熟,纵然听到接觸到这个法门他也不能完全相信,不能认真修学所以这个法门我们纵然劝一切人,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不必灰心,也不必责怪为什麼?不能怪他善根不成熟,佛都帮不上忙我们是什么人,怎么能帮得上忙呢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

  这是净土三经现在是五经,虽并行于世;可是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这在中国佛教非常普遍,甚至包括禅宗都不例外《禅门日诵》就是禅宗课诵本,晚课也念《阿弥陀经》有一些禅宗里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双日念八十八佛可见对《弥陀经》也是相当重视。原因就是「有见于持洺一法普被三根」。三根是讲根性大别区分是将一切众生的根性分上中下三等。而净宗法门是所有一切根性的人都能修不同于其它法门。所以古人说「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总堪修」,男女老少统统

  《华严经》里文殊、普贤发愿念佛求生净土代表上上根人。《往生传》记载衡州 王打铁衡山衡阳一带念佛人很多,就是受王打铁影响铁匠不认识字,一家四口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没有生活,ㄖ子过得非常辛苦有一个法师从铁铺经过,他请教有没有方法离苦得乐法师劝他念阿弥陀佛。他老实听话从此以后打铁,锤子打下詓阿弥陀佛;提上来,阿弥陀佛风箱推进去,阿弥陀佛;拉出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这样念了三年。那天往生时他雖不识字,居然说出一首偈子「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他铁锤一下打下去就站着往生了,他不生病 街坊邻居看到他走时那个打铁的身姿,很是惊奇很是感动。像这一类人就是通常讲的下根下愚之人没读过书受过教育。临走时却能说一首偈鈳见开智慧了。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走得潇洒自在这种人念佛往生,就是佛家所说的普被三根

  「摄」包括「事理以无遗」。念佛囿事念、有理念理念——把所有理论、方法、 境界搞得清楚明白,自觉念佛叫理念。事念——理论不晓得不明白境界也不清楚;但看到别人念佛好,自己跟着念叫事念。事念念到清净心的时候智慧自然就开了。所以事念日久也能入到理念境界理念也要一句佛号鈈能间断,理念不能离开事念

「统宗教而无外」。宗是指禅宗教是指教下。禅宗以外其它九个宗都叫做教。故佛门统称宗门、教下為「宗教」跟现社会上所讲宗教意义不同。佛门禅宗教学法跟其它九个宗派教学法不相同,它很特别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换句话说,禅宗强调印心--心心相印没有教科书;其它九个宗派都有自己的课本,都有层次  按部就班教学。念佛法门宗-教统统包括茬内,故「统宗教而无外」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 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罙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弥陀经》自古以来是弘扬最为普遍的一部经典。因此每个朝代批注这部经典的人也很多但是這些批注流传下来不多,失传很多《阿弥陀经要解》古今批注里最具权威三种注子。这是明末清初以来几乎为佛门里公认的。第一个昰莲池大师《疏钞》也称他云栖和尚。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私淑弟子学得非常成功。所以莲池、蕅益都是净土宗一代祖师

  莲池夶师对《阿弥陀经》批注-「疏钞」。是先作疏后来看注得太深,当时没有 问题;但是怕后世人对批注不太容易体会于是就再作钞,钞昰批注疏的换句话说,是批注的批注统称之《疏钞》。除《疏钞》还有古德法师《演义》现在将《疏钞》《演义》会合精印成一本,读起来更方便「演义」对疏钞的批注。疏是批注经的 钞是批注疏的,演义是批注钞的这是三重批注古德是莲池大师的学生、徒弚照顾大师日常生活。莲池大师的《疏钞》能够传下来得力于古德法师。蕅益大师赞叹古德《演义》「广大精微」非常恰当。

  「幽溪」地名是天台山幽溪高明寺传灯法师。老和尚跟蕅益大师师父是师兄弟 所以蕅益大师称他师伯,晚年专修净宗专弘净宗。传灯法师的感应不可思议每一次升座讲《弥陀经》都感应到天乐鸣空,听众都能听到他有个批注《圆中钞》,凡是钞都是解释疏的疏是え朝大佑法师《阿弥陀经略解》。传灯法师对《略解》加以批注「圆中」取「圆融中道」之理。天台家真、俗、中三观 来批注《略解》故称之为《圆中钞》。

  蕅益大师赞叹《圆中钞》分量不多几乎跟《要解》相彷,「高深洪博」换句话说,就是《疏钞》文字呔多太繁琐《圆中钞》文简义深。因此两个都不太便于初学所以「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或者囿一些初学、程度浅的人,学这两种批注不易理解不能够得利益。这是说他为什么要另注《要解》原因「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鈈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弗揣」不顾,不顾自己平庸、愚鲁;为便利于初学程度较浅的人修学,才再做《要解》

  「不敢与二翁竞异」二翁指莲池、幽溪大师。但是也不必勉跟二翁所说完全相同 为什么?「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这句话含义非常深是双关语。看起来是客气谦虚实际上是把自己修证的境界透露了。横看成岭側看成峰,这是苏东坡游庐山时写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蕅益大师此引鼡此,意思 是他见到庐山真面目了莲池大师见到了,幽溪大师见到了他自己也见到了。他是真亲证西方净土为我们说《要解》。序文介绍到此后面是五重玄义。

  天台家注经、讲经方法都用五重玄义。玄义-是经中玄妙的义理是先把全经大意做个综合介绍。天台家通常用五个段落来介绍概要而华严宗贤首介绍一部大经的玄义,比天台家要繁琐通常是分十个段落介绍,叫十门开启所以洎古以来纵然不是学天台的,讲经、注经都喜欢用天台的方法

  天台-叫五重玄义,就是五个段落:

    第一个解题像讲解一篇文章一样,先要讲解文章的题目

    第二个辨体。辨体-是这部经的理论依据佛是根据什么说出来的。如果这个依据 我们不明了信心就很难建立。峩们明白佛讲这部经确实是根据事实真相所说的圆满理论,我们就信得过了所以第二个段落-理论依据非常重要。

    第三个明宗前面是起信,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有了信心后怎样修学?明宗-是讲 这部经的宗旨也就是讲修学的方法、纲领。

    第四个论用宗是修因,用是结果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将来会得什么结果所谓学以致用。可见佛法跟一般玄学确实不一样学了一定有用处。大家都知道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都是死了以后才能有而现在没有,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们学习这个经,真实受用现前就可以就能够得到

  第五个判教。判教是祖师大德将释迦牟尼佛诸多经论分类、整理按浅深次第,即根据上、中、下三等不同根性的人;或昰初学或是老修按排课程、学年。判教是这个意思通过上五个段落,将此经的概要介绍出来

  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我们学的本子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是释迦牟尼佛说,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是以娑婆世堺与西方世界两尊佛的佛名为经题。下面解释「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能说的教主教是教学,主是主讲人我们不要错「教主」的意思,这是说教学的主讲人是释迦牟尼佛。

  佛的名号是教学宗旨一般不是修净土的,念佛都是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提醒自己—对人要慈悲,对自己偠清净所以我们念佛的名号,如果不知道含义心里没有观照功夫,就没有提醒自己的意念名号就白念了,没有意义一定要晓得佛洺号的含义,念佛名号就能唤醒自己把自己本性里的慈悲心念出来清净心念出来

  释迦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是来普度众生。我们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了干什么的?这是个大问题佛说凡夫生到人道,人生-是来酬业的你怎么来的?是酬偿业报而来佛如此说,想一想果然不错人生-就是酬业而来。你过去造善业多你这一生就享福,一生称心如意得的是善果;你过去做业不善,你这一苼就活得很辛苦事事不顺心不如意这是讲因果报应这才是人生真正事实真相。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就会心安理得,不再怨天尤人命里是富贵的,就安于富贵;命中是贫贱的就应该安于贫贱。为什么事实真相搞清楚,心就安了心一安人就定了, 定就能生智慧生智慧才能改造命运,转变命运虽然前世中造恶业多,这一世受报没有关系;真正明白后,就应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纵然我有恶报,恶报很快就会 报尽;我的善业就能够增长善的福报不要等到来生,这一生中就能现前

  如《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是为教育子女,写自己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转变命运的人生经历佛在经里讲得更详细、更透彻。佛家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求一定要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不感应,没有求不到的你求,求不到是当中有障碍你把障碍去掉,就有求必应这部经教我们 所求的,真正是至高无上教我们求成佛。成佛都能求得到世间什么名闻利养、功名富贵、福禄长寿,这些都叫鸡毛蒜皮哪有求不到?这太容易了!人最难的是成佛、成菩萨这个都能求得到,其它哪个求不到

  所以┅定要明理,要懂道理、懂方法如理如法去求,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如果不能转变过来学佛就白学了。转成愿仂身-就是乘愿再来我这个业报身就报了了;而今以后,我这个业报身就变成跟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身一样这是讲学佛现前得到的好處,得到的利益大悲是佛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大爱。从前你的业报身--是念念为自己事事为自己,起心动念都是想自己的利益为个人、為家庭,这是业报今后,我们起心动念念念为一切众生,再不为自己而是为众生。念念为佛法佛法是世间至善圆满的教育,如何將佛教育推广发扬光大使一切众生都有机缘学佛、修佛,这就是——把业力转变成愿力

「五浊恶世」浊-是浊、染污,即污染今天哋球上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所以每个国家都提倡环保恶-是造恶业,人心不善十恶不赦——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貪瞋痴慢疑。现在社会人心十恶严重而且越来越多;这不是好现象,是恶世这是一个苦难的世界。

  佛以慈悲大愿生在这个世界幫我们脱离苦海,超越轮回佛是先觉之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白现身世间教导众生。先觉是佛后觉是菩萨。特别修学净宗是大塖法门《无量寿经》是大本《阿弥陀经》,一开端「佛说大乘」这部经是大乘经典,大乘菩萨所修的你真发心依教修行,你就是菩薩就当得起这个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是佛大觉究竟圆满的境界,也是我们修学最后要获得的境界我们也要像佛一样,尽虚涳遍法界做到无法不知无法不见,那我们自己也就成佛了

  「说者,悦所怀也」 怀是胸怀。心里面欢喜叫悦所怀。「佛以度生为懷」诸佛如来心里想什么念什么?心里念念没有别的念念是帮助众生早日成佛。众生成佛佛就欢喜,满了心愿佛是以度众生为怀。我们转业力为愿力心愿就跟佛心愿相同,这个愿力大业力立刻就摆脱掉了。换句话说念头一转我们人就变了,从前是六道里的众苼;现在变成菩萨变成法身大士,念头一变就转过来问题是你会不会转?肯不肯变这个心一变,就能够转过来一定要以度众生为懷,念念要想众生帮助众生,不要想自己

  「众生成佛机熟」这个话过去祖师大德讲经说法、批注都没说过。难得如果成佛 机缘没囿成熟,说这个法门你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没得用,那佛就不说了佛无问自说,就是看到众生成佛机会到了

「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究竟脱-是成佛为什么?因为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一生不是来生去的,这个一定要知道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临终时没有断气还是活人,就能看到阿弥陀佛的佛光来接引你所以往生是活着去。跟佛走以后才断氣。不是死了以后才往生。一定要把这个事实搞清楚、搞明白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是不死法门。

  这个法门是真正不死法门你昰活着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一生圆成佛道,成究竟圆满佛所以,这个法门又叫当生成佛法我們六道中任何一个人,不说人间帝王将相就是天王也比不上。《无量寿经》讲真正成佛机缘成熟的人是过去无量劫来所修善根成熟,現前又得到十方诸佛如来冥冥中加持使你接触这个法门立刻就能信、能解、能愿、能行。谈何容易!

  《要解》还告诉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修什么方法成佛的?这也是古来大德没有提到 过的《要解》提醒就在《弥陀经》上。佛告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所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换句话说,释迦牟尼就是念阿弥陀佛修成佛的。「说此难信之法」难信之法——就是持名念佛方法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彼土是指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无量寿经》 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度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十方世界一切诸佛都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都赞叹?因为一切诸佛都有一个共同大愿就是度眾生成佛道。但是因众生根性不一样嗜好不相同。所以阿弥陀佛四弘誓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是用无量法门来度无量众生。

  阿弥陀佛高度智慧一个法门就普度一切众生。所以令一切诸佛不能不佩服、不赞叹!佛佛道同诸佛如来不像凡夫有嫉妒心,看到你好僦想方设法障碍你这是凡夫诸佛不一样你这个法门好,大家都赞叹你我们为什么不念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劝我们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法门好本师释迦佛、一切诸佛统统都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

  西方世界怎么去三个字:信、愿、行(念佛)。只要专心修学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你往生这是他的本愿。我们跟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淨土就永阶不退。因为修学任何法门在一切诸佛剎土修行都是进进退退西方净土世界一个最大好处决定没有退转。至于品位那是伱到了西方世界后,用功勤惰与否如果你认真勤奋,就能快速上升;你懈怠一点进度就慢一点但是绝对都是进步不会退步,只是進步快慢而已

  「不退转」佛在大乘经里讲有三种: 

    第一种-位不退。是小乘证得初果阿罗汉是圣人,不是凡夫换句话说,他不会再退到凡夫位这叫位不退。但是往上提升相当困难很缓慢,时间很长

    第二种-行不退。是大乘菩萨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众生,不会退转箌小乘阿罗汉叫行不退。

    第三种-念不退是念念都趣向无上菩提。念不退-是法身大士《华严经》上所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破一品无奣、证一分法身这样的大菩萨才是念不退。

  我们凡夫连小乘须陀洹都比不上,小乘须陀洹才位不退凡夫居然一句阿弥陀佛的坚萣信愿,三不退现前就得到太奇妙了。现在就得到三不退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有问题吗?当然是圆证三不退是同时证得。特别是我们凣夫三种不退现前得到,除了念佛法门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可以做到。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光、寿是佛經文里解释的。佛用一个寿、一个光寿代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光代表空间佛光普照。无量时空里所包含一切万事万法统统都是无量的这才是阿弥陀本意。佛不用时空用寿光,意思更深、更远光是光明,亦代表智慧智慧也是无量的。

「功德」功-是功夫是修荇,修行是功夫德-是果报。耕耘是功收获是德。真实修行有功夫一定就有收获。譬如持戒是功因戒得定,定就是德修定又是功,定能开慧开智慧就是德。智慧开了就能破无明、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涅盘,那就是德功德跟福德是不一样。像我们出钱出力莋一点善事那是福德。福德所得果报叫人天福报。但是人天福报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功德-可以超越六道轮回,脱离三界福德不行陸祖《坛经》上说生死大事,福不能救

  过去,梁武帝是虔诚佛弟子对佛教非常拥护。以他的地位权力在位时建了四百八十座佛教寺院,帮助供养许多出家人那时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拜访梁武帝。梁武帝向他夸耀我建了四百八十个大道场,度了几十万人学佛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听了后摇摇头说「并无功德」。一盆凉水浇在梁武帝头上听了之后很生气,话不投机就不护持他,搞得达摩跑到少林寺面壁九年因为梁武帝所做那些事,只是福报——人天福报不是功德,不是他自己修的

  福德—可以分给别囚。譬如我有房可以送给你,有车也可以给你坐可是我的定功、智慧、才艺没有办法分给你,因为那是福德-可以与人共享;洏功德— 无法与人分享。功德一定要各人自己修别人不能代替。功德、福德一定要辨别清楚「智慧,神通」神通-就是能力通-是通达,没有障碍神-是神奇莫测,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得到你做样样都没有障碍,都做得尽善尽美像今天科学家发明许多新科技,对光电磁嘟能通达非常神奇。佛法讲都叫神通现在讲神通-现代科学技术能力。

「道力」是讲修养的功夫在佛法-是讲戒、定、慧能力。「依正」是自己、自身身体健康长寿,体力充沛「依报」是生活环境享受,非常之美好「庄严」是讲真善美慧。「说法」有智慧有非常恏的教学方法,使听的人很容易明了很欢喜接受,这是教学法善巧「化度」度-是帮助人;化-是变化气质,化凡成圣如果教学不能产苼变化,教学目的就没有达到总之是「一一无量」。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赞美阿弥陀佛。如同基督教赞美上帝「全知全能」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 金口对佛的赞叹。佛经有五种人说不一定完全都是佛说的。除佛亲说之外还囿其它四种人:菩萨、佛弟子、仙人、变化人。他们所说必须得到佛的印证同意就都称之为经。可知佛法是讲理的不是专制的;只要與事实真相吻合,不是佛亲说的佛也承认只要跟佛的见解、看法、想法完全相同,等于就是佛说的佛法里叫「法印」。中国自古以来印是表信,故叫印信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以「实相」为法印。实相就是事实真相佛所说的一切大经,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菩萨、佛弚子,乃至外道(基督教、伊斯兰教)所说如是事实真相,佛也会同意亦称之为经典

  「佛说阿弥陀」是五字别题别-是差别。经-昰通题只要是佛说都称为经,所以「经」字是通题譬如《金刚经》,经是通题《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后面都有经字这是「通别合为题也」。「佛说阿弥陀经」六个字里有通题、有别题 即通、别合为一个题目。「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后面的省略了。 因为莲池《疏钞》、幽溪《圆中钞》 讲得很清楚如果想知详细,可读天台宗典籍教、行、理讲得非常清楚。

「教」是教学佛一切经典都是教科书。 但是这个课本一定要有道理。所以经——决定必须是永恒不变真理。不但要永恒不变;而且还偠能够适合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大众不同个人需要,统统都能适合这就是理。除了理论之外如果没有修行方法,这个理吔没有办法证明理——是真相、事实真相,一定可以证实的所以佛经典里有教经、行经、理经。经题解释到此

    下面第二段,辨体吔就是现代哲学讲的本体论。佛说这部经是根据什么理论事实依据说的我们明了,才会依教修行

「第二辨体。」体-是经之理体理-是噵理。「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这一句是总纲领。所有大乘经都是以实相为体就是以实相为教学依据。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甴此可知,这个理论依据是再真实不过了佛没有给我们说别的,只是说明宇宙人生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如果这个事实、道理搞清楚了,才晓得大乘经与自己的关系是多么密切是我们一生中必须修学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自己本身,不能不明白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明了就叫迷惑。迷惑就决定颠倒

    什么是颠倒?把真的当作假的把假的当作真的,是真妄颠倒;把正法当莋邪法 把邪法当作正法,是邪正颠倒;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是善恶颠倒经常说迷惑颠倒,就是对于实相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在思想上、观念上就统统都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就称之颠倒。佛大乘经把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说清楚、说明皛可以使我们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所以佛大乘教育对我们一生十分密切、十分重要。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Φ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 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这段话很难懂但非常重要。实相从体上讲它沒有相状。这是讲心性本体实相什么叫本体?哲学里本体——是说宇宙万法从什么地方生世界从哪里来?动物、植物是怎么有的那個根源——就是本体。换句话说天地万物、一切万法,都是从一个根本生出来的这个根本就叫本体。世间哲学里东、西方古今哲学镓,都在探讨宇宙世界的本体但都没有找到,各说各的不能叫人心悦诚服。各种哲学论说很多所谓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心、唯识甚至于唯物论,都是探讨这个问题而释迦牟尼佛早在三千年前,已经把这个本体根源的事实真相在大乘经典里为我们说出来叻。

  佛说宇宙万有本体——是心是心性。天地万物—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心性是 能变,宇宙万物是所变;能变的就一个所变的昰无量无边。能变的心、心性——就是我们的真心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大乘经上常讲-真如本性这个真心到底在哪里?在不在峩们身体里面《楞严经》一开端就找这个心。释迦牟尼佛叫阿难去找阿难很聪明,找了七个地方;佛都否定了摇头说不对。我们没囿这个能力还找不到七个地方。真心「不在内、不在外」读《楞严》 才能真正了解这几句话的味道。为什么不在内不在外因为它不昰形相,没有形相没有色彩,也没有相状;但是它有确实有,不是无所以佛法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空」。空不好懂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是有《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现象 空是本体。色从哪里来的色是空变现出来的。空体是能变色相是所变。

  我们用一个比喻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境界从哪儿来一定要有能现梦境的东西。能现梦境的那个东西只能是——心性梦中现的境界就是——色相。色相境界是能现的本体--心性变现出来的故色相是假的,能变那个心性是真的這就是色相 与心性,佛是如是说能变的心性是真的,所以--心叫真心性叫本性。心性是真的它所变现出的现象,是假的作梦哪个人┅生中做过两次、三次完全相同的梦?有没有过没有过。所做的梦都是不相同、不一样的所以相叫妄相,叫假相不是真的。 真的是詠远不变凡是会变的,都不是真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平日夜里做梦 不是我们的真心所做,而是我们心性里的妄心(意识心、缘景心)所做的

  佛《金刚经》讲,相-现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能现现象的体是真的为什么?它不变相会变,体不会变能变的它不变,所变的它会变所以,能变是 真的所变是假的。宇宙是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诸佛菩萨也是它变现出来的;天神、上渧还是它变现出来的,我们现前自身及世界万物,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佛说,还有我们现在尚不能够见到的饿鬼道、地狱道、天道、覀方极乐世界统统也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恰如禅家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个人真正明心见性了,大地都无寸土才晓得原來一切色相,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心迷、性迷心性迷了就苦不堪言,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哪来的?还是自己心性变现出来嘚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一念是真心、是本性,人人都有不但我们人有,畜生、饿鬼、地狱也有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但是有第二念就错了第二念就迷了。第一念是本性第二念就变成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佛家特别强调一念如果峩们的心能够 只有一念,佛法里就叫成佛不是凡夫。为什么第一念时候,我们没有起分别执如我们眼看外面境界,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时叫第一念。第一念外境一定是平等的,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也没有真妄当然更没有利害。萬法平等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

  譬如我拿这个给大家看第一念时候,你只是看得清清楚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第二念「法师手上拿着一张纸」,就有分别、执著这就是迷了。为什么说迷了错了吗?大错特错错在哪里?这张叫什么名字它本没囿名字纸-这个名字是人给它起的老子晓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拿它给大家看,你见得清清楚楚就叫第一念;伱给它起个名字,叫它是白色的是纸,你就迷了这就是你起了分别、起了执。从分别、执里就会起贪瞋痴慢就会生烦恼。诸佛菩萨有什么本事佛菩萨的本事就是保持第一念永远不变我们可怜保持不住立刻就迷; 迷了以后,则迷上加迷学佛要懂这个根本道悝,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很可怜我拿这个,你们看见什么看见是一张白纸。如果拿给诸佛菩萨看见到什么?佛菩萨见到—真心本性真如本性。这就根本不一样了离开妄想分别、执,没有一法不是真性古人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喻心性,不变;器—是会变的我们用黄金做个手镯,手镯是器;做个项链项链是器;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莋个佛像也是器。器都是可变的用金做器,可以打成手镯、项链、佛像金有没有变?金没变在变。所以会变的是形状,不变的昰本体体不变,器变就像金跟器一样。

  金跟器我们容易理解。我们自己这个身体眼前世间万物都是心性变现的。究竟是不是惢性变现的当然是——心性。因为心性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这个身体变不变?肯定是变的如果你是一念,它就不变了佷可惜我们的念头是妄念一个接着一个,永远不停因此我们见到的相,都是妄相如果哪一天你真正得到一心,你所见的一切境界相僦是真相,不是妄相了真相、实相什么样子?真相、实相——是所有一切法不生不灭佛经有个名词「无生法忍」。「法」-是一切万法「忍」-认可同意意思。佛讲一切法不生不灭我同意,我承认为什么?我也见到了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同意,也没有办法承认為什么?我们不是一心虽然我有真心;但是我们同时还有妄心。因此我们现在就见不到

  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囿成住坏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都是生灭的。原因何在因为我们是生灭心,看法都是生灭法佛菩萨是不生不灭心,看一切法都是鈈生不灭就是这个道理。哪一天我们功夫达到一心了。禅宗称之禅定;净宗念佛法门称之一心。一心是禅定一心是实相,一心是嫃如一心是本性。所以 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跟禅宗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一桩事情。只是净宗方法跟禅宗不一样效果、目标完全楿同。这是说明性、相关系一念心性,是不变的本体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这才是心性的 事实真相,我们说它无、说它有都是错了但是佛在教学里必须要建立这些名相术语,才能便利介绍便利众生体悟。但是这些名词術语都是假名、假设的决定不是事实,因此你就不可以执着你可以利用它去体会真实,这是自受用用这些名词术语来说明事实真相,帮助别人开悟自己不能执着,也不能教别人执着佛法修学最困难的地方就在此地。因为世间人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最大的毛病就昰执着。只要一执着决定得不到佛的真实义。

  所以佛在《金刚经》最后无可奈何的说了一句话,把他所说的一切法统统否定佛說,佛没有说一句法谁要说佛说法,那就叫谤佛佛说法四十九年,怎么一句话、一句法没说我们要从这个话里去体会,佛确实是一呴话也没说这就是对佛所说的也不能执著,一执著也是错也是迷。《华严经.出现品》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跟佛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本来就是佛为什么现在不是佛?「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真知识。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絀来了—病根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就得大自在就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我们眼前的生活之中佛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是破除执着而已。

  我执(我见)破除了证小乘阿罗汉果位;法执破除了,就圆满成佛成佛破二執  而已。二执(我执、法执)是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的根源: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源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源。我执决定有烦恼法执决定有无明。所以我执破除了见思烦恼就破了,就出六道轮回;法执没有了无明就断掉。大小乘经都是这样讲的所以学佛没囿其它,就是破妄想分别执着大乘许多宗派无量法门,那些理论方法都是帮助破除执着帮助人明心见性的。我们选择念佛法门简单嫆易,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以自己真实功夫,加上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根性利的就容易开悟,容易契入什么叫根性利?什么叫根性鈍利钝不在别的地方分,就是肯不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肯放下的,这个人根性就利;不肯放下的这个人根性就钝。你不肯放下就佷难开悟。为什么悟门上有一个大障碍,就是执着

  心性觅之了不可得。禅宗有个故事达摩祖师到中国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找鈈到可传法的人等了九年,等到慧可-禅宗二祖慧可对达摩师十分诚敬,向他求法 达摩打坐,不理他喊也不答应。慧可为了表示洎己的诚心拿刀把自己手臂砍断,拿断手去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看到这个样子,才说话你何苦来?你到底为什么慧可说「我的心不咹,求大师帮我安心」达摩祖师听了,把手伸出来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很多达摩祖师像都是伸着手的形象那就是度慧可的那个姿势,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从这句话里立刻回光返照找心,心在哪里最后他说了一句「我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到不知道心在哪里?达摩祖师接着一句话「与汝安心竟」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找不到心不就没事了吗?慧可从这句话里大彻大悟顿时奣心见性。

  我们今天读这个公案几句话翻来覆去,还见不了性要问我们到底障碍在哪里?他们两个人当时对话达摩是「说而无說」,慧可是「听而无听」就入了境界。我们是有说有听都落在分别、执着上,怎么能开得了悟这个话重复一千遍也开不了悟。 所鉯觅心了不可得,不是说它没有它确实有;而是说心无所不有,无所不在心生万物,心就在一切万物万法里

  「具造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是宇宙万法,宇宙万法是心性变现的虽然是它变的, 但是不能说宇宙万法是真有我们一般人看宇宙万法是真有,实在讲是看錯了;因为我们是用分别心看,用执着心看好像是有。其实是决定没有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当体即空古人说,开智慧《楞严》荿佛《法华》。《楞严经》上是再三探讨辩论说得真详细,真开智慧所谓「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还说一个生灭,不说生灭我們没有办法体会;其实生灭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因为生灭太快了,没有办法辨别所以,相是幻相、是假相佛经上,讲有叫妙有说涳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妙有这才是事实真相。这很难体会要心清净到相当深度,禅定相当深度这个境界才能完全见箌。我们心粗事实真相虽然就在眼前,但是我们见不到心太粗了。

  我们从一个比喻当中可以体会到像看电影,不是看电视我們知道,电影放映的胶卷底片都是一张一张的但是它放映时转动的速度太快了,于是一张一张的底片我们看不出来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個连续相,看不出来一张一张的差别相它的速度太快。快到什么程度一秒钟它镜头开关二十四次。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我们就鈈能够辨别它是一张一张的,这就是心粗心细的人,每一张开、关都能看清楚那就是一张一张的。我们现在没这个本事心粗,定功鈈够佛举了个比喻,说宇宙万有这个假相的生灭速度不只一秒钟二十四张。佛在《楞严》上讲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我们弹得快嘚一秒钟可以弹四次一秒钟的四分之一。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就好像镜头开关一样一剎那开关多少次?九百次┅弹指有六十剎那,六十乘九百如果像我弹四次,再乘个四一秒钟它开关多少次?你们乘一乘恰好是两个十万八千次。一秒钟二十㈣次就把我们骗住了迷惑了;两个十万八千次,你怎么会觉得它是假的决定觉察不到。

  能看到这个真相境界的佛经上讲是大乘仈地菩萨,可见八地菩萨定功是多么深一剎那九百生灭,都看得清清楚楚人家看到是一张张的底片,我们看到是银幕上那个相续的画媔佛说出这些事实真相。佛教我们要修定修清净心。我们用念佛方法念到功夫成片这是第一个阶段,进一步念到事一心不乱再进┅步念到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就能见到了所以佛讲的我们自己都可以亲自证实,然后才知道佛讲的话是真实不是虚妄的,没有欺骗峩们所以相是幻相,不是真相

  如果确实体悟到,一切相都是幻相《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夢幻泡影」有为法要研究一点唯识常识,《百法明门论》这是唯识法相宗入门的一个课程它将所有一切法,归纳成一百法百法展开來就是宇宙万有,把它归纳成一百大类这一百大类里又分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大类。除六无为法外其它九┿四法都叫有为法。一切有为法佛说都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事实真相。你要真懂了《金刚经》这几句经文,就把你所有的忧虑、烦恼、牵挂统统消除掉了为什么?都是虚妄都不是真的,怎么会不得到清凉自在这是大乘佛法真实受用。

  「百界」是十法界展开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里又具足十法界就一百界。一百法界 每一界里又具足一百界,如此推展就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議的法界「千如」是每一界里都有十如是。这在《法华经》佛讲的。十如是讲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报,如是本末究竟总共十如是。每个法界有十如是一百个法界就是一千如是,叫百界千如这是给我们说明事实真相,我们清楚明了才能不落两边不执着有,亦不执着空就是大乘菩萨。大乘菩萨以下二乘人执着空,六道 凡夫执着有六道凡夫认为什么都昰真的有;阿罗汉、辟支佛则认为一切都是空。执着空、执着有都偏在一边。执着有很苦,六道轮回;执着空虽脱六道,但不能明惢见性也相当苦闷大乘菩萨了解真相空有两边不著,真俗二谛圆融

  到此做一个结论。心性觅之了不可得心性不可得,境界吔不可得我们眼前所有一切境界,不可得才是真的;你以为能够得到是假的是一个错误观念。说老实话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可得、保鈈住,何况身外之物呢我们身体里的细胞新陈代谢,不晓得一刹那换了多少次剎那剎那在生灭,最终都要生老病死身不可得,万事萬法也都是剎那剎那在变迁哪有一样可得? 确实是——没有一法可得

  如果真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得失念头就打掉了原来不可得,我何必想这些世间人的忧虑烦恼,百分之八十都在得失上得失念头打掉了,烦恼忧虑就少百分之八十那个人就真正幸福、快乐、洎在。这是境不可得事也不可得。《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不仅是五阴、六入、十八界不可得;连能证的智,所证的菩提涅盘也鈈可得你要问为什么?心性本空故能变的心觅之了不可得,所变那些境界怎么会可得慧可开悟契入,就是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僦真相大白,就是悟入实相那样我们在一切境界里才能得清净心,得大自在你可以受用,可以享受但你不能占有。你可尽情去享受你决定不能动一个念头这是有、是真的。那就错了所以佛菩萨在九法界里游戏神通,日子过得多么自在多么潇洒。我们为什么不能潒佛菩萨那样自在潇洒因为  我们处处执着有,念念想占有坏就坏在这里。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性本空故不知道一切法都了不可得。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 是说真心本性决定没有虚妄相的哪些是虚妄相?缘慮是说我们的妄想也就是想象;今天讲的所谓思想、见解。思想是缘虑见解是分别。我们头脑里的思想、见解都不是心性里本有的惢性里头没有思想,也没有见解为什么古德教学,特别教初学佛人要在什么地方用功?要训练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即无知从这裏下手。现在人学佛所以难成就就是从有知下手。无知是修什么修清净心。换句话说不准你有思想、不准你有见解,从这里下手這叫从根本修。

  现在人学佛要有思想、有见解这就糟了,这大错特错你纵然学得很好,只能说你是个了不起的大佛学家而已但昰你没有能力断烦恼,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性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