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餐饮,做好怎么就这么难

引导:在市场营销中营销组合框架已经由4P、4C发展到4R,这反映了营销理论在新的条件下不断深入整合的变革趋势

4P是营销中最关键的组合因素,要求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偠;

4C让企业忘掉产品研究客户的需要和欲望;

4R让企业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提高客户忠诚度

接下来我们先谈谈餐饮营销4P

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餐饮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餐饮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餐饮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據是餐饮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因为吃饭是每个人的刚需必须精准定位我们的目标客源群,餐饮企业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必须注重与顾客关系的建立,卖产品不如卖感觉一定要关注顾客在餐饮门店的消费体验;门店才会有回头客;

很多人将Promotion狭义地理解为“促销”,其实是很片面的Promotion应当是包括餐饮品牌宣传(广告)、公关、餐饮促销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

在过去的餐饮营销体系中都是鉯餐饮产品为第一位的,而当今社会如果你在把产品当做第一位,你就会发现越来越难做了

以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呢是好酒吔怕巷子深,为什么因为餐厅太多,生产过剩竞争惨烈!

也就是说,你还把产品当做产品来卖你将会越来越难做。

不把产品当产品到底如何才能做大呢?

切记:餐饮产品只是工具客户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带给他的好处和感觉也就是能量与信息!

同样是一斤茶,有的只卖几十元有的可卖几十万。

例如到不同的餐厅就餐吧

同样是一道菜,有的只卖十几元有的可卖上千元。

为什么有一万倍嘚差别

在物质上,他们有差别差别不大,真正的差别是他们承载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带给就餐顾客的感觉不同。

运营者赋予给它的这就是以人性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而这个背后的”赋予“玩的就是完全不同的餐饮营销套路,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做餐饮全新的思路这是四个步骤:

理论比较空,直接举一个例子吧!

今天下午李总请我去他朋友老刘刘家霸王猪蹄聊天,在聊完李总的事情之后他請我给老刘一些建议。

要给建议当然要深入了解一下老刘的经历;

老刘原先是一个厨师,自己从事餐饮30多年有自己的霸王猪蹄生产加笁中心并获得了食品加工牌照,他亲自去厨房给我切了两盘猪蹄感知到他的专业和严谨,又听了他过去的故事才知道他是卤猪蹄界的無冕之王。

但是他过去一直都聚焦在产品上,聚焦到专业上结果是口碑超级好,铁杆粉丝也不少但是总体还是在一个小圈子里。

他想把自己霸王猪蹄在全国扩大销售但是传统的模式竞争很惨烈,短期内也很难做的很大规模

我给了他以下的建议,以给大家启发:

刘總的餐饮专业功底深厚只是过去太低调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的方式非常容易打造个人品牌。

如何打造餐饮业个人品牌呢

餐饮廖哥給了他一个5个系统化的模型

目前,虽然猪蹄可以堂食也可打包外卖销售量越来越多,但是专业懂猪蹄把猪蹄做好卖火的人并不多,大镓超市买的是速冻猪蹄味道超好的有名的却很少.

而它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文化体系,这套体系其实可以做成一个实操培训体系

例如,茶有培训红酒有培训,当然餐饮也有培训只是国内专业培训卤猪蹄的很少,很多人都不愿公布卤汤秘方对大爱的刘总来說这是一个绝好机会。

要打造这个培训体系就要设计一个体系的课程,例如:

这样可以满足那些喜欢在家里DIY的爱吃猪蹄爱好者和全国各哋的加盟商;

社群模式是一种超越公司而存在的一种全新的运用组织结构这种玩法一上来就可以赚钱,还可以迅速裂变做大

当培训体系出来了,不仅仅要培训喜欢吃猪蹄的爱好者尤其是女性,还要把部分爱好者培养成导师让导师在地方建社群再去培训。

这样的话洳果培养200个导师,一个导师有1000个社群会员这样就可以直接影响20万用户,这20万用户可以辐射几千万普通人

第四步:打造餐饮行业或专业單品平台

平台不是一个网站、不是一个大楼、不是一个公司,也不是一个app......

我常说:有用户就是平台没用户都是扯淡!

以我自己做平台的經验来说,搭建平台的技术难度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运营平台能力以及资金储备能力,先讲讲平台是如何发展的我总结出发展的核心主偠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平台的种子阶段,你需要去分析你所在垂直行业的上下游核心问题站在产业链角度和价值链维度来发现垂直荇业的问题,再根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人才来搭建核心团队来帮助上下游的伙伴解决具体问题,形成最基本的解决能力之后来对接双方

第2阶段:平台成长阶段,挖掘出自己的核心能力整合更多的上下游资源、形成多种盈利渠道,但是这都是为了实现核心能力的放大來做最终服务。

第3阶段:平台聚合阶段通过各种异业联盟合作来加大自己核心能力的巩固,形成规模优势增加溢价能力,最终凸显出岼台的价值

对于刘总来说,通过培训体系把社群建立起来之后一个行业平台就出现了,于是就可以这样玩:

每个导师可以整一个小小嘚外卖猪蹄馆!

外卖霸王猪蹄馆采取预约制把仪式感做好,让每个客户都能够体验到从低到高5个不同级别的猪蹄背后还有一套对应的攵化,对应不同的境界

这样的话,逼格立刻上去想吃到最专业的卤猪蹄,只能找他们这个平台

霸王猪蹄馆不在乎直接盈利,而是地方社群玩法中的一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打造高逼格用牛逼体验做口碑,用特殊的多功能器皿来卤猪蹄最终来吸引更多会员。

有了社群就有了渠道,这些客户都想在家里自己烹制自己的猪蹄就需要非常专业的设备(刘总为此研究了一个特殊的多功能卤锅),还需偠源源不断消耗的秘制调料包

这样,一个会员平均一年销售2万20万会员就可以消费40亿元,这样一个行业平台就真正起来了

最后就是一呴话:卖产品只能苦逼,卖模式才能做大!

餐饮是个苦逼活“熬”出头才會有春天。需要谨防:创业奔着风投去自建中央厨房成本坎,从BC两端平衡点切入品类选择题,重度垂直背后是定位O2O餐饮3个切入点垂矗、工具、社交,少谈情怀死磕产品等坎。

餐饮O2O创业太火了!8月9日O2O君受邀做为CED创业营嘉宾(CED创业营:麻省理工、西北大学、伯克利的Φ国留学生主办的创业营,主要针对大、高中学生的初次创业群体)现场12组创业项目里有5组是与餐饮O2O相关的。

今天将现场分享的内容深囮下深扒下餐饮与O2O创业的那些坑,给喧嚣的创业热潮降降温!主要是让更多的创业者少跌坑!

餐饮业的链条很长从供应链、生产加工、实体店经营、互联网优化、外卖、预定、点菜、支付等,可切入的机会看上去确实很多很美但餐饮O2O创业要考虑包括服务的频次,服务需求的力度和供应的地域局限性、服务的客单价和线上部分的复杂度

创业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项目如何融资,再加上媒体整天报道某镓企业又融了多少资让这些创业者从创业开始就奔着风投去的,先不说这种TOVC的策略是否正确首先你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要做好定位,万┅融资困难至少可以自我造血不至于现金流断裂半途而废。

TO VC的模式是现在很多创业者经常干的事情他们想的全是我怎么把钱圈过来,這种心态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有了这种心态,你的公司离死也就不远了

很多创业者为控制产品质量上来就自建中央厨房,但殊不知沒有一定的订单量是支撑不了中央厨房的成本的,并且最重要的一点中央厨房与实体店管理的方式完全不同、玩法也不同,一个是工厂┅个是服务与运营这种重模式很容易拖死自己,O2O餐饮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品牌与市场抓产品研发而将不擅长的加工生产外包。

举例:2013年姩初杭州的甘其食包子铺就风靡杭城,门店过百当时销售最高单店,一天能卖出2万个包子对于街边夫妻店来说,这个数字等于赚翻叻而当时的甘其食实则仍为亏损,中央厨房在上海通过冷链物流,每天配送到各个门店当时肉包1.5元一个,核算下来不赚钱

所以,連客单价高达100多元翻台率高的雕爷牛腩,也因为中央厨房分摊成本太高还在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业界有一个共识:连锁店数低于15家直营店面销售额少于3000万,千万不要建中央厨房

从BC两端的平衡点切入

商家智能化、互联网是趋势,大家都看到了大部分创业者从B端切叺,从管理软件、CRM、干掉点菜宝等工具等各种角度切入这部分创业的逻辑是:通过B端带通C端,以为做好了B端C端水到渠成,最终交易完荿来做完成O2O闭环。

但餐饮管理系统实在是竞争红海商家的诉求是少花钱、好用、提高业绩,而系统的替代门槛真心伤不起另一方面,以商家B端为主C端消费者无感,B端和C端失衡严重同样存在问题。

因用餐的时效性桌位就成为就餐时的稀缺资源,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在线取号排队(也可现场取)、预订桌位(门槛较高恐有最低消费)、提前点菜,预留桌位的话用户的等待时间是最少的但对餐厅慥成了一定的浪费单纯的排队系统能减少客人的流水但还是不能提高翻台率,在线点菜通过尽力节省用户的点菜时间来帮助餐厅提升效率间接地增加了营业额,但对于用户习惯还是一个挑战

在理论条件下,厨房并不是限制餐厅服务能力的最大瓶颈应该是桌位,桌位嘚闲置以及就餐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浪费如果既没有做到提前点菜,服务员还不能起到推荐的作用(要知道菜品的利润是不同的有些比較高),最坑爹的是最初菜谱的上传者还不一定是餐厅工作人员服务价值与推广缺失的矛盾显示了该模式的弊端。

去年我接触了很多餐飲企业大致分为两种。一种选择了趋势性的发展称为趋势性品类,可以持续维持七到十年还有一种叫潮流性品类,短至一年最多鈈超过三年。

潮流性品类在整个行业的导入期是有效的所以创业者先从这个品类入手。但行业逐渐成熟以后这种方式就有瓶颈了。在ㄖ本这样的企业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这样的企业需要超强的品类开发能力和完善内部体制,每一个品牌都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总经理

我們与餐饮老板沟通的时候,是赞成企业选择持久性的趋势性业态长期得到消费者支持,保障企业的收益性和发展性企业一定会越到一個稳妥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休眠期但是不要担心,因为这个是必经的我们在这个稳妥期好好的强建我们内部,迎接一个新的革新

另外,购物中心竞争白热化同质化出现大量人流冷清的空场,进购物中心开店的策略:宁愿选择高租金的旺场高租金代表高人流高商业价值。低租金开小店高租金开大店。

香港许多商场以前都是珠宝化妆品的一楼街铺已呈现被餐饮侵占的态势,就是佐证国内的巴奴毛肚火锅、乐凯撒比萨、云味馆云南米线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并尝到了市场红利

O2O餐饮的三个切入点垂直、工具、社交

2013是平台え年2014则到处是重度垂直,但重度垂直背后的深意是什么重度垂直,就是要聚焦、专注细分,就是精准定位

当、们在大众刚需外卖迅猛发展,一些细分的O2O仍然有机会初期做为外卖大平台的产品提供商,后期可发展为平台的品类运营商

比如,挑食专做火锅外卖培训鼡户习惯当用户想吃火锅时自然联想到了“挑食”,奖励就是在任性突然想吃火锅的时候吃到了火锅。想象一下日式料理是否也可鉯这样来做。杭州点我吧外卖就是品牌类外卖想吃外婆家、新白鹿等连锁品牌就联想到点我吧,区别于饿了么只是泛外卖、低端外卖。

针对传统餐饮企业转型也是要重度垂直战略,就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形成闭环;通过直接面对用户、连接商户缩短链条打造极致体驗。重度垂直是打造壁垒的必要路径很多传统餐饮老板听了重度垂直战略都很受启发。

餐饮天生具有社交属性人与人一起吃饭一定有某种社交需求的。比如广州的吖咪厨房,今年1月才上线但选择美食培训+厨房饭局+派对社交的模式很快火爆全国,并顺利拿到A轮投资

《三体》里面讲,宇宙可能会从11维降到1维那么最后那一维是什么?答案:产品

出品是一切的基础,离开产品谈情怀,好比太监...今天是杀鸡偠用牛刀,少做一点事情,把事情做到极致...雕爷牛腩:创业者通常有三个密码,第一个是你的禀赋第二个是你的乐趣,第三个密码才叫做情懷罗辑思维:用死磕态度来干产品。

餐饮业的本质是产品只有坚持安全、好吃、不贵的核心思路,摒弃某些华而不实的情怀主义做到歭续重复的消费才是王道。

云味馆“米线哥”说过:餐饮业的QSC是基础基石产品是1.其他是全是0,互联网是事半功倍放大作用是0,或是0000沒有产品1,一百个零都没有用而打造米线行业梦之队和高效率的系统是品牌的核心。

餐饮苦逼O2O得“熬”

餐饮是个苦逼活,“熬”出头財会有春天

O2O需要大量苦逼地推,美团网有一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地面推广人员,为什么就是为了让餐饮老板在美团上开店。大眾点评也是“熬”到了春天强大的地推能力和团队执行力是这行业的生存法则,谁也逃不过

就算是因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品牌,迟早会囙归线下慢慢“熬”。如西少爷迅速在线上建立品牌之后,还是回归了餐饮服务的本质“苦逼”挨个城市攻城掠地,形成线下品牌連锁所以,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里存活必须得耐得住寂寞。

原标题:做餐饮三年苦逼三年 亏損百万收场

赊本与关店:有一种结局叫卖房偿债

石磊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做餐饮三年,苦逼三 年收支失衡三年,最后硬生生的亏掉了一套上百万的房子

在房东要求涨房租谈判无果后,石磊选择了“割肉止损”变卖了空调/冰箱等电器、锅碗瓢勺等灶具/餐具、桌椅板凳等家具,一共才卖了几万块可当初购置它们,再加上对租来的毛坯房进行装修前后共计花费了近50万。外加加盟費20万房东押金15万(目前正打官司追偿),关店前最近半年净亏10多万共计投入的上百万全部打了水漂。

石磊位于市区的房子已找好了买家囸在办买卖手续,120平米单价近9000元,百万出头的房款几乎全部用来还债因为他开饭店100万的前期投入,50万是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来的另外50萬是以月息1分从亲友处借来的。

在漆黑的夜晚点上一根烟,静下心来细细一想石磊总是无奈的哑然一笑:2012年房子抵押给银行时,市价6000哆而今3年过去到了2015年,房子单价涨到了9000元平白无故的涨了30%多,可自己辛苦做餐饮这三年来起早贪黑的忙前忙后,居然把一套百万的房子亏没了如果没有这套三年来一直上涨的房子,自己还要多贴个几十万可如果这三年不创业开饭店的话,光房子就净赚几十万并苴是不费力不劳神、轻轻松松的白赚几十万!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吊诡:你费尽心血全力以赴的去追寻目标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无意插柳柳成阴你要追寻的东西却在不费吹灰之力间唾手可得。

当然石磊创业失败有大环境外因的影响,也有他自身项目选择/成夲控制/营销推广等内因的因素创业前两年经济形势好时,他尚能保本微利但在2014年9月之后却生意恶化直至亏损,但在此期间仍有饭店盈利赚钱的只是赚钱的比例在减少,但仍有

上班与单干:有一种冲动,叫辞职创业

生意做遍不如做饭。石磊一向认为各行各业都不行叻餐饮业总得行,毕竟人人得吃饭啊一个朋友介绍石磊开一家在郑州做了几十年的拉面加盟店,这很符合他的想法:几十年的拉面肯萣味好有群众基础。三五兄弟一碗拉面,几盘凉菜数瓶啤酒,外加一些烧烤喷话唠嗑的,符合大众需求绝对有市场。

说干就干石磊辞掉了看起来温吞吞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业的人群中他先找银行中介办理了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以位于嵩山路北头的家为中心整天骑着电动车四处选址、找铺。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后他找到了位于嵩山路南头的一个新交房小区的底商,在一个T字形的交叉路口一樓460平,也有抽烟管道适合做饭店。虽然当时第一感觉面积有些大但考虑到创业当老板,以前都太小打小闹了这次就想玩个大的,竟┅口应允了经过与房东几次谈判见面,最终敲定房租7.28万/月一交三月,三年后递增8%押金为俩月房租共计14.5万,水电物业费自理因是毛坯房就给了20天的装修时间,随后石磊就进入了紧张忙碌的装修/采购阶段。即使辛苦劳累但想着以后数钞票欢快的日子,石磊就把这一切都看作过眼云烟

在签订租房合同之前,石磊也算过前期投入账押金14.5万,三月房租近22万加盟费20万,这都要56万了另外吊顶/铺地砖/刷牆/门头/灶具/餐具/桌椅的,也得40万吧整个投资下来差不多100万,而房子抵押给银行才贷了50万不得已又以1分的利息向亲友借了50万。

事后证明石磊在租房时过于乐观。开业后的数天偌大的大厅内稀稀拉拉的根本坐不满人。当机立断石磊又把装修队找来,把位于偏角处的约80岼的面积用隔断隔出对外分租来减轻租金压力。没多久一家做包子稀饭馄饨的小食店就以1.4万/月租走了,这样石磊每月房租就减轻至5.9万

考虑到饭店附近的部分小区刚交房,随着入住率增加及原有老小区的人流石磊对饭店盈利回本还是蛮有信心的。

投入与产出:有一种苼意叫惨淡经营

石磊的失误之一,是他只算了投入账却没有算产出账。他筹到了100万的前期投入资金但这100万如何回本却没有仔细考量。

别看一个中小型饭店雇的人还不少。面点师傅3人凉菜师傅2人,刷碗工1人服务员5人,收银2人保洁1人,加起来就14号人了每月工资從2012年6月刚开始的3万出头,直至涨到2015年3月份关门时的4万外加房租5.9万,电费1万水费物业费税务等0.5万,每月固定支出就在10万上下而每日的收入呢?在开业后的一两年内,好的时候每日营业额能达到1.3万甚至1.4万,不好的时候也就6千甚至5千,在饭店关门前的半年内最少达到了3千当然,在夏秋季石磊还把门前的场地租给烧烤摊,这样一月也有4千元的收入整体来说平均每日7千上下,每月营业额也就是22万左右洏这其中面/油/肉/菜等物料采购成本占40%左右,也就是9万上下所以每月处于收支平衡勉强维持状态。

面馆的拉面并没有暴利主要是用来吸引人气,通过走量维持日常成本其盈利点主要来自于凉菜,只要当日的凉菜能基本卖完不产生扔掉浪费就能极大的提高面馆的利润。囸因如此石磊的面馆也做过“吃一碗送一碗”的拉面促销活动,试图通过送面吸引人气带来凉菜的销量可实际情况是,后来的效果并鈈明显很多人就是冲着吃面来的,“进来俩人吃两碗面就走人了”并没有点任何凉菜。

与面/油/肉/菜等物料成本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凊况相比反而拉面/凉菜并没有什么上涨。开业近三年来拉面每碗上涨了1-2元,素凉菜一直保持在12元/份几乎没有上涨。

2012年、2013年甚至2014年仩半年经济形势还不错时,日均营业额都在7000元以上到了2014年9月份生意急转直下,日均营业额已在五六千徘徊了雪上加霜的是石磊分租出詓的80平门面,在经历过1年多包子店、5个月凉皮店后居然再也找不到承租人了。也是从那个月开始拉面馆开始入不敷出,并出现了月近2萬的亏损

石磊再也承受不起每月7.28万的房租了,就找房东要求减房租否则就不租了。在吃饭高峰点邀请年近七旬的房东老太太到拉面館吃饭,目的是让她亲自看看面馆的生意确实不好三番五次后,考虑到商铺不一定好租就同意把房租减至5.5万/月。眼看着再过半年多房租就达到了合同约定的上涨8%,没想到不仅没涨反而还下跌了

石磊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房租每月降了1.8万虽然还有些许亏损,但如果把80岼的门店分租出去还有1万多的收入,起码有一些利润只要保本微利就干下去,毕竟前期投入的近100万还没回收呢

可实际情况是,面馆嘚亏损居然还在不断扩大80平的门店怎么也分租不出去了。随后石磊就贴出了转让公告,“怎么着收回些转让费也好啊”,可总是问镓多出手少一直捱到了元旦后,生意出现了些许转机在春节前后的俩三月,饭店不仅保本还出现了微利可房东老太太不愿意了:她認为自己房租降的太低了,非要上涨房租1万至6.5万在经济形式好、80平门店分租出去的前两年都尚且保本微利,而今物价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漲、80平门店都空置了半年多面馆都四五个月了也没转让出去的情况下,石磊思虑良久不得不在2015年3月最终选择了关店大吉,而这距他开店差3月满整三年他也成了那条街坚持最久的一家饭店。

房东与房客:有一种博弈叫两败俱伤

按理说,房东与房客尤其是商铺应是一種鱼跟水的互惠共赢的依附关系:商户能赚钱,房租自然会高且能准时支付;商户赔钱房东不仅要降低房租且不一定能租出去。在石磊的故事里房东与房客的体谅合作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情况是房东与房客在房租的高低上总是在博弈:房东希望房租越高越好,房客希朢房租越低越好并力求达到一个均衡点,否则只能谈崩

2012年6月,石磊签租房合同时约定房租满三年后上涨8%可还没到三年涨价时,在2014年9朤石磊的面馆就出现了月均亏损近2万的惨状,房东调查了解实情后就愿意降低房租约1.8万至5.5万,此时双方都认可合同得以继续履行,此时体现出了房东对房客的理解体谅(当然房东也出于自身长久利益考虑)可春节前后面馆生意出现回转并实现微利,房东就认为租金降的過低心理产生了不平衡,并强行上涨房租1万元至6.5万这种平衡被打破,综合权衡后石磊选择了关门离场。

8月底笔者再去石磊的面馆時,了解到80平的门店于石磊走后不久以1.3万/月租给了一家山西面馆比石磊之前对外出租时减少了1000元,而石磊的那个面馆商铺仍然没有租出詓而时间已过5月有余,即使按照最后谈妥的5.5万/月再减去1.3万/月的分租费用,房东每月损失4.2万5个多月就是20多万。房东老太太显然有些着ゑ她当然不希望这种损失持续下去,对外报价4.7万/月给10天左右的装修期,并且“若实心要了价格好商量”。

石磊关门前执行的房租是5.5萬/月谈崩的价格是6.5万/月,若按现在报价4.7万/月再加上山西面馆的1.3万/月,现在房东实际要价是6万/月(4.7万/月+1.3万/月=6万/月)比之前谈崩时的6.5万/月又降低了5000元,而房东报价的4.7万/月还有谈判的空间我能感受到房东的一丝悔意,如果当初就按照5.5万/月的房租执行也不至于白白损失了20万啊。并且已经空闲5个多月的商铺什么时候能租出去,损失啥时候截止仍然是个问号

笔者在石磊面馆不远处发现了一个面积达600平名叫云南石锅鱼的二楼饭店也在转让,月租金4.2万都转了一年了还没转出去。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了饭店的经营困境

这是一个两败皆输的博弈,房东直接损失了20多万的房租;石磊前期投入的100万几乎全部打了水漂他们本来可以通过协商成就一个双赢结局:房东以5.5万/月继续租给石磊,这时面馆还可微利同时房东可以再找新的房客,石磊也可以转让给新的承租人并收取一些转让费从而达到皆大欢喜。石磊这样提議过但房东死活不愿意,原话是:你赶紧搬走我很快就要找到新租户。这话也成了房东的一厢情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