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潜艇鱼雷战中文版吨位那么大,鱼雷那么牛,怎么战

二战最牛潜艇:一天挨324颗深水炸弹不沉_历史频道_新浪网
二战最牛潜艇:一天挨324颗深水炸弹不沉
  二战期间,苏军北方舰队水下战队司令员办公室里放着一只灯泡,玻璃罩和灯头都已断开,灯丝也断成了几截。灯泡上贴着一张标签:“M-172号潜艇,日,遭受324颗深水炸弹袭击。”这只灯泡是M-172号艇第11次出海作战的纪念品,这次战斗成就了这艘“最牛潜艇”的威名。
  碰见“肥肉”
  日,M-172号潜艇来到德军占领的挪威水域游猎。值班军官布托夫上尉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尽管时至深夜,但北极的极昼令海面又明又亮,潜望镜激起的浪花在很远处就能被发现,所以布托夫只能让潜望镜露出水面几秒钟。
  22时15分,布托夫发现从西面过来一艘德军大型运输船,由2艘护卫舰和3艘猎潜艇保护。据此判断,这艘船肯定是块“肥肉”。艇长菲萨诺维奇决定发起突击。
  M-172号潜艇迅速接近德军船队,第一艘护卫舰已从潜艇左舷驶过,运输船跟随着护卫舰。当时的情况是:运输船左舷有2艘猎潜艇(排成单纵队),右舷则是第三艘猎潜艇,运输船后面是第二艘护卫舰。
  运输船越来越近,苏军水兵通过潜望镜已能看清船上的大炮。菲萨诺维奇一声令下,两条鱼雷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清晰的航迹。
  必须向东!
  德国人发现了鱼雷航迹,但距离太近,运输船根本无法躲避,几秒钟后,它发生了剧烈爆炸。德军护航舰艇一方面抢救运输船,一方面对苏军潜艇展开围捕。
  鱼雷航迹暴露了M-172号的位置,一串串深水炸弹使潜艇周围的海水沸腾起来,艇内照明系统全部失灵,电罗经和舵角指示器也被震坏。艇长菲萨诺维奇打开应急灯,命令大家查明破损情况。但德国战舰不给M-172号留下喘息的时间,连续数十次的猛烈袭击使柴油从损坏的油柜细流管里泄漏出来,在海面上形成了深深的霓虹色油带,进一步暴露了潜艇方位,又有几十颗深水炸弹向潜艇砸来。
  由于电罗经损坏,菲萨诺维奇下令依靠指北针指引,驶向东方,前往苏军岸炮掩护下的北摩尔斯克湾。指北针在爆炸的影响下不断转动,操舵兵只能向猜测中的东方航行。
  向东!必须向东!这成为全体艇员共同的心声。
  艰难规避
  被深水炸弹震得半聋的声呐兵利用爆炸声间隙听测敌舰螺旋桨的噪音,向艇长报告敌舰航向和距离的变化。艇长根据这些信息,指挥潜艇规避。海面上的柴油带不断拉长,离奇地弯曲着,慢慢向东延伸。过了一阵,炸弹的爆炸声暂时停了下来,但敌人却没有放松追击,德军战舰螺旋桨的噪音始终尾随着。
  敌人为什么不投弹?炸弹用完了还是另有新招?在菲萨诺维奇猜测德国战舰的伎俩时,艇员们没有浪费时间,他们全力以赴地排除故障。1个半小时后,轰炸又开始了。数十枚炸弹接连爆炸,潜艇剧烈摇晃。然而,让敌人抓狂的是,M-172号的螺旋桨声仍在。实际上,潜艇几乎是在敌舰龙骨下面航行,所以,大多数爆炸都距艇尾不远。
  岸炮发威
  回声探测仪指示的深度开始缩小,表明潜艇在接近海岸。现在,M-172号潜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电和氧气。尽管艇长下令关闭了电炉,连氧气再生器也停止工作,但大家仍然担心蓄电池能否支持潜艇驶到己方海岸。军医古辛斯基不断把氧气再生药粉撒在地上。在10个小时里,德舰向它投放了324颗深水炸弹,M-172号潜艇遍体鳞伤。
  突然,一阵稠密而较弱的爆炸声传进潜艇。与此同时,德舰的噪音开始远去。原来是苏军的岸炮向德舰开火了。最终,两艘德军护卫舰负伤逃跑。5月16日早晨,当M-172号浮出海面时,潜艇剩下的电能储备只有1个小时。2小时后,舰队司令在码头授予M-172号潜艇红旗勋章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奖状,同时授予艇长菲萨诺维奇红旗勋章。
  战争期间,M-172号潜艇又击沉了9艘敌舰,总排水量达到6.05万吨,被誉为“最牛潜艇”。(原标题:揭秘二战中最牛潜艇:一天挨324颗深水炸弹不沉)
(责编:柏飞)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二十三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去王老师的琴房上过一堂声乐课。我必须承认,我并没有学过声...
每个领导心中都有个阅兵梦。一朝权在手,便把兵来阅。其实,山寨阅兵式的参与者多数也并...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图片】二战时日军潜艇科普!!!【战斗位置太平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682贴子:
二战时日军潜艇科普!!!
1楼喂百度...
奇迹重生,重铸辉煌,新版魔剑士归来!海量钻石,众多好礼,你敢拿我就送!
吧友们或许不太了解二战时级别,也有可能搞混....下面我就发二战时日军所有潜艇的资料!!!注:以下内容为转载
在日本海军中的正式称谓为“潜水舰”。与其盟友德国通常将潜艇用于交通线破坏作战不同,日本海军的潜水战队与水雷战队一样都是“渐减邀击”作战中的反舰力量,设计目的是在日美战争爆发后埋伏于东太平洋上指定位置,伺机攻击自美国本土前往中的增援部队。由于此一原因,日本虽然在二战期间建造了百余艘大小潜艇(包括当时世界时最大的伊-400型载机潜艇),并曾击沉(CV-7)与数艘,却在破交作战中全无表现。日本潜艇固有的柴油机噪音过大、电子设备落后的弊端也使其很难在作战中大有作为。战争后期日本潜艇开始使用人操“回天”作为主要武器,效果并不明显。
一般来说,日本按照吨位大小划分为“一等潜水舰”(排水量1000吨以上,称“伊号型”)、“二等潜水舰”(排水量在1000吨以下、500吨以上,称“吕号型”)和“三等潜水舰”(排水量在500吨以下,称“波号型”),三等潜水舰等级在日被废除,后面1000吨以下的统称二等潜水舰。其中又以伊号型最为重要。按照主要功能的不同,伊号型潜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型号:海大型、巡潜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潜高型、潜补型、潜特型和机雷潜型10种,下面逐一为大家介绍。
海大型:“”期间建造的中型攻击型潜艇,具有水面高,在“渐减邀击”中事先埋伏于美国增援舰队来航路线沿途,对其主力军进行削弱作战。但续航力较短,无法拦截从绕道南洋群岛进攻的美国舰队。
海大1型:日本建造的第一型大型远洋潜艇。
排水量:1390吨(水上)/2430吨(水下)
主尺度:91.44米(全长)/8.81米(宽)/4.6米(吃水)
动 力:2台柴油机,68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19.5节(水上)/7.7节(水下)
续航力:10000海里/10节(水上);100海里/4节(水下)
潜 深:45.7米
鱼 雷:十年式533毫米艇艏×6,艇艉×2,配20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炮
艇 员:70人
伊-51(I-5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除籍后解体。1930年的伊-51号
海大2型:在海大1型的改型,主要是增加1座高炮。
排水量:1390吨(水上)/2500吨(水下)
主尺度:100.85米(全长)/7.64米(宽)/5.14米(吃水)
动 力:2台柴油机,5800马力(水上)/2000马力(水下)
航 速:18.4节(水上)/8.4节(水下)
续航力:10000海里/10节(水上);100海里/4节(水下)
潜 深:45.7米
鱼 雷:15年式533毫米艇艏×6,艇艉×2,配鱼雷20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炮,1座单装三年式76毫米L/40炮
艇 员:58人
伊-52(I-52):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2号,除籍后解体。伊-52号线图1930年的伊-52号
海大3a型:海大2型改良后批量生产的型号,最大改进是增大潜深。
排水量:1635吨(水上)/2300吨(水下)
主尺度:100.85米(全长)/7.98米(宽)/4.83米(吃水)
动 力:2台柴油机,68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0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6800海里/10节(水上);9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60米
鱼 雷:15年式533毫米艇艏×6,艇艉×2,配鱼雷16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炮,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63人
伊-53(I-5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3号,幸存到战争结束,除籍后解体。
伊-54(I-5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4号,幸存到战争结束,除籍后解体。
伊-55(I-55):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5号,幸存到战争结束,除籍后解体。
伊-58(I-58):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8号,幸存到战争结束,除籍后解体。伊-53号线图1930年的伊-55号1945年,改装后的伊-58号
海大3b型:海大3a改进型,艇艏变细,增加绫波性。
排水量:1635吨(水上)/2300吨(水下)
主尺度:101米(全长)/7.98米(宽)/4.9米(吃水)
动 力:2台柴油机,68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0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4500海里/10节(水上);9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60米
鱼 雷:15年式533毫米艇艏×6,艇艉×2,配鱼雷16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炮,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58人
伊-56(I-56):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6号,幸存到战争结束,被美军凿沉。
伊-57(I-57):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7号,幸存到战争结束,被美军凿沉。
伊-59(I-59):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59号,幸存到战争结束,被美军凿沉。
伊-60(I-60):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巽它海峡被英军击沉。
伊-63(I-63):在佐世保海军工厂竣工。在丰后水道被伊-60号潜艇撞沉。1930年的伊-56号
海大4型:在海大3b的基础上减少鱼雷发射管,提高水下航速。
排水量:1635吨(水上)/2300吨(水下)
主尺度:97.7米(全长)/7.8米(宽)/4.83米(吃水)
动 力:2座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60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0节(水上)/8.5节(水下)
续航力:4770海里/10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60米
鱼 雷:15年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4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炮,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63人
伊-61(I-61):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壹岐水道被货轮木曾丸撞沉。
伊-61(I-61):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61号,幸存到战争结束,除籍后解体。
伊-64(I-64):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足褶岬被美军潜艇击沉,改名为伊-164号。1942年的伊-62号线图日,在吴港公试的伊-64号
海大5型:在海大4型的基础上增加功率,提高航速,增加下潜深度,并把自卫武器改为高炮。
排水量:1575吨(水上)/2330吨(水下)
主尺度:97.7米(全长)/8.2米(宽)/4.7米(吃水)
动 力:2座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68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0.5节(水上)/8.2节(水下)
续航力:10000海里/10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15年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4条
火 炮:1座单装八八式100毫米L/50炮,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62人
伊-65(I-65):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65号,在菊水特工中被美舰击沉。
伊-66(I-66):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66号,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军潜艇击沉。
伊-67(I-67):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南鸟岛训练时因事故沉没。1941年的伊-65号线图1932年秋,伊-165号在广岛湾公试
海大6a型:在海大5型的基础上增大功率,提高水面航速。伊-168号在中途岛战役的尾声将受伤的美航母约克城号击沉。
排水量:1440吨(水上)/2440吨(水下)
主尺度:104.7米(全长)/8.2米(宽)/4.58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1号甲8型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90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3节(水上)/8.2节(水下)
续航力:14000海里/10节(水上);6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0米(伊-68、69)/75米(其余)
鱼 雷:88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4条
火 炮:1座单装八八式100毫米L/50高炮(伊-68、69、70)/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高炮(其余),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68人
伊-68(I-68):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68号,在新爱尔兰岛附近被美军潜艇击沉。
伊-69(I-69):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69号,在特鲁克被美机炸沉。
伊-70(I-70):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夏威夷东北被美机炸沉。
伊-71(I-7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71号,在新几内亚被美舰击沉。
伊-72(I-72):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72号,在所罗门群岛附近被美舰击沉。
伊-73(I-7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夏威夷附近被美舰击沉。1941年伊-68号的线图1934年3月的伊-68号
海大6b型:在海大6a型的基础上增加下潜深度,增大航程。
排水量:1400吨(水上)/2440吨(水下)
主尺度:105米(全长)/8.2米(宽)/4.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1号甲8型柴油机,4台开放通风型电动机;90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3节(水上)/8.2节(水下)
续航力:10000海里/16节(水上);6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85米
鱼 雷:88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4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高炮,1挺13毫米机枪
艇 员:68人
伊-74(I-7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74号,在特鲁克被美机炸沉。
伊-75(I-7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75号,在马绍尔群岛被美机炸沉。1941年10月的伊-75号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海大7型:海大的最终生产型,取消舰尾鱼雷发射管,提高水中潜航的速度,并可以使用九五式氧气鱼雷(大名鼎鼎的水面舰艇使用的九三式氧气鱼雷的潜艇版),开始加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排水量:1630吨(水上)/2602吨(水下)
主尺度:105.5米(全长)/8.25米(宽)/4.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1号乙8型柴油机,2台特7型电动机;8700马力(水上)/1800马力(水下)
航 速:23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8000海里/16节(水上);50海里/5节(水下)
潜 深:8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九五式鱼雷12条
火 炮:1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L/45高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86人
伊-76(I-76):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为伊-176号,在新几内亚被美舰击沉。
伊-177(I-177):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帛琉被美舰击沉。
伊-178(I-178):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澳大利亚东北沉没。
伊-179(I-179):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伊予滩试航时因事故沉没。
伊-180(I-180):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留申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181(I-18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新几内亚被美舰击沉。
伊-182(I-182):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新不列颠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183(I-18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足褶岬被美潜艇击沉。
伊-184(I-184):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关岛被美机炸沉。
伊-185(I-185):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被美舰击沉。伊-176号线图1944年之前的伊-76号
巡潜型一等潜水舰
巡潜型是日本在“海军假日”期间吸收德国技术设计、弥补海大型续航力缺陷的大型巡洋潜艇,续航力可达美国西海岸,在“渐减邀击”作战中承担前敌侦察和监视任务,水面航速有所下降,部分巡潜型已具备搭载水上飞机能力。
巡潜1型:引入德国U142型潜艇技术,集合先前的海大型设计的经验。
排水量:1970吨(水上)/2791吨(水下)
主尺度:97.5米(全长)/9.22米(宽)/4.94米(吃水)
动 力:2座威森伯格式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6000马力(水上)/2000马力(水下)
航 速:18.8节(水上)/8.1节(水下)
续航力:24400海里/16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一五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22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挺7.7毫米机枪
艇 员:60人
伊-1(I-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瓜岛水面遭炮击搁浅放弃。
伊-2(I-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拉包尔被美舰击沉。
伊-3(I-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瓜岛执行运输任务是被击沉。
伊-4(I-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瓜岛执行运输任务是被击沉。1942年时伊-2号的线图1930年的伊-1号
巡潜1改型:在巡潜1型的基础上增加1架舰载机。
排水量:2080吨(水上)/2901吨(水下)
主尺度:98.5米(全长)/9.22米(宽)/4.99米(吃水)
动 力:2座威森伯格式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6000马力(水上)/2000马力(水下)
航 速:18节(水上)/7.7节(水下)
续航力:20000海里/10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一五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22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挺7.7毫米机枪
舰载机:水侦×1
艇 员:60人
伊-5(I-5):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东方被美舰击沉。伊-5号的线图刚竣工时的伊-5号
巡潜2型:巡潜1的改良型,增大排水量,提高水上航速。同时自卫武器换成高炮。
排水量:1900吨(水上)/3061吨(水下)
主尺度:98.5米(全长)/9.06米(宽)/5.31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1号甲7型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6000马力(水上)/2600马力(水下)
航 速:21.3节(水上)/7.5节(水下)
续航力:20000海里/10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八八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7条
火 炮:1座单装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1挺13毫米机枪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2型弹射机×1
艇 员:68人
伊-6(I-6):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海域失踪,推定沉没。1935年时的伊-6号线图1935-36年时的伊-6号
巡潜3型:在巡潜2型的基础上增加潜水战队旗舰设施,通信能力增强。其中伊-8号是战时唯一一艘从日本往返德国成功的潜艇。
排水量:2231吨(水上)/3583吨(水下)
主尺度:109.3米(全长)/9.1米(宽)/5.2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1号甲10型柴油机,2台特B型电动机;11200马力(水上)/2800马力(水下)
航 速:23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14000海里/16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八八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8条
火 炮:1座双联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1943年后增加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2改型弹射机×1(伊-7号)/吴式1号4型弹射机×1(伊-8号)
艇 员:80人
伊-7(I-7):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基斯卡岛岛被美舰击沉。
伊-8(I-8):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岛被美舰击沉。1937年时的伊-7号线图日在鹿儿岛的伊-8号
甲型一等潜水舰
甲型潜水舰是在无条约时代新建的大型巡洋潜艇,设有旗舰设施,可搭载1-2架水上侦察机执行侦察任务。
排水量:2434吨(水上)/4149吨(水下)
主尺度:113.7米(全长)/9.55米(宽)/5.3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号20型柴油机,2台特6型电动机;12400马力(水上)/2400马力(水下)
航 速:23.5节(水上)/7.7节(水下)
续航力:16000海里/16节(水上);9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艇艉×2,配鱼雷18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2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4型弹射机×1
艇 员:100人(旗舰时114人)
伊-9(I-9):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基斯卡岛岛被美舰击沉。
伊-10(I-10):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印度洋被美机击沉。
伊-11(I-1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埃利斯群岛失踪。1944年的伊-9号线图1942年4月,伊-10号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港出港
甲改1型:在甲型的基础上减小航速,增加航程,并加装电探。
排水量:2390吨(水上)/4172吨(水下)
主尺度:113.7米(全长)/9.55米(宽)/5.3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2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47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7.7节(水上)/6.2节(水下)
续航力:22000海里/16节(水上);7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艇艉×2,配鱼雷18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4型弹射机×1
艇 员:98人(旗舰时112人)
伊-12(I-1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太平洋中部失踪,推定沉没。1944年的伊-12号线图甲改2型:在甲改1型的基础上将舰载机增加为2架水上攻击机。
排水量:2620吨(水上)/4762吨(水下)
主尺度:113.7米(全长)/11.7米(宽)/5.89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52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6.7节(水上)/5.5节(水下)
续航力:21000海里/16节(水上);45海里/1.5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鱼雷12条
火 炮:2座三联装、1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攻×2,四式1号10型弹射机×1
艇 员:104人
伊-13(I-1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横须贺港外被美机击沉。
伊-14(I-1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东京湾东北被美军捕获,战后凿沉。
伊-15Ⅱ(I-15):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1945.03在完工90%后取消建造,战后解体。
伊-1Ⅱ(I-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1945.03在完工70%后取消建造,遭台风沉没。1945年的伊-14号线图
乙型一等潜水舰
乙型潜水舰是在无条约时代新建的大型巡洋潜艇,有侦察机但无旗舰指挥设施,水面航速较高。
乙型:以巡潜甲型(伊九型潜艇)为基础设计,是太平洋战争时为数最多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大型潜舰。伊-26号在圣克鲁斯海战后将受伤的美国轻巡洋舰朱诺(CL-52)送入海底,伊-19号更是在瓜岛海战中击沉了美国黄蜂号航母(CV-7),取得了日本潜水舰队在二战中的最大战绩。伊-25号以舰载机曾经对美国本土进行空袭。
排水量:2230吨(水上)/3700吨(水下)
主尺度:108.7米(全长)/9.3米(宽)/5.2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号甲20型柴油机,2台特5型电动机;11000马力(水上)/2000马力(水下)
航 速:23.5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14000海里/16节(水上);96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鱼雷17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4型弹射机×1
艇 员:94人
伊-15(I-15):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群岛失踪,12.05推定沉没。
伊-17(I-17):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努美阿附近被美机击沉。
伊-19(I-19):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吉尔伯特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21Ⅱ(I-2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吉尔伯特群岛被美机击沉。
伊-23Ⅱ(I-23):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夏威夷群岛失踪,推定沉没。
伊-25(I-2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26(I-26):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菲律宾苏里高海峡被美舰击沉。
伊-27(I-27):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印度洋被英舰击沉。
伊-28(I-28):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珊瑚海被美潜艇击沉。
伊-29(I-29):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访德归来时在巴士海峡被美舰击沉。
伊-30(I-30):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访德归来时在新加坡触雷沉没。
伊-31(I-31):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图岛被美舰击沉。
伊-32(I-32):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沃特吉岛被美舰击沉。
伊-33(I-33):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伊予滩因训练事故沉没。
伊-34(I-3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访德途中在槟榔屿被英国潜艇击沉。
伊-35(I-3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塔拉瓦岛被美舰击沉。
伊-36(I-36):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37(I-37):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帛琉群岛北方被美舰击沉。
伊-38(I-3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萨沃岛被美舰击沉。
伊-39(I-39):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马金岛西方被美舰击沉。1941年时伊-19号线图日在海试的伊-15号,指挥塔围壳前部突出的圆柱体是舰载机库,甲板前部的隆起是水上飞机弹射器。
乙改1型:乙型的改良型,排水量增加少许,航速稍许下降。战争后期撤去自卫火力、电探和航空设备搭载回天鱼雷。
排水量:2230吨(水上)/3700吨(水下)
主尺度:108.7米(全长)/9.3米(宽)/5.2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5型电动机;11000马力(水上)/2000马力(水下)
航 速:23.5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14000海里/16节(水上);96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鱼雷17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4型弹射机×1
艇 员:94人
伊-40(I-40):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吉尔伯特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41(I-4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菲律宾西方附近被美舰击沉。
伊-42(I-42):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帕劳群岛被美潜艇击沉。
伊-43(I-43):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特鲁克北方被美潜艇击沉。
伊-44(I-44):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被美舰击沉。
伊-45(I-45):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莱特岛东方被美舰击沉。乙改1型的线图日在佐世保港外权力公试的伊-45号
乙改2型:乙改1型的基础上增大航程,战时由于生产所限,只有司令塔使用DS钢,船体则用MS钢,以增加钢板厚度来保证下潜深度。战争后期主要从事回天鱼雷攻击。最大战果为伊-58号潜艇击沉美国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里斯号(CA-35)。
排水量:2140吨(水上)/3688吨(水下)
主尺度:108.7米(全长)/9.3米(宽)/5.19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74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7.7节(水上)/6.5节(水下)
续航力:21000海里/16节(水上);10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鱼雷19条
火 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侦×1,吴式1号4型弹射机×1
艇 员:94人
伊-54Ⅱ(I-54):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菲律宾苏銮岛被美舰击沉。
伊-56Ⅱ(I-56):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久米岛被美舰击沉。
伊-58Ⅱ(I-58):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战后被美军凿沉。1944年时的伊-54号线图1944年2月在东京湾公试的伊-54号
丙型一等潜水舰
丙型潜水舰是在无条约时代新建的大型巡洋潜艇,主要是强化鱼雷攻击能力和远洋作战能力。
丙型:设计上参考伊七型潜艇(巡潜3型),故又称巡潜丙型。于第三次海军补充计划间在1940年至1941年全部共建造了8只。设计的特点为把巡潜系列潜舰搭载的水上侦察机废止,鱼雷发射管数增加2门,鱼雷搭载数亦有增加。大战中主要作为甲标的输送任务用,充电能力与对波性优异。除伊号第四七潜艇外皆于太平洋战争战没。从事通商破坏时击沈商船超过20只,大战末期亦使用作回天攻击。
排水量:2184吨(水上)/3561吨(水下)(后期型3564吨)
主尺度:109.3米(全长)/9.1米(宽)/5.34米(吃水)(后期型5.35米)
动 力:2座舰本式2号10型柴油机(后期型舰本式1号甲10型),2台特5型电动机;12400马力(水上)(后期型11000马力)/2000马力(水下)
航 速:23.5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14000海里/16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8,配鱼雷20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95人
伊-16(I-16):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18(I-1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瓜岛被美舰击沉。
伊-20(I-20):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瓦努阿图岛被美舰击沉。
伊-22Ⅱ(I-2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群岛失踪,推定沉没。
伊-24Ⅱ(I-2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图岛被美潜艇击沉。
伊-46(I-46):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莱特湾被美舰击沉。
伊-47(I-47):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48(I-4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乌利希环礁被美舰击沉。丙型早期型和后期型的线图1941年1月在佐世保全力公试的伊-16号潜艇丙型改:基于丙型潜艇设计加以改良,水上排水量减少但续航力大增。
排水量:2095吨(水上)/3644吨(水下)
主尺度:108.7米(全长)/9.3米(宽)/5.12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74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7.7节(水上)/6.5节(水下)
续航力:21000海里/16节(水上);10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6,配鱼雷19条
火 炮:2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101人
伊-52Ⅱ(I-52):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访德途中在比斯开湾被美舰击沉。
伊-53Ⅱ(I-5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53Ⅱ(I-5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提尼安岛附近被美舰击沉。1944年时的伊-53号线图
丁型一等潜水舰(潜输型)
丁型潜水舰或称“潜输型”,战争后期专为运补给给被困岛屿而设计的运输潜艇,无鱼雷发射管。
丁型:设太平洋战争末期时建造了12只用于运输任务,1944年竣工。主要执行输送任务,部份用于回天攻击。9只于太平洋战争时沉没,残余的于战后被美军破坏。
排水量:1440吨(水上)/2215吨(水下)
主尺度:73.5米(全长)/8.9米(宽)/4.76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3号乙8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185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3节(水上)/8.5节(水下)
续航力:15000海里/10节(水上);10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2,配鱼雷2条;后撤除。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1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搭载量:65吨,鱼雷发射管撤除后90吨。
艇 员:55人
伊-361(I-36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被美机炸沉。
伊-362(I-362):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加罗林群岛群岛被美舰击沉。
伊-363(I-36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自吴港驶往佐世保等待处分途中触雷沉没。
伊-364(I-364):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房总半岛被美潜艇击沉。
伊-365(I-365):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东京湾东南方被美潜艇击沉。
伊-366(I-366):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367(I-367):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368(I-368):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硫磺岛被美机炸沉。
伊-369(I-369):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370(I-370):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硫磺岛被美机炸沉。
伊-371(I-371):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自特鲁克出港后失踪,03.12推定沉没。
伊-372(I-372):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横须贺被美机炸沉。伊-364号线图日,已经被改装成回天鱼雷搭载型的伊-363号潜艇丁型改:在丁型的基础上增大排水量,去除鱼雷发射管以便增加搭载的补给物资。同时自卫武器变为更轻小的迫击炮。
排水量:1660吨(水上)/2240吨(水下)
主尺度:74米(全长)/8.9米(宽)/5.05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3号乙8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175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3节(水上)/6.5节(水下)
续航力:5000海里/13节(水上);12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火 炮:1座双联装80毫米迫击炮,3座双联装、1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搭载量:110吨
艇 员:55人
伊-373(I-373):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东海被美潜艇击沉。
伊-374(I-374):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工程中止,完工40%。1945年时伊-373号线图
潜高型一等潜水舰
潜高型:水下高速试验艇,水下航速超过水上航速。主要是为了应付战争后期由于美军雷达的发展,即使在夜间,潜艇在水上也不再安全,只能发展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
排水量:1070吨(水上)/1450吨(水下)
主尺度:79米(全长)/7.6米(宽)/5.8米(吃水)
动 力:1座MAN式1号柴油机,4台特E型电动机;2750马力(水上)/5000马力(水下)
航 速:15.8节(水上)/19节(水下)
续航力:15000海里/6节(水上);135海里/3节(水下)
潜 深:11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10条
火 炮:2座单装九六式5毫米高炮
艇 员:45人
伊-201(I-20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在比基尼环礁的核试验中沉没。
伊-202(I-202):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203(I-20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在比基尼环礁的核试验中沉没。
伊-204(I-204):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被美机炸沉,当时完工90%。
伊-205(I-205):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在仓桥岛疏散时被美机炸沉,当时完工80%。
伊-206(I-206):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1945.03工程中止,当时完工85%。
伊-207(I-207):在播磨船厂开工,工程中止,当时完工20%。
伊-208(I-208):在播磨船厂开工,工程中止,当时完工5%。1945年时伊-201号线图伊-201号
潜补型一等潜水舰
潜补型:大型燃料补给潜艇,负责为远洋航行作战的友艇补充燃料。
排水量:2650吨(水上)/4290吨(水下)
主尺度:111米(全长)/10.15米(宽)/6.14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37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5.8节(水上)/6.2节(水下)
续航力:13000海里/14节(水上);10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9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4条
火 炮:1座双联装80毫米迫击炮,3座双联装、1座单装九六式5毫米高炮
补给量:400吨汽油、250公斤炸弹×20,91式航空鱼雷×15
艇 员:77人
伊-351(I-351):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文莱被美军击沉。
伊-352(I-352):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被美机炸沉,当时完工90%1945年时伊-351号线图1945年拍摄的伊-351号的舰桥部分1945年浮起后准备解体的伊-352号
机雷型一等潜水舰
机雷型:专用的布雷潜艇,可搭载水雷48枚。
排水量:1142吨(水上)/1768吨(水下)
主尺度:84.7米(全长)/7.6米(宽)/4.42米(吃水)
动 力:1座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2400马力(水上)/1100马力(水下)
航 速:14.9节(水上)/6.5节(水下)
续航力:10500海里/8节(水上);40海里/4.5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一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12条;八八式水雷×48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L/40炮
艇 员:51人
伊-121(I-12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伊-21号,改名伊-121号。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伊-122(I-12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伊-22号,改名伊-122号。在石川县珠洲岬被美潜艇击沉。
伊-123(I-12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伊-23号,改名伊-123号。在瓜岛被美舰击沉。
伊-124(I-12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改名伊-24号,改名伊-124号。在达尔文港外海域被澳舰击沉。1945年时的伊-121号线图1930年的伊-121号
海中型二等潜水舰(在此只介绍海中6型,因为该型之前的型号在二战时已经退役除籍)海中6型:海中型最终型,由于华盛顿条约的签署,日本开始专注建造不受条约限制的中型潜艇,开始使用舰本式柴油机,并显著提高航速和潜深。操纵性,居住性和凌波性都得到很大改善。
排水量:700吨(水上)/1200吨(水下)
主尺度:73米(全长)/6.7米(宽)/3.25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1号8型柴油机,2台闭锁通风型电动机;30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9节(水上)/8.2节(水下)
续航力:8000海里/12节(水上);90海里/3.5节(水下)
潜 深:75米
鱼 雷:八八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8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76毫米L/40高炮,1挺13毫米机枪
艇 员:61人
吕-33(Ro-3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莫尔比兹港外被澳舰击沉。
吕-34(Ro-34):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海域被美舰击沉。1942年的吕-33号线图1942年前的吕-33号
潜中型二等潜水舰
潜中型:以海中6型为基础,提高功率及水上航速。但由于大型潜艇建造享有优先权,本级艇虽然性能好,但是也只生产了18艘。
排水量:960吨(水上)/1447吨(水下)
主尺度:80.5米(全长)/7.05米(宽)/4.07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2台特8型电动机;4200马力(水上)/1200马力(水下)
航 速:19.8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5000海里/16节(水上);45海里/5节(水下)
潜 深:8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8条
火 炮:1座单装三年式76毫米L/40高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61人
吕-35(Ro-3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圣埃斯佩里图群岛西北被美舰击沉。
吕-36(Ro-36):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东风被美舰击沉。
吕-37(Ro-37):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特鲁克出海后下落不明,推定沉没。
吕-38(Ro-38):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特鲁克出海后下落不明,推定沉没。
吕-39(Ro-39):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沃特吉岛被美舰击沉。
吕-40(Ro-40):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吉尔伯特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41(Ro-41):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海域被美舰击沉。
吕-42(Ro-42):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自横须贺出港后下落不明,推定沉没。
吕-43(Ro-43):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硫磺岛海域被美机炸沉。
吕-44(Ro-44):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埃尼韦托克岛附近被美舰击沉。
吕-45(Ro-4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特鲁克南方被美舰击沉。
吕-46(Ro-46):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大东岛被美机炸沉。
吕-47(Ro-47):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帛琉被美舰击沉。
吕-48(Ro-48):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海域被美机炸沉。
吕-49(Ro-49):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海域失踪。
吕-50(Ro-50):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吕-55Ⅱ(Ro-55):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菲律宾海域被美舰击沉。
吕-56Ⅱ(Ro-56):在三井玉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绳海域失踪。1943年时的吕-35号线图1944年的吕-50号
潜小型二等潜水舰
潜小型:主要用于岛屿防御的中小型潜艇,排水量小但是鱼雷兵装火力强。
排水量:525吨(水上)/782吨(水下)
主尺度:60.9米(全长)/6米(宽)/3.51米(吃水)
动 力:2座舰本式24号6型柴油机,2台特9型电动机;1120马力(水上)/760马力(水下)
航 速:14.2节(水上)/8节(水下)
续航力:3500海里/12节(水上);60海里/3节(水下)
潜 深:8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8条
火 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38人
吕-100(Ro-100):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布干维尔岛触雷沉没。
吕-101(Ro-10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群岛被美机炸沉。
吕-102(Ro-10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新几内亚附近被美舰击沉。
吕-103(Ro-103):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所罗门群岛海域失踪。
吕-104(Ro-10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05(Ro-105):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06(Ro-106):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07(Ro-107):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科隆班加拉岛被美舰击沉。
吕-108(Ro-108):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09(Ro-109):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冲大东岛被美舰击沉。
吕-110(Ro-110):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孟加拉湾被英舰击沉。
吕-111(Ro-11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12(Ro-11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吕宋海峡触雷沉没。
吕-113(Ro-11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吕宋海峡触雷沉没。
吕-114(Ro-11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以东被美舰击沉。
吕-115(Ro-115):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民都洛岛以西被美舰击沉。
吕-116(Ro-116):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阿德勒莫尔蒂群岛被美舰击沉。
吕-117(Ro-117):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塞班岛东南被美机炸沉。1943年时的吕-100号线图1943年在拉包尔的吕-101号
潜输小型二等潜水舰
潜输小型:主要用于向被困岛屿输送物资,后期的一些被改装成运输油料的潜艇和回天鱼雷搭载型潜艇。
排水量:370吨(水上)/493吨(水下)
主尺度:44.5米(全长)/6.1米(宽)/4.04米(吃水)
动 力:1座中速型400马力柴油机,1台特10型电动机;400马力(水上)/150马力(水下)
航 速:10节(水上)/5节(水下)
续航力:3000海里/10节(水上);46海里/2.3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8条
火 炮:1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搭载量:60吨
艇 员:21人
波-101(Ha-101):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2(Ha-102):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3(Ha-103):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4(Ha-104):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5(Ha-10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6(Ha-106):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7(Ha-107):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8(Ha-108):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09(Ha-109):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10(Ha-110):在川崎重工棚川船厂开工,下水,战争结束时完工95%,后被美机凿沉。
波-111(Ha-111):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机凿沉。
波-112(Ha-112):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战争结束时完工95%,后被美机凿沉。潜输小型线图1945年在佐世保的波-105、波-106和波-109号潜艇
潜高小型二等潜水舰
潜高小型:一种小型,但在水下有高航速的潜艇,虽然日本海军对其水下航速还不是很满意,但是其活动范围和100米的潜深受到部队的广泛好评。原计划建造79艘,可惜只完工了9艘,日本便战败了。
排水量:320吨(水上)/440吨(水下)
主尺度:53米(全长)/4米(宽)/3.44米(吃水)
动 力:1座中速型400马力柴油机,1台特E改1型电动机;400马力(水上)/1250马力(水下)
航 速:11.8节(水上)/13.9节(水下)
续航力:3000海里/10节(水上);100海里/2节(水下)
潜 深:100米
鱼 雷:九五式533毫米艇艏×4,配鱼雷4条
火 炮: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艇 员:26人
波-201(Ha-201):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2(Ha-202):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3(Ha-202):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4(Ha-20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5(Ha-205):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6(Ha-206):在川崎重工泉州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5%,后被美军凿沉。
波-207(Ha-207):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8(Ha-20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09(Ha-209):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10(Ha-210):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11(Ha-211):在川崎重工泉州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40%,后被美军凿沉。
波-212(Ha-21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5%,后被美军凿沉。
波-213(Ha-213):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3%,后被美军凿沉。
波-214(Ha-214):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75%,后被美军凿沉。
波-215(Ha-215):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5%,后被美军凿沉。
波-216(Ha-216):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被美军凿沉
波-217(Ha-217):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0%,后被美军凿沉。
波-218(Ha-21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0%,后被美军凿沉。
波-219(Ha-219):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90%,后被美军凿沉。
波-220(Ha-220):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20%,后解体。
波-221(Ha-22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85%,后被美军凿沉。
波-222(Ha-22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15%,后解体。
波-223(Ha-22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60%,后解体。
波-224(Ha-224):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55%,后解体。
波-225(Ha-225):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45%,后解体。
波-226(Ha-226):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35%,后解体。
波-227(Ha-227):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25%,后解体。
波-228(Ha-218):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75%,后被美军凿沉。
波-229(Ha-219):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下水,战败时完工75%,后解体。
波-230(Ha-230):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战败时完工60%,后解体。
波-231(Ha-231):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战败时完工50%,后解体。
波-232(Ha-232):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战败时完工40%,后解体。
波-233(Ha-233):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10%,后解体。
波-234(Ha-234):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后解体。
波-235(Ha-235):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10%,后解体。
波-236(Ha-236):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40%,后解体。
波-237(Ha-237):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25%,后解体。
波-238(Ha-238):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15%,后解体。
波-239(Ha-239):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后解体。
波-240(Ha-240):在三菱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后解体。
波-241(Ha-241):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时完工5%,后解体。
波-242(Ha-242):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战败后解体。潜高小型线图日停靠在航母隼鹰号旁边的波-201号日在佐世保近海的波-201号1945年5月,在海试中的波-202号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鱼雷的射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