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胡里奥学者胡里奥如何评论中国智慧?

news center
【老外谈】西班牙学者:G20的未来 中国的担当——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
&&& 胡里奥&里奥斯(西班牙)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新一轮出访,我们看到这次的行程既包括访问俄罗斯和德国,也包括出席新一届G20峰会&&这是自去年杭州G20峰会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再次相聚,共同商讨全球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 对中国而言,此次出访的最大目的是凝聚各国的共识。对于俄罗斯,中俄两国的务实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出访将进一步协调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步调,让诸如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亚信会议、G20等国家间机制在引领全球发展新方向上发挥更大功效,遏制当前全球单边主义泛滥的情绪,减少旧秩序崩溃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果,同时两国也将在金融等关键领域构建新的规则和秩序,均衡此前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旧格局。 &&& 而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今天,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与德国之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将为解决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带来更有说服力的范例,也将向欧洲国家明确传递中国希望与他们一起构筑区域及全球新秩序的意愿。 &&& 无论是中国、俄罗斯还是德国,其实都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当旧有的世界秩序即将被打破的时候,应当如何应对。无论是气候问题上的反复,还是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的阴云,这一个个看似孤立的个体事件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未来的全球秩序究竟将走向何处。 &&& G20会提供一个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案吗?时至今日,G20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成立时被赋予的责任,已经从一个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机制演变成协调全球治理、为全球中长期发展做出规划和建议的机制。但是,当今的G20机制面临挑战和风险,能否继续发挥它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建立起一个为全人类的未来负责的共同体。 &&& 我们看到,保护主义在全球蔓延,而应对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恰恰是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在G20机制框架下,中国自始至终在支持包容性的全球化进程,致力于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这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也是中国内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带来的必然结果。 &&& (作者:胡里奥&里奥斯,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中心主任)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健康岛频道推荐
海南美食频道推荐
海南房产频道推荐
海南汽车频道推荐
海南一家推荐
家居装饰频道推荐
城市消费频道推荐西班牙学者:恐怖主义的蔓延凸显欧洲自我认同的危机
胡里奥&里奥斯(西班牙)
数十个小时之前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巴塞罗那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发生的恐怖袭击阴影尚未褪去,那些惨烈的场景回想起来仍然让人惴惴不安。是的,西班牙的军队和警察已经在这个地区保持了很久高度戒备的状态(西班牙长期以来面临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的威胁,国内对恐怖袭击的防控一直处于相对高压的状态),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能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第一时间将全部嫌犯绳之于法,而这种状态,简直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欧洲国家在遭到恐怖袭击之后的“常态”。
当然,除了警方和军方在每次袭击之后的反恐行动之外,每当遭遇悲剧,欧洲也会扪心自问,恐怖袭击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当然,我们会想到宗教问题,会想到文化问题,这些都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但是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去追溯这些历史问题,不如转回头来看看前方,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看看我们未来还会面对怎样的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向后看,将恐怖袭击的起因归咎于历史和文化,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遏制恐怖主义蔓延的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欧洲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其根源在于欧洲为了增加在某些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力而执行的错误的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今天的遭遇,恰是失败的地缘政治战略带来的苦果。
让我们来看看伊拉克和利比亚吧,这是西方强国曾经津津乐道的两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西方国家在这些地方策动“颜色革命”,掀起运动推翻现有政府,但是他们并没能如自己所承诺的那样建立起新的、能够有效管理这一地区的民主政府。讽刺的是,西方国家推崇的“颜色革命”变成了混乱和失败国家的制造工厂,而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所作所为,助长了一种激进的反西方主义思潮,今天影响我们的恐怖主义正是这种思潮影响下的一种非对称战争状态。
所以当我们去评论这些恐怖事件的凶手时,即便我们会说这个人很疯狂,或者很空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从客观上来说,是我们西方国家的政策造就了这个疯狂的、空虚的凶手。这是我们的失败,或者说是我们一系列政策的失败。
首先,证明了我们实施的文化政策的缺陷。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需要不同的政策,历史已经证明,单纯的希望通过施加强势文化影响甚至改变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深蒂固的信仰和文化习俗,只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和反抗。
其次,文化多元主义这个词,说起来是美妙无比的,但是要真正将文化多元落在实处,所需要的不仅是自由、公正的文化氛围,更要考虑到其他文化中的排他性和独一性。文化多元主义从梦想变为现实,需要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强硬措施,而是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和精准、小心的措施。
第三,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失败也为恐怖主义的繁殖提供了土壤。现在的社会政策已经不是覆盖度是不是足够广的问题,而是现有的社会政策模式是不是能防止一些特定的,需要救助而没能获得足够社会资源的群体逐渐被边缘化。
冷战结束后,全球两极化的时期随之终结,欧洲地区的自我认同感随着地缘政治优势的丧失和偏执主义思潮的崛起降到最低,逐渐屈从于欧洲中心主义的论调。在这一背景下, 欧洲统一的趋势不断增强,从布鲁塞尔发出的声音成了全欧洲的声音。然而,时至今日,这个场景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效的反恐政策的确能暂时性地遏制恐怖主义行径,但是欧洲需要的不是一个环境近似的国家,而是一个有领导力、有明确战略和清晰对外政策的统一体。
欧洲需要加强安全策略,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体现自己独立意愿和身份的发展路径。反恐不是表面文章,恐怖主义泛滥的背后揭示着欧洲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盲目行事,恐怖主义的威胁只会愈演愈烈。
(作者为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翻译: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西班牙学者:G20框架下 中国支持包容性的全球化进程
我的图书馆
西班牙学者:G20框架下 中国支持包容性的全球化进程
胡里奥里奥斯(西班牙)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新一轮出访,我们看到这次的行程既包括访问俄罗斯和德国,也包括出席新一届G20峰会——这是自去年杭州G20峰会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再次相聚,共同商讨全球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对中国而言,此次出访的最大目的是凝聚各国的共识。对于俄罗斯,中俄两国的务实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出访将进一步协调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步调,让诸如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亚信会议、G20等国家间机制在引领全球发展新方向上发挥更大功效,遏制当前全球单边主义泛滥的情绪,减少旧秩序崩溃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果,同时两国也将在金融等关键领域构建新的规则和秩序,均衡此前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旧格局。
  而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今天,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与德国之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将为解决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带来更有说服力的范例,也将向欧洲国家明确传递中国希望与他们一起构筑区域及全球新秩序的意愿。
  无论是中国、俄罗斯还是德国,其实都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当旧有的世界秩序即将被打破的时候,应当如何应对。无论是气候问题上的反复,还是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的阴云,这一个个看似孤立的个体事件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未来的全球秩序究竟将走向何处。
  G20会提供一个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案吗?时至今日,G20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成立时被赋予的责任,已经从一个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机制演变成协调全球治理、为全球中长期发展做出规划和建议的机制。但是,当今的G20机制面临挑战和风险,能否继续发挥它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建立起一个为全人类的未来负责的共同体。
  我们看到,保护主义在全球蔓延,而应对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恰恰是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在G20机制框架下,中国自始至终在支持包容性的全球化进程,致力于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这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也是中国内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带来的必然结果。
  (作者:胡里奥里奥斯,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中心主任 编译:王路)
责编:李圣依
馆藏&48751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所所长胡里奥?里奥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智慧
日08:38&&&&来源: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所所长胡里奥?里奥斯接受采访。
人民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刘宁)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召开在即,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所所长胡里奥?里奥斯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此次对话会的热忱期待。
针对此次会议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胡里奥表示,这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世界,全球各国都有着共同的命运,世界各国政党的着眼点不能仅局限于各自国家内部的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对全球事物的观察和讨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是中国智慧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集中体现。”胡里奥说。
“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需要各国政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胡里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此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也是未来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是十九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主场多边外交活动。胡里奥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同样处在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充满机遇的新时代,同时面临着气候变化和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政党共同努力,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胡里奥表示,中共十九大通过诸多理论创新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目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中国方案;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战略不仅适用于中国,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可借鉴采纳。“这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实现各国之间互联互通和加强全球治理的决心。”胡里奥说。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将出席此次会议。
(责编:高雷、常雪梅)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西班牙学者称中国量身定做发展模式成效显著
  新华网马德里6月29日电(记者 冯俊伟) 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里奥·里奥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根据中国自身特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量身定做”式的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成效显著。
  里奥斯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进程之一。中国的发展是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路线图的情况下开始的,中国所发生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的功绩巨大。
  他说:“无疑,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在于充分了解本民族的特性和文化,没有机械套用外国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抓住机遇。”
  里奥斯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现代化发展进入质的飞跃的历史变革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需要特别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要重视因改革而带来的一些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环境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的人和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里奥斯说,世界需要一个繁荣和公平稳定的中国,获得这个目标的钥匙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
(责任编辑:王洪宁)
11-06-16·
11-04-02·
11-03-23·
11-03-13·
11-03-07·
11-02-11·
11-02-11·
11-01-06·
10-08-14·
10-04-25·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班牙网友评论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