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对越自卫反击战山东兵中的“光荣弹”,为什么兵士人手一枚

对越反击战中的“光荣弹”,为什么兵士人手一枚?
对越反击战中的“光荣弹”,为什么兵士人手一枚?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中国西南老山飘散着一股鲜血的味道,解放军战士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边境人民的安宁在云南和越南人进行了近十年的战事。其中不乏各种英雄事迹,一张战士战死前死死抓住国旗插在高地的照片感动了无数国人。大部分的战士虽然没有成为英雄式的人物和典型,但是就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尊严。战争是残酷的,残酷到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和死亡息息相关,本期【小观察大白话】说的就是在老山轮战时战士们胸前带着的那枚“光荣弹”。还记得很多年前,我不经意间在一本泛黄的老书里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战士晒得黝黑的胸口上带着一枚油亮油亮的手榴弹,图片下面的文字说这就是光荣弹。到底什么是光荣弹?我也听过从前线回来的长辈讲过,那时经常要组织敢死队到越南那边抓“舌头”(敌人俘虏),行动往往十分危险为了不再行动中被敌人俘虏,临上阵地时战士们都会带上一枚手榴弹,当做“光荣弹”,在必要的时候和敌人同归于尽。以至于后来在前线每一个战士都会带上一枚光荣弹以备万一。“光荣弹”与正常战斗中用的进攻型手榴弹如67式或77式手榴弹相比,它的体积更小,临爆时间更短,基本上是拉线就爆炸,手榴弹的临爆时间通常为3.5秒;通过改装“光荣弹”的临爆时间通常为1秒左右。那时,战士们选用当做“光荣弹”最多的,也是现在照片上可以看到的,就是没有大批量装备的经过改造的82-1式手榴弹,我们的战士要求军工部门将这种手榴弹的引信缩短到1秒,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减少痛苦。82-1式手榴弹一种攻防两用手榴弹,该弹全重260克,含有破片280片,杀伤半径达6米,弹体是由内表面压有预制槽的钢质弹壳和压装梯恩梯炸药组成弹体与发火机构采用螺纹联接组成全弹;发火方式属拉发火型手榴弹,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手榴弹的拉火帽是采用冲压制成,和现在有些白酒的瓶盖颇为类似,其成本很低,杀伤性能优良且可靠性很好,最重要的是它体积很小,便于携带。而82-1式手榴弹的后续型号,82-2式手雷作为老山轮战主要的作战手雷,该种弹弹体是用内部刻槽的A3钢板冲压成球形壳体,装62gTNT炸药,爆炸时,壳体能产生单个破片质量在0.3g以上的破片330余片,使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大于6m,临界安全半径小于30m。引信为翻板击针式针刺发火延期时间引信,由引信体、点火机构、起爆装置和保险机构4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与国外流行的翻板击针机构基本相同。有人大言不惭的说光荣弹就是戴在身上装样子的玩具,可是事实证明,无数战士用它和敌人同归于尽,用最后一滴血保卫了阵地和祖国,以下我们不完全的统计一下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解放军英雄:周忠烈烈士,14军40师119团3营机枪手,日在142号高地抗敌反扑的战斗中被敌包围,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几名越军同归于尽;刘家富烈士,14军40师119团8连战士,日在142号高地抗敌反扑的战斗中被敌包围,拉响2枚手榴弹与4名越军同归于尽;康玉明烈士,11军31师93团6连战士,日在攻击者阴山战斗中于1185高地附近遭到越军围攻,身负重伤,拉着手榴弹扑上去与敌人同归于尽;林祖武烈士,第1军1师1团6连排长,日在攻打小尖山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敌包围,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钱灿贤烈士,第1军1师2团3连战士,日在166号高地打敌反扑的战斗中被敌包围,拉响缠在腰间的炸药与2名企图活捉他的越军同归于尽;张长艳烈士,第1军1师2团6连战士,日在向142号高地反冲击时身负重伤,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扑上来的越军同归于尽;董德明烈士,第1军1师2团6连战士,日在向142号高地反冲击时遭敌阻击,身负重伤,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方外元烈士,第1军直属侦察连副班长,日在坚守145号高地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挣扎着拔出匕首与冲上来的越军搏斗,最后拉响手榴弹与2名越军同归于尽;陆欣烈士,67军199师595团5连副班长,日在211高地抗敌反扑战斗中被敌包围,拉着身上的几枚手榴弹,跃出掩体与扑到到近前的越军同归于尽;贾柯烈士,67军199师595团1连代理副连长,日在反击211高地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敌包围,拉响3枚手榴弹与围上来的越军同归于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中国梦,强军梦,我最爱的中国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越自卫反击战特种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