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小儿保险保险公司我今年42了投什么保险最好

500强案例:投国寿保险的朋友,你了解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吗?国有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亿元,境内寿险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2011年1月31日,国家审计署在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中,查处保险经营管理中存在违规问题6.98亿元。据此给予相关责任人处理和处分。
中国人寿重大承保与理赔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是国有央企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前身分属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目前下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LIC。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保险职业学院等多家公司和机构,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实业投资、海外业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国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雏形。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
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Overseas Co., Ltd)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Pension Company Limited)
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公司法人代表变更
  2011年6月16日,经中国保监会核准,袁力担任中国人保公司董事长,即法人代表。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人身保险室。
  建国初期的人身保险业务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强制保险主要是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自愿保险则分为职工团体人身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两类。到1958年,共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1.41亿元,参加职工团体人身保险者达到300万人,参加简易人身保险者发展到180万人,对安定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西安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1959年,人身保险业务和其他国内保险业务一道进入全面停顿状态。
  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断了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正式宣告恢复,中国保险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在财产保险业务率先恢复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间,人身保险业务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递增。
  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诞生。1996年,根据《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的要求,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承继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部人身保险业务和重组17家地方寿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进入了专业化经营时代。
  个人营销制度的引入和全面推行,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从1996年到1998年,营销队伍由4万多人发展到20万人,保费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540亿元,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1999年3月,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一级法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至此,中国人寿正式独立登上中国金融保险市场的大舞台,为数亿中国人提供各种人身保险,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2002年,中国人寿提出了“实现保费1000亿,跻身世界500强”的目标,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亿元,并以此业绩首次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2003年,是中国人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重组设立以来,适应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开启了向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征程。
  2003年,集团公司和寿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国人寿领导班子制定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2006年底,财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相继成立。同时,对海外公司、国寿投资公司、保险学院的改革工作也基本完成,一个集寿险、财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实业投资、保险教育等业务于一体的我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初具规模。
  2007年1月9日,寿险公司在上海成功回归A股。自此,中国人寿成为我国首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携A股回归的“王者之风”,中国人寿在“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之下,确立了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人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了全面提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的战略要求。
  中国人寿证券代号601628
  公告日期:报告日期: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HKSCC NOMINEES LIMITED
境外可流通股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
国泰君安-建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国际金融-渣打-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PTE LTD
除权除息日
每10股派息4.0元
除权除息日
每10股派息7.0元
除权除息日
每10股派息2.3元
除权除息日
每10股派息4.2元
除权除息日
每10股派息1.4元
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报告期内,个人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5.7%,主要原因是首年期交保费和续期保费的增长本报告期内,团体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47.6%,主要原因是团体定期及终身寿险产品保费收入大幅增长。本报告期内,短期险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2.7%,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短期意外险业务发展力度。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6.26 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原因是公司稳健经营,业务发展及结构优化,合理配置投资资产。
中国企业排名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2009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位。2010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名列第五位。
  中国人寿全集团2008年保费收入是2003年的2倍,是1999年的5.3倍,是1996年的16.8倍,较建国初期的1953年增长1.75万倍。
2011年中国500强榜单揭晓,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收入388,791百万元名列第六,净利润达33,626百万元。
品牌价值及国内排名
  2003年,中国人寿在《欧洲货币》杂志对亚洲企业的评选中,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2004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人寿以427.67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之一。在世界权威品牌评审机构“超级品牌组织”首度在中国举办的超级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同时获得“超级品牌”荣誉奖和“行业特别奖”、“本土品牌成就奖”三项殊荣。所属寿险股份公司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寿险公司和第一家在境外两地同步上市的中国金融企业,并创下当年全球最大融资规模纪录。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2008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220.52亿元,境内寿险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总资产达到12846.11亿元,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可运用资金超过11000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已连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10年的118位。 &
公司品牌中国人寿在世界 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七,品牌价值987.12亿元。
战略联盟与战略合作
  公司积极参与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管理与资本运作,对外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累丰富的战略性资源。
&公司积极探索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战略入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控股企业,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股权比例为12.01%)、广东发展银行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为20%)、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股权比例为5.1%)。
&公司参与发起设立国内首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开创了国内保险资金投资产业的先河。
&公司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与富兰克林邓普顿战略投资公司等在香港合资成立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建立起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桥头堡。
&公司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公司与世界500强公司微软、GE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公司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积极实现强强联合。
【公益事业】
“撒播爱心、造福社会”是中国人寿永恒的价值理念,公司始终坚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勇立潮头,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企业社会责任,立志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
   自2003年以来,公司各项慈善捐赠总额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2006年,公司发起捐建的18所“中国人寿长征小学”已陆续投入使用。2008年初,公司向奋战在抗击雪灾一线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职工和公安干警捐赠灾害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通过民政部向遭受低温、雨雪和冰冻的南方灾害地区捐赠1000万元,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困难。
&2007年,公司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金融业首家在民政部注册的  非公募基金会——“国寿慈善基金会”,致力于专业和可持续地开展公益事业。该基金会已捐助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健康新村工程”项目,计划在贫困地区农村援建100所卫生院(站)、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给予特殊贫病家庭提供医疗救助等。&
公司不断深入推进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的工作,2007年5月,西藏分公司正式开业,结束了西藏无寿险服务商的历史。公司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等政策性业务,推出了被誉为“惠农第一险”的“国寿新简易人身两全保险”(“新简身险”),开办了农村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保险等一批政策性业务,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人寿占工商银行股份的20%,中国人寿持民生银行约8.94亿股成单一最大股东,中国银行A股十大股东排定,中国人寿成寨主等等中国国有大银行的股东。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3029.92亿元;总资产达到1.55万亿元,占全行业境内总资产的37.7%,是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保险集团。集团所属寿险公司总市值为9114.7亿元,仍然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首位;资产公司是国内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财险公司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后,开业三年即实现盈利,打破了行业发展的常规模式;养老险公司及国寿投资公司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人寿已连续第8次榜上有名,排名由2002年的290位跃升为2009年的118位,在入选的所有54家中国企业中排名第8位,在入选的4家中国保险企业中排名第一。
  通过重组,集团公司向本公司转让了所有转移保单,同时保留非转移保单。这些非转移保单给集团公司造成了相当损失,主要原因是集团公司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的预定利率(即集团公司将要给付的准备金)高于其投资资产所能获得的回报率。这种现象是中国所有其它主要人寿保险公司共同经历过的,称为「利差损」。从1996年至1999年,人民银行数次降低利率, 使集团公司能够从投资资产中获得的回报低于其产品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秉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遵循“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企业宗旨,恪守“创新、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把“与客户同忧乐”作为企业价值观,以“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现代保险与金融控股集团,致力于造福社会大众,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设计中使用的保证利率。1999年,中国保监会降低保险公司可支付的最高保证利率,因此集团公司其后发售的保单未出现「利差损」。
  属本公司前身的集团公司截至2003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亏损为人民币1,763.53亿元,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亏损为人民币1,754.63亿元。本公司前身于截至2003年6月30日止6个月及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7.14亿元、人民币69.90亿元、人民币32.95亿元和人民币22.50亿元。这些亏损是由本公司前身就集团公司在重组中保留的保单的亏损所造成,抵销了转让给本公司的保单产生的利润。按照反映重组结果的模拟方式确定,本公司于截至2003年6月30日止6个月及200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1.28亿元及人民币45.24亿元。
  通过重组,集团公司已与财政部共同建立一个特殊目的基金,专门用于支付非转移保单下的给付。特殊目的基金的资金来源将包括集团公司所保留的投资资产、非转移保单续期保费收入、中国人寿根据下文所述的退税机制的部分所得税退税、特殊目的重组基金的投资所得的利润、集团公司在本公司的现金股东股利所得、集团公司在不时出售股份所得的收入、财政部在下文所述特殊目的基金有亏损时注入的资金。该特殊目的基金预期将由集团公司和财政部共同管理。该特殊目的基金将支付集团公司的经营开支,包括由于非转移保单所产生义务的给付及赔付,以及运作特殊目的基金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第三方的管理费和专业人士的费用,以及基金管理委员会同意的其它用途。基金将设有管理委员会,由财政部两至三名代表和集团公司两至三名代表组成,负责基金的管理,而遇有特定重大项目,须取得财政部批准。一旦非转移保单下的所有给付责任都已满足或如果基金管理委员会同意,该基金即可解散。
  根据一般适用的税务法律法规,集团公司、本公司以及集团公司和本公司联合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分别作为独立纳税人上报及缴纳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及国家税务管理局预期将批准的退税办法,将把集团公司业务合并于本公司,如同一个单一纳税人计算出一个假设的所得税。若根据该计算的假设所得税少于集团公司、本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实际分别缴纳的所得税之和,则该超出部分的税款将退还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具有高额的结转税收损失,而且本公司预计集团公司于未来数年内仍然会面对亏损。
  根据中国税法,每一年的税收损失可以,就税务而言,适用于未来的五年,因此预计在若干年内实际缴纳税款之和应超过假设的集团公司的应缴税额。该等退税机制预期在重组生效日期起的若干年内实施。本公司正就此安排与财政部(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商讨。
  财政部就特殊目的基金发给集团公司的批文注明,只要上述特殊目的基金仍然存在以支付任何非转移保单下的所有付款,如该基金出现任何亏损,财政部将以注资方式提供支持,保证非转移保单持有人获得应有的给付和偿付。本公司已获本公司的中国法律顾问金杜律师事务所告知,(1)财政部有权就此特殊目的基金签发此批文;(2)此批文属合法及有效力;及(3)没理由相信财政部会撤回此批文。
根据中国保监会对最低偿付能力的规定,集团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根据上述规定和保险法,中国保监会有权责令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向第三方出售资产或转让其保险业务,以及委任接管人接管该公司。见「监管保险公司监管-偿付能力」一节。本公司相信,基于上述财政部的批准,中国保监会不大可能采取这些行动。然而,本公司不能保证中国保监会不会对集团公司采取上述处置行动,如果中国保监会采取这些行动可能会对本公司有重大不利影响。
  2011年1月3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在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中,查处保险经营管理中存在违规问题6.98亿元。其中,主要是以循环投保或职工购保再退保的方式虚增保费收入2.78亿元。
  国家审计署31日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在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中查处违规资金10.78亿元。其中,保险经营管理中存在违规问题6.98亿元。
  公告显示,保险经营管理中,中国人寿虚增保费收入2.78亿元,主要是以循环投保或职工购买保险再退保的方式虚增保费收入。如国寿集团齐齐哈尔地区分支机构为完成保险业务年度计划,2009年12月由职工个人购买“国寿瑞丰两全保险”1055.4万元,2010年1月集中退保,虚增保费收入1055.4万元。
  公告指出,针对上述问题,国寿集团下属分支机构修改了考核制度,建立跟踪机制,并对8名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理和处分。
  中国人寿投资百亿涉足养老地产
  中国人寿在养老社区投资上逐步涉足,力图在养老产业的初断打下良好基础。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透露,初步规划构建养老社区“一南一北”的格局,已在河北廊坊拿地超万亩,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而南部则有可能落户海南。红岩资本总裁吴征声称,将在养老产业项目上与人寿紧密合作,中国人寿养老地产整体策划方案全部出自他的精英团队。
""300095519
550020061925008500500500
5003668.7220042005No.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31次下载&&|&&总21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70积分
4人评价47页
0人评价47页
3人评价209页
1人评价32页
1人评价6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70积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目录
释义……………………………………………………………………………………3
重要提示………………………………………………………………………………4
公司简介………………………………………………………………………………5
财务摘要………………………………………………………………………………9
董事长致辞…………………………………………………………………………..1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5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30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35
公司治理……………………………………………………………………………..50
董事会报告…………………………………………………………………………..72
监事会报告…………………………………………………………………………..76
重要事项……………………………………………………………………………..79
荣誉与奖项…………………………………………………………………………..91
财务报告……………………………………………………………………………..92
内含价值……………………………………………………………………………..93
备查文件……………………………………………………………………………101
附件…………………………………………………………………………………10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
释义
公司、本公司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资产管理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养老保险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财产险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国&为本报告之目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不包括香港特别
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元&人民币元
1&财务报告中所述的“本公司”除外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董事会会议应出席董事11&人,实到董事10&人。董事长、执行董事杨超,执行董事万峰、林岱仁、
刘英齐,非执行董事缪建民、时国庆、庄作瑾,独立董事孙昌基、莫博世(Bruce&D.&Moore)、梁定
邦出席了会议。独立董事马永伟因故请假,书面授权委托独立董事孙昌基代为出席并表决。
本公司2010&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
事务所有限公司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审计,
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公司存在养老保险子公司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本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公司董事长杨超先生、负责财务工作的副总裁刘家德先生、总精算师邵慧中女士及财务机构负责
人杨征先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5
公司简介
本公司是根据《公司法》,于2003&年6&月30&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并于2003&年12&月17&日、
18&日及2007&年1&月9&日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人寿保险公司。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
币28,264,705,000&元。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拥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销售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
组成的中国最广泛的分销网络。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并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本公司亦控股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产品与服务。本公司是中国领先的
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与年金产品、意外险和健康险供应商。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约
1.29&亿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亦提供个人、团体意外险和短
期健康险保单和服务。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
China&Life&Insurance&Company&Limited(简称“China&Life”)
法定代表人:杨超
董事会秘书:刘英齐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联系电话:1
传&真:2
电子信箱:ir@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6
证券事务代表:蓝宇曦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联系电话:8
传&真:2
电子信箱:lanyuxi@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33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33
联系电话:3
传&真:2
国际互联网网址:www.
电子信箱:ir@
香港办事处:
联系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13&号中国人寿大厦25&楼
联系电话:852-
传&真:852-
公司选定的A&股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cn
H股指定信息披露网站:&本公司网站www.
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中国人寿广场12&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7
公司股票简况:
A&股&H&股&美国存托凭证
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中国人寿
股票代码:601628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中国人寿
股票代码:2628
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代码:LFC
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
合和中心17&楼&室
美国存托凭证托管银行:
Deutsche&Bank
60&Wall&Street,&New&York,&NY&10005
公司境内法律顾问: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公司境外法律顾问: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
美国德普律师事务所
公司首次注册日期:2003&年6&月30&日
公司首次注册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6&号
公司变更注册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公司变更注册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965
税务登记号码:41X
组织机构代码:-X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8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卢湾区湖滨路202&号企业天地2&号楼普华永道中心11&楼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中环太子大厦22&楼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9
财务摘要
单位:百万元
2008&年
主要会计数据&2010&年&2009&年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期增减&调整后调整前
全年业绩
营业收入&388,791&342,026&13.7%&313,067&341,074
其中:已赚保费&318,088&275,077&15.6%&265,177&294,939
营业支出&347,780&300,164&15.9%&293,062&333,169
其中:赔付支出&54,016&59,308&-8.9%&71,581&79,235
营业利润&41,011&41,862&-2.0%&20,005&7,905
利润总额&41,008&41,745&-1.8%&19,959&7,859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26&32,881&2.3%&19,137&10,068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3,628&32,969&2.0%&19,172&10,1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600&149,700&19.3%&126,077&126,077
于12&月31&日
资产总计&1,410,579&1,226,257&15.0%&987,493&990,164
其中:投资资产&1,336,161&1,172,093&14.0%&937,390&937,098
负债合计&1,200,104&1,013,481&18.4%&812,622&854,283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208,710&211,072&-1.1%&173,947&134,957
每股计(元/股)
每股收益(基本与稀释)&1.19&1.16&2.3%&0.68&0.3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19&1.17&2.0%&0.68&0.36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7.38&7.47&-1.1%&6.15&4.77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5.30&19.3%&4.46&4.46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0
主要财务比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02&17.13
降低1.11
个百分点
10.29&6.6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02&17.17
降低1.15
个百分点
10.30&6.66
资产负债比率(%)&85.08&82.65
增加2.43
个百分点
82.29&86.28
总投资收益率(%)&5.11&5.78
降低0.67
个百分点
3.48&3.46
注1:涉及净利润的数据及指标,采用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涉及股东权益的数据及指标,采用归属公司股东的
股东权益。
注2:&投资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保户质押贷款+债权计划投资+定期存款+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存出资本保证金
注3:资产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注4:&总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资产减值损失-投资业务营业
税金及附加)/((期初投资资产+期末投资资产)/2)
注5:2008年度财务数据按照本公司2009年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追溯调整。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百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4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57)
所得税影响数&1
合计&(2)
说明:本公司作为保险公司,投资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为主要经营业务之一,非经常性损益不
包括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
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1
董事长致辞
2010&年,本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执行“加快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公司
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思路,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成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了业务稳定发展、结构持
续优化、管控切实增强、效益稳步提升,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营业收入达人民币3,887.91&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达人民币336.26&亿元,同比增长2.3%;每股收益(基本与稀释)达人民币1.19&元。截至本报告期
末,本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4,105.79&亿元,同比增长15.0%;内含价值达人民币2,980.99&亿元,同
比增长4.5%;2010&年,本公司已赚保费达人民币3,180.88&亿元,继续占据中国寿险市场主导地位。
本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人民币0.40&元的末期股息,有待2011&年6&月3&日(星期五)举行之
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2010&年,本公司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位列第90&位;入选《金融时报》“全
球500&强企业”,位列第41&位,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7&位;入选《亚洲金融》“亚洲利润最高100&名
企业”,位居上榜保险公司第1&位;以本公司为核心成员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入选《财富》“世
界500&强”,位列第118&位。
2010&年回顾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公司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盯寿险
市场走势,在行业保费收入增长较快的背景下,通过加大业务发展力度,加快个险、银保渠道双轮驱
动期交业务发展,牢牢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在保持业务规模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调整成
效卓著,续期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已赚保费达人民币3,180.88&亿元,同比增长
15.6%;首年保费较2009&年同期增长12.0%,首年期交保费较2009&年同期增长31.3%,续期保费较2009
年同期增长21.4%;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保费比重由2009&年同期的25.38%提升至29.76%,意外险保
费占短期险保费比重由2009&年同期的50.31%提升至51.13%,续期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比重由2009
年同期的38.20%提升至40.22%;新业务价值稳步提升,一年新业务价值达人民币198.39&亿元,同比
增长12.0%;业务承保质量持续提升,保单持续率(14&个月及26&个月)2分别达93.01%和87.56%;退
2&长期个人寿险保单持续率是寿险公司一项重要的经营指标,它衡量了一个保单群体经过特定时间后仍维持有效的比例。指在考察月前
14/26&个月生效的保单在考察月仍有效的件数占14/26&个月前生效保单件数的比例。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2
保率3为2.31%,较2009&年同期降低了0.23&个百分点。
本公司实施积极稳健的投资策略,深入研判市场走势,持续优化资产组合,抓住市场机会,积极
配置浮息协议存款、企业债、次级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把握阶段性、结构性机会,灵活主动进
行权益类投资,取得较好投资收益。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资产达人民币13,361.61&亿元,较
2009&年同期增长14.0%,债权型投资的比例由2009&年同期的49.68%降低至45.51%,股权型投资的比
例由2009&年同期的15.31%降低至14.66%,定期存款比例由2009&年同期的29.43%提升至33.05%。本
报告期内,本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11%。此外,本公司较好地把握了资本市场战略投资机会,参
与农行IPO&战略配售、广发行增发配售;积极拓展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渠道,为投资业务长远发
展积极布局。
本公司个险渠道中长期业务占比稳步提升,业务年期结构趋于均衡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
强,制度建设对销售队伍组织发展的激励效用逐步显现;团险渠道致力于短期险业务市场规模的提升,
同时加大了对大客户、大项目的拓展力度,有效推进了集合年金业务的发展;银保渠道着力提高银保
网点经营能力,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市场主导地位稳固。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保险营销员总
数达70.6&万人;团险销售人员达1.42&万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达9.7&万个,销售人员共计
4.4&万人。
本公司积极加快核心业务系统整合,做好保单基础服务;建立全系统理赔重大疑难事件的快速应
急处理机制,第一时间兑现合同承诺。全面落实客户服务标准,整合客户通知服务,开展客户关系管
理,95519&电话服务中心人工接通率达到93.2%,个险渠道新单电话回访成功率提升至87.7%。积极推
进北京研发中心和上海数据中心的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全国数据集中。公司网站荣获“最佳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网站”。
本公司不断强化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统一风险管控标准和流程;持续开展美国《萨班斯—奥克斯
利法案》404&条款遵循工作,实现风险管控的日常化、信息化;启动营销员信用品质分级管理,完善
销售风险监测体系。本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例行审计,后续整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面完成北
京等六大区域审计中心的战略布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审计、合规经营情况专项审计及效能
监察,全面排查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重大风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与风险管理运行体系。
3&退保率=当期退保金/(期初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当期寿险、长期健康险保费收入)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3
公司治理
本公司为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根据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
在战略委员会的基础上,董事会成立了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进一步提升了董事会科学决策能力。
梁定邦先生加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担任公司独立董事,亦为公司董事会战略规划、风险管控等方面
提供专业意见与宝贵经验。
社会责任
本公司积极拓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承保范围扩大到24&个省市,全年累计承保人数1,380&万人;
新农保业务实现突破,新农保模式受到广泛好评;新农合业务经办范围覆盖到16&个省市;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范围扩大到10&个省市,实际参保人数超过2,700&万人。本公司为江西、福建、
吉林、陕西、海南等地抗洪救灾捐款逾200&万元;本公司通过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为青海玉树地震灾
区捐款1,100&万元,为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100&万元,并承诺助养459&名玉树和舟曲灾区孤儿;
为云南省和贵州省抗旱救灾捐款200&万元,成功举办了汶川地震孤儿摄影展和爱心夏令营等活动,为
关爱中国女性健康专项基金捐款10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展望
2011&年,国内保险行业发展整体将保持良好态势,《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实施将促进整
个行业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银保监管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销售规范,
减少销售误导,有利于银保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进入加息周期对公司投资收益的提升也将起到一定
的助推作用;但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通货膨胀高企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也将对公司业务发展和资产管
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2011&年,本公司将继续实施积极进取的竞争策略,加快中长期期交业务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切实巩固公司市场主导地位;加强基础建设,建立以制度和流程为基础的规范管理模式;积极创新产
品、销售和服务,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服务模式;积极把握战略投资机会,优化资产配置,适时
适度调整投资组合,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强化风险管控,严格依法合规经营,积极践行中国人寿特色
的寿险发展道路。
回首过往,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只有主动发展、快速发展,才能屹立不倒、
激流勇进。放眼未来,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时来易失、赴机在速,我们只有精进不休、砥砺奋进,才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4
能在人寿保险这条播撒爱心的航路上长风破浪,实现客户利益、股东价值、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和
谐统一。
承董事会命
杨超
董事长
中国北京
2011&年3&月22&日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5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一)营业收入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2010&年&2009年
已赚保费&318,088&275,077
个人业务&302,753&261,694
团体业务&468&189
短期险业务&14,867&13,194
投资收益&68,280&62,80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8&1,636
汇兑损失&(392)&(28)
其他业务收入&2,647&2,534
合计&388,791&342,026
已赚保费
1、个人业务
本报告期内,个人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5.7%,主要原因是首年期交保费和续期保费的增长。
2、团体业务
本报告期内,团体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47.6%,主要原因是团体定期及终身寿险产品保费收入
大幅增长。
3、短期险业务
本报告期内,短期险业务已赚保费同比增长12.7%,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短期意外险业务发展
力度。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6
单位:百万元
保险业务收入
2010&年&2009年
个人业务&302,781&261,715
首年业务&174,808&156,293
趸交&122,659&116,586
首年期交&52,149&39,707
续期业务&127,973&105,422
团体业务&473&190
首年业务&469&183
趸交&459&178
首年期交&10&5
续期业务&4&7
短期险业务&14,975&14,065
短期意外险业务&7,657&7,076
短期健康险业务&7,318&6,989
合计&318,229&275,970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前五家及其他分公司情况: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分公司&2010&年保险业务收入
广东&31,002
江苏&28,369
河北&21,809
河南&20,796
山东&20,283
中国境内其他分公司&195,970
合计&318,229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7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经营情况: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保险产品&保费收入&新单标准保费收入注1
鸿盈两全保险&68,612&10,299
鸿富两全保险&44,320&4,419
鸿丰两全保险&29,868&2,987
康宁终身保险&28,853&-&注2
美满一生年金保险&28,594&4,792
注1:标准保费按照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号)及《关于〈关
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保监发〔2005〕25号)文件规定的计算方法折算。
注2:康宁终身保险已于2008&年停售,保费收入均为续期保费。我公司于2009&年开始销售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
保险。
投资收益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2010&年&2009年
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229&15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37,705&40,082
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10,540&9,882
银行存款类利息&16,363&10,805
保户质押贷款利息&907&564
债权计划投资利息&676&608
其他类收益&1,860&712
合计&68,280&62,807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8
1、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
本报告期内,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同比增长48.7%,主要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增加。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
本报告期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同比下降5.9%,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价差收入
减少。
3、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
本报告期内,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7%,主要原因是债券投资规模的增长。
4、银行存款类利息
本报告期内,定期存款和货币资金利息同比增长51.4%,主要原因是存款规模增长及浮息存款利
率上调。
5、保户质押贷款利息
本报告期内,保户质押贷款利息同比增长60.8%,主要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业务规模增加。
6、债权计划投资利息
本报告期内,债权计划投资利息同比增长11.2%,主要原因是债权计划投资平均持有规模增加。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本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下降89.7%,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交易类股票
和基金浮盈减少。
汇兑损失
本报告期内,汇兑损失同比增长1300.0%,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导致公司持有外币资产转化为
记账本币所产生的账面损失。
其他业务收入
本报告期内,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委托投资管理费收入增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19
加。
(二)营业支出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2010&年&2009&年
退保金&25,714&23,320
赔付支出&54,016&59,308
个人业务&45,396&51,487
团体业务&145&69
短期险业务&8,475&7,752
摊回赔付支出&(112)&(107)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200,033&154,53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19)&(14)
保单红利支出&13,224&14,487
营业税金及附加&1,574&1,188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27,256&22,936
业务及管理费&20,917&19,238
摊回分保费用&(33)&17
其他业务成本&3,476&3,093
资产减值损失&1,734&2,167
合计&347,780&300,164
退保金
本报告期内,退保金同比增长10.3%,主要原因是公司累积业务规模增长。
赔付支出
1、个人业务
本报告期内,个人业务赔付支出同比下降11.8%,主要原因是满期给付的减少。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0
2、团体业务
本报告期内,团体业务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10.1%,主要原因是一年期定期寿险产品规模增长导致
相应赔付支出增加。
3、短期险业务
本报告期内,短期险业务赔付支出同比增长9.3%,主要原因是业务的增长。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本报告期内,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同比增长29.4%,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的增长及满期给付的减
少。
保单红利支出
本报告期内,保单红利支出同比下降8.7%,主要原因是分红账户投资收益率下降。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本报告期内,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32.5%,主要原因是应税收入增加。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本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长18.8%,主要原因是业务发展及业务结构的变化。
业务及管理费
本报告期内,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8.7%,主要原因是业务发展。
其他业务成本
本报告期内,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2.4%,主要原因是红利累计生息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
本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0%,主要原因是符合减值条件的资产减少所致。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1
(三)利润总额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2010&年&2009&年
个人业务&37,690&39,769
团体业务&740&467
短期险业务&385&420
其他业务&2,193&1,089
合计&41,008&41,745
1、个人业务
本报告期内,个人业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主要原因是承保成本增加。
2、团体业务
本报告期内,团体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8.5%,主要原因是团险业务结构优化。
3、短期险业务
本报告期内,短期险业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3%,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及赔付支出增加。
(四)所得税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所得税为人民币71.97&亿元,同比下降17.4%,主要原因是非应税收入增加。
本公司2010&年度的实际税率为17.55%。
(五)净利润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6.26&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原因
是公司稳健经营,业务发展及结构优化,合理配置投资资产。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2
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分析
(一)主要资产
单位:百万元
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投资资产&1,336,161&1,172,093
定期存款&441,585&344,983
持有至到期投资&246,227&235,09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48,121&517,499
交易性金融资产&9,693&9,102
货币资金&47,839&36,176
保户质押贷款&23,977&13,831
债权计划投资&12,566&9,250
存出资本保证金&6,153&6,153
长期股权投资&20,892&8,470
其他类资产&53,526&45,694
合计&1,410,579&1,226,257
定期存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定期存款同比增长28.0%,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浮动利率协议存款的配置力
度。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截至本报告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同比增长4.7%,主要原因是持有至到期债券资产规模增长。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比增长5.9%,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基金及债券
资产规模增长。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3
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6.5%,主要原因是交易类债券规模增加。
货币资金
截至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2.2%,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配置及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保户质押贷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户质押贷款同比增长73.4%,主要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需求的增加。
长期股权投资
截至本报告期末,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46.7%,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及联
营企业权益增长。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资产按投资对象分类如下表:
单位:百万元
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投资资产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货币资金&47,839&3.58%&36,176&3.09%
定期存款&441,585&33.05%&344,983&29.43%
债券&608,142&45.51%&582,285&49.68%
基金&96,344&7.21%&76,386&6.52%
股票&99,546&7.45%&103,018&8.79%
其他方式&42,705&3.20%&29,245&2.49%
合计&1,336,161&100%&1,172,093&10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4
(二)主要负债
单位:百万元
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保险合同准备金&1,018,135&818,164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5,935&5,997
未决赔款准备金&3,304&2,944
寿险责任准备金&1,000,483&802,895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8,413&6,328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70,087&67,274
应付保单红利&52,828&54,58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3,065&33,553
递延所得税负债&11,776&16,361
其他类负债&24,213&23,542
合计&1,200,104&1,013,481
保险合同准备金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险合同准备金同比增长24.4%,主要原因是保险业务增长和保险责任的累积。
在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各类保险合同准备金通过了充足性测试。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同比增长4.2%,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的增长。
应付保单红利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付保单红利同比下降3.2%,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下降以及公司
支付保单红利。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下降31.3%,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截至本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比下降28.0%,主要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下降。
(三)股东权益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2,087.10&亿元,同比下降1.1%,
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及上年度股息分配。
三、现金流量分析
(一)流动资金的来源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收入来自保费收入、非保险合同业务收入、投资资产出售及到期收到现金和投
资收益。这些现金流动性的风险主要是合同持有人和保户的退保,以及债务人违约、利率和其他市场
波动风险。本公司密切监视并控制这些风险。
为应付无法预期的现金支出所需的额外流动性资源来自本公司的投资组合。截至本报告期末,现
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78.54&亿元。此外,本公司几乎所有的定期银行存款均可动用,但需缴纳
罚息。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的定期存款为人民币4,415.85&亿元。
本公司的投资组合也为我们提供了流动性资源,以满足意外现金支出需求。截至本报告期末,债
权型投资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062.19&亿元,股权型投资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958.99&亿元。由于
本公司在其投资的某些市场上投资量很大,也存在流动性风险。有时候,本公司的投资证券数量之大,
足以影响其市值。该等因素将不利于以公平的价格出售投资,或根本无法出售。
(二)流动资金的使用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支出涉及与各类人寿保险、年金、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之相关负债、保单和年
金合同之分红和利息分配、营业支出、所得税以及向股东宣派的股息。源于保险业务的现金支出主要
涉及保险产品的给付以及退保付款、提款和贷款。
本公司认为其流动资金能够充分满足当前的现金需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6
(三)合并现金流量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单位:百万元
2010&年&2009&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600&149,70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937)&(163,75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681)&16,167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额&(325)&(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657&2,112
本公司建立了现金流测试制度,定期开展现金流测试,考虑多种情景下公司未来现金收入和现金
支出情况,并根据现金流匹配情况对公司的资产配置进行调整,以确保公司的现金流充足。本报告期
内,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同比增长19.3%,主要原因是保费收入增加,赔付支出减少。
全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下降17.0%,主要原因是投资管理的需要。全年筹资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度现金股息分配增长以及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项目
单位:百万元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
利润的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9,102&9,693&591&(19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17,499&548,121&30,622&-
合计&526,601&557,814&31,213&(195)
五、再保业务情况
本公司目前采取的分保形式主要有成数分保和溢额分保,现有的分保合同几乎涵盖了全部有风险
责任的产品。本公司目前溢额分保的自留额按个人险和团体险分别确定。本公司分出业务的接受公司
(包括合同和临分)主要是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经营分部的再保情况载于本年报中财务
报告附注“分部信息”部分。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7
六、偿付能力状况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对其资本充足度的衡量,其计算方法是以公司的实际资本(根据相
关监管要求为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除以应具备的最低资本。下表显示了截至本报告期末本
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单位:百万元
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实际资本&123,769&147,119
最低资本&58,385&48,459
偿付能力充足率&211.99%&303.59%
本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公司业务发展和资本市场波动、上年度股息分配影
响。
七、本报告期公司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
单位:百万元
公司名称&主要业务范围&注册资本持股比例&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
中国人寿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
管理运用自有资金及保险资
金;受托资金管理业务;与资
金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
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资
产管理业务
3,000&60%&4,650&3,942&493
中国人寿养老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
团体和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
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
外伤害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
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
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
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2,500
我公司持股
87.4%;资产
管理子公司
持股4.8%
2,257&2,082&(194)
中国人寿财产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
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
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
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保
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4,000&40%&15,106&2,932&61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8
八、未来展望与风险分析
2011&年,本公司以“转变方式、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合规经营”为工作方针,积极
践行中国人寿特色的寿险发展道路,努力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
础。可能对本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1)宏观政策风险
美国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层面不断释放大量流动性,使我国在出口、汇率、通货膨胀
等方面面临多重压力,导致宏观调控的风险及难度增大。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
“稳健”,尤其强调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因此不排除宏观经济政策根据经济形
势的变化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出现。而财政、货币政策的变化将给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影响,将对公司
的业务发展和资产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业务发展风险
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在调整中恢复增长,但复苏基础仍然脆弱,阻碍复苏进程的不稳定、不
确定因素犹存。虽然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回升向好,逐步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但通胀上升、资产泡沫忧
虑以及经济结构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依旧突出,一定程度上使本公司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
进一步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的难度加大。同业公司规模扩张冲动不减,如果行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为确保本公司的市场优势地位,本公司可能适当加快业务发展步伐,这对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水
平将带来一定的压力。
(3)投资风险
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资本市场震荡可能加剧,增加了战略资产配置的难度,
并可能对本公司投资收益和资产账面价值带来一定影响。同时,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本
公司可能将部分保险资金投资于新投资渠道,或使用新投资工具,可能给本公司投资收益和资产账面
价值带来一定影响。本公司部分资产以外汇形式持有,这些外汇资产可能面临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011&年,本公司将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加快业务发展,着力提升城区市场竞争能力,计
划保费收入增长10%以上。但受上述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本公司业务发展将面临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
且保险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公司需要根据市场竞争态势适时调整业务发展目标,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的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29
挑战,巩固市场主导地位;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成本管控,加大对队伍建设和重大领域的投入
力度,努力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期2011&年度本公司资金基本能够满足保险
业务支出以及新的一般性投资项目需求,为推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本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进
行相应的安排。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0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一)股本变动情况
1、股份变动情况表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
本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所持本公司19,323,530,000&股股份已于2010&年1&月
11&日起解除限售。本公司已于2010&年1&月6&日发布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该公告刊登在当
日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本公司股份结构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股
本次变动前&本次变动增减(+,-)&本次变动后
数&量&比&例
发行新股、
送股、公积
金转股
其&他&小&计&数&量&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
1、国家持股&-&-&-&-&-&-&-
2、国有法人持股&19,323,530,000&68.37%&-&-19,323,530,000&-19,323,530,000&0&0
3、其他内资持股&-&-&-&-&-&-&-
其中: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
境内自然人持股&-&-&-&-&-&-&-
4、外资持股&-&-&-&-&-&-&-
其中:
境外法人持股&-&-&-&-&-&-&-
境外自然人持股&-&-&-&-&-&-&-
有限售条件股份合计&19,323,530,000&68.37%&-&-19,323,530,000&-19,323,530,000&0&0
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
1、人民币普通股&1,500,000,000&5.31%&-&+19,323,530,000&+19,323,530,000&20,823,530,000&73.67%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7,441,175,000&26.33%&-&-&-&7,441,175,000&26.33%
4、其他&-&-&-&-&-&-&-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合计&8,941,175,000&31.63%&-&+19,323,530,000&+19,323,530,000&28,264,705,000&100.00%
三、股份总数&28,264,705,000&100.00%&-&-&-&28,264,705,000&100.0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1
限售股份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股
股东名称
年初限售
股数
本年解除限
售股数
本年增加
限售股数
年末限售
股数
限售原因
解除限售
日期
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公司
19,323,530,000&19,323,530,000&-&-
控股股东承诺持有
股份锁定36&个月,
自2007&年1&月9&日
A&股股票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上市之日
起计算
2010&年
1&月11&日
合计&19,323,530,000&19,323,530,000&-&-&/&/
(二)证券发行与上市情况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近三年无证券发行情况。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股份总数及结构未因送股、
配股等原因发生变动,且无内部职工股。
(三)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1、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
A&股股东255,842&户
H&股股东36,354&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
性质
持股
比例&期末持股总数
报告期内
增减
持有有限售条
件股份数量
质押或冻结的
股份数量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国有法
人股东
68.37%&19,323,530,000&-&-&-
HKSCC&NOMINEES&LIMITED&注1&外资股东&25.66%&7,252,985,276&-19,476,96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2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注2&其他&0.18%&49,800,000&-&-&-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2&其他&0.10%&29,200,000&-250,014&-&-
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0.09%&26,620,600&18,166,778&-&-
UBS&AG&境外法人&0.09%&24,304,345&6,970,956&-&-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
其他&0.07%&20,332,882&-4,200,000&-&-
国泰君安-建行-香港上海汇
丰银行有限公司
其他&0.07%&20,069,517&13,838,960&-&-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注2&其他&0.07%&20,000,000&-&-&-
国际金融-渣打-
GOVERNMENT&OF
SINGAPORE&INVESTMENT
CORPORATION&PTE&LTD
其他&0.07%&19,135,945&3,009,206&-&-
股东情况的说明
注1:HKSCC&Nominees&Limited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所持股份为
代香港各股票行客户及其他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持有。因香港联交所有关规则
并不要求上述人士申报所持股份是否有质押及冻结情况,因此HKSCC&Nominees
Limited无法统计或提供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注2: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本公司
2006&年12&月A&股首次公开发行中通过战略配售成为本公司前十大股东,其持有的
战略配售股份限售期为2007&年1&月9&日—2008&年1&月9&日。
注3:本公司未知前十名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
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本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相关情况如下:
名称
法定
代表人
注册
资本
成立日期&主营业务
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公司注
杨超&46&亿元&2003&年7&月21&日
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
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
法规允许的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各类人身
保险服务、咨询和代理业务;国家保险监管部门批准
的其他业务等业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3
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保监会批
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本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如下: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无其他持股在
10%以上的法人股东。
(四)香港法规下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于股份及相关股份拥有之权益及淡仓
据公司董事﹑监事和最高行政人员所知悉,于2010&年12&月31&日,以下人士(不包括公司董事﹑
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本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第2&及第3&分
部须向本公司披露,或《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所存置的登记册中记录,或已知会本公司及香港
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权益或淡仓:
主要股东名称&身份&股份类别&股份数目
占类别发行
股本的比例
占发行总
股份的比例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实益拥有人&A股&19,323,530,000(L)&92.80%&68.37%
JPMorgan&Chase&&&Co.(附注
一)
实益拥有人,
投资经理及托
管公司/认可
借款代理
H股&431,986,730&(L)
81,044,814&(S)
225,971,835&(P)
5.81%
1.09%
3.04%
1.53%
0.29%
0.80%
Blackrock,Inc.&(附注二)&Blackrock,
Inc.所控制的
法团的权益
H股&416,986,883&(L)
22,851,712&(S)
5.60%
0.31%
1.48%
0.08%
“L”代表长仓,“S”代表淡仓,“P”代表可供借出的股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00%
68.37%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4
(附注一):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XV部,JPMorgan&Chase&&&Co.拥有本公司431,986,730股H股。该等股份中,分别由JPMorgan&Chase&Bank,&N.A.,&J.P.&Morgan&Investment
Management&Inc.,&JPMorgan&Asset&Management&(UK)&Limited,&JPMorgan&Asset&Management&(Japan)&Limited,&JF&Asset&Management&Limited,&J.P.&Morgan
Securities&Ltd.,&J.P.&Morgan&Whitefriars&Inc.,&JPMorgan&Asset&Management&(Taiwan)&Limited,&JF&International&Management&Inc.,&JPMorgan&Asset&Management
(Singapore)&Limited&及&J.P.&Morgan&GT&Corporation持有225,975,835股H股、7,734,372股H股、19,361,380股H股、221,000股H股、79,177,000股H股、35,475,900
股H股、58,712,243股H股、3,911,000股H股、769,000股H股、129,000股H股和520,000股H股,而彼等均为JPMorgan&Chase&&&Co.控制或间接控制之附属公
司。
计入该431,986,730股H股中,225,971,835股H股&(3.04%)&为《证券及期货(权益披露—证券借贷)规则》第5(4)&条所指之可借出股份。
JPMorgan&Chase&&&Co.以归属方式持有81,044,814股H股&(1.09%)&为《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条所指之淡仓股份。
(附注二):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XV部,Blackrock,&Inc.拥有本公司416,986,883股H股。该等股份中,分别由BlackRock&Investment&Management,&LLC.,&BlackRock
Financial&Management,&Inc.,&BlackRock&Institutional&Trust&Company,&N.A.,&BlackRock&Fund&Advisors,&BlackRock&Advisors,&LLC.,&BlackRock&Asset&Management
Canada&Limited,&BlackRock&Asset&Management&Australia&Limited,&BlackRock&Investment&Management&(Australia)&Limited,&BlackRock&Asset&Management&North
Asia&Limited,&BlackRock&International&Ltd.,&Blackrock&Advisors&UK&Ltd.,&BlackRock&Asset&Management&Ireland&Ltd,&BlackRock&Investment&Management&(LUX),
BlackRock&Fund&Managers&Ltd&及&BlackRock&Asset&Management&Deutschland&AG持有5,091,088股H股、411,895,795股H股、299,746,735股H股、222,539,735
股H股、16,738,535股H股、488,000股H股、119,000股H股、218,605股H股、24,967,882股H股、4,375,000股H股、4,659,000股H股、51,340,058股H股、7,905,980
股H股、504,000股H股和833,000股H股,而彼等均为Blackrock,&Inc.控制或间接控制之附属公司。
Blackrock,&Inc.以归属方式持有22,851,712股H股&(0.31%)&为《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条所指之淡仓股份。
除上文所披露外,于2010&年12&月31&日,董事、监事及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并不知悉任何人士
于本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所存置的登记册中记录之权益或淡
仓。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5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1、现任董事情况
姓名&职务&性别&年龄任期起止日期
年初持
股数
年末持
股数
变动
原因
已发工资
/薪酬
各项福利、社
会保险、住房
公积金单位
缴费部分
薪酬合计
(万元)
(税前)
是否在股东
单位或其他
关联单位领
取报酬、津贴
杨&超&董事长、
执行董事
男&61&2009&年5&月25&日开始0&0&/&77.46
38.59&116.05&否
万&峰&执行董事&男&52&2009&年5&月25&日开始0&0&/&73.44&36.12&109.56&是
(已上交公司)
林岱仁&执行董事&男&52&2009&年5&月25&日开始0&0&/&69.36&34.15&103.51&否
刘英齐&执行董事&女&52&2009&年5&月25&日开始0&0&/&69.36&35.99&105.35&否
缪建民&非执行董事&男&46&2009&年5&月25&日开始0&0&/&0&0&0&是
时国庆&非执行董事&男&59&2009&年5&月25&日开始0&0&/&0&0&0&是
庄作瑾&非执行董事&女&59&2009&年5&月25&日开始0&0&/&0&0&0&是
马永伟&独立董事&男&69&2009&年5&月25&日开始0&0&/&0&0&0&否
孙昌基&独立董事&男&69&2009&年5&月25&日开始0&0&/&0&0&0&否
莫博世&独立董事&男&62&2009&年5&月25&日开始0&0&/&32.00&0&32.00&否
梁定邦&独立董事&男&65&2010&年6&月21&日开始0&0&/&17.50&0&17.50&否
合计&/&/&/&/&0&0&/&/&/&483.97&/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6
注:
1、&根据《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本公司董事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但独立董事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
2、&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报告期内相关任职期间计算。
3、2010&年6&月4&日,本公司2009&年度股东大会选举梁定邦为独立董事;2010&年6&月21&日,保监会核准梁定邦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4、&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本报告期内,独立董事马永伟、孙昌基未从公司领取任何报酬。
5、&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本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的最终薪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之后再行披露。
2、现任监事情况
姓名&职务&性别&年龄任期起止日期
年初持
股数
年末持
股数
变动
原因
已发工资
/薪酬
各项福利、社
会保险、住房
公积金单位
缴费部分
薪酬合计
(万元)
(税前)
是否在股东
单位或其他
关联单位领
取报酬、津贴
夏智华&监事长&女&55&2009&年5&月25&日开始0&0&/&69.36&34.18&103.54&否
史向明&监事&男&52&2009&年5&月25&日开始0&0&/&58.78&29.19&87.97&否
杨&红&职工代表监事&女&44&2009&年5&月25&日开始0&0&/&56.22&28.98&85.20&否
王&旭&职工代表监事&男&44&2009&年5&月25&日开始0&0&/&56.22&27.25&83.47&否
田&会&监事&男&59&2009&年5&月25&日开始0&0&/&15.00&0&15.00&否
合计&/&/&/&/&0&0&/&/&/&375.18&/
注:
1、根据《公司章程》,本公司监事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2、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报告期内相关任职期间计算。
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本公司监事长的最终薪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之后再行披露。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7
3、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姓名&职务&性别&年龄任期
年初持
股数
年末持
股数
变动
原因
已发工资
各项福利、社
会保险、住房
公积金单位
缴费部分
薪酬合计
(万元)
(税前)
是否在股东
单位或其他
关联单位领
取报酬、津贴
万&峰&总裁&男&52&2007&年9&月开始&0&0&/&73.44&36.12&109.56&是
(已上交公司)
林岱仁&副总裁&男&52&2003&年8&月开始&0&0&/&69.36&34.15&103.51&否
刘英齐&副总裁、
董事会秘书
女&52&2006&年1&月开始&0&0&/&69.36&35.99&105.35&否
刘家德&副总裁&男&48&2003&年8&月开始&0&0&/&69.36&36.08&105.44&是
(已上交公司)
周&英&副总裁&男&57&2008&年8&月开始&0&0&/&69.36&34.15&103.51&否
苏恒轩&副总裁&男&48&2008&年8&月开始&0&0&/&69.36&35.42&104.78&否
缪&平&副总裁&男&52&2009&年12&月开始&0&0&/&69.36&32.74&102.10&否
邵慧中&总精算师&女&57&2007&年3&月开始&0&0&/&271.15&67.03&338.18&否
许恒平&首席运营
执行官
男&52&2010&年8&月开始&0&0&/&30.42&11.75&42.17&否
合计&/&/&/&/&0&0&/&/&/&1,114.60&/
注:
1、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报告期内相关任职期间计算。
2、在2010&年8&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名许恒平担任公司首席运营执行官的议案》。
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最终薪酬正在确认过程中,其余部分待确认之后再行披露。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8
4、报告期内离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姓名&原担任职务&性别&年龄任期起止日期
薪酬合计
(万元)
(税前)
是否在股东单位
或其他关联单位
领取报酬、津贴
变动情况
孙树义&独立董事&男&70&2009&年5&月25&日—
2010&年6&月30&日
0&否&任职期满退任
合计&/&/&/&/&0&/&/
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本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孙树义未从公司领取任何报酬。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39
本公司董事简历
杨超先生&1950&年出生&中国国籍
2005&年7&月起担任本公司董事长,并自2005&年5&月起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2006
年12&月起兼任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担任本公司总经理。
2000&年至2005&年期间,杨先生担任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董
事长兼总经理。杨先生先后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分别主修英语和工商管理,
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杨先生拥有超过30&年保险业和银行业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
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
万峰先生&1958&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7&年9&月起担任本公司总裁,同时兼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人寿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广
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6&月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03&年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
2007&年1&月31&日,董事会决议授权万峰先生主持本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万先生先后毕业于吉
林财贸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香港公开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
位。万先生从事人寿保险工作已经29&年,先后在中国人寿吉林省分公司、深圳分公司、香港分公司、
香港太平人寿任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高级经济师。现任国寿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精
算师协会副会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会董事。
林岱仁先生&1958&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8&年10&月27&日起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03&年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2006&年11&月兼
任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林先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昌潍医学院,获医学
学士学位。林先生从事人寿保险工作29&年,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及管理经验,系高级经济师。现
任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
常务理事。
刘英齐女士&1958&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8&年10&月27&日起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06&年1&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并于2008
年5&月30&日起兼任董事会秘书职务。2006&年11&月起兼任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0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0
年8&月至2006&年1&月担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刘女士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刘女士具有24&年的人寿保险从业及保险管理经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及管理经验,系高级经济
师。现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缪建民先生&1965&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8&年10&月27&日起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05&年12&月起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
公司副总裁,现兼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还担任ABAC(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候补代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
金融40&人论坛理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新中国60&年中国
保险60&人”之一。缪先生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学专业,1982&年至1986&年
期间就读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系高级经济师。
时国庆先生&1952&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4&年起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03&年8&月至今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同
时兼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东方广场有限公司董事、汇贤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世贸投资有限公
司董事、上海中保大厦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时先生1976
年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时先生在中国保险企业工作逾30&年,累积了丰富的保险业务经营及管
理经验,系高级经济师。
庄作瑾女士&1951&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6&年6&月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03&年8&月起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
并自2004&年6&月起兼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06&年5&月起兼任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庄女士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主修经济管理,并于1998&年9&月至2000&年1
月在浙江大学概率统计(保险精算方向)研究生班专业进修。庄女士在中国保险企业工作已逾30&年,
积累了丰富的保险业务经营及管理经验,系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副会长。
马永伟先生&1942&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6&年起担任本公司独立董事。自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马
先生于1998&年至2002&年期间,担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于1996&年至1998&年期间任原中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1
保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于1994&年至1996&年期间,任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4&年
至1994&年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马先生于1966&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财政系。马先生系研究员,拥
有超过38&年银行及保险业经验。
孙昌基先生&1942&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9&年5&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董事。孙昌基先生于1968&年1&月进入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工作,
历任科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等职务。1991&年7&月调任机械工业部生产司副司长,1993&年4
月任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4&月任国家机械工业局常务副局长(副部长级)。1999&年1&月
起任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副部长级)。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兼任中国东方资产管理
公司总裁。2000&年11&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董事长,2001&年9&月起兼任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并于2003
年6&月起兼任中国银行纪委书记。自2004&年8&月起专任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会副会长。孙先生于1966&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莫博世先生(Bruce&D.&Moore)&1949&年出生&美国国籍
自2009&年5&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董事。2002&年至2007&年,莫先生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主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亚洲精算服务业务,工作地点在北京。莫先生还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纽约和东
京分支机构担任主管精算业务的高级管理职务。1995&年到2000&年,莫先生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纽约
分所任高级管理职务,主管国际精算业务。2000&年,莫先生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工作时,负
责亚洲,包括日本市场的业务。2001&年,莫先生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东京分所负责日本市场的精算业
务。自2002&年起,莫先生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负责亚洲市场(除日本市场)的精算业务。
1982&年至1995&年,莫先生在普天寿寿险公司担任过多种高级财务管理职务。1971&年,莫先生毕业于
布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莫先生拥有FSA(北美精算师)、FCAS(美国产险精算师)、MAAA(美国
精算学院院士)和CFA(金融分析师)资格。莫先生拥有35&年以上保险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顾问工
作经验。
梁定邦先生&1946&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10&年6&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董事。现任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证监会
首席顾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证监会主席等职务。
1996&年至1998&年期间,曾任国际证券管理机构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于1990&年获委任为香港御用大
律师(现改称资深大律师)。于1976&年毕业于伦敦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学位,并具英格兰及韦尔斯
大律师和具加州律师协会资格,200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获选为香港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2
证券学会荣誉院士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出任环球数码创意控
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并于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期间,出任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人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4&年8&月起,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自2004&年11&月起,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本公司监事简历
夏智华女士&1955&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6&年1&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2006&年3&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长。夏女士自2003&年8&月至
2005&年12&月,担任国务院派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事会正局级专
职监事、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夏女士具有16&年国家财政部财政、金融管理工作经历和6&年国务院派
驻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的工作经验。夏女士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
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史向明先生&1959&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9&年5&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史先生自2008&年9&月起担任本公司监察部总经理。自2003
年9&月至2008&年9&月,就职于本公司,先后受聘担任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2002&年3
月至2003&年8&月,曾经就职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担任监察部副总经理。史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第一
分校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杨红女士&1967&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6&年10&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现任本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03&年7&月至
2011&年1&月,杨女士曾先后担任本公司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客户服务部总经理。杨女
士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本科学历。
王旭先生&1967&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9&年5&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王先生自2009&年4&月起任本公司办公室主任。自1999&年1
月至2009&年4&月,就职于本公司,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团险销售部副总经理、健
康保险部副总经理、处长、副处长等职。1989&年至1999&年为中国航天中心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王先
生1989&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金融MBA&硕士学位。王先生系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3
副主任医师。
田会先生&1951&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4&年6&月起担任本公司监事,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2006
年6&月至2008&年4&月任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2000&年到2006&年任中煤国际工
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田先生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及中国矿业大学并先后获得学士及博
士学位,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简历
万峰先生&简历见“董事”部分
林岱仁先生&简历见“董事”部分
刘英齐女士&简历见“董事”部分
刘家德先生&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3&年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04&年6&月起兼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
年5&月起兼任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12&月起兼任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董事。刘先生2000&年起任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刘先生1984&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
中央财经大学),主修财政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
员会委员。
周英先生&1954&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8&年8&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纪委书记。自2006&年11&月起担任本公司纪委书记。周先
生自2004&年5&月起至2006&年11&月止,任职于北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任专职监事(副局级)、第
五办事处主任(副局级)。周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苏恒轩先生&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8&年8&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期间担任本公司总裁助理。
自2006&年11&月起担任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12&月起担任保险职业学院董
事。苏先生自2003&年至2006&年任本公司个险销售部总经理。苏先生于1983&年毕业于河南省银行学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
44
校,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学系,主修保险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苏先生具有
超过28&年的中国人寿保险从业及保险管理经验,系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营销工
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缪平先生&1958&年出生&中国国籍
自2009&年12&月起担任本公司副总裁。自2006&年9&月起任本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2004&年
9&月起任本公司江西省分公司总经理,2002&年4&月起任本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缪先生于1996
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缪先生具有逾30&年的人寿保险从业及保险管理经验,系
高级经济师。
邵慧中女士&1954&年出生&美国国籍
自2007&年3&月起担任本公司总精算师。邵女士曾为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的资深
副总裁兼总精算师,具有多年保险公司从业经验,曾任多家精算师协会的主席及高管人员,拥有CFA
(注册金融分析师)、CERA(注册企业风险分析师)、CEBS(注册雇员福利专家)、CHFC(注册金融
顾问)、CLU(注册寿险师)、MAAA(美国精算学会会员)、FSA(北美精算师学会院士)等多个职业
资格。邵女士先后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和美国爱荷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