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今年30岁,是在乡镇上开开心人大药房官网比较容易找优秀的老婆还是去大城市卖房子比较容易找优秀的老婆

是在乡镇上开个药房好找老婆还是去一二线城市卖房子好找老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是在乡镇上开个药房好找老婆还是去一二线城市卖房子好找老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哪里好挣钱啊。有钱在哪里都好找老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本人今年30岁,是在乡镇上开个药房好找好的老婆还是去学厨师好找好的老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本人今年30岁,是在乡镇上开个药房好找好的老婆还是去学厨师好找好的老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还是开药房啊!开个药房更能显示出你的人力财力呀!且稳定无风险。
采纳率:6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中国式大佬_大学生考试网
中国式大佬
中 国 民 营 企 业 家 资 料1 1、冯仑 ......................................................................................................................... 3 、 2、郭广昌 ..................................................................................................................... 8 、 3、胡成中 ................................................................................................................... 21 、 4、黄光裕 ................................................................................................................... 23 、 5、黄鸣 ....................................................................................................................... 31 、 6、黄如论 ................................................................................................................... 33 、 7、李东生 ................................................................................................................... 42 、 8、李兴浩 ................................................................................................................... 48 、 9、李彦宏 ................................................................................................................... 49 、 10、卢志强 ................................................................................................................. 61 、 11、马化腾 .................................................................................................................. 63 、 12、马云 ..................................................................................................................... 66 、 13、茅理翔 ................................................................................................................. 88 、 14、牛根生 ............................................................................................................... 110 、 15、任正非 ............................................................................................................... 125 、 16、史玉柱 ............................................................................................................... 133 、 17、田文华 ............................................................................................................... 139 、 18、王传福 ............................................................................................................... 143 、 19、史玉柱 ............................................................................................................... 150 、 20、王奉友 ............................................................................................................... 152 、 21、鲁冠球 ............................................................................................................... 158 、 22、刘永好 ............................................................................................................... 183 、 23、王健林 ............................................................................................................... 186 、 24、王均瑶 ............................................................................................................... 202 、 25、徐之伟 ............................................................................................................... 212 、 26、许家印 ............................................................................................................... 222 、 27、许荣茂 ............................................................................................................... 232 、 28、翟美卿 ............................................................................................................... 236 、 29、宗庆后 ............................................................................................................... 243 、 30、蒋锡培 ............................................................................................................... 259 、 31、周大虎 ............................................................................................................... 269 、2 1、冯仑 、冯仑,生于 1959 年。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是万通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北京万通实 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通国际集团高级董事。 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曾在中央党 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历任讲师、副处长、副所长,从事 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 经营、 组织、 管理工作; 目前还兼职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 中共中央党校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和北京经贸大学研究 冯仑心中自有一二三四 ??万通的董事长冯仑给公众形象有点紊乱。 冯仑自己坦承: 我是个职业董事长, 信奉老庄, 不善理财,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而以冯仑的个性及其在万 通的作用而论,把冯仑比作房地产思想家倒也恰如其分。 冯仑心中的一二三四: 一条革命的道路 “列数光阳,万通已历十载……。环顾四周,思前想后,唯有‘革命’ 一法。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认识两种规律,掌握两种本领,挣两种钱。 ” 事不过三 A、民营企业三阶段: “民营企业, 其组织进化一定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经常讲的 ‘梁山模式’ 。 民营企业在第二个阶段表现出组织进化政府化、国企化、社团化。而第三阶段则是由此为起 点变革建立起来的适合市场竞争的商业组织。 ” B、企业经营三招式: “最低水准是花拳绣腿,好看但不堪一击;第二阶段叫精专一门,可能十八般武艺只会 使棒,棒使得好,可以像林冲那样;第三境界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你看不出哪一门 最强,但最强的是能把十八般武艺融合在一起的这个功夫,而且这个功夫是任何人不能比 的。 ” C、赚钱三境界: “最低境界是劳动而无获;中间境界是劳有所获,你做一分工作,得一分回报,按劳付 酬;最高境界,不劳而获,你能把各种事情都安排好,坐在家里就日进斗金,但这种事情不 大可能,只能说曾经梦里有,现在没看见。 ” D、三大革命任务: 资本的革命、公司组织的革命、传统房地产商业模式的革命。 四平才能八稳 A、学习乌龟的四种特性: “龟之所以长命百岁,与它的特性有很大关系:一是龟总是紧贴大地,不是高高在上, 高高在上往往容易跌下来,而龟不存在跌落的危险;其二,龟有壳,不怕碰撞,可以承受一 定的压力,有抗风险的能力;第三,龟很稳,很少动作,这样能积蓄能量,减少耗费;第四, 龟是很善的动物,从不伤害他人。龟身上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 B、四条基本经营方针: “资本社会化、公司专业化、经理职业化、发展本土化。 ” C、四步走的发展战略: “按计划我们分四部分把所有的传统地产进行改造。第一,我们采用类似戴尔模式的运 作方法,营销住宅。第二,与房地产有关的所有服务采取虚拟社区。第三,与万科发起一个3 采购网站,运用 B2B 模式进行集中采购。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层彻底年青化, 大规模培训,改造我们的思维模式,改造我们的组织架构,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最终变成 一个具有连续现金流量,低负债,高弹性,真正成为资本市场上受欢迎的企业。那时再谋求 上市。 ” 冯氏语录 ??(一)要认识两种规律,掌握两种本领,挣两种钱。 ??(二)制度选择归根结底应该以理财为落脚点。管人是为了治事,治事是为了收利。 学先进、 ??(三)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学先进 傍大款、走正道。不学先进你就会走歪路。傍大款,就是要和有实力的 公司合作,处理好投资者关系,提高合作伙伴的质量,这样才能把我们带起来。我们要走正 道,我们所说的这些“大款”也都是走正道的。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四)从“原罪” (编者注:指企业创建时因无股本金而负债经营导致资本结构和财务 结构不合理、产业选择趋向暴利行业或项目等状况)开始的民营企业,其组织进化一定要经 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梁山模式” 。民营企业在第二个阶段表现出组织 进化政府化、国企化、社团化。而第三阶段则是由此为起点变革建立起来的适合市场竞争的 商业组织。 ??(五)虽然目前在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企业并购蔚然成风,资产重组也不是什 么新鲜事,但我们还是要慎重,降低“制度成本” ,避免“文化陷阱” ,这就是企业买卖当中 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简介 冯仑, 1959 年出生于陕西西安。 1982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 1984 年毕业于中央党校, 2003 年获得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1984 年至 1990 年期间先后于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 任职。1991 年创建万通。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 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轮值主席、 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 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自 1991 年开始,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 年,领导创立了北京 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 策划并领导了对 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华联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使万通集团在几 年内总资产增长逾 30 亿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冯仑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的美誉。作为房地产 行业的创新者和开拓者,经过长期思考与研究,冯仑否定了传统的“全能地产开发商” 。在 总结分析港台及欧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后,万通地产变“香港模式” 为“美国模式” ,即由全能开发商转型为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并通过战略调整将万通地产 商业模式进行改良,此举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冯仑于 1999 年与深圳万科的王石、河南建业的胡保森等联合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首家房 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房网, 发起 “新住宅运动” 2002 年冯仑当选为第二任轮值主席。 。 上任后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网的组织运作框架, 进一步增强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 同时加强 中城房网与海外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成立“联盟投资公司” ,进行成员共同开发“联盟 新城”的尝试,使联合开发、联合采购、联合融资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在业务运作方面,1999 年冯仑推出“新新家园”品牌――中国第一个实施注册的高档 住宅品牌, 开创了地产品牌建设的 “第三条道路” 。 “新新家园” 旗下三个项目均获得业界 “明 星楼盘”称号,还获得“中国明星楼盘”“中华建筑金石奖”等殊荣。冯仑 2001 年获得“十 、 大最具人气企业家”称号。冯仑领衔的万通地产
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名企”称 号,同时他本人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的殊荣。在胡润主持的“2003 房地产影响力人物 50 强”的评选中,冯仑先生位列第四。4 冯仑先生 2003 年主要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1、被称为“房地产思想家”的冯仑,在业内率先提出要变“传统的全能房地产开发商” 为“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 ,即由“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 ;并率先整合万通地产业 务,推出万通地产新战略,2003 年万通地产在岁末的住交会上推展新战略,在业界引起轰 动。 2、 冯仑先生在任中城房网轮值主席期间, 加强中城房网与海外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 成立“联盟投资公司” ,进行共同开发“联盟新城”的实践,在郑州联合开发“郑东联盟新 城” 。 3、2003 年,冯仑先生策划并积极推动大型电视专题片《居住改变中国》的拍摄,本着 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传播中国新兴地产文化理念为宗旨。 4、2003 年 10 月,冯仑先生倡导发起《绿色生活论坛》 ,在中城房网内部提倡企业责任 与社会价值,率领万通地产扛起绿色环保大旗。 5、冯仑先生以《万通的精神就两个字:学好》为题,率先在行业内倡导企业责任与社 会价值;万通地产在“非典”期间首创“万通地产非典百万预防与救助基金” ;在央行房贷 新政面前提出“以‘大我’的立场” ;在“第二届万通地产生活节”中倡导与实践“绿色环 保事业” ;在万通反省日提出“万通要成为 5%的杰出公司” 。 万通实业集团董事长冯仑简介 冯仑简介:生于 1959 年。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是万通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北京万通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通国际集团高级董事。 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曾在中央党 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历任讲师、副处长、副所长,从事 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 经营、 组织、 管理工作; 目前还兼职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 中共中央党校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和北京经贸大学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中国企 业家》杂志常务理事、海南省总商会常务理事等。主编过《中国国情报告》 ,著述有《社会 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等,译著包括《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 。 自 1991 年开始,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全过程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 年,领导创立了北 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 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 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 冯仑的公众形象有点紊乱。在冯仑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里,冯仑一会儿发出房地产革命 的号召,一会儿又大谈新经济如何带来新思想。除丰富多彩的言语外,冯仑还忙着发起“新 住宅运动” ,构筑“中城房网” 。在老部下潘石屹的眼里,冯仑就像个导演,一点没有地产商 必备的脚踏实地的气质,在网民们的嘴里, “冯主席是个思想家” ,冯仑自己坦承:我是个职 业董事长,信奉老庄,不善理财,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以 冯仑的个性及其在万通的作用而论, 把冯仑比作房地产思想家倒也恰如其分。 当我们捧读 “冯 仑语录”“元旦社论”等冯仑著作时,跃然纸上的口号宏论,使房地产思想家冯仑的形象变 、 得更加生动清晰起来。 冯仑生于 1957 年,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20 岁的时候,冯仑成为中共的一员, 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冯仑,自然深谙正统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方式。日后他的语言风格、思维方 式、决策习惯,虽无刻意模仿的嫌疑,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露出那个时代的痕迹来冯仑也承 认“传统意识形态和宣传对我影响最大” 。 从中央党校毕业后,冯仑先是当教师,这也就是他说的“说话写字受过专业训练”的时 期。冯仑曾经当着记者的面说: “做生意的人都特别能‘说’ 而且你会发现, , 尤其是创业者, 他们会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说,说过之后,当着你的面还可以重新讲给别人听,一点心理障碍 都没有。要没有心理障碍地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地讲,讲到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5 能让别人相信。我原来当过老师,老师就是在不停地讲一些重复的内容。 ” 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 吃腻了思想盛宴的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 一批批思 想者下海变成了实业家,冯仑也从纸上谈兵进入前沿阵地。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刘军会 合海南体改所的易小迪、潘石屹成立了海南万通。从那时起,冯仑就成了万通的精神领袖, 为万通立下了一系列“军规” ,什么正派执着啦,有责任感啦,追求理想啦,倡导牺牲精神 啦,有点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冯仑说: “你境界高,大家都高,合作空间才大。 ” 在海南, “万通”的全称叫“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 做的是“农业开发” , 的买卖。其实,1992 年时的海南,所谓“农业开发”不过是地产开发的代名词。冯承认这 第一单生意是他亲自设计操作的,他说: “我现在不拼刺刀,那是因为我拼过刺刀。 ”有记者 问他“为什么万通不讲‘第一桶金’的故事?” ,冯的答复很巧妙: “我们认为在这个创业过 程中有很多事情拿捏得也不准,如果讲得不适当,通过媒体可能会放大我们的错误,如果讲 一些创业中折射出来的理性思考,会留下一些思想性的资料。 ”理性思考的结果,就是冯仑 经常念叨的民营企业的“原罪”说,以及从梁山模式到现代商业组织的发展路径。 万通六雄们从海南的农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 ,1993 年,有先智者提醒万通,海南不 是久留之地。于是,潘石屹带着一小笔钱到了北京,找到华远,通过运作,拿下了阜城门地 铁上盖那块地。潘事后承认自己不太懂房地产,邓智仁是他请的老师,正是潘邓的合作,成 就了万通新世界商城的辉煌, 揭开了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序幕。 从万通新世界商城 走出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两大主力: 以“万通系” 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队伍, 和以“利达行” 为代表的房地产营销队伍。 在万通完成原始积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后,被经济学家张维迎称作“朋友型”企业的 万通,一方面极度繁荣,一方面分崩离析,到 1995 年,万通的触角已伸进房地产、通信、 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地盘广及北京、海南、西安、沈阳、 武汉。值得一提的是,1994 年时,万通就在美国投资了亚信(1995 年退出,据说总收益达 80%) ,这是万通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就在万通总资产达到 70 亿元时,万通经历了一次剧变,北京万通的法人代表潘石屹黯 然离开万通。之后,万通进入多事之秋,开始收缩,易小迪留在了广西万通,王功权远赴美 国从事风险投资,潘石屹还要等三年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冯仑则开始了他称之为“四化” 的革命。1997 年,万通完成了“资本的革命” ,成为股份制公司。 万通沉默了。在此期间,先是潘石屹在现代城一炮打红,接着易小迪又把阳光 100 做成 了楼市新星,加上其他万通人开发的项目,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 “万通系”声名鹊起,万 通本身竟被笼罩在“万通系”光环的阴影下,市场上开始流行起万通不行了的说法。 如何看待万通的分化和后来者居上的现象?冯仑解释说,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化一开始就 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政府垄断,一方面民营企业规模也很大,万通 1997 年成立股份公司 时,定向募集了 8 亿元资金, “万通系”由此而来。国营企业也走出了不少开发人才,但营 销没有万通人做得有声色,因而不被人注意。 冯仑说, “万通系”引人注目,与万通的历史、企业文化大有关系。不同于万科培养了 一批职业经理人,万通培养了一批老板。冯仑自豪地说: “万通人有做老板的遗传基因。 ” 1995 年以来,万通一直在吃老本,1999 年,尽管有万泉新新家园的热销,尽管冯仑已 在董事长报告中宣布: “在完成内部一系列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之后,各方面的业务发 展持续向好,令人鼓舞” ,但万通的每股盈利仅为 0.0033 元。 万通的出路在哪里?冯仑思前想后得出的结论是, 传统房地产拖了万通的后腿, 若要轻 装前进,非终结传统房地产不可。 明明是北京房地产市场如日中天, 冯仑硬说传统房地产没有出路! 是冯仑的思想出轨了, 还是冯仑对房地产开发失去信心了。看起来,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6 冯仑认为,传统房地产业的特点是“五高” ,即高负债、高存货、高资产、高风险、高 回报。 “五高”之外,还有几大麻烦:一是高负债来押项目,买地;二是项目周期长,资金 回收太慢;三是现金流量不稳定;四是开发的项目值钱,公司不值钱;五是经营本地化,很 难跨地区经营。一句话, “这些麻烦在资本市场上都是致命的。 ” 如果冯仑的眼睛没有盯在资本市场上, 冯仑对传统房地产纵有千种烦恼也只能是徒唤奈 何,问题是他看到了资本市场,确切地说,他看到了风险资本在网络经济中呼风唤雨的无限 风光。 怎么摆脱传统房地产的束缚,在资本市场上再挣一桶金?早在 1994 年万通就在美国投 资亚信,就撒开了中国第一家房地产网―――北京房地产联合网。1999 年,冯仑又和王石 等人鼓捣出另一张网―――“中城房网” 。起先冯仑很是积极,以为一网不捞鱼、二网总能 捞上些虾米来,但不久他就说,中城房网“就像一个假肢装在了一个人的腿上,其他的腿插 进来有什么意思?”万通是网络经济的早起者,总不能赶个晚集,眼巴巴地看人家捞上大鱼 走人吧!何况,传统房地产有那么多“不愉快因素” 。 2000 年 4 月,像所有民营企业的决策者一样,冯仑弄了个“创新业务小组” ,在怀柔山 区,闭门两个月, “用信息社会的思考模式和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组 织架构” 。 两个月后,冯仑开门宣布:要做房地产业的戴尔,在网上攒房。 “我不花钱圈地了,土 地只是我在网上按需建房的集成要素。 ”冯仑把自己定位为网上房屋集成商,万通将通过网 络,实现全球采购,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独立住宅,为此,他在网上给未来的客户筑了一个 巢,希望以此引来无数的金凤凰。 为了证实他的思想并不虚妄,冯仑把万通的业务方向调整到“为富人服务” ,同时,又 请清华大学做全球房地产模式分析报告,为他的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冯仑为万通筑巢网定下了 5 年后 100 亿的销售目标,到目前为止,万通方面宣称已有 10 亿元的订单。10 亿元也许不假,但有多少是通过网上定制卖出去的独立住宅恐怕只有冯 仑清楚。 在这场被业界称为“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的革命中,冯仑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确有 不少地主找上门来,要万通去做房地产开发。冯仑对网络前景的信心不容置疑,通过网络实 现与资本亲密接触的计划还要托付给遥远的未来。 他兜了个大圈子, 最终又回到了房地产开 发这一令他不愉快的事业中。 其实,如果冯仑真的像他所说,不再圈地,只做独立住宅供应商,冯仑就把自己从全能 的房地产开发商变成了纯粹的木匠泥瓦匠(建筑商兼材料供应商) ,万通的利润未必比现在 有地有房时更高。 因此,冯仑所说的房地产商业模式革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革命是嘴上说的,圈 钱是心里想的,只不过晚了一步。 借用“冯式语言” ,我们忍不住要说: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场迟早要来的房 地产革命还看不到开始的日子,万通注定还要在传统房地产的地里刨食。 ”7 2、郭广昌 、做市场调查赚到第一个100万; 做房地产营销赚到第一个1000万; 做生物制药赚到第 一个亿;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赚到第一个10亿。这位农民之子出身的青年企业家,白手 起家的他是怎么办到的? “我们是一个小公司” ,在很多场合,郭广昌还是谦虚地这样说。复星集团目前已经拥有复 兴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天药股份、羚锐制药、国药股份和南钢股份7家上市公司, 及其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数个产业集团,与之存在产权关系的公司有100多家。郭广昌, 居2003胡润内地百富榜第13名,被誉为“2002年赚钱最多的人“,被媒体称为” 上海的比尔盖茨“,他是复星集团的一把手,今年36岁。 郭广昌以10万块人民币起家, 经过11年的创业历程, 如今的复星集团是一个总资产11 4.78亿元人民币(2002年) ,在中国大陆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民营企业 10强第7位的一个大型企业, 涉足的领域包括现代生物与医药、 房地产、 商贸流通、 金融、 钢铁、信息等产业。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是怎么办到的? 十万创业白手起家 骑车拉单身先士卒 1967年当郭广昌诞生在浙江东阳老家时, 务农的父母亲或许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儿子在 30年后会有这番成就,更不可能去想象会有如此多的财富。 复旦是郭广昌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郭广昌在大学读的是哲学系,这建构了 他缜密的逻辑体系。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复旦大学校团委工作,先当干事,后当调研部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郭广昌和他后来的创业伙伴、同为复旦校友的梁信军一 起在浙江听到了这个消息。梁信军回忆道: “最初听说个人也能办公司了,我们当时觉得很 兴奋。 ”而原本已经顺利通过TOEFL和GRE考试准备出国深造的郭广昌,又因在团委 的工作发生一些不愉快,便和梁信军一起萌生了下海从商的决心。 当时25岁的郭广昌和24岁的梁信军, 又物色了其他三位复旦校友作为合作人血―23岁 的汪群斌和范伟、22岁的谈剑(女性) ,凑齐了10万人民币,以郭广昌为主,办起了当 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和调查专业公司,命名“广信” 。梁信军如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创 业资金的来源: “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借的,还有就是我们几个人的资本金,其中一部分 是郭广昌准备出国留学的钱。 那段时间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挺大, 他先把人民币换成了美元准 备出国,后来为办公司又把美元换成了人民币,还小赚了一笔。另一部分是我们几个作市场 调查攒下的钱。 ”其中,郭广昌注入3.8万元,是最高比例的资金。 经过短暂筹备,1992年11月17日,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这在上海的民营企业中 算是比较早成立的。 这几个年轻人最初在复旦大学文科楼哲学系租了两间小教室, 大约30 多平方米, 作为办公室。 第一笔单子是搞一个电视节目的选票统计工作, 做一张问卷两分钱, 而最后赚了上万元,郭广昌还作为统计方代表上台发言。那时,郭广昌骑着自行车去开发业 务,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陆续成为公司的客户。10个月下来,居然赚 了100万。1993年,广信改名为“复星” 。 体察把握市场大势 资本运作急遽扩张 然而,调查公司的利润越做越薄,郭广昌开始想自己做产品,先后搞过彩色火焰蜡烛、咕咚 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等,但都不成功。一天,郭广昌发现郊区一家房产公司的销售成绩 不是很好,于是他决定投入。在当时,卖房子通常就是在工地附近挂块售楼广告,而且是将 房子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而郭广昌却是到处打广告,在报纸上登,夹报广告也做,还有 邮递广告,房子也不是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而是一间间、一套套地卖给个人消费者。这8 些现在看来很平常的办法, 在当时是很新鲜的。 为了把当时一些从海外归来的人的家庭情况 打听清楚,郭广昌和伙伴们还跑到出入境管理部门去查,把广告送上门,结果房子的销售量 一下就上去了,给复星赚来了第一个1000万。 这一路走来,郭广昌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市场感觉。他决定放弃自搞产品,回到母校,找到生 命科学院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从而踏入了生物医药产 业。但当时,医院普遍还不接受这种新型试剂,郭广昌为推广这个产品,采取由复星提供基 因诊断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而医院只提供场地的办法,且双方分成。原来医院检测病毒性 疾病的周期大约要3个星期,而使用PCR后,仅仅一两天结果就可以出来,因而越来越多 的医院接受了这个新产品。 复星就依靠这种技术和服务捆绑的销售模式, 很快当上了行业老 大。1995年,复星赚到了第一个亿。 “十五大”之后,民营经济的地位得到了承认。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 次即募集资金人民币3.5亿元。郭广昌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 业与资本对接。 这几年, 复星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相当活跃, 复星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股权交易, 急速扩张版图。 透过收购豫园商城而进入商贸流通领域; 透过成为友谊股份的最大股东而介 入上海的超市连锁业;控股著名的医药国企,并进而从医药研发走向掌握通路;参股唐山建 龙而踏入钢铁业,并继而在今年4月收购南钢股份;而在最近的6月份,复星又入主了蜚声 海内外的南京夫子庙景区,准备在观光旅游业有番作为。房地产也是复星的主业之一,旗下 的复地集团, 经2003年上海房地产行业综合实力评比, 位居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 第四名。此外,在汽车、金融证券、体育、电子、教育软件、报刊经营发行等产业,也都有 复星的身影。 修身齐家立业报国 树立独特企业精神 复星的产业扩张有一个特点,即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或许郭广昌真正的兴趣并不在产 业,而在于资本运作。产业运作乃是为资本运作提供一个载体和提供现金流。 即便如此, 郭广昌对于经营企业还是有其独到之处。复星的企业理念是: 修身、齐家、 立业、 助天下。很显然这是源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高科 技的现代企业,一个今年才30多岁的青年企业家,何以要提出这样一个听上去“传统味” 十足的企业理念? 郭广昌这样解释: 现在时代变了, 今天社会的经济细胞不再是家, 而是企业, 天下既平且盛, 治国、平天下便不可能再是知识分子实现价值的选择,倒是立业助天下,即产业报国是一条 走得通的人生正道。复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传统味的理念不仅表达全体员工的抱负, 同时也是精神需求。 对于“2002年最会挣钱的人”这一头衔,郭广昌十分无奈,低调行事的他并不希望得到 这样一个桂冠。 “现在有些人把复星说成一个神话,给人的感觉是,好象这帮人运气特别好, 摔了一跤, 都捡到了金子。 没那么容易, 很辛苦的。 复星的第一个100万是靠咨询赚到的, 靠知识赚钱;第一个1000万是房地产营销做到的;第一个亿是靠生物制药赚来的;而第 一个10亿是通过资本与产业相结合达到的。 复星发展的轨迹实际上非常清楚, 复星怎么会 是神话呢?” 很长时间以来, 郭广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成 本?规模?技术?营销?在这里面,充满了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说,一项技术可能从单纯 的角度来讲是最先进的,但如果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就不能说拥有这项技术,就具备了核 心的竞争力。同样,并不是最大规模的企业就必然具有核心竞争力,因为它很可能只是一个 泥足巨人。营销也是,它只是企业运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并不能代表最终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竞争力都是比较的竞争力,任何商业都是博奕的商业。在郭广昌看来,上述这些东西都 是第二个层面上的。 首先是要找到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只有把握了市场大势、 掌握产业9 趋向的,才可能谈到成本、规模、技术、营销等因素。郭广昌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要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里面,这 三者绝对是统一的,而这同时也是复星的使命。郭广昌认为,这也是商业中的真理。 顺应潮流发现商机 敏锐嗅觉成就大业 在所有的商人中,李嘉诚最为郭广昌所推崇, “他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他靠 的就是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郭广昌这样说。这些年来,复星一直在 尝试发现、体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并从大趋势中找到机会。复星今天之所以有如此规模, 就是顺着大势走,并且先于大趋势来临前就能敏感地意识到。 郭广昌有他自己的市场嗅觉术, “在中国这个市场,不能只相信分析报告,也不能光靠书本 上的东西。必须到市场中去,体会活生生的需求。比如说,现在我基本上每半个月就会到售 楼处,看看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听听销售员在想什么,到房子里看看,到底适合不 适合居住,一有问题,我会指出来。同样,我也会到一些优秀的同行中去,看看他们是怎么 做的。 ” 在郭广昌和其他几位创业伙伴看来, 复星过去10年来最大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 改革开 放以来,大陆有四次机遇,最早的开放,出现了很多个体户;然后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 后,知识分子下海办公司;第三次就是资本市场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让一些业绩不错的公 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了机会;还有1998年国有企业退出非竞争性的行业的机会。 “而后 面这三个机遇,复星全部都抓住了,也就造就了今日的复星。 ”郭广昌说, “而现在上海和中 国又出现了新的机遇,这也是复星下一个10年的机遇。 ” 郭广昌简历 年龄:35 出生地:浙江东阳 教育:硕士?复旦大学,MBA??本科:复旦大学,哲学系? 主要公司:复星高科技集团?www.fosun.com? 公司总部:上海 第一次上市:上海――600196复星实业?1998年8月? 主要行业:上海房地产,医药,零售 资产:3.6亿美元?2001年0.7亿美元? 郭广昌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和4个朋友在1992年用4500美元开发了一个测试甲 肝的医疗产品。他的投资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参股5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70多家公 司,去年的总销售收入达10亿美元,纳税1000万美元,有4000名员工。他是中国 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企业家之一,他还投资媒体、钢铁行业。复星集团旗下还有零售行业, 主要是一个超市连锁,两个医药连锁和一个大卖常郭广昌是全国政协委员。 复星之路:抢食国资,快马加鞭 如今,在证券市场耳熟能详的“复星系” ,涉足医药、商业、钢铁、房地产业,总资产达到 198亿元,掌控着7家上市公司,神速扩张。但是,它有更大的“胃口” ,并制定了严密 的商业规划――复星正在赶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 。 构成这嘲盛宴”的,是正待出售的10万亿国资。 “十六大”明确了“国家统一所有,分级 行使产权”的国有资产管理变革方向后,作为这10万亿国资所有权的新代表,地方政府正 在从以往的“账房”转变为“东家” 。新东家们正在掀起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浪潮。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的话说, “尽管起草了10年的《国有资 产管理法》还未出台,而且国有资本的控制范围、国有股转让的规则、程序、统一的资本预 算格式和程序都并未规范” ,但是各地政府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在国企的并购重组中扮演着穿 针引线的角色。在西安,资产总额为80.62亿元的60家国企被宣布出售;重庆,1010 00亿国资等待买主;深圳,推出第二批约50家国企进行国际招标;而江苏省则一口气端 出了涉及资产总额达649亿元、可重组资本为117亿元的282个项目。 “由于外资对国企并不熟悉, 所以国内资本才是最大的买家。 世界银行国企问题专家张春 ” 霖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国资改制对于民营资本来说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抢跑 今年3月, 由豫园商城?600655?与复星产业、 沈阳恒信国资经营公司等5家单位共 同出资组建的德邦证券在正式挂牌之前,奉命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陪同上海复星产业投 资有限公司的人到全国各地考察有待出售的国有企业资产质量。 “复星组团分兵几路,到全国各地物色项目,都跑疯掉了。 ”德邦证券上海投行总部的负责 人对《今日东方》说, “复星计划一年出50个亿,用来收购待出售的国有企业。 ” 据复星方面介绍,今年初,复星产业投资公司接到不少省市经贸委的抛来的“绣球”“短短 , 十几天的时间,我们派人跑了陕西、广西、四川几个省市,碰到好的项目,就会留下来做进 一步的洽谈,不过,这时常常遭遇其他实力强劲的买家,他们往往并不显山露水,但资金雄 厚。 ”比如,等在西安待出售的几家上市公司后边的几十家民营企业,其中不乏像德垄华丽 这样响当当的名字。用一个字来概括,复星是在“抢”而不是“找”项目。 的确,复星正在抢购国资的热潮中越跑越快,而且好消息不断传来。也许,连郭广昌自己都 没有统计过,到底出席过多少次国企改制挂牌或签约的仪式。近10年来,通过投资参股、 控股、收购兼并数十家国有企业,复星的版图越来越大。 其实, 复星真正介入国企是在1996年下半年――控股上海市卫生局下属的华泰生物工程 公司。当时,复星主要瞄准的国企对象是,在行业中一流的、有规模、有实力的国有医药企 业。但是随着1998年8月复星实业发行上市,成功募集3.575亿元资金后,对国企 市场觊觎已久的复星搜猎的目标明显在扩大,显然,它已不满足只做个“医药大佬” ,而且 期待着在更多的领域施展更加动人心魄的“大手笔” 。 路径 投资豫园商城?600655?可以看成一个复星扩张中的代表性案例。2001年8月, 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了股权转让、 托管协议, 但是 11月22日又终止了该协议,就在外界惊诧之时,6天过后,刚刚成立的注册资本为6亿 元的复星投资浮出水面,与豫园商城再度签署协议,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公告说终止协议,外界以为复星要退出了,其实,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因素,因为 考虑到便于以后的运作,新成立一家公司更为合适。 ”复星高层说。 其实,在复星一系列股权交易中,类似于复星投资的公司频频亮相,操作方式越来越娴熟, 产业布局越来越广泛。 比如在友谊股份?600827?的运作上, 复星也是先和友谊股份 的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组成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 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 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 的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而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而友谊股 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的股权,这样一来,友谊复星也就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 1年, 复星集团又把友谊复星的股份转让给了复星实业?600196?, 一条精巧设计的 资本链条就此打造完备。 “在收购路径上,复星的一贯玩法是喜欢躲在大股东背后、当个‘祖母’股东” ,青海证券 的分析师黄硕评价道, “这种国企+民企的嫁接方式,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同时也会从政府 那里得到更多的优惠。 ” 除了收购路径的绝对安全之外, 复星在收购行业的选择上也显得极为谨慎。 在对于最近郭广 昌投资的得意之作――要约收购南钢股份之前, 复星参股民营钢铁企业唐山建龙作为进军钢 铁业的试金石。11 “复星决不会在一个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时候进入,我们把握的是行业的赢利和整合的空 间,收购的时机显得很重要。 ”复星系对国有企业收购时机拿捏得分毫不差。 “复星系总能赶在一些国企上市的前夕, 完成闪电收购” 浙江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王宝华 , 说, 比如羚锐股份?600285?、 天津药业?600488?均在复星投资参股后不久 即宣告上市。而对友谊股份,则是赶在其A股增发前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0年1 1月,友谊股份以每股2.22元的价格向友谊复星转让732390万股,而2002年 5月,友谊股份的增发价格高达14.5元。 投资 “复星从来都不是一个生产经营型企业, 注定是一个投资型公司” 复星实业?60019 , 6?董事会秘书秦学棠这样总结复星。 当复星投资的触角从生物医药延伸到商业、房地产、信息、钢铁、证券、银行、传媒甚至旅 游业时, 复星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经济体。 由于总是和一连 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联系在一起,复星不得不认为是一个“高风险偏好的企业” 。 “我们要面对的是‘差异性’”复星高层承认他们有可能遭遇的“陷阱”“地方政府的推 , , 介、中介机构提供的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实际资产质量、主要是不良资产之间差异,以及我 们对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和政府对企业角色界定之间的差异。 ” “对于频繁收购国企的复星来说, 要面临的风险很多。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的分析师梅 ” 挽强说, “比如,团体磨合、经营管理的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陌生行业的进入风险 以及人才的缺乏。 ” 在国资全面退出的浪潮中,复兴无疑不想放弃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正如在鲜花的背后 也有陷阱一样,处在抢滩国资风浪尖上的复星也同样伴随着来自投资风险的威胁。 复星抢跑,仅仅是当下民营企业抢食国资的一个个案。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今,在证券市场耳熟能详的“复星系” ,涉足医药、商业、钢铁、房地产业,总资产达到 198亿元,掌控着7家上市公司,神速扩张。但是,它有更大的“胃口” ,并制定了严密 的商业规划――复星正在赶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 。 构成这嘲盛宴”的,是正待出售的10万亿国资。 “十六大”明确了“国家统一所有,分级 行使产权”的国有资产管理变革方向后,作为这10万亿国资所有权的新代表,地方政府正 在从以往的“账房”转变为“东家” 。新东家们正在掀起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浪潮。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的话说, “尽管起草了10年的《国有资 产管理法》还未出台,而且国有资本的控制范围、国有股转让的规则、程序、统一的资本预 算格式和程序都并未规范” ,但是各地政府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在国企的并购重组中扮演着穿 针引线的角色。在西安,资产总额为80.62亿元的60家国企被宣布出售;重庆,10 00亿国资等待买主;深圳,推出第二批约50家国企进行国际招标;而江苏省则一口气端 出了涉及资产总额达649亿元、可重组资本为117亿元的282个项目。 “由于外资对国企并不熟悉, 所以国内资本才是最大的买家。 世界银行国企问题专家张春 ” 霖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国资改制对于民营资本来说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抢跑 今年3月, 由豫园商城?600655?与复星产业、 沈阳恒信国资经营公司等5家单位共 同出资组建的德邦证券在正式挂牌之前,奉命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陪同上海复星产业投 资有限公司的人到全国各地考察有待出售的国有企业资产质量。 “复星组团分兵几路,到全国各地物色项目,都跑疯掉了。 ”德邦证券上海投行总部的负责 人对《今日东方》说, “复星计划一年出50个亿,用来收购待出售的国有企业。 ” 据复星方面介绍,今年初,复星产业投资公司接到不少省市经贸委的抛来的“绣球”“短短 , 十几天的时间,我们派人跑了陕西、广西、四川几个省市,碰到好的项目,就会留下来做进12 一步的洽谈,不过,这时常常遭遇其他实力强劲的买家,他们往往并不显山露水,但资金雄 厚。 ”比如,等在西安待出售的几家上市公司后边的几十家民营企业,其中不乏像德垄华丽 这样响当当的名字。用一个字来概括,复星是在“抢”而不是“找”项目。的确,复星正在抢购国资的热潮中越跑越快,而且好消息不断传来。也许,连郭广昌自己都 没有统计过,到底出席过多少次国企改制挂牌或签约的仪式。近10年来,通过投资参股、 控股、收购兼并数十家国有企业,复星的版图越来越大。 其实, 复星真正介入国企是在1996年下半年――控股上海市卫生局下属的华泰生物工程 公司。当时,复星主要瞄准的国企对象是,在行业中一流的、有规模、有实力的国有医药企 业。但是随着1998年8月复星实业发行上市,成功募集3.575亿元资金后,对国企 市场觊觎已久的复星搜猎的目标明显在扩大,显然,它已不满足只做个“医药大佬” ,而且 期待着在更多的领域施展更加动人心魄的“大手笔” 。 路径 投资豫园商城?600655?可以看成一个复星扩张中的代表性案例。2001年8月, 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了股权转让、 托管协议, 但是 11月22日又终止了该协议,就在外界惊诧之时,6天过后,刚刚成立的注册资本为6亿 元的复星投资浮出水面,与豫园商城再度签署协议,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公告说终止协议,外界以为复星要退出了,其实,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因素,因为 考虑到便于以后的运作,新成立一家公司更为合适。 ”复星高层说。 其实,在复星一系列股权交易中,类似于复星投资的公司频频亮相,操作方式越来越娴熟, 产业布局越来越广泛。 比如在友谊股份?600827?的运作上, 复星也是先和友谊股份 的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组成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 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 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 的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而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而友谊股 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的股权,这样一来,友谊复星也就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 1年, 复星集团又把友谊复星的股份转让给了复星实业?600196?, 一条精巧设计的 资本链条就此打造完备。 “在收购路径上,复星的一贯玩法是喜欢躲在大股东背后、当个‘祖母’股东” ,青海证券 的分析师黄硕评价道, “这种国企+民企的嫁接方式,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同时也会从政府 那里得到更多的优惠。 ” 除了收购路径的绝对安全之外, 复星在收购行业的选择上也显得极为谨慎。 在对于最近郭广 昌投资的得意之作――要约收购南钢股份之前, 复星参股民营钢铁企业唐山建龙作为进军钢 铁业的试金石。 “复星决不会在一个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时候进入,我们把握的是行业的赢利和整合的空 间,收购的时机显得很重要。 ”复星系对国有企业收购时机拿捏得分毫不差。 “复星系总能赶在一些国企上市的前夕, 完成闪电收购” 浙江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王宝华 , 说, 比如羚锐股份?600285?、 天津药业?600488?均在复星投资参股后不久 即宣告上市。而对友谊股份,则是赶在其A股增发前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0年1 1月,友谊股份以每股2.22元的价格向友谊复星转让732390万股,而2002年 5月,友谊股份的增发价格高达14.5元。 投资 “复星从来都不是一个生产经营型企业, 注定是一个投资型公司” 复星实业?60019 , 6?董事会秘书秦学棠这样总结复星。 当复星投资的触角从生物医药延伸到商业、房地产、信息、钢铁、证券、银行、传媒甚至旅13 游业时, 复星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经济体。 由于总是和一连 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联系在一起,复星不得不认为是一个“高风险偏好的企业” 。 “我们要面对的是‘差异性’”复星高层承认他们有可能遭遇的“陷阱”“地方政府的推 , , 介、中介机构提供的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实际资产质量、主要是不良资产之间差异,以及我 们对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和政府对企业角色界定之间的差异。 ” “对于频繁收购国企的复星来说, 要面临的风险很多。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的分析师梅 ” 挽强说, “比如,团体磨合、经营管理的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陌生行业的进入风险 以及人才的缺乏。 ” 在国资全面退出的浪潮中,复兴无疑不想放弃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正如在鲜花的背后 也有陷阱一样,处在抢滩国资风浪尖上的复星也同样伴随着来自投资风险的威胁。 复星抢跑,仅仅是当下民营企业抢食国资的一个个案。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案例:复星“炼钢” 按照计划,到2006年,复星在钢铁产业的发展将增加1000万吨的产量,根据复星自 己的计算,这大概需要18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国际上要达到这个 目标可能需要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国内钢铁企业的投资可能也需要700亿元左 右,复星声称180亿元就可以解决问题,已经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了。即使如此,这180 亿元对复星而言也依然压力不校 郭广昌曾经强调自己最重视的就是资金的安全性。 如果决定做一个需要百亿元资金的项目, “ 我们最可能的布局是至少有60亿元应该是靠利润和折旧来筹集的。 再有20亿元, 可能要 通过增资扩股来筹集,剩下的20%才可以考虑贷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复星是安全的, 否则的话我不会去干。 ” 落实到复星的钢铁投资来看,对于这180亿元,复星准备分几块:第一,像南钢这样的钢 铁厂其利润加折旧,在未来几年当中,估计能维持在15-16亿元左右,同样,建龙每年 也可以维持16-17亿元,这样,平均每年的自有资金可以投资32-33亿元,而在2 006年之前的两年半时间内, 加上产量逐渐增加所带来的约20亿元, 总共有大约100 亿元资金可以通过复星的钢铁企业来加以解决。 第二个来源, 就是股本金, 复星计划2004年南钢从资本市场筹集大概10亿元人民币左 右的资金。 而宁波建龙明年第一批300万吨钢接近产出的时候, 复星可能会对海外融资2 5%。 期望的融资额在18亿元人民币左右。 这样复星的资本金明年6月份可增加30亿元 左右。 现在就还有50亿元左右的资金需要贷款了。而贷款又可分为两笔,第一笔是长期的,第二 笔是短期的,真正需要的短期贷款可能只有30亿元左右。复星称,即使贷不到款,也可以 把2005、 2006年的增产计划推延6个月, 因为那时候自己的资金已经可以支撑上来 了。 “我们几乎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做成这个事情,不是完全要依赖银行,也没有什么所谓的 政策风险。 ”郭广昌的底气很足。 郭广昌当选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浙商网上海 12 月 26 日消息(《浙商》杂志记者 朱仁华 报道) 今天,上海市浙江商会 召开换届选举大会,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当选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上海市浙江商会是浙江省在沪企业经上海市民政局注册登记批准, 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 团体组织,并接受浙江省人民政府驻沪办事处的宏观指导,已有十八年的历史,是浙江驻沪 民营企业经济总部所在地,是联结沪浙两地经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目前,浙江驻沪企业已近 6 万家,其中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 2000 多家,在沪注册资本14 总资金已超过 900 亿元人民币。 上海市浙江商会现拥有会员 500 多家, 遍布上海各个市、 区, 涉足建筑建材、 房地产、餐饮娱乐、医疗保健、金融投资、文化教育事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附 郭广昌简历 郭广昌,男,1967 年出生,198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9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社会职务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工商联九届执委会常委 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所获主要荣誉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97 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第五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 第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0 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1 年中国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家“开拓奖” 2002 年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 来源:浙商网 作者:朱仁华 上海复星高科(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广昌简历 http://www. 本文阅读 222 次 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民盟盟员。 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 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 1992 年,已经顺利通过 TOEFL 和 GRE 考试的郭广昌,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机会,毅然 “下海”创业。 1992 年他与四个同学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 3.8 万元开始创业, 先后从事过市场 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1993 年进入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始生产乙肝诊断试剂。靠乙肝诊断试剂获 得第一桶金。 1993 年 5 月,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 ,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 的开发上。 1995 年郭广昌倡导设立了“复星――大华百万科教发展基金” 。 1996 年设立“复星――曹家渡街道百万扶贫帮困基金” 。 1996 年 10 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 5 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活医药产业、 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 资源,发挥优势,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和“1+1&2”的共同发展。 1997 年设立“复星――普陀百万科教发展基金”等。 1997 年郭广昌把市场拓展的眼光瞄准国际市场,经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复星在巴西、 印度、南非等国家积极拓展业务,并首批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15 1998 年, “复星实业”上市后, “复星集团”开始多元化历程。目前“复星”涉足房地 产、钢铁、金融等行业。 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沪期间,专门会见了郭广昌等 12 名上海非公经济企业 代表,克林顿回国后还给郭广昌来信,对他和复星集团的发展表示赞赏,并约请复星到美国 发展。 199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郭广昌是全国政协委员,间接持有“复星实业”和“豫园商城”各 35.1%和 11.6%的股 份,财富 5.19 亿元。他的投资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参股 5 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 70 多 家公司,去年的总销售收入达 10 亿美元,纳税 1000 万美元,有 4000 名员工。 他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企业家之一,他还投资媒体、钢铁行业,其中钢铁是与张 志祥(第 95 位)合作的。 复星集团旗下还有零售行业,主要是一个超市连锁,两个医药连锁和一个大卖场。 主要社会职务: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工商联九届执委会常委; 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所获主要荣誉: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97 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第五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 ; 第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2000 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1 年中国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家“开拓奖” ; 2002 年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 中国 400 富人榜第 45 名; 2002 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名。 上海复星高科(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广昌简历 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民盟盟员。 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 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 1992 年,已经顺利通过 TOEFL 和 GRE 考试的郭广昌,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机会,毅然 “下海”创业。 1992 年他与四个同学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 3.8 万元开始创业, 先后从事过市场 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1993 年进入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始生产乙肝诊断试剂。靠乙肝诊断试剂获 得第一桶金。 1993 年 5 月,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 ,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 的开发上。16 1995 年郭广昌倡导设立了“复星――大华百万科教发展基金” 。 1996 年设立“复星――曹家渡街道百万扶贫帮困基金” 。 1996 年 10 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 5 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活医药产业、 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 资源,发挥优势,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和“1+1&2”的共同发展。 1997 年设立“复星――普陀百万科教发展基金”等。 1997 年郭广昌把市场拓展的眼光瞄准国际市场,经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复星在巴西、 印度、南非等国家积极拓展业务,并首批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1998 年, “复星实业”上市后, “复星集团”开始多元化历程。目前“复星”涉足房地 产、钢铁、金融等行业。 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沪期间,专门会见了郭广昌等 12 名上海非公经济企业 代表,克林顿回国后还给郭广昌来信,对他和复星集团的发展表示赞赏,并约请复星到美国 发展。 199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郭广昌是全国政协委员,间接持有“复星实业”和“豫园商城”各 35.1%和 11.6%的股 份,财富 5.19 亿元。他的投资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参股 5 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 70 多 家公司,去年的总销售收入达 10 亿美元,纳税 1000 万美元,有 4000 名员工。 他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企业家之一,他还投资媒体、钢铁行业,其中钢铁是与张 志祥(第 95 位)合作的。 复星集团旗下还有零售行业,主要是一个超市连锁,两个医药连锁和一个大卖场。 主要社会职务: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工商联九届执委会常委; 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所获主要荣誉: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97 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第五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 ; 第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2000 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1 年中国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家“开拓奖” ; 2002 年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 中国 400 富人榜第 45 名; 2002 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名。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郭广昌简介 作者: 五五 来源: 房地产人物 日期: ,23:52 郭广昌简介: 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38 岁, 毕业于复旦大学,2005 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排 名:13; 05 年财富:55 亿元;04 年财富:33 亿元; 主要公司:复星高科技集()17 上市情况: 上海-600196 复星实业(1998 年 8 月) 上海-600655 豫园商城(2001 年 11 月) 上海-600282 南钢股份(2003 年 4 月)主要行业:上海房地产,钢材,医药 行业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复星实业(600196),1998 年 6 月 IPO 商业策略:借助上海的地域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展开多元化投资 1989 年,郭广昌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3 年后他和四个同学用借来的 3.8 万元创业, 靠一种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复星进入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复 星投资 3.5 亿于张志祥(本排名 139 位)的“建龙钢铁” ,并于 2002 年组建德邦证券。复星还 通过友谊股份持有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联华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复地集团是 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正计划在香港上市。 “复星”还持有著名财经报纸《21 世纪经济 报道》的股份。郭广昌持有复星集团 58%的股份,他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郭广昌运营理念: “转变心智模式,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就是建立‘创造性破坏’的思维。就是要在别人的基 础上,进一步地创造和发展。 月 31 日,口才并不算太好的郭广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 ”7 采访时言辞滔滔。 这句话正好应照了此前他对企业成长的描述―“企业就像一个小孩,每天都在成长,衣服永 远是偏小,因此企业的组织架构搭建得大一些,甚至说是浪费一些,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迅 速长大。 ” “组织架构大一些” 、利用“创造性破坏” ,潜藏着郭广昌在近两年的中国医药战事中战略思 路和气派。乱世出枭雄,中国医药的“后春秋”时代,郭广昌麾下的复星药业,开始戈锋宇 内。 “收购”乃第一利器 “去年底,我们收购桂林制药,复星因此获得很高的起点,从而帮助复星成功在青蒿产业中 占得半壁江山。 ”郭广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后,我们又收购了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 , 将这个有 100 多人的专业研发机构纳入我们的研发体系, 使复星医药的研发能力在较短的时 间内达到国内医药企业的领先水平。 ” 郭广昌称此为“善假于物” ,利用别人基础,发展自己: “近两年,我们已经在生物制药、化 学药物、诊断技术三个领域,分别引进长期在国外从事研发的华人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 这使我们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 据了解, 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医药研发机构, 研究实力在国内各大国有研究机 构中处于领先地位;业内人士认为,复星出资重组上述两家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对两家不同 类型的医药企业进行整合,主要目的也是想以此挺进大西南市场。 4 月, 复星药业与国药控股共同发布公告宣布, 央企国药集团以其持有的国药股份股权出资, 复星系两家公司(复星医药和上海复星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以现金约 3.1 亿出资对国 药控股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国药控股成为国药股份控股股东,复星系也因此间接进 入利润丰厚的国药股份。 “此次整和有利于避免国药控股与国药股份存在的同业竞争劣势, 而对于复星来说, 此次交 易也是重大利好,由于国药股份利润丰厚,实力强大,复星等于获得了一块优质资产。 ”有 权威人士认为。 而华力控股与复星医药,是国内青蒿素产业并立的两大巨头。18 而相对于 2000 年即已进军青蒿素产业,并且通过两次收购成为昆明制药第一大股东、从而 成功掌握 80%以上青蒿优良资源的华立集团,晚进入市场的复星集团反而先占得先机。 2004 年底,其青蒿琥酯通过了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定生产商复查,并向 WHO 正式 申请预供应商资格认证。一年后,青蒿琥酯片剂不仅先于华立控股获得了 WHO 的预认证资 格,更成为中国第一个青蒿类药物的直接供应商。 “将青蒿素原料加工成半成品卖给国外药企, 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外商赚取了。 因为卖 青蒿素原料与卖成品制剂相比,利润相差至少 20 倍。 ”郭广昌笑着说, “因为在全球疟疾治 疗药物大部分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因此获得 WHO 供应商资格尤为重要。 ” 事实上,复星之所以能够成功成为 WHO 抗疟药物直接供应商,与复星收购的桂林制药关系 密切。桂林制药的前身为全球青蒿琥酯的发明厂商,拥有全球标准制定权,目前,已在全球 36 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销售青蒿琥酯。 突破 WHO 的认证壁垒,曲线扩张世界市场 郭广昌介绍,3 月 12 日,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率领经贸代表团出访利比里亚。出访行程中, 魏建国副部长宣布代表中国人民向利比里亚人民捐赠抗疟药品, 希望通过中国人民提供的国 际人道主义救援,利比里亚人民能够尽快走出疟疾的阴影。 其中, 在魏副部长代表中国政府向利比里亚承诺的捐赠中, 有复星医药所提供的一万人份的 青蒿琥酯联合用药 Arsuamoon。 疟疾在中国已经绝迹,而在非洲国家却非常普遍。在非洲,疟疾每年都会导致 2 到 3 亿人次 的发病以及 100 多万人的死亡。这意味着,已经取得 WHO 直接供应商地位的复星医药,其 生产的青蒿琥酯出路就在国际市场。 “未来几年以青蒿药物为主的全球抗疟药物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当前我们正加大 对青蒿琥酯的进一步研发, 计划通过我们的自主创新, 再研发成功几个基于青蒿琥酯的创新 药物和药物组合, 与跨国药企展开直接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 青蒿琥酯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国 际市场销售超过 1 亿美元乃至 10 亿美元的药品,我们也将借此建立和完善全球市场品牌与 网络,带动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郭广昌坦言。 “锦涛总书记在去年 9 月 14 日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提出, 要进一步加强对 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 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疗人员等等。 ”郭广昌说, “总书记提到的‘防疟特效药’ 就包括我们复星医药集团自主创新的我国第一个世界首创新药―青蒿琥酯, 我们成功地打破 了跨国公司垄断,在去年 12 月 21 日成为了 WHO 抗疟药物直接供应商,同时成为我国药企 中迄今唯一的 WHO 直接供应商。 ” 郭广昌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到由于 WHO 对发展中国家,包括对中国,虽然不能说是 一定怀有偏见,但至少是有一些疑虑的,再加上跨国公司的有意阻挠,如果没有各部委、驻 外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 我们的产品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光 突破 WHO 的认证壁垒就要花费很长时间, 在今后的市场开拓上也一定会面临更大的阻力和 困难。 “未来几年以青蒿药物为主的全球抗疟药物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当前我们正加大 对青蒿琥酯的进一步研发, 计划通过我们的自主创新, 再研发成功几个基于青蒿琥酯的创新 药物和药物组合, 与跨国药企展开直接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 郭广昌这样计算自己的目标。 ” 团队打造与“帝国梦想” 一走进坐落在上海市复兴路的复星总部,迎面就会看到 “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几 个大字。1996 年 9 月 1 日在上海淀山湖召开工作会议时,这一理念就被确定为复星的企业 哲学和复星人的价值观。 上市 8 年的复星医药在中国医药界已经走到前列。 而郭广昌这个团队, 清一色的复旦大学毕19 业生的“梦之队”将核心位置留给了学哲学出身的郭广昌。 他自诩为“学无所长” ,却领导了一个多元化控股集团,并率领 4 位创业元老一同登上福布 斯中国富豪榜。 2005 年,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榜中,年仅 38 岁的董事长郭广昌位列第 7 位,而他领导的 复星集团则是成为中国 500 强名单中名列第 83 位的多元化民营控股企业集团,拥有医药、 房地产开发、钢铁及零售业务投资这四个具有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板块。此外, 还战略性投资了其它行业业务,包括金矿开采及金融服务等。 在这一系列辉煌的背后,如果仔细考察,你会发现复星集团是一个异常年轻的团队,除了郭 广昌今年 39 岁外,最年轻的谈剑只有 35 岁,其他都在 36 岁―37 岁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一 个团队却在 10 年中创造了近百亿净资产的神话。 “不论别人是什么理论,最重要的要学会倾听,倾听完之后培养自身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人 最难的不是听别人怎么说, 也不是接受别人怎么说, 最难的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创造力。 ” 郭广昌这样说出自己的“管理团队经验”“集体英雄主义。我们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 : 能打 70 至 80 分,但是我们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 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 的位置。 ”20 3、胡成中 、胡成中被评为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来源:德力西报 时间: 阅读次数: 9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字体:[大中小]近日, “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揭晓。经过严格的推选与评审,集团董事局主 席胡成中被授予“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依照有关标准和程序,专家们 根据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不断创造优良业绩、 努力创造社会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等标准, 对参加评选的众多企业和企业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评审,共评出“优秀民营企业家”10 人。 中国 400 富人榜第 8 名:胡成中家族 8、胡成中家族 30 亿元 德力西集团 男,42,出生于浙江温州 美国洛杉矶大学 MBA 公司总部:浙江温州 主要行业:工业电器 行业地位:国内最大的工业电器生产商之一 胡成中 23 岁时就和南存辉(本排名第 274 名)一起创办了一个电器开关厂,七年后两人 分家。德力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工业电器生产商之一。去年,胡成中开始投资房地产,德力 西的一家子公司正计划在国内上市。2002 年,德力西集团的销售额为 70 亿元。胡成中是十 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见《新财富》杂志 2003 年第 4 期) 中国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胡成中简历 http://www./ 本文阅读 181 次 高级经济师,美国洛杉矶大学 MBA 硕士研究生毕业。著名民营企业家,在业界有“电器大 鳄”“院士商家”与“企业生态学家”之称。 、 1984 年 23 岁的胡成中与南存辉[65 名]等人一起投资生产电器开关。 1994 年 5 月,经浙江省计经委、省体改委、省乡镇企业局联合批准,胡成中以“浙江 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为核心组建了浙江省第一个省批股份合作制电器企业集团--浙江德力 西集团。 1996 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企业晋升为全国大型乡镇企业、全国 无区域企业集团,即中国德力西集团。 他把德力西在创业时产值仅 1 万元的小型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 全国 无区域企业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第五位,创下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被新闻界誉为 “创新少帅” 。 2000 年德力西的销售达 30 亿,有大约 10,000 名员工。21 胡成中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0 年 5 月 10 日和 2001 年 5 月 1 日,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亲临德力西视察,对德力 西的发展经验和创新特色给予充分肯定。 《德力西的成长之路》和《德力西集团营销渠道的变迁》被北京大学列入案例库,这在 全国同行业中尚属首例。 同年,胡成中出版了《企业集团创新论》理论专著,积极探索民营企业的创新思路,总 结提炼出&新温州模式&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 荣誉: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改革家、全国企业技术经济大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 国经营大师及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企业家、 中国十位最聚人气企业家、 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 等。 出任过温州市电气行业协会会长、 浙江省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 浙江省企业联合会副会 长、浙江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 会企业分会副会长、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现为中国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系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全 国工商联执委与浙江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世界生产率学院院士。22 4、黄光裕 、黄光裕:全球杰出青年企业家 2006 年 9 月 20 日,亚太地区行政高官与全球著名企业总裁之间将举行盛大的封闭式会 议――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峰会。 此次峰会的与会者主要是来自全球两百家重点企业 的总裁、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以及亚太地区重要省市的省长、州长和市长,其中就有来自我 国的著名青年企业家黄光裕先生。 黄光裕先生 17 岁开始创业,2005 年他以 140 亿身价第二次成为胡润排行榜的首富,他 身后的家电零售帝国拥有 400 多个连锁店,2005 年的销售额接近 500 亿,鹏润投资的国美 电器连锁已占有国内家用电器市场份额的 35%,取得这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成就黄光裕只用 了 20 年。2003 年以来,黄光裕先后被评为“未来国际企业家之星”“2005 年度 25 位最具 、 影响力企业领袖” 等, 这些充分证明了黄光裕先生作为一位年轻的中国企业家在国人心目中 的重要地位。 同时,国外媒体及企业家也充分肯定了他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时代》杂志 在今年 5 月把他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称他为中国草根变首富的传奇人物。 2006 年 3 月 15 日―17 日,在第十届世界青年企业家峰会上,黄光裕先生荣获“世界青 年企业家全球杰出青年企业大奖” 。该奖的获奖人员必须是上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影响力 的年轻企业家, 历届获奖者都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卓越人士。 此次青年企业家峰会充分肯定了 黄光裕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所做出的贡献,他也成为了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 此次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峰会的主题是“繁荣亚太,创新为本” ,与黄光裕先生 “国美集团” 的发展理念完全切合。 国美集团目前拥有三大业务板块: 国美电器、 鹏润地产、 中关村科技。其中作为家电零售行业的领头羊,国美集团下属的国美电器,将继续迈着坚实 的步伐扩张中国市场;同时,与国美电器并列的高端战略品牌――鹏润电器也力主高、精、 尖电器产品、个性化服务,旨在开创中国家电零售新模式,近期全球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领导 者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将与鹏润电器携手进军中国智慧家居的民用市场, 由此, 鹏润电器成为 了国内第一家定位于高端电器的家电卖场, 将重点推广智慧家居解决方案; 而鹏润地产虽处 于刚起步阶段,但其先后在国内开发了多个 房地产项目,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发展目标 就是进入中国地产销售的前三甲; 而中观村科技则是国美集团收购的高科技项目, 其战略目 标是“关注未来发展方向” 。 无论是家用电器的销售还是房地产领域的开发, “如何更好的与各省市地区合作?”成 为了摆在黄光裕先生面前的难题, 不仅他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来自全球著名企业的领导者都 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如何让企业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怎样的合作才能达到双赢?在 亚太经济特别是 中国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更迫切得需要找到答案。本次亚太总 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峰会就将以此为重点,围绕“繁荣亚太,创新文本”的主题,本着“合 作、求实”的理念为企业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建立一条沟通的桥梁。(阙志华) 黄光裕简介:黄光裕,17 岁随其兄弟来到北京,用 3 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的经销。 到今天,鹏润投资的国美电器连锁已占有国内家电分销市场的 35%,2002 年 10 月 26 日, 黄光裕重新执掌国美。 黄光裕简历: 1988 年 7 月~1992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分院学习; 1987 年 1 月~1997 年 7 月,国美电器任总经理; 1997 年 7 月~现在,鹏润投资公司任总裁。23 黄光裕传奇:既然已是中国家电零售业无可争议的王者,他为什么还劳神重调国美以及他本人的游戏规 则? 他被认为是中国最富有的人。2005 年,他以 140 亿身价第二次成为胡润百富榜的首富,而 且比上一年增加 35 亿。他身后是拥有 400 多个连锁店的家电零售帝国,2005 年销售额高达 498.4 亿,这相当于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 GDP 总和;它的增长规模相当于新建一个--你可任 选其一--北京华联、物美,或 4 个王府井百货。美国《时代》杂志在今年 5 月把他评为全球 最有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称他是以 4000 元起家的中国草根变巨富的故事典型。 做到这一点,37 岁的黄光裕只用了 20 年时间。 他似乎战不无胜。1999 年,国美曾打破天津 10 家国营商场的联手狙击,取得新式连锁业态 对传统商业渠道的首场胜利;2000 年,它又轻松瓦解康佳、TCL 等 9 家彩电企业的限价联 盟,并在 2004 年坚持与空调老大格力分道扬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美不啻为家电制造 商们的噩梦:当它想降价的时候,它就降价--而因此损失的利润却由后者买单;当它想收取 新的卖场费时,它就开口索要--不同意?对不起,那就把你的产品从货架上撤下去。怀揣着 数亿元的订单,它甚至可以要挟任何一家对其俯首贴耳的供货商。 但是,黄光裕,他快乐吗? 他不会打高尔夫,几乎从不去娱乐场所;他缩短了最近一次在加拿大的度假行程,因为感到 无趣;他每天工作 13 个小时,因为除此之外他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和家人一起欣赏 电视节目。&我个人太忙了,没有什么理想。比较羡慕那些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能正常休 息的人。&黄对《环球企业家》说。 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经营者也和他过着同样的生活,这或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让他感 到不快乐的原因,恐怕仍是商业本身。 他的国美要和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制造商打交道,后者偶尔会结成联盟对其进行抵制--虽然这 种松散联盟通常并不能制造对其真正的威胁;关于国美&苛捐杂税&的指责从未停止过,&他 们厂商之间用手打架,和我们用嘴打架&,黄貌似轻松地解释;曾经丰厚的家电销售利润越 来越薄,苏宁、永乐、大中等竞争对手也在加紧争夺市场份额--在这个所销售产品重复性达 70%的行业里,国美同样也在承受着价格战对其自身的伤害。 恐怕让黄感到最不开心的一点是, 他认为自己在帮助这些制造商们获取商业利润, 但却无法 赢得后者的好感和爱戴。 他开始尝试改变。 今年 2 月,他允许一家境外投资者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买下国美电器 9.71%的股份,并 让出一个董事会席位, 这是此前高度神秘和专制的黄的帝国首次开启的一道门缝。 他希望后 者能给国美引入更多资源,并在经营管理上更社会化。另外,他也在留意全球最大的电器零 售连锁公司百思买(Best Buy)的一举一动,去年曾两次拜会其高管。主攻高端家电零售市场 的鹏润电器也已在沈阳开出了第一家店。 但他现在似乎更醉心于另一个目标:房地产。去年,国美第一城卖出 31.47 亿元,&突然间& 成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单体项目销售冠军。 他慨叹, 过去, 作为一个烦恼不断的家电零售商, 已错失了太多时间。 虽然此前也有与其兄黄俊钦合作开发鹏润家园、 静安大厦等项目的经历, 但直到去年下半年,他才正式搭起房地产业务的管理架构,并在北京和重庆着手多个项目。 这或许更适合黄。比起零售业来说,房地产&不需要你与那么多人做生意&。 【一对多之战】 &与国美相比,我们就如同大象身上的细菌一样渺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家电制造商 中国区总裁对《环球企业家》哀叹道。24 尽管迫于竞争形势变化, 国美的霸气已比过去数年收敛了许多, 但对国美怨声载道的仍大有 人在。就在今年二三月间,国美在与供货商重新签订的新一年的合同中,又如往年一样,将 返利的点再次提高了,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台空调或彩电,国美从中抽取的利润更多。 中国首富家族真相:黄光裕的财富路径 1 在公众场合,本来毫不起眼的黄光裕,却发现自己总是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 黄光裕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业企业家之一。 但黄光裕三个字, 已经加载了太多与他 的气质和本性不相称的含义。这些无形资产,有些让他暗喜不已,有些却让他负荷过重。现 在即便是他的一些小商业把戏,都足以撼动整个中国零售市场。 蝉联两届中国首富,使 36 岁的黄光裕成为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榜样。然而人们不得 不面对一个事实,黄光裕是位极端的人物,因为初中未毕业的他,在资本市场上所表现的套 现能力,以及他的财富人生,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可复制。 不过,认定无形资产才是真正财富的黄光裕,所到之处,总能引发或大或小的动静:你 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国美还能增长吗?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有足够坚挺的资金链吗? 这是人们最爱问黄光裕的问题,而他也总能不痛不痒地一一回答。事实上,有关黄光裕和国 美的前途,常常成为财经媒体讨论的话题。 对于国美这样成长到很大规模而且还在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 人们对其的任何质疑都不 足为奇。 一方面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的隐形财富被外界津津乐道; 另一方面国美内部家族成 员的权力更选不断被曝光到台面上。 期待国美能有惊天动地的表现是一回事, 但一味的追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 国美也 许算不上中国最好的私有企业,但他是野心和财富的代名词。 2006 年黄光裕还能坐稳首富的交椅吗?我们不知道,就像黄光裕自己放话 2008 年销售 额达到 1200 亿一样,也许只是一个市场想象,但已经让市场投资者们兴奋地盘算着未来盈 利。正如拿破仑的经典名言:统治这个世界的是想象力。 国美似乎看上去很美。但在苏宁、永乐等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下,国美留给投资者的想 象空间恐怕越来越小。 传言中的黄光裕具有教父般的霸气。 2005 年 12 月 3 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大宴会厅,英才杂志社等媒体主办的最聚人气企 业家颁奖晚会正在进行当中。休息时间,参会人员三五成群聚在过道里闲聊。只见一个留着 寸头、 身穿浅色西装的年轻人走过来, 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 向贵宾室走去。 有人反应过来: 他不就是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吗? 《英才》记者在对他一个多小时的独家采访中,黄光裕有问必答:有人劝我说,你这么 大企业的老总,走路慢点行不行?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140 亿财富赋予了黄光裕耀眼的光环,但他显然没有闲心去享受这一切。 面对你觉得自己 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他想了半天才勉强答上来: 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 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有时间,他也会上网去看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从 17 岁开始创业,19 年时间里他和他的 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 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乎如老僧般宠辱不惊了。 但 有媒体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时, 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轻气盛: 我觉得很 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 我怎么黑了? 之后他又开起了玩笑:你们《英才》等媒体每年评出十位最聚人气的企业家,以后我们 国美也要每年评选十位最有水平的记者。 去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有意思的是,黄光裕干脆 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摆出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对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呼安之若25 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以至于头发掉得太厉害,只得剃度了事。 黄光裕做事、做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 1+1 是否大于 2。他从家电零售行 业拓展到房地产业和投资业,是基于此种理念;他在处理与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员的关系时, 同样基于此种理念。 让人爱恨交加的 36 岁首富 直到 2001 年前,人们对黄光裕这个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的年轻人还知 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黄的秘书对黄的评价是:为人仁厚,没 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亲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访过他的媒体 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 但对于与他合作的供应商来说, 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 国美电器对每一位 供货商来说,意味着极具诱惑力的巨大销售量,但他砍价时的残酷又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对 黄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说…… 而在鹏润大厦 18 层的国美公司总部,黄光裕却是一位让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称,甚至 是他的亲妹夫、曾任国美总经理的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办公室里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至于 其他员工在谈到他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据一位现任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黄光裕当他 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时,绝对是鸦雀无声,无条件服从的。 曾有一位去国美应聘的职业经理人, 这样描绘他面试时的经历: 黄光裕亲自领着十几位 总监及总经理们对我进行面试。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 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你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位职业经理人感慨:我走南闯北 几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是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 最紧张的一次面试。 黄光裕对属下的要求近乎苛刻。 国美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是惊人的, 但内部的高管却仍 然诚惶诚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黄光裕提出的目标。比如 2003 年国美销售额达到了 178 亿,但比预定的目标仍少了 42 亿。他常常对张志铭及其他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 会培养你们,让我亲自来操盘,国美比现在会更好。 黄光裕对员工的严厉随处可见。 在一张国美高管递过的名片背面, 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廉 政承诺:本人与贵公司合作中承诺做到'三不&#3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心人大药房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