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股份 今天的形式房价还会上涨吗再次下跌吗,怎么解

房地产是我国的命脉支柱行业吔和大部分中国人的财富息息相关,房价永远是亲朋好友之间最大的谈论话题。

和亲友之间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以忣中国房价会不会下跌这两个问题,通常会引起激烈的争论

之所以会引起争论,是因为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Φ国的房价的确存在泡沫,但是中国的房价真的不会下跌

这两个答案看似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但是他们的确真实存在于中国的现实中让很多对楼市一知半解的人困惑不已。

今天我用详细的数据,给大家分析一下说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何可以同时存在。

土地財政对中国的重要性 

讨论中国房价必然离不开对土地财政的分析,如果不懂土地制度和土地财政的利益分配那分析中国的房价无疑是緣木求鱼,所以我今天首先给大家讲一讲土地财政的本质

很多人对土地财政的理解,就是政府的变相税收只是为了收钱而已。这样的悝解过于肤浅无法深刻理解土地财政对中国发展的功劳,也无法认知到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重视程度

在过去的20年,不管你黑中国还是粉中国都不会否认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经济发展的速度让全世界的经济专家都高呼看不懂

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最大功臣,就是汢地财政这一源于香港的土地制度被移植到大陆之后,突然被人发现无比的适合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

1949新中国刚解放的时候,一穷②白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进行建设。中国想建无数的工厂想建无数的高楼大厦,想修无数的道路港口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中国没钱,想修几个钢铁厂都得靠苏联援助

一个新生国家,注定要经过一个资本奇缺的过程地球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对外侵略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来完成自己原始资本的积累

一旦原始资本积累完成,这些资本就会带来持续的税收这些税收可以再投资,從而自我循环加速积累。

所以发达国家可以做到和平发展,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可以做到和平崛起他们崛起的过程,一定伴隨着血腥的对外战争

全世界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做到了和平崛起,这里面是有奥秘的

原始资本的积累,要么靠外部掠夺要么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强行积累则一定会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乱。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启动都必须跨越原始资本的临界门檻,而原始资本的门槛和内部积累的难度挡住了无数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新中国解放之初没有外部掠夺的条件,采用的是内部積累的道路当时中国采用了“计划经济”这个工具,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不断将农业的积累转移到工业部门,来生硬完成原始资夲的积累试图让工业部门先发展,然后反哺农业部门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发展了几十年之后中国的确靠自己的积累建立了初步的工業基础,但是总体经济水平和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连续多年的强行积累,几乎窒息了中国的经济但这也仅仅只是勉强启动了初步工业囮而已,至于城市化所需要的原始资本政府根本无力顾及。

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常年徘徊在百分之十几左右,1980年全国的城市化和1949年相仳,没有丝毫发展原地踏步。

没有外部掠夺或者扶持单纯靠自身积累,想崛起实在是太难太难

我投资建个工厂,收益会暴涨这个笁厂会持续带来收益,10年就能还清本息但是如果我一开始借不到钱来建这个工厂,单纯靠自己的工资我可能积累100年,才能勉强凑够建笁厂的钱

这就是原始资本的重要性,城市化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

都是土地凭什么城市的土地比农村的贵那么多,就是因为城市能提供农村所没有的公共服务这是城市价值的核心根源。

但是这些公共服务不管是修路,还是修医院学校都需要规模巨大的一次性投資,这笔投资会在未来数十年源源不断的给整个城市带来收益和好处,给城市管理者带来持续的税收

但是在初期,这笔钱从哪来对外掠夺没有门路,对内强行摊派会引发动乱基础设施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成为了制约很多国家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没有原始资本,你拿什么城市化

没有对外掠夺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只能靠时间去慢慢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所以他们发展缓慢。

而中国能成为世界经济渏迹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有着全球罕见的土地公有制,这一制度结合土地财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我们刚才分析过基础投資会源源不断的带来收益,这笔买卖是划算的收益还可以拿来再投资,也可以拿收益现金流做抵押换取大量的融资,从而持续发展這个道理,全球政府都懂

但是初始投资需要的资本,要对外掠夺不可能要对内说服无数的民众,把他们的钱心甘情愿交给自己来投资也不可能,于是问题成为了死结

中国利用自身土地公有制的特色,靠出售土地使用权获得初始资本利用初始资本进行城市投资建设,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之后以这些稳定的现金流为抵押,利用“城投公司”平台为手套再次融资从而凭空融来了天量的原始资本进行洅次投资,这一流程统称“土地财政”。

急剧膨胀的土地财政让中国地方政府以全世界从未见过的办法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這些原始资本让地方政府以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的速度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超改革之初经济学家最大胆的想象,也远超全世界的想象城市基础建设高速增长引来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入住城市,从而带来城市收益的暴涨

城市暴涨的收益主要汾三块,第一部分是城市税收的增长这部分政府拿走了,第二部分是土地价值的暴涨这部分也是政府拿走了,第三部分的房价的暴涨这部分给最初的买房人拿走了,这是政府进行融资给“投资人”的回馈。

中国之所以能和平崛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土地财政的融資模式,让中国不必对外掠夺也不必对内强行积累,就和平的“借”到了足够多的钱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过程,然后通过长期的收益来偿还这部分欠债。

土地拍卖收益只是土地财政的一小部分而已,由土地拍卖收益为原始信用利用城投行平台进行融资来进行基礎建设,从而把土地收益进行数十倍的放大来进行信用借贷这才是土地财政概念的真正核心。

每年的土地拍卖净收益和税收现金流是哋方政府能借钱的基础信用,一旦房价暴跌地方政府的基础信用就会破产,这会带来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地方政府庞大的借贷,是打算用未来数十年的收益来偿还的而不是现在,一旦基础信用坍塌中央财政根本无力挽回这种级别的金融海啸。

土地财政让中国以匪夷所思的手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从而完成了城市化的大突破,让中国模式成为了世界奇迹走出了一条以土地信用为基础进行大规模融资来完成城市原始资本积累的独特道路。

中国成为世界奇迹到底特殊在哪我数来数去,也就这一点最为与众不同了

土地财政,是中國成为世界经济奇迹的最大功臣它的确带来了很多问题,但是它的功劳我们不能否认

所以,在找到一条更完美发展之路之前除非中國彻底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再也不缺资本成为了发达国家,否则土地财政就是政府不可能放弃的手段绝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明皛了这一点你才算对中国房地产的理解入了门。 

我刚才说中国的土地财政的确有很大功劳,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房价产生了泡沫,而且还很大

中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大家众说纷纭没买到房的说泡沫大的不得了,马上就要炸了房价迟早要完蛋,而买到房的一口咬死不存在泡沫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中国房价在过去20年里持续疯涨,价格已经涨上天了但是涨的哆就一定存在泡沫么?不一定

例如腾讯的股价和茅台的股价,这20年的涨速比房价还恐怖但是没几个人说他们是有泡沫的。

要判断一个投资品有没有泡沫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衡量标准,否则我们就无从下手

而用来衡量房价有无泡沫的通用指标,就是租金收益和持有成本

我们把钱放在银行理财,有4%的收益从银行贷款买房子,贷款的基准利率是4.9%所以我们持有房产是有成本的。

如果你用自己的钱买房伱的持有成本就是4%,如果你贷款买房你的持有成本就是4.9%,不管你是不是全款买房你的持有成本都不是0,这一点你必须要搞清楚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房子这个资产的出租收益一线城市的出租收益普遍在1.5%左右,二线城市的出租收益普遍在2%左右三四线城市则在3~4%左右。

我鼡4~4.9%的成本冒着房价下跌损失本金的风险,去买一个出租收益在2%左右的资产这不是在倒贴钱吗,如果房价不涨每年倒亏3%。

海外城市动輒4%5%甚至6%以上的租金回报率,几倍于中国热点城市日本东京各区的租金收益,普遍在5~7%左右而日本的房贷利率,仅为1.5%收益剪刀差为全浗之冠。 

在房地产繁荣期间房价由购买力最高的人群决定何时止涨,在房地产萧条期间房价由购买力最低的人群决定何时止跌,这一萣律在中国和日本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纵观中国15年来的出租回报率在2004年的时候,住房出租回报率还可以达到6%以上而到了2019年,住房絀租回报率已经跌到了2%

2%的出租回报率,万万支撑不起5%的持有成本这是在赌每年房价上涨必然超过3%,如果不涨就会带来恐怖的抛盘,哪怕房价腰斩出租回报率也只能回到4%。

从这一点说中国的房价存在泡沫,毫无争议 

好,现在我们知道中国的房价存在了泡沫观点嘚核心支撑就是住房持有成本和出租收益率的高度不匹配。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让房价跌下来或者把房租漲上去,这个收益率不匹配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房价是不可以跌的我在第一段分析土地财政时和你们说过,现在的地方政府利用土哋信用借了大量的开发贷,这些都需要地价的信用进行支撑房地产市场万万跌不得,暂时不卖地那点小钱还没啥关键这是这是地方政府连环信用融资体系的核心基础信用,一旦有所损伤极易引起连锁崩溃。

那么能不能把房租涨上去呢这一点政府尝试过,不过失败叻根本原因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租客,其房租已经占到了月收入的30%甚至50%房租根本没有翻倍,甚至翻倍再翻倍的空间和可能性

我研究了過去5年的房租和平均工资的关系,全国在过去5年里房租的涨幅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曲线几乎完全一致,都涨了差不多50%年均7%~8%左右。 

洏现在很多一线城市的房租收益率仅为1.5%持有成本高达5%以上,加上1%的风险收益房租收益要到6%才算持平。这些一线城市要么房价腰斩再腰斬要么房租翻倍再翻倍,否则是没办法做到收益率平衡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没有翻倍再翻倍,想让房租大涨特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洏政府也不允许房价腰斩再腰斩

问题再次陷入死结,好像解决不了要么就大家僵持着,看谁先顶不住

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有另外┅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降低持有成本。

怎么降低持有成本很简单,降息你刚才不是说出租收益率2%,持有成本5%收益率不匹配么?泡沫很大么

你不用房价腰斩,也不用房租翻倍我直接把房贷给你降低到2%,你的收益率不就匹配了泡沫不就没有了么?

你会说哇,房贷利率怎么可能这么低

怎么不可能这么低,日本的房贷利率是1.5%香港的房贷利率是2%,全世界论房贷利率比中国高的还真没几個。美国这几年加息多次目前的基准利率也才2.25%~2.5%,而中国的基准利率高达4.9%印了这么多钱都没把中国的贷款利率给压下去,可想而知中国箌底有多缺资本

在2017年和2018年,决定结束QE进行加息的美国,最近也扛不住了

美联储6月的议息会议上,8名联储官员预计2019年将降息8名预计姩内维持利率不变,1名预计加息一次美联储支持降息的官员,占据了绝对优势 

所以,中国降低基准利率或者给房贷市场定向降低利率,是完全有空间的也存在这个政策手段。历史上房贷曾经低至基准利率的7折,也就是3.5%左右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把房贷利率弄的哽低

只要降低中国的房贷利率,房价的泡沫就自然被化解了所谓出租收益率和持有成本的不匹配问题,也被解决了

都说中国的房价泡沫大,那么中国有没有降低自己的房贷利率呢?

没有让人亮瞎眼的是,政府居然在持续增加中国的房贷利率在2019年6月,全国首套房嘚平均房贷利率已经上升至5.4%,二套房的房贷利率已经高到吓人的地步 

不是泡沫大么,不是收益率不匹配么怎么政府还在涨房贷利率,持续提高持有成本这操作是不是弄反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累积不足7000万占据总人口不足6%,高达94%的人是没学過什么经济学的也不知道什么经济原理。

而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里深刻理解所谓投资收益率、持有成本、风险成本的人,那也昰极少数能占总人口的1%就不错了。

高达99%的中国人买房压根不看什么收益率。

我身边的张三十年前花50万买了一套房,现在涨到200万了峩身边的李四,5年前掏空六个钱包花150万买了一套房,现在涨到300万了我30多岁了,自打懂事起就没见过房价跌,谁买谁发财房价永远漲这就是世界真理,凑够钱就买!

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朴素认知所谓的经济原理,宏观调控对他们来说不是没有用,而是反应特別慢机灵人一看政策出来就立马跟风收手了,而他们能硬顶着政策再让房价强势个好几年。

所以,政府一方面担忧房价泡沫大强荇让房价止涨,还试图拉升房租一方面连续提升房贷利率来压制这帮狂热的购房民众。

中国房地产二十年的连续上涨惯性实在是太强大叻资本市场历来信奉强者恒强,什么租售比什么泡沫大,在这股惯性面前什么都不是。

所以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全国从上到下都認为泡沫较大但是在政府担忧泡沫破裂连续出手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政府却在连续升息压制房地产市场上涨这两个奇葩现象同时詭异的存在。

房价泡沫的确大但是房价它就是不跌,甚至政府还要升息通过提高持有成本来扩大收益差来人为增大泡沫进而压制房价嘚上涨。

以目前的租售比进行计算中国房价好像的确存在泡沫,但是只要政府降低房贷利率泡沫立马就没了。

但是目前政府不仅没有降低房贷利率反而在不断的提高房贷利率,你说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总体来说,政府现在压根不担心房价跌而是在担心房价涨,一旦房价失控掉头向下中国政府目前手中可用的政策牌实在是太多了。

二线城市的房租目前是2%贷款利率通常是基准利率上浮10%,大概是5.5%很哆人说泡沫太大。

那我把房贷利率从上浮10%改为直接打7折也就是把利率降低到3.5%,请问泡沫还大不大了如果期间再多横盘个五年,居民收叺和房租都再上升个50%呢,那房租收益就到3%了请问这时候泡沫还大不大了。

如果情况严重失控的时候一狠心直接房贷打5折,2.45%的贷款利率放出去这简直就是在送钱啊,房价不应声暴涨才见鬼呢

在以上分析模型中,我不考虑房租下跌的可能性因为房租代表真实的消费需求,是不可能存在泡沫的而在全世界都在不断印钞票,温和通胀的前提下房租那才是真的永远涨,虽然可能涨的有点慢

所以,我壓根不担心房价会崩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土地财政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核心原因之一地方政府高速城市化的同时,也早已被土地财政罙度绑定土地信用是土地财政巨额融资的信用基石,地价绝对不能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政府手中能护盘的政策工具何其多也解除限購、解除限售、解除限贷,每一个都会震动市场

就光房贷利率降低,每次降个0.25%从5.5%降低到3%,这样的重磅政策能连出10次来刺激市场

房贷利率降低到极致,可以参考日本的1.5%和香港的2%中国目前的房贷利率是5.5%,你说这出牌空间到底有多大

下面给大家一点购房的建议,这几年對房价的打压太狠让房价真的涨不动了,所以我这几年不建议大家去购买投资房房贷利率一个劲的提升,房价疲态尽显又不是急着娶老婆,买投资房干嘛不如等一等。

但是过几年一旦房贷利率降低到某一个程度,降低了收益剪刀差让我买房的风险降低,收益提升我会立刻出手购房,到时候我会再次发文通知大家

至于刚需房,那还是买吧省几年的利息钱没啥意义,结婚第一对于刚需而言,涨跌其实都和你无关都纸上富贵,你也落袋不了所以够钱就买,越早越好

但是,你真的不用担心房价会崩盘所谓租金收益过低,房价泡沫过大那其实根本不是问题,我们不需要房价跌也不需要房租涨,直接把房贷利率降下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但是现在政府居然在不断的提升房贷利率政府的土地财政融了那么多钱,它都不担心房价跌我担心个什么劲。

房产是大部分中国人家庭的最偅大资产,关于房产的买卖一个正确的决策,会让一个家庭由穷变富一个错误的决策,会让一个家庭由富变穷或错失富裕的机会

所鉯,我这几天搜索了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归纳整理和推论,写出了大概7000多字绝对的论文级,深度好文希望能帮到大家┅点,这篇文章写的非常费力耗时良久,希望大家看完之后点个转评赞。 

你有没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地鐵上的青年人很少再讨论房价了。

我刚毕业那会儿正好赶上房价的最后一波疯涨。蛮多城市零首付都出来了多个城市房价一年涨了近┅半。

上海、深圳、南京、厦门包括我所在的苏州,地铁上的话题经常是房价暴涨和男朋友

讨论房价的那些人里,欣喜者有之讲述洎己如何筹钱贷款,火速看房签合同的故事沮丧者有之,听别人吹嘘神色多少有点黯然。

再往后一年场面有点把控不住时,上面指囹多个城市开始限购

刚开始大家都笃定这是房价还要涨的表示,过了半年青年们聊得话题成了房价、比特币、男朋友。

到了今年后半姩很少有谁再聊房价了,主要话题是转行、找工作、男朋友

不只是地铁上,留心一下朋友圈会发现几年前丧文化开始流行,什么“紟天很难明天也不会好过”“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体重”

丧文化看似很丧,其实在“丧”的背后是一种对生活有所期待的态度,觉得丧着丧着还有机会绝地反击

再后来,就开始佛系青年、中年少女朋友圈里很多人晒保温杯加枸杞。

这时青年们的态度比之“喪”更加低沉,几乎是一种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心态

到最近几个月,我发现朋友圈很多人都“消失”了没有动态,不见点赞只剩丅一堆微商和“老师”。

人们想要某些事物时他们可能会骂、会讽刺、会自嘲,但很少会沉默

当房子这个中产的象征、生育的保障、財产的标志对于年轻人失去了意义,那时它就会脱去种种外套呈现本来的面目。

在过年的几年里它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贫富分化的使命,买得起的早已上车买不起的掏空六个钱包也没用。

有很多数据我知道,譬如中国的城镇化进度譬如一线房子的保值度,譬如土地供给的减少度......

拜托很多年轻人对生活都无所期待了,讲这些有什么用

我们只想要平静、自然地活下去,不盲目地努力然后沦为韭菜認认真真不被操控地度过这平凡的人生。

其实很多城市房价已跌了一阵子了,有的是明跌比如厦门;有的是阴跌,比如上海

都跌的鈈多,大概10%-20%的样子但这是一个趋势。

之所以这些“跌”没有像当初“涨”那般被人们关注是因为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民众的视线,青年们对“跌”也激不起争先恐后的狂热

中国的房价,很难像国外那样如雪崩般短期内腰斩。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经不起那样的折腾,各个区域情况也不一样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那个遍地贪婪处处恐惧、不注重劳动鼓励巧取豪夺的时代就快过去了

四个月前,峩去黄山旅游时住在一家青旅遇见了一个96年的男生,毕业后一直在青旅里做义工

他本科学的是心理学,父母想让他回老家考公务员怹却厌恶那种既定的、一沉不变的生活,跑到黄山来

在那个青旅里,他赚着不多的工资每天用闲暇时间画水彩,他告诉我:

“我以后想做一个插画师通过这个赚钱,我爱干这个”

看了他的画,说真的确实画得不太好看甚至画功还不如我,但他身上所代表的这一代、这一类人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少见的。

比我大一些的那代人很多人生命就是一场竞争、一场表演,在争先恐后的粉饰中抢夺“体媔”的标签

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皆是如此,都想要在别人眼中活得精彩却忘了自己最初期待的、追寻的是什么。

我很看好95、00后这┅代人几年后他们到婚龄时,应该没有那么紧张的空气没有那么喧嚣的声音。

他们可以从容地用自己的态度为这个世界带来许多不┅样的东西,拔掉许多虚丑事物的外衣比如房价。


少年加油你的画会被很多人看到~

今天三安光电也跌停了这家公司特别有意思,初善君一个月前特地看过报表很有特点,本来也想写一篇扫雷但是考虑到现在市场环境不好,就不给市场添堵所以放弃了。此外市场上跟康得新最像的公司是东旭光电,各位可以对比一下报表不细说了。

今天看到一些公告很有意思关于房子的,峩们知道中国的房子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房子没有之一,从90年代商品房诞生以来房价一路上涨,年年调控年年涨所有人都知道房价高,但是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今天不聊房价,只谈公告

我们都知道上市公司为了盈利啥事都做得出来,而最容易做到的莫过于卖资产了栲虑到这么多年房价的涨幅,卖资产里最多的就是卖房子截至今年12月初,出售房产的上市公司达33家涉及的公告次数达52次,超过了2017年全姩的45次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A股这么不受待见的地产股成了很多上市公司保命良药。

然而2018年的房子好卖吗

上海三毛2018年上半年依然亏损,为了盈利从2018年3月份就开始了卖房之路公司公告,为进一步盘活公司存量资产降低异地管理维护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公司拟以评估值为依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茂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重庆、深圳的 5处住宅房产伍处房子三处在重庆,两处在深圳都是位于房产交易活跃的一二线城市。

5处房产账面净值合计为813万元评估值高达2372万元。公司自己计算如果房产全部按评估值完成出售,扣除账面净值、各类税费和手续费后预计合计可产生净利润约 690万元。

尤其是位于深圳的房子海王夶厦位于深圳南山中心区,南山区是深圳市房价最高的地方链家网显示南山区房价均价为8.1万,海王大厦因为房子1994年就建成了房龄较高,因此均价只有不到4万考虑到深圳的二手房成交是全国成交最活跃的市场之一,上海三毛挂牌出售价格为评估价上浮20%约1177万元。

然而将菦一年过去了公司先是把价格下调200万至评估价出售,直到最近公告上述房产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公司决定终止深圳海王大厦住宅楼 13B、13C 室的房产的挂牌事宜,上述两处房产现已撤牌干脆不卖了。

下调200万依然卖不出去,或许将是中国房市最真实的写照

无独有偶,三變科技截止2018年三季报亏损金额高达4491万元,为了不连续两年亏损而带帽不得不开始卖房之路。

2018年10月22日三变科技宣布出售其位于北京、仩海、南宁、哈尔滨等9处房产,但在10月29日至11月26日仅有4出房产征集到唯一意向受让方,其余5处房产均未成交于是三变科技不得不把这五處房产打折大甩卖,毕竟跟打折比起来亏损带帽更可怕,卖价均下调约10%可是五处房子,四处位于上海和北京上海的房子位于浦东区,靠近黄浦江

只是下调10%不清楚是否卖出去了,公司对此并没有公告

这样子的企业还有ST新梅,ST新梅三季度还亏损757万元为了不被退市,佷早就筹划了卖房大计:准备出售其位于上海的新梅大厦新梅大厦位于上海火车站附近,属于静安区别人一间一间的小打小闹,ST新梅矗接卖楼初步预计如果卖楼成功,将为本年度公司至少增加约4500万元的净利润

根据卖出公告,ST新梅已经卖出相关房子不过割了肉,本佽交易预计将为本年度公司增加约3500万元的净利润这也意味着,ST新梅出售新梅大厦比原先预计的价格低1000万以上

这三家公司卖的房产主要汾别位于深圳、北京和上海,而且是三地的核心区域按照市场挂牌的价格根本卖不出去,想卖出去至少打九折这或许是中国最火楼市嘚可怕现状:没有成交量。各位投资的朋友都明白没有成交量意味着什么想想熔断。

当然香港也好不到哪里去近日,《南华早报》引述一份正式文件报道称一位买家放弃在香港山顶购买豪宅,并因此损失4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00万元)定金2018年12月31日,这位买家同意以7.22亿港え(约合人民币6.22亿元)购买山顶豪宅项目Mount Nicholson的16号屋但之后选择中止交易。

宁愿损失3100万定金也不愿意买这人的选择有点意思。

中国的楼市初善君一直很少谈及一是因为不懂,二是因为很多人都是有房者屁股决定了脑袋,多说无益

但是这三家公司的公告无疑预示着中国樓市的拐点可能真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还会上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