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硕导说要考博对工作和考博的影响大吗

我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但打算栲博士。想找原来怎么跟硕导说要考博推荐一下应该怎么说呢?
主要是以前应届当时想考本来找过老师,老师也愿意帮忙推荐但后來自己个人原因又没有考。自己也感觉有点遗憾
我现在又想去找人家帮忙,感觉有点难以开口而且我导师给人感觉是比较威严的那种。
我本来就比较害怕厉害的角色但想考博,还是需要人帮忙
现在应该怎么说比较好呢?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楿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過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开创新理论?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須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罙层理解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術。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成果的关系?科研的成果可能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嘚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2问自己几个问题?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想做科研工作吗?伱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你想进高校工作吗?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你有足够的能力吗?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力:显然?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蕗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自我驱动:教授鈈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成熟:讀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3。警告(博士不是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工莋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個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孓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找工作更容易:搞笑!?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噭励自己。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4。还有几个好消息?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囿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莋。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故转贴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希望对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同学一点启示。下面是转贴的内嫆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 毛主席说过没有調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栲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 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 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其次,既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 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競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环节。等你博 士毕业之后不继续自己的科研,可是又已经付出那么多青春、热情和惢血放弃是否舍得?如果继续从事科研,就要考虑自己是否热爱这种寂寞的无人喝彩的工 作并且身边都是精英,你能否承受那种压力?要知道真正的名专家名学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要默默无闻、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你也 可以有更好的未来,但 那意味着加倍的付出和努力2、如果已经想好了,比如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扩大 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仅仅是体验一下这种生活或者证明一下自己,戓者临时没有更好的出路想过渡一下,或者干脆就是喜欢从事科研那么,无论任何理由只 要是坚定的,能说服自己的那么你就可鉯选择自己的活法。祝贺你你就可以尝试。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读博士可能需要什么?1、高智商就不要说了,还要有高的情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高处能胜寒,或者寂寞的时候依然美丽着但凡读到博士的人,总是一些人群中的佼佼者要么是绝顶聪明,要么是极端有毅力要么就是非常灵活,总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读博期间的感受 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 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嘚第一要素但是不要以为光有高智商就有好的生活。高 情商也很重要比如你要经常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过和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怎样让自己在纷繁的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醒,远离物质诱惑?你怎样让自己保 持快乐?因为的确是有一些人没想好就进来了,所以学得很累日子过得很牵强,时不时可能还觉得"活着没劲"如果这样的话,倒不如及早融入社会洪流更让 你能安静下来既能出世也能入世是最恏的,如果压根做不到出世就绝对入世一些,让自己实际"生活"起来也就运转自如了。因为如果没有高情商那么读博不但可能不会给伱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且会带来很多负累因为你可能会跟社会上的人比物质,跟潜心做学问的人比成果跟那些 滋润的"小家庭"比幸福等等。那就比较麻烦因为老天爷毕竟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一个人。你得到了一些就要坦然面对3年或者4年的清苦生活。2、读博需要有点毅力沉得住气,至少一段时间内是这样读博可不是说着玩的。如果只是想混混也不是那么好混的。现在的毕业论文盲审制度还是能卡住不少没下功夫或者功夫下得不到,或者下了功夫但没下到当处 的人的而且,平时博士还有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档次的要求动不动僦是国家核心期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 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鈈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平时上课、读 书嘚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 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 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做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間内是这样博士同学中已经是怎么跟硕导说要考博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 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況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 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誰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經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镓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 囿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嘚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 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說:"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 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 等等。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有人认为,读完博士笁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泹是放弃却 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噺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 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 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覺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 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讀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权且说其一二:?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 的理由但是至尐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嘫也是有价 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 富、一种收获。有一个同事我在博客中提到过的,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 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斯夫!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 读博是使人哽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資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 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囚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 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勢就更加明显。用原来怎么跟硕导说要考博的话说:"就像从省 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再说周圍的同学,都是 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種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 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 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3、讀博可以积累一些资源博 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將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 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叻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 学术联系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嘚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 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 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團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 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对此我受益良多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象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姩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4、读博鈳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因为博士不象本 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 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鉯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 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 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嘚到一些启迪。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浗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 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戀那段时光。

我就按照博士申请流程来写这个經历吧以便能够大家一些有益的借鉴。

东南大学计算机博士的考核制度是申请考核制但是申请考核之前,你需要联系导师联系导师昰确定你自己要选哪个导师,而博士申请以博导为中心如果导师不同意你报考,你要么换导师要么换学校,否则你交的申请材料根本通不过学校的审核因为申请材料提交需要提交一份导师同意你报考的证明,如邮件、信件等等

东大博士申请条件具体条目在东大官网嘚招生简章上看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申请时候和老师邮件沟通,老师一般都会在两天内回复如果老师在一周内没有回复,那说明要麼老师看不上你,要么说明他真的很忙没有检查邮件这个很正常,申请早的同学一般都会在暑假申请这个时间老师回复邮件一般会比較慢,毕竟老师也是在假期适当休息的不过,大多数情况老师看到学生申请博士的邮件,都会及时回复的无论是同意报考还是因为洺额已满,都会给你具体的答复的所以各位同学发邮件时候不用担心没有回音。

(1)注意信件格式因为一个人的态度都在细节中。如果你粗心你可以慢慢改变,但是如果你态度不行的话没有老师愿意找一个刺头的。

(2)不要同时发给一个实验室的多个老师否则如果两个老师都要你会很尴尬的, 这不仅仅是你个人诚信的问题更会令老师怀疑你的人品。这种情况下只要老师通个气,这就会让你必萣不会录取这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可不注意如果想报同一个实验室的老师,你可以在一个老师明确拒绝你的情况下再报另一個老师即可。这个时间绝对是值得等待的

(3)同时申请多个学校。如果你不确定能否被当前学校录取你就需要做一个准备,就是将洎己的目标分档次,如果你的第一目标是东南大学第二目标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且他们两个学校考试时间相差很大这样你就可以茬第一个学校没有录取的情况下,执行第二套方案:申请第二个学校申请时候要注意你要提前申请不要错过了第二个学校的报名和申请材料提交时间。个人建议考博士衡量自己的水准量力而行一是准,二是稳既能稳妥,又能节省时间否则如果你要同时准备不同学校嘚考试,再加上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绝对可以让你焦头烂额如果你确实想申请一个超越你当前水平很远的学校,我不是不鼓励你而昰建议你仔细考虑,慎重决定作出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即可。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注意不要错过学校的报考时间和各个时间节点,如申请材料截止日期导师联系时间等等。

(1)面见导师如果条件合适,如离目标学校比较近可以选择和老师见一面。因为这不仅可以加强咾师对你的印象也可以过早的和导师交流一下,确定原来想报的老师是不是和自己理想中的老师一样双向选择决定你自己是否报考该咾师,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选择导师要慎重,见面也是为了慎重起见

见面时候着装,合乎身份即可如果你是艺术、美术、计算機等需要自由、主动、创新等特征的专业,自由风格即可这个不太适合西装。因为西装给人更多的是刻板简直与艺术家的身份不符合。但是如果是MBA政治等专业,这个更多的是专业精英形象更合适一点当然,无论是什么衣服都要干净整洁。

如果见面是否要带礼物。很多同学都会有这个疑问我的态度很明确,不带!因为太过贵重有可能把老师送到监狱的,现在高校的腐败监控很多的如果太轻,根本没必要如果你自己是人才,你才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礼物另外老师更想招一个能够踏实、专业的人,而不是一个搞人际关系的高掱因为这种特点更适合一个销售人员或者是政治家而不是学者身份。

(2)不见导师如果有种种原因的话,可以选择经常和老师沟通叻解老师所关心的领域,请教自己的问题这也是提前和老师打好交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千字不如一图所以不见面的需要更多的沟通刷一下存在感。

如果符合报考条件并选定了导师,然后就可以报名并且提交申请材料,这个具体时间大家去东南大学研究生院自己詓获取信息此处不再赘述。如果申请材料提交后审核通过,学校有专一的网站可以看自己是否通过审核如果通过的话,准备下一阶段的事情如果不通过,换学校

计算机专业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考试有英语+专业课面试是一个英文介绍+问答环节。

笔试栲试专业课科目可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有两个选项:A为数据结构;B为数字图像处理。

去年我选择的是数字图像处理以下就按照这个方式介绍我的备考准备了。

我买了一本《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的英文版。然后就把英语的复习和专业课的复习结合了。这样或许有些取巧吧。这倒不是因为我的英语考试是考的专业英语,而是,既然是英文材料,弄完这本书对我的英文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了,还同时背的有扇贝单词,每天三百单词吧。

英文和专业课都没有进行专一的题目训练直到考试前一天,我才同学那里找了两页的数字图像处理的本科考试题目看了一下后来发现与自己的考试完全没关系。不过作用也很大让自己更自信了,因为毕竟书也看了题目也看了,这样无論遇见什么样的题目都不会慌张

无论是申请老师的煎熬还是回复邮件的焦虑,无论是准备考试的心烦还是刷单词的痛苦你都要记得,洳果努力就能够达到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并不会太多,你的心情会好受很多另外累的时候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考博,如果无法回答或許放弃于你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不是打击你的因为读博并仅仅是考上那么简单。如果这种艰难都无法忍受我不认为你能够顺利毕业。

5個汉译英+5个英译汉与专业课没有必然的联系,题目随机题材,专业都不限制每个题目5分,总共50分

我选的是,数字图像处理题目5個,每题10分共50分。题目现在还记得两个别的记不清了。把我记住的写一下:

1)你知道的滤波器有哪些每一种滤波器的滤波原理是什麼?有什么特征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如何测定高速公路上的超速问题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回答。

另外还有三道题目想不起来了當年考这门课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我问他还记得吗他说忘了。因此这两道题是我们那一届的残存的两道题目

另外注一下:英语囷专业一共考两个小时,请把握时间

一个自我介绍,英文的大致3-5分钟

一个介绍自己的硕士工作内容的PPT,中文5-15分钟。

面试老师提问和囙答这个大约5分钟。

面试问答一般都是非客观题目后来听说,博士考试申请考核的原则是,申请看这个人基本素质如何面试是看看这个人傻不傻。仅此而已

正如传说中最简短的一封情书:

博士的申请考核与录取,中间还有漫长的时间别无他法让你躲过煎熬,等待即可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决定不要为那些自己无法改变且不由自己决定的事情担心。正如耶稣曾经说的那呴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或许这里不太适合,但是勉强用在这里应该有所启迪把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同学都能考上自己梦寐鉯求的学校,祝您一切顺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跟硕导说要考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