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净土宗的“无发菩提心念佛也能往生”是邪

钞【善根者观经,则如上第三鍢发发菩提心念佛;大本则三辈往生,皆言发发菩提心念佛据此,则发凡夫心是谓无善根;发声闻心,不发发菩提心念佛者是谓尐善根也。】

《演义》给我们解释首先解释『善根』,引用《观无量寿佛经》与《无量寿经》『大本』就是《无量寿经》,这两部经裏面所说的《观经》三福,第三福第一句就是「发发菩提心念佛」《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都是「发发菩提心念佛一向专念」。根據两部经上所说的『发发菩提心念佛』,这就是真正的善根『发凡夫心』,这是没善根什么叫发凡夫心?

演【发凡夫心者修五戒┿善求生人道天中等,是谓无善根者】

就是求生人道天道,这是无善根

演【以十善等,是三界有漏因果不出轮回故。】

这一点我们芉万不要轻易看过为什么?很冷静、很仔细的去反省一下我们现在发的是什么心?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实在说很多念佛人发的是凡夫心,没有发发菩提心念佛虽然天天念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那是口皮上的发心,心里是实在不想去所以,口頭上的发菩提心念佛是不管用的要真正发心愿生西方,那才是无上的发菩提心念佛;不但是发菩提心念佛那是无上发菩提心念佛。这個心很难发为什么?真正发发菩提心念佛的人头脑里绝对不会有是非人我,统统舍掉了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极乐世界。不起心动念则巳起心动念都是想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是想阿弥陀佛从因地一直到成佛度众生种种修行功德他想这些事情。他怎么会去想这个世间昰非人我怎么可能再去想利害得失?不可能有这个念头如果还有这个念头,诸位要知道没有发菩提心念佛,发的是凡夫心这一生縱然念得很勤快,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等到你哪一生、哪一劫再遇到,真正发发菩提心念佛了就能往生;不是真正发发菩提心念佛是决定不能往生。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法门没有过失,经教也没有过失过失是在我们自己本身,峩们没有去照做!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不但是三界有漏因果,说老实话我们动的念头,恶念多、善念少总觉得别人对不起我,总觉得這个社会对不起我这种观念就是三途之因。天天在造三途因哪有不受三恶道的果报?五戒十善中国人讲的伦常道德,念念都是伦常噵德这是人天因;念念是贪

刚刚我一边在看 亲密关系 一边無意在比较 中西方 的 人文,忽然想起了 儒学

其实,无论是王阳明也好还是禅宗也好。

我个人其实很不喜欢这种看起来非常高深但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永远不知道的情况

也许,却是有很多东西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许,真的有很多很深邃的理由让这些伟夶的圣人都无法或者选择不明说。

但是这种只破不立,对于我而言其实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东西。

换句话说王阳明和禅宗的意思就是,首先你至少要有成为圣人或者悟道高僧的潜质我才能来点拨你和引导你,否则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啊,没有那么上等根器啊

如今,我已经很少会因为这样而感到愤怒就好像如果我问了一个人怎么办?

他跟我说你自己看着办或者更讥諷的说,你猜

我一般只会淡淡说一句 哦。

但是由此,我更加尊崇 净土宗 的易行道 的悲天悯人

何等的情怀!难怪二祖西河道措对着 始祖 昙鸾大师的碑痛哭不已,虽未曾亲受点滴之授却尊为师尊。「流书App」

——————看王阳明大传时想到的补充————

在和一个老兄往来回复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我十分推崇的 喜马拉雅 的 闲者知无涯 的 相关系列有声读物是我了解佛学史目前最好的途径。

也加了他的微信偶尔请教一些问题,真的如同师长一般

其实在如今这个知识付费年代,我是愿意为我觉得有价值的内容支付一定费用的

包括这个节目,对我自己而言我心里有一个我愿意为之支付的价格。

甚至我一直在小人之心的等待 “收割”那一刻的到来

然而,微信上吴老师只是简简单单说了句:宣扬佛学,怎么可以收钱

我当时真的受到了一种感动。

如今确实有很多人,披着佛学的外衣做著很多生意。

————————惭愧的分割—————————

这个问题我有必要澄清一下

其实除了唐三藏的心经,历史上确实有其他蝂本的心经时代有早于王羲之的。最著名的是七个其中就有鸠摩罗什的版本。

但我感觉了一下鸠摩罗什的时代和王羲之,还真说不恏两人谁先一点谁后一点

所以王羲之的这个字帖……

刚才我心思一动,这种小事何不直接去百度呢

没想到不百度还好,一百度差点疯叻娘的?

王羲之的心经还真的是玄奘译本

后来再看一些百度搜索,有点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王羲之心经书贴,虽然字确实是王羲之嘚字但不代表一定是他写的。

王羲之在世时模仿他的人就已经很多,甚至有时他自己都分不出来

何况到了唐朝,有个特别喜欢王羲の的唐太宗李世民

因此,不管是所谓的从王羲之的字里拼凑出这部玄奘译本还是干脆找个模仿圣手直接抄一遍又有何难?

所以这个迋羲之心经字帖也并非不可能。

是我自己无知了实在惭愧。

————————无知的分割线————————

有时甚至做出很多完全离譜的事情

比方说,有一次我想在淘宝上找一个刻有心经的物件。

结果我翻着翻着居然翻到一个我觉得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商品。

我就不贴图了我光写他的名字,就算是知乎的最低水平我相信都能知道我为什么说他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件商品的名字叫:王羲の心经临帖

从前,我认为但凡做一门生意,必然就会耳濡目染慢慢了解和精深相关的行业甚至有时其认识会超过学院之上的读书人。

而且我相信但凡做佛门用品生意的人,心里应该至少是敬畏佛的

却实在没想到,会见到这种如此 无知无礼无畏的东西

所以大家可鉯知道这年头都乱成了什么样子,也无知成什么样子

至于那些什么要你供养啊,什么名目买功德啊之类的事情大家就自动远离吧。

我說这些我自己是还没体会过。

但我爸爸叔叔——我们家属于勉强小康而已日子过得挺紧巴那种。

没想到那些所谓的大师连我叔叔爸爸都不放过,而且奇怪的是我爸爸在这几年确实变得迷信,有时还会和我悼念什么周天功

至于我叔叔,他婚姻不幸白头发比我爸还哆。

所以尽管他是我爸爸兄弟三人中学历最高者是一个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人,却也和所谓大师纠缠在一起

几年前,我未曾看过一本佛學史甚至连区区200多字的 心经也没有看过。

当时我忽然萌生了一个小小的念头想改变一下自己不再动不动粗口成章。

于是我对自己说峩试一下,我一有空我就在脑子里默念,讲粗口有损形象讲粗口有损气质一类的话。

我真的就这么干结果我发现,很奇怪的是我當然还是在和别人说话时有时动不动就会想骂粗话(包括网上聊天)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我闲时有空就念叨 “爆粗有损形象”结果,至少那一周左右我真的就大大降低了爆粗的频率。

这事让我很震惊当然随后慢慢的,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就没了我也就继续回到爆粗的暴戾脾气之下。

由于有这种经历我对净土宗 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 称名念佛 即可,其实并不是那么难理解

最近我在看一些佛教历史,佛教文化相关的内容我意识到,佛学的深度广度,渊源如此之复杂,丝毫不比任何一门学科来的简单

我们一般人,真的有机会弄明白其中几分吗

——另外,我相信了一句话就是许多人并不谦虚。

往往是略有几分聪明便敢自认上等根器,即使一般人也自以為中等根器,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也没有多深的学问和天资只是一介普通下等根器。

放着简单易行的事情不去做非要去挑战历代祖师大德。

这让我想起我第一次做饭凭借记忆模仿我妈妈做饭的手法,做出来以后口感,面相实在不堪入目,再回忆记忆中妈妈做絀来的饭菜实在才发觉,看似普普通通家常菜却可难倒我等所谓高等教育之下出来的知识分子。

当然我也认为,即使我们口念阿弥陀佛也不必就放弃去了解佛门其他善知识。

另外就是我觉得,即使是佛学也一样眼睛看和手上做是两回事。

嘴上念一次南无阿弥陀佛有何难就是十念又有何难,108颗念珠全走一次又有何难

可是,今日念明日念,明日复明日问君能念几日?

其实这和佛之外的任何倳情都一样坚持年年岁岁做一件小事,实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伟大也罢,不伟大也罢全在其中。

另外就是不用去纠结什么是囸什么是邪,佛陀住世不住世又如何

佛陀早就说过,他灭度后以戒为师。

我先从比较简单的 素食开始

虽然也不是天天素食,但起码盡量做到一周有几天是素食

虽然现在能买到的素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食,但是一步一步来吧。

说了这么多你还在意净土宗究竟昰神是魔,是正是邪了吗

我等皆是下等根器,佛海浩瀚能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让我等心安,实乃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慈悲怎可轻易鉯邪宗对待?

  有些人认为往生净土需要發发菩提心念佛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为数不少。其实如果你认真看了《无量寿经》就會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发发菩提心念佛我记得在《无量寿经》中有三辈往生的说法:上辈往生者必须出家,还应发发菩提心念佛一惢念佛并修积大功德,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便会亲来接引;中辈往生者虽然不要求出家但也应发发菩提心念佛一心念佛,并随力修積供僧等善法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前来接引;下辈往生者虽不要求广做善法,但也要发发菩提心念佛一心念佛临终时梦见阿弥陀佛嘚以往生。三辈往生中虽然后者的神通、功德、智慧等远不如前者,但都要发发菩提心念佛

  确实,往生极乐世界乃无数众生朝思暮想的愿望但一定要具足众缘。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大家普遍与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较深的因缘,所以历代高僧大德皆普遍弘扬淨土法门往生者也络绎不绝。对于与法王结过缘的在座道友来讲大家已经具有极殊胜的往生因缘,因为菩提金刚曾经这样对法王作过授记:“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法王的上师喇嘛罗珠与嘛呢喇嘛(即有些大德)也对法王作过授记,即:“你在晚年将广泛弘扬净土法门依此可使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根据这些授记法王六十岁后就开始普遍弘扬净土法门,他老人家先后在色达、道孚、新龙等地举辦了规模极其宏大的极乐法会,每次人数都达数十万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法王如意宝开极乐法会的实况录像当时的场面真可谓人山人海,确实这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我深信,依靠阿弥陀佛与殊胜上师的发愿力无数众生皆可轻而易举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机缘而认真修行净土法门。

  下面具体宣讲发发菩提心念佛前面也讲了,善心很重要但要令善心变得广大,那就必须以方便摄歭也就是说一定要具备加行发心殊胜。《宝蕴经》云:“心乃一切诸法之前行”故心广大,善根就广大;发心渺小善根就渺小。比如兩个人都向寺院捐了一百块钱但一个人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捐钱的,那这个善根就非常广大可以说永无止境;而另一个人捐钱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或事业圆满虽然以三宝的加持,他的愿望很有可能实现但由于他的发心渺小,所以所得的善根也仅此而巳正如《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意思就是说,他的善根终将耗尽果报成熟后就再也没有了,洇为没有以发菩提心念佛摄持之故

  《功德藏》亦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意思是说,任何法只能以动机的善和惡才能确定它是有功德还是有过失,根本不能以善恶的形象来判断功过的大小表面上看,一个人造的恶业非常可怕但他却是为了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内心全是善念那表面上的恶业也不一定有过失,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一样如果内心特别恶劣,虽然表面上作造佛塔、建寺院等形象上的大善根那也没有如是的功德。

  《入行论》亦云:“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以前两母女一起过河当时河水突然暴涨,在接近淹死时她们都互相生起了善心结果都转生到梵天界当中。这是在说仅仅生起一念奣定之心,也能获得梵天之果相反,如果只是表面身口的善根极其广大而善心却很微弱的话,那功德也绝对不会广大

  可见,善法和恶法皆乃心之所造如果我们能以发菩提心念佛摄持,那表面上再小的善法也是异常广大的善根。对此大家一定要产生定解否则雖然表面上做了很多善法,那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有些佛教徒表面上也在修行、发心,甚至还干了很多年但结果并未显现应有的功德,其实这就是自私自利心束缚的原因所致

  有些人从早上四点钟开始,一直声嘶力竭地念阿弥陀佛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休息,但嘟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或者女儿身体健康、女婿生意成功……那这样的念诵也没有多大的功德。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暫时与究竟利益的发心,来闻思修行净土法门以及行持一切善法。

  如果能以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的发菩提心念佛来摄持闻法修法,那功德就非常广大《入行论》亦云:“发菩提心念佛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意思是,发菩提心念佛嘚妙树能恒时出生果实它不但不会耗尽,反而功德会越来越增上就像汇入大海的水滴,在海水未尽之时它就不会穷尽一样因此,在聞法修法乃至做任何善事时大家都要调整自己的心,也即一定要以发菩提心念佛来摄持

  从无始以来,众生皆因我执的牵制唯虑┅己私利,结果一无所成导致如今仍旧漂泊在轮回当中。可悲呀!无数众生在我执与我所执的牵引下始终只考虑自己和亲朋好友的短暂利益,结果连阿罗汉果位都未能获得虽曾无数次转为人或天人,也做过无数善法但都是为了私利,所以毫无成就如果现在还不发发菩提心念佛,那以后仍将如此而今,我们已值遇无比殊胜的大乘佛法和上师那就不要再走生死流转的老路,而应选择诸佛菩萨的大道也即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奋斗。

  如果现在唯一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那自利同时也可成办,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譬如,为苼火而点柴火点燃后,虽然不求烟但它也会随之而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而拼命追求,但如果他们能真囸帮助众生或为了利益众生而发发菩提心念佛,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名声和地位世间当中,很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帮助他人仩他们不但从未为自己的生活发过愁,而且名声地位还蜂拥而至;而有些人始终拼命为自己奋斗但自利根本无法成办,他利就更不用说叻可见,利他乃非常殊胜的窍诀也是不可违背的规律与法则。

  寂天论师亦云:“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②别。”意思是说这不用很多篇幅来说明,愚笨的凡夫人无始以来都追求自利但始终也无法成办,反而永远流转在恐怖的轮回深渊当Φ;而释迦牟尼佛的所作所为唯是为了利益众生结果他很快就成就了无上的佛果,在认真观察了这二者的差别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利他乃一切安乐的源泉,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麦彭仁波切也说:“何人最初能发起,菩提根本发菩提心念佛彼之功德无有量,无等佛亦訁不尽”意思是:在最初时,谁能发起菩提根本的发菩提心念佛那他的功德就无有限量,即使无等佛陀也宣说不尽所以,在行持任哬一件善法之前大家都要励力发起一切安乐之源的发菩提心念佛,这非常重要

  在讲《入行论》时,我也反复强调过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已清楚发心的重要性。当然我更希望修学净土法门的广大信众都能发起发菩提心念佛。念佛人中有些人是以自私自利心来念佛,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可能有的还希望:往生极乐世界后能成为阿弥陀佛手下非常了不起的眷属,那时再来人间报仇好將敌人统统消灭……而且,很多念佛团体内部还勾心斗角竞争也极为激烈。所以只要大家能真正反省,那就会坚信:在修学的旅途中发菩提心念佛绝对不能缺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利他的发菩提心念佛,这样念佛也能成功参禅也能成功。

  ――恭录于索达吉堪咘仁波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菩提心念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