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殡葬执法行业是什么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
& 新闻大滚动 & 正文
殡葬行业渐得社会认可 大学生殡葬工谈新感受
日10:34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练耐热,酷暑不敢吹空调
23个大学生殡葬工说“变化”
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群”,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偏见,他们从不主动与别人握手;从不开口对人说“再见”;逢年过节,也从不主动走亲串友。
他们似乎始终在追求“做人低调”的最高境界……他们,就是我们俗称的“殡葬工”。
南京市殡仪馆今年公开向社会录取的23位大学生殡葬工已赴新岗位整整4个月了,大学生们在这一行里干得怎么样?新的岗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昨(7日)天,记者来到高温中的南京市殡仪馆,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恐惧像晕车,自己开起来就忘了
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的小邱,是化妆班组中的小弟弟。记者走进化妆间时,正遇上清秀内向的他在给遗体化妆。只见他从容地使唤着各种工具,神色自然。记者为他拍照,他也不为所动,仍专心致志地打理着手上的活儿。他是江西南丰人,当记者问他,家乡是否盛产蜜桔?专注的小邱终于对着镜头笑了。
“我在深圳殡仪馆毕业实习时,曾一次见到40多具等候化妆的遗体,就是那一次,聚精会神的忙碌打消了我原有的恐惧。”小邱打了个比方,与遗体化妆零距离接触就如同晕车的人开车——坐车时越坐越晕,但一旦开起车来,因为全神贯注与紧张,立即就把晕车这事给忘了。在南京殡仪馆化妆组刘组长的教授下,他已学会为遗体化各种妆,根据逝者生前的身份分别化出工人妆、军人妆、学者妆及企业老总妆等。
记者在小邱的化妆箱内看到,各种规格的粉刷、油彩和化妆品与普通化妆品差不多,所有细微的差别主要来自于小邱师傅的动作。小邱只身在宁已经7个月了,目前正在自学大学本科,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遗体化妆的。除钻研本职外,他也想在南京找个对象。
据班组师傅介绍,前两天,小邱为一对老夫妇逝者化妆前,发现两人的下身没洗干净,他默默地为他们清洗干净后,才为他们化妆。“很多逝者儿女都不愿做的,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去做好。”小邱说自己做这些很正常。也许因为早有心理准备,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与别人的职业没有多大的区别。
脱下工作服,汗水泛起一层白雾
25岁的火化工郭龙也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科班出身的他一来就被分配到火化一线。眼下高温时节,即便休息时有条件呆在空调间里,他也不愿进屋。原因是他担心一冷一热会生病。据介绍,火化时平板燃油炉的炉温至少在1000℃以上,每天十几台大炉子连轴烧,室温至少也在五六十度。火化的责任重大,误差率必须为零,因此小郭他们丝毫不敢怠慢,在尸体焚烧后,他们还要经过捡拾杂物、整理、包装等一系列程序。时间长了,他也练就了抗高温的身体素质。“中午把工作服脱下来时,上面自然会泛起一层白雾。”
小郭说那是自己的汗水湿了干、干了又湿的结果。刚上岗时,小郭有一次中暑晕倒,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还是不过硬,为此特意强化锻炼自己抗热的耐力,尽量不去空调房间;刚接触尸体的那段时间,在学校受过的训练也显得微不足道,最初两个月,他看见排骨就倒胃口……小郭昨天告诉记者,自己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符合一个“殡葬人”的要求了,他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
同事悄悄告诉记者,郭龙明年就要结婚了。郭龙红着脸告诉记者,未婚妻对自己的职业没有异议,也许与受过高等教育观念开通相关,他们从没想过要刻意“低调”,更没觉得这个岗位见不得人。
待遇不高,马大哈变“管家婆”
毕业的小田,今年只有23岁,此次招聘前在南京某大型国企担任设计员。在殡葬工前,他仔细研究了该行业的前景,认为一直到2050年前,这个行业会一直红火下去,因为中国最早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时都老了。加上他对殡葬服务业的了解,因此毅然报名应聘。5月份,他意外地被分配到告别厅从事礼仪服务,这与自己原来投报的工程维修岗位相差甚远。
按照殡仪馆“为家属做半个主,操全部心”的要求,这个小要为丧户家属办理入馆后的一切手续。“每天在几个厅之间奔跑,帮家属登记、安排告别礼仪、领取骨灰等,很多家属对各项程序都不清楚,我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全程操办。”小田告诉记者,高温季节逝者中有不少老人,为了安抚其子女,他常常要加倍付出爱心和耐心,遇上不理解的家属,还必须学会忍耐。
小田住在馆里,他每天的任务是接待丧户家属,帮他们安排善后事宜,如有家属选择在清晨6:00到7:00告别的,他则需要4:30就起床打扫布置告别厅。与社会上很多人的猜测不同,小田目前的收入并不高,加上高温费,他每月只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对此他并不很在意,他说自己看重的是行业的前景。
说起4个月来的变化,小田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以前自己是个马大哈,现在则成了“管家婆”。最令他欣慰的是,原来的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改变工作而对他另眼相看,父母在最初的劝戒失败后,也接受了儿子的选择。
开运尸车,不能回头说话了
31岁的“老王”是这次招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原先在开班车接送上下班的同事,而现在——“老王”风趣地告诉记者:以前开车经常回头和同事说话,现在就不行了。记者看到风尘仆仆的“老王”时,他刚接运一具遗体回馆。
老王说,眼下高温南京每天最多有近40具遗体要接运,他说自己是殡仪馆的“第一道门”。“我是最先和逝者打交道的,这个年龄不存在什么恐惧心理。就是天太热,很多居民家里没有空调,进门后还没填好登记单,全身就湿透了,遇上住在六楼七楼的,就更感觉吃不消。”
老王回忆,上个月,他去汉中门附近一个小区接尸,刚好遇上该地段停电,他和另一个搬运工不得已抬着尸体从17层楼下来……让他感觉更累更难受的还不是这个。他说有些非正常死亡的,需从法医鉴定中心那里接运,经常是人还没到近前,气味就让人受不了。“应聘后我们受过的军训轮训集训等等,此时都没用了,我拼命忍啊,才把胃里的东西按下去。”
因为在社会上工作过,老王如今跟朋友亲戚说起自己的新单位时还略有顾虑,只说是在“民政系统”工作。而下班回到家里也有变化,他会下意识地经常洗手。
大学生上岗后提了不少新设想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平均年龄25岁的大学生殡葬工,绝大多数面色从容,心态平和,爱岗敬业,愿意在殡葬这个行业里大有作为。“有人认为,大学生选择殡葬行业是大材小用,所谓高学历低工种,其实不然。”南京市殡仪馆崔爱民馆长介绍,新人来到馆里后发现了很多有待挖掘的空间,他们提出了守灵服务、个性告别等殡葬礼仪的新设想,馆领导很感兴趣。4个月来,每个大学生都体现出立足岗位寻求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崔馆长告诉记者,下月起将分批安排大学生们到上海市殡仪馆学习,了解人家的成功经验,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现代殡葬服务业的才能和潜力。(记者 董婉愉)
[责任编辑:onlyqshen]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0:30:46)
( 10:26:24)
( 16:26:29)
( 16:20:41)
( 14:47:48)
( 14:35:37)
( 14:11:33)
( 12:18:58)
( 12:11:50)
( 11:26:59)
频道精彩内容推荐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忌讳这个,据说在这种地方上班的人,过年都不去亲戚朋友家拜年。
估计就是在里面做个财务,行政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更不要说从事一线工作了。但是工资福利都还不错(也是,薪水低了,就更没人愿意干了),不过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接受不了自己孩子从事这个行业吧。宁愿孩子拿个三四千的工作,即使不稳定,随时面临失业风险,也不会去让孩子从事这个行业。
报道说殡葬专业学生出来很抢手,蛮敬佩那些支持孩子学这个专业的父母,多少会有一些压力,身边也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指指点点吧。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7-06-29 23:41
有殡葬专业啊,第一次听说,属于民政系统,旱涝保收很不错哦,百无禁忌啦,我有朋友就是做火化的,没有关系根本进不去哦,家属给的香烟都抽不完,还有塞红包的,各行各业都有人做,杀猪的岂不是造孽更深
发表于:17-06-30 00:43
家里有亲戚在火葬场工作,妈妈从事多年化妆师,儿子做行政工作,又找了一个化妆师。收入各方面的确不错。他们可能习以为常了,据说有时候夜里一个人值班,该睡睡,该工作工作。
发表于:17-06-30 05:54
南京好像没忌讳这个,我同事他家哥哥姐姐都是干这,他在单位很吃香,谁都找他办事,以前这单位都是内招,福利也好。
发表于:17-06-30 06:00
现在人观念不同以前了,事业单位,这个口子想进去还不容易呢!
发表于:17-06-30 06:23
哪个学校有这个专业?
发表于:17-06-30 06:28
我觉得那里的人素质都很好,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我是去年火化的,感觉很舒服,一点都不疼。
发表于:17-06-30 06:38
有个邻居夫妻俩都是在那上班,福利待遇好,想办法把家里人也弄进去,房子几套……
发表于:17-06-30 06:53
进不去还好啊
发表于:17-06-30 07:07
回复7楼的@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哈哈,感觉这么好啊?
反正我是不歧视,我自己胆子巨小,干不了这个,很佩服能干这行的人
发表于:17-06-30 07:28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我是真的真的 的话:
现在人观念不同以前了,事业单位,这个口子想进去还不容易呢! ...
江水平装修&给你想要的家
发表于:17-06-30 07:39
这个好像一般人都进不去,福利待遇好的不得了
发表于:17-06-30 07:40
被七楼吓到了
日,宝宝和爸爸妈妈见面
爸爸妈妈给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王熙临
发表于:17-06-30 07:42
回复 2 楼 @蒹葭径斜 :
有的,但是全国就几所大学有这个专业(前几年我看报道时候是说就几所,现在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发表于:17-06-30 07:43
大清早7楼吓死人
燕窝燕窝还是燕窝
需要的喊我
发表于:17-06-30 07:43
这个职业旁人又干不了的,多数都是职工家属内招的,很少去外面招人吧
老哥之扳手乃
耶溪之铤,赤山之精
祝融嘘焰,女娲F形
销以羊头,被以龟章
质耀晴雪,彩动华星
陆特犀,水截奔鲸
发表于:17-06-30 07:44
回复 6 楼 @xiaobaihe888 :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发表于:17-06-30 08:15
回复 15 楼 @阿莱1980 :
阿莱你好,我是阿泰!
发表于:17-06-30 08:18
大家只觉得工作收入不错,没想到污染的问题吧?
发表于:17-06-30 08:22
有的人忌讳有的人不忌讳。就像就得人找对象介意男方是殡仪馆或者妇产科啥的
发表于:17-06-30 08:25
殡葬行业遗体火化是一种非稳态、变边界的氧化燃烧过程,即一次性地将遗体和随葬品送入主燃室进行高温燃烧,直至所有可燃组分完全燃尽的过程。殡葬行业存遗体火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二恶英类污染物,90%以上通过烟道直接排放,没有后处理设备。尤其是遗物焚烧,设备落后或无组织排放,这些都造成二恶英的较高排放
发表于:17-06-30 08:55
我反正是害怕,要我身边有人在里面上班,我估计我都不敢接触,我胆子就一得得大,会乱想~~~~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
又&岂&知&,&爱&恨&情&仇&,&终&难&忘&,&刻&骨&铭&心
发表于:17-06-30 08:56
我能接受孩子干这个,觉得没什么,谁还没个死?就怕孩子眼高手低嫌弃这嫌弃那的不愿意
发表于:17-06-30 09:06
孩子的事情由他自己决定,特别是未来理想想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我绝不干涉,顶多提个良好的建议而已。
曾是南外仙林优秀的语文教师,
现在辞职单干,专教小学作文阅读
百度我的博客:“金陵孩子王”,
你会看到更多详细成果
如果需要小学作文阅读教学的家长,
请去我的博客进一步了解,
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的!
博客地址:.cn/sangling111213&
发表于:17-06-30 09:06
当年因为胆小,医学院都是不敢上的,别说这个行业了。。。
发表于:17-06-30 09:10
回复 18 楼 @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
你走开,哈哈哈哈哈哈
燕窝燕窝还是燕窝
需要的喊我
发表于:17-06-30 09:24
这种行业有内部的圈子的,外部人不太了解。但是其实也很好
请你一定要记得,
&&无论我在哪里,
&&都只离你一个转身的距离
&&只要你一转身
&&就可以&看到我了
&&我一直在里你很近的地方
&&我在你心里
&&&你在我心里一样
发表于:17-06-30 09:32
道理上来说没什么,可是心里真的接受不了
发表于:17-06-30 09:37
想进没人还进不去
发表于:17-06-30 09:39
殡葬还是专业?开眼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发表于:17-06-30 10:40
只知道没有人根本进不去。从没听说这个行业缺人缺的厉害的。
I&woke&up&in&the&middle&of&the&night&
I&noticed&my&girl&wasn't&by&my&side&could&you&tell&me&a&sworn&i&
So&I&had&to&take&a&little&ride
back&tracking&on&these&few&years
trying&to&figure&out&what&I&do&to&make&it&go&bad
cause&ever&since&my&girl&left&me
my&whole&life&came&crashing
So&I&have&nobody&to&call&my&own.......
发表于:17-06-30 10:49
回复7楼的@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请问你们那边收入高吗?房价贵吗?纸盒子多钱一斤啊?
发表于:17-06-30 10:58
我家有个至亲是做殡葬生意的,年收入十分不菲,真心没有那么恐怖。据说想进来免费学徒的人多呢~
发表于:17-06-30 10:59
回复 32 楼 @加油哥们 :
跟我走吧,天黑就出发
发表于:17-06-30 11:55
应该都不愿意吧
发表于:17-06-30 13:18
以前一个同事谈的对象就是殡仪馆的,还是她家人给介绍的,本科学历,福利高,工资高,就是感觉整个人冷~~
发表于:17-06-30 13:23
我接受不了,再多钱都不干。
我从金陵来,要到长安去
发表于:17-06-30 14:05
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吧,个人认为没什么吧,人都会死的!
南京出发去旅行,各种秒杀价,天天发布,绝对全网最低价!&
发表于:17-06-30 14:19
回复 34 楼 @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
你太甩了!
发表于:17-06-30 14:31
以下是引用 第37楼 @一条河豚鱼 的话:
我接受不了,再多钱都不干。...
看上面那么多跟贴,感叹现在真的是观念变了~
我敬佩从事这项工作的从业人员,但自己绝对不会做~
不爱狗人说:狗就是狗,永远没法跟人比。
爱狗的人说:狗就是狗,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去学习。
&&&&&&&&&&&&&管好狗嘴、收好狗便&
&&&~~~~&为了你也为了狗狗,请文明养狗!~~~~
&&&&&&&&&&&&宠爱有家NO.185
&&&&&&&&&&&&带着狗狗看世界
&&&&&&&&域名:http://b495701.xici.net
&&&&&&&&&《腐败的同时也请做点实事》
发表于:17-06-30 14:37
回复 7 楼 @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
那地方焦了吗
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发表于:17-06-30 15:07
回复 41 楼 @我是新人懂吧 :
小叉子你装神弄鬼
发表于:17-06-30 15:16
回复 40 楼 @小狗无礼 :
同感,我印象里很多人都排斥干这行,哪怕钱多。谁知道现在观念和之前不一样了。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发表于:17-06-30 15:33
听上去有点怕人,但是如果福利待遇好有什么不行呢?哈哈!!
发表于:17-06-30 15:57
回复 42 楼 @好白菜都给猪拱了 :
我还是小勺子呢!
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发表于:17-10-23 14:52
&&[第2版 10-23 14:52]
............
发表于:17-06-30 16:06
我同事的爸爸卖骨灰盒,家里两个女儿,一个能嫁给山西煤老板,另一个反正在我们单位上班,钱不愁花,隔三差五请假出去旅游。
不努力,拿什么弄死想要整你的贱人。
发表于:17-06-30 16:19
我不能接受,我有次看电视采访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自己说的,同行找同行很普遍,另外,他们从来不参加别人的婚礼或者小宝宝的百日酒或者老人的寿宴,说是行内默认的规矩。
发表于:17-06-30 16:25
如果是女儿 我接受 不了
如果儿子,可以接受&
开宠物店的人里面做饭最好吃
做饭好吃的人里面最懂宠物
发表于:17-06-30 16:27
回复 46 楼 @如烟如云 :
这部电影我看过,感动的落泪了。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共2页 到第页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在火葬场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火葬场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烟雾弥漫你的眼》
木伯按:别那么恐怖,只要看看这句话:火化可以让灵魂从不洁的尸体中解脱出来。头骨裂开的一刹那,灵魂即释放升天,前往先人所在的极乐世界。这个说法很动人
书名:《烟雾弥漫你的眼》作者:凯特琳·道蒂译者:崔倩倩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市时间:2015年12月  定价:35元
  【内容简介】
  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
  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凯特琳·道蒂,一名二十来岁、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姑娘,选择在火葬场工作,将自己病态的爱好转变为一生的事业,她与形形色色的活人和死人打交道,努力在殡葬人的秘密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
  《烟雾弥漫你的眼》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古怪的奇遇和难忘的场景比比皆是。凯特琳处理过不同种族、形状和遭遇的尸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成为穿行于死者世界的探险家。她描写了自己如何从火化炉里清扫骨灰(有时弄得满身都是),讲述了火化和殡葬业的奇怪历史,并对不同文化中看似古怪、奇妙的丧葬习俗赞叹不已。
  她用大胆直率的文风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就像你和自己最勇敢的朋友来了一场午夜墓地之旅。她的文字真诚可信,略带讽刺的口吻不忘自嘲一番,原本禁忌的话题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作为一名拥有从业许可、致力于非传统殡葬服务的殡葬人,凯特琳在本书中呼吁,我们身处在一个惧怕死亡的文化和社会里,应该有更妥当地处理死亡(及死者)的方式。
  【作者简介】
  凯特琳·道蒂,历史专业出身,热爱恐怖事物。持有执照的殡葬人,“殡葬人问答”系列网站的创始人和运营者。现居洛杉矶。
  【精彩书摘】
  给拜伦刮脸
  一个女孩永远都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比初吻和失贞更尴尬的,也只有这个了。当你手里攥着一把粉色的塑料刮胡刀,站在一具老头的尸体前时,时间从未过得如此漫长。
  在刺眼的荧光灯下,我盯着可怜的、一动不动的拜伦,足足看了十分钟。拜伦是他的名字,至少挂在他大脚趾上的标签是这么写的。我不确定拜伦是“他”(一个人)还是“它”(一具尸体),但是在亲密接触之前,我至少得知道他的名字吧。
  拜伦是(或曾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长着厚厚的白发和白胡子。他一丝不挂,除了我围在他下半身的一条单子,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想保护什么。逝者的尊严,我猜。
  他的双眼像两只泄了气的气球,就那样摊在眼眶里,望着无尽的深渊。如果情人的双眼是清澈的湖水,那拜伦的眼睛就是一汪臭池塘。他嘴巴扭曲,半张着发出无声的尖叫。
  “呃,嗨,麦克?”我在准备间呼唤我的新老板,“那么,我猜我该用点儿……剃须膏什么的?”
  麦克走进来,从一个金属架子上拿下一罐“霸烁”剃须膏,让我注意不要留下划痕。
  “你要是把他的脸划破了,我们可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所以小心点儿,知道吗?”
  好吧,小心点儿。好像以前我一直都很小心“给别人刮胡子”似的。但我从来没给人刮过。
  我戴上胶皮手套,戳了戳拜伦冰冷、僵硬的双颊,抚过长了好几天的胡茬儿。干这活真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我从小一直以为,殡葬师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精通尸体处理,根本不用普通人动手。不知道拜伦的家人会不会知道,一个毫无经验的23岁女孩正拿着刮胡刀,准备给他们挚爱的亲人刮脸?
  我试着把拜伦的双眼合上,但他布满老年斑的眼皮像百叶窗一样,刚一闭上就弹开,好像非要看着我干完这活儿才行。我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嘿,拜伦,我不需要你在这儿指手画脚。”没人回应我。
  他的嘴巴也合不上。我可以用力把它闭上,但几秒钟之后又弹开了。不管我做什么,拜伦都不打算做一个在午后享受刮脸的绅士,温顺地任由剃须师傅摆布。最后我宣布放弃,直接把剃须泡沫喷在他脸上,然后笨手笨脚地抹匀,活像《阴阳魔界》1中用手指涂鸦的阴森小孩。
  不就是个死人吗,我自言自语。就是一摊腐肉,凯特琳,动物的尸体而已。
  但是用这招鼓舞士气并不管用。拜伦才不是一堆腐肉。他曾经也是高贵、奇妙的生物,就像独角兽和狮鹫。他是圣洁和世俗的混合体,这会儿在生命与永恒之间的中转站,跟我困在一起了。
  当我确信自己做不来这行时,已经太晚了。除了给拜伦刮胡子,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拿起那把粉色的刮胡刀,它就是这黑暗行当的必备工具。我绷紧了脸,发出一声只有狗能听见的刺耳尖叫,便把刀锋贴在拜伦的脸上,开始了我给死人刮脸的职业生涯。
  那天早上起床时,我根本没料到自己要给尸体刮胡子。别误会,我知道要跟尸体打交道,但不知道还要刮脸。这是我在西风火葬场担任火化工的第一天。这是一个家族经营的停尸所,或者叫殡仪馆,叫法不同,就看你住在美国东部还是西部了。停尸所、殡仪馆、马铃薯、山药蛋,反正就是放尸体的地方。
  我早早就跳下床——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穿上长裤——我从来不穿长裤,蹬上铆钉靴。裤子太短,靴子又太大,我看起来可笑极了。但我得辩解一下,从没有人教过我烧尸体时应该怎样打扮。
  我的公寓位于隆德尔街上。出门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阳光照射在地上废弃的针头和尿渍上。一个身穿蓬蓬裙的流浪汉把一个旧轮胎拉进巷子,准备把它当成临时厕所解决内急。
  我刚搬到旧金山时,花了三个月找房子,最后碰到了佐伊。她是一个刑法专业的学生,还是个“蕾丝边”,愿意给我提供容身之所。现在,我们俩合住在她位于宣教区的粉色复式公寓里。我们家一边是个颇受欢迎的墨西哥餐厅,另一边是个名叫“良宵”的酒吧,以拉丁裔异装癖和吵闹的墨西哥乡村音乐出名。
  我沿着隆德尔街走向捷运车站时,街对面的一个男人敞开外套,暴露出他的下体。“甜心,你觉得我怎么样?”他边说边得意扬扬地朝我甩着家伙。
  “老兄,你可得努把力了。”我回答道。他的脸耷拉下来。我在这儿住了一年,对他这套把戏真心感到腻味。
  我从宣教区坐上捷运,穿过海湾大桥来到奥克兰,在离西风火葬场几个街区的地方下车。从车站跋涉十分钟,就能看见我工作的地方了。它看起来太不起眼了。我没想过火葬场应该长成什么样——大概和我奶奶的客厅差不多,再摆上几台冒烟的机器——但站在黑色的铁门外看,西风简直乏味得不可救药。奶白色的外墙,只有一层楼。要是有两层,它和保险公司根本就是一个样。
  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请按铃。于是我召唤出所有勇气,按了铃。几分钟之后,门开了一条缝,麦克——火葬场经理兼我的新老板,出现了。这之前我只见过他一次,误以为他是个毫无恶意的老好人——四十岁左右,谢顶,中等身材,穿一条卡其裤。虽然他的卡其裤看起来和蔼可亲,但他本尊可有些吓人。他隔着眼镜狠狠地打量我,估算着雇用我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嗨,早上好。”他冲我说道,语调平淡,几个词和喘气声混在一起,难以辨别,感觉就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他打开门,转身走进屋里。
  我尴尬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发觉他的意思是让我跟进去。我进了门,走过好几个拐角。一阵沉闷的声响回荡在走廊,声音越来越大。
  这栋平淡无奇的建筑后面是一大间库房,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具体来说,声音来源于两台敦实的大型机器。这两个玩意儿就像死神版的特威丹和特威帝1,趾高气扬地占据着房间的中心位置。两台机器由波纹金属制成,顶端的烟囱一直伸向屋顶外。每台都有一个上下推拉的炉门,不断咯咯作响,像在讲述有关工业时代的寓言。
  这应该就是火化机,我想。里面正烧着人呢——真正的死人哦。虽然还未亲眼看到尸体,但一想到它们就在附近,我就超级兴奋。
  “这是火化机吧?”我问道。
  “整间屋子只有它们,不然就是见鬼了,对吧?”说完麦克埋头走了出去。
  你也许会问,像我这种安分守己的女孩,在这种毁尸灭迹的地方做什么?但凡头脑正常的人都会去当银行柜员或幼儿园老师,才不会选择火化工这行。而且柜员和老师这类工作更好找。一个23岁的年轻女性竟如此渴望从事殡葬业,想想都觉得可疑。
  上网找工作时,我紧盯着电脑,专心搜索“火化”“火葬”“停尸所”和“殡仪馆”这些关键词,得到的答复都是——如果真有人回复——“请问你有火化尸体的经验吗?”殡仪馆貌似特别看重经验,好像谁都能在高中学到火化尸体这门手艺似的。在被西风火葬场录用前,我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找工作,投了一大摞简历,被“抱歉我们录用了一个资质更好的人”这样的说辞拒掉。
  我与死亡一直纠缠不清。小时候,当我得知人类终究难逃一死时,我由衷地感到恐惧,但又怀有病态的好奇,这两种情绪轮番占据我的心灵。后来我长大了些,总是躺在床上等妈妈开车回家,一躺就是好几个小时,想象着她已然横尸在高速路上,鲜血喷溅得到处都是,眼镜碎片全都扎进了睫毛根部。我彻底“沉沦”了,痴迷于死亡、疾病和一切与黑暗相关的东西,但我伪装得很好,大家都以为我是个乖乖女。一等到上大学,我就露出本来面目,毫不犹豫地念了中世纪历史专业,四年的光阴都花在诸如《来自冥界的幻想和传说——解读帕果原住民的死亡观》(凯伦·堡姆加特博士,耶鲁大学,2014)这类学术论文上。我对与死亡相关的一切欲罢不能——尸体、仪式、悼念。我在学术领域确实专心钻研了好一阵,但这还不够。我需要更实际的东西——真实的尸体,真正的死亡。
  麦克回来了,推着一个吱呀作响的轮床,上面躺着我的第一具尸体。
  “今天没时间教你用火化机了,你帮我个忙,把这伙计的胡子刮了。”他命令道,语气还是那么冷漠。显然在这具尸体火化前,他的亲人还想再见他一面。
  麦克把尸体推进一间白色的无菌室,示意我跟过去,告诉我这就是“准备间”。他走到一个大大的金属柜子旁,从上面拽出一把粉色刮胡刀,递到我手里,然后转身离开。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从我面前消失了。“祝你好运。”他头也不回地说。
  我说过,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要给尸体刮脸,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虽然麦克没在屋里,但他正密切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他在考验我,让我知道这里的上岗培训残酷得很:你要么能干,要么不能干。我是个新来的菜鸟,只有一个选择,不是留下就是走人。没有握手寒暄,没有学习曲线,没有试用期。
  几分钟后,麦克回来了,站在我身后看了看。
  “瞧,这个地方……不,你得顺着胡子生长的方向,一点儿一点儿刮。这就对了。”
  我刮掉拜伦脸上最后一丁点儿剃须膏后,他的脸庞光滑得就像婴儿,看不到任何伤口和胡茬儿。
  快到中午时,拜伦的妻子和女儿来了。拜伦躺在西风的悼念室里,身上盖着白布。旁边的一盏落地灯发出玫瑰色的灯光,温和地洒在他脸上——这比备尸间里强烈刺眼的荧光灯强多了。
  我给拜伦刮完脸后,不知麦克用了什么法子,拜伦的眼睛和嘴巴竟然闭上了,估计这是殡仪人员特有的技能。现在,这位先生沐浴在玫瑰色的灯光里,看上去那么安详。我总觉得会有人在悼念室里大喊大叫,嚷嚷着“上帝啊,他们竟然把他的胡子刮得这么难看”。但我没听到有谁这么说,心里一下子踏实许多。
  听他的妻子说,拜伦当了40年会计。看来他是个讲究人,应该会感激我的细心服务。他没能逃脱肺癌的魔掌,临终前连下床上厕所都困难,更别提拿刀刮胡子了。
  他的家人离开后,我们就要安排火化。麦克把拜伦推进火化机的血盆大口,然后灵巧地操作起控制台。两个小时后,炉门打开,拜伦的尸体化成了灰烬,闪烁着红色的火星。
  麦克递给我一根金属做的耙子,向我演示如何把遗骸从炉子里耙出来。正当我们把骨灰倒进骨灰盒时,电话响了。天花板上的喇叭传出震耳的铃声,生怕机器运作时大伙儿听不见电话响。
  麦克把他的护目镜扔给我,说道:“你把剩下的掏出来,我去接电话。”
  我立刻照他说的做,结果发现拜伦的头骨竟然完好无损。我打量了一下四周,确保不会被人看见(不管活人还是死人),才小心翼翼地伸出耙子去够。它离我越来越近,我一伸手,就把它从炉门口捡了出来。头骨还是热的,上面布满了骨灰,摸起来却挺光滑。虽然手上戴着工业用手套,但我仍能感受到平滑的触感。
  拜伦用了无生气的眼窝瞪着我,我试图回忆起两个小时前他还没有被火化时的模样。鉴于我俩是理发师和客人的关系,我理应记得他的长相。但是他的面容、他的身体,从我的脑海中消失了。就像诗人丁尼生说的,自然母亲用她的“腥牙血爪”,毁灭了她创造出的每一种生灵。
  化成无机粉尘的骸骨是那么脆弱。我刚想仔细瞧瞧侧面,整颗头颅一下子在我手里裂开,灰烬顺着我手指的缝隙滑落。拜伦,这名父亲、丈夫、会计,彻底变成过去式。
  晚上我回到家,室友佐伊正坐在沙发上哭个不停。不久前,她在危地马拉背包旅行,和一个有妇之夫坠入爱河,现在正为这个男人伤透了心(这件事打击到的不仅是她的自尊心,还有她的性取向)。
  “上班第一天,你感觉如何?”她含着泪问我。
  我和她吐槽麦克,说他就喜欢不动声色地暗中评判我,还跟她讲给尸体刮脸的初体验,但我不准备告诉她拜伦头骨的事。在那非常时刻,我感到一股奇特诡异的力量,把我变成了浩瀚宇宙中的人骨粉碎机。这是我的秘密。
  “良宵”酒吧传出吵闹的音乐声时,就该睡觉了。我躺在床上,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头盖骨。如果有一天,我作为凯特琳的一切——我的眼睛、嘴唇、头发和身体——全都化成了灰,那我的脑袋会怎样?说不定它也会被一个二十来岁、戴着手套的倒霉孩子弄碎。嗯,就像我干过的那样。
  惊喜礼盒
  在西风火葬场上班的第二天,我见到了帕德玛。我不想用“恶心”一词来形容帕德玛。“恶心”是个简陋的词汇,没什么内涵。帕德玛更像是恐怖电影中的某个角色,比如《复活的女巫师》里的女一号。她躺在火化用的纸箱子里,只须看她一眼,你的内心就会咆哮:“哦,我的老天爷!哦,天哪……这……我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呢?这他妈的到底是什么?谁来给我解释一下?”
  从血统上讲,帕德玛是斯里兰卡和北非的混血儿,高度腐烂让她深色的皮肤黑得不像话。她披头散发,头发毛糙得都结成了团,乱糟糟地支棱着。一片浓稠黏腻的白色霉菌像张蛛网,从她的鼻孔向外蔓延,盖过眼睛和大张的嘴巴,足足遮住了半张脸。她的左胸陷进去,让人不免怀疑,她的心脏被人在神秘的仪式中挖走了。
  帕德玛患有一种由基因引起的罕见病,三十出头时便香消玉殒。为了让医生进行实验,查明死亡原因,她的遗体在斯坦福大学医院保存了好几个月。等她被送到西风火葬场时,尸体几乎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状态。
  在我这种外行人看来,帕德玛的尸体确实有些恐怖,但我不能像只受惊小鹿似的跑开。火葬业务经理麦克说过,拿钱就得干活,死尸没什么好怕的。我急于向他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工作。
  她的脸发霉了,对吧?哦,是的,这种情况我以前见多了,她还不算最糟的,真的。我真想用殡葬专业人士的权威口气这样说。
  如果没见识过帕德玛的尸体,你会觉得死亡总是那么迷人。想象一下维多利亚时代的肺病娇娘,一滴鲜血刚从粉嫩的嘴角滑落,就一命呜呼了。爱伦·坡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安娜贝尔·李突然离世,被埋进墓穴时,这位大情圣无法坐视不管。于是他“整夜都躺在我爱人身旁,我的爱,我的生命,我的新娘,在大海边她的石墓里——在海边她的墓地”。
  情人眼里出西施,安娜贝尔·李的尸体不仅精致,还很光滑。文里真该提到,坡躺在爱妻遗体边伤心欲绝时,还得忍受尸体浓烈的腐臭。
  不仅仅是帕德玛,西风的日常工作都比我想象的野蛮。我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工,启动西风的两个“火化炉”——这是行业内对火化机的专业叫法。我按照说明(这张纸我随身带了一个月),笨手笨脚地在操作台上鼓捣,感觉像在操作20世纪70年代科幻小说中出现的机器。灯亮了,红色代表温度,蓝色代表点火,绿色代表气流供量。火化炉启动前,是一天之中最为宁静祥和的时候,听不到噪音,感觉不到热流,也没有压力,只有一个女孩和几具准备火化的新鲜尸体。
  火化炉一旦启动,宁静的时刻就此结束,操作间随即转入地狱模式。屋里又闷又热,机器轰隆隆响,像是魔鬼在喘粗气。为了不打扰那些正在殡仪馆里悼念亲人的家属,墙上铺满了银色的隔音材料,鼓鼓囊囊的一大片,有一种太空飞船的既视感。
  当仓内温度达到1500华氏度时,就可以把尸体放进去火化了。每天早上,麦克都会把一摞加利福尼亚州尸体处理许可证堆在我桌子上,给我安排当天的工作。我挑出两张许可证,然后不得不去“冷库”找出对应的尸体——“冷库”其实是一个步入式冷藏间,专门用来保存遗体。我迎着刺骨的寒气,走到一摞高高堆起的纸箱跟前,每个箱子上都贴着一个写有姓名和死亡日期的标签。冷库里弥漫着一股冷冻死亡的气味。这味道虽然难以形容,但足以让你记一辈子。
  我猜冷库里的人生前应该没什么交集:因心肌梗死而离世的黑人老汉、患有卵巢癌的中年白人母亲、在殡仪馆不远处中枪身亡的拉丁小伙——现在,死亡把他们召唤到一起,像是要开某种联合国峰会,一同探讨虚无的意义。
  走进冷藏间之前,我暗自向老天发誓,如果要找的尸体没被放在最底层,我就立志做一个更好的人。那天上午,第一个要火化的是马丁内兹先生。理想情况下,马丁内兹先生正好在最上方的箱子里,我轻轻松松就能把他弄到液压担架车上。但我懊恼地发现,他被压在威拉德先生、长崎女士和谢尔顿先生的下面。这就意味着,我得把他们这些人搬出来再码回去,搞得像是在玩俄罗斯方块,只不过是尸体版的。
  一番折腾之后,我终于把马丁内兹先生搬上轮车。然而想要推着他返回火化间,还得闯过最后一关,就是冷库门上挂着的塑料门帘(洗车房和食品冷冻库用的那种)。门帘用厚实的塑料片制成,防止冷气流失。这道门帘是所有人的劲敌,穿过它就像穿过动画片《睡谷传说》里的黑森林,一不留神就被浓密的树枝紧紧缠住。我恨透了用手掀开帘子,总觉得上面不仅沾满了细菌,还吸附了众多饱受折磨的灵魂。
  你一旦被门帘缠住,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把轮车推出去。我用力一顶,只听见熟悉的“哐当”一声,轮床重重地撞在了金属门框上。
  麦克走进来,正好看到我被撞了个趔趄。他从我身边经过,朝准备间走去。见我来来回回地把马丁内兹先生推来推去,他开口问道:“需要帮忙吗?你一个人没问题?”他一边的眉毛高高挑起,好像在说:“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你根本搞不定。”
  “不用,我能搞定!”我欢快地回答,一把拨弄开糊在脸上的门帘,急忙将轮车推进火化间。
  我总是拿“不用,我能搞定”回答别人。我需要有人帮忙给前院花园浇水吗?“不用,我能搞定!”我需要有人进一步指导我怎么给他打肥皂好从那粗手指上脱下结婚戒指吗?“不用,我能搞定!”
  我把马丁内兹先生从冷库里安全运出,接着要做的就是打开箱子,这可是这份工作中最棒的一个环节。
  在我看来,打开装有遗体的箱子和打开装有毛绒玩具的礼盒差不多,就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那种小姑娘的最爱——“狗狗惊喜礼盒”。在“惊喜礼盒”的广告中,一群五六岁的女孩围在一起,她们打开一只毛绒小狗的肚子,兴高采烈地发现里面有好多小宝宝。宝宝数量越多,她们叫得就越欢,里面可能有三只四只,甚至五只!这就是所谓的“惊喜”。
  尸体也可以带来同样的惊喜。每次你打开纸箱,里面有可能是一位无疾而终的95岁老太太,也可能是一个在建材城角落里死了八天才被发现的30岁青年。每个箱子都意味着一次新冒险。
  如果箱子里的尸体不太对劲(回想一下帕德玛那张发霉的脸),我就会好奇心大发,偷偷查阅死亡注册系统、验尸官报告以及死亡证明。这些手续缺一不可,虽然官僚,却包含了大量关于死者的信息,特别是他们死亡的信息,讲述了他们是如何从生者的世界来到火葬场与我相伴的。
  马丁内兹先生只是一具普通的尸体,非要我打分的话,也就是三个宝宝的惊喜度。他是拉丁裔,六十多岁,很可能死于心脏病。他的皮肤下有块突起,隐约能看到心脏起搏器的轮廓。
  火葬工之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不把遗体里的起搏器摘掉,里面的锂电池就会在火化过程中爆炸。这玩意儿的威力不亚于一个小炸弹,轻而易举地就能炸掉火化工的半张脸。不过没人愿意把尸体烧那么久,所以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得而知。我回到准备间,打算用防腐工的手术刀把起搏器取出来。
  我拿刀对准起搏器所在的位置,在马丁内兹先生的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刀刃相当锋利,却没能划破他的皮肤,连个口子都没留下。
  不难理解,医学院之所以让学生在尸体上练手,是想降低学生能够造成的痛苦。虽然只是个“迷你手术”,但我确定马丁内兹先生正处于剧痛之中。我们活人总觉得死人和自己一样,也是能感知到痛苦的,即使他那双毫无生气的双眼已经告诉我,他和我早就阴阳两隔了。
  麦克上周给我演示过如何拆除起搏器,看上去一点儿都不难。但人类皮肤不是一般的结实,下手时要比想得更用力才行。我技术太差,这得向马丁内兹先生道个歉。我拿刀一通猛戳,制造出不小的动静,最后终于在一堆黄色的块状组织中看到了起搏器。我一下子把它挑了出来。
  既然我已经顺利找到马丁内兹先生,把他从冷库中运出来,还清除了他身上所有可能爆炸的电池,那么是时候送他接受火焰的洗礼了。我把传送带连上火化炉,按下按钮,传送带自动把遗体送进炉内。整个过程如同流水线,一气呵成。金属炉门一关,我就来到科幻气质浓郁的操作台前,调整好气流强度,然后点火。
  尸体燃烧时,就没什么特别的活儿要干了。我密切注视仓里温度的变化,时不时把炉门打开一条缝,看看火化的进度。炉门很重,每次打开时都发出“哐啷”一声,像是在说,小心被里面的样子吓着,美人儿。
  四千多年前,印度教经典《吠陀经》中提到,火化可以让灵魂从不洁的尸体中解脱出来。头骨裂开的一刹那,灵魂即释放升天,前往先人所在的极乐世界。这个说法很动人,但如果你没怎么碰到过焚烧人类尸体的情况,肯定会被眼前的场景恶心到想吐。
  我第一次查看尸体火化的进度时,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在犯罪——虽说这是西风规定的操作流程。不管你看到过多少张重金属唱片封面,欣赏过多少幅希罗尼穆斯·波希1的地狱行刑图,或者观看过多少次《印第安纳·琼斯》2里纳粹的脸被融化的镜头,尸体火化时的模样仍有些惊心动魄。一颗熊熊燃烧的头颅几乎超越你所有想象。
  遗体进入火化炉后,首先烧起来的是纸箱,或者叫“可替代容器”,这是殡仪馆账单上的写法。箱子很快化为灰烬,将尸体毫无保留地交给地狱之火。待有机物质烧光,尸体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构成人体80%的水分快速蒸发,软组织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尸体最后被烧得焦黑一片。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你生前的所有特质逐一消失殆尽。
  如果说我对这份工作不曾抱有什么幻想,那绝对是个谎言。我以为只要把尸体丢进其中一个大机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跷起脚丫,一边吃草莓一边看小说,那些可怜的人就让他们在里面烧着吧。下班后我会坐捷运回家,一路上想入非非,试图理解死亡深层的含义。
  在西风工作了几周后,吃草莓的想法便被一系列更基础的问题取代,比如:什么时候吃午饭?我身上还能洗干净吗?只要你在火葬场工作,身上就不会干净。到处都落着一层薄薄的尘埃,全是死人的灰烬和工业粉尘。那些你认为绝不会沾上脏东西的地方也难逃一劫,比如鼻腔的最深处。每天一到中午,我就像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副在19世纪的街头卖杂货的鬼样子。
  有时骨灰会沾在我的耳后和指甲里,这可不怎么享受,但我也因此被领入了一个与殡仪馆外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9·11”事件发生时,大原安桥是纽约市一家禅宗冥想室的住持。双子座轰然倒塌,伴随着尖叫和金属撞击的声音。“那股气味在事发几周后都没能散开,你以为自己呼吸进去的是人,不是空气,”她说道,“那是一种所有东西都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包括人、电子设备、石头、玻璃,一切一切。”
  大原的描述甚是骇人,但她建议人们不要逃避,反而要观察、承认死亡的存在——“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但现在我们看见了,闻到了,感受到了,也体验过了。”在西风,只要是第一次经历,我都去看,去闻,去感受,去体验。这是与现实接触的最佳方法。很快,我就上瘾了。
  回到前面提到的基础问题:什么时候吃午饭?在哪儿吃?我只有半小时的午餐时间。我没法在大厅用餐,生怕死者亲属看到我大快朵颐地吃着炒面。请试想一下:前门悠悠地打开,我猛然抬起头,双眼大睁,嘴里当啷着几根面条。火化间也不行,我可不想让那些灰尘污染了我的外卖。那就只有小教堂(如果里面没摆放遗体)和乔的办公室可以去了。
  虽然麦克负责运营整个火葬场,但西风是由乔一手建立的。乔(又名杰昆)是西风的所有人,我从没见过他——火化我的第一具尸体时,他已经退休了,把火葬场交给麦克打理。乔似乎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人。他虽然很少现身,却像个幽灵似的挥之不去。乔在无形中控制着麦克,盯着他干活儿,让他没工夫偷懒。麦克也是这么对我的。麦克和我一样,对自己老板的监视感到有些别扭。
  乔的办公室没有人用。那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到处都是盒子。盒里装满了陈旧的火化许可证,记录了那些在西风踏上了人生终点站的人。乔的照片依然挂在桌子上方:他个子很高,脸上坑坑洼洼,长满了麻子,留着浓密的黑色胡须,看起来可不好惹。
  我缠着麦克,让他给我爆些乔的小料。他拿出一份褪了色的本地周报,封面上印着乔的照片,整版都是。照片上,乔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身后是西风的火化机。看上去还是不太好惹。
  “我在档案柜里发现的,”麦克说,“估计你会喜欢。报纸上把乔写得像个反叛的火葬拥护者,和官僚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帅得很。”
  麦克说对了,我的确喜欢。
  “旧金山人对这种故事特别买账。”
  乔曾经是一名旧金山警官,在我入职的20年前成立了西风火葬场。他原计划经营多金的海葬业务,为此特意购买了一艘船,将其修整一番,以便载着死者亲属往返于旧金山湾。
  “好像是他亲自把船从中国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开回来的,我记不太清了。”麦克说道。然而在途中,负责往舱里储备食物的伙计犯错,船沉了。
  “是这样的,当时乔站在码头,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船沉了下去。他对自己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可以用保险赔偿款买几台火化机。”麦克继续说。
  第二年,乔创建了西风火葬场,成为一名小业主。他发现旧金山殡葬学院与旧金山市政府签署了多年合作协议,帮市政府处理无家可归者和穷人的尸体。
  根据麦克的说法:“殡葬学院的‘处理’方式就是,把尸体用作教学工具,根本不做任何防腐,但防腐费照收。”
  20世纪80年代,殡葬学院每年都要求政府超额支付15000美元。作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乔给出了更优惠的价格,每具尸体比学院便宜两美元,于是顺利拿到政府合同。所有无人认领的、贫困人口的尸体,全部交由西风处理。
  乔大胆的举动激怒了旧金山市法医办公室。报道称,博伊德·斯蒂芬是当时在任的法医官,和本地殡仪馆的交情还不错,跟旧金山殡葬学院的关系也不错,后者刚被乔抢走了生意。西风不断遭到骚扰,市检察机构一周过来好几次,揪着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不放。市政厅解除了与西风的合约,对此没做任何解释,也没有提前通知。乔一纸诉状,把旧金山市法医办公室告上法庭,赢了官司。故事结尾,西风火葬场生意红火,殡葬学院从此出局。
  算上午饭时间,马丁内兹先生已经在火化炉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得把他弄出来了。他被送进机器里时,脚先入仓,这样一来,仓顶喷射出的火焰就能直接加热他的胸腔。胸腔是人体最厚实的部分,火化需要的时间最久。当胸腔开始燃烧时,就得把尸体前移,准备烧下半身。我戴上工业手套和护目镜,拿起那把值得信赖的金属耙子,说干就干。我把炉门打开差不多八英寸,将耙子伸入熊熊烈火,小心翼翼地钩住马丁内兹先生的肋骨。刚开始你很难找准位置,一旦掌握好耙子的角度,就找最硬的那根肋骨下手。钩住他之后,快速向外一拉,新一轮火焰喷发而出,点燃了尸体的下半身。
  当马丁内兹先生化为一堆闪着红色火星的灰烬时——注意,一定得是红色,黑色意味着没烧透——我关掉机器,等温度下降到500华氏度,再清理炉膛。耙子可以用来对付大块的骨头碎片,但优秀的火化师会用一把细齿儿的金属刷,清理那些细小的灰末。心态好的话,你都能扫出禅的韵味,像佛教僧人耙平沙花园那样,轻轻扫,轻轻扫。
  我把马丁内兹先生的骨头碎片盛入一个金属筐,来到火化间的另一头,将它们倒在一个狭长的托盘上。托盘类似考古挖掘用的那种,用来寻找人们生前植入骨头里的金属物件,比如人造膝盖、人造胯关节、牙齿填充物等。
  这些东西必须全部移除,因为一会儿还要用骨灰研磨机处理碎片,这是火化的最后一道工序。“骨灰研磨机”听起来像动画片里的反派人物或怪物卡车的名字,说白了,就是个骨头搅拌机,和电饭锅差不多大。
  我把碎片扫入研磨机,定时20秒。随着高速旋转的声音,骨头随即变成了灰土状,专业的叫法是“遗灰”。按照加州的规矩(确切来说是法律),马丁内兹先生的家人只能拿到盛在瓮里的白色骨灰,而不是块状遗骨。遗骨会让人伤心地意识到,马丁内兹先生曾经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现在却成了骨灰盒里的抽象存在。
  不过,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忌讳遗骨。公元一世纪,罗马人用松树干堆砌成柴堆,直接把尸体平放在顶层,将柴堆点燃。火化结束后,哀悼的人们纷纷收集遗骨,把它们泡在牛奶里用手洗净,然后放入骨灰瓮中。
  如果你认为只有纵情声色的古罗马人才会清理遗骨,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当代日本的死亡仪式中,遗骨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拣骨”仪式里,入殓师围坐在火化炉边,从炉膛中取出骨头碎片,放在茶几上。死者的亲属用长长的筷子,将遗骨一片一片夹入骨灰瓮。最先夹起的是足骨,然后一点点往上,最后才到头骨。只有这样做,亡者才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永恒。
  西风火化间里可见不到什么亲属,只有马丁内兹先生和我两个人。人类学家乔佛瑞·戈勒在著名的《死亡之色情》一文中写道:“大多数时候,人们之所以选择火葬,是因为火葬比土葬能让逝者消失得更加彻底。”我和马丁内兹先生非亲非故,却负责打理他的丧事,他只有我一个人为他“拣骨”。在古代,死亡仪式极其讲究,要选择特定之人和良辰吉时,全世界都是如此。像我这种只接受过几周火化炉操作培训的人,却掌控着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我把马丁内兹先生的骨灰倒入一个塑料袋,拧几下系好,放进棕色的塑料骨灰盒。我们在等候室摆了一些更高级的骨灰瓮,鎏金的,边上还镶有贝壳做的白鸽。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马丁内兹先生的家人没选择这款。
  我在标签上写好他的名字,贴在承载他永恒之身的器皿上。我对马丁内兹先生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他放到桌子上方的架子上。他和其他棕色盒子待在一起,静静等候自己的家人。下午五点,我已完成今天的任务,成功地把一个人从尸体变成骨灰。带着满身的人类粉末,我下班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事殡葬执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