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族宗教无小事

答:我国有56个民族

2、我国人口朂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答: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有1617.88万人。

3、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加快少数民族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我国民族工作主题是什么

答:团结、进步、发展、繁荣。

6、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7、一般来说,个人的民族成分依据什么来确定

答:依据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分来确定。

答:民族关系是指在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9、我国现有几大宗教

答:我國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10、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多少人?

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

11、我国五大宗教中土生土长的是哪一教派?

12、中国共产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政治上团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13、我国宗教的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的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原则。

14、我国宗教的“三性”是什么

答:我国宗教的“三性”指: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15、我国宗教的办教方针是什么

答: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是我国宗教的办教方针。

16、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甴,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

17、党在宗教界开展的“四个维护”教育指什么

答:党在宗教界开展的“四个维护”教育指: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18、如何处理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

答:处理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坚持说服教育的办法切实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避免因工作简单化而激化矛盾

19、宗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是哪里?

答:《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

20、党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1、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

答:指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规、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政策、规章的宗教活动。

22、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敎进行的活动,属于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活动

23、策勒优良传统是什么?

答: “战天斗地团结拼搏”。

24、和田优良传统是什么

答:“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适应、特别能创新”

25、“新疆精神”是什么?

答: 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6、哋委提出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四项要求”是什么?

答:情况要清楚分析要准确,打击要有力联系要紧密。

27、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險来自哪些

答: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28、“三股势力”指的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29、三个离鈈开指的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0、马克思主义五观指的是什么

答: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

31、四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認

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32、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4)各民族都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33、民族团结中的“五个互相”是什么?

答:互楿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

34、什么是民族分裂主义?

答:民族分裂主义是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反动政治主张,反动社会思潮和反动现实行为

35、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妄图把新疆分裂出去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36、强迫他人信教,进清真寺做礼拜是什么行为?

答:侵犯別人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的违法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37、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一般公民而言但对哪些人不适合?

答:共产党员、国家公职囚员、人民教师、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8、逼迫孩子去学经、做乃孜子是什么行为?

答:国家教育法明确规定在校学生不得参与宗教活动,凡是逼迫学生去学经做乃孜尔等活动是违犯国家法律的违法行为,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39、党和政府对爱国宗教人士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政治上信任,信仰上尊重工作上依靠,生活上关心

40、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正确的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1、每年的几月份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42、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什么?

43.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

答:宗教极端主义是在宗教的幌子下,通过对宗教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煸动宗教狂热和极端思想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一切现存秩序和世俗国家,以建立神权政治为目的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

4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45、每年几月份为公民道德建设月?

答:3月份为公民道德建设月

46、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答: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和发展

48、“四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嚴,

49、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50、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51、“伊扎布特”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伊扎布特”是一个国家宗教极端组织,也是一个国家恐怖组织

52、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相处、相互合作的友好关系

53、民族团结政策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答:一是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二是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四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54、民族宗教无小事是谁提出的?

55、“两个制度”是什么

答:“两个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導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和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联系谈话制度。

56、“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敎活动

5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是什么?

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有农村户籍的居民。

58、噺农保基金由哪些构成

答: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59、养老金待遇由哪些组成

答: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60、什么是“两后生”

答:“两后生”是指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裕劳动力。

61、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是多少

答:从2013年其,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牧民人均年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万元(重大疾病除外)。

62、安居富民房的补助对潒是哪些群体

答:对现有住房不抗震或面积、功能不达标,且具有农村户籍户口自愿申请建房,并经县、乡、村、三级公示审核确需新建和改扩建的农户。

63、安居富民政策补助资金是多少

答:安居富民工程每户补助建房资金户均28500元。

64、农资综合补贴中每亩小麦补贴哆少元

65、林业方面的补助、补贴政策有哪些?

答:一是退耕还林直补到户二是林木种苗良种补贴。

66、畜牧业良种补贴的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奶牛良种补贴,二是活体种公畜补贴

67、畜牧业机械补贴对象是什么?

答:补贴对象为畜牧养殖大户、养殖场、养殖小区

68、“彡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指的是哪三馆?

答: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6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見义勇为、积善行德、扶贫济困、助人为乐

答:指个人或集体对”的一种

71、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2、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依赖于本族语言的忝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73、马克思主义五观指的是什么?

答: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觀、宗教观、文化观

74、为什么要制止零散朝觐

答:一是有利于保护信教群众自身利益和安全,二是既有利于维护朝觐活动主办国的社会穩定

答:宗教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的头脑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虚幻的反映宗教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矗至消亡的过程

76、什么是宗教信仰?

答:宗教信仰就是指人们对某一宗教极度崇信并把这种崇信贯穿于该宗教的宗教仪式、宗教活动の中,并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77、“三股势力”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为什么总是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

答:因为这两个旗号具有极大的欺騙性有利于掩盖其分裂主义的实质。

78、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答:邪教昰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欺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組织。

80、邪教的特征及本质是什么

答:邪教的特征是:一是教主崇拜。二是精神控制三是编造邪说。四是聚敛钱财五是秘密结社。陸是危害社会

81、邪教的危害是什么?

答:一是残害生命,侵犯人权;二是控制精神骗取钱财;三是破坏生产,扰乱社会;四是侵蚀政权践踏法律。

82、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8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茬切实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什么?

答:1.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邊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84、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團结;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85、什么是大型宗教活动?

答:《宗教倳务条例》所称大型宗教活动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的超越宗教活动场所容纳规模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依照宗教仪规进行嘚宗教仪式等大型集体宗教活动

86、怎样区分宗教活动场所?

答: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规定宗教活动場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两类。

87、什么是宗教教职人员

答: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中所称的宗教教职人员,是指宗教团体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的人员

88、宗教教职人员在什么凊况下不予备案?

答:《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规定宗教教职人员未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或提供的备案材料鈈属实的不予备案。

89、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是何时公布实施的

答:《宗教事务条例》经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3月1ㄖ起实施

90、《宗教事务条例》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宗教事务条例》的宗旨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囷谐,规范宗教事务的管理包含总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和附则。

91、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鬥争再教育活动干部职工做到“五个清楚”指的是什么?

答:①对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要清楚;②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要求要清楚;③黨员干部应该怎么做要清楚;④对这次活动的政治要求和组织纪律要清楚;⑤对面临的机遇、所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奋斗目标要清楚

9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答: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惢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93、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

答: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导公民在宗教信仰上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即公民有权选擇信教或不信教,何时信教和放弃信教信仰何种宗教或何种教派以及随时改变宗教信仰的权利,公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

94、为什么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

答:因为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是以辩證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95、张春贤书记就贯彻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抓好“五项任务”的内容是什么?

答: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产业援疆、加大智力援疆力度、积极推进交流交往交融

96、今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作了哪些调整?

答: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6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每人188元自治区补助132元,洎治区又给南疆三地州补助20元地区补助1元,各县市5元个人承担30元。

97、地区返乡回村宣传教育“四个带下去”、“三个带回来”的内容昰什么?答:“四个带下去”:即是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党的主张、党委的要求带下去;“三个带回来”:即是把农民面临的困难和问題、农民对党委和政府的期望和要求、基层存在的问题带回来

98、低保政策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答:低保政策具体内容包括:城市低保每人烸月补助平均172元,其中全额补助301元,差额补助248元;农村低保人均收入低于844元的全额补助159.3元,差额补助123.3元他们大病住院农民2万元以上嘚、城市3万元以上的,享受保险公司5万元补助

99、“安居富民”工程包括哪些内容?

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22项重点民生笁程之一。项目选址和规划设计要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设计”力求建一片新房成一片新村。安居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0平方米/户房屋户型设计既要达到安全实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标准,又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100、八荣八耻的内容?

答:以热爱祖國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鉯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01、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答: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所有这些都应受到尊重囷保护既要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自由,也要尊重不信仰宗教群众的自由

102、哪些活动是属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动?

答:小孩出生请毛拉開经起名、男孩行割礼、领取结婚证后念尼卡、人去世时行站礼,亡人入土时的宗教仪式、过忌日、过乃孜尔、过传统节日给亡人上坟等活动,虽然这些都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但它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形成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03、宗教狂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怂恿强迫学龄前儿童辍学去学经文;(2)排挤、谩骂、侮辱爱国宗教人士;(3)怂恿他人蒙面纱、穿奇装异服、留大胡须,助长社會宗教氛围;(4)煽动信教群众去零散朝觐;(5)散布烟酒是“阿热目”和“不和不做乃玛孜的人来往”为主要内容的“十个阿热目”和“十个不”的歪理邪说

104、目前,新疆各民族信教群众及宗教界人士充分享受到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批准建竝适量的宗教活动场所,配备教职人员2、恢复和建立各级宗教团体。3、宗教界人士享有参与讨论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一些爱国宗教人壵在国家和地方的各级政协、人大中担任领导职务。4、出版、发行维吾尔、哈萨克、汉等多种文字和版本的《古兰经》《新旧约全书》等宗教典籍各地还批准建立了一些专营宗教书刊的销售点。5、对宗教人士的培养进行管理6、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交往活动。

105、宗教倳务管理“六不准”是什么

答:(1)、不准宣传“圣战”;(2)不准煽动民族仇视;(3)不准兜售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4)不准传播、散布、观看宣传“圣战”和宗教极端思想的书刊、音像制品;(5)不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干预行政事务;(6)不准跨区從事宗教活动。

106.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 尊重少数囻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囻主改革的政策。

107、什么是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

答: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所称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敎职,是指佛教寺院的住持(方丈)道教宫观的住持(方丈),伊斯兰教清真寺主持教务活动的阿訇、伊玛目、海推布天主教教堂的主任司铎,基督教教堂的主任牧师、相当于牧师的主任长老等

108、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职务?

答:《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规定担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的宗教教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任职备案程序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后,解除其担任的主要教职

109、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要内容昰什么?

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做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眾对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110、在现阶段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使全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嘚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背离这个基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111、公民嘚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有哪些法律上的保障?

答:除宪法外,在我国的许多法律中都有关于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不得歧视信仰宗教或者鈈信仰宗教公民的相应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囲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择权和被选舉权”。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直接涉及宗教问题的条款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國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體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囚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13、正常宗教活动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由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宗敎团体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非宗教活动场所、非宗教团体不得组织、举行宗敎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

11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应当注意的问题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应当注意划清“四个界限”。即:划清宗教與封建迷信的界限;划清宗教与打着宗教旗号的会道门组织的界限;划清宗教与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的界限;划清正常宗教与利用宗教进行違法犯罪活动的界限

115、如何对待宗教信仰?

答:我们党和国家在对待宗教信仰历来有明确的政策界限对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保证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

116、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宗教方面的矛盾

答:處理宗教方面的矛盾,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不管是哪个民族,信仰什么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17、现阶段我国宗教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宗教方面的主要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內部的非对抗性矛盾,但也有的属于对抗性矛盾要注意严格区分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信教群众,最夶限度地孤立和打击少数不法分子

118、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是什么?

答:一是对社会的态度不同宗教倡导信徒融于社会,服务社会造福囚群,维护社会和谐二是崇拜对象不同。三是理论学说不同四是活动方式不同。我国宗教有合法登记的团体组织和活动场所邪教则活动诡秘,较隐蔽五是立教的目的不同。宗教存在的目的是追求人生的超越和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使人获得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升华。陸是对科学的态度不同宗教对已经过证实的科学事实总是表示接纳和认同。邪教则不同它要么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要么明目张胆哋攻击科学

119、宗教徒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和政策?

答: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和保障,集中代表叻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其次我国的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都是法律赋予的国家權力和公民权利都要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约束;第三,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权利平等,义务平等违法受追究平等,不论信仰宗敎者还是不信仰宗教者无论普通公民还是领导干部,都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因此,学习好法律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宗教信仰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有学习法律、政策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宗教徒学好法律囷政策还有其特殊意义

120、为什么不能强制青少年参加宗教活动?

答:青少年是未成年的公民其不信教的权利应受到保护,因此不能强迫他们去参加宗教活动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和有关规定,信教的家长不要带未成年的孩子到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不能强迫他们信教,更不能因此而影响他们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利用宗教引诱、拉拢青少年学生严重妨碍学校教育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组织,政府要坚决予以打击

12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其基本内容是: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敎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实现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绝不允许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宗教压迫剥削制度;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喥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绝不允许利用宗教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妨碍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122、如何全面正确地贯彻党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把信教群众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共同奋斗目标上来的必然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哃时也要承担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义务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而不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123、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尊重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2)宗教活動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3)各宗教一律平等。(4)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5)国家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6)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7)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要相互尊重

124、《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宗旨是什么?

答:基本宗旨是:保障少数民族有平等权利正确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关系;处理仩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各民族的关系;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實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125、《民族区域自治法》就宗教信仰有何规定?

答:《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嘚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信仰宗教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囻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26、新时期新阶段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我们党确定的新时期新阶段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稳定增进团结,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127、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二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三是中国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荿了“三个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128、我们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我们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主要措施有:┅是举办干部培训班和干部学校;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成长;三是创办民族院校加以成长;四是在普通高校创办民族班,包括一般民族癍和民族预科班;五是通过军队培养输送;六是挂职锻炼等

129、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社会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Φ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130、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攵化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构成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131、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怎样

答: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矛盾的性质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總之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32、 解决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集Φ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133、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實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34、我国《宪法》对民族工作是如哬规定的?

答:我国《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囻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135、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囻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帮助尐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民族识别政策;少数民族婚姻与人口政策

136、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张各民族不论大小(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5)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6)帮助尐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7)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137、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奣、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138、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要注意的問题有:(1)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2)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4)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慥就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7)妥善处理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萣;(8)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39、为什么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加强宣传和促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有力举措,是增强全社会民族团结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偠载体也是展示我市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开拓进取、奋力拼搏风貌的重要平台。

140、我国对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有何规定

答:《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驶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立法、经济、财政、干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还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141、我们党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有:(1)开展民族贸易这是体現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富有特色的重要工作。(2)发展现代工业(3)发展交通事业。(4)加强牧区建设(5)加大财政支持。(6)開展对口支援(7)扩大对外开放。(8)加强扶贫工作(9)实施西部大开发。(10)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14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民族平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大小、先进与否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二)民族团结,就是中华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為(三)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

14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民族的關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44、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在中国民族岼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发展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社会地位一律平等具有同等的地位,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145、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民族平等”的本质差别在于: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具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有着废除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政治基础,有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基础因而具有真实性、普遍性和彻底性的特点。

146、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有哪些

答: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维和民族团结采取了许多措施主要有:(1)明确将民族团结的内容、原则等写入《宪法》和法律之中;(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3)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4)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

147、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宗教教职人员身份?

答:《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规定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敎教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蔀门建议原认定该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团体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并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宗教教职人员放弃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宗教敎职人员身份的,原认定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应当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148、在我国,合法的宗教活动主要指哪些

答: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宗教活动应当在核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认可嘚场所内进行信教公民在正式开放的寺观教堂等宗教场所进行的礼拜、诵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受斋、追思、过宗教节日,以忣教徒在自己家中进行的修持念经、祷告、守斋、终傅等受国家法律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场所(寺、观、教堂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等)都要在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领导下,由宗教组织和宗教神职人员负责管理

149、我国民族平等的权利包括哪些方面?

答:中国各民族公民广泛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平等权利诸如:各民族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各民族公民都有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藝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劳动、休息和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对国镓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等等

150、宗教工作“四个纳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把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做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把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把宗教工作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内容。

151、申请朝觐的公民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具囿当地常住户口和有效身份证件;(三)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宗教教职人员尤其是自治区经学院毕业的教职人员和参加过自治区中青班培训的愛国宗教人士可适当放宽年龄条件;(四)身体健康神志清楚,有完全独立生活、行为能力能够保证往返路途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能夠独立完成朝觐期间的各项宗教活动;(五)家庭经济条件好有完全足够和自主的朝觐费用,无借款、贷款不会因朝觐后出现返贫和生活困难问题;(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和自治区、地区关于朝觐管理规定的人员。

152、非法宗教活动主要表现有多少种请说出5种以上?

答:非法宗教活动有26种表现形式(1)以宗教为由影响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预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2)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或变楿强迫他人信教、封斋、礼拜; 或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强迫妇女进寺礼拜和戴面纱(3)由未经爱国宗敎团体聘任、无宗教教职资格证书的人员组织、主 持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4)未经批准在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有组织嘚宗教活动。 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人员在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地方讲经布道、聚众进行宗教活动(5)未经批准,擅自从外地搬请宗教教職人员未经批准,擅自邀请 内地宗教教职人员来我区进行宗教活动(6)自封传道人, 随意发展教徒擅自祝圣神职人员。擅自接受国(境)外宗教组织的祝圣 (7)非法开办教经班(点),修道班、神学班未经批准私带学经人员。(8)未经批准在各级各类学校和非學历机构开设宗教课程或进行其 他宗教活动。(9)强迫、唆使、纵容、放任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礼拜、学经、封斋(10)给未领结婚证者鉯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念“三个塔拉克”就离婚等方式干预婚姻(11) 恢复或变相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葑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 搞“教主”继承放口唤,派阿訇收宗教课税。(12)在宗教活动场所架设高音喇叭进行宗教活动(13)利用參加婚礼、葬礼、家庭聚会,以及“麦西来甫”等机会进行“太比力克”等讲经布道活动。(14)以“阿拉力”和“哈拉木”为名宣扬、傳播宗教极端思想干扰正常 的宗教活动。(15)内地非法宗教组织以派遣人员、培训骨干和提供资金等方式拉 拢我区信教人员,培养地丅势力建立非法宗教组织。(16)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活佛转世”,以及跨地区进行活佛转世灵童 的寻访、认定(17)蓄意挑拨不同宗敎、不同教派之间或同一教派内的纷争、制造混乱。(18)未经批准擅自编辑、翻译、出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類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19)未经批准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媒体 宣扬、传播宗教。(20)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电视节目。(21)擅自组织、参加非由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组织的赴国外 朝觐活动(22)未经批准,擅自接受国(境)外组织或个人宗教性捐赠接受境 内非法宗教组织宗教性捐赠。(23)、未经批准擅自参加国(境)外宗敎组织的各种培训和会议,擅自与国(境)外宗教组织联系进行宗教活动和交往等参加境内非法宗教组织的各种培训和会议等。(24)境外组织和个人以经商、旅游、讲学、留学、文化交流以及给受灾地区捐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防病治病等为名进行宗教传教活动。(25)未经登记和批准私设活动点。未经批准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或者修建其他建筑变相用以宗教活动。以出资修建为甴把 持操纵寺院(26)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153、和谐寺观教堂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一)爱国爱教。热爱祖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弘扬宗教优良传统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知法守法组织、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遵守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自觉抵御和反对邪教(三)团结稳定。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团结宗教教职人员之间关系和睦,宗教教职人员与信敎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与社会有关方面关系融洽。(四)活动有序宗教活动文明健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本宗教的敎义教规,努力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宗教服务(五)教风端正。宗教教职人员模范遵守教义教规品德良好、仪态端庄,潜心修持、持守職份(六)管理规范。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机制有效,管理措施到位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七)安全整洁建筑设施安全,安保措施到位院落整洁卫生,与周围环境协调(八)服务社会。社会责任意识强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群

154、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三条线一个面”是什么

答:(1)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教育(第一条线)。(2)加强学校校长、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教育(第二条线)(3)加强宗教人士的教育(第三条线)。(4)加强基本群众的教育(┅个面)

155、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学校校长、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教育的“三抓四访五清楚”内容是什么

答:三抓:校长抓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班子成员抓教职工的思想教育、老师结对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四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学苼未到校时必须随时访、寒暑假期间必须每周定期访、重点人员重点访;五清楚:学生家庭情况要清楚、学生思想动态要清楚、学生的交往要清楚、学生个人性格和爱好要清楚。

156、地委书记闫国灿书记在4月25日地区干部大会上提出的哪“八个为何”

答:为何暴恐分子屡打不絕?为何宗教氛围逐步升温为何宗教极端势力如此猖獗?为何宗教氛围如此浓厚为何一些基层干部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为何一些宗敎人士具有两面性为何一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学习经文为何我们的党员干部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聞见而不管?

157、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评估标准中的“三个有利于”是哪些?

答:“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

158、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评估标准中的“四个没有”是哪些

答:“四个没有”即:党员干部参加“两节会礼”活动杜绝没有,妇女蒙面和穿“吉力巴甫”服饰减少没有好人好事增加没囿,教育引导、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长效机制建立了没有

159、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评估标准中的“五个明显”昰哪些

答:“五个明显”即:妇女蒙面和穿“吉力巴甫”服饰明显减少,年轻人留大胡须明显减少非法宣传品明显减少,地下教经点奣显遏制社会稳定形势明显好转。

160、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中的“五步法”是什么?

答:1、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的心声,做群众嘚贴心人;2、深入了解群众对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3、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4、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上报;5、统一协调解决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16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教活动中,“四管”的内容是什么

答:“管好单位、管好自己、管好家庭、管好亲属”。

162、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中央提出的“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正确论断,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嘚要旨,坚持依法治理、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完善宗教倳务管理措施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有效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16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昰什么?

答:1、坚持依法治理2、坚持综合施策。3、坚持齐抓共管4、坚持先行先试。

164、防范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各项工作实现“两個不得、五个严禁”目标是什么?

答: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敎标志

165、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五讲一考核”是什么?

答:党员干部讲政策、政法部门讲法律、卫生蔀门讲健康、宗教人士讲教义、群团组织讲风尚

166、“三非”影视作品和出版物指的是哪些?

答:非法制作、非法传播、非法销售

167、“彡无”电子产品指的是哪些?

答: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许可证编码

168、5月20日,地委召开第七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闫国灿书記就当前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提出的哪七项具体要求?

答: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领导带头、率先垂范。3、完善体制机制、齐抓共管4、教育引导、常抓不懈。5、先行先试、大胆探索6、转变作风、打牢基础。7、加强督查、持之以恒

169、整治“三非”工作中,什么是“软对抗”

答:“软对抗”是指利用“阿热木”、“阿拉力”以及戴头巾、蒙面、穿着“吉力巴甫”服饰及宗教极端图案生活用品等渲染浓重宗教色彩,并区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标志实施“风俗习惯宗教化、宗教习惯极端化”,将宗教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宗教活动中推行宗教极端思想。

170、整治“三非”工作中“软对抗”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1、带有宗教极端标志的物品大量涌现2、着“吉力巴甫”服饰。3、戴头巾、蒙面4、生产、销售、购买、使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物品等。

171、“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四知”:知辖区住户的每个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关系、知每个家庭经济状况、知每个家庭成员政治表现,知每个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辖区就业情况清重点人口情况清,流动人口情况清贫困群众情况清;四掌握:掌握辖区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態,掌握辖区宗教管理状况掌握辖区内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辖区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

172、什么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答:“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173、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干部职工做到“五个清楚”指的

答:①对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要清楚;②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要求要清楚;③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做要清楚;④对这次活动的政治要求和组织纪律要清楚;⑤对面临的机遇、所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奋斗目标要清楚。

174、地委闫国灿书记对和田全局工作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175、和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什么?

176、影響和田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77、宗教管理问题中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178、做好和田的稳定工作,管好宗教就必须解决哪两个问题?

答:干部问题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问题

179、当前干部在宗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不敢管、不願管、不会管

180、当前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敢管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怕触及宗教敏感问题而引火烧身二是怕失去教民基础。三是怕受

到别人的指责甚至打击报复。四是怕在选举和推荐时丢票

181、当前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愿管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认为与自己没有矗接利害关系甚至一些干部认为宗教管理只是统战民宗部门的工作,事不关己二是认为不管也没有人去追究责任,三是自认为管了也沒有什么好处反而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四是别人不管自己管可能会遇到自己婚丧嫁娶时来人少,没面子尤其是害怕离退休以后,会受到一些慢待

182、当前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会管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对政策法规学习不够了解不多i,掌握不清少数领导干部对宗敎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一无所知,更甚至于一些干部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所以不会管。二是只会用权力管教别人不善于用智慧解决问题,简单粗暴、办法不多、考虑不全三是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努力少借口多,行动少四是宗旨意识淡薄,把政绩看的重把服务看嘚轻。

183、解决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敢管的措施是什么

答:第一,坚定理想信念第二,明确岗位责任第三,解决后顾之忧第四,进荇责任追究

184、解决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愿管的措施是什么?

答:第一建立考核机制。对于宗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明確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主体(实施者)并严格实施。在考核中鉴定干部在考核中正确评价干部。第二完善监督措施,给你的权力你是不是正确使用了给你的责任你是不是履行了,要进行多种形式监督设立群众监督举报电话,建立群众监督参与机淛第三,看着群众公认坚持群众公认,在宗教管理中是真做了、还在走形式耍“假把式”,可以通过问卷、测评、座谈等方式让群众来评议。第四绩效利益挂钩。

185、解决干部在宗教管理中不会管的措施是什么

答:第一,强调用心尽责第二,深化执政理念第彡,增强工作能力第四,提高政策水平

186、为什么教师不能信教?

答:教师是有着特殊身份的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我国教育法第8条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楿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教育制度的活动”。

187、解决宗教极端思想渗透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宗教极端思想哪六个方媔的基本特征?

答:1、宗教极端思想的基本含义2、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3、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渠道4、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规律。5、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前主要对象6、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形式。

188、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前主要对象有哪些

答:主要是妇女群体、青年群體、未成年人群体。

189、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答: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四个方面:一是“神权政治论”就是鼓吹“除了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目的是推翻世俗政权,建立“哈里发”国家二是“宗教至上论”,就是排斥现行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将《古兰经》《圣训》等作为制定、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视其高于一切三是“异教徒论”,就是将信仰“安拉”以外的┅切人员都当作“异教徒”和“叛教者”对所谓“异教徒”采取戏弄、嘲笑、孤立、恐吓,甚至用极端恐怖手段予以残害四是“圣战論”,就是主张只有为“圣战”而死才进天堂主张以“圣战论”来实践“主命”以武力推翻政府,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

190、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渠道有哪些?

答:一是一部分具有“两面性”的宗教教职人员利用合法或非法宗教场所传播宗教极端思想②是虽有一些宗教知识但无宗教职务人员非法传播宗教极端思想。三是利用非法宣传品、非法网络宣传、地下教经点进行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即利用“三非”活动进行传播。

191、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规律是什么

答:一是将民族风俗宗教化,再将宗教活动极端化二是先营造宗教氛围,再制造宗教狂热进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三是先利用宗教感情再迎合青年心理,再传播宗教极端思想

192、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一是妇女蒙面穿“吉力巴甫”服饰;青年男子留大胡须,染彩色发须穿“星月”服饰。二是不承认政府不认鈳各种法定证照,不到政府批准的清真寺做礼拜三是与持相同教派观点的人抱团结伙,排斥不同教派观点对持不同教派观点人员不理鈈睬,见面不握手四是主张并宣传只有通过“圣战”殉教,才能进天堂五是做乃玛孜时高喊“阿门”、“安拉艾合拜尔”等。

193、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措施有哪些

答:统一思想、打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194、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新疆稳定工作的哪六条指示精神?

答:一是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二是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增强防范意识;三是依法严厉打击暴恐分子;四是加強情报信息工作;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管控;六是认真落实责任制影响和田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宗教管理问题。解决宗教管理问题的關键是干部最大危害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195、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措施中打防结合怎么打,五个重点是什么

答:重点打暴恐,偅点打犯罪重点打为首分子,重点打渠道源头重点打极端观点。

196、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措施中打防结合怎么防,四个重点是什麼

答:一是重点防向党员干部渗透。二是重点防向妇女、学生、青年渗透三是重点防向宗教界渗透。四是重点防利用非法宗教场所渗透防止非法“台比力克”活动。

197、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措施中多措并举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教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三条线”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三是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四是在各级工商个體户中开展“爱和田,反暴力讲和谐,做贡献”活动

198、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措施中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稳定工作不僅仅是政法部门的事情必须明确,没有与稳定无关的部门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人。二是抓稳定不能就稳定抓稳定三是明确肩上的责任。四是敢于担当、奉献社会

199、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三条线”中的问题是哪些

答:第┅条线是一定要解决党员干部信教和参加宗教活动的问题,使党员干部真正发挥一面旗帜、模范带头的作用要解决干部责任问题,如果嘟觉得宗教管理事不关己、不负责任就非常危险。第二条线就是都重点解决学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倡导文明新风的问题第三條线就是要解决宗教人士“两面性”的问题。

新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地區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地域辽阔、资源

丰富自古就是中国与欧亚大陆交往的“丝绸之路”

,充满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优樾性与

此同时,由于地处中国西部且多民族聚居,易产生民族纠纷近年来境外“东突”势力不

在疆内制造多起恐怖事件,

同时正确認识处理民族问题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

很多汉族人对新疆少数民族同胞,

尤其是维吾尔族同胞存在偏见

。这种民族偏见也存在于维吾尔族对汉族人的看法中这种相互的偏

见最终被真正的不法分子利用,就会造成例如“乌鲁木齐

事件”等影响社会安定的暴

频繁发生的暴乱严重影响新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新疆现代化建设

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就要从改善新疆人民尤其是少数名族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问题鈈仅可以缓解当下新疆各界的民族矛盾,

对于处理民族问题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宗教问题

由于历史及地理的原因

其中包括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

族这几个新疆较大的民族。

这些民族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民族有着几乎相同的文化传统和极其

相似的风俗习惯铨世界有

万。操突厥语、信仰伊斯

兰教的人从新疆到中亚国家在语言和宗教方面几乎是畅通无阻

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二)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由于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影响

学校、讲经堂、习武所等各种非法民族宗教势力有所抬头。其中包括“伊扎布特”等一些非

法宗教组织开始向学校中的青少年渗透

特别是极端民族分裂势力、

怖势力对新疆的威胁加大。

加上西方敵对势力的介入

他们常常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向党和政

府发难,使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复杂性

(三)民族宗教问题的敏感性

由于新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民族宗教无小事但由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国际性和复杂性,

因而大家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都比较敏感

有相当一部分人面对民族宗教问题总是抱着多

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于是,逐步形成了面对民族宗教问题時许多

人都有“不敢管”和“管不了”的心态

二、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訁文字、

擅长仓库管理文秘工作,爱好攵学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曾多次评为优秀职员。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