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战中日军玩国民党官员老婆很少主动进攻日军

为什么抗战中国民党很少主动进攻日军
导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曾经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虽然效果不佳,但连日军都承认攻守之势已易。此后国民党应该再接再厉,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对日军进行攻击。不知道此后国民党除了远征军,还有几次主动进攻日军?为什么不继续进攻?
进入相持阶段后,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虽然效果不佳,但连都承认攻守之势已易。此后应该再接再厉,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对进行攻击。不知道此后除了远征军,还有几次主动进攻?为什么不继续进攻?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抗战秘史:日军为何始终不攻打西安
发表日期: 21:52
来源:网络整理
摘要:抗战后期,日本占领河南全境,与陕西隔关而望,但也没有沿陇海线西进,攻占西北重镇西安。检阅抗战史料,日本也曾制定了进攻西安的作战计划,最终未能实行
秘史:日军为何始终不攻打西安
山西及华北几乎全部沦陷,华北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淞沪战役后,南京失守,日军沿津浦线南北对进,1938年5月攻陷徐州。此后日军沿陇海线西进,占领开封,向郑州进攻。如郑州失守,日军就会沿平汉线南攻武汉,沿陇海线西取西安
抗战初期,日本占领了山西大部,与陕西仅一河之隔,却未向陕西发动大规模进攻。抗战后期,日本占领河南全境,与陕西隔关而望,但也没有沿陇海线西进,攻占西北重镇西安。检阅抗战史料,日本也曾制定了进攻西安的作战计划,最终未能实行。日本进攻西安作战计划制定的背景、目的及其终止原因,值得探讨。但国内抗战史学界,对此都很少涉及,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论证。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地区在中国大陆。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太原,山西及华北几乎全部沦陷,华北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淞沪战役后,南京失守,日军沿津浦线南北对进,1938年5月攻陷徐州。此后日军沿陇海线西进,占领开封,向郑州进攻。如郑州失守,日军就会沿平汉线南攻武汉,沿陇海线西取西安,所以,日毛泽东就指出:&敌为夺取陇海、平汉两路直取西安、武汉,决胜点必在潼关、武胜关。&他对敌情进行判断后,发出&为保卫潼关及西安而战&的号召。①也深知西安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于1938年1月特设了西安行营,以胡宗南、孙蔚如等部防守关中。当郑州危急时,6月9日,蒋介石密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洪水阻止日军西进,延缓了日军深入西安的步伐。
1939年1月,重新调整作战部署,除以河南及安徽一部为第一战区、山西为第二战区、甘宁青及绥远一部为第八战区外,又以陕西为第十战区,加强防卫,并要求&第二战区继续展开广大之游击战,其重点指向正太、同浦各要线。以有力部队配合中条山地区与黄河右岸河防部队协力阻止敌军渡河&。&第十战区应与第二战区协力巩固河防设备,分别控制有力部队于潼关、大荔、韩城及西安各地区,策应第一、二、八战区之作战&。②1940年5月,又将第十战区并入第八战区,使陕甘宁青等连成一片,胡宗南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常驻西安。
八路军主力出师抗日后,陕西北部黄河防线就成为陕甘宁边区与华北各根据地的联系通道。1937年3月,中央军委就将河防划分为三个地段,设立了河防司令部和5个警备司令部负责防守。③从1938年3月到1941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和驻蒙军等多次从晋西北侵犯陕甘宁边区,均被八路军边区河防部队和晋西北一二○师击退
1938年10月,日军在攻占武汉、广州后,基本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但中共中央和八路军对日本进攻西安、重庆的担心却一直存在。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战争局面和政治形势》中判断:&敌人还会进攻西安、兰州&&等地的。&④百团大战发动前,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总部在日发出《战役预备命令》中就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线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⑤9月10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时局趋向的指示》中,也明确指出:&现在日寇正准备向昆明、重庆、西安等地进攻,国民党与中央军日益处于困难地位。&⑥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始终没有出现日军进攻西安的军事行动。
这一时期日军之所以没有西取潼关,攻占西安,除了西安处于中国西北内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也不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外,国共两党都十分重视陕西黄河防务工作,也使日军无机可乘。同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攻占西安,还没有进入日本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和日军作战的计划之中,这就使西安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爆发前夕,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x俊六在南京召开所属各军司令官会议,商议中国问题处理方案时,曾讨论了进攻重庆问题。驻守汉口的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提议&可以经由湖南奇袭重庆为最后手段&&以谋求局部停战&,驻守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则&述说要以十个师团兵力越过秦岭进攻重庆&。⑦这种议论在当时并无具体的行动计划。华北方面军要&越过秦岭进攻重庆&,就必须首先进入关中,夺取西安,所以,日本&西安作战计划&的最初提出者就是华北方面军,并且这一设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具体化了。
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对美英荷开战,日本大本营不仅从中国大陆抽调了4个师团编入南方军序列,而且命令中国派遣军&要大体保持现在态势,尤其要加强对敌封锁&。⑧于是,中国派遣军通令各军&必须确保&&各重要地区的治安,并努力压迫敌人&,以保证日本在东南亚和夏威夷的军事行动。⑨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在华日军除第十一军为牵制国民党军队,策应第二十一军攻占香港,
------分隔线----------------------------
战争故事标签云
战争故事阅读排行
战争故事推荐阅读
北洋水师被困在刘公岛,离覆没不远
解放战争经典战役,解放战争中的一
马吉牧师最痛恨的是日军强奸妇女,
1947年12月26日,法庭开始
诸葛亮除了我们看电视剧看《三国演
来说历史故事和未解之谜
战争故事最新更新当前位置: &
抗战时日本屡次诱降国民党:蒋介石为何没有投降(1)
扫描到手机
14:38:47 &《党史文汇》 & &
上一张下一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对这段历史很少全面想过,日本人在哪里战败走的?你们有恨清晰的了解吗?人们都说拒绝遗忘,我想杀戮是不应遗忘的,请教大家。
日本人没打下中国...实在是弱智的可以...都已经占据了东北...华北...山东..上海...突袭式的发动侵略...都拿不下中国...他们的条件可比当初的蒙古人和清朝满州人好的多了...
提一点我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日本人很崇拜成吉思汗的...而2次中国被异族占领...都有骇人的屠城...震慑人心....
如果当时...日本和满州人一样...倾国之力...由北自南..一举而下,彻底打通南北...而不是去西进的话....那会是怎么样子一种危险的局面...5年之后,豫湘桂战役...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还有中共方面抗日战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国民党方面:凇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南京战役...一系列战役...到最后日本的关东军都是在东北被苏军歼灭的...
是个长脑子的人都明白....所谓的“八年抗战”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
其他答案(共17个回答)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早应该从1876年日本入侵琉球开始,当时琉球是中国的土地,有一艘琉球船到了台湾,船员被台湾土著误杀,日本人就以这个为借口进攻台湾。这是日本对中国最早的侵略,这场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琉球,就是今天的冲绳岛。
2.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经过平壤战役、牙山海战、大东沟海战、威海卫海战、旅顺战役。日本夺去了台湾,还有二亿三千万两白银。
3.1905年,日本和俄国爆发了日俄战争,经过旅顺海战、对马海战、旅顺战役、奉天战役。日本将俄国的势力赶出了中国东北南部,独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分地区的特权。
4.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撤向关内,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在这个过程中,规模比较大的战役是江桥抗战,其他都是义勇军的战斗。
5.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在上海与中国19路军激战。双方损失都很大最后中国军队撤出上海。
6.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中国29军与日军进行了长城抗战,日军在占领华北以后一路南下,先后经历了凇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南京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占领了中国东南的大部分土地,基本控制了中国的海岸线。
7.1938年以后,日本也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了,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8.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陆军战略重点转向东南亚。此间除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外,没有更大的战役。
9.1943年,日本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战役最后以日本占领广西,部分地打通大陆交通线而结束。
10.1944年,中国军队开始反攻,发动了雪峰山战役,消灭日军2万多人。
11.1945年,日本投降。
日本每次侵略中国都是从侵略朝鲜开始的,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东北,之后南下,在20年代被石原莞二定为国策论上报军部。
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其实是从甲午开始的,它只是日本征服世界的一个步骤而已,这次战争中日基本是围绕城市和铁路线展开大规模的战役,以年份叙述如下:
1894年,日本基本完成明治维新,当年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派兵入朝,之后在甲午战争中获胜,取得台湾和朝鲜驻兵权,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
1904年,日本对俄国宣战并获胜,日本企业全面进入东北;
1910年,日本和朝鲜合并,日本版图首次扩大到亚洲大陆,完成对外扩张第一步;
1915年,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山东,并在巴黎和会上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1931年,侵占东北全境,完成对外扩张第二步;
1832年,进攻上海,试图夹击华北的中国军队,被击退;
1933年,进入华北,东北军进行了长城抗战,失败;
1935年,梅津美智郎和何应钦签协,日军进驻北平;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华北爆发平津战役,平型关阻击战,华东爆发凇沪会战,国军丧失20万精锐,10个德械师全部覆灭,南京保卫战于12月13日也宣告失败,日军控制华东主要大城市;
1938年,华北爆发台儿庄会战,日军被成建制地歼灭,但随后的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均失败,华北与华东日军向华中两路进击,蒋介石下令挖开黄河大坝阻挡日军;
1938年底,国军取得江西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一个师团,但随后的广州战役失败,武汉战役失败,国军至此全部退到北平—太原—武汉—广州一线以西,共军则化整为零,以团,营,连编制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在华北开展了百团大战,在太行山的黄土岭战役中共军击毙日少将阿部规秀,他是被击毙的最高军衔将领;
1939年,日军发动广西会战,爆发昆仑关战役,国军歼灭日军一个旅团,广西得以保全;
1940年,日军沿长江西进,爆发枣宜会战,国军张自忠上将阵亡,是阵亡国军中最高军衔者;
1941年—1944年,战略相持阶段,无大型战役;
1944年,日军又发动了豫湘桂会战,国军丧失河南、湖南、广西全部国土;
1945年8月前,日军占领东北、华北、华南、华中大部分,很难想象单靠中国的力量,如何收复这些失地。
日,日本宣布投降。
(1931年---1945年)
6月25日 日本为入侵中国制造了中村事件。
7月1日 日本警察在万宝山地区镇压中国农民,制造万宝山事件。
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9月20日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1月4日,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给日军沉重打击。
1月28日 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第19路军奋起抵抗。
3月9日 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1月3日 日军攻占山海关。
3月9日 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
5月26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
5月31日 《塘沽协定》签定。
4月17日 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声明,声称要排挤英美在华势力,独占中国。
10月10日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11月7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为军长。
6月11日 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6月27日 《秦土协定》签定。
6月28日 丰台事件发生,日军非法进驻丰台。
8月1日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月5日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
10月19日 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1月25日 日本策动的“冀东防共自制治委员会”成立。
12月9日 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
12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2月26日 日本发生二·二六事件,日本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形成。
11月5日 绥远抗战爆发。
11月23日 “七君子事件”发生。
11月25日 日德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24日,会谈达成6项协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6日,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
2月15日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22日结束。全会通过了实际上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月16日 日本外、陆、海、藏四相会议决定《对中国实施的策略》和《指导华北方针》。
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7月8日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7月15日 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30日 日军猛攻北平南苑,中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23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国。次日北平失陷。
8月13日 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
8月25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10月12日 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大屠杀。
2月3日 徐州会战开始。
6月12日 武汉会战开始。
7月4日 国民政府规定每年7月7日为抗战建国纪念日。
10月27日 日军占领武汉三镇。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2月18日 汪精卫自重庆叛逃投敌。
1月1日 国民政府重申严惩民族叛逆令。
6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
6月8日 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汪精卫。
9月1日 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
8月1日 日本政府公布《基本国策纲要》。外相松冈洋祐鼓吹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8月20日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9月27日 《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定,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1月4~11日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奉命北移,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的围攻,皖南事变爆发。
1月18日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摧残抗日力量的反动实质。
6月5日 日机夜袭重庆,制造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造成1万余人死伤。
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2月8日 日军袭击珍珠港,轰炸菲律宾,登陆马来亚,发动太平洋战争。
12月9日 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月1日 中、苏、美、印、加、荷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即《26国公约》),后称《联合国宣言》。
1月3日 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
2月1日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5月25日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月11日 中美、中英分别签定《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和《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废除了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等条约。
9月8日 意大利宣布投降。
11月22日 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1月1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
2月1日,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要求各战略区适时组织向日伪军据点出击。
2月4日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4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4月25日 联合国大会召开。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棵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并于9日发起进攻。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8月10日 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苏等国发出投降照会。
8月10日~11日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了7道反攻命令。
8月12日 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纵队展开大反攻。
8月14日 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9日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
重温爱国史。让我们更加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转自:
272、1928年,张作霖由于拒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些条件,被日本军队炸死在沈阳附近。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总司令。年底,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服从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统一。   
  273、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中国东北沈阳北郊的一段铁路,反称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占领了沈阳城,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左图)。此后不久,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沦于日军之手,东北3000万同胞受尽欺凌,流离失所。
  274、日深夜,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著名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这就是“一·二八”事变。爱国将士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次更换主帅。这次战事得到中国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而有力的支援。   
  275、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276、1933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人,组织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们痛击日军,把日军赶出察哈尔省。后来,同盟军弹尽粮绝,宣告失败。   
  277、1935年10月,为了北上抗日,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历时一年有余,环绕大半个中国,胜利到达甘肃。   
  278、日,北平(今北京)六七千大中学生不顾当局的禁令,冲上街头同使用水龙、警棍日军攻占沈阳的军警搏斗,向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称为一·二九运动。   
  279、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守卫卢沟桥的战士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国各个政治派别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使中国走上停止内战进行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道路。
280、日,日本向北平西南的芦沟桥发起进攻,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历史上称为“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右图)。   
  281、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称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同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三个月的激战,史称“松沪抗战”。   
  282、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在攻陷南京后的6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军民达30余万,连老弱病残甚至婴儿也不放过,2万多名妇女遭受凌辱,南京市有三分之一的建筑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28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实施细菌战,时间长达12年,地区遍布中国20多个省,造成至少27万人死亡。这是世界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损害程度最大的细菌战。   
  284、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
  285、1938年春,爱国将领李宗仁指挥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台儿庄展开激战,消灭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86、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进步人士的有力支持,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等,前来中国参战,为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等,及时向世界报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   
  287、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军队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288、1940年,日军以重兵进攻湖北枣阳和宜昌地区,以威胁重庆。在这次战役中,宜昌等地失守。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为国捐躯,英勇牺牲。
  289、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美国、英国、中国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   
  29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
  291、1942年初,日军进攻缅甸。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出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4月,远征军克复仁安羌,救出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以及被俘英军、美国传教士和记者等500多人。   
  292、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也是人民抗日力量的指导中心。许多工农群众、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又从延安把革命火种带到全国各地。   
  293、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英雄,1940年他率领士兵在中国东北同“围剿”的日军展开游击战。最后,杨靖宇单身一人和数百名敌人周旋了几个昼夜,壮烈牺牲。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竟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294、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广大海外侨胞节衣缩食,踊跃捐献,出人出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作出积极的贡献。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简称为“南侨总会”,选举陈嘉庚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这是东南亚华侨救亡斗争的最高领导机关。
  295、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的抗日战争结束。9月9日,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在南京接受日本侵略军递交的投降书(左图)。
  296、日,日本驻台湾总督将投降书交给中国政府代表,这样,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中国。
入侵华北;蒋认为当时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怕华北沦陷变成象满洲国一样的“华北国”,在华北抵抗,并发表声明,和日本宣战
随后,蒋把战场移到上海,不与日军在华北对抗,三个月的淞沪会战
之后就是 南京,山西,武汉,长沙,广东
好像是第几次长沙会战后,抗日转为相持阶段
有本书《国觞》写的比较清楚,joyo和当当都有买,有兴趣可以买来看看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进攻中国已经打不动了.日本陆军没有更多的实力去灭亡中国.
而海军实力在中国战场上未受损失,此时美国又断绝了日本的石油来源,于是日本决定和美国在...
没了国民党的围剿,再加上中国自身努力,符合民向,当然会迅速发展壮大了。
日本的侵略野心从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其制定的大陆政策.分三步:控制朝鲜,侵占东北,控制中国.
几十年来,日本都是这样做的.正如前面几位说的步步蚕食政策!
美国人虽然取得了世界上第一次核试验的成功,但这种武器用于实战倒底能怎么样,美国人心里并没有数。
虽然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但要迫使日本投降,还有...
元朝没有侵略到日本,被日本海拦了。扶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国家 ,因为它的领土面积太小的缘故,不够住!!!!
答: 我的手关节有点突出,当兵有影响吗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徐焰分析国军抗战胜利前夕仍遭大败等问题原因-徐焰 日军 国民党正面战场 1941年 1933年 1950年 抗战胜利 政权兴亡 抗战初期 中美空军-东方军事-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徐焰分析国军抗战胜利前夕仍遭大败等问题原因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韦伟 选稿:黄骏
1944年,长衡会战中,中国守军在长沙与日军进行巷战。(本报资料室提供)
  65年前的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惟一的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而载入史册。然而,在重温或评价这一胜利时,我们不能忘记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从1931年起,14年的抗战中华民族伤亡3500多万人,代价之惨重,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一个人口只有7000万、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为什么敢于向当时拥有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动全面战争?如此之国耻,不能随着抗战胜利而淡忘;65年后,我们理当有更深刻的反思与探索。
  抗日战争为什么如此艰苦卓绝?它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本报记者就此访问了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徐焰长期从事抗战研究,早在1995年他就以中日两种文字在国内和日本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录》。
  必须看清国民党政府抗日的两重性――既坚持了八年抗战,又腐败无能一再丧失失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在名义上对中央军和川军、滇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全国陆军进行了整编,编成178个师,这当中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3个师,总作战兵力在200万人以上,数量相当于侵华日军的3倍。国民党军队担负了抗击日军正面战场的任务。但是,为什么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大捷外,其余的会战都以失利撤退告终,一年就致使2亿人口的区域沦陷?
  徐焰认为,除了当时中国的国力、军队的武器装备和供应,以及操纵武器的战斗员素质都不如日军外,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政策也难逃其责。这些年有人片面渲染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又不能解释国民党军作战多数惨败而丢失大半国土的原因。因此,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今天深刻反思那场战争,真正汲取历史教训非常有必要。他说,历史事件都是有多个侧面的多棱镜,对其歪曲的最好办法便是只讲一面。如果全面客观地加以评价,人们就会看到当年国民党政府的两重性――既坚持了八年抗战,又腐败无能一再丧师失地,所以这个政权迎来抗战胜利后又很快被人民推翻。
  徐焰用史实讲述了蒋介石政权在抗战中由“不抵抗”、“仓促应战”再到“消极坐等胜利”这样一个过程。
  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以2万多人突袭东北。尽管当地有十几万中国正规军,但无论南京政府还是东北军都采取“不抵抗主义”,很快丢掉80万平方公里土地。国民党当局及其辩护者为此辩解说,是因当时“未准备好”而不能对日作战。且不说这种背弃了军人卫国守土基本职责的理论荒谬至极,单从军事角度看,日军不战而得富饶的关东大地后,5年间其经济产值便增长1倍,对华的实力优势又进一步加大,中国拖延再战岂不是更不利吗?
  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得寸进尺,1932年又发动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1933年突破长城并直逼北平、天津,国民党军队才开始被动抵抗,结果又签订屈辱的退兵让地条约。这样的“消极抗日”政策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引发了众怒,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
  1937年7月至8月间日军进攻平津和上海,国民党政府才开始全面抗战,不过仍同日本谈判希望媾和。后来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对抗战丧失信心,竟纠合20多名中央委员、58名将官率60余万军队降日,组织伪政权并充当伪军,成为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一直拖至日,蒋介石眼见日军袭击珍珠港引来美国参战后,才正式对日宣战。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的22次会战,大都是被动防御,但中国军队广大将士的英勇精神可歌可泣
  徐焰介绍说,从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武汉失守的一年多时间内,正面战场上国民党200万军队抵御70万日军,虽一再败退,但多数官兵表现英勇,装备劣势的中国军队还能给日军以许多意外重创。那时,中国仅得到苏联给予的3亿美元援助,美英因害怕得罪日本而不敢干预。1937年秋的淞沪抗战是正面战场最惨烈的一战,国民政府投入70个师即全国1/3的兵力抗击日军。由于上海便于日军发挥海空优势,中国军队在无险可守的地形上坚守3个月伤亡25万人,虽杀伤日军4万多人,却因幻想外援而一味被动僵持,终于招致大崩溃。此后,蒋介石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策略,以节节抗御的方式进行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虽然其战术呆板只防不攻,不过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精神还是值得称赞的。
  武汉失守后,日军因为刚刚攻占有2亿人口的区域,需留半数兵力在后方对付共产党游击力量,兵力不足停止战略进攻。从1939年至1944年春,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军处于对峙状态。面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蒋介石集团一再采取政治打击和军事进攻的办法,包括发动消灭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从1939年至1945年这6年间,在共同抗日的大局下,国共之间的局部磨擦一直持续未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需借重中国战场,3年间提供了16亿美元援助,然而“驼峰空运”送到大后方的物资很多又流入黑市,造成军心士气日益颓靡。同时,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末期将美国装备的部队又多数放在后方,明显是保存实力准备内战。
  回顾和研究战史,都应该有准确考证出的战绩和数据作为佐证,数据对比和定量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徐焰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成果说,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共有22次大规模会战,其官兵死伤320万人。国民党的官方史书长期称毙伤日军276万,不过到台湾后蒋纬国主编的《抗日御侮》一书称毙伤日军85万人。据战后日本政府的统计,其在关内的“支那派遣军”伤亡共133万人(死亡45万人),再加上在东北和缅甸战场上的损失,日军在对中国抗日军民的作战中总伤亡约接近150万人,可认定其中约有一半多损失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牺牲是巨大的,特别是广大爱国将士在凶残、强大的日军面前英勇抗敌、宁死不屈,表现出了伟大的民族气节,可歌可泣。但是,也要看到,22次会战中,仅有为取得外援反攻滇缅一役是主动进攻,其余都是被动防御。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正面战场反遭大败,又丢弃了40个师的装备
  进入1944年春夏季之后,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都在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也展开了“游击反攻”,惟独中国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在日军针对豫湘桂的“一号作战”中,国民党军丢失6000万人口广大区域,丢弃了40个师的装备,一直败退到贵州独山。1945年初,日军又打通了从河南至广西边境和广州的“大陆交通线”,国民党政府甚至准备迁都到偏远的西昌。
  徐焰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当局还可用武器落后为失败辩解,1943年以后中美空军已掌握制空权,国民党军得到美国的军援后装备也比日军先进,兵力更一直居于绝对优势,侵华日军已是强弩之末,这时再遭惨败真是无法向人民解释。
  1981年徐焰在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时,曾经采访过中国驻印军实际最高指挥官郑洞国,询问出境的国民党军战斗力为何远比在国内高?郑洞国回答说主要有两条:一是到印缅的部队完全由英美供应并得到空中支援,加上训练良好,各方面都能压倒衣食弹药不济的日军;二是出国后士兵无法再开小差,打回祖国才有出路。徐焰还查阅了1944年11月兵役部部长鹿钟麟给国民政府的报告,数字显示抗战7年间征壮丁共1100万人,其中有重复统计,实际到达战场者不到500万人,其余都逃跑或病故。国民党军兵员形成“抓――逃――再抓”的恶性循环,战斗力可想而知。
  腐败无能终为历史所抛弃,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全面看待历史的人,都承认中国军民抗战的事迹可歌可泣,不过由于当权者腐败无能,取得的战果受到了很大限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徐焰认为,直至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战场上日强中弱的局面都没有根本改变,国内战略要地包括北平、南京、上海、武汉直至广州还都在日军控制之下。
  徐焰分析说,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的指挥和施政极差,令人失望,尤其是当权者发国难财,只顾搜刮而不顾民生。抗战期间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号召不抽烟、不喝酒,力戒贪污,然而,己不正焉能正人?他的亲属和心腹的极度腐化造成上行下效,利用外战消灭和排斥异己更激起内争不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讽刺之词,可谓当时社会大众对国民党当局最愤懑的评价。
  抗战期间中国丢失了大部分富庶地区,大后方民众更为困苦,国民党当局却搭上美英战车,腐化之风更急剧滋长。徐焰举例说,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内兄宋子文相继主管国家财政借机自肥,而孔祥熙、宋霭龄之女“孔二小姐”则以走私暴富,卖官鬻爵,连孙连仲升任上将军衔也要向她疏通。1942年美国批准了2.5亿美元对华贷款,马上有0.8亿美元转存到孔氏家族在美国的私人账号上。
  徐焰认为,军民关系恶劣,又是影响国民党军抗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汤恩伯统辖下的河南,民谣有“水、旱、蝗、汤”祸害中原之谓。国民党军队为拦阻日军进攻掘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日军千余人却淹死百姓89万人。1944年日军以15万兵力进攻河南,汤恩伯部40万军队1月内全部崩溃。据当时第一战区《会战之检讨》中承认,汤部败退时“豫西民众到处截击军队”。国民党军在本土作战反而没有群众支援,根源何在?在于其政权是压迫人民的腐朽阶级的代表。如此不得人心的政权和军队,就是举着抗日旗帜也无力对日军进行大反攻。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抗战以日本投降宣告胜利。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了8年抗战,对此中国人民还是给予肯定的,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抵消其腐败无能和反人民行径留下的积怨。徐焰说,由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接收”变为“劫收”,进一步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结果刚享受胜利者荣耀的国民党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溃。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也解释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看看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大后方的情况,便可知道这个“抛弃”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军事频道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日军大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