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伤亡里美军成建制的一次被歼灭 是多大规慕ㄖ

那些诋毁志愿军战斗力,整天把伤亡比例挂在嘴边的人,请问:  二战之后,美军作战无数,除了朝鲜战争以外,没有被全歼一个团的战例,恐怕被全歼一个营的战例都没有吧。被全歼一个连的战例有多少?那支部队被夺军旗?有没有一个连整体投降的战例?  美军在朝鲜战争后参加的战争,对方伤亡比例均高于朝鲜战争,怎么没有全歼美军建制部队?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越南战争中有重创美军营级部队的战例,给予其连级部队歼灭性打击的也有几个战例。二战后,美军参加的几次战争要么规模,要么强度都比不上朝鲜。所以楼主应该举二战的例子来比较。
  就算包括朝鲜战争也没有被全建制全歼一个团.你到底想说啥??  
  12万围攻2万人,结果攻击方4万人伤亡,可笑吗?    零下30度没有棉袄埋伏整连冻死除了朝鲜战争,还有其他军队吗?
  美军陆军第31团。在1950年11月的战斗中,该团3,200名官兵,只有385人突围。该团团长战死,团旗被缴获,算不算全歼?    海湾战争规模不亚于朝鲜战争吧,双方交战兵力120万,参战坦克、装甲车超过一万辆。
  我说的是成建制全歼,而不是“全建制全歼”,全建制全歼历史上都不多。
  美国佬这次确实被打惨了
  再看二战,志愿军是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小与美军作战,太平洋战场,日军在初期获得制空权,战果较辉煌;但日军没有制空权以后的战果呢??看瓜岛战役:    参战的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有1600人阵亡,4200人受伤。岛上的日军阵亡及失踪1.4万人,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    
  作者:upin 回复日期: 12:11:57 
    我说的是成建制全歼,而不是“全建制全歼”,全建制全歼历史上都不多。  ----------------------  说的就是你这点,还敢回嘴?    那个是混编团级战斗队,是N个建制混在一起,怎么可能成建制全歼一个团呢? 全建制全歼是你发明的词吧.
  越南战争美军也就营级部队被重创,如果说重创的话,志愿军在朝鲜曾重创美军师一级部队,伤亡比例不高于越军。越南战争美军也就由几个连级部队被歼灭(或歼灭性打击)。  海湾战争就不用说了,伊拉克伤亡10余万人,被俘17万,竟没有歼灭美军甚至排一级部队,估计美军没有任何部队被歼灭。
  作者:pickleII 回复日期: 11:49:44 
    就算包括朝鲜战争也没有被全建制全歼一个团.你到底想说啥??  --------------------------------  全建制全歼这个词是引用阁下的。
  作者:民自门人 回复日期: 12:00:22 
    12万围攻2万人,结果攻击方4万人伤亡,可笑吗?        零下30度没有棉袄埋伏整连冻死除了朝鲜战争,还有其他军队吗?      
1, 你注意到火力比了吗?  
2,当然有,苏芬战争  
  那个是混编团级战斗队,是N个建制混在一起,怎么可能成建制全歼一个团呢? 全建制全歼是你发明的词吧.  ---------------------------------  美军编制本来就比较灵活,现在美军陆军师下属的旅一级部队平时不辖实兵,战时灵活调配,有不同的营组成旅级战斗部队。混编部队的战斗力不低于常编部队。  就算是混编,你找一个朝鲜战争以后,美军团级混编部队被全歼的例子啊。
  12万围攻2万人,结果攻击方4万人伤亡,可笑吗?  ------------------------  那2万人拥有的火力(包括空中支援)是那12万人的5倍以上。
  楼主想表达什么意思?
  作者:pickleII 回复日期: 11:49:44        就算包括朝鲜战争也没有被全建制全歼一个团.你到底想说啥??    --------------------------------    全建制全歼这个词是引用阁下的。  --------------  晕,我的笔误都被你学去了,我想说的是成建制全歼阿,就是整建制都被干掉。 你说的31团是个包含31团团部在内的团级混编,由于是临时混编,战斗力肯定不及一个完整的建制团,这里还有人说混编比成建制的战斗力更强,显然是把特混和混编混一起了。
  零下30度没有棉袄埋伏整连冻死除了朝鲜战争,还有其他军队吗?             1, 你注意到火力比了吗?海湾战争规模不亚于朝鲜战争吧,双方交战兵力120万,参战坦克、装甲车超过一万辆。你注意到火力比了吗?你注意到伊拉克打掉美军几辆M1A1几架A-10? 伊拉克军队有12万包围美国陆战一师吗?伊拉克军队背后有100万外国志愿军和苏联的支持吗?朝鲜战争全部苏式装备的第五次战役战果如何啊?       2,当然有,苏芬战争  呵呵,苏联军队还是芬兰人啊,穿着华东野战军9兵团似的布鞋单衣在零下30度设伏,有吗?  
  一篇ZT    ××××××××××××××××××××××××  翻开任何一本公开的朝鲜战争史料,在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上,都提到全歼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第31团(并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一次全歼美军团级建制部队的光辉战例),重创美陆战1师。   事实究竟是否如这样?     先看31团,当时美第7师各部队在东线分布太散,只好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31st Regiment Combat Team,简称31RCT),由长津湖地区位置还相对比较集中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缺E连,以1营B连替补)、第32团第1营、第57野战炮兵营(缺C连,以第15防空炮营D连替补)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组成,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上校指挥,担负在长津湖东岸的进攻任务。而此时第31团第1营(欠B连)还远在长津湖以东沿海岸至惠山一带担任警戒,根本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     即使在长津湖地区31团支队的部队中,最后在新兴里遭到包围的部队也只是:第31团第3营、第32团第1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31团团部和坦克连在后浦,重迫击炮连在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都不在新兴里包围圈里。31团1营B连还远在古土里。属于31团支队序列的31团2营位置则更远,根本还未进入到长津湖地区。     因此实际在新兴里遭到围歼的只有第31团第3营、第32团第1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合计为2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即使这3个营的官兵中最后也有约1000人逃出,到达下碣隅里。     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各部队总共有3288人(其中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其中1150多名伤患由飞机后送,490名没有受伤的官兵(其中从新兴里突围的计385人)整编成陆军暂编营跟随陆战1师一起撤退。也就是说,美军在新兴里实际损失(指纯损失,阵亡、失踪和被俘)约1700人,其中被俘约300人,阵亡、失踪约1400人。损失兵力折合约为半个团(约占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人的45\%),与志愿军战史所称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甚至还有资料称为加强团)有一定距离。   再看美军陆战1师,该师编制人数约2.5万人,当时到达长津湖地区是3个陆战步兵团、1个陆战炮兵团以及直属第1坦克营、第1工兵营等部队,而师部部分人员、师直属第1海岸营和第1水陆两栖车运输营以及一些后勤人员还留在兴南港,在长津湖地区部队总共约2.4万人,可以说是主力基本都在战区了。     而陆战1师最后从兴南港登船撤离的人数是22215人,加上还有约1000名重伤员已直接空运日本,也就是说在长津湖陆战1师净损失(阵亡和失踪)不会超过2000人。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1师的伤亡情况是:   陆战1师从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从元山登陆进入东线战场到从兴南登船撤出整个东线作战,而非仅指长津湖之战),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0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主要是冻伤和消化不良,但在战役期间大部就已伤愈归队。此外陆战队飞行员还有8人阵亡,4人失踪,3人负伤。整个陆战队战斗伤亡为4433人,根据长津湖战役在整个东线作战的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估算其伤亡占全部东线作战伤亡的80\%,也就是3500人,也就是阵亡约570人,失踪约150人(均按东线作战总数的80\%计),重伤约1000人,轻伤约1780人,这样的伤亡数量对与1个编制人数为2.5万人的作战师来说,能称得上是重创吗?
  晕,我的笔误都被你学去了,我想说的是成建制全歼阿,就是整建制都被干掉。 你说的31团是个包含31团团部在内的团级混编,由于是临时混编,战斗力肯定不及一个完整的建制团,这里还有人说混编比成建制的战斗力更强,显然是把特混和混编混一起了。  ---------------------------  战斗力虽说比不上完整的建制团,但也没有质的差别,只是略弱一些而已。中国军队在局部战争中全歼美军团级战斗部队这个纪录,在朝鲜战争以后50多年中从未被打破,估计这个纪录还要在保持几十年,如果美国不和中俄开战的话。
  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各部队总共有3288人(其中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  ----------------------------  1600人突围?美军资料:  In November 1950, the 31st Infantry made its second amphibious invasion of the campaign, landing at Iwon, not far from Vladivostok where the 31st had fought just 30 years before. With North Korean resistance shattered, UN troops pushed toward the Yalu River. When Chinese troops swept down from Manchuria, they surrounded a task force led by the 31st Infantry’s commander, COL Alan MacLean. COL MacLean and his successor, LTC Don C. Faith, were both killed during the ensuing battle. LTC Faith won the Medal of Honor for his gallant attempt to lead the command to safety. Only 385 of the task force’s original 3200 members survived.
  去看看越战中被越军“重创”的美军营级部队的伤亡比例和越军的伤亡,再看看第二次战役中美军第二师的损失,你说美军算不算被重创?
  民自门人 你找一个二战后战果超过志愿军的战例啊!
  在西加,美第二师一个下午就损失了4000人;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丧生;
  去看看长津湖之战中被志愿军“重创”的美军陆战一师和志愿军的伤亡比例,看看王牌38军在韩国白马师阵地前丢下的7000具尸体,再看看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80师的损失,你说志愿军算不算被重创?
  你们是不是以为霉菌的士兵都和志愿军士兵一样拿着1905年制造的友阪三八式步枪作战?如果你知道不是的话,就请承认志愿军士兵的战斗力。
  再看看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80师的损失,      180师是伤亡最重的一个师,如果拿这个举例,那是不是可以拿美军伤亡最重的一个单位说明美军被重创??    其实朝鲜战争不只是全歼一个团,也创造了美军历史上一个连全建制投降的先例    
  志愿军士兵拿着1905年制造的友阪三八式步枪作战?    苏联按协议向中国提供首批十四个步兵师装备的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当时现生产已经来不及,于是一部分装备是从中苏边境现役苏军手中集中后开运中国,六十年代中苏反目后,我国有人还拿出此事攻击苏联将旧武器卖给中国抗美援朝,实际上冤枉了苏联“老大哥”,从中国通知苏联参战到出兵不过半个月时间,你让斯大林哪找那么多新武器给中国,再说企业转产不同型号产品也要时间,而新武器未经试用,效果还不如旧武器。而且中苏间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运力也有限,当苏联第一批武器运到后,志愿军二次战役已经结束。这些新武器马上发给在国内的预备队,迅速完成使用培训,后来这批部队入朝后替换了先期入朝部队发动第四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已经加强火力使用,由于进展迅速,越过三八线后解放汉城,又缴获了一批美式弹药,缓解了弹药供应,加上朝鲜开始雨季,后方运输困难,主要运输力量是提供粮食。这时联合国军司令已经换上李奇微,他发现了志愿军弹药供应上的困难,他要求联合国军不断向前进攻,不留给志愿军缴获弹药机会,在阵地战中志愿军弹药迅速消耗减少,而事先没有大量储备弹药,因此不得不开始撤退。    
配合志愿军行动的还有许多朝鲜民兵,他们的武器就基本是杂牌的,这些武器在撤退时被美军缴获一些,并作为丑化中国部队的证据在媒体上宣传展示,在今天的美国网站上仍能看到。    
这时国内苏式装备的志愿军部队紧急进入朝鲜,最后以强大的火力挡住了美军的进攻,战线稳定下来后,志愿军立刻开始换防休整,并分批换成苏式装备,到第五次战役发动,志愿军基本是使用缴获的美国装备和苏联装备作战,配备了T-34坦克和“卡秋莎”火箭炮等重武器,成为一只令人生畏的现代化军队。这时美国看中国志愿军越打越强大,以及苏联越来越明显从外交和军事装备上支持中朝方,于是决定谈判停战。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89万余支(挺),以及配套弹药约2亿发,苏联在援助武器弹药的同时也援建了中国许多兵工厂,提供了制造图纸、设备、配方和军工专家,允许中国仿制生产苏联轻武器,其中包括仿制苏联7.62mmППШ-41式冲锋枪,命名为50式7.62mm冲锋枪,这些武器弹药为中朝军队提供了有力支援。1953年朝鲜停战后,生产的武器就开始逐步装备国内部队。到1955年底,各种旧杂式枪械退出历史舞台,人民解放军轻武器装备第一次实现换装,全军枪械系列得以统一,整个轻武器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中国又从苏联引进了7.62mm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和14.5mm二联、四联高射机枪的图纸、技术资料及样枪。这是一次全面的技术引进,也是对新中国轻武器生产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下表为第三次战役后志司后勤部上报有关部队武器装备数量变化情况,其中“原实力数”为1950年九月入朝前的统计数据,“现实力数”指第三次战役后的统计数据,由此可分析入朝初期我志愿军的装备情况,以及三次战役后武器装备变化情况(战中损失及战场补充),品名为原表简名,相信大家能看出是指哪个型号:    品名 39军原实力数 39军现实力数 50军原实力数 50军现实力数  6.5步枪 65 1424  7.9步枪 1 4652  美30步枪
296  303步枪 0 0 458 261  自动步枪 0   手提冲锋枪 75 1388  6.5轻机枪 0 2 0 0  7.9轻机枪 790 599 821 640  美30轻机枪 168 70 0 18  303轻机枪 117 42 120 33  美30重机枪 155 145 0 0  7.9重机枪 0 0 125 104  九二重机枪 7 0 3 0  60迫炮 260 183 230 168  81迫炮 82 40 4 0  82迫炮 15 3 52 40  100迫炮 0 0 0 6  120迫炮 12 3 0 0  4.2化学炮 12 16 0 7  60火箭筒 0 50 4 6  无座力炮 0 12 4 4  75无座力炮 0 0 0 0  90火箭筒 0 51 0 0  中四吋火箭筒 9 0 0 0  九二式步兵炮 36 27 14 19  七0步兵炮 0 0 0 2  四一式山炮 12 8 0 0  九四式山炮 12 10 0 0  美75山炮 12 10 16 14  日三七战防炮 0 0 7 0  美37战防炮 0 0 36 0  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枪械    抗美援朝刚刚开始时,也是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刚刚一年,长期的战争所造成的创伤尚未恢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也相当落后,同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美国进行军事较量,确实是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拨补充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主要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缴获日本、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二是积极向原苏联购买武器装备,以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三是我兵工战线积极恢复生产,制造武器和弹药,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现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枪械分为志愿军装备的杂式枪械,购买苏联的枪械;建国后自产枪械三部分作一概述。     (一)志愿军装备的杂式枪械    一般地来讲,一个国家的军队装备的武器都应该是制式武器,但中国却不是这样,建国初期的装备,不是制式武器,而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武器,所以式样就特别杂。    手枪是短枪管单手发射的武器,它主要用于自卫和在近距离内突然袭击敌人,主要配备军官和特种兵。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手枪型号多,品种也复杂,因而不一一叙说,只例举一些枪名,它们是:德国7.63mmMl932式毛瑟自动手枪、比利时9mm大威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7.65mmM1900式、M1910式、M1910/22式勃朗宁手枪、美国0.32英寸野人牌手枪,西班牙的星牌、阿斯特拉、皇家手枪等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装备的冲锋枪有美国M3式冲锋枪、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和旧中国仿造的汤姆逊冲锋枪。0.45英寸(11.43mm)M3式冲锋枪,此枪是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国民党军队的,以后成为我军的装备。     11mm三元式冲锋枪。1947年(民国36年),国民党兵工署第60厂依照美国0.45英寸M3A1式冲锋枪制成了一种冲锋枪,定为“三元式”。其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射击方式为全自动。它发射0.45英寸柯尔特自动手枪弹,由30发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757mm,枪管长为203mm,瞄准基线长为277mm,枪全重为3.54kg。    9mm三七式冲锋枪,此枪是在 M3A1式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主要改进点将枪的口径从0.45英寸(11.43mm)改为9mm。自动方式仍为自由枪机原理,射击方式为全自动。它发射9mm手枪弹,枪全长为751mm。    晋11.25mm仿M1921式汤姆逊冲锋枪,此枪是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制造,它发射晋造11mm手枪弹,表尺射程为600m,由20发弹匣或50发弹鼓供弹,膛线右旋6条,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全长为 950mm,枪管长为395mm,枪全重为5.62kg。    7.63mm仿M1921式汤姆逊冲锋枪。此枪是在晋造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以求得与7.63mm毛瑟手枪弹通用。射击方式为单连发。它发射7.63mm毛瑟手枪弹,表尺射程为1000m,由弹匣供弹,枪全长为962mm,枪管长365mm,瞄准基线长为646mm,枪全重为5.24kg。    此外,志愿军还装备有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司登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其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固定击针,开膛待击。此枪是由英国枪械设计师谢波德(Sbeppnerd)和杜尔宾(Turpin)设计的,由思菲尔德兵工厂制造,此枪的名称就是由两位设计师的第一个字母和制造厂的头两个字母组成,“STEN”发音为司登。司登冲锋枪的型号有MKI、MKⅡ、MKⅢ、MKⅣ、MKⅤ式等。我志愿军装备的司登冲锋枪是英军依照 MKⅡ式在加拿大朗·布兰奇兵工厂为国民党军队制造的一批司登冲锋枪。它发射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初速为323m/s,有效射程为200m,由32发弹匣供弹,枪全长784mm,枪全重为3kg,理论射速为500~550发/min。    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步枪,都是属于非自动步枪,是以毛瑟步枪为主,在装备的毛瑟步枪中,有7.92mmMl898式毛瑟步枪,7.92mm98K式毛瑟步枪,7.92mmMl924式毛瑟步枪,7.92mm二四式步枪(又称中正式步枪),7.92mm汉式步枪,另外还有三八式步枪。    7.92mmMl898式毛瑟步枪。它属于非自动步枪,是德国的枪械发明家毛瑟设计,1898年定型,毛瑟兵工厂制造,此枪是毛瑟所发明的步枪中最得意的一支步枪。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弹,弹头初速为859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255m,枪全重为4.08kg。    7.92mm 98K式毛瑟步枪。它属于非自动步枪,枪机样式为旋转后拉式,此枪由德国毛瑟——沃克公司制造,德国军队在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此枪,1945年停止生产,发射7.92mm毛瑟枪弹,弹头初速为745m/s,有效射程为6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103mm,枪全重为3.89kg。    7.92mmMl924式步枪。它是毛瑟兵工厂研制,1924年定型,是德国军队的装备,此枪属于非自动步枪,枪机式样为枪机旋转后拉式。它的构造和M1898式基本上相同。唯有枪管短150mm,所以此枪又被称为“M1924式短管毛瑟步枪”该枪可以兼作马枪之用。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初速为81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100mm,枪管长为590mm,枪全重为4.08kg。    7.92mm毛瑟步枪。此枪由比利时DN国营兵工厂制造,它与德国M1924式毛瑟步枪构造相同。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弹头初速为810m/s,由5发弹仓供弹,枪全长为1095mm,枪全重为3.783kg。    7.92mmVZ~24式步枪。此枪与M1924式毛瑟步枪构造相同,由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武器公司制造,此枪曾是捷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制式步枪,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装备过此枪。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尖弹,初速为823m/s,采用5发固定交错弹匣供弹,枪全长为1106mm,枪全重为4.1kg。    7.92mm二四式步枪。此枪是德国M1924式步枪的仿制品。德国M1924式步枪,构造简单、性能优良、国民党兵工署决定仿造此枪。1935年(民国24年),兵工署第十一厂(巩县兵工厂)从德国购买到 M1924式毛瑟步枪的图纸和样板,就开始制造此枪,同年10月正式出品,并定为国民党军队的制式武器,当时定为“中正式”,后来正名,因是民国24年制造,亦为“二四式”。它发射7.92mm98式毛瑟枪弹,弹头初速为81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枪全长为1110mm,枪管长为600mm,瞄准基线长为504mm,枪全重为4.08kg。生产此枪的不仅仅是第十一厂,还有兵工署第一厂(汉阳兵工厂),第二十一厂(金陵兵工厂),第四十兵工厂和第四十一厂。    6.5mm三八式步枪。此枪俗称“三八大盖”,它是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也是我国缴获最多的步枪之一。它发射6. 5mm友坂尖弹或圆弹,弹头之初速为762m/s,表尺射程为24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280mm,枪管长为769mm,枪全重为3.9kg(不连刺刀),著名的战斗英雄杨连弟在入朝作战时就是使用的三八式步枪。    7.92mm汉式步枪。汉阳兵工厂于1938年(民国27年)内迁并入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21厂生产的汉式步枪和汉阳造88式步枪构造相同,诸元也完全相同,当时定名为:21厂7.92mm汉式步枪,它发射7.92mm毛瑟圆弹,弹头初速为60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枪全长为1250mm(不连刺刀),枪管长为740mm,瞄准基线长为655mm,枪全重为4.06kg(不带刺刀)。    中国人民志愿军列装的机枪种类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国民党军队中缴获来的,其中有:    7.92mm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武器公司研制1926年定型出品。它构造简单,性能优良。机件坚固。射击精度良好。它曾是国民党军队的装备。此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采用空气冷却枪管,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它发射7.92mm毛瑟尖弹,弹头初速为830m/s,表尺射程为1500m,由20发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450~500发/min,枪全长为1165mm,枪管长为602mm,瞄准基线长为586mm,枪全重为9kg。    7.92mm二六式轻机枪。由于ZB-26式轻机枪性能优良,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决定仿制此枪,1937年(民国26年)仿制成功,初定为“二六式”。仿制此枪的有兵工署第11厂、21厂、22厂、40厂、41厂等。26式和ZB-26式完全相同。它是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在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缴获此种机枪很多,都用来装备我军,因而它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要装备之一。它发射7.92mm毛瑟尖弹,弹头初速为83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发弹匣供弹,枪全长为1165mm,枪管长为602mm,枪全重约为9kg。    7.7mmMKⅡ式布伦轻机枪。MKⅡ式布伦轻机枪的前身是ZB-26式轻机枪,它是由ZB-26式轻机枪演变而来,首先是ZBG式,后为 MKl式和MK1M式布伦轻机枪, MKⅡ式是由MKl式和MK1M式改进而来。此枪由英国思菲尔德兵工厂制造,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由空气冷却枪管,枪的口径为7.7mm。它发射英国造7.7mmMKⅦ式各种弹,表尺射程为1645m(1800码),由20发弧形弹匣供弹,膛线右旋6条,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全长为 1167mm,枪管长575mm,瞄准基线长为718mm,枪全重为10.42kg。    7.92mm勃然式轻机枪,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国在加拿大专门为中国制造的一种轻机枪。此枪是在MKⅡ式布伦轻机枪的基础上略加改良而成。口径为7.92mm,随之机枪的部分机件也作了相应的改进。此枪的自动方式仍然是导气式原理。它发射 7.92mm尖弹,弹头初速为830m/s,表尺射程1800m,由30发弧形弹匣供弹,膛线右旋6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全长为1170mm,枪管长635mm,瞄准基线长为787mm,枪全重为10.5kg。    麦德森轻机枪。此机枪是丹麦人麦德森和斯拉姆设计,其自动方式为枪管长后坐,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可以发射步枪子弹,它是机枪中,使用无撞击自动机的唯一武器,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是:7.92mmMl937式麦德森机枪。它发射7.92mm枪弹,弹头初速为800m/s,表尺射程为2000m,由32发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 450~500发/min,实际射速为250发/min,枪全长为1160mm,枪管长为477.5mm,瞄准基线长为420mm,枪全重为9.6kg。    7.92mmKE7式启拉利轻机枪。此枪是瑞士启拉利兵工厂制造,曾经是瑞士军队的制式装备。它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原理,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该枪重量较轻,构造简单、分解容易,携带方便,此枪原是国民党军队的装备,解放战争时期被我军缴获,因而成为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装备。它发射7.92mm枪弹,弹头初速为700m/ S,表尺射程为2000m,由25发弧形弹匣供弹。理论射速为450~550发/ min,枪全长为1190mm,枪全重为8kg。    另外,中国四川兵工厂曾经仿制过此枪,其构造和瑞士KE7式完全相同,志愿军亦装备过此枪。    7.92mm30式勃朗宁轻机枪。此枪是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制造,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它是由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演变而来。它有减速结构,因而本枪有三个射速,即:快射600发/min,慢射350发/min,和单发。它发射7.92mm尖头弹,弹头初速为800m/s,表尺射程为1500m,由20发弹匣供弹,枪全长为1130mm,枪全重为9kg。    7.92mmD式勃朗宁重机枪。该枪是30式的改进型,亦由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制造出品。发射7.92mm尖头弹,弹头初速为800m/s,表尺射程1500m,由2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为6000发/min。枪全长为1130mm,枪管长为550mm,枪全重约为9kg。    7.92mm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它是以德国造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为蓝本仿制而成的。1934年(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取得了德国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工作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于1935年(民国24年)仿制成功并正式出品,列为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因为是民国24年仿制成功,定为“二四式”。此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原理,冷却方式为水冷式。它发射7. 92mm98式毛瑟各种弹,弹头初速 (重尖弹)770m/s,(尖弹)870m/s,由 100或250发弹带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身长895mm,枪身重20kg,枪架重为29kg,枪全重为49kg。    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中,有我人民解放军缴获国民党军队的,还有解放以后,我兵工厂利用接受过来的设备制造的。    另外志愿军还装备了原国民党兵工署21厂(前身为金陵兵工厂)制造的7.92mm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此枪为气冷式),它的构造和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相同,只是去掉了水筒。    7.7mm九二式重机枪。也是我志愿军装备的重机枪之一,它是日本神武纪元2592年(1932年)定型出品,被日本军队采用为制式武器,因而被定为“九二式”。它是日本三年式重机枪的改进型,自动方式仍然为导气式原理,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发射日7.7mm九二式半底缘枪弹,弹头初速为732m/s,表尺射程为2700m,由30发供弹板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枪架高低射界为-15°~+9°,枪架方向射界为360°,理论射速为450发/min,枪身长为1225mm,枪管长为724mm,瞄准基线长为284mm,枪身重为26.6kg,枪管重为4.47kg,枪架重为27.8kg,枪全重为54.4kg。    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缴获日7.7mm九二式重机枪较多。为了适用7.92mm九八式毛瑟枪弹,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60厂将7.7mm口径改为7.9mm,这样就可以用7.9mm枪弹。    0.30英寸(7.62mm)M1917A1式勃朗宁(水冷式)重机枪,此枪原型为M1917式,它是由勃朗宁设计的。    M1917A1式是M1917式的改进型。该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原理,冷却方式为水冷式,配M2式枪架。发射0.30英寸(7.62m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弹头初速为807~854m/s,最大射程为m,由100或250发弹带供弹,枪身长为980mm,枪管长为610mm,枪身重为15.2kg,枪架重为24.1kg,枪全重为39.3kg,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54mm,理论射速为450~600发/min。    (二)购买苏联枪械    由于战争的需要,我志愿军除了装备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武器之外,还向原苏联购买了一些枪械。向原苏联购买的枪械有;7.62mmППЩ41式冲锋枪、7.62mmППС43式冲锋枪:7.62mml944年式马枪、7.62mmДП式轻机枪、7.62mmСГ-43式重机枪、12.7mmДЩК高射机枪等等。    7.62mmППЩ41式冲锋枪。ППЩ冲锋枪是苏联的枪械发明家 T·C·什帕金1940年设计的,1941年定型并大量装备苏联军队,定型为“41式”。它是苏联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主要冲锋枪之一。此枪构造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其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待击。它发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头初速为448m/s,由30发弹匣或弹鼓供弹,枪全长为843mm,枪管长为267mm,枪全重为3.63kg。    7.62mmППС43式冲锋枪。ППС冲锋枪是由苏联枪械工程师苏达耶夫设计的,1943年定型并被苏联红军采用为制式武器,定为:“ППС43式”。它的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射击方式为全自动,该枪的枪托改为折叠式枪托,增加了小握把,采用了冲压、铆焊工艺,适合大批量生产,发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头之初速为500m/s,有效射程为 200m,由35发弧形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650~700发/min,枪全长820mm (打开枪托)618mm(折叠枪托),枪管长为250mm,瞄准基线长为352mm,枪全重为3.36kg。    7.62mml944年式步马枪。1944年式步马枪是M1891/30式步枪,1938式步马枪的改进型,它配有折叠式刺刀,1944年被苏联红军大量采用,定为1944年式。它发射7. 62mm莫辛纳甘步枪弹,弹头初速为820m/s,表尺射程为10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枪全长为1020mm,枪管长为520mm,枪全重为39.kg。    7.62mmДП式轻机枪。ДП式轻机枪是原苏联著名的枪械发明家捷格加廖夫设计的,1928年被苏联红军采用为制式武器,此机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装备的主要轻机枪。此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闭锁方式为闭锁片撑开式,射击方式为全自动。它发射7.62mm莫辛纳甘各种弹,弹头初速为840m/s,有效射程为1000m,由47发弹盘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550~600发/min,枪全长为1238mm,枪管长为598mm,枪全重为7.74kg。    7.62mmСГ-43式重机枪。此枪又称郭留诺夫重机枪,它是由苏联的枪械发明家郭留诺夫设计的,1943年被苏联红军采用为制式武器,定为“СГ-43式”。该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采用空气冷却枪管,它构造简单、轻便,配有轮式枪架,它主要用于消灭l000m以内暴露、隐蔽目标,适合寒冷地区作战,连续发射500发子弹不用更换枪管。发射7. 62mml908式轻尖弹和1930式重尖弹,弹头初速为800~865m/s,由弹链供弹,膛线右旋4条,理论射速为 500~700发/min,枪身长为 1150mm,枪管长为720mm,瞄准基线长为850mm,枪架长为1300mm,枪架宽为552mm,枪身重为13.8kg,枪架重为26.6kg,枪全重为40.4kg。    12.7mmДЩК高射机枪。ДЩК高射机枪是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装备的主要武器,它的前身是ДК高射机枪,是捷格加廖夫设计的,后来斯帕金又对ДК进行了改进,1938年定型,1939年成为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它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主要高射机枪。此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原理,发射12.7mm燃烧弹,穿甲弹、曳光穿甲弹,弹头初速为830~850m/s,有效射程为(对空)2400m,(对地面)3500m,由50发弹链供弹,膛线右旋8条,理论射速为500~600发/mm,枪架方向射界360°,枪架高低射界-30°~+ 80°,枪身长为1626mm,枪管长为1000mm,枪身重为34kg,轮式枪架重102kg,枪全重为180kg。    (三)建国后自产枪械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一年的时间,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中国的兵工战线也是处于恢复时期,由于战争之需要,兵工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那时兵工战线的同志们利用接收国民党兵工署下属兵工厂的设备,生产枪械,如生产有7.92mm马克沁重机枪和一些德式手枪等等,同时开始接触苏式枪械。    为了抗美援朝战争,首先接触的是冲锋枪。那时,由于原苏联的技术资料还没有送到中国五一厂按照原苏联7.62mmППЩ41式冲锋枪的实样,进行了测绘,根据测绘的数据,1950年夏天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51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毛泽东同志批准授名为“mm冲锋枪”。生产此枪主要是为了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该枪的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原理,闭锁方式惯性闭锁,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它发射7.62X25mm 1951年式手枪弹,弹头初速为500m/s,有效射程为200m,由30发弹匣或72发弹鼓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900~1000发/min,枪全长为840mm,枪管长为270mm,瞄准基线长为366.9mm,枪全重为3.63kg。    1950年式冲锋枪构造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但此枪的理论射速过高,因而其射击精度较差。    1951年式7.62mm半自动手枪,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装备。它是我国兵工厂根据原苏联7.62mTT 1930-33式半自动手枪(又称托卡列夫半自动手枪)仿制的。它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原理,发射7. 62mml951年式手枪弹,弹头之初速为420m/s,有效射程50m,由8发弹匣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40mm,瞄准基线长为156mm,枪全重为0.85kg。            
  看看王牌38军在韩国白马师阵地前丢下的7000具尸体,再看看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80师的损失,你说志愿军算不算被重创?  ===================================================  美国的数据是志愿军伤亡5千,韩军伤亡3千  
  KAO,这个也可以YY,中国是大国,不要和什么越南,伊拉克这些小国比。消灭一个团就这么纂了。要是换上苏联人德国人一个团小菜而已,人家可能都没有脸拿出来说
  德军二战在西线全歼美军一个师的战例?有多少?
  民自门人 就喜欢夸大数据,什么“淞沪会战日军有14个师团参战”等等
  KAO,这个也可以YY,中国是大国,不要和什么越南,伊拉克这些小国比。消灭一个团就这么纂了。要是换上苏联人德国人一个团小菜而已,人家可能都没有脸拿出来说  -----------------------------------  1950年中国是大国吗?综合国力还不如印度,人均收入低于扎伊尔。
  德军二战在西线全歼美军一个师的战例?有多少?  =================================================  知道在阿登好象有一个,大概其中有8千人像德军投降
  在菲律宾的巴丹第12师算一个,但那更准确的是成建制投降  凯塞林山口,安齐奥,阿登都是两个团  
  无论怎样,这个世界上在敌我军事实力相差如此巨大的条件下,能把美国人打的后退的无论怎样都是英雄。  战争的胜利不是杀死对方多少和自己被杀人数的对比,而在于战争最后达到的目的,不过而已。美国人没把朝鲜人和中国人赶到江里,中国人也没有把美国人赶到海里,够了,双方的目的都没有达到,所以妥协罢了。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我永远都认为那一场战争中的没一个参与者,组织者都是伟大的,他们无愧那个时代、那个条件下,每个战斗的中国人都是伟大的,那是一个巨人成长的过程。  
  即使是德军,要消灭美军一个团并不是像oldox所说是“小菜”或“没有脸拿出来说”,德军最好成绩消灭美军两个团也都是在美军飞机无法正常出动的情况下。而且德军陆军装备可不弱,“虎”、“虎王”,“豹”宰美军M4就像宰小鸡一样,而且当时德军已经装备自动步枪了!
  另外,不要以为苏德在东线有大量的大兵团合围作战,苏军或德军与美军开战就能大兵团合围美军;  首先,美军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苏德,二战中苏军德军只有少数精锐部队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的陆军师还要靠骡马运输。美军是二战中唯一所有部队实现汽车机动、淘汰骡马的军队。苏军德军想大兵团合围美军?怕是包围圈还没形成,高度机械化的美军就跑得影子都没有了。二战中,美国援助了苏联42万辆汽车,正是靠了这些性能好于德军的汽车,苏军后期才能创造大兵团合围、高速推进的战例。  其次,美军空中力量和空地协同能力远强于苏德,你大兵团合围?来得越多暴露在空中力量打击下得越多,即使包围了大兵团的美军,人家空中力量开路,你装甲部队反冲击力量根本发挥不了左右,只能眼看美军逃走。  所以说即使是二战德军苏军想大规模合围歼灭美军也不是容易的事。
  机械化作战最好的国家就是德国,至于美军被德军合围的战例当然有了,阿登反扑的时候美军整整一个师不就被合围了?之所以德军难以合围美军是因为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没有了制空权大规模的部队运动是极其冒险和难以完成的!
  德军最好的成绩是消灭美军两个团?开什么玩笑,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投降就是向德国军队投降的!
  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刚解放的时候登陆台湾可一下子就被全歼了三个团。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的仁川登陆俘虏的大量的志愿军!
  美国人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怎么样。
  作者:hawk1224 回复日期: 19:48:16 
    德军最好的成绩是消灭美军两个团?开什么玩笑,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投降就是向德国军队投降的!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次”,在阿登,一次迫使美军两个步兵团投降,约6000人成了德军的战俘。至于在菲律宾,恐怕不能算,那是美菲联合军队,战斗力很弱的。PS,讨论军史,大家可以心平气和点么?为什么观点不同,就要吵架似得辩论呢。唉。
  美国军队的战斗力连人本都不如,还和什么德国和苏联比!
  德军最好的成绩是消灭美军两个团?开什么玩笑,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投降就是向德国军队投降的!  ==========================================  最大的投降在巴丹,军级。在阿登美国投降的有8千多人。所谓两个团是全歼的成绩,而非损失的总数相当于多少
  我说的是大兵团合围,像东线那样几个师甚至几十个师被合围;实际上苏德军队想合围美军几个师我看都困难。充其量也就合围歼灭一个师。    仁川登陆俘虏了大量志愿军?哈哈哈哈  
  同意在菲律宾当然不能算,虽然总数有一两万但是大部分是菲律宾人,而且麦克阿瑟是个笨蛋。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合围是不可能的。这不能说明美军的战斗力和机械化程度。
  德国如果不用两线作战打败美国当然不成问题,对于大兵团的合围作战德国当然是最出色的。
  美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如德军和苏军。
  中国是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和美国打成一个基本上的平手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争吵
  如果说全歼美军一个团是“小菜”的话,苏军德军和美军开战也就只能靠吃“小菜”,要想吃“大菜”,像东线那样一次消灭美军几个师甚至十几个师基本不可能。  
  朝鲜战争美国远离本土作战,中国占据地理优势。中国又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这样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很难美国在占据绝对的制空权的情况下才在西线登陆,如果在1943或者1942年我想美军都会被赶回去。看看北非战役在两面受敌补给极其缺少的情况下隆美尔不还是给美军上了一课。
  志愿军在美军空中优势情况下,全歼一个团级单位,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苏军德军在美军空中优势下,能全歼多少美军?怕最多也就一个师顶天了。
  市场花园战役盟军不就失败了。
  二战西线战役德国还不是也有地利?美国还不是一样远离本土作战?德军陆军武器怎么样?不比美军差吧,打得怎样?还不也就全歼了两个团。
  呵呵,志愿军难道缺少补给?空中优势和制空权是两个概念。1941年德国在英国也有空中优势但是还是不够入侵的条件为什么?因为没有绝对的制空权。在朝鲜苏联的空军已经参战了。
  二战德国是两线甚至三线作战,兵力分散。而且美国的补给基地在英国,并不是很远,德国呢缺少战争资源,坦克、飞机都无法启动了。有经验的士兵大多在东线或者伤亡了,部队里都是年轻的新兵。
  志愿军全歼美军那个团级单位的时候是第二次战役,苏联空军并未参战,且当时志愿军补给也非常不足,更重要的是装备很差,基本没有换苏联装备。阿登战役德军还有虎王,志愿军当时有什么?
  德军在阿登战役时缺少预备队,志愿军可补缺少吧?对于大规模战役预备队对于战役的进行是十分重要的。在说美军那时在朝鲜的指挥官是谁?麦克阿瑟。你说了这么多是想说志愿军的战斗力比德军和苏军强?
  当苏联第一批武器运到后,志愿军二次战役已经结束。  -------------------------  转自
民自门人 的文章。
  hawk1224 你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证明装备了虎王、豹、MG-42、MP44的德军战斗力,比第二次战役中拿着三八式步枪、没有坦克的志愿军强??  废话,当然强了。除非德军不会开枪。
  作者:民自门人 回复日期: 12:00:22 
    12万围攻2万人,结果攻击方4万人伤亡,可笑吗?        零下30度没有棉袄埋伏整连冻死除了朝鲜战争,还有其他军队吗?  -----------------------------------------------------------------------------------------------------------  可笑吗?你才可笑吧!!!!  知道当时志愿军是什么条件吗?  知道了再来防气!  当时那样的条件,能打成这样,还要志愿军怎么样,换了你去试试!  别尿裤子了先!
  我说这些是针对前面有人对志愿军歼灭美军团级单位不屑一顾,认为这个成绩对苏军德军来说是“小菜”,是“没有脸拿出来说”,事实上即使德军,在美军空中优势下也就是吃“小菜”的命。
  说武器装备吗?你觉得军队的战斗力就是靠武器装备?你觉得志愿军或者美军有了苏联的装备在斯大林格勒就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你觉得志愿军有了德军的装备就能在柏林战役让苏军伤亡30万?军队的战斗力说到底还要看士兵的坚韧和顽强,还要看指挥员能力。
  德军可不仅仅是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下,1944年德国三线作战,资源缺乏,士气低落,部队伤亡巨大。而美军经过充分的准备资源和装备都很优秀,士气高涨,兵源充足并且美军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拿志愿军和1944年的德军或者苏军相比就是不客观的。1944年的美军和朝鲜战争中的美军也是不可比的。
  1950年解放军又好到哪里去??经过8年抗战、3年内战,百业凋零、一穷二白;国民党撤到台湾时候把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什么都不剩;南方还在打仗,西南、中南、东南有几百万土匪要剿,还要进军西藏,解放新疆。东南沿海还受到台湾国民党空军海军威胁,上海还被轰炸,各大城市无数特务间谍,新解放的地区农村还要推行土改,这个算几线作战?
  还要说两点:  1、如果拿德军精锐装甲部队和美军比,机械化程度不亚于美军;但德军90%的师为普通步兵师,还要靠骡马运输;德军的平均机械化水平的确不如美军。    2、说到士兵的坚韧和顽强,志愿军平均水平不亚于德军的平均水平;你不要光看党卫军那几个主力比如“维京师”的顽强,占德军大多数的国防军普通部队达不到这个水平,不然打到后期也不会在布拉格战役中,86万德军向苏军投降了。朝鲜战争中即使是战斗力较差的180师被美军包围,仍有40%官兵突围。德军就算战场上实力不如苏军,环境也不会恶劣到180师当年的水平吧。
  你觉得志愿军或者美军有了苏联的装备在斯大林格勒就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你觉得志愿军有了德军的装备就能在柏林战役让苏军伤亡30万?  ----------------------  你说德军装备志愿军的武器,能通过一次战役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重演第二次战役的情况吗?  
  那个叫upin的,拜托读读书,有第二次仁川登陆的。  没错,那个时候中国是个小国,弱国,穷国,军队武器装备很差,对不对?我们可能、大概、也许、不一定死了很多人,但是!!!消灭了美军成建制的一个团。很了不起是不是?那当然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小国,弱国,穷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差嘛。
  说到士兵的坚韧和顽强,志愿军平均水平不亚于德军的平均水平;你不要光看党卫军那几个主力比如“维京师”的顽强,占德军大多数的国防军普通部队达不到这个水平  ×××××××××××××××××××××××  那么志愿军2万多俘虏呢?1万6不肯回大陆的俘虏呢?看你意思是德军的综合战斗力不如志愿军???老拿二战美德战争比,请问美国对战争的投入程度在朝鲜的战争和二战欧洲战场有可比性吗?再问一遍  美军轰炸了中国东北的工业基地吗?轰炸了东北所有的铁路大桥吗?美军派了全部军力的百分之几到朝鲜啊?      你说德军装备志愿军的武器,能通过一次战役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重演第二次战役的情况吗?  ×××××××××××××××××××××××    当然可以,如果德军以12万军队持轻武器包围2万美军,肯定不会让美国人逃回去那么多,因为德国人不会蠢到让着单衣的士兵在零下30度设伏,    另外,四野的13兵团的东北人没有棉袄吗?华东江南子弟的9兵团不在东北换装,怪谁啊,谁他妈的不把士兵人命当回事啊?      ×××××××××××××××  先看31团,当时美第7师各部队在东线分布太散,只好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31st Regiment Combat Team,简称31RCT),由长津湖地区位置还相对比较集中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缺E连,以1营B连替补)、第32团第1营、第57野战炮兵营(缺C连,以第15防空炮营D连替补)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组成,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上校指挥,担负在长津湖东岸的进攻任务。而此时第31团第1营(欠B连)还远在长津湖以东沿海岸至惠山一带担任警戒,根本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         即使在长津湖地区31团支队的部队中,最后在新兴里遭到包围的部队也只是:第31团第3营、第32团第1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31团团部和坦克连在后浦,重迫击炮连在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都不在新兴里包围圈里。31团1营B连还远在古土里。属于31团支队序列的31团2营位置则更远,根本还未进入到长津湖地区。         因此实际在新兴里遭到围歼的只有第31团第3营、第32团第1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合计为2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
  大清末年,一义和团众1200人持大刀长矛包围围攻200名花旗国洋枪队,最后拳民付出400人的伤亡,洋枪队还是逃出包围,洋人总共伤亡70人,其中一小队30余人被包围在一四合院,拳民死伤过百全歼敌人,缴获西洋旗一面,大喜过望曰歼西夷以小队计,未有也
  那么志愿军2万多俘虏呢?1万6不肯回大陆的俘虏呢?  --------------------  这些人大部分去了台湾,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前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官兵。    当然可以,如果德军以12万军队持轻武器包围2万美军,肯定不会让美国人逃回去那么多,因为德国人不会蠢到让着单衣的士兵在零下30度设伏,  ----------------------------  那我也可以说,如果志愿军有了苏军的武器和给养,也可以守住斯大林格勒,志愿军有了德军的武器,也可以在柏林让苏军伤亡30万。
  大清末年,一义和团众1200人持大刀长矛包围围攻200名花旗国洋枪队,最后拳民付出400人的伤亡,洋枪队还是逃出包围,洋人总共伤亡70人,其中一小队30余人被包围在一四合院,拳民死伤过百全歼敌人,缴获西洋旗一面,大喜过望曰歼西夷以小队计,未有也  --------------------------------  二战末年,德军20个师开虎式、豹式战车,持自动步枪包围围攻阿登地区花旗国6个师洋枪队,最后德军付出10万伤亡,被花旗国打退;其中花旗国两个团被包围投降7000余人,大喜过望曰歼美夷以团计,未有也  
  当然可以,如果德军以12万军队持轻武器包围2万美军,肯定不会让美国人逃回去那么多,因为德国人不会蠢到让着单衣的士兵在零下30度设伏,      说这句话的是个笨蛋!是啊,因为德国人不会蠢到让着单衣的士兵在零下30度设伏,所以2万美军就全跑光了。  
  作者:hawk1224 回复日期: 19:50:17 
    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刚解放的时候登陆台湾可一下子就被全歼了三个团。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的仁川登陆俘虏的大量的志愿军!  ==========================================================  请介绍一下第二次仁川登陆的具体情况。          
  唉,对这个盖棺论定的问题大家竟然也吵得这么不亦乐乎。。。  朝鲜战争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这一点没有疑问吧?美国从建国来心中永远的痛几处?还有,我记得当初处于战争后期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将军说过一句话,如果志愿军装备了美国的装备,这次战争就是一场屠杀。
  HJ连事实也不愿承认,无奈
  志愿军最主要是火力无法与美军相比,论战略、战术、单兵的作战经验和献身精神,美军根本就无法比。
  不错,朝鲜战场志愿军伤亡确实比美军多,从伤亡比上看绝对吃亏。。  
但是请问,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是看伤亡比吗??绝对不是,是要看战争双方的战略目标有没有达到。  
志愿军入朝的时候战场在哪里??在鸭绿江边,停战协议签定的时候呢??我们一直把霉菌赶到了38线上,这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又是什么。。  
可以这么说,霉菌在38线上签定停战协议是他们聪明,够幸运。。如果双方继续打下去,有理由预测志愿军将把霉菌赶到海里去,在海边全歼霉菌。。这是按照战争进程推断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从鸭绿江打到38线,就更能把他们从38线打回仁川并继续把他们打下海。    
不错,我们在朝鲜死的人确实比霉菌多。。  
霉菌的武器先进,打得准,这是他们的优势,叫做“科技优势”。  
苏联的武器打得没那么准,但是他们装备的数量多,这叫做“火力优势”  
而我们的人口本来就是美国的几倍,我们武器不够先进,我们的火力也不够猛,但是我们的战士有牺牲精神,敢打敢拼。。这就是我们的“人力优势”。难道非要我们跟总人口数量是我过几分之一的霉菌伤亡比持平才算不吃亏。。    
如果非要算的话,朝鲜战场霉菌死亡4万人,志愿军牺牲18万多。。不妨算一下双方阵亡的士兵占两国总人口的比例。算一下阵亡人数/总人口的比例,就知道这场战争到底谁真正吃亏了,到底对谁的打击大了。。就该明白实质上是谁胜谁败了
  严重支持。
  可以这么说,霉菌在38线上签定停战协议是他们聪明,够幸运。。如果双方继续打下去,有理由预测志愿军将把霉菌赶到海里去,在海边全歼霉菌。。这是按照战争进程推断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从鸭绿江打到38线,就更能把他们从38线打回仁川并继续把他们打下海。  =============================  第五次战役为啥我们要从南往北打呢?好像仁川不在北边的说    为啥我们实际上连38线都没守住呢?  自己去看北纬38度线在什么地方,军事分界线又在哪儿  
  楼主无知YY贴,大家要原谅他,不过3分还是要滴.
  美军全建制被俘是很多的  其他我不敢说
  德国陆军的优良传统根本是中国军队无法比拟的,这根本不是说什么精锐部队和一般部队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的坚韧和顽强。1944年的德国的情况总不会比日本侵华的时候的中国好吧?苏美的战斗力总比日本强吧?为什么中国会被占领了绝大部分的领土?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当了伪军,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汉奸?而德国人呢,在明知道会战败的情况下不是依然的顽强战斗吗,阿登反扑可以说是只有德国或者苏联才能做出来的,因为这两个民族有着顽强的民族性。
  楼主提到了布拉格战役,我不知道是楼主的疏忽还是故意,布拉格战役是一次大型的战役,苏军参战200余万,德军90余万,而且布拉格战役是发生在柏林被攻克以后。如果你说布拉格战役德军86万向苏军投降,那么你也应该拿整个朝鲜战争来做比较。而且布拉格战役苏军阵亡14万人,那么伤亡也不会少于50万。布拉格战役后期德国就已经投降了。
  楼主无知YY贴,大家要原谅他,不过3分还是要滴.  -------------------  YY这个词都快用滥了,下次换个新的吧。  阁下有本事就讲事实,举数据来驳倒我啊。
  作者:无聊路人甲 回复日期: 16:28:47    可以这么说,霉菌在38线上签定停战协议是他们聪明,够幸运。。如果双方继续打下去,有理由预测志愿军将把霉菌赶到海里去,在海边全歼霉菌。。这是按照战争进程推断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从鸭绿江打到38线,就更能把他们从38线打回仁川并继续把他们打下海。  -------------------  这段话说得太马后炮。请路人兄解释解释既然我们这么大优势,干嘛要同意和美国佬停战,干嘛不一直打下去,直到把美帝赶下大海去,洗耳恭听。  
  德国陆军的优良传统根本是中国军队无法比拟的,这根本不是说什么精锐部队和一般部队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的坚韧和顽强。1944年的德国的情况总不会比日本侵华的时候的中国好吧?苏美的战斗力总比日本强吧?为什么中国会被占领了绝大部分的领土?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当了伪军,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汉奸?而德国人呢,在明知道会战败的情况下不是依然的顽强战斗吗,阿登反扑可以说是只有德国或者苏联才能做出来的,因为这两个民族有着顽强的民族性。  ------------------------  我早就说过,抗战时国军要是有志愿军的战斗意志、战斗素养和指挥水平,小日本也不会这么嚣张。
  拿俘虏人数来说明军队的战斗力本身就不合理。因为中国和日本人都认为成为俘虏是耻辱的所以很多日本人宁可自杀也不投降,这和国家的宣传和教育有关。而德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人认为经过顽强战斗,如果指挥官要求投降,军人就应该投降,因为继续战斗只能造成无谓的伤亡。但是德军和苏军投降大多是由指挥官下命令的,如果没有命令士兵是很少投降的!
  苏联的伪军也不少,“俄罗斯解放军”有百万之众。
  可以这么说,霉菌在38线上签定停战协议是他们聪明,够幸运。。如果双方继续打下去,有理由预测志愿军将把霉菌赶到海里去,在海边全歼霉菌。。这是按照战争进程推断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从鸭绿江打到38线,就更能把他们从38线打回仁川并继续把他们打下海。    =============================    第五次战役为啥我们要从南往北打呢?好像仁川不在北边的说        为啥我们实际上连38线都没守住呢?    自己去看北纬38度线在什么地方,军事分界线又在哪儿    -----------------------------------------------------------------------------    
就算军事分界线不在38线又如何,就算军事分界线在三八线后撤100公里又如何???别忘了我们跟美国开战的时候战线在鸭绿江。。开战后是我们不断推进霉菌不断败退的过程。。从战略意图的实现上看,明显是中国胜了
  抗日战争时的中国人就不是抗美援朝时的中国人?  
你多次提到阿登战役时的德军装备,你只知道德国有虎式坦克,可是你知不知道德军坦克是需要燃料的,而德国极其的缺少燃料,大多数坦克只能不断的进攻直到耗尽油箱中的燃料,然后就放弃坦克。你说20个师的德国陆军围攻6个师的美军,请问巴顿的增援部队怎么算?美军有大量的援军和预备队,德军呢?要知道阿登战役是在美军占有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发动的!
  作者:无聊路人甲 回复日期: 16:28:47      可以这么说,霉菌在38线上签定停战协议是他们聪明,够幸运。。如果双方继续打下去,有理由预测志愿军将把霉菌赶到海里去,在海边全歼霉菌。。这是按照战争进程推断的,我们可以把他们从鸭绿江打到38线,就更能把他们从38线打回仁川并继续把他们打下海。    -------------------    这段话说得太马后炮。请路人兄解释解释既然我们这么大优势,干嘛要同意和美国佬停战,干嘛不一直打下去,直到把美帝赶下大海去,洗耳恭听。  ------------------------------------------------------------------------------------  
请问我说我军占了大优势了吗??我只是说我们占了优势,但是代价也不小。。但是我们占优势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开战后是我们前进美国败退而不是美国前进我们败退??。。  
但是一直打下去,我们自然也要付出一定伤亡,既然美国要停战,我们也正好停战,反正也不吃亏。。但是,美国如果不要停战,双方继续血拼,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付出一定代价的前提下把美国赶下海
  在美军占有主动权的情况下德军是否要分兵防御自己的侧翼?是否要防止美军的反击?要是比数量应该把巴顿的装甲部队和101空降师也算上,还有在侧翼牵制德军的盟国部队。
  请问我说我军占了大优势了吗??我只是说我们占了优势,但是代价也不小。。但是我们占优势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开战后是我们前进美国败退而不是美国前进我们败退??。。     但是一直打下去,我们自然也要付出一定伤亡,既然美国要停战,我们也正好停战,反正也不吃亏。。但是,美国如果不要停战,双方继续血拼,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付出一定代价的前提下把美国赶下海  -----------------------  路人兄认为我们略占优势就可以把老美赶下海去?你认为老美的实力是否足以支撑一场半岛战争而不会被略占优势的我方赶下海去,你是否认为我方曾经试图、尝试过把美帝赶下海去而没有成功?你还是否认为,半岛实现停战一个客观因素是双方实力在此达成了一个基本平衡,也就是说双方都无力将对方赶下海,这是双方进行停战谈判的客观依据而不是你嘴巴里的我方的大度:)PS,不要忘记,美军也是从日本、釜山出发的奔赴朝鲜战场的,而不是从三八线出发的:)
  请问我说我军占了大优势了吗??我只是说我们占了优势,但是代价也不小。。但是我们占优势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开战后是我们前进美国败退而不是美国前进我们败退??。。       但是一直打下去,我们自然也要付出一定伤亡,既然美国要停战,我们也正好停战,反正也不吃亏。。但是,美国如果不要停战,双方继续血拼,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付出一定代价的前提下把美国赶下海    -----------------------    路人兄认为我们略占优势就可以把老美赶下海去?你认为老美的实力是否足以支撑一场半岛战争而不会被略占优势的我方赶下海去,你是否认为我方曾经试图、尝试过把美帝赶下海去而没有成功?你还是否认为,半岛实现停战一个客观因素是双方实力在此达成了一个基本平衡,也就是说双方都无力将对方赶下海,这是双方进行停战谈判的客观依据而不是你嘴巴里的我方的大度:)PS,不要忘记,美军也是从日本、釜山出发的奔赴朝鲜战场的,而不是从三八线出发的:)      -----------------------------------------------------------------------------  
我还是喜欢这种技术上的讨论。。不错,我当然没有100%的把握志愿军能把霉菌赶到海里去,,但是,请问,如果38线不停战双方继续作战,到底是中国向南推进的可能性大还是美国向北推进的可能性大??我看是中国向南继续推进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所以我才说在38线停战是美国人的幸运。。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肯定,不过如果从概率上讲,当然是中国人向南推进的概率要大得多。。。。  
霉菌在朝鲜战场上换装F86和换将之后确实有一些起色,我军推进更加艰难。但是如果只有一种选择战斗到底的话,还是志愿军的胜算要大得多。。  
另外,请注意我说的战略意图的实现是指双方部队开始交手,接触后的战略意图,而不是说双方开战时的情况。。美国开始仁川登陆的是谁??只不过是朝鲜军队,而当时朝鲜军队里最精锐的从四野抽调给朝鲜的两个朝鲜族师已经基本消耗完了。。  
而中国军队是一入朝就面队霉菌。。  
假设中国军队一入朝只面队韩国部队又如何,如果美国仁川登陆的时候38军39军就在那里等着他们那,他们能成功吗???。    
而自从中美军队一开始接触,就是中国军队向南推进,美国军队向南败退,这说明中国军队在跟霉菌接触的时候是占了一定优势(不是说没有代价)。这才是重点。。而美国登陆后的向北推进是在没有中国军队存在的前提下,没有什么意义  
  楼主,不明白你想说什么!战斗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武器装备,请不要把战斗力这个概念割裂开来说,那有什么意义呢?另外也不要作那么多的假设,否则的话你还可以说成吉思汉如果有现在美军的装备早就统一世界了.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我们唐朝还是世界第一呢,又能怎样?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美军伤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