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财务报表 破产人35岁破产,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网友:放心吧 没产可破
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网友:放心吧 没产可破
百闻神评论
最近爆炸新闻不断,不仅让广大吃瓜群众讨论和关注,还成为了各大网站里的热搜话题。下面跟小编一起围观下各网友对今天热门话题的评论吧!还请自带板凳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新闻一经爆出,就引来各界围观,分分钟上了热门头条。一时之间多家媒体纷纷发表、转载,如网易、新浪、腾讯等均有报道,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该话题查看。仅在网易新闻中,截止目前参与评论数已达到1095,可见该话题的热议程度。新闻简介: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在允许借债的情况下,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表明:游戏结束时,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4倍;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在真实社会中有许多转移支付的手段,本轮游戏中,玩家的初始财富同为100元,每轮游戏中玩家获得1元钱的概率相等。对于这一头条,网友们纷纷赶来围观,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友@小笨 说:资不抵债才是破产。 也有网友@孤城浪雨 表示:产都没有怎么破。自古回复出大神,不只这些,还有众多网友纷纷表示:@default_user : 放心吧 没产可破@雪天晴 : 我就一直没逆袭,一直破产么,人家拿100元,我只有一块,一天就给出去了@风西瓜 : 最后一句才是亮点。@一片天空 : 都让商品房榨干了,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旅游,全部还贷款了,就是祈求房价不要跌,不然就真他妈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金金猫 :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挣钱,因为没有哪本书是交挣钱的,如果有,人人都发财了。@半山落雨半山空 : 想想雷军,我怕啥,我比他年轻,还早着呢@舍我其谁 : 等你有老婆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赚钱的重要性了,说赚钱不重要的都是单身狗@解构 : 看来人活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蓝色印象 : 35岁的无产阶级大有人在,钱都没有,何来破产?怎么样,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吗,看完这些你的心情还平静吗?欢迎持续关注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闻神评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热点新闻精彩评论汇聚
作者最新文章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作者:团支书
来源: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房间里有100个人,每人都有100元钱,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中,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
以下是三个不同的答案,请投票
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假设:每个人在18岁带着100元的初始资金开始玩游戏,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钱”可理解为基本的日常消费,“获得财富的概率随机”是为了……嗯……简化模型。以此计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戏,即获得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回答一下。
在上述规则下,游戏运行17000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 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
可以看到,每个玩家财富值的变动是极为剧烈的。为了方便描述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我们又按照财富值的排序做了下图:
(说明: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玩家排序(非编号),排序越高的财富越多。初始时所有人的财富值相等,随着游戏的进行,财富值差距越来越大。)
没错,财富的分配接近于幂律分布(结论只是程序模拟,而非数学精确求解)。最后,社会将有很少的富人和很多的穷人:
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3.5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的财富将缩水到100元以下。
就这样,大部分人的钱跑进了少部分人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更多的情景,同样用程序进行了模拟。
允许借债会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吗?
在现实社会中,情境会更复杂一些。比如说,当我们没钱了,还可以找亲友、找银行、找投资人借债,说不定哪天就东山再起了呢。在允许借债的情况下,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结果表明:
游戏结束时,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4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3%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6%的财富;大约25%的人背负着债务,最高负债约为200元。
没错。借债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
屌丝真能逆袭吗?
我们以所有玩家财富值的标准差来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按时间序列做出图来长这样:
(说明:横轴表示游戏轮数,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的标准差)
可以看到,游戏早期的标准差变动最为激烈,而在轮游戏后,标准差的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社会财富分布的总体形态趋于稳定了。按照我们设定的游戏与人生的对应规则,这时玩家年龄为35岁。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了。
进一步看,如果一个人在35岁时破产,还有没有可能逆袭呢?
本次模拟结果中,有15个人在35岁的最后一天时处于破产(负债)状态,而他们在此后的财富值及排名如下图所示: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
可以看到,当这15个人在65岁退休时,有7人仍然处于破产状态;有8人还清债务并有了财富积累,但离富豪仍有相当差距。
看来,以35岁为界,虽然破产以后,仍有一半概率回复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袭暴富,却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发财要趁早,大龄屌丝逆袭更像是一个传说。
富二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在真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总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财富游戏的开始就占尽了便宜。这一点也应该被考虑到我们的模型中。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只有两类玩家:90个普通玩家(设定同上)+10个富二代玩家。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富二代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top5富人中的全部,以及top10富人中的7位都是富二代玩家。
我们在富二代玩家(红色线条)和普通玩家(绿色线条)中各选5位,绘制出他们的财富值变化图:
可以看到,富二代玩家中虽然也有“败家子”,但他们仍有很大概率将财富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
没错,普通人要有极好的运气,才能到达与败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
对富人征税会改变财富分布吗?
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在真实社会中有许多转移支付的手段,税收就是其中一种。
本轮游戏中,玩家的初始财富同为100元,每轮游戏中玩家获得1元钱的概率相等。但若被选中的玩家在该轮游戏时的财富值高于200元,则他只能获得60%的收益;而另外40%的收益将平分给财富值低于0元的所有玩家(相当于破产者的低保)。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在“税收+低保”的游戏规则下,社会财富分布仍然是高度极化的,区别只是基本消灭了破产者,同时富有的人没那么富了而已。
收税可以平缓世界的分化,但是并不容易改变世界的残酷本质(除非大大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
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一飞冲天的发财运气,也没有腰缠万贯的爹,更不甘于吃低保。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更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们假设每个玩家的初始财富仍然为100元,但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模拟结果如何呢?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更努力的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总体分布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0位努力玩家中的9位都进入了富人top20!
是的,尽管最成功的玩家不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努力的人大都混的还不错。感谢这个残酷世界还给我们留下一条生路。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并坚持下去
延伸阅读:
是谁在吞噬穷人逆袭的人生?在这个人人都想逆袭的时代
作者:小小涵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
为什么房价暴涨了,疯狂大赚的是有钱有闲的投资客,而穷人沦为了楼市的看客?
这背后暗藏着一个神奇的定律:它叫戴瑞德定律,指的是任何政府针对穷人的补贴措施,最终都会让中产阶层受益,而由极穷者和极富者买单。
为什么政府推出的一些补贴措施和优惠政策,穷人没有真正享受到福利,反而是较富有的中产阶层的人受益了?
举个例子,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得轰轰烈烈,花钱买个新潮的家电,政府给补贴几百块钱,听起来十分划算。既去了家电企业的库存,又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品质,可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无收入、吃低保的人,自身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连孩子上学都没有钱,怎么会有多余的钱去买家电呢?家电补贴的政策,对于贫穷的人来说,是好看不好用。
同样,政府为了鼓励老百姓购买汽车,也推出了小排量的汽车购置税减半额政策。看起来很美,可是实施起来,真正受益的是中产阶层的人们和有钱人。
为什么呢?尽管汽车的价格一降再降,但起步价仍要几万元,不要说家里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穷人,连一般小城市的中产阶层买一辆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政府不仅推出了汽车补贴,还逢年过节给驾车出行的人免了过路费,这些自驾出行的大多是中产阶层,而买不起车挤着大巴出行的旅客却不免费。
再比如说政府主导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本来是希望给穷人一个免费读书的空间,结果穷人们忙着在烈日寒风中挣钱养家,连双休日都很少享受过,哪能腾出时间去图书馆享受书本的熏陶。
甚至有些图书馆的现代化电子阅读设备,穷人根本就玩不转。结果,更多的免费图书馆沦为了中产阶层阅读的场所。
政府为了减少贫富差距,推出了各类补贴政策,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而在这个分配的过程中,受益的人群却偏向了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
戴瑞德定律引发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例如:美国为了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提供低息住房贷款,可是穷人穷得连钱都没有,怎么去购买住房,即使是美国低得可怕的贷款利息,穷人们没有稳定正常的工作,如何还得起银行的月供?
同样是为了刺激美国民众消费,美国多年来的贷款利息极低,对于一些手头有余钱的中产阶层来说,贷款买房、贷款出国旅行度假,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而对于穷人,他们靠什么去获得银行贷款,实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路途呢?
在火爆的中国楼市,同样的困局也在上演。
为了减少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库存,央行实行了宽松的信贷政策,在货币超发,信贷超发的预期下,楼市的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甚至部分银行还可以对住房贷款利率打给8折优惠。
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许都会对股市和楼市有一定的推高作用。对股市来说,宽松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可能有一部分进入股市;对楼市来说,更容易地获得信贷,可能让更多人“加杠杆”买房,也助推房价上涨。比如以前首付30%,100万的房子需要借贷70万;但现在降到20%,付20万就可以买了。
本来是为了去楼市库存,鼓励还贷能力弱的老百姓能够有机会买房自住,可是真正的穷人是连买房首付的钱都凑不齐的,反而引发了投资客的炒房热潮。
这些有闲钱的投资客,不会是无房可住的穷人,大多是一些渴望暴富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入场拉动了楼市的疯狂暴涨,创造了中国楼市的奇迹,很多企业主忍不住悲叹,辛苦创业一年,不如炒房一年赚得多。
于是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据7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几乎全部是个人住房贷款。
换句话说,楼市在走高,房贷在增加,而这些新增的贷款很少是来自穷人家庭或者刚需家庭的贷款,而是炒房者或者有钱人的购房需求。
另外央行货币超发,或许是为了刺激经济,让穷人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却不小心触动了楼市上涨。随着市场上的货币越来越多,钱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作为靠着工资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和贫穷人们,工资上涨速度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他们也成了货币超发浪潮中的无辜躺枪者。
作为富裕阶层,他们的资产不是躺在银行里贬值的现金存款,而是转化为楼市、证券产品一类的资产,在通胀的环境下,往往会增值的,他们的财富反而是没有损失的,甚至会赚上一笔。
当政府的很多政策初衷是希望解决穷人的问题,缩小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实践中却适得其反。
那么穷人的命运有没有可能改变呢?
美国的一位女作家芭芭拉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化身服务生,潜入美国底层社会,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卧底行动。她只带了1000美金就开始了这场冒险。
结果,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因为没钱,不得不租住偏远地方的房子;因为住在偏远地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很多时间浪费在交通通勤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生活成本很大,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的兼职;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直到情绪爆发离开。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这些在沃尔玛打工的穷人,居然买不起沃尔玛的促销商品。
为什么穷人想要改变命运如此艰难?
要改变穷人的命运,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光靠穷人的埋头苦干是不够的。除非整个社会为他们付出真诚的努力,真正把每一项措施和福利落实到穷人身上,而不是将社会的幸福建立在穷人日夜苦干却无法改变命运的努力之上。
有分析称,站在穷人立场和角度出发的政策,考虑穷人现实经济状况的福利,或许能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
比如,消除城乡差别的公平教育制度,在闹市区给穷人盖一点廉价房(大城市的房价太高高在上了),给穷人提供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医保(让他们不用担心一场大病就返穷)等等。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最需要帮助的是穷人,政府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补贴,更需要扫清阻碍他们改变命运的屏障。
希望在未来,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让穷人们能靠勤劳的双手去完成人生的逆袭,让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果35岁破产,你还有多大可能逆袭?
作者:团支书
来源: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房间里有100个人,每人都有100元钱,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中,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
以下是三个不同的答案
我们不妨把这场游戏视作社会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从而模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假设:每个人在18岁带着100元的初始资金开始玩游戏,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钱”可理解为基本的日常消费,“获得财富的概率随机”是为了……嗯……简化模型。以此计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戏,即获得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回答一下。
在上述规则下,游戏运行17000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 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
可以看到,每个玩家财富值的变动是极为剧烈的。为了方便描述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我们又按照财富值的排序做了下图:
(说明: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玩家排序(非编号),排序越高的财富越多。初始时所有人的财富值相等,随着游戏的进行,财富值差距越来越大。)
没错,财富的分配接近于幂律分布(结论只是程序模拟,而非数学精确求解)。最后,社会将有很少的富人和很多的穷人:
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3.5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0%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0%的财富;60%的人的财富将缩水到100元以下。
就这样,大部分人的钱跑进了少部分人的口袋里。即使在最公平的规则下,世界依然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更多的情景,同样用程序进行了模拟。
允许借债会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吗?
在现实社会中,情境会更复杂一些。比如说,当我们没钱了,还可以找亲友、找银行、找投资人借债,说不定哪天就东山再起了呢。在允许借债的情况下,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结果表明:
游戏结束时,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值约为初始财富的4倍;
top1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33%的财富,top20%的富人掌握着大约56%的财富;大约25%的人背负着债务,最高负债约为200元。
没错。借债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
屌丝真能逆袭吗?
我们以所有玩家财富值的标准差来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按时间序列做出图来长这样:
(说明:横轴表示游戏轮数,纵轴表示社会财富的标准差)
可以看到,游戏早期的标准差变动最为激烈,而在轮游戏后,标准差的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社会财富分布的总体形态趋于稳定了。按照我们设定的游戏与人生的对应规则,这时玩家年龄为35岁。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35岁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完全拉开了。
进一步看,如果一个人在35岁时破产,还有没有可能逆袭呢?
本次模拟结果中,有15个人在35岁的最后一天时处于破产(负债)状态,而他们在此后的财富值及排名如下图所示: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
可以看到,当这15个人在65岁退休时,有7人仍然处于破产状态;有8人还清债务并有了财富积累,但离富豪仍有相当差距。
看来,以35岁为界,虽然破产以后,仍有一半概率回复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袭暴富,却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发财要趁早,大龄屌丝逆袭更像是一个传说。
富二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在真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总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在财富游戏的开始就占尽了便宜。这一点也应该被考虑到我们的模型中。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只有两类玩家:90个普通玩家(设定同上)+10个富二代玩家。富二代玩家的初始财富是500元,他们在每轮游戏中需要拿出2倍的钱,同时获得财富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2倍。游戏结果如下图所示(排序后结果):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富二代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虽然这个分布形态与全是普通玩家的结果基本一致:top10和top20的富人掌握的社会财富比例和负债的人数比例都差不多,但是仔细来看,top5富人中的全部,以及top10富人中的7位都是富二代玩家。
我们在富二代玩家(红色线条)和普通玩家(绿色线条)中各选5位,绘制出他们的财富值变化图:
可以看到,富二代玩家中虽然也有“败家子”,但他们仍有很大概率将财富值维持在较高水平。富二代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偶有交集而已。
没错,普通人要有极好的运气,才能到达与败家富二代相同的高度。
对富人征税会改变财富分布吗?
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在真实社会中有许多转移支付的手段,税收就是其中一种。
本轮游戏中,玩家的初始财富同为100元,每轮游戏中玩家获得1元钱的概率相等。但若被选中的玩家在该轮游戏时的财富值高于200元,则他只能获得60%的收益;而另外40%的收益将平分给财富值低于0元的所有玩家(相当于破产者的低保)。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在“税收+低保”的游戏规则下,社会财富分布仍然是高度极化的,区别只是基本消灭了破产者,同时富有的人没那么富了而已。
收税可以平缓世界的分化,但是并不容易改变世界的残酷本质(除非大大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
努力的人生会更好吗?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一飞冲天的发财运气,也没有腰缠万贯的爹,更不甘于吃低保。想要改变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更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们假设每个玩家的初始财富仍然为100元,但有10人比别人加倍努力,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即赢得收益的概率比别人高出1%,模拟结果如何呢?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更努力的玩家,绿色柱子为普通玩家。)
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总体分布形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0位努力玩家中的9位都进入了富人top20!
是的,尽管最成功的玩家不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努力的人大都混的还不错。感谢这个残酷世界还给我们留下一条生路。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并坚持下去
延伸阅读:
是谁在吞噬穷人逆袭的人生?在这个人人都想逆袭的时代
作者:小小涵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
为什么房价暴涨了,疯狂大赚的是有钱有闲的投资客,而穷人沦为了楼市的看客?
这背后暗藏着一个神奇的定律:它叫戴瑞德定律,指的是任何政府针对穷人的补贴措施,最终都会让中产阶层受益,而由极穷者和极富者买单。
为什么政府推出的一些补贴措施和优惠政策,穷人没有真正享受到福利,反而是较富有的中产阶层的人受益了?
举个例子,家电下乡的政策宣传得轰轰烈烈,花钱买个新潮的家电,政府给补贴几百块钱,听起来十分划算。既去了家电企业的库存,又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品质,可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无收入、吃低保的人,自身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连孩子上学都没有钱,怎么会有多余的钱去买家电呢?家电补贴的政策,对于贫穷的人来说,是好看不好用。
同样,政府为了鼓励老百姓购买汽车,也推出了小排量的汽车购置税减半额政策。看起来很美,可是实施起来,真正受益的是中产阶层的人们和有钱人。
为什么呢?尽管汽车的价格一降再降,但起步价仍要几万元,不要说家里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穷人,连一般小城市的中产阶层买一辆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政府不仅推出了汽车补贴,还逢年过节给驾车出行的人免了过路费,这些自驾出行的大多是中产阶层,而买不起车挤着大巴出行的旅客却不免费。
再比如说政府主导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本来是希望给穷人一个免费读书的空间,结果穷人们忙着在烈日寒风中挣钱养家,连双休日都很少享受过,哪能腾出时间去图书馆享受书本的熏陶。
甚至有些图书馆的现代化电子阅读设备,穷人根本就玩不转。结果,更多的免费图书馆沦为了中产阶层阅读的场所。
政府为了减少贫富差距,推出了各类补贴政策,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而在这个分配的过程中,受益的人群却偏向了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
戴瑞德定律引发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例如:美国为了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提供低息住房贷款,可是穷人穷得连钱都没有,怎么去购买住房,即使是美国低得可怕的贷款利息,穷人们没有稳定正常的工作,如何还得起银行的月供?
同样是为了刺激美国民众消费,美国多年来的贷款利息极低,对于一些手头有余钱的中产阶层来说,贷款买房、贷款出国旅行度假,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而对于穷人,他们靠什么去获得银行贷款,实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路途呢?
在火爆的中国楼市,同样的困局也在上演。
为了减少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库存,央行实行了宽松的信贷政策,在货币超发,信贷超发的预期下,楼市的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甚至部分银行还可以对住房贷款利率打给8折优惠。
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许都会对股市和楼市有一定的推高作用。对股市来说,宽松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可能有一部分进入股市;对楼市来说,更容易地获得信贷,可能让更多人“加杠杆”买房,也助推房价上涨。比如以前首付30%,100万的房子需要借贷70万;但现在降到20%,付20万就可以买了。
本来是为了去楼市库存,鼓励还贷能力弱的老百姓能够有机会买房自住,可是真正的穷人是连买房首付的钱都凑不齐的,反而引发了投资客的炒房热潮。
这些有闲钱的投资客,不会是无房可住的穷人,大多是一些渴望暴富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入场拉动了楼市的疯狂暴涨,创造了中国楼市的奇迹,很多企业主忍不住悲叹,辛苦创业一年,不如炒房一年赚得多。
于是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据7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几乎全部是个人住房贷款。
换句话说,楼市在走高,房贷在增加,而这些新增的贷款很少是来自穷人家庭或者刚需家庭的贷款,而是炒房者或者有钱人的购房需求。
另外央行货币超发,或许是为了刺激经济,让穷人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却不小心触动了楼市上涨。随着市场上的货币越来越多,钱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作为靠着工资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和贫穷人们,工资上涨速度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他们也成了货币超发浪潮中的无辜躺枪者。
作为富裕阶层,他们的资产不是躺在银行里贬值的现金存款,而是转化为楼市、证券产品一类的资产,在通胀的环境下,往往会增值的,他们的财富反而是没有损失的,甚至会赚上一笔。
当政府的很多政策初衷是希望解决穷人的问题,缩小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实践中却适得其反。
那么穷人的命运有没有可能改变呢?
美国的一位女作家芭芭拉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化身服务生,潜入美国底层社会,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卧底行动。她只带了1000美金就开始了这场冒险。
结果,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因为没钱,不得不租住偏远地方的房子;因为住在偏远地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很多时间浪费在交通通勤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生活成本很大,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的兼职;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直到情绪爆发离开。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这些在沃尔玛打工的穷人,居然买不起沃尔玛的促销商品。
为什么穷人想要改变命运如此艰难?
要改变穷人的命运,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光靠穷人的埋头苦干是不够的。除非整个社会为他们付出真诚的努力,真正把每一项措施和福利落实到穷人身上,而不是将社会的幸福建立在穷人日夜苦干却无法改变命运的努力之上。
有分析称,站在穷人立场和角度出发的政策,考虑穷人现实经济状况的福利,或许能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
比如,消除城乡差别的公平教育制度,在闹市区给穷人盖一点廉价房(大城市的房价太高高在上了),给穷人提供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医保(让他们不用担心一场大病就返穷)等等。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最需要帮助的是穷人,政府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补贴,更需要扫清阻碍他们改变命运的屏障。
希望在未来,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让穷人们能靠勤劳的双手去完成人生的逆袭,让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破产重组 财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