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还有没有必要发展舰船传统的导航方法坦克登陆舰了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外媒:中国正建坦克登陆舰 军队登岛方式转变
来源:环球网
作者:知远 北风
  【环球军事报道】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月25日文章称,为满足针对台湾、东海及南海的登岛作战需求,解放军陆军正在构建一支由两栖机械师和运输舰构成的“陆军海战部队”。文章认为,这种力量构建努力主要针对的是局势日渐紧张的台湾。在东海及南海发生的武装冲突中,这支部队也极有可能会大展拳脚。文章还指出,解放军在台湾海峡的登陆作战行动将以使用05型装甲车发动直接登陆作战攻击拉开序幕。
  2014年8月,大连(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八一四工厂)下水了一艘3500吨级滚装运输舰(文章称之为“松辽”级运输舰)。解放军陆军的登陆攻击艇也主要是在这里建造的,该船厂还能够建造规模化生产玻璃钢船艇。“松辽”级运输是目前全球现役最大的滚装船,舰首设有登陆跳板,很明显用于登陆两栖装甲车。与此同时,该舰还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可在战时执行垂直登陆作战。如果有必要的话,该舰还可搭载直-10和直-19武装直升机,并对登陆作战行动提供火力支援。
  “松辽”级运输舰的舰载武器系统为轻型武器系统,其中包括4门23毫米舰炮。一些媒体将之称为“一艘综合训练舰”。当前流传的图片仅展示了这艘登陆舰下水时的情况,因此无从判断其加装了什么样的雷达及电子战系统。
  解放军陆军打造的两栖战斗部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栖战斗部队之一。第1集团军的第1两栖机械化师和第42集团军的第124两栖机械化师都武装有05式(出口名称为VN18 和ZTD/ZBD-05)中国版两栖远征战车。这种两栖远征战车至少有三种型号,分别装备30毫米机关炮、105毫米低后坐线膛坦克炮和运兵型战车。两栖机械化师规模庞大,通常包括两个两栖机械化团、一个两栖装甲团以及一个炮兵团。
  除上述两栖机械化师外,中国沿海地区多个集团军也都具备实施团级两栖作战行动的能力。例如,第31集团军旗下就设有一支两栖装甲旅,该旅同样配备有05式两栖远征战车。
  在正常情况下,解放军陆军的一个装甲营配备有31门105毫米自行火炮,机械化步兵营配备有31辆装甲运兵车。基于此计算,两个两栖机械化师至少包括四个两栖机械化团(共计372辆装甲运兵车)和两个装甲团(共计186辆105毫米05式两栖远征战车)。
  隶属于第13集团军的装甲旅下设四个营,装备至少124辆05式两栖远征战车。在整个解放军陆军两栖机械化力量中,共有682辆05式装甲运兵车。从外部结构和尺寸来看,船厂正在建造的运输舰接近苏联时代建造的3200吨“蟾蜍”级坦克登陆舰。因此,文章认为“松辽”级运输舰能够一次性运载约25辆装甲车。
  未来应对在南海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时,解放军陆军极有可能会依靠“松辽”级滚装运输舰。日,中国军媒文章指出,在最近几次陆军两栖机械化部队军事演习中,数千官兵和上千辆重型装备通过海陆空投送方式,在三天内被运达千里之外的某海域集结地。文章还指出,南京军区某两栖机械化团已经完成了从传统船载登陆向战车蹈海攻击的作战方式转变。文章认为,解放军在台湾海峡的登陆作战行动将以使用05型装甲车发动直接登陆作战攻击拉开序幕。
(责任编辑:UM001)
原标题:外媒:中国两栖部队大展拳脚 一武器是攻台先锋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中国两栖武力剖析       在中国的传统武力中,两栖作战武力一向备受周边国家的密切注意,除了与大陆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视之为严重的生存威胁外,日本和若干东盟国家由於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争执,所以亦密切关注其两栖武力的发展。           进入1990年代後,便多次传出将扩充海军陆战队规模的讯息,其发展实况虽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观诸南沙群岛乃至钓鱼台群岛主权问题日益复杂化,外在环境肯定会愈来愈严峻,就势必就以军事手段解决预作准备,所以扩充海军陆战队规模的讯息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配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走向蓝水的远洋海军已是中国海军不可逆转的重要构成,是评估其有效武力投射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两栖武力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两栖武力           中国的正规两栖武力发展可追溯至建国初期,为了以武力攻取台湾,於1950年代50 初期成立了海军步兵,到了1952年已组建了5个陆战师和2个战车团;韩战结束後,部份援朝部队被拨入陆战队,其兵力曾一度高达11万人(8个师)。在1980年进行国防现代化,开始组建正规化的海军陆战队,原有8个陆战师被改编为海岸守备师、纳编至集团军或裁撤,编成分属三个舰队的3个陆战旅,保守估计总兵力约15,000人。1990年代中期,詹氏集团曾报道我国将扩编陆战队规模至3个师共45,000人的规模,以因应周边环境(特别是南海地区)的快速部署任务需要;而根据德国公布的年军力平衡(The Balace of Military Power)资料,指出其兵力达38,000人但这些兵力数据目前仍有待证实。           中国海军陆战队与一般的陆战队不同,兼具步兵和水兵的能力。并且为一种多兵种的合成部队。其编制初期以旅为单位,旅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其下辖的营级单位有3个陆战营、1个装甲营、1个炮兵营、1个两栖战车营1个通信营,各陆战营辖有3个陆战连、1个高射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和两栖队而旅部还直辖潜水连、防化连、工兵连、汽车连、卫生连、警卫连、反战车连教导队和直升机分队等连级单位,每个陆战旅拥有5,300人以上。在部队的训练方面,海军早在1955年便在福建成立陆战学校,专门培训两栖作战基层干部,并参考国外技术编定两栖作战教育大纲、制定作战条令、研究新战术等。除了设立专属教育学校外,海军还设立了若干两栖训练场(其中在福建省晋江和广东省湛江各有大型训练场),可进行战技体能与两栖基础组合训练、战术训练、兵种专业训练和多军、兵种合成训练。除了供陆战队训练外,这些训练场每年还能供若干步兵师进行两栖突击特训,可单独或与陆战队组成登陆部队,配合登陆舰艇进行实兵两栖演习。 以往在两岸关系较为尖锐时,“解放台湾”一直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最重要任务,但两岸关系趋缓和远洋海军方针确立後,已重新赋与新的任务。依据1992年10月的“现代军事”杂志报道,海军陆战队的新任务为:“防卫海上的油田设施,夺回外国所强占的中国领土”,故依这段文字的含义,未来南海将是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地区,也因此南海舰队辖有大多数的海军陆战队。此外近年大力发展快速部署军力,海军陆战队已被视为战略性重点发展项目。传统两栖舰队为顺应未来任务的需要,除了扩大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外,装备上更是积极换新,其中特别加强部队的快速部署以及防空、反装甲能力。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装备为初期依赖解放战争时期所缴获的美制大型战车登陆舰(LST)、中型登陆舰(LSM)和登陆艇(LCT`LCM`和LCI),但这批两栖装备的性能落後,无法满足海上战斗的需求,目前多已转为备役或拆解。为了满足两栖作战的需求,早自1955年便开始发展新的登陆舰艇,目前已建造大量的中小型登陆艇、战车登陆舰或两栖突击舰,其两栖突击舰队目前超过500艘(另外还拥有70艘以上的气垫船),总吨位约74,000吨左右,徘名高居世界第4位,仅次於美、俄、英三国。       虽然两栖舰艇数量庞大,但是这些舰艇的平均吨位并不大,多为战车登陆舰以下的舰艇。在现役的两栖舰艇中,编号927至933的072型榆赣(Yukan)级战车登陆舰堪称是最重要的舰艇,目前至少有7艘在服役(从1980年至1995年建造),原本计划建造14艘以上(其中10艘部署於南海舰队,以因应南海局势的需要,其余则部署於东海舰队),但榆赣级的建造计划後来被榆廷(Yuting)级所取代。编号991和934至938的榆廷级是199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新型战车登陆舰,它可说是榆赣级的改良放大型,具有操作直升机和较佳的两栖作战能力。此外还有若干缴获的美制老旧登陆舰仍在使用(或备役)其中山(shan)字级坦克登陆舰有11艘现役、2艘备役(5艘在北海舰队、6艘在东海舰队、2艘在南海舰队),此种在1942年至1945年建造、满载排水量4,080吨的老旧坦克登陆舰,可装载165名士兵、2100吨物资和2艘人员车辆登陆艇(LCVP)。除了上述较大型的两栖舰艇外,海军陆战队还拥有30艘以上的榆连(Yuliang)级榆岛(Yudao)级和榆旅(Yulu)级等中型登陆舰,以及120艘现役和200艘备役机械/ 通用登陆艇。       虽然在1955年推出066和363甲型两种小型登陆艇,但它们的产量并不多。首种大量建造的登陆艇为1962年推出的067型榆南(Yunan)级,它的满载排水量为135吨,可以装载46吨的物资,由於装载量大较受海军好评,总共建造了近300艘,估计目前有36艘现役和200艘备役。而後以067型为基础修改推出吨位较小的068/069型榆青(Yuqin)级,其满载排水量仅85吨,每艘艇可装载150名以上全副武装士兵,此种登陆艇於1962年至1972年间在上海建造了50艘左右,目前有8艘现役30艘备役。1968年推出拥有100吨装载量的271型登陆艇,1974年再推出性能获得改良的271II型,通过性能验证後随即大量建造,与067型一同构成海军的小型登陆艇主力。而在中大型登陆舰方面,1966年推出了073型中型登陆舰,但因易生故障和船体振动而未大量生产,1979年虽然推出改良的073II型榆岛级,仍因若干缺陷而未大量建造,该舰的满载排水量1,650吨,可装载60名人员,现有1艘现役、3艘备役。079型榆连级则是由271II型登陆艇放大而成,它的满载排水量1,100吨,目前共有31艘服役;榆连级可装载3辆战车和数量不详的人员和物质,艇上共装有2门双联装25毫米机炮和2座BM21型火箭发射器。在1990年代初期还推出编号990的榆嶝(Yudeng)级中型登陆舰,它的满载排水量为1,850吨,目前仅有1艘在服役;榆嶝级可运载500名全副武装士兵和9辆战车,舰上配备有2门双联装57毫米炮和2门双联装37毫米炮,算是一种现代化的中型登陆舰。此外,一种被西方称为芜湖A级的榆海(Yuhai)级是最新建造的中型登陆舰,首艘舰於1995年在芜湖造船厂被发现同年12月外销一艘至斯里兰卡;榆海级推出後便以每年6艘的速度在2个以上造船厂同时建造,该舰的满载排水量将近800吨,配备56名乘员,可装载2辆战车和250名全副武装士兵。至1997年初期,榆海级已有7艘在服役,至少有3艘在建造中,该舰未来将是海军的两栖舰艇主力之一。       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具有500吨装载量的072型榆赣级大型战车登陆舰,此种登陆舰在1978年由中华造船厂建成,舰上最特殊的是装有一个17米长的折叠式双节吊桥,以利登陆和退滩作业。榆赣级的整体性能较佳,它的满载排水量4,170吨,可装载20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10辆战车和2艘人员车辆登陆艇,具有500吨人员和物资运载量。榆赣级还配备强大的火力,计有4门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计有4门双联装57毫米炮、2门双联装37毫米和2或4门双联装25毫米机炮。榆廷级是在1992年出现在东海舰队的新型战车登陆舰,它的尺寸和吨位较榆赣级更大,满载排水量增为4,800吨,船首与舰桥构形虽然类似榆赣级但舰艉增设了直升机起降甲板和机库,配备有2架中型直升机,能遂行立体突击作战。榆廷级的运载能力较榆赣级大幅增强,可装载250名全副武装士兵、10辆战车以及4艘人员车辆登陆廷、并且可搭载气垫登陆廷作战。榆廷级登陆舰正陆续建造中(目前有6艘在服役、2艘建造中),未来将是海军的主力战车登陆舰。       琼沙(Qionsha)级是两栖舰队中唯一的高速人员运输舰,目前共有9艘服役(其中2艘被改为医疗船),此种满载排水量2,150吨的运输舰是广州造船厂於1980年代所建造,现有的9艘均配属於南海舰队中。琼沙级可装载400名全副武装士兵和350吨的物资与装备,虽然尚未设置直升机起降平台,但是可搭载若干小型登陆艇。   新型两栖运输装备       除了传统两栖舰艇外,在特殊两栖登陆载具-气垫式登陆艇的研发亦不遗馀力,最早甚至可回到1950年代末期。在气垫船的发展已有四十年历史,并在进入1970年代後积极研发气垫式登陆艇,曾先後研制出711型、716型717型、719型、722型等二十馀种不同设计和用途的气垫试验艇,目前已量产推出多种民用和军用气垫船,除用於河囗港湾运输外,部份气垫船(国产与购自俄罗斯的装备)更装备海军陆战队,担任两栖运补任务。从最近公布的两栖演习画面可知,海军陆战队已将气垫式登陆艇实际用在两栖登陆作战中,目前可资运用的军/民用气垫船有717-2和717-3型气垫客艇、717-3c型气垫运输艇、719-2型气垫渡船、7201型气垫吉普、7212型气垫旅游艇、716型气垫交通艇、722-2型气垫登陆艇等多种。在气垫船方面的技术已取得相当的成果,其中722-2型是在1980年代末期推出的登陆专用艇,又被称为大沽级,排水量80吨以上,可载重45吨以上的物资,目前已有数艘被纳编於南海舰队陆战第一旅中,未来可望大量供海军陆战队使用。根据台湾军方的资料指出,海军还自俄罗斯购得排水量150吨的德萨拉(Tsaplya)级登陆用气垫船。俄罗斯在气垫船方面的发展一向执世界的牛耳,除了德萨拉级气垫船之外,着名的鳄鱼级和鹳级(300至500吨级)大型气垫船倒是提供了发展此类装备很好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没有迹像显示正积极发展或组建登陆用大型气垫船,但此类舰艇的航速高、载运量大,并且操作上根本不受潮汐所影响,由於具备很强的两栖作战突击性,目前已被台湾军方视为对台发动两栖登陆的主要装备之一,尤其是用在金、马等外岛地区。由这类装备频频出现在海军的两栖登陆演习可知,未来肯定会大量组建作战用气垫登陆船。       此外,从最近的两栖演习画面尚出现以Mi-4`Mi-8和直8等运输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作业,显示海军陆战队以利用直升机进行立体突袭登陆,进行敌後穿插与攻坚。但现有直升机队的运输能量不足,其续航力和人员、装备、物资运载能力均较为有限,亟需要配备类似CH-47D或CH-53之类的大型载重直升机。同时也缺乏能有效运载突击直升机的海上载台,所以在配备类似美国海军通用型两栖突击舰的舰种以前基本上还不具备以直升机突击兵力配合两栖作战的能力。在战斗装备方面,海军陆战队配备有大量装甲与两栖战斗车辆,包括59式坦克60式轻两栖坦克、63式轻两栖坦克、PT-76轻坦克、531型和77式两栖装甲人员运输车,其中77式两栖装甲人员运输车则是主要的抢滩登陆装备,在历次公布的两栖演习片段中,经常可以看到它载运陆战队士兵抢滩登陆的镜头。另外海军陆战队还拥有若干履带式登陆车(LVT),所属的炮兵营则以122毫米囗径的火炮为主,兼有牵引式和自走式两类火炮。为了加强海军步兵的滩头防空能力,目前已广泛在登陆船舰、车辆或人员运输车上增设轻便的红樱5 5A型单兵肩射式防空导弹,未来甚至会配备性能更好的前卫1型肩射式防空导弹。   商用船队       根据最新公布的两栖登陆演习片段显示,海军陆战队士兵利用泊岸的大型渔船进行抢滩登陆,并且在货轮的甲板装置火箭发射器提供登陆部队火力支援。因而可以研判在发动两栖作战时必定会采用类似英国在1982年马岛战争的作法------大量征集民间船只(包括机帆船、渔船、货轮和客轮),将其改装担任战斗或作战支援任务,所以考量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应将商用船队纳入,如此才能正确估计实际作战能力。       商用船队不仅具有民用交通用途,在军事上也能发挥重大的价值,因此被军事专家称为“第二海军”。为了降低常备舰队的规模,英、美等国家海军早已致力於可平战结合的船舰发展,中国海军近年也注意到这个潮流,1996年12月便在上海完成了一艘可供航海训练、直升机训练、医疗训练、国防动员演练、运载300个标准货柜箱(TEU)的国防动员舰,为海军在这类舰艇方面颇具代表性的发展。商船在军事上的价值颇多,主要项目如下:1)战略运输:由於商船的续航力长、载运量大,能越洋运送部队和战车、火炮等重型装备以及各种战略物资与补给品,极适於战略运输用途。以美国为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号称盟国的兵工厂,所生产的大量装备和物资便依赖庞大的商船队运至大西洋与太平洋彼岸,支援各盟国作战;而在1990年的“沙漠之盾”增兵波斯湾行动中,也由於庞大的商船队支援才得以完成部队、装备的海上运输。       2)後勤支援:现代战争的油、弹、物资消耗量大,足够的後勤支援成了部队能否持续发挥战力的关键。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和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期间,商用船队均能发挥重大的价值,使远征之师仍能保持正常的运作。3)伤患处理:由於商船的空间和设备较佳(特别是客轮),在加装医疗相关设备後可改装为医疗船,以因应海军专用医疗船之数量不足。4)其它功能:藉着国际航运的便利或渔业活动的掩护,商船可搭载海军情报人员进行刺探活动,而将渔船作为监测船在许多国家更是司空见惯用於观察海军舰队活动或水域警戒。商船也可直接叁战,在换装必要装备後进行布雷、火力支援和两栖登陆,甚至可作为短场起降式飞机或反潜直升机的起降载台使用。       由於商船队在战时具有重大价值,英、美、俄等海军强国均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举美国海军为例,便设有一个军事海运司令部负责战略海运任务,辖有大批专属於海军或长、短期租用的商船;美国海军在1980年代购买了8艘55,000吨的大型货柜轮。前苏联海军在这方面的发展更为迅速,1962年至1983年间的商船总吨位激增了5倍,拥有8,000艘以上的各型商船,足以装载10个师的人员与装备;其现代化滚装轮的构形类似登陆舰,适於装载坦克、装甲车辆等重装备。中国的国际贸易近年来快速发展,海运能力正迅速扩展当中,根据1995年底的资料指出,从事於国际航运的船公司已达231家,总共拥有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商船近1,700艘,总运输能力在3,300万吨以上,其中远洋商船就占2,210万吨以上,商船队在世界上排名第5位,占世界商船队的5%,若按船国籍来计算,中国藉商船队在世界上排名第9位。无论是根据以往的战争历史或海军在台海的作战记录,庞大的商船队在战时必定会被征调用於运兵,无论是担任支援角色或实际投入作战,对两栖作战助力将不容轻视。   
  由于当时我们是内焦外困,中苏关系转为冷战,台湾当局又叫嚣反攻大陆,两面夹击,但是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北方,再加上沿袭了晚清的海军思想继承了重北轻南的传统,捍卫京畿,拱卫渤海为重中之重,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按北-东-南的顺序配置武器装备和人员,最终导致了了北海舰队强,南海舰队弱的局面。一方面当时我国造船工业主要集中在大连、上海等中北部沿海地区,造出的军舰无法开到南海;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占据了海峡两岸的空中和水中的压倒性优势,耀武扬威的疯狂骚扰,即使有大舰也不敢在东南海两个舰队部署。邓兆祥将军起义的长治舰就是因为敌人的轰炸而被迫自沉于辽宁葫芦岛,可见当时形式之严峻。       虽然起步晚,北海舰队的起点却不同兄弟舰队,因为拥有当时中国海军最先进、吨位最大的精锐战军舰―从苏联老大哥买来的四大金刚“鞍山”级驱逐舰,拥有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相比之下,当时东海、南海舰队的主要作战舰艇还是从国民党海军接受的大大小小的破旧军舰或者国产轻型鱼雷快艇和炮艇。然而就是凭借这些破旧不堪的装备,东海、南海舰队却敢于与强敌战斗,多次创造了海战史上以小博大的世界奇迹,最终战而胜之,前者逼迫台湾当局退出台湾海峡,后者收复西沙和捍卫南沙,惟有北海舰队总是搂着先进大型舰艇趴在窝里睡大觉,不能不说是最大的遗憾。共和国最强大的舰队竟然没有打过一次实战?真是难以想象,但确实是事实啊!         北海舰队编成和战斗序列       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山东省青岛市,驻泊港口主要包括旅顺、大连、营口、葫芦岛,秦皇岛,威海、青岛等。北海舰队目前有三个军级编制的海军基地: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青岛基地(辖威海、胶南水警区)。北海舰队现有的作战舰艇编成一个驱逐舰支队、一个护卫舰支队、一个核潜艇支队、一个常规潜艇支队以及一个混编的快艇支队,还有一个登陆舰大队。与其他兄弟舰队相比,北海舰队的驱逐舰、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训练水平较高,特别是核潜艇还曾创造过水下续航的世界记录,这的确是中国海军的骄傲。主战舰艇包括051A驱逐舰,052A驱逐舰,053系列护卫舰,033和035常规潜艇,091和092核潜艇,072/072II大型登陆舰等。其实,近年来北海舰队除了112、113是新建造的以外,就再没有新舰服役了,其它装备的老化现象也是十分严重,已经到了危害战斗力和作战士气的严重程度,海军和国家领导层不能不惊醒啊!       北海舰队空中力量有三个海军航空兵师(两个战斗机师,一个轰炸机师)。另外也有一个训练团和一个舰载直升机大队。主力作战机种是歼-八B、歼-七系列、轰六、水轰五。       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湾,控制海域面积是三大舰队中最小的。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保卫以首都北京辐射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大经济圈,是首都地区的海上门户和专门对付来自北面的海上威胁,现在主要是对付来自美日韩军事联盟的海上威胁和讹诈。         对日关系与北海舰队的未来动向       战争手段始终都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延伸,战争的目的无疑也是为发动战争一方赢取最大利益和安全保证,拿到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上,路上的争夺已经转到了海洋,海军力量无疑充当了争夺海洋权益和资源的强有力工具。我们周边海域与邻国间的海洋纠纷和争端都是由于海洋资源而引起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而导致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决我们与邻国的问题。这种争夺还处在未解决的状态,想起来,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还要受周边小国的欺辱,真是憋气!三大舰队也各有不同的作战使命和作战对象,东海舰队的任务最为繁重,解放台湾是首要任务,面对美日台三方;南海舰队保卫南海权益,面对东盟诸国和牵制美国;而相比之下,击败日本海军争夺亚洲霸主地位的重任就自然地落在北海舰队身上。在对日关系中强大的北海舰队将是重要的角色,反之,如果再次让小日本占据先机,在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我们就只能再次被羞辱。事实上,在与小日本的军事竞争中我们虽然奋起直追,仍然不可避免地落了下风,令人遗憾。近年来日本的扩军备战也是逐步升级,对外派兵,制造新型舰艇甚至准航母,还要修改宪法,步步进逼,而且日本海军的军政素质,人员素质和海上经验都远胜我们,毫无实战经验的北海舰队要战而胜之,实属不易,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充分运用大智慧,千万不能大意。
  行笔至此,不禁感慨,建国后的三大舰队的建设布局不得不墨守陈规,沿袭了晚清的海军思路和布局,可以说三大舰队分别对应了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福建海军。早期北海舰队的建设由于受到中苏友好和中苏交恶的影响,又是拱卫京畿,故一直受到高层的宠爱和眷顾,总是优先一步,最早接受引进的和国产的现代化舰艇,一直是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位于三大舰队之首。这种地位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中俄重新修好才得到改变,来自北方强大的压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加上南海和台海问题的逐渐升温,麻烦不断,海军建设的重点终于得到改变,北海舰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其发展也一下子陷入了停顿。除了靠着历史惯性勉强接受了两条052A以外就再也没有了好消息,对比兄弟舰队的欣欣向荣,北海舰队的发展势头明显大大落后了,可谓受到不小的冲击,地位也变得尴尬起来。近年来的缓慢发展也直接表现在在役舰龄够长,武器装备大大落后,这样会对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士气和自信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北海舰队的前景的确不容乐观。             除了商船队的吨位增加外,还建造了数种颇现代化的大型货柜轮,适合改造为军用船舰。在货柜轮日益大型化的发展潮流下,已自行建造和采外购式组建了大型货柜轮船队,包括向日、德订造5,00TEU`3,500TEU货柜轮,以及自建3,500TEU以下的货柜轮。根据本身的估计,除了若干超大型货柜轮外,未来总共需要100至300艘2,000TEU以下规格的货柜轮因应对外航运的需要。       结语       陆战队属於海军的战略部队。与一般的陆军部队相比较,通常拥有训练严格、作战强悍的特性,为极富侵略性的打击部队由西方公布的数据分析,整编中的海军陆战队的总兵力应在35,000至45,000人之间,兵力规模目前仅次於美国(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97年共拥有174,000名现役和43,000名备役部队,数量超过其它国家陆战队兵力的总合)。虽然兵力规模可观,但装备方面的弱点却限制其实际作战能力,尤其是缺乏诸如通用两栖突击舰(LHA)、直升机船坞登陆舰(LPD)、两栖船坞运输舰(LPD)之类的大型两栖作战舰艇,使其无力作长距离兵力投射。       在海军逐渐朝远洋海军发展的同时,或许是敏感性较高之故,陆战队的建设似乎颇为低调,尽管新型驱逐舰、巡防舰、潜艇甚至是航空母舰的建造虽然已被提上时程,但迄今仍无较具规模的两栖作战舰艇建造计划。虽然常规两栖舰队的发展较为克制,但活络的对外贸易却促成商用船队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大吨位的货柜轮、滚装轮数量正快速增加,这些船只经动员後将可有效支援作战。特殊设计的货柜轮、滚装轮可轻易被改装为登陆舰,发展这类船舰既能增加平时的海运能力和战时的作战能力,又可避免发展大型两栖舰艇所带来的敏感性,可谓一石两鸟的作法。     
  072是玉亭,2004年下水了有6-8艘左右,2000年以来大概有15艘以上玉亭下水服役。这些玉亭均是改良后的072IIA或072III型。  直升机船坞登陆舰我国本来有过研制的意思,初步设计都出来了,但后来因为制造成本不符合台海的局势,造这么一艘的资本可以造N艘玉亭,而台海的登陆玉亭足以应付,所以上头就把这个宝贝当技术储备了,专心改进玉亭级,才有了2000年后的疯狂建造。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邓小平百万大裁军那阵子,为了节省军队开支,此项目随着很多其他项目一齐下马了。
  目前统计的072级我们应该有26艘服役  072七艘,072II九艘,072III十艘  027编号为927-933  027II编号为908-910,934-937,940,991  027III编号为911-913,918,922,993-997  027III的建造时间大概7个月左右  除了996外,其他的072III均为2003年开始建造,996是日开始建造,现已服役,为最新的一艘072III。目前在建的为987号,4月30日在武昌开始建造    这些资料全是从国外网站上抠下来的,老外根据我们那帮摄影爱好者在各造船厂的佳作而统计的,泄密啊~~~  不要在照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战列舰发展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