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有望超越天津,大家天津文艺怎么看直播

外媒:天津GDP明年将超越香港 十年来香港在倒退
  彭博社5月16日报道,继上海和北京之后,中国大陆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天津,预计最快将于明年成为经济规模超过香港的第三个内地城市。  “今日图表”从2005年开始跟踪上述四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海于2009年超过香港,北京2011年超过香港。天津也将超过香港,依据的是去年11.5%的增长率及彭博社对香港GDP和的平均预期。10年前,天津的经济规模只约为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1/4。  安可顾问公司大中华区主席詹姆斯·麦克格雷戈说:“天津拥有港口、石油,几乎什么都有,而香港基本上是一个交易中心,只有和服务。这只是中国规模及其惊人的城镇化和城市增长的又一个缩影。”  天津人口约1400万,是香港的两倍。这座城市不但是的集散地,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基地。空客集团欧洲以外第一条总装线即落户于此。该市政府几年来一直在效仿曼哈顿来发展本地区,让其中充满类似洛克菲勒和林肯中心那样的建筑。  根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字,2012年时天津人均收入为93173元,比北京高出7%左右。同年香港的人均收入为36736。  天津邻近北京——两座城市有高速铁路相连,全程不到40分钟——这令中国最高经济规划者看到缓解人口过多和交通拥堵的办法。一些规划者还呼吁将邻近的河北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  与天津一路高歌猛进相对的,是香港的落寞。在一些香港人看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腾飞期已经远去了。在香港起家的首富也开始抛售在港资产,布局英伦。2013年,号称要“复制一个香港”的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也让香港迫切感受到压力。  香港地产界领袖、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感慨:“别看香港这十年来经济好像一直在发展,其实是在倒退。”  除了与大陆的对比,岛内日益增加的贫富差距也成为港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2012年,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537,创40年来新高。《经济学人》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香港排名第一,成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方,财富集中度接近80%。 (环球时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mengyingt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今年重庆GDP总量极有可能超越天津 各位吧友怎么看?【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61,751贴子:
今年重庆GDP总量极有可能超越天津 各位吧友怎么看?收藏
我怎么感觉都是直辖市 国却更重视重庆一些呢在我看来两城的综合实力应该相差无几 究竟谁更强点在此鄙人不敢妄下结论楼下各位吧友发表下你们的意见跟看法吧
操作步骤,案例分享,培训资料......你想找的都在这里,海量信息免费查寻!
重庆明显被规划为所在的区的经济中心,而天津只能永远是北京的小弟
3000万人口GDP总量超过1500万人口,是迟早的事
天津要超广州,难道重庆也要超广州
人多地广有政策,重庆不超过广深都算失败
武汉我要超成都
应该的。。天津现在发展到一个瓶颈了。。。如果没有大的技术突破或者大的政策支持,短期内会被重庆超过,而且会逐渐拉开距离。毕竟人口体量确实差了太远。
重庆今年项目 各方面都是高速发展 应该能超 说不定能上2万亿
私人教练,全民健身先驱者,引领健康新潮流的行业
重庆是个省
除了那几年,什么时候重视过天津
重庆渝毒清干净了吗
北京要被拆分了,利好天津
重庆每年鸡的屁和固投基本成正比,重庆的水份不是一般的大。渝毒害人833091
鄂尔多斯岂不是全年20万啦
今年三季度开始省级科研计入GDP,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最晚明年超,快的话今年
又和市比总量了
任何城市都可能超越北京,就天津不能。天津就是北京吸血的障眼法。.。。瞎猜的
一个省超过一个市
我都不晓得说这些的意义在哪里
6年前,媒体报道天津要爆广州,《京津沪》即将来临,结果重庆把天津**。。2年前又整天报道《北上杭》,杭州电子商务什么的很**,眼看杭州连武汉都搞不赢。现在又来个《北上深》,广州和香港沦为深圳的副中心小弟
楼主真无聊!把直辖省拿去比直辖市,直辖省只要发力过五年随便把北上天甩身后,所以超越天津我一点都不惊讶没必要拿出来感叹。
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有什么区别
超不了,孙大圣被打倒,定调慵懒无为,如何证明?当然是把GDP数据撸下去
反正天津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
重庆省4000万厉害了
中国都超日本德国了,然而
成都和重庆人均GDP垫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天津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分析2011版】(转自虎扑)
1、20世纪前5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20世纪后50年没落最快的城市,几乎快到县城的水平了。未来20年里也许又会成为中国复兴最快的城市。如果中央对滨海新区的规划真的实现,那天津又将超越广州成为老三。历史总是在河东河西之间徘徊,没办法说清楚。天津的好政策还有两三年,你们要抓紧一点.现在的班子比ZLC那时候好一百倍.你们要珍惜!三年后,天津会和现在的深圳一样失去政策优势.因为中国要照顾的地方太过了.你知道吗?孩子大了要断奶啊!你们要学会造血,还要帮助中央援助新疆和田!!!要把和田的事情办好!!!切记!!! 2、天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荒地和盐堿地可用于工业建设;有北方最大的港口;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天津作为直辖市,紧邻首都北京,政策信息资源方面丰富灵通,也可最近地承接北京转出的资金、人才、企业项目、信息等;从总体经济实力上看,天津的经济总量自建国以来一直名列全国前茅,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以及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比例较为协调;从教育和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天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具有数量上的优势。 3、在资源方面,天津拥有发达的电网,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从地理区位的角度看,天津地处环渤海经济带的要塞,扼守北京的门户,是欧亚大陆桥东端最近的起点,引领华北、东北、华东甚至西北地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天津拥有适宜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诸如自近代通商以来形成的完善的信誉卓著的金融和保险服务系统,能源和原料的供给系统、商品的集中与分销渠道以及百余年来积淀熏染而成的浓郁的商业意识与传统。所有这些都是其他地区所暂时不具备的,正是由于这众多的原因天津才有肩负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增长极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的实力与条件。 4、天津这几年发财,其他地方反映很大哦!三年后天津GDP会超过广州,综合实力至少和广州持平。然后中央会要你们去支援西部,跟深圳一样。现在苏州无锡这些小孩子的任务比以前都加大了,何况成年的天津。除了空中客车项目以外,现在滨海的大项目太多了,多得有点恐怖,但是滨海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很多南方人认为,这种中央投资不是市场经济,这里人的思想不如南方人开放,这里的体制和制度都离商业化太遥远。其实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天津滨海的新型工业化能迅速成功,他的经济潜力会远远超过南方的城市。至于思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思想变得还快,一代人的时间足够了。 5、从深圳特区到浦东新区再到滨海新区,肯定是一个比一个好;再加上深圳山东来的张书记,天津的形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得绝对一点,如果这么多优势集中于一起的天津在10年后还不能超过深圳或广州中的一个,那么就把天津降为地级市吧,这个刘阿斗永远也不要去扶了。 6、天津的未来在港口。天津港将建设成为天津最大的现代综合物流基地、东北亚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一流现代综合物流枢纽港,天津港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内陆无水港网络要逐步完善,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面和个性化的以港口为核心的传统物流和物流增值服务,形成天津港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天津港具有独特的土地开发资源优势,基于这种优势的港口地产业将成为装卸、物流和综合服务三大产业的补充和有力支撑。东疆、南疆港区装卸地产、物流地产,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南扩区、南疆工业园区的工业地产以及天津滨海度假旅游基地的旅游地产将陆续得到开发。 7、天津要注意连接内陆腹地,把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集装箱内陆港体系建设将分阶段推进。在已有的北京、河北、内蒙、河南、陕西、宁夏和新疆等16个无水港的基础上,天津港将继续推进多层物流节点建设,构建内陆物流网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自作多情了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8年后,中国20座城市人均GDP将超越西欧和日本!_凤凰财经
8年后,中国20座城市人均GDP将超越西欧和日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宁南山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要看清的,普通人的行为绝对不能逆大势而行,不然只会粉身碎骨。典型的例子,我就有认识的人在2015年初把深圳的房子卖掉了,没想到房价大涨,现在追悔莫及
来源:宁南山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要看清的,普通人的行为绝对不能逆大势而行,不然只会粉身碎骨。典型的例子,我就有认识的人在2015年初把深圳的房子卖掉了,没想到房价大涨,现在追悔莫及,不过好歹收入高底子厚,现在还是重新买了房,不过损失就大了。到今天,由于国家政策的严厉管控,深圳的房市已经趋于稳定将近一年了,媒体说什么房价连续多少个月下降,我看了下,下降不过区区几十元,几百元,这叫什么下降,应该说是房价处于稳定。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经常有人在论坛上问这样的问题,我由于在深圳觉得生存压力比较大,不想过的太辛苦,想把房子卖了,拿着三四百万的现金回老家,在老家市中心本来就有120平米的大房子,三四百万做个理财,一年也有个20万的收入,日子可以过的很轻松,各位网友怎么看?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聊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发展走向。1:从深圳人均GDP 2020年超西欧和日本开始,中国各个地区人均GDP将陆续超过西欧和日本,到2025年中国将有20个以上大城市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称之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即是这四个。为什么刚好是这四个?网上的分析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是从最简单最直接的指标GDP来看,2016年上海是中国第一27466亿,北京是中国第二24899亿。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是遥遥领先的两个巨型城市,也是仅有的两座GDP超过两万亿人民币的城市,两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无怪乎你问外国人中国的城市,十有八九能说出来的就是北京和上海。上海的经济总量在中国是什么地位呢?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西北地区绿化很严重,很担心我国西北要是绿化了,西北经济受到影响了,会不会对中国经济总体形成很大负面影响啊?答案是不会,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弱小到什么地步?2016年一个上海的GDP比甘肃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加起来还要多,事实上如果这西北两省两区再加上一个海南省,经济总量才等于上海一个市。所以你要知道,在你的公司里面,上海地区销售总监和西北地区销售总监,尽管西北地区听起来是个大区域,而上海听起来只是个城市,两个总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北京和上海下来,就是祖国南边的两个大城市了,广州和深圳。广州2016年GDP总量为19611亿元排第三,深圳为19493亿元排第四,今年两座城市双双突破两万亿人民币肯定没有问题。看到广州和深圳的GDP数字,2016年已经非常接近了,深圳是广州的99.4%。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深圳肯定是从一路落后逐渐赶超广州的,事实上不然,早在2004年,深圳GDP就达到了广州的96.22%,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深圳超越广州的时代马上要来了,但是没有想到,深圳在搞制造业腾笼换鸟的同时,广州却开始了逆袭,GDP一路上扬增速超过深圳,到了2010年深圳GDP占广州的总量反而下降到了89.69%,这充分表现了广州这种百年老牌经济强市的韧性。举个例子,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南方地区遥遥领先,广汽是中国成长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广州制药和食品产业也很强,典型的广药集团下面的王老吉,大多数中国人都喝过。再比如说交通运输,相信大多数深圳人都有到广州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尤其是坐出国旅游的国际航班的经历吧?再进一步,深圳人办签证都要跑广州的领事馆吧,无形中贡献了不少GDP。从2011年开始,产业结构经过调整的深圳又开始逐渐发力,经济又开始逐渐赶超广州,到2016年已经达到广州99.4%,今年上半年,深圳增长8.8%,广州增长了8.2%。所以预计深圳今年或者明年就会超过广州。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地位将会改变,广州经济总量将会排在最末,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广州发展慢,而是深圳发展太快。广州这几年的经济增速,比北京和上海不知道到高到哪里去了。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GDP遥遥领先短时间不可动摇,而GDP总量稍微落后的广州和深圳都保持着8%上的高增长速度,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地位是稳固的。四大一线城市,深圳势头最强大,在过去的几年,一线城市中都是深圳增速最快,深圳的地位在稳步上升2014年增长率,北京7.3%,上海6.8%,广州8.6%,深圳8.8%2015年增长率,北京6.9%,上海6.9%,广州8.4%,深圳8.9%2016年增长率,北京6.7%,上海6.7%,广州8.2%,而深圳是9%2017年上半年增长率,北京6.8%,上海6.7%,广州8.2%,深圳8.8%可看出,最近三四年,深圳一直增速最快,当然广州也很快,但是同样在被深圳赶超。深圳弱小在哪里呢?在于深圳的面积小,才2000平方公里多点,这限制了深圳人口总量的扩张。不过最近几年,深圳常住人口在快速增加,深圳在补齐人口总量这个短板。以上海为例,常住人口近两年在减少,2014年末为2426万人,2016年末是2420万人,少了6万人。北京2016年常住人口仅仅增加了2万人,达到2173万人,也几乎没有变化。而深圳2015年常住人口增长5.56%,2016年增长4.66%,增加了53万人,达到1190.8万人,换句话说,即使深圳市劳动生产率一点不增加,单靠人口增长也能支撑GDP增长4&5%。如果对中国城市之间人口迁徙的数据比较了解的话,就知道深圳一年增加53万人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中国2016年人口增加为809万人。深圳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是全国增加人口的6.55%。当然深圳的常住人口统计数字的增加也跟政府统计手段更加精准有关系,一般认为从手机号码,小学入学数量来看,深圳统计的常住人口数字一直大大低于实际值,但是人口快速增长这个趋势毋庸置疑,这个不展开分析。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凡是有想卖掉深圳房子回老家的,非常简单,回老家可以,深圳的房子千万不要卖,把深圳的房子租出去,带着存下的现金回老家就可以了,深圳的未来十年将会继续快速发展,地位将会持续上升,深圳的房子将给你带来超过你在老家收入的财富。以人均GDP为例子,2016年深圳为2.52万美元,远远高于广州的2.1万美元,北京的1.73万美元和上海的1.71万美元,而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经济增速最快。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赶超发达国家?可能让我们意想不到,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在这里我说的发达国家,显然不是希腊,葡萄牙这种人均GDP不到2万美元的下限型发达国家,中国一线城市早就超过他们了。希腊,葡萄牙这种落后发达国家的国民,人均只有一万多美元,普遍拿1000欧元左右的月薪,7000多元人民币,甚至只有几百欧元的月薪,还不如在中国大城市当外教收入高,所以在中国遇到白人老外,你问下where are you from,在中国做什么工作?他只要回答我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等之类的国家,来中国当英语外教,你对他的经济收入状况基本就有数了。当然由于西方白人整体的强势,他们靠着一张脸还是可以在中国受到优待,不光是在酒吧里面会被主动搭讪,连东西丢了报个警,东西都能被中国警察在一小时内找回来,还能上报纸被中国记者当做自己的光荣来报道,他们只需要竖起大拇指夸中国人几句就行了,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要赶超的也不是韩国,台湾这种2万+美金的发达地区,我说的是发达国家的中上水平,也就是人均四万美元,一线城市嘛,目标当然要高点。人均四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远远超过了韩国,台湾,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发达地区,比香港的人均GDP还要高。2016年日本人均GDP 3.89万美元,德国人均GDP 4.19万美元,法国人均GDP 3.69万美元,英国人均GDP 3.99万美元,美国人均GDP 5.75万美元。所以四万美元就已经超过了日本,英国,法国,也就是离西方大国中最高水平的美国和德国还有点距离。有人说了,你不公平啊,拿中国的城市跟别人一个国家比人均,嗯我想说的是中国城市的人口体量,跟欧洲国家比毫无压力,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加起来有7200万,比英国,法国人口都多,例如英国人口6450万,法国人口6600万。另外,大型国家的人均GDP一样可以通过体量优势超过小型经济体,我们可以看到,三亿人口的美国人均GDP 5.75万美元,居然远远超过欧洲和日本三四万美元的水平,这是欧洲和日本持续衰落的结果。事实上,美国的人均GDP在2016年排在世界第五位,比新加坡,香港这种城市地区都要高。那么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的四万美元呢?我们以人均的排头兵深圳为例,在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长15%的情况下,2016年深圳人均GDP比2010年增长了77.5%,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2016年深圳GDP总量的名义增幅为11.37%,达到了1.94万亿人民币,但是由于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大大增加了53万人,增幅达到4.66%,达到了1190.8万人。因此2016年深圳人均GDP名义增幅只有5.96%,我们就低不就高,按照人均GDP 6%的名义增幅计算,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到2020年,深圳人均GDP将达到3.5万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4.16万美元。也就是还有6年的时间超过西欧和日本。这是非常保守的算法,因为深圳的人口统计数字不可能一直像去年那样保持4%--5%的超高速增长。也就是人均GDP名义值增长不会一直才6%;未来四五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有可能高于10%,因为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是6.6423的低点。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深圳市经济总量名义值就增长了12.76%,人均美元GDP的名义增幅至少在8%-10%以上,和过去6年9%的平均水平差不多。所以如果乐观一点,2020年深圳人均GDP就将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到2025年,广州,北京,上海人均GDP也都会陆续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以上海为例,2016年虽然经济实际增长只有6.7%,但是名义值增长更快啊,加上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人均GDP名义增速为9.3%以上。很明显,在2025年超过西欧和日本之后,中国一线城市的增速还会比他们快,所以之后会大幅的超越他们。又有人说了,你这是报喜不报忧,四大一线城市就算超过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了,总共加起来才7200万人口,占中国人口比例才5%多一点,其他95%的中国人被你忽略了,这才是中国的主流。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正如我在文章开头强调的,一线城市之所以是一线城市,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总量排在中国前四位,说白了还是人多,要是看人均,除了深圳明显领先以外,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并没有距离。以2016年的人均GDP为例,华北地区的天津就比北京高;在华东地区,不要说江苏省省会南京,浙江省省会杭州人均比上海高,连江苏苏州,常州,无锡,镇江都比上海高;广东的珠海人均也接近广州和深圳的水平。你以为就完了吗,中部的武汉,长沙人均GDP都比北京和上海要高。另外青岛,烟台,威海,中山,宁波,佛山这些城市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差不多。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另外就说辽宁大连市,我们都知道辽宁GDP造假注水,结果大连市发狠进行治理,把2016年GDP大幅从超过8000亿压缩到了6730亿人民币,结果人均GDP仍然有1.45万美元,离北京上海的1.7万美元也并没有差太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感觉这些城市和北京上海发展差距很大呢?首先人口是很大一个因素,举个例子,大连,长沙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两个城市常住人口都只有700万左右,只有北京上海的30%甚至不到。再比如说武汉,中部大城市是吧,人口1076.6万人,只有北京上海的40%左右。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房价上涨和房租,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其次产业结构差异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以大连,武汉为例,人均GDP虽然高,但是直到今天重工业仍然占很大比例。北京和上海早就第三产业主导了。另外北京和上海还占了总部经济的便宜,大公司全国总部,北京和上海天然占优势。不同的产业对收入分配的差距很大。另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北京和上海都很大,面积非常大。我们说的北京和上海,都是说他们的市区,你如果到上海的崇明县,宝山区,松江区这些地方,你看到的是一个和静安,黄浦,浦东,徐汇,长宁区不一样的上海。北京同理,同样在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门头沟,昌平,平谷,通州,延庆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到2025年,不只是四个一线城市,2025年二线的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天津,珠海,长沙,武汉等大约20个城市人均GDP也将超过日本,英国,法国,觉得不可思议?就以苏州为例,2016年人口1061.6万人,人均GDP2.2万美元。苏州2017年上半年GDP总量名义增速为9.7%,而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即使汇率不变,苏州2025年人均破4万美元毫无压力,更不要说人民币对美元还会比2016年升值,苏州2025年的人均GDP是奔着五万美元去的。有人会问,难道发达国家不会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增速一直停留在1.5%左右的水平,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年这7年,西方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是美国,平均增速也只有1.9%。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些国家甚至还是负增长。我们就不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这种失败国家了。我们看英法日三强。英国2006年人均GDP 3.86万美元,2016年为3.99万美元;法国2006年人均GDP 3.54万美元,2016年为3.69万美元;日本2006年人均GDP 3.85万美元,2016年为3.89万美元。以日本为例,日本2015年人均GDP为3.2万美元,2016年靠着日元升值飙升到3.89万美元,和1994年差不多。但是去年日元高汇率不可持续,今年日元兑美元又在贬值,看下图就知道,今年平均比去年的高点又贬值了10%左右,所以今年日本的人均美元GDP还会从3.89万美元往下掉。资料图发达国家里面,美国和德国情况相对较好,人均GDP进步比较快。但是这个快,也仅仅是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当然,我上面的算法里面,完全没有考虑国家统计局将在今年实施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这个新核算体系根据SNA 2008进行修订,美国等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应用了SNA 2008,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应用了SNA 2008. 这些国家在应用SNA 2008的核算办法之后,当年的GDP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在新的核算体系下,预计我们的GDP还会上升,更接近真实值,也更有利于国际横向比较。资料图2:人口决定未来,2025年现有的四大一线城市格局将会被一个城市打破,中国经济将会形成四个超强大区,极大的增加中国的经济战略安全北上广深作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线城市已经十几二十年了,这个格局到今天为止一直没有被打破。但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强者,强弱之势改变往往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一线城市是中国的经济四强,要打破一线城市的铜墙铁壁,必须是经济总量上的超越,人均的超越并没有太大意义。要说人均GDP,华北地区的天津就比北京高;江浙地区的苏州,杭州,南京,常州都比上海高;然而他们并不能成为一线城市。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人口都在1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深圳是1190万,但是人均GDP极高),广州1400万,北京和上海都是2000万人口级别城市,北京2173万人,上海2415万人。深圳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很可能也追上广州的水平,接近1400万。所以我们把一线城市人口的底线定在1400万人。所以要想在经济总量上赶超一线城市,跻身列强行列,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口体量,这个至少要以1000万人口为底线。那么中国除了四大一线城市,还有哪些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过了1000万呢?天津1562.12万,苏州1061.6万,成都1591.8万,武汉1060.77万,哈尔滨1063.6万,重庆3016.6万人。总共六个潜在的挑战者。当然大家发现了,青岛,南京,长沙,杭州,西安,大连这些大家心目中的大城市,人口都只有几百万,所以他们未来十年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在经济总量上挑战一线城市,好好把人均做上去,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中等大城市就可以了。说起人均GDP,就不得不提一下杭州了,杭州常住人口虽然没有达到1000万(2016年末为918.8万人),但是这两年由于阿里,网易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吉利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等的蓬勃发展,经济保持超高速增长,2016年经济增速竟然高达9.5%,比深圳还要耀眼,可以称之为杭州奇迹。在未来几年,杭州虽然由于人口总量的原因,在经济总量上无法挑战一线城市,但是人均GDP到2025年将会突飞猛进,预计会和苏州,深圳等并列成为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除了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城市,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力量,中国还有四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城市,常住人口居然都过了1000万,分别是河北石家庄,河北保定,山东临沂,河南南阳,这些城市在人们心目中是中等城市或者是小城市,但是常住人口居然过了1000万,简直是人口大国的奇迹啊!我们看下六个人口过一千万的潜在挑战者,谁有能力打破四大一线的壁垒?天津1562.12万,苏州1061.6万,成都1591.8万,武汉1060.77万,哈尔滨1063.6万,重庆3016.6万人。非常遗憾,人口较少,都是万人之间的哈尔滨,苏州和武汉就出局了,他们的人口还是太少,仅仅1000万多一点的人口体量,距离一线城市底线的1400万人口差距还比较大,不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一线城市的挑战者。剩下的天津,成都和重庆,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论人口体量可以和四大一线城市相提并论,那么三者之中谁最有可能呢?首先成都被淘汰了,成都虽然有1592万人,但是2016年的GDP总量只有1.22万亿元,距离四大一线最低的深圳1.95万亿元差距太大,未来十年不可能赶超。剩下的仅有两个挑战者天津和重庆,2016年GDP分别为1.789万亿元和1.756万亿元,非常接近广州和深圳的1.96万亿和1.95万亿。事实上,天津和重庆的GDP总量,在2016年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刚好就在四大一线城市后面。天津和重庆谁更有希望?首先重庆的经济增长率远超天津,2016年重庆经济增长率10.7%,高居全国所有省市第一位,天津2016年增长也很快,高达9%,但是今年天津经济增速下滑非常严重,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仅为6.9%,远远慢于广州和深圳超过8%的增速,赶超没有希望。而重庆2017年上半年依然保持10.5%的惊人增速,仍然是全国第一位。今年重庆经济总量预计会超过天津,跃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重庆有什么产业,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就在那里,重庆的支柱工业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材料和消费品均增长强劲。重庆的成功在于不仅有本土支柱的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工业,还完美的承接了沿海地区的电子工业转移。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在哪里,可能一直以为是广东,事实上重庆拿下这个头衔已经好几年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是重庆制造。重庆2016年制造了2.86亿台手机,是全世界仅次于珠三角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VIVO就在重庆有工厂,2016年VIVO重庆厂生产手机超过1000万台,随着2017年VIVO重庆工厂全面竣工,年生产手机将超过4000万台。黄奇帆对重庆产业的布局功不可没,希望黄市长现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我们一直说中国内部搞产业转移,现在来看承接沿海的产业,居然是重庆做的最好,重庆连续多年经济增速全国前三位甚至第一位,是有原因的。另外一个就是人口了,重庆市人口高达3016.6万人,而天津只有1562万人。就增长潜力来说,重庆远远大于天津。因此就人口和经济增长态势来说,重庆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唯一可能打破四大一线城市壁垒的新势力。当然,有的人会说了,重庆其实算是一个省,有3000万人口啊,这样比较对一线城市不太公平。但是我们考虑到,上海的人口同样高达2400多万人,是广州的1.7倍,是深圳的2倍以上,北京的面积1.6万平方公里,是深圳的8倍,不也照样并列为一线城市么?不管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保持这样的态势,2025年重庆的经济总量将会突入全国四强,届时全国经济态势将会发生一个改变。而其他城市,未来十年不会在经济总量上对一线构成任何挑战。事实上,重庆连续超过10%增长的奇迹如果继续保持,就不仅仅是超过广州突入四强的问题了,想象力更大一点,由于人口优势的存在,重庆有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的潜力,事实上,只要重庆的人均GDP达到武汉的80%,就可以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对中国而言,这将是天大的利好,为什么呢?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都是分布在沿海三个大区,环渤海地区,江浙沪和珠三角。重庆的强力崛起,再加上另外一个1500万人口级别的大型城市成都,两座城市2016年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全国第6位和全国第8位,川渝地区是中国沿海地区以外唯一拥有两个全国GDP十强城市的地区,到2025年重庆将会突入到全国四强,和成都一起构成中国经济的第四极,也是唯一不在沿海地区的一极,这将极大的保证中国经济的战略安全,这将是四川和重庆人民继二战和抗美援朝之后,给祖国做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更进一步,目前中国的转移支付输出地区还是沿海的三个大区,四川和重庆目前都是接受中央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四川接受转移支付的规模更是高居全国第一位。重庆保持10%以上,成都保持8%以上的高增长,到2025年,川渝地区不仅能够单独成为中国经济一极,而且如果能够实现逐步摆脱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也将是对中国其他落后地区发展的最大支持。2016年的全国经济十强城市,环渤海经济圈有两个,北京和天津;江南地区有三个:上海,苏州,杭州;广东有两个,广州和深圳;中部有一个:武汉;川渝地区有两个:成都和重庆。为什么内地只有川渝地区能够形成两个全国十强城市?说白了主要还是人口多。四川+重庆有1.12亿人,四川面积虽然大,但是西部广大的区域是藏区和横断山脉,大部分人口还是集中在四川省东部地区,可以说成渝经济带上人口稠密,经济繁荣。重庆的人口全国第一位,成都的人口全国第四位。这样的人口体量妥妥的全国十强无悬念。成都的媒体为什么喜欢说自己是中国第四城,至少人口在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排全国第四啊,人口就是底气。从中国城市的竞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人口对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有多大。这放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同样适用。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未来十年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几乎毫无悬念,而且超过之后还会进一步大幅超越,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有13.8亿人。如果中国只有3.8亿人,那么和美国3亿人竞争,我们能不能赢就不好说了。2025年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年份,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将拥有大批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的地区,那么全中国的情况如何呢?什么时候整体进入发达国家?后面的文章会进行分析。这里先说下结论,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日本都通过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迈入发达行列,中国大陆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将近40年,我们已经临近迈入发达国家门槛,这个时间点离我们已经不远。在过去的十年,实际上已经有一个趋势在逐渐发生,就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在逐渐向内陆移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内地的成都,重庆,西安,武汉,郑州,合肥,贵阳等都发展迅速,像成都,重庆,武汉这样的城市,2017年月入过万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都突破了20万人,且增速惊人,像成都申报人数增长了80%,武汉申报人数增长更是超过100%,就是中国内陆迎来经济复兴的表现之一。不要轻易完全撤离一线城市,短期内一线城市地位不可撼动,不过就算撤离了,在很多二线城市,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愿 PF015]
责任编辑:李愿 PF01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921
播放数:1444156
播放数:49705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超越天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