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17欧元对人民币趋势升势明显,一举突破6.50大关,为什么

沪指突破3300点大关且升势不减 慢牛行情真的来了吗? | 北晚新视觉
沪指突破3300点大关且升势不减 慢牛行情真的来了吗?
日讯,虽然本周五沪指没有收红,但是近来的走势已经让股民有些许安慰。在权重股引领下,沪指在本轮反弹中顺利突破3300点大关且升势不减。在权重股大力拉升指数之余,市场整体氛围也在悄然转暖。一些机构称,市场或许迎来慢牛。
坚持定投已经盈利
“我原来持有的一只基金原来亏20%左右,经过这半年多的定投,已经有盈利了,难道市场转暖了?”基民小雯昨天打开自己的基金账户一脸笑意。小雯再仔细看,这只基金半年以来的表现的确不错,收益近20%。看到这样的盈利状况,小雯在想,自己这半年多的积蓄是不是要放进股市,“放在银行也没有多少利息,不如放进股市,煎熬了这么久,是不是要迎来一波小牛行情了?”
的确,近几个月,随着指数震荡走高,相继突破关键点位,市场交投情绪有所回暖。根据统计,目前有超三成个股站上年线。年线一般指250日均线,通常个股处于年线上方,说明当前股价已高于过去一年内持仓投资者的平均成本,也表明个股行情向多。所以,年线素来有“牛熊分界线”之称。
据Wind数据统计,以250日均线来计算,剔除上市未满一年的个股后,截至6月30日,站上年线的个股共有737只,约占两市上市个股的25.7%。而仅两个月后,这一占比数据就增至32.1%。截至本周四收盘,共有超930只个股顺利站上年线。这意味着,持有这些个股的绝大部分资金已处于盈利状态。从今年5月底大盘探底回升后的行情来看,指数震荡上行,但上涨个股多数为周期股和金融股。但近期随着两市成交额稍有回暖,题材概念股又悄然吸引了不少资金介入。
多头站稳3300点
8月25日,上证指数放量上涨1.83%,成功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随后的交易日里,多头力量继续强势,站稳3300点。
机构近来也纷纷看多。多家券商分析称,近来看多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无论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从资金面、流动性,均为下半年市场环境向好提供支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未变,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1.7%,好于市场一致预期的51.3%;另外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A股入围MSCI成份股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均有望促进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同时从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来看,三季报业绩整体向好预期强。两市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合计均实现了超过15%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1.77%、17.91%。近来有1207家上市公司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预告,近八成预喜。另外,钢铁和煤炭行业“十三五”去产能目标已完成过半,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未来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道路上仍任重道远,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也将加速,有利于龙头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进而利好A股市场。中信证券称,从估值角度来看,周期股以及金融股整体仍处于低位,估值修复仍有空间,这一主力军行情延续,将进一步拓展A股向上空间。
7成私募中高仓位运作
从统计数据来看,市场也在回暖。华润信托最新月度报告显示,8月末私募的平均仓位上升2.1%,达到84.4%,创28个月以来新高!私募排排网的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数据也表明,目前A股市场信心指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7成私募基金坚持中高仓位运作。调查结果显示,44.59%的基金经理选择了中性态度,超四成的受访人数对未来一个月行情表示不确定;有52.23%的基金经理对9月A股市场继续看多,这一比例较上月进一步上升,其中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比例增长超过了8%,极度乐观态度的比例上升了1.5%左右;此外,受访基金经理持有悲观/极度悲观态度的比例仅3.18%,这是近三年来的新低。从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来看,私募基金经理对9月份A股市场的看法以乐观情绪为主导,且乐观情绪较高涨。
后市还需谨慎对待
看多情绪浓厚是不是就可以很乐观,一些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市尚需谨慎。申万宏源桂浩明指出,这一次沪指突破3300点以后,没有像上次站上3200点那样,在这个位置反复震荡整理,而是迅速将股指推高到了3350点上方,从技术上说这样就远离了3300点的引力区,从而证明突破有效。而这样的走势,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另外作为市场乐观预期的一个具体标志,那就是双融余额有了较大的增长,达到了9500多亿元。显然,现在不仅仅是人们看好后市,同时也有增量资金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
桂浩明称,股市向好,这在如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投资者还是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时下股市表现出较以往更多的积极因素,可是它运行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所以,看好后市可以,但不宜太乐观。
信达证券也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市场已经实现向上突破,但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较弱,而上市公司业绩依赖于宏观经济情况,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对市场的边际影响不大,决定未来方向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宏观数据方向以及中观行业趋势,二者若能实现预期向好的共振,则向上空间依然较大,在没有进一步数据证伪复苏预期之前,向上动力不会发生改变。
金百临咨询秦洪提醒称,创业板的调整趋势可能会有所延续。一方面是消化浮筹,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等待新的产业催化剂,以削弱高估值数据所带来的压力。当然,目前创业板的调整,并不是中长期的拐点,而只是强势行情的一次正常休整,也就是说,创业板指在目前点位会反复拉锯。故在操作中,固然不要过分乐观,但也不宜过于悲观,仍然可以保持适宜的仓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于建
坚持定投已经盈利
“我原来持有的一只基金原来亏20%左右,经过这半年多的定投,已经有盈利了,难道市场转暖了?”基民小雯昨天打开自己的基金账户一脸笑意。小雯再仔细看,这只基金半年以来的表现的确不错,收益近20%。看到这样的盈利状况,小雯在想,自己这半年多的积蓄是不是要放进股市,“放在银行也没有多少利息,不如放进股市,煎熬了这么久,是不是要迎来一波小牛行情了?”
的确,近几个月,随着指数震荡走高,相继突破关键点位,市场交投情绪有所回暖。根据统计,目前有超三成个股站上年线。年线一般指250日均线,通常个股处于年线上方,说明当前股价已高于过去一年内持仓投资者的平均成本,也表明个股行情向多。所以,年线素来有“牛熊分界线”之称。
据Wind数据统计,以250日均线来计算,剔除上市未满一年的个股后,截至6月30日,站上年线的个股共有737只,约占两市上市个股的25.7%。而仅两个月后,这一占比数据就增至32.1%。截至本周四收盘,共有超930只个股顺利站上年线。这意味着,持有这些个股的绝大部分资金已处于盈利状态。从今年5月底大盘探底回升后的行情来看,指数震荡上行,但上涨个股多数为周期股和金融股。但近期随着两市成交额稍有回暖,题材概念股又悄然吸引了不少资金介入。
多头站稳3300点
8月25日,上证指数放量上涨1.83%,成功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随后的交易日里,多头力量继续强势,站稳3300点。
机构近来也纷纷看多。多家券商分析称,近来看多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无论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从资金面、流动性,均为下半年市场环境向好提供支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未变,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1.7%,好于市场一致预期的51.3%;另外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A股入围MSCI成份股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均有望促进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同时从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来看,三季报业绩整体向好预期强。两市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合计均实现了超过15%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1.77%、17.91%。近来有1207家上市公司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预告,近八成预喜。另外,钢铁和煤炭行业“十三五”去产能目标已完成过半,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未来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道路上仍任重道远,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也将加速,有利于龙头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进而利好A股市场。中信证券称,从估值角度来看,周期股以及金融股整体仍处于低位,估值修复仍有空间,这一主力军行情延续,将进一步拓展A股向上空间。
7成私募中高仓位运作
从统计数据来看,市场也在回暖。华润信托最新月度报告显示,8月末私募的平均仓位上升2.1%,达到84.4%,创28个月以来新高!私募排排网的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数据也表明,目前A股市场信心指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7成私募基金坚持中高仓位运作。调查结果显示,44.59%的基金经理选择了中性态度,超四成的受访人数对未来一个月行情表示不确定;有52.23%的基金经理对9月A股市场继续看多,这一比例较上月进一步上升,其中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比例增长超过了8%,极度乐观态度的比例上升了1.5%左右;此外,受访基金经理持有悲观/极度悲观态度的比例仅3.18%,这是近三年来的新低。从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来看,私募基金经理对9月份A股市场的看法以乐观情绪为主导,且乐观情绪较高涨。
后市还需谨慎对待
看多情绪浓厚是不是就可以很乐观,一些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市尚需谨慎。申万宏源桂浩明指出,这一次沪指突破3300点以后,没有像上次站上3200点那样,在这个位置反复震荡整理,而是迅速将股指推高到了3350点上方,从技术上说这样就远离了3300点的引力区,从而证明突破有效。而这样的走势,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另外作为市场乐观预期的一个具体标志,那就是双融余额有了较大的增长,达到了9500多亿元。显然,现在不仅仅是人们看好后市,同时也有增量资金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
桂浩明称,股市向好,这在如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投资者还是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时下股市表现出较以往更多的积极因素,可是它运行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所以,看好后市可以,但不宜太乐观。
信达证券也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市场已经实现向上突破,但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较弱,而上市公司业绩依赖于宏观经济情况,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对市场的边际影响不大,决定未来方向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宏观数据方向以及中观行业趋势,二者若能实现预期向好的共振,则向上空间依然较大,在没有进一步数据证伪复苏预期之前,向上动力不会发生改变。
金百临咨询秦洪提醒称,创业板的调整趋势可能会有所延续。一方面是消化浮筹,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等待新的产业催化剂,以削弱高估值数据所带来的压力。当然,目前创业板的调整,并不是中长期的拐点,而只是强势行情的一次正常休整,也就是说,创业板指在目前点位会反复拉锯。故在操作中,固然不要过分乐观,但也不宜过于悲观,仍然可以保持适宜的仓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于建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1613被浏览408943分享邀请回答1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人民币中间价升破6.159月三创汇改以来新高
第一财经日报
&&网友评论()
  昨天对中间价一举突破6.15大关,其在9月份已经第三次创出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一波涨势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币的短期升值之势。
迅速了解个股压力支撑位,买卖点…
  中国交易中心显示,昨日人民币中间价达到6.1475,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82个基点。在人民币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昨日全天多数时间处于6.12下方,临近收盘时段才缓缓回升至6.12以上。
  从市场的分析来看,多种因素促成了近期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人民币升值加码。部近日发布报告称,美联储延迟缩减量化宽松政策(QE)将暂时缓解新兴市场资产和货币面临的贬值压力。事实上,在美联储QE退出的预期箭在弦上之时,人民币并未出现大幅贬值走势,它与新兴市场整体货币走势出现了明显分化。而如今,美联储放风QE退出推迟,另在会议纪要中提出,美国的基准利率上调也可能到2016年,如此一来,可能将会在短期内暂时解除人民币贬值的外部担忧因素。
  其次,从内因来看,中国经济不再如年初时人们预想的那般糟糕。针对人民币走势,(,)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在接受《第一日报》采访时表示,人民币目前基本不会出现大幅贬值。他认为,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或将企稳,从已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已经呈现走稳迹象。
  (,)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分析称,最近一周,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出现明显升值迹象,目前已经初步摆脱了6至8月间的区间波动形态。刘东亮认为,驱动中间价再次升值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近期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转弱,但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宏观经济在7、8两月出现明显的企稳回升迹象;至少在数据层面上,中国经济并不像市场此前预期的那么糟糕,从而打开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投资人莫泰山最近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认为,今年三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应该启稳回升,目前的状况并不像人们此前想象的那么差。而对于人民币的走势,太快的升值步伐肯定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但出现大幅贬值亦非人们愿意看到的――所以人民币的走势,基本维持在小幅升值的相对稳定状态。
  在基本面企稳的前提下,刘东亮称,预计人民币中间价短期内,比如年底前会继续升值,逐渐向6.10附近靠拢,即期汇率也将在中间价带动下重启升值进程,并在某一时点创出汇改新高,预计年底时即期汇率将位于6.05~6.10区间。
  而影响人民币的另一个压力是,随着10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半年度汇率报告公布时间点的临近,来自国际政治的压力不容忽视。“对于人民币的中期走势,预计将大概率呈缓慢升值进程,但双向波动压力将较目前明显加大,且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刘东亮称。
于舰】 (责任编辑:郭艳艳)
已有&0&条评论
绾虫揪缁煎3173ワㄥ锛剁涓璺17.95癸璺骞锛17.07%锛58.....
当前人气:0
[褰姣ぉㄨ] .cn/view/189514.j.....
当前人气:0
1.1.富17浜'澶х',姣ュ17璁″褰ュぇ瑰.....
当前人气:0
琛涓瑰ソ锛姣ぉ灏遍d涓釜″澶肩锛璧锋ユ定杞拌.....
当前人气:0
归澶淬17娆℃ 扮瑗胯 搴
当前人气:0
缇堕0(浜堕0)锛璺4.72癸17......
当前人气:0
璧璧璁17浣ラ锛借富濂A楠ㄩ哄ㄤ汉Fourier X1杩.....
当前人气:1
拌$宠喘锛17缇3拌17174ョ宠喘锛 缇宠喘浠g锛.....
当前人气:0
娴峰╄杩浼瑙12浠ヤ17浣浼涓涓挎璋达寰璋寸锛.....
当前人气:0
澶у╀濂斤
当前人气:1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6.59.37%8.4410.04%72.6110.0%33.8810.0%
目标涨幅最大
机构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1.5428.00买入38.10--买入6.507.80买入10.92--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有需求 有条件 人民币升值驶入阶段快车道
  4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突破6.50大关,进入6.4时代。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持续下挫和国内抑制通胀的需求,共同促成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升值,而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则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走高。与此同时,对上述三项因素变动需保持密切关注,特别是要警惕下半年美元走势发生趋势性反转给人民币汇率可能带来的影响。
  两因素增加升值压力
  今年内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态势有目共睹。截至4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涨幅已达1.9%,其中仅4月份的升幅就达到0.88%。在人民币升值的背后,美元和通胀成为两个最为主要的关键词。
  年初至今,美元指数从79一路下滑至73以下,4月份最后一周内更是数次刷新2009年8月以来低点。造成美元跌跌不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美元避险功能弱化;二是在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欧元区纷纷加息时,美联储却坚持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息差进一步拉大;三是美国政府债务问题缠身。目前市场投资者普遍预计,在美联储利率政策发出明确的转向信号之前,美元将难以摆脱弱势格局。
  抑制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4月份利率、法定、汇率&三率齐调&,所指向的共同目标便是一举创下32个月新高的3月份数据。进入4月份,类价格在天气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出现同比回落迹象,同时,发改委也采取了一系列稳定价格的举措,预计CPI同比涨幅将较3月份有所回落。
  不过,由于结构性因素及国际因素,我国的通胀形势具备长期化趋势,全年CPI仍可能继续高位运行。从结构性因素来看,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升、房地产调控导致房租上涨、水电公共产品等待涨价等等,都将在长时期内进一步形成新的涨价因素。国际方面,鉴于短期内美元走弱趋势不变,加上利比亚局势动荡、日本灾后重建及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导致供需关系趋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仍将处于高位,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也难以缓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4.2%,出现加快趋势。这一背景下,以升值抗通胀的政策需求越发增强。
  出口高增长创造升值条件
  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强劲的出口增长形势,则为人民币升值的可行性做出了进一步注解。
  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外需。中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体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目前这些经济体仍处于复苏通道中,欧元区中的德国、法国增长势头很好;预计下半年随着房地产去库存化基本结束,美国经济会加速复苏;而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进行,相关需求也会大幅增长。因此,未来我国出口形势值得乐观。数据显示,4月19日结束的2011年春季广交会一期出口成交额为230.3亿美元,同比增长8.9%。由于一期交易产品成交额约占整个广交会的60%,从这组数据可以基本得出未来半年内我国出口形势良好的判断。
  今年以来的出口数据显示,经历了1-2月份的季节性下降后,3月份我国出口重新回到30%以上的高增速。分析人士指出,从近期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来看,预计4月份的出口增速或超出预期。而高速增长的出口数据,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通过加快升值,不但可以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与内需部门争抢资源等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
  年内升值或先快后慢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市场上对于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普遍有所增强,其中激进的机构甚至将全年升值预期上调至6%-10%不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行驶在快速升值的轨道上,但当前的升值速度在下半年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首先,&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是人民币汇改的原则,增强汇率弹性是汇率机制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出现长期单边上涨或者一次性大幅升值。
  其次,包括收紧流动性在内的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初步显效,尽管下半年CPI数据可能仍难以大幅回落,但届时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将明显小于现在。
  第三,美联储加息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加息时点选在明年上半年,投资者预期的转变也会在今年下半年市场上得以体现,届时美元的颓势将得到根本性扭转。
  如此看来,经历了一波阶段性快速升值之后,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下半年明显放缓的可能性较大。以前4月累计升幅1.9%为参照,全年升值幅度或难以超越6%。而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之旅仍将继续在双向波动过程中以既定的渐进步伐前行。(本报记者 葛春晖)
  昨日热闻:
  关于人民币A股的新闻
  超跌反弹意愿强烈 A股有望迎5月&开门红&
  升值加息传言已沸沸扬扬 五一前后相继上演?
  周评:A股回调压力加大 人民币汇率连续闯关
  美媒就人民币升值提议:美国应对中国资产征税
  人民币对美元首破6.5关口 加速升值态势明显
  美国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人民币逼近6.4时代
  手机看新闻
  四大券商激辩升值主题 题材股表现或低于预期
  招商证券:
  升值盛宴下把握三类机会
  当前的市场有点类似于历史上估值顶部出现而业绩顶部出现之前的那个阶段,由于成本上升而政策限制涨价,未来企业业绩是否会低于预期值得关注。我们预计,与今年的2、3月份相比,未来市场涨势较难持续,而且一旦盈利预期下调成为现实,则市场回调就在所难免,一季报或是上市公司盈利的拐点。在市场缺乏整体性机会的背景下,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投资盛宴将继续。建议投资者重点把握三类机会:其一,升值将增加海外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故看好H股折价率较高的行业,如银行、等;其二,看好受益于进口成本节约如钢铁、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的机会;其三,看好外币负债较多的航空板块等。
  题材股表现或低于预期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似有加速升值的迹象。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单边升值态势,且升值速率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参考人民币NDF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超预期的程度明显上升。我们认为,本轮加速升值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输入性通胀问题难以治愈,同时美元指数的持续弱势也给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提供了条件。
  投资机会方面,参考1973年2月日本一次性升值和1973年6月德国一次性升值的经验,我们认为,在基于输入型通胀压力而做出的本币升值过程中,造纸以及航空等升值题材可能具备机会,但这种机会不确定性较高,且相关升值题材的板块影响力弱于经济及通胀主线给板块所带来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缺少货币放松支撑的条件下,升值题材的表现会更差。
  就与我们更为相近的德国来说,由于控通胀所带来的经济硬着陆,由于热钱外撤加上货币收紧不变的流动性变化,一次性大幅升值所带来的板块超额收益,主要体现在具有强防御属性的板块,以及之前涨幅并不剧烈的非周期性板块上。对中国目前而言,非周期性板块虽已有所下跌,但鉴于去年涨幅过大,整体估值仍需一定的调整时间,但其中较为细化的个股仍具备一定的配置意义。
  华泰证券:
  三角度把握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中美贸易中国内持续的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外汇流入以及货币超发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压力,同时美国经济艰难复苏要求有宽松的国际环境,因此国内外经济的再平衡要求人民币升值;二是经济持续的强劲增长使货币有升值的内在要求;三是短期来看,国内紧缩政策导致的利差扩大对货币涌入中国起到推动作用,而在物价上涨背景下的汇率工具有助于降低成本,并降低通胀压力。
  具体而言,人民币升值主要会催生三类投资机会。其一,进口成本下降,对于需要进口设备、原材料企业来说,成本降低了,如进口铁矿石、原油、纸浆、各种设备等;其二,升值会产生外汇汇兑收益,持有外债的企业将减少实际偿还额而受益,如航空企业持有外债较大;其三,人民币资产升值将令持有人民币资营的企业财富效应明显,如房地产业、银行业,这些企业还将受到外资的追捧。当然,人民币升值,一些出口行业也将受到损失,如纺织服装、、、等。
  民生证券:
  航空板块吸引力提升
  当前国内调控面临政策困境,加息吸引热钱加速流入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我们估算一季度流入的热钱总量达9300亿元,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季度;四月至年底到期央票还有近2万亿元,央票调控自顾不暇;准备金率已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上调的空间有限。因此,人民币升值必然加速,年底有望达到6.16。
  从行业需求来看,4月航空运输业已逐渐进入旺季,航空需求增速已现反弹,4月将回归双位增长。我们认为,在人民币升值加速、高铁大幅减速、油价趋稳、行业旺季来临这四大催化剂的作用下,航空股的投资机遇已经到来。目前航空整个板块涨幅最小、最具有估值吸引力,故全年30%的涨幅值得期待,据测算升值7%将可增厚国航和南航EPS约0.2元。(魏静 整理)
  昨日热闻:
  关于人民币A股的新闻
  超跌反弹意愿强烈 A股有望迎5月&开门红&
  升值加息传言已沸沸扬扬 五一前后相继上演?
  周评:A股回调压力加大 人民币汇率连续闯关
  美媒就人民币升值提议:美国应对中国资产征税
  人民币对美元首破6.5关口 加速升值态势明显
  美国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人民币逼近6.4时代
  手机看新闻
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人民币暴力拉升背后的真相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lpha。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延续8月底以来的强劲升势,人民币9月前六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超过2.5%。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双双突破6.47,无论是连涨时间还是升值空间都创下两年来新高。
  离岸人民币日内也连破6.48、6.47、6.46、6.45四大关口,升至6.4488。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更是升破6.44关口,日内涨近600点,10天内暴涨2100点。
  这涨势,整的空头直接怀疑人生!好在,人民币空头并不多了。
  德商分析师周浩称,人民币的突然“失控”,事实上也表明市场的头寸开始过于集中于美元卖盘,这样的交易逻辑很简单:市场认为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在“十九大”之前出现大幅度的贬值,因此只能选择做多人民币来获取其稳定的利息收入,而在这之前需要美元的企业,也只能考虑尽快结汇。这就造成了一种自我加强式的循环效应。
  翻译过来就是:炒作、投机。这跟我们之前的观点基本一致。
  当然,还有一种阴谋论的说法,我们不置可否,大家看看就行了:
  此前赌人民币升值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TRF),这些头寸在2015年8月开始人民币贬值大潮中被“血洗”,在日之前进行的一些交易,是TRF最后的遗产,多数都是两年期合同,而这些交易在今年8月已经逐步到期,对于这些“最后的人民币多头”来说,他们牺牲了在黎明前――他们没有等到人民币在9月初的疯狂升值。
  人民币暴力拉升央妈有恃无恐
  人民币汇率的暴力拉升,让央妈也有恃无恐。
  四位消息人士周五晚间透露,中国央行将自下周一(11日)起将外汇风险调整为零;而在9月1日至10日发生的相关业务仍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
  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大约是在月左右推出,要求银行根据代客的购汇头寸来缴纳一定水平的准备金,而这部分准备金的利率为零。这部分准备金以美元形式缴纳,意味着银行“牺牲了”这部分美元的利息收入,所以就需要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需要购汇的企业,而在外汇市场上,此前20%的准备金大约等于一年购汇成本增加3分钱。
  “正如之前预期和建议的,在人民币极速走升的情况下,考虑到美元的弱势和欧元区经济的持续复苏,现在取消20%购汇风险准备金以便让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为最佳时间点。”
  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号),将境内金融机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所需提取的外汇风险调整为0%。
  什么意思呢?我们从最简单的代客远期结售汇说起。
  从银行的角度看,售汇就是收企业或个人的人民币,按照某一汇率兑换成相应的外币(不妨假设为美元),就是说收人民币,卖美元。对企业或个人而言便是购汇,即出人民币,买美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售汇与购汇是同一种意思。
  远期购汇业务有很多形式,包括掉期、期权与远期合约等。我们在这简单起见,以远期购汇合约为例来看,它是指企业(个人不允许参与)与银行签订一份合约,约定未来以一个固定的汇率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
  举个例子。假如说现在企业A与银行签了一份远期购汇合约,约定2017年12月将以1:6的汇率购买1亿的美元。但1个月后,同样在2017年12月到期的远期购汇合约,约定汇率变成了1:7。
  这意味企业A在此前所签的远期购汇合约更值钱了。因为按一开始A签的合约算,买1亿美元只需要6亿人民币,现在买1亿美元要7亿人民币。只要企业A让银行在市场上协助平盘,让合约价值变现,即可获利。
  所以,市场上一旦有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带有投机目的的企业就会加大对远期购汇合约的需求,做空人民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也会加大对远期购汇的需求,以锁定未来的购汇成本。
  而银行在与企业签订远期售汇(客户购汇)协议后,会相应在即期市场上买入美元持有至远期售汇合同到期,抛售人民币,从而将远期的贬值压力传导至即期市场,带来人民币的即期汇率贬值。
  这种现象在2015年“811汇改”后一度盛行。
  人民币在中间价改革后,有着很浓重的贬值预期,很多企业都纷纷在境内与银行签署远期购汇合约,进行投机或跨境套利交易(即境内远期购汇,境外远期结汇谋取远期汇差),做空人民币。
  受此影响,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在2015年8月飙升至788亿美元,净结汇-679元(远期售汇远大于结汇),是2015年上半年单月最大值的三倍左右。
  取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人民币持续升值趋势要结束了?
  事实上,如果把人民币与美元都看做一项资产,那么企业加大远期购汇需求,其实就是甩掉贬值的资产―人民币,持有增值的资产―美元。
  演化后,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实现,增强,再实现,一贬再贬。
  要止住这种趋势,央行有两种手段,一是消耗手中的外汇储备资金,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或利用远期市场进行干预;二是在制度上下功夫,提出有效对付人民币空头的举措。从持续性看,消耗外储终究有个限度,非长久之计,后者才是正道。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央行在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号文),提出要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一年,无息。
  应计提外汇风险准备金=上月银行远期售汇签约额*20%
  这意味着,以后银行要进行1亿美元的远期售汇,在下个月就必须提交2000万美元的无息外汇风险准备金(类似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如果银行采用拆借的方式融入美元来凑足这2000万,那么银行就要付出相应的融资成本,如果采用自有美元资金,那同样存在机会成本。
  为保证自身收益,银行就会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占用所要耗费的成本转移给购汇的企业。比如说之前远期购汇合约约定的汇率是1:7,现在由于要提外汇风险准备金,成本提高,银行可能就会要求1:7.2的比例来兑换美元,每一单位美元多收0.2元的人民币以充当成本补偿。
  如此,央行就借由银行实现了提高企业的远期购汇成本,打击人民币空头与跨境套利势力的目的。
  但现在,情况与2015年8月完全不一样了。
  人民币在今年一直是处于一个升值的趋势。尤其是在5月底,央行提出逆周期因子调控后,人民币在外部政策落地受阻叠加政治风险、欧元区复苏强劲使美元持续走弱、利差扩大、国内出口强劲贸易顺差修复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开始持续走强。
  势头十分迅猛,在近几天已经突破了6.50的关口,创下近两年的新高。人民币开始转为强势的升值预期,远期售汇签约缩减,远期结汇量开始上行,净结汇额在近两年内首次取得连续多月的正值。
  取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人民币持续升值趋势要结束了?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央行提出要将2015年推出的20%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打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已经阐述过要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现在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从5月底的6.90升至突破6.50,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内单边升了4000多个基点,显然是与央行的基本稳定、双向浮动的政策方针背道而驰。
  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在2015年推出时,是外汇供不应求的失衡局面,现在形势不同了,外汇供需失衡逐渐修复,趋衡。
  现在过于强势的人民币全方位升值已经影响了国内的出口。一个例证是,刚刚公布的8月贸易账,在美、日、欧等国PMI向好均取得年内高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仍大幅放缓。
  从效果来看,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本身就释放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信号,而其实际作用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远期购汇成本。按照8月远期售汇签约额75亿美元计算,准备金率的调整将给银行节省15亿美元的头寸与相应的融资成本。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未来人民币继续维持如此迅猛升势的概率较小。
  一来现在央行已经注意到人民币的“异常”的升势,释放出了稳定的信号,如果升值趋势不减,那么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出手。
  二来当前人民币突破6.50,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买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举措出来后,升值预期会受到一定影响,购汇盘可能会出手抄底,结汇盘则会相应的收敛,等待未来更具竞争力的结汇价格,从而打压人民币的升值动力。
  三来贸易顺差在升值压力下会收窄,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现在国内这一轮原材料与中间品价格上涨,并非源于持续的需求端扩张,而是供给收缩,从PPI向CPI传导不通畅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比于消费品,贸易品的结构与工业品更为相似,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国内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纹钢,价格已经超过了欧盟和。中外价差这种的收窄,加快进口替代国内产品,我们看到去年8月以来进口增速持续快于出口增速。
  人民币兑美元和一揽子货币的升值,也将逐步反映到进出口上来。双重压力之下,预计贸易顺差将逐步被挤压。这会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因为虽然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长期来看汇率还是由贸易顺差等基本面因素决定。
  下游出口企业没法活了
  供给侧改革,把上游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炒了起来,价格压力传导给中游,中游企业又把价格压力传导给下游。下游企业,传,不,去。
  本来,国内需求疲软,下游企业还可以通过出口活命,现在人民币升值了,最后一条路也堵住了。
  人民币贬值,中国出口企业不一定捞得到好处,但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企业一定会承担压力。
  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中国出口企业虽然劳不到大便宜,但是至少能够维持以前的利润率;现在人民币开始升值了,对比起,自己承担压力吧,敢议价,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立马过来抢市场。
  这不只是逻辑推理。刚刚公布的8月贸易账,在美、日、欧等国PMI向好均取得年内高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仍大幅放缓。
  8月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为58.8%、57.4%,均创2011年4月以来新高;同时,8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1.7%,为年内次高点。
  但是,中国8月中国外贸增速出现超预期回落,出口增速更是下滑至个位数。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出口1.35万亿元,仅仅增长6.9%。
  在弱势美元及国内经济偏稳等背景下,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只能说明人民币升值已经伤害了出口。
  前面涨价,汇率升值压价,下游企业的日子真难过。人民币再这么升下去,估计下游出口企业要死一批。
  央妈此时出手,就是一个信号,有意引导人民币在这一位置稳定且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
  况且,人民币贬值只是危及境内资产价格,人民币升值危及的是创造价值的企业。孰轻孰重?
  升值背后的隐患:美元短缺
  人民币虽然升值,但是境内美元仍然短缺。
  一方面,企业的存量结汇消耗着银行的美元存款;另一方面,即期市场人民币节节攀升导致美元空头积聚,增加了在掉期和拆借市场补充美元头寸的需求,近两周多家银行的货币台都感受到美元流动性的压力。
  过去两周来,境内美元掉期短端在多个交易日明显低率平价,隔夜掉期点和一日期掉期点一度以低于1.0的价格成交,而通常的报价在3.0附近;美元拆借利率也小幅攀升,多家经纪商的报价显示,美元隔夜拆借利率从此前的1.22升至1.26。
  “最近一两周美元流动性很紧,掉期短端下到零点几也是很少见的,不过目前市场还没有出现恐慌。”一中资行外汇交易主管称。
  他并表示,随着人民币连续上涨,有些企业将存量美元拿出来结汇。这些美元存款本来由银行对其进行管理,现在结汇之后银行的外汇头寸少掉一块,就需要从掉期或者拆借市场把美元买回来。这样一来美元需求增加,在掉期和拆借市场美元流动性就显得紧张。
  亦有外资行交易员指出,人民币兑美元连续上涨,对于机构自营而言,几乎没有人愿意做多美元。银行间市场大量的美元空头积聚,就需要通过掉期短端筹措美元资金,令美元流动性的紧张加剧。
  “现在人民币涨这么猛,银行自营盘的美元空仓是在显着增加的,需要通过掉期短端buy/sell来补充流动性。”他称。
  企业的存量美元结汇,只是将企业头寸转化为银行头寸,这部分美元依然在境内,银行间市场的美元量并没有减少。如果美元紧张,应该是离开了银行间市场,要么被央行收走,要么资金出境。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严控资本外流的做法使得真正想进来的资本也会犹豫不前。美元进来就出不去了,傻子才会进来。
  接下来的逻辑是,未来经济好转当央行试图放松管制时,资本会迫不及待的涌向境外,短时间内造成货币贬值压力大增,央行只能重回资本管制的老路,不然资本的持续外流有可能导致触发货币危机。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Alpha
(责任编辑:娄在霞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人民币暴力拉升背后的真相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欧元对人民币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