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指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传承的作用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日&&浏览次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议 在深圳大学召开
721370 9 “高举旗帜,围绕大局,加强建设,有所作为”的目标,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利用高校学科齐全、人才众多、成果丰硕的优势,进一步
12345提高管理效率。主要是
6629 引自省教育厅网站:
[] |&&&&&&&&&&&&&&&&&&&&&&&&&&&&&&&&&&&&&&&&&&&&&&&&&&&&&&&&&&&&&&&&&&&&&&&&&&&&&&&&&&&&&&&&&&&&&&&&&&&&&&&&&&&&&&&&&&&&&&&&&&&&&&&&&&&&&&&&&&&&&&&&&&&&&&&&&&&&&&&&&&&&&&&&&&&&&&&&&&&&&&&&&&&&&&&&&&&&&&&&&&&&&&&&&&&&&&&&&&&&&&&&&&&&&&&&&&&&&&&&&&&&&&&&&&&&&&&&&&&&&&&&&&&&&&&&&&&&&&&&&&&&&&&&&&&&&&&&&&&&&&&&&&&&&&&&&&&&&&&&&&&&&&&&&&&&&&&&&&&&&&&&&&&&&&&&&&&&&&&&&&&&&&&&&&&&&&&&&&&&&&&&&&&&&&&&&&&&&&&&&&&&&&&&&&&&&&&&&&&&&&&&&&&&&&&&&&&&&&&&&&&&&&&&&&&&&&&&&&&&&&&&&&&&&&&&&&&&&&&&&&&&&&&&&&&&&&&&&&&&&&&&&&&&&&&&&&&&&&&&&&&&&&&&&&&&&&&&&&&&&&&&&&&&&&&&&&&&&&&&&&&&&&&&&&&&&&&&&&&&&&&&&&&&&&&&&&&&&&&&&&&&&&&&&&&&&&&&&&&&&&&&&&&&&&&&&&&&&&&&&&&&&&&&&&&&&&&&&&&&&&&&&&&&&&&&&&&&&&&&&&&&&&&&&&&&&&&&&&&&&&&&&&&&&&&&&&&&&&&&&&&&&&&&&&&&&&&&&&&&&&&&&&&&&&&&&&&&&&&&&&&&&&&&&&&&&&&&&&&&&&&&&&&&&&&&&&&&&&&&&&&&&&&&&&&&&&&&&&&&&&&&&&&&&&&&&&&&&&&&&&&&&&&&&&&&&&&&&&&&&&&&&&&&&&&&&&&&&&&&&&&&&&&&&&&&&&&&&&&&&&&&&&&&&&&&&&&&&&&&&&&&&&&&&&&&&&&&&&&&&&&&&&&&&&&&&&&&&&&&&&&&&&&&&&&&&&&&&&&&&&&&&&&&&&&&&&&&&&&&&&&&&&&&&&&&&&&&&&&&&&&&&&&&&&&&&&&&&&&&&&&&&&&&&&&&&&&&&&&&&&&&&&&&&&&&&&&&&&&&&&&&&&&&&&&&&&&&&&&&&&&&&&&&&&&&&&&&&&&&&&&&&&&&&&&&&&&&&&&&&&&&&&&&&&&&&&&&&&&&&&&&&&&&&&&&&&&&&&&&&&&&&&&&&&&&&&&&&&&&&&&&&&&&&&&&&&[第1216页]&&&&&&&&&&&&&&&&&&&&&&&&&&&&&&&&&&&&&&&&&&&&&&&&&&&&&&&&&&&&&&&&&&&&&&&&&&&&&&&&&&&&&&&&&&&&&&&&&&&&&&&&&&&&&&&&&&&&&&&&&&&&&&&&&&&&&&&&&&&&&&&&&&&&&&&&&&&&&&&&&&&&&&&&&&&&&&&&&&&&&&&&&&&&&&&&&&&&&&&&&&&&&&&&&&&&&&&&&&&&&&&&&&&&&&&&&&&&&&&&&&&&&&&&&&&&&&&&&&&&&&&&&&&&&&&&&&&&&&&&&&&&&&&&&&&&&&&&&&&&&&&&&&&&&&&&&&&&&&&&&&&&&&&&&&&&&&&&&&&&&&&&&&&&&&&&&&&&&&&&&&&&&&&&&&&&&&&&&&&&&&&&&&&&&&&&&&&&&&&&&&&&&&&&&&&&&&&&&&&&&&&&&&&&&&&&&&&&&&&&&&&&&&&&&&&&&&&&&&&&&&&&&&&&&&&&&&&&&&&&&&&&&&&&&&&&&&&&&&&&&&&&&&&&&&&&&&&&&&&&&&&&&&&&&&&&&&&&&&&&&&&&&&&&&&&&&&&&&&&&&&&&&&&&&&&&&&&&&&&&&&&&&&&&&&&&&&&&&&&&&&&&&&&&&&&&&&&&&&&&&&&&&&&&&&&&&&&&&&&&&&&&&&&&&&&&&&&&&&&&&&&&&&&&&&&&&&&&&&&&&&&&&&&&&&&&&&&&&&&&&&&&&&&&&&&&&&&&&&&&&&&&&&&&&&&&&&&&&&&&&&&&&&&&&&&&&&&&&&&&&&&&&&&&&&&&&&&&&&&&&&&&&&&&&&&&&&&&&&&&&&&&&&&&&&&&&&&&&&&&&&&&&&&&&&&&&&&&&&&&&&&&&&&&&&&&&&&&&&&&&&&&&&&&&&&&&&&&&&&&&&&&&&&&&&&&&&&&&&&&&&&&&&&&&&&&&&&&&&&&&&&&&&&&&&&&&&&&&&&&&&&&&&&&&&&&&&&&&&&&&&&&&&&&&&&&&&&&&&&&&&&&&&&&&&&&&&&&&&&&&&&&&&&&&&&&&&&&&&&&&&&&&&&&&&&&&&&&&&&&&&&&&&&&&&&&&&&&&&&&&&&&&&&&&&&&&&&&&&&&&&&&&&&&&&&&&&&&&&&&&&&&&&&&&&&&&&&&&&&&&&&&&&&&&&&&&&&&&&&&&&&&&&&&&&&&&&&&&&&&&&&&&&&&&&&&&&&&&&&&&&&&&&&&&&&&&&&&&&&&&&&&&&&&&&&&&&&&&&&&&&&&&&&&&&&&&&&&&&&&&&&&&&&&&&&&&&&&&&&&&&&&&&&&&&&&&&&&&&&&&&&&&&&&&&&&&&&&&&&&&&&&&&&&&&&&&&&&&&&&&&&&&&&&&&&&&&&&&&&&&&&&&&&&&&&&&&&&&&&&&&&&&&&&&&&&&&&&&&&&&&&&&&&&&&&&&&&&&&&&&&&&&&&&&&&&&&&&&&&&&&&&&&&&&&&&&&&&&&&&&&&&&&&&&&&&&&&&&&&&&&&&&&&&&&&&&&&&&&&&&&&&&&&&&&&&&&&&&&&&&&&&&&&&&&&&&&&&&&&&&&&&&&&&&&&&&&&&&&&&&&&&&&&&&&&&&&&&&&&&&&&&&&&&&&&&&&&&&&&&&&&&&&&&&&&&&&&&&&&&&&&&&&&&&&&&&&&&&&&&&&&&&&&&&&&&&&&&&&&&&&&&&&&&&&&&&&&&&&&&&&&&&&&&&&&&&&&&&&&&&&&&&&&&&&
<font color="#03-2012 &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光临本站者,深表欢迎!
电话:(0 传真:(9 地址:中国深圳
深圳大学文科楼七楼&
温馨提示:本站点为公益性学术网站,相关文章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国际--人民网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创造性事业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要拥有、掌握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要拥有、掌握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思想保证、价值导向、精神动力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和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经济、政治以巨大的反作用。先进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文化是落后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它不仅违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背离,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阻碍作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是先进文化同落后文化斗争的过程,也是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的过程。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记录、存储、加工和传承社会信息;二是影响、制约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结果;三是调控社会实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是超越现实局限性、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想,为社会进步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类为什么能够认识和了解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足迹?为什么能够不断地积累和扩展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各种知识,并向着新的未知的领域进军?为什么能够不断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避免在各种灾难中陷于毁灭?为什么能够不仅按照自然的尺度而且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世界,创造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世界?所有这些,都必须从先进文化中寻求答案。先进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和基本条件,是把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一向重视先进文化在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科学分析,深刻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前进方向,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8―709页)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中国经济、政治特别是文化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正确分析了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和科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精辟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论述,认为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贯通古今,放眼未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建设先进文化的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新的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基本依赖条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可以断言,谁能够拥有和掌握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谁就占据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球图片赏析
(责任编辑:王金雪)
相关专题? ?
国际博览:
热点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九十
井琪&崔宪涛
日10:35&&&来源:
原标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当我们以冷静、求实的态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就不难发现,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能够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西方国家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功不可没。它们为西方文明价值观披上了普世价值和合法外衣,增强了西方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他还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一样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如果马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主流媒体要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舍得拿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蜚声中外、家喻户晓,就在于利用了央视的强大覆盖力、传播力,向亿万观众打开一扇窗,让无数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传承优秀文化,媒体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枯燥的汉字书写办成引发广泛关注、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就在于大胆创新。媒体要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领导干部要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继承者、自觉传播者和带头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上的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人始终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于实践,而不是用于装潢门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重要的是践行民族优秀传统,例如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洁的官德、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等。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含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此作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他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抓好学习和运用两个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要刻苦学习。“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带头作出了表率。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修养,博览群书,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其文章和讲话中,大量引用我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横贯上千年,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二是要科学借鉴。带头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践、日常行为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文,从来都不是简单套用,而是紧密联系实际,用来说明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中国气派、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现代领导者。
  (作者:井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编审;崔宪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社长,编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
我的图书馆
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
&&&&& 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
&&&&&&&&&&&&&&&&&&&&&&&&&&& 王忠诚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人类科学体系中的三大科学门类。这三大科学门类之间既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呈三足鼎立之势,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大科学生态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三者之间共生共荣的三位一体关系及其协调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处理好三大科学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制定好宏观科学政策体系,促进各门科学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从而顺利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基本差异和区别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三门不同的科学,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特殊质的规定性及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相互之间在对象、方法、成果、价值与机制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差别。    1.1 三大学科在研究对象及手段上的差别  (1)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当然是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人文科学即“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科学”[1],“主要指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2]。&人文科学的对象即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它从根本上说是“拟人主义和人类本位主义”的[3]。与自然客体的物态实在性不同,&它可近似地看作是一种心态性的精神存在,价值本位、主客一体、虚实结合是它最为突出的三大特征。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客体在客观性程度上,是介于自然客体与人文客体之间的中间层次,它作为自然进化链条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基础,兼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但又不与任何一方完全等同。社会客体大体上可看作是一种刚态性的人化存在,具有与自然客体和人文客体不同的整体性、经验性及规范性等方面的特点。  有必要指出的是,社会客体和人文客体都是有别于天然自然客体的人的对象化存在,现实存在着的社会,总是一种人文化的社会、而人文也总是一种社会化的人文,两者之间密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它们的界限常常显得十分相对和模糊,这也正是造成许多人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混淆或等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尽管社会客体和人文客体的界限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模糊性,在两者之间也确实并不存在一条绝对分明、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它们在本质内涵、组成结构、存在形式、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差别确是客观存在且十分显著的,分别研究社会客体的社会科学和研究人文客体的人文科学也因而不能相互等同、相互取代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和艺术学之间所存在的重大差异清楚的看出来。  (2)客体与手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认识不同的客体从客观上要求运用不同的认识手段。  自然客体由于是客观实在的和可以重复出现的,认识主体要准确地描述和揭示自然客体的具体本质与规律,就必须对之进行反复的观察和实验、反复的分析和计算,从中发现一些客观、稳定和确切的内在联系,因而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等成了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方法;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认识的真理性,基本上是依靠实验证明和数学方法予以保证的。  社会客体由于具有近似于客观实在性的客观刚态性和某种程度的运动周期性,研究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之进行某些观察和实验,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乃至必须运用各种形式化、定量化、数学化方法的。但“要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都进行准确的定量描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4],&各种定性分析方法迄今仍是社科研究必须采用的有效方法。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在一定的定量分析的前提下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才更有可能接近社会真理。  人文科学由于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本体,它在认识方法上同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科学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排我与融我之别”、“情感的中立与偏向之别”和“透视与感悟之别”[5]。显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仰、文化、价值等问题,必须运用人学本体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完全或者主要依靠观察实验、逻辑分析,数学计算是不能奏效的。各种感悟、反思、直觉、情感思维、价值判断等方法,必然地构成了正确有效地认识人文客体的主导性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    1.2 三大学科在价值形态上的差异  三大学科在价值形态上更是表现殊异、各具特色。  (1)首先从价值目标上说,&自然科学主要是获得关于自然的真理性认识和创造满足人的整体需要的物质手段;社会科学则是探求社会规律、改造社会现实和建设合理的社会;而人文科学的价值目标则洞悉价值真谛、创造文化意义、提升人生质量和构筑理想的人文世界。  (2)其次从价值功能上说,&自然科学与其转化技术是首要的生产力,它的价值功能最集中、最直接地表现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硬件建设方面;社会科学的作用是提供决策咨询、调节社会运行、协调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发展,其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推进制度文明建设方面;而人文科学的作用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现实、促进人的发展和指导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3)从价值评价上说,自然科学评价标准是客观、&逻辑和国际性的;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实效、功利、多元和历史性的;人文科学的评价标准是精神、民族、主体和相对性的。对于同一人文理论、方法与现象,人们往往会作出不同的评价。从价值实现形式上说,自然科学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转化为各个生产力要素和经济效益;社会科学能够通过一定的领导机制转化为决策方案、方针政策、管理效益和制度规范;人文科学则能通过教育和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文化人格和文化成果。    1.3 三大学科在宏观发展机制上的差异  三大科学在宏观发展机制上也有不少重要差异。除了动力机制、目标机制以及评价与转化机制等方面的差别外,最明显的就是三者有着不尽相同的进步机制。纵观科学史,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不断积累、接力传递和与时共进的。近代超过古代、现代超过近代,后面的成果总是对此前成果的扬弃、发展与超越。社会科学发展从总体上说也有近似于自然科学的接力效应,它是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步共进的。但由于受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科学在某些时期出现逆转、蒙难和谬误泛滥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象我国“文革”时期社会科学所遭受的浩劫与屈辱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而人文科学可以说基本上不具有这种与时共进的同步发展机制。前已述及,人文科学是对现实的某种批判、拓展和超越,它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科学与人文发展比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后代的人文成就逊色、落后于前代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象古希腊的哲学与雕塑、达·芬奇绘画、贝·多芬音乐,中国古代先哲的人文思想、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梦》所达到的水平,谁能说已被当代人超越了呢!  从学科对象和认识主体方面来说,人文科学所面对和求解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正是需要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要重新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象生活中的美丑和善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类的人文问题,不论已有多少先哲前贤已作过多少探讨,也代替不了当代人的重新思考;不论一个人是否受过专门的训练、是否进行过专门研究,只要他关于人、人生意义一类问题的感悟、体验是真切、独到的,那就是有价值、值得注意和交流的。正是由于人文基本问题的普遍持续性、常说常新性和日常介入性,由于人的个体生命的周而复始性以及个体发育对其种类进化的简缩重演性,使得人文探索、人文科学与人文成果,不必具有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鲜明的公理演绎机制和接力超越机制。      2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一体关系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虽然是3门不同的科学,&但实质上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联结、不可割裂与偏废、生态共生与共荣的三位一体关系,其突出特征就是3大科学之间在学科地位上互补一体、&在运动规律上整合一体,在发展趋势上融汇一体。    2.1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地位上的互补一体  (1)在三大科学当中,&自然科学独立发展和取得合法地位的历史最久,投入的人财物力最多,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水平也最高。由此而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就是:自然科学在人类全部科学系统中处于基础和前提性的地位,它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具有理论先导、实践开拓、建构范型和物质保障诸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作为技术之母和首要生产力,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的许多定量分析方法和理论建构方法,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摆脱单纯的经验描述、模糊定性、主观思辩状态所必须借鉴和运用的方法;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和现代化,更必须广泛学习和吸收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范式、经验以及组织方式、方针政策和调控机制。可以说,没有自然科学及其不断发展,整个科学大厦将失去依托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就不可能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2)社会科学由于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因而它在客观性程度和普遍性水平上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人才培养、科学能力提高、科学战略选择、科学政策制定、科学成果转化以及科学环境改善和科学异化消除,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如果失去了社会科学的积极作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就失去了了理念指导、中介调控和制度支持,因而也就难以正常的发展。  (3)关于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迄今仍有许多人根本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独立地位;近年来有些学者呼吁要承认和恢复人文科学的相对独立性,但对其在科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仍是含混的。笔者认为,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水平决定的。如果我们承认人是社会的主体、中心,承认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只是用于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人的目的和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那就应当明确承认以人的生存价值及其精神表现为对象的人文科学,在人类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与灵魂的地位,它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具有根本性的定向、依据、评价和选择作用。  人文科学的核心与灵魂地位本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自近代以来,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眼前实利、醉心于“征服”自然和盲从科学主义思潮,终于导致了当代严重的生态失调、发展畸形,将看似“无有”实则“大有”的人文科学排挤到了边缘,使其倍受冷落,它所造成的代价是惨重的。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饱受生态破坏之害和精神家园失却之苦的当代人已渐醒悟到,只有人的整体幸福、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才是科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对既可造福人类又可毁灭人类的巨大科技力量,我们必须相应超前性的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主旋律、确立人文科学的统驭地位和加大人文手段的开发利用,切实有效地使科学技术接受人文调控、承载人文目标和促进人文发展。否则,如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人文目标和人文控制的话,则会造成科学的滥肆运用和严酷异化,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4)在现代条件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已高度组织化、职业化,形成了一个由多种要素、环节和层面组成的庞大系统。三大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从系统要素的角度看,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各个学科要素的渗透一体化。例如,在科学方法上,自然科学的数学与逻辑方法、观察与实验方法等已被大量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而社会与人文科学的价值分析、模糊思维、历史主义等方法也已引入到自然科学领域;在科学成果上,自然科学的许多概念、理论、观念和社会与人文科学的许多概念、思想等也已大量相互移入。此外,三大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大量交叉与重合、在科学主体上的相互结合与协作也日益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要素的渗透一体是科学系统呈三位一体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科学要素的渗透一体,则三大科学在宏观整体上的三位一体就难以实现和发展。    2.2 三大学科在运动规律上的整合一体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探求客体规律的活动,这种探求客体规律的活动是客观存在、稳定展开和持续进行的,因而它本身也是有规律的。虽然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文规律之间有着质的差异性,分别探讨这三种规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运动规律上也各有特殊性,但一般总是寓于个别,在三大科学的具体、特殊规律之中就客观的蕴涵着一些普遍、共同的规律,三大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总是客观地接受着这些普遍规律的支配与制导。根据目前比较公认、可以确认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学规律主要有:科学关系适应科学能力的规律;科学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规律;科学积累与科学创新对立统一的规律;科学认识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科学的加速增长和重心转移规律等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运动规律上的这种差异性协同和整合一体,是科学总体发展的内在依据和支配力量,三大科学之间的三位一体发展状况可以说是科学规律体系合力作用的结果。    2.3 三大学科在发展趋势上融汇一体  现代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处在无穷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演化过程之中的。在社会大系统这个开放系统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总是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保持着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正是这种学科间的不平衡决定了三大科学在总体发展上趋向有序和融汇一体化。  三大科学的融汇一体化首先有着哲学的本体论前提,这就是自然、社会、人文的世界统一性及其普遍联系,三大不同的科学客体在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中不过是统一的物质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次,三大科学的融汇一体还有着主体性根据。科学的创造主体是人,人作为科学主体具有统一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进行着统一的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人文认识;建构着统一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大科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与活动,可以说都根源与人的主体性结构与功能。  再次,三大科学的融汇一体还有着坚实的认识论基础,即人的认识都是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推进的。随着个别与一般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升华,必然形成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现象的整体性、统一性认识,最终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走向汇合。然而科学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是客观、实证的,来源于实践、受动于实践、验证于实践、取决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科学的生命源泉和本质属性。由于当代人类的实践主体趋于智能化和协作化,实践客体的时空范围空前扩大,实践手段日益综合集成和高效化,其实践的目标模式已经转变为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要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必须持续协调的发展,从而构成了推动三大科学趋于融汇一体的强大实践基础和实践动力。      3 促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要求我们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虑,在进行科学体制改革、确立科学战略和制定科学方针政策时,注意使三者配套联动、相互协同,保持科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综合平衡,这就是说必须坚持和贯彻使三大科学协调发展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    3.1 系统-环境协调原则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们时刻都处在与外部环境的双向互动之中。从根本上说,三大科学的协调发展效应只有在科学系统同社会环境保持良性互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此来看,创造良好适宜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三大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贯彻系统——环境协调发展原则首先要求科学适应社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必须满足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就必须改革三大科学的体制、转化三大科学的机制,将三大科学活动的重心切实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轨道上来。其次要求社会适应科学,即社会要满足科学的需要、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科学投入、科学政策、科学立法以及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上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    3.2 投入—产出协调原则  科学研究是一种专门从事知识生产的社会活动,首先进行一定的投入、而后追求一定的产出,这是科学活动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不进行足够强度的投入则不仅较高的产出无法实现,而且整个科学系统都将陷入困境和萎缩状态。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哪一门科学的投入越多、支持越大则其就规模大、功能强、产出多;反之就产出少、功能衰。所谓科学是否景气、是否受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其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要实现三大科学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在科学投入上进行协调,即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经费分配、人力配备、条件建设方面依其实际需要大致匹配;其次是要在科学产出上进行协调,主要就是使其在课题完成、成果取得、效益创造、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等方面大致相称。    3.3 结构—功能协调原则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是一个结构——功能体,三者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表现就是它们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相互协调。按照现代科学关于结构与功能基本关系的原理,科学系统的结构配置状况与其功能发挥水平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我们要提高科学系统的功能水平就必须调整科学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调整科学结构可以获得某种预期的科学功能。贯彻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包括功能协调和结构协调两个基本方面。  功能协调的基本含义和要求就是: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来预设、配备和提高自然科学能力,使自然科学发展切实肩负起支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根据社会管理效益提高和制度文明建设的要求来优化配置社科资源和提高社科能力,使社会科学发展有效担负起提高社会管理效益、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和科教文化制度的重大任务;根据造就“四有”新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来加强人文科学建设,使人文科学发展,一方面真正担负起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大任务,另一方面还要起到平衡自然科学力量、对科学技术发挥有效的价值定向和人文调控作用,以确保其力量的人道化运用。  但科学功能是由其内在的科学结构决定的,要大幅度的提高科学能力使其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就必须相应的调整科学结构,也就是进行科学结构的协调。协调科学结构就是使三大科学在内部具体学科布局上保持总量平衡和统筹兼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和削弱社会与人文科学的地位;在学科层次上相互对应,尽快克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长期缺乏应用与开发层次、形不成纵深战略配置的传统积弊;在学科重心上相互协同,大力扶持三大科学中的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其次是要协调科学人才结构,使各学科人才在数量上相互匹配、在质量上相互适应、在时间上相互共振、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再次是要协调科学的教育结构,就是要使各学科教育在教育经费上协调增加、在教育条件上协调改善、在教育目标上协调设置、在教育内容上协调比例、在教育课时上协调安排、在教育结构上协调配置,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宽厚的科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丰富的社科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    3.4 目标—手段协调原则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科学大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使其追求某些共同目标,并以这些共同目标为中轴和基准来调整各自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实现三大科学之间的耦合与互动。科学目标即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预定任务、预设指标和预期成效的统一体,它对整个科学活动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定向、规范、内控和激励作用。协调科学目标就是要建立起完整、全面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将三者的发展目标在目标方针上进行整体定位、在目标项目上进行整体设计、在目标定值上进行整体规划、在目标体系上进行整体分解,从而在总体上实现三大科学战略目标的交叉渗透、协同配置和融合一体。  然而科学目标要靠科学手段来实现,没有必要的手段再好的科学目标也难以实现。科学手段一般是指科学主体为认识客体规律而运用的各种工具、方法、程序、方式、符号、设施的统一体;其主体和关键部分是作为硬件的物质技术和作为软件的各种科学方法。协调科学手段主要是按照各门科学的目标任务、完成难度和实际耗费来配备、改善科学手段,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和运用方法等等得到不断改进和优化,切实有效地担负起实现科学协调发展目标的任务。    3.5 增长—效益协调原则  当代社会已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无论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文明的增进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能否使科学知识供给总量快速持续增长,这将从根本上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  但我们今天所追求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所需要的科学增长是一种整体、全面和持续的增长,这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持续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持续增长,而实现三大科学协调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就是三者在各种必要投入上协调持续的增加。然而科学自身的增长只有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效益才能实现其价值。  所谓协调科学效益主要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使社会科学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制度文明成果和管理效益,使人文科学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精神文明成果和人类的发展效益,从而实现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人自身文明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向现实效益的协调转化可以说既是三大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与要求、又是三大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与条件。提高科学成果向现实效益转化的效率和协调水平,这无论对于三大科学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和价值增值、还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