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法国航母伙食上的伙食最丰盛的吗

中美航母大比拼:谁家伙食最强?
我的图书馆
中美航母大比拼:谁家伙食最强?
中美航母大比拼:谁家伙食最强?   萨沙4371评  作者:萨沙  【萨沙讲史堂第六十四期】辽宁号是个浮动的自助餐厅?(军事系列第33讲)  不要小瞧航母的饮食,这可是大学问,决定了官兵战斗力和士气。  从古至今,各国对军人的伙食都是比较重视的。  著名电影《坦克大决战》中,德军装甲旅长不吃高级军官伙食,却和普通士兵吃的相同,原因是:我必须知道士兵们吃这些东西,能够支持多久。  美国海军的伙食曾经很差,基本就是桶装腌肉、饼干、酸黄瓜之类。  南北战争时期,美军军舰上经常吃一种存放多年的僵尸肉。美国水兵为了表示不满,将这种坚硬无比的肉雕刻成军舰的形状,然后漆上油漆,挂在餐厅里。  到了二战,美国海军伙食就有很大改善。以吃的最好的潜艇部队为例:基本每天早餐都能保障供应牛奶、咖啡、面包和黄油,午餐隔天会有牛排、甜点包括苹果派、香草冰激凌等!!!  我国海军的伙食,也有个发展过程。  -------------------再好的罐头,也架不住天天吃!萨沙曾经连吃过20天解放军单兵自热口粮,后来只要闻到味道就要吐了。  在50、60年代,解放军海军伙食普遍一般,但好于陆军。  伙食注重吃饱,保证高热量,口味什么都是次要的,以罐头为主。  就当时中国老百姓普遍标准来说,海军伙食是很不错的。  老兵回忆:我刚到海军就感觉,吃的比在家里过年时还要好!我们主要以吃肉罐头居多,还有酸黄瓜、脱水菠菜什么的!  新鲜蔬菜基本只能出港时候携带一批,几天内吃完。即便没有吃完,因没有冷藏设备,很快就坏了!之后,官兵就只能吃罐头和咸水煮黄豆!  在当年,普通老百姓以吃罐头为享受,但海军战士则以吃罐头为痛苦。大家想一想,连续吃上1个月罐头是什么概念,况且罐头又只有那几种,谁也不会有胃口。  西沙海战回忆录中,海军老兵回忆:罐头偶尔吃吃是不错,老吃就受不了。后来我们直接就把罐头扔了,去炊事班偷咸菜和豆腐乳吃。舰长发现以后,下令把咸菜豆腐乳的柜子锁起来。每次在榆林港靠岸,我们除了拼命洗澡以外,就是狂吃煮空心菜,直到吃破肚子。  随后二三十年,海军饮食有着很大发展。  在80年代,部队伙食质量以落实军委提出的“斤半加四两”为标志,即除粮食外,保证部队每人每天达到一斤半蔬菜、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植物油的食物定量。  除了量以外,质也提高很多。一些军舰安装了冷藏设备,官兵从此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不过,很多新鲜蔬菜最多也只能保留10天。超过这段时间,官兵只能吃不容易变质的大白菜、土豆、萝卜。  到了2008年巡逻亚丁湾的时候,海军饮食又有很大进步。各种绿叶菜的保鲜期延长到40到60天,土豆保鲜期达到3个月,娃娃菜和大白菜保鲜期达到4个月。  水果蔬菜丰富,肉类自然更不用说了。  ------------美国人吃饭很重视材料的好坏,而不仅仅是味道。美国航母的伙食营养丰富,但味道一般。  普通军舰尚且如此,有数千官兵的航母是军舰中巨无霸,饮食又比普通军舰丰富的多。  美国海军一向重视官兵的饮食,认为它直接决定士气和战斗力。  美军的航母每个月消耗食物惊人:8000磅猪肉、6万个土豆、2万4000磅汉堡、4万4000磅热狗、1万2000磅大米、3000磅鱼肉、8000磅牛排、1800磅牛奶。  根据统计,航母每天消耗食物价值4万00美元的食物,每周需要补充180万美元的食物。  航母出港时,一般储备可供90天作战的食品。但为了保证士兵的士气,美军航母平均一到二周,就会补充一次新鲜食品。  航母分为7个餐厅,2个巨大的士兵餐厅和1个军士长餐厅,另外有2个比较小的军官餐厅1个高级军官餐厅,还有1个舰长餐厅(主要用来宴客)。  美军航母的炊事员很多,一般为200到300人,其中厨师近百人,其他多是各种服务人员。  美军航母可以提供高达500种荤菜、250种素菜、100多种三明治汉堡,还有20多种饮料和80种甜点。  美军多次得意洋洋的宣布:我们可以保证在2周之内,航母餐不重复。  代价是,航母每天需要制作近2万份食物,炊事员工作量很大。  ---------------很多西餐的点心!当然中餐的点心也不少。  辽宁号作为新秀航母,似乎没有美国航母这么奢侈,也相当不错!  第一,炊事员数量多,厨房的规模大  据《解放军报》等官方媒体报道:“辽宁”号上共有5个膳食加工区、3个主食加工区、1个面包房,同时开工可保障上千人就餐。  ---------------军官和普通水兵的就餐环境都不错!  第二,以自助餐为主,24小时供应,某些岗位采用送餐方式  采用一日六餐制,24小时供应。  对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岗位的人员实行送餐,对其他人员推行自助餐。  舰载机飞行员有单独的餐厅,飞行期间除正常供应餐饮,相应增加各种“间餐”,赶上夜间出动,还会专门为晚归的飞行员供应夜餐。  -----------吃饭的人太多,厨房的规模也大!  第三,以中餐为主,西餐为辅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  美国的西餐对于食材要求很高,但容易制作,厨师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西餐很多菜都是冷餐,可以提前做好,吃的时候略微加热即可,比较省事。  中餐恰恰相反。  中餐制造复杂,煎炒烹炸,制作相当费时费力。以一道简单的土豆肉丝为例,食材准备就很费事,炒起来更是麻烦。如果每顿都采用中餐,恐怕辽宁号航母的炊事员们就要累死。  从这个角度考虑,目前辽宁号航母没有采用完全的西餐,而是中西结合。大部分是中餐,仍然有很多西餐的菜,减轻了炊事员的负担。  官兵多是年轻人,对西餐并不排斥。  根据统计,最受辽宁号官兵欢迎的西餐是炸鸡和汉堡。  ------------------少不了新鲜蔬菜和豆腐!  第四,菜色超级丰富  在保证航母成员每天足够的热量和饮料基础上,兼顾了味道。  根据解放军的标准配餐,也就是“1126”和“2611”。具体说来就是保证:早餐1个鸡蛋、1杯牛奶、2个点心、6个小菜;中、晚餐2个主食、6菜1汤加1个水果。  从公开报道看,辽宁号的航母餐已经相当有水平:辽宁号上的饮食供应基本实现了中西结合,花色繁多,兼顾不同地域、民族等 饮食特点。无论来自哪里的舰员,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熟悉的家乡气息。餐厅提供的主食包括馒头、面条、米饭、面包等,副食制作方法更是数不胜数,煎、炒、炖、 煮、炸等样样俱全。土豆牛肉、笋干烧肉、蒜泥生菜、清炒包菜、宫爆鸡丁、红烧丸子、打卤面、饺子……东西南北的各路特色美食在这里汇集一堂。最厉害的是, 宣称每顿六菜一汤,而且一周之内不重样。  解放军报写到:辽宁号舰长张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舰上一千多人每天消耗的食物达到10吨到12吨,由此可见,中国航母对舰上饮食确实下了一番苦功。  如此丰盛,难怪有个老将军看了辽宁号的餐厅后说:当年在朝鲜战场当兵,吃炒面嚼白雪,最大梦想就是吃一次白菜炖猪肉。做梦也想不到,解放军有朝一日能这样吃饭!  【萨沙讲史堂第六十四期】辽宁号是个浮动的自助餐厅?(军事系列第33讲)  坚持有深度原创,争做中国顶尖的军事历史公众号,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萨沙1912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馆藏&4871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揭秘美军航母上的厨房&看看伙食怎么样?--图片频道--人民网
揭秘美军航母上的厨房&看看伙食怎么样?
&&&&来源:&&&&&
    美军航母上的餐厅分为军官餐厅、水兵餐厅,舰长则有自己的餐厅,但伙食一律相同。军官就餐要交基本伙食费,水兵吃饭免费,在这点上,各国军队都差不多。大餐厅宽敞明亮,各种菜肴摆得整整齐齐:炸鸡腿、肉排、各色时鲜水果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十几英尺长的沙拉台上各种新鲜蔬菜沙拉、调料,应有尽有。大杯冰镇饮料、冰凉沁人的可乐、果汁、甜点和冰淇淋一应俱全。食物种类之多、营养之丰富绝对高过一般美国家庭的伙食标准。  餐厅里亮闪闪的不锈钢服务台被擦得光可鉴人,就餐时舰员各领取一个大托盘并到服务台点取自己喜欢的饭菜,然后随意找个空位子坐下就餐。因为出海是昼夜连续航行的,所以航母上为一日四餐,每次开饭时间大致3-4小时,舰员随来随吃。餐厅里放着轻柔的音乐,舱壁的电视里播放着高画质的节目,就餐环境轻松愉快,舰员们边吃边喝边侃。舰上每周都要“改善生活”,供应大龙虾、螃蟹、烤牛排等等。天气好时,还会在上甲板举办美式露天烧烤PARTY。航母的菜谱天天不重样,大约3周一个循环。&
(责任编辑:陈悦、单芳)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  美国航母日均吃掉数万美元  无论在哪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航母都集中了一国海军的精英力量,因此他们的饮食需求总是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例如美军的核动力航母餐厅里,各种食品一应俱全;法国“戴高乐”号上配给标准远在一般军舰之上,每日三餐,舰员都能享受牛排鱼排、蔬菜沙拉和甜点;印度航母上主要以鸡鸭、鱼虾和羊肉为主,配有多种蔬菜。在海上生活,航母的饮食供应可说是极为丰富,远超过一般舰船,仅次于顶级的豪华邮轮。    种类繁多的背后,我们必须考虑对于航母上人员的庞大供应量。航母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五六千人。给这么多人准备一日三餐甚至多餐,本身消耗的食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美国核动力航母为例,一艘平均拥有5000名舰员,大概会配有70至90名厨师,每天要制作1份餐,供餐时间从早晨6点一直到午夜12点,每个月要消耗1.3吨的炸鸡、1.3吨鱼肉、3.6吨的培根、3.6吨的牛排、3.5吨土豆、4吨生菜、5.4吨大米、11吨汉堡包、20吨热狗、72000个鸡蛋以及4500升苏打水、6800升牛奶和15000升橙汁。  根据美军公布的资料,一艘核动力航母平均每天消耗价值4美元的食物,每周需要补充180万美元的食物,这样计算下来,一艘航母在3个月的部署周期内,仅仅食物消耗就达到2100万美元,约合1.3亿人民币!因此我们在网上看到美军航母里面的大餐,甲板上的“烧烤晚会”,这些其实全都建立在极其巨大的物资消耗基础之上,而且对海上后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方面是物资的输送手段,一方面必须能够在海外港口进行补给,最好是拥有海外军事基地。  菜谱周期缩短 营养更趋均衡  尽管看上去食品的种类非常丰富,但由于受到海上补给和食物储藏手段的限制,航母实际上有一个周期性的菜单来满足官兵的需要。例如美军航母以前执行的是一个21天的菜谱,2007年以后改为一个14天周期的菜谱,最近又开始试验一个7天的菜谱,而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一直实行的是14天的菜谱。    从海军的作战特点来看,菜谱的周期缩短,意味着官兵食用汉堡包、热狗这类不健康快餐食品的几率大大降低。尽管从网上照片来看,美军航母的饮食极为丰富。但考虑到美军航母的作战和巡逻压力,很多官兵依然要被迫食用汉堡、热狗这类高热、高脂肪食物,来满足高负荷工作对热量的要求。而且这类食物易于储藏,对补给的压力更小。由此来看,“戴高乐”号航母的伙食很可能比美军还要强上一筹。这不仅是法国人的厨艺更加出色,更是因为法军“戴高乐”号航母的执行任务范围也远小于美军核动力航母,对后勤的压力没有这么大。  现在美军缩减菜谱的周期,舰上官兵自然大为欢迎。新食谱营养更均衡,更有利于舰上官兵健康,特别在主菜中增加了烤鸡肉、烤鱼以及蔬菜和沙拉的比重,降低了快餐的比例。从技术上来说,美军采用的手段是开始大量使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也就是根据营养搭配,将主菜的份量、调料事先搭配好,到了舰上厨师仅仅把每份主食加热好就可以了。这一方面减轻了补给的压力,也降低了舰上厨师的工作压力。虽然口味肯定比不上餐馆的手艺,但是比快餐食品已经大为进步了。  中国航母伙食  宜走成品化和中西结合之路  中国有了第一艘航母,其实也对中国海军如何保障大型水面舰艇的伙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烹饪角度来看,西餐制作相对简单、营养高,但是设备较为复杂,而中餐虽然口味好、设备相对简单,但制作过程较复杂,而且炊事用水需求量大、排污量大。    对于海军厨房来说,一两百人的舰艇还可以按照传统做法;但对于数千人的航母来说,中餐传统制作方法对炊事兵的压力是空前的。我们很难想象如果给全舰官兵做一道普通的鱼香肉丝,洗菜要费去多少宝贵的淡水,切菜炒菜又会耗费多少人力。我们现在来看美军航母的伙食,大鱼大肉后面贯穿的标准是:高热量供给加上简单加工,除了高级军官,普通官兵饮食口感绝好不到哪里去,也不适应中国的具体情况。  因此,中国航母的伙食,肯定需要走成品化和中西餐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航母这样的大平台上,完全根据中餐的饮食习惯,难以满足作战训练对官兵体力的消耗,对食品制作的压力也大,有必要引进一些西餐种类(例如炸鸡、西点、果汁等);另外为了保证中国官兵的口味,还要进一步加大成品菜的供应。例如《解放军报》披露我军潜艇部队已经在使用成品化集体食品。这种借鉴航空餐、用锡箔袋包装的食品,只需加热,一道道荤素搭配的炒菜就“出锅”了。  从中外航母官兵吃什么,就可以看出航母不仅仅是一个武器平台,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技术装备,像吃饭这类看似平常的因素也会成为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从而需要统筹安排。中餐的成品化难度要超过西餐,但是随着中国食品技术和后勤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航母官兵肯定能够吃上世界水平的大餐。来源北京晚报)中国武警伙食非常丰盛 不比美军差[图]
导读:中国武警伙食非常丰盛 不比美军差[图]
千龙军事报道:6月19日CCTV-7《军事报道》节目报道了武警哈尔滨市支队改善基层官兵生活条件的情况,为改善部队伙食情况,他们从地方星级饭店请来等级厨师教炊事班战士做拿手好菜,为解决青年干部婚姻问题,鼓励他们节假日外出谈对象,值班任务由机关领导同志接替。官兵士气提高,促进了部队训练和全面建设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旅游频道 &
在航空母舰上都吃啥 各国航母伙食菜单揭秘
  菜谱周期缩短 营养更趋均衡  尽管看上去食品的种类非常丰富,但由于受到海上补给和食物储藏手段的限制,航母实际上有一个周期性的菜单来满足官兵的需要。例如美军航母以前执行的是一个21天的菜谱,2007年以后改为一个14天周期的菜谱,最近又开始试验一个7天的菜谱,而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一直实行的是14天的菜谱。  从海军的作战特点来看,菜谱的周期缩短,意味着官兵食用汉堡包、热狗这类不健康快餐食品的几率大大降低。尽管从网上照片来看,美军航母的饮食极为丰富。但考虑到美军航母的作战和巡逻压力,很多官兵依然要被迫食用汉堡、热狗这类高热、高脂肪食物,来满足高负荷工作对热量的要求。而且这类食物易于储藏,对补给的压力更小。由此来看,“戴高乐”号航母的伙食很可能比美军还要强上一筹。这不仅是法国人的厨艺更加出色,更是因为法军“戴高乐”号航母的执行任务范围也远小于美军核动力航母,对后勤的压力没有这么大。  现在美军缩减菜谱的周期,舰上官兵自然大为欢迎。新食谱营养更均衡,更有利于舰上官兵健康,特别在主菜中增加了烤鸡肉、烤鱼以及蔬菜和沙拉的比重,降低了快餐的比例。从技术上来说,美军采用的手段是开始大量使用半成品和成品食物,也就是根据营养搭配,将主菜的份量、调料事先搭配好,到了舰上厨师仅仅把每份主食加热好就可以了。这一方面减轻了补给的压力,也降低了舰上厨师的工作压力。虽然口味肯定比不上餐馆的手艺,但是比快餐食品已经大为进步了。  中国航母伙食  宜走成品化和中西结合之路  中国有了第一艘航母,其实也对中国海军如何保障大型水面舰艇的伙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烹饪角度来看,西餐制作相对简单、营养高,但是设备较为复杂,而中餐虽然口味好、设备相对简单,但制作过程较复杂,而且炊事用水需求量大、排污量大。  对于海军厨房来说,一两百人的舰艇还可以按照传统做法;但对于数千人的航母来说,中餐传统制作方法对炊事兵的压力是空前的。我们很难想象如果给全舰官兵做一道普通的鱼香肉丝,洗菜要费去多少宝贵的淡水,切菜炒菜又会耗费多少人力。我们现在来看美军航母的伙食,大鱼大肉后面贯穿的标准是:高热量供给加上简单加工,除了高级军官,普通官兵饮食口感绝好不到哪里去,也不适应中国的具体情况。  因此,中国航母的伙食,肯定需要走成品化和中西餐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航母这样的大平台上,完全根据中餐的饮食习惯,难以满足作战训练对官兵体力的消耗,对食品制作的压力也大,有必要引进一些西餐种类(例如炸鸡、西点、果汁等);另外为了保证中国官兵的口味,还要进一步加大成品菜的供应。例如《解放军报》披露我军潜艇部队已经在使用成品化集体食品。这种借鉴航空餐、用锡箔袋包装的食品,只需加热,一道道荤素搭配的炒菜就“出锅”了。  从中外航母官兵吃什么,就可以看出航母不仅仅是一个武器平台,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技术装备,像吃饭这类看似平常的因素也会成为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从而需要统筹安排。中餐的成品化难度要超过西餐,但是随着中国食品技术和后勤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航母官兵肯定能够吃上世界水平的大餐。(北京晚报)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wymaggiet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伙食丰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