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么都盼着打仗电影大全战争片?不知道战争很残酷的吗?

凤凰号出品
朝鲜战争的真相,90%以上的中国人都不知道
原苏联国家档案资料部分解密后,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原来侵略者并非“美帝”和李承晚匪帮,而是金日成、斯大林。但是由于信息封锁,至今多数人仍沿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帝”挑起的。1、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知情不?1949年金日成奔走于莫斯科和北平之间要求合伙发动“解放”南韩的战争。当时金日成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打败南韩的军队。他只能在有强大支援的前提下,才敢发动战争。在金日成的殷切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的三个精锐师在年初调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供金日成调遣。(见鲁南生:《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三个师原来归四野林彪统率,他们曾身经百战,这样一来金日成手下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加的都是精兵强将。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放胆在日,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了入侵南韩的战争,因为有备而来,一鼓作气三天之内就攻下韩国首都汉城,世界为之震惊。所以,金日成出兵南韩,中国事先是知道的。2、关于抗美的宣传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内的宣传一致认为是美帝指挥南朝李承晚发动的战争。全国很多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开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细想一下,如果是南韩发动战争,他们乘势而来,怎么会三天之内,就丢了自己的首都汉城呢?在当时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中,人们是来不及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只能跟着反对“美帝”侵略。3、朝鲜战争死亡人数朝鲜战争是二战之后最残烈的一场战争,造成了500万人的死亡(平民死亡300多万,军人死亡100多万)。中国志愿军死亡人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很多战士死得悲壮凄惨。志愿军夏天入朝,本想冬天之前结束战斗,没有想到拖了三个冬天,后勤补及不上,很多战士冻死。根据美国人写的回忆录提到,曾经有一段时间,志愿军和联合国部队之间的阵亡人数是14:1。在这场战争中除了造成人员死亡之外,还耗费了中国的大量财政开支。1951年中国的财政出支有50%是用在朝鲜战场上。(见毛选五卷P66)4、失败的第5次战役1950年冬天,志愿军已打到朝鲜的三八线,彭德怀主张暂时不过三八线,因为军队损失已很严重,而M否定了彭德怀的意见,结果是:仓促发动的第四次战役,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相反,美军抓住志愿军不具备一周以上连续作战能力的弱点,大举反击,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不仅损失了5万多人,放弃了刚刚占领不久的仁川和汉城,而且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又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北。(见《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P877)第五次战役目标开始决定主要在三八线地区打击敌人,到后来却发展到要打回三七线以南去了。第五次战役开始不久,美军掌握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利用其机械化程度高和火力强等优势,使志愿军无法发挥运动战的特长。结果,志愿军全线被迫后撤约40公里才勉强阻止住敌人的推进,且损失严重。仅此战役,志愿军就有1.7万人被俘,占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员的80%还多。(见《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P877)5、谁是朝鲜战争的胜利者?战争是否取得胜利的标准是甚么呢?这要看战争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金日成:策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十分明显是要在南韩建立统治。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是“解放”南韩,是要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而结果呢?花了三年时间,朝鲜死亡了无数人,最后的结果又回到了三八线,南韩还是在李承晚的领导之下。中国: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是侵略者,中国在全世界受到孤立,在那以后美国有理由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也失掉了“解放”台湾的机会。中国志愿军被俘人员是2.08万,是美英两国战俘的4倍还多。在战俘遗返时,中国战俘有1.6万人不愿返回中国(占被俘总数的三分之二)。(数据见《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唯一的收获是落下了敢与美帝叫板的名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这里要提醒的是,没有完全的阵亡报告。如果真实的阵亡统计公布,百姓会怎么想,未可知。)美国人:也没有达到推翻金日成政权的目的,损兵折将,又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苏联人:没吃亏,相反还卖了不少武器。直到60年代,中国还在偿还苏联的军火费。日本:占了大便宜。在战争中接了美国不少定单,建立了经济崛起的基础。朝鲜战争的结果是:留下了一个无耻的、独裁的、虚伪的、专制的、封闭的邻居!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民主的、自由的、开放的、包容的对手!另附一篇相关文章如下:“自由不是无代价的”——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碑文来源:中国报道周刊 作者:丁林 日期: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过到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着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的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 。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分,这已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 ,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 ,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 ”。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 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 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着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着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我们当然是困惑的。因为我们从小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大;我们熟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看了无数遍电影《英雄儿女》;哪怕是在美国打工,我们只要一张嘴,都会不假思索地唱出《上甘岭》的插曲。在我们出生出世长大成人的每一天,我们最崇拜的艺术家们,就是以他们最卓越的才能,以最优美的旋律,最动听的歌喉,向我们讴歌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以致我们在一生中有过多次痛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朝鲜战争的前十八年,没有最后一次赶上报效祖国的机会。我们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推出天经地义的逻辑:我们的父辈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于为什麽要跑到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企图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就象要杀死一个天真的婴孩一般。为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绝不是乾巴巴,而是血肉丰满的。既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却又伴随着诗意无限的对祖国的热爱。这与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 实在很合拍。就象《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一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柔情,和“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激昂,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接受过什麽说教,那是一种已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如此难以割舍,它不仅会伴随我们从小到大,而且也会伴随我们越洋过海。我们就这样毫无 思想准备地突然“踏入敌阵”,走进了美国朝鲜战争纪念园区,蓦然面对“行进”在朝鲜战争的开阔地上的,那19名疲惫艰难的美国士兵。我不由自主地说,这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美国野心狼”了。关于这些美国士兵,园区内只有一句短短的碑文:“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在读到这段碑文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眼中穷凶极恶的“美国鬼子”,却也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儿女”。我们停在这只有一句话的碑文前 ,不由有些发愣,就愣在“保卫”这个词上。美国兵千里迢迢去朝鲜,他们凭什麽言称“保卫”,他们又究竟去保卫了什麽?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战争。 我们也想到,在有着信息自由法的美国,政府不可能对于这样一场战争,向他们的士兵和家属隐瞒重大历史情节。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在日才揭幕的,远在1982年揭幕的越战纪念碑之后,那么,在经历了对越战的不断重新认识之后,美国人在建立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够保持整整半个世纪的自信,坚信这样一个远征是正义的呢?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我们此生第一次站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站在交战双方的边界。我们感到奇怪的,不是上面的这段碑文和疑问,而是我们怎麽直到站在这个“敌营”的纪念碑前,才第一次产生这些疑问,我们怎麽直到今天,才想到有必要了解和知道,我们当初战场上的敌人,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和解释这场 战争的。很难在纪念碑上直接找到彻底的答案,因为这个纪念碑园区的文字非常少。除了上面这段碑文,另外,就只有一句话的碑文了,那是用银色的字,镶镌在一 座同样简洁的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纪念碑座落在一个圆形的水池中。它是整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虽说提到“自由”这样一个“主旋律”,可是整个设计基调仍然是低沉的。和越战纪念碑一样,它强调的仍然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因此,作为对主题的诠释,在围起这个水池和纪念碑的石块上,我们看到刻着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 美军54246 联合国军628833 失踪 美军8177 联合国军470267 被俘 美军7140 联合国军92970 受伤 美军103284 联合国军1064453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些战争数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的分量。在这些数字里 ,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我们一向以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只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而已,战场上都是“美国狼”。而从以上数字表明的事实,与我们原来的印象差异很大。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比例,远远低于我们的想像。我们于是想知道,当年志愿军的敌人,究竟是些什么国家。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园区的最后一点文字。那是当年所有加入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他们是:希腊,法国,衣索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 兰,卢森堡,印度,义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离开这个纪念碑时,我们感到,一切基于主观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的解释,都可能是有偏差的。作为一个平民,首先需要知道的只是历史事实,只有当事实是清楚的,听取各方面的解释,才可能是有意义的。于是,我们从国际网际网路,查寻了最基本的有关朝鲜战争的时间表和历史资料。在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五年,人们享受和平还很短暂的时候,日, 北朝鲜突然打破国际公认的划分南北朝鲜的三八线,进攻南朝鲜,并且长驱直下 ,几乎灭了南朝鲜。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派出联合国军援救南朝鲜,其中包括作为主力的美国军队。美国人至今自豪的,他们的儿女去保卫的那个“从未见过的国家”,就是南朝鲜,而南朝鲜人,就是美国军人保卫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民”。日,美军仁川登陆,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过三年残酷的战争,日,板门店停战签字,维持三八线。我们一向被告知,中国人民必须打这场战争,不打就会亡国。我们一向被告知,连美国高级将领也承认,他们在朝鲜“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我们才知道,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奥玛尔·布莱德尔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的原话是: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麽,我们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段话和我们原来理解的意思,实在差得太远了。我们读完这段历史的史实,就再也没有兴趣探究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之后,到底是谁把谁逼到谈判桌前,争了这最后的一口气。因为,基本事实在是太简单了:战争之前,是和平,是国际公认的,南朝鲜和北朝鲜也承认的,划分它们边界的是三八线;战争之后,恢复了和平,维持了同一条三八线。三年的时间,唯一被改变的,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我们从华盛顿回来,从一大堆照片中,抽出一张装进了镜框,放在桌子上。 照片的上端窄窄的一条,是那座黑色的纪念碑,隐隐可以看到那句有关自由与代价的碑文,照片的大部分是纪念碑下的水池,水池里,一只飞来的野鸭正把嘴插进翅膀,静静地享受着和平温暖的春日阳光。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其实并不常为国人所识而那些形形色色的偏见却往往裹挟民众大行其道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常识与偏见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从阿登战役说起
[关于二战的反思]
6269 次点击
16:57:01 发布在
从阿登战役说起&& [关于二战的反思]========================阿登战役从战略角度讲叫"亡命一蹬腿",从战术角度讲叫偷袭,沿袭的是精心准备突然袭击的闪电战老套路,是二战后期纳粹德国唯一一次对英美盟军的大战役胜利。然而,从此元气尽失,无力阻止美军反击胜利亦无力阻止俄军攻占柏林矣。实在不足为训。有一种关于战力的说法是:美怕日、日怕苏、苏怕德、德怕美。日军战力超强且恃武士道而顽固-----神风敢死队即一例-----如冲绳之战等,让美军头疼万分。但诺门坎一役,日军整师团被苏军轻松干掉。日军北进论者从此偃旗息鼓。苏军遇德军一溃千里,上百万人一战成俘,创战史之最。拿破仑或希特勒除民心原因外均败于俄罗斯之严冬矣。但俄军收拾日军却异常神勇。日军除遇苏俄外极少有整师团被一战全歼的历史。德军横行欧洲,打法军不费力,打英军胜绩多,打苏军如刀切白菜,[斯大林格勒一战,德军因准备不足缺乏冬装冻死者多终于败在苏军手下],遇美军则败绩多,何故?因美军很少与其真刀真枪较量,而是倚仗军备充足先来一个饱和式轰炸,德军未见对手即损兵折将,很不适应这种战法。日军甘当地老鼠:你炸了再来攻,我再收拾你-------美军叫苦矣。综观二战,德意日奉法西斯主义,穷兵黩武,虽强盛一时,终必败亡。因为,即使除开民心所向的成份,德意日的对手毕竟更强大,美苏中英法波等,皆曾为强国或当时就是强国,德意日三强对多强,焉得不败?民心成份亦不可忽视,若纳粹得民心,爱因斯坦等人不出走而为德国先制造出核武器,人类之劫更大矣!以上拙见,欢迎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8:44:02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星条旗不落]
[猫眼炯炯如炬]
[cloudsbamboo]
[安徽人居上海]
[沧海一俗人]
[纸上建筑]
[阿米卡星]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3:18 &&
[转贴]从包围圈看苏德战争战略文章提交者:不实名发贴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1楼 近看了很多二战史,加上对于战役法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现在我与大家来一起探讨一下。ooooooo4楼 而从战争的的伤亡结果来看波兰战役:波军死亡6.4万,伤12万,被俘66.8万。德军死亡10300人,失踪3400人,受伤34000人。法兰西战役:法军死亡8.4万,伤22万,被俘200万左右,英军损失6.8万。德军死亡失踪4.5万,伤11万。巴巴罗萨:苏军损失447万,其中死亡80万,被俘237万。德军损失85万,其中死亡30万。我们注意到,在德军使用间接路线战略,瘫痪性战役法的三次战斗中,敌军绝大部分都是失去了抵抗意志而投降,而德军的伤亡对比是较小的,当德军自巴巴罗莎开始倾向于歼灭战的思想,对方的投降比率开始变小,而德军的伤亡也不断的变大,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会战陷入了阵地战,消耗战。分别使德军的步兵和装甲兵流尽了血,最终德国战败。[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7:07:26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3:41 &&
高屋建瓴、先声夺人。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46:35 &&
文章提交者:杨里克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高屋建瓴、先声夺人。好! ===================谢支持!欢迎批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49:30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58:00 &&
用专业运动员的爆发力举这个有评论点评价值的讨论帖!&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5:54 &&
文章提交者:上海创业扎根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用专业运动员的爆发力举这个有评论点评价值的讨论帖!&&------------------------------------------安老弟不是举重专业运动员吧?别损了腰哈。开个玩笑。谢支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4:14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1:43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5:2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37:5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5:36 &&
综观二战,德意日奉法西斯主义,穷兵黩武,虽强盛一时,终必败亡。因为,即使除开民心所向的成份,德意日的对手毕竟更强大,美苏中英法波等,皆曾为强国或当时就是强国,德意日三强对多强,焉得不败?民心成份亦不可忽视,若纳粹得民心,爱因斯坦等人不出走而为德国先制造出核武器,人类之劫更大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3:59 &&
欧洲和解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数据&& 23:55:35|&&分类: 德国 介绍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日,德国进攻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说道:“我要联合苏联,打败希特勒”。人们提醒他:“斯大林也是魔鬼”,丘吉尔回答了一句名言:“即使与魔鬼合作,我也要首先打败希特勒!”&&&&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宣战,德国第二天也对美国宣战。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后说的一句话也极其著名:“我们终于赢了”。历史记载:“那一夜,丘吉尔睡了一个好觉”。 &&&&为什么丘吉尔要“首先打败希特勒”?&&&&为什么美国一参战,丘吉尔就说“我们终于赢了”?&&&&以下,全部以数据说明这些问题。 &&&&&& 首先对比德国和苏联的生产效率,仅从产量和劳动力人数对比,苏联就“不配当英美的敌人”。&&&&&& 有关的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 表一&& 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的原料生产对比&&&&&&&&&&&&&&&&&&&& 煤炭(亿吨)&&&&&&&&&&&& 钢(万吨)&&&&&&&&&&&&&& 铝(万吨)&&&&&&&&&&&&&&&&&&&&德国&&&&&& 苏联&&&&&&&&&&&&德国&&&&&&苏联&&&&&&&&&&&&德国&&&&&&苏联&&&&&& 1941&&&&&&3.155&&&&1.514&&&&&&&& 2820&&&&&&1790&&&&&&&&&&23.36&&&&&&---&&&&&& 1942&&&&&&3.179&&&&0.755&&&&&&&& 2870&&&&&& 810&&&&&&&&&& 26.40&&&&&&5.17&&&&&& 1943&&&&&&3.404&&&&0.931&&&&&&&& 3060&&&&&& 850&&&&&&&&&& 25.00&&&&&&6.23&&&&&& 1944&&&&&&3.476&&&&1.215&&&&&&&& 2580&&&&&&1090&&&&&&&&&&24.53&&&&&&8.27&&&&&& 1945&&&&&&--&&&&&&&&&&1.493&&&&&&&& ---&&&&&&&&&&1230&&&&&&&&&&&&---&&&&&&&&&&8.63 &&&&&& 表二&& 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的劳动力对比(万人)&&&&&&&&&&&&&&&&&&&&&& 工业劳动力&&&&&&&&&&&& 外国劳动力&&&&&&&&&& 劳动力合计&&&&&&&&&&&&&&&&&&&&&&德国&&&&&& 苏联&&&&&&&& 德国&&&&&&苏联&&&&&&&&&&德国&&&&&&苏联&&&&&& 1941&&&&&&1290&&&& 1100&&&&&&&&&&350&&&&&&&&&& 0&&&&&&&&&&1640&&&& 1100&&&&&& 1942&&&&&&1160&&&&&&720&&&&&&&&&& 460&&&&&&&&&& 5&&&&&&&&&&1620&&&&&& 725&&&&&& 1943&&&&&&1110&&&&&&750&&&&&&&&&& 570&&&&&&&& 20&&&&&&&&&&1680&&&&&& 770&&&&&& 1944&&&&&&1040&&&&&&820&&&&&&&&&& 760&&&&&&&& 80&&&&&&&&&&1800&&&&&& 900&&&&&& 1945&&&&&&&&---&&&&&&&&950&&&&&&&&&& ---&&&&&&&&&&290&&&&&&&&&&&&---&&&&&& 1240 &&&&&& 表三&& 二战期间美国《租借法案》支援苏联的物资清单&&&&&& 飞机&&&&&&&&&&&&&&&&14,795架&&&&&&&& 坦克&&&&&&&&&&&&&&&&&&7,056辆&&&&&&&& 吉普车&&&&&&&&&&&&51,503辆&&&&&& 卡车&&&&&&&&&&&&&&375,883辆&&&&&&&& 汽车&&&&&&&&&&&&&&&&35,170辆&&&&&&&& 拖拉机&&&&&&&&&&&&&&8,071辆&&&&&& 火炮&&&&&&&&&&&&&&&& 8,218门&&&&&&&&&&机关枪&&&&&&&&&& 131,633挺&&&&&&&& 爆炸物&&&&&&&&&&345,735吨&&&&&& 建筑设备&&10,910,000吨&&&&&&&& 铁路货车&&&&&&&&&&11,155辆&&&&&&&&火车车头&&&&&&&&&& 1,981辆&&&&&& 运输船&&&&&&&&&&&&&&&&&& 90艘&&&&&&&& 反潜舰只&&&&&&&&&&&&&& 105艘&&&&&&&& 鱼雷艇&&&&&&&&&&&&&&&& 197艘&&&&&& 船用发动机&&&&&& 7,784套&&&&&&&& 粮食&&&&&&&&&&&&4,478,000吨&&&&&&&&非铁金属&&&&&& 802,000吨&&&&&& 石油制品&&&& 2,670,000吨&&&&&&&&化学物质&&&&&&&&842,000吨&&&&&&&&棉花&&&&&&&&106,893,000吨&&&&&& 皮革&&&&&&&&&&&&&&&&49,860吨&&&&&&&& 轮胎&&&&&&&&&&&&3,786,000条&&&&&&&&军鞋&&&&&&&&&&15,417,001双&&&&&& 机械与装备&&1,078,965,000吨&&&&&& 注意最后一项:美国赠送给苏联的“机械与设备”多达10.78亿吨,重建了苏联工业。苏德战争爆发仅仅四个月,苏联的工业就被德国人占领或摧毁了。美国提供设备,在远东帮助苏联再建了一批工厂。 &&&&&& 表四&& 美国对苏联援助的四个协定及其期间&&&&&& 租借法案开始之前:日-日&&&& 支付现金&&&&&& 第一协定期间:日-日&&&&&&&&日签字&&&&&& 第二协定期间:1942年7&&月1日-日&&&&&&&&日签字&&&&&& 第三协定期间:1943年7&&月1日-日&&&&&&&&日签字&&&&&& 第四协定期间:1944年7 月1日开始,日签字。这次美国援助专门用于苏联对日本的战争:&&&&&&&&&&&&&&&&日苏联对日本宣战&&&&&&&&&&&&&&&&日为止,美国继续对苏联的援助&&&&&&&&&&&&&&&&日,美国全部停止对苏联的援助&&&&&&&&&&&&&&&& 说明:&&&&&& 第一,美国三年内三次签约,武装苏联打击德国,直至德国投降。&&&&&& 第二,美国在第四年专门签约,支持苏联对日本的宣战。日本投降后18天,美国的援助终止。&&&&&& 1947年7月,日本投降不到两年,美国又策划和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等等:帮助恢复二次大战中被战火摧毁的欧洲各国的经济。 &&&&&& 表五&&&&苏联与德国的伤亡&&&&&& 各种统计数据不一。所以,不知道采用哪一个数据来源。基本上的大致比例为:&&&&&& 陆军部队伤亡:德军与苏军,大约1:3-4 之间。&&&&&& 空军部队伤亡:德军与苏军,大约1:10 以上。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德军的第52战斗机联队:这个德国空军联队的飞机不到300架,二战中击落了苏联红军的飞机10,000 架以上。 &&&&&& 英美与苏联的对立:柏林危机 &&&&&& 从上面的各个对比表可以看出:直到德国战败前,德国煤炭,钢铁和铝的生产量分别是苏联的2-3倍,&&&&&& 德国的劳动力也始终高于苏联:德国战败前一年,1944年的劳动力1800万人,超过苏联900万人一倍。&&&&&& 这是斯大林急于扼杀德国,甚至毁灭德国的经济的根本原因:二战结束后,苏联在自己占领的地区进行了令人发指的领土再分割:苏联彻底改变了波兰边境,并吞了18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然后把东德的11万平方公里“补偿”划分给新的波兰,使整个波兰和东德的边境全部向西迁移。&&&&美国派往这一地区的杜鲁门的经济顾问William L. Clayton向华盛顿报告说:“这种迁移1500万人口的计划实际是要消灭这些德国人”,“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人正在慢慢饿死”。William L. Clayton批评苏联的政策说:“希望用用Oder-Neisse line线(即割走18万平方公里德国东部领土的新国境线)划出一个新德国,建立一个田园牧歌式新国家的想法只是幻想,除非把这块土地上的1500万人驱除出去或者灭绝”。最终,这些“上千万”的德国人被西德收留了。&&&&1948年,美英法等国连续几个月召开会议,讨论“恢复德国经济进而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1947年获得大量美元的法国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马歇尔计划》。新德国的和平宪法也在开始起草。 &&&&&& 1945年,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占领巴黎的荣耀,留给了自由法国的军队,把占领柏林的荣耀,留给了苏联红军”,但是德国本土和柏林地区,都被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 &&&&&& 1948年苏联发动的“柏林封锁”,又称第一次柏林危机:&&&&&& 日,苏联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地面通道:公路,铁路和水上交通。&&&&&& 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在欧洲失败的苏联,一年后,1950年,在亚洲发动了朝鲜战争。&&&&&& &&&&&& 这次“柏林封锁”的前后起因,参见几个示意图:&&&&&& 一战后德国损失的领土:右边最大一块划给了波兰(淡黄色)并把德国分成了两个部分,左边法国割走了两块土地。上图是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 当时,只有担任英国议员丘吉尔说:这种方案势必再次引发战争。20年后,二战果然爆发了。&&&&&&&&二战后德国损失的领土:苏联把大片德国领土,用新的国境线(Oder-Neisse line 线)划归苏联和波兰,“这些领土面积占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的德国面积的23.8%(上图的淡黄色),造成了上千万德国难民潮”。这些德国难民大部分逃到了美英法国的占领区。&&&&&& 日,斯大林又封锁柏林:四国共占的德国首都。事件的起因:苏联当时正在拼凑一批“加盟国”(即直接加入苏联)和卫星国(傀儡国家)。但是在柏林的选举中,民主共和党的选票是德共的两倍半。柏林的选举影响了整个东德地区,斯大林希望把美英法的影响驱出柏林,完全控制德国东部。&& &&&&&& 盟国,没有屈服于苏联的压力。根据计算:250万西柏林人,每天需要3740 吨的食品,燃料和物资。&&&&&& 通过三条“空中走廊”(右上图),美国空军的运输量,一开始就是每天4000 吨。&&&&&& 美军投入的飞机越来越多,运输指挥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备。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的空军也先后加入柏林空运:每天输送吨位增长到6000吨--8000吨--1万吨。最后达到每天1.3万吨。&&&&&& 同时,面对苏联集团在欧洲和亚洲的扩张,美国开始筹建北约,并且开始改变对日本的政策。&&&&&&&&&&&&&& 柏林危机&& 朝鲜战争 &&&&&& 美国希望恢复德国的经济:“没有德国的复兴,就没有欧洲的复习”“这是美国安全的基石”(马歇尔)。&&&&但被希特勒打得“心有余悸的斯大林”希望建立一个“非武装的缓冲国”德国,不是经济复兴的德国。&&&&斯大林说:“马歇尔计划不过是杜鲁门的一个阴谋,他们根本没有打算帮助我们,他们是用金钱收买欧洲,他们的目的是渗透到欧洲各个国家”。 &&&&日:斯大林突然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全部陆上通道,把250万西柏林居民和“新边界”造成1500万德国难民两大问题“一下子丢给了美国”。冷战,就此开始了。&&&&日,苏联解除柏林封锁:此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爆发“三大战役”,国民政府败北。此间美国和盟国空军通过大规模空运,救助西柏林的居民。苏联集团“东西两面配合默契”。&&&&日:斯大林在“柏林封锁”失败一年后,指使金日成突然袭击韩国。&&&&日的“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军队从二战高峰时期的1200万人,减少到36万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再次扩大军队并且派驻世界各地,直到今天。&&&&…………&&&&&& 1953年3月,斯大林死亡。&&&&&& 1953年6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如果再不签订停火协议,美国将使用原子弹。&&&&&& 1953年7月,金日成和毛泽东签订停火协议:但是,至今没有签订和平协议。&&&& …………&&&&&& 1976年,毛泽东死亡。他死后不到一个月,他的亲属和追随者全部被逮捕。&&&&&& 1991年,苏联崩溃。北京等地“所有朝鲜战争的展览馆博物馆等内容,彻底消失了”。&&&&&& 1991年,苏联崩溃时,粮食生产甚至从来没有达到沙俄时代的水平。“没有一个士兵为苏联的消失而战斗”“苏联解密的大量档案开始改写世界的历史”“我们过去熟知的很多故事,开始呈现出历史的真实”: &&&&&& 苏联军费开支所占国家预算的比例,高达40%。&&&&&& 苏联军事工业系统的产值占GDP的20%。&&&&&& 苏联250亿美元的科研总经费中,将近200亿美元用于军事。&&&&&& 没有斯大林的各种帮助,就没有希特勒的兴起,更没有二次大战。&&&&…………&&&&一批又一批解密公开的资料,使俄罗斯人民和世界人民都震惊了,“从一场持久的神话般的梦里觉醒过来”“对许多苏联人来说,事情很清楚: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象苏联历史那样被篡改”。 &&&&&& 表六&&&&二战期间的各国GDP数据&&&&&& 二战战争期间的欧美政府的权威数据,无从查证。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作者:Mark Harrison)中的数据如下表。&&&&&& 英国人的美国GDP数据与美国官方数据有差异,下表的“美国政府”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标为红色。&&&&&&&&&&&&&&&&&&&&&&&&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意大利&&&&&& 147&&&&&&&&144&&&&&& 145&&&&&& 137&&&&&&117&&&&&&&& 92&&&&&& 日本&&&&&&&&&& 192&&&&&& 196&&&&&& 197&&&&&& 194&&&&&& 189&&&&&& 144&&&&&&&&&&&& 德国&&&&&&&&&& 387&&&&&& 412&&&&&& 417&&&&&& 426&&&&&& 437&&&&&& 310&&&&&& 苏联&&&&&&&&&& 417&&&&&& 359&&&&&& 274&&&&&& 305&&&&&& 362&&&&&& 343&&&&&& 英国&&&&&&&&&& 316&&&&&& 344&&&&&& 353&&&&&& 361&&&&&& 346&&&&&& 331&&&&&& 美国&&&&&&&&&& 943&&&& 1094&&&& 1235&&&& 1399&&&& 1499&&&& 1474&&&&&& 美国政府&&1014&&&& 1267&&&& 1619&&&& 1986&&&&&&2198&&&& 2230&&&&&& 说明:&&&&&& 1. 苏联数据历来存在水分,有多大的水分,至今也不清楚。上表中,德国英国苏联差不多,日本意大利较少。&&&&&& 2. 即使按照英国人的数据(黑色),美国一个国家的GDP,也始终超过轴心国德意日三国的总和。&&&&&& 3. 在1945年,美国的GDP是日本的10倍,其他5国的总和。如果采纳美国政府数据,则差距更大。&&&&&& 4. 在1950年,朝鲜战争当年,美国GDP 为3793亿美元,为中国当年GDP16亿美元的 237倍。 &&&&&& 表七&&&&苏联与美国的钢铁产量&&&&&& 为什么斯大林无论是“柏林封锁”,还是“朝鲜战争”,都没有真的与英美开战?事实上,苏联在二战之后直到解体都始终不敢与美国直接冲突:双方国力差距太大。下表是二战期间的钢产量:&&&&&& 年度&&&&1941&&&&1942&&&&1943&&&&1944&&&&1945&&&&&& 苏联&&&&1790&&&&&&810&&&&&&850&&&&1090&&&&1230&&&&&& 美国&&&&7520&&&&7800&&&&8060&&&&8130&&&&7230&&&&&& 上述钢铁数据来自美国政府网站。这仅仅是数量的对比,并未质量的对比,“不同质量钢铁寿命差距几十倍”。钢铁产量“相差七八倍”的斯大林联不敢出兵,“让金日成毛泽东出兵朝鲜,削弱西方”。&&&&&&&& 马歇尔将军的使团,在中国“调处”国共的军事冲突,准备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中国。&&&&&& 马歇尔使团在延安:经过“调处”国共冲突,中国开始了停战,裁军,制定宪法,政治协商会议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是无偿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政治改革,民主选举”。苏联等不接受这一条件。&&&&&& 于是,中国在1947年通过宪法,1948年4月完成全民选举。 &&&&&& 表七&&&&美国年的GDP&&&&&&&&&&&&&&&&&&&&&&&&&&&&&&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50&&&&&&&& 美国GDP&&1014&& 1267&& 1619&& 1986&&&&2198&& 2230&& 3793&&&&&&&&&&&& &&&&&& 说明:&&&&&& 1. 在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当年,美国GDP 为3793亿美元,约为大陆当年GDP16亿美元的237倍。&&&&&& 2. 在1950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之后,美国依照原先的承诺,对台湾进行了援助。&&&&&& 3. 在1948年4月,中国完成全民选举后,美国开始办理约定的援助时,再次突然爆发国共战争。&&&&&& 4. 在日,中国全民选举4 个月之后,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信口雌黄:“……已经失败了,但是还要装作好像没有失败的样子的欧洲马歇尔计划陷入全盘崩溃的惨境……在助蒋作战的开头,又曾演过一出美国出面调处国共两党争端的文明戏,企图软化中国共产党和欺骗中国人民,不战而控制全中国。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事实上,美国既未介入国共战争,也不知道朝鲜战争爆发。不述。&&&&&& 事实上,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并赶走美国大使。不述。&&&&&& 年,美国钢产量(橙色)和德国钢产量(绿色)的对比。&&&&&&&&纳粹德国的情报部长舒伦堡(Walter Schellenberg,,右图),在他的《舒伦堡回忆录》中记载:与美国宣战前,德国的情报部表示反对,认为一旦开战,美国的钢产量会“迅速突破8000万吨而压垮德国”。当时,希特勒和戈林等人不相信。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期间,戈林在监狱走廊里,隔着不远的距离,对舒伦堡大声说:“舒伦堡,你是对的”。后来戈林在狱中自杀了。舒伦堡被判6年监禁,1951年提前释放。&&&&&& 美国在二战中,军火的生产数量巨大,并且帮助重建了苏联军火体系。。&&&&&& 例如,美国在二战期间,仅航空母舰一项就生产了多达155艘(含轻型航母)。轴心国战争期间总计生产了16艘航母,都是日本生产的,战争中被全部击沉。&&&&&& 又如美国在二战中生产飞机40多万架,在朝鲜出动空军320万架次(其中大约45%是美国空军第五军的战机,从日本起飞,55%是美国海军舰载飞机,从朝鲜沿海的航母起飞),苏联飞机几乎全军覆没,朝鲜的地面被320万架次飞机等炸成火海,“范弗里特弹药量”系指“饱和弹药量的五倍”:火海对付人海,“一个师的地面部队不到20分钟就消失了”。不述。&&&&&&&& 附录&&&&&& 《时代》对邓小平的最终评价:《另一个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媒体集团,毛泽东周恩来等仅仅入选过“封面人物”,没有入选过“年度人物”。&&&&&& 邓小平两次入选《时代》年度人物,此前只有两次亚洲人入选:尼赫鲁,蒋中正夫妇,但都只有一次。&&&&&& 对于邓小平,《时代》的文章很多,其中部分内容,简单翻译如下:&&&&&& 叶利钦两次在危难关头幸运地得到军队支持才度过难关。任何集权体系的改革,没有军队支持不可能成功。&&&&&& 邓小平本人就是军队的缔造者之一:1927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后带领2万多军队向井冈山攻击前进,抵达井冈山时军队还剩下大约2 千余人……中国十个元帅和十个大将,不是邓的战友就是邓的部下 ……1976年,邓再次被打倒,但是“谁也惹不起的军阀”许世友庇护了邓的生命……毛死后,军队立刻逮捕了毛的亲属与亲信……&&&&&& 邓在军队支持下,废黜了不愿改革的保守派……邓小平的一生从未担任国家或党的第一把手,但是在军队支持下,邓小平控制中国将近20 年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坦率地说:毛在执政期间“输出革命”的“国际主义援助”超过200亿美元……这些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这引发了很多,尤其是亚洲的动乱与叛乱,死亡最多的是造成印度尼西亚几百万人死亡的 “九三零事件”,死亡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导致柬埔寨人口1/4灭绝的红色高棉革命……&&&&&& ……邓在第三次上台后,几乎全部砍掉了毛的数百个军事项目……邓在第三次上台后,一次又一次大规模裁减军队,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这些行动同样得到了军队的一致支持:这在军事集权的国家是几千年没有先例的,甚至在民主国家也是极其困难的。&&&&&& ……邓是聪明的,他清楚地知道,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资本主义。邓更聪明的是知道,怎样走上这条道路……对比之下近代中国史上的改革都失败了……&&&&&& 1997年,邓小平去世。&&&&&& 1997年,逝世后的邓小平再登《时代》封面,题目:《另一个中国》。&&&&&& 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及其他文章,都在大陆的书店里,“全部彻底消失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4:56 &&
[原创]今天九一八&& [旧作]文章提交者:在下毕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今天九一八============ 我们小时候常唱一首歌,叫[松花江上],歌词中有这么一段: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的铁蹄踏入中国大地,进攻沈阳,群魔乱舞,猖獗一时。为驱除侵略者,杨靖宇、赵一曼等无数英烈惨死于敌手!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又挑衅生事,进攻北平卢沟桥。蒋介石先生发表庐山讲话,号召全面抗战。为驱除侵略者,张自忠、戴安澜等无数精英壮烈殉国!中国人民在漫长艰辛的抗日战争中,经历了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惨剧,仅死亡人数就在三千五百万以上!往事只堪哀。当今之世,人们常说"八年抗战"""",只从卢沟桥事变算起。这是错误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应须从一九三一年的九月十八日算起!今天,是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八日,让我们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勇士们致敬!向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遇难的同胞们致哀!在下毕明 于&& 12:17:53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7:32 &&
[原创]父亲忆抗战&& [逝者如斯]-27文章提交者:在下毕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 父 亲 忆 抗 战 ]&&&&&&&&“爸爸,您在缅甸打了几年仗?”“三年。”父亲回答说。“三年中经常打仗吗?”我又问。“打,一到缅甸就打。中间,除了撤退去印度休整了一段时间,其余的日子,多半都在行军打仗。”“刚开始打仗,您怕不怕?”“怕,主要是紧张。不过后来就适应了。”父亲说。“哪一次战役给您的印象最深?”“仁安羌战役。那时候我是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的战士。”父亲回忆道。&&&&&&&&“四二年二月,我们中国远征军刚到缅甸不久,就打了一场硬仗-----这就是仁安羌战役。”父亲说,“当时,日军两个联军约三千人,抢先一步占领了有利地形,利用险要位置,将英军七千多人包围在仁安羌地区。英军军长斯利姆,发现局势不妙时,已经太晚。他率军突围,屡次突围却冲不出去,而且损失惨重。后来,英军断了粮草,兵无斗志,连斯利姆自己也没有吃的,这仗没法打了,只好派人与日军谈判。说是谈判,其实就是讨论投降的条件;英军中有人已经撕破了白衬衣准备当白旗使用。形势非常危急。当时的盟军司令部 ,生怕斯利姆支撑不住――却不知英军已准备投降了――急令中国新三十八师就近增援,越快越好。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接到命令后,急人所急,当机立断,亲率身边仅有的一一三团一千多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仁安羌。到了仁安羌时,天是黑的,鸡还没叫,孙立人与斯利姆取得联系后,命令即刻发起猛攻。”父亲说到这里,又按老习惯卖起关子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碎烟叶,要紧不慢地卷起喇叭筒。他以前讲故事时,经常如此。“后来呢?”我急于知道结果,追问道。父亲卷好喇叭筒,用火柴点燃,慢悠悠地吸了一口,才接着说:“我们是突然袭击。小日本还以为我们远在几百里以外,所以措手不及;但他们仍然很顽强地抵抗了两天之久。英国人听到枪炮声,知道是援兵赶到,顿时精神焕发,也来了劲,拼命往外冲。我们里应外合,小日本受到两面夹攻,损失了一千三百人,不得不夹起尾巴滚蛋了。”“多亏了你们!英国人绝处逢生啊!”我感慨道。“是的,这一仗可以说是虎口夺食:小鬼子到嘴的肥肉被我们一个团给搅了。我在战斗中也挂了彩,你看!这就是仁安羌留给我的纪念。”父亲将右臂中弹的伤疤亮给我看,又说,“解围后,我们与英军会合,他们个个喜极而泣。山坡到处跪满了英国的军官和士兵,都仰望苍天不停地划十字,感谢仁慈的上帝。”“也许还有圣母玛利亚吧?”我听了笑道。“其实,"父亲骄傲地说,"上帝就是我们!”&&&&&&&& “爸爸,你一共受过几次伤?”“三次。”父亲说,“除了这一次右臂中弹,后来还被小鬼子的炮弹咬了一口,弹片打进背部,很快便昏了过去;另一次,是在冲锋时被敌人战壕的铁丝网挂伤了大腿,当时血流如注,白骨都露了出来,连我自己也不敢看。”&&&&&&&&&&“战争是不是很残酷?”我问道。“人与人互相残杀,哪能不残酷!”父亲说,“一场战斗打完,往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战斗结束了,你们作为幸存者,是不是会庆祝一番?”“那不见得。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仗打完了,连吃的都没有,还要忍饥挨饿。”“我听说以前打仗有吃树叶啃草根的,你经历过没有?”“经历过。我们在缅甸――我自己――就吃过树叶,还喝过马血和人尿。这在战场上不足为奇。”“真的?”我头一次听说,不免惊奇。“你不信?我们三十八师还算好的。二十二师比我们更糟:他们从野人山撤退,一路上走了三个多月,历尽千难万险,光是被蚊子和山蚂蝗咬得患病而死的就有上千人!听说:好多士兵饿得爬不动,又不想死在深山老林中,就去偷尸体吃,而且还是战友的尸体-----用剌刀割尸体屁股上的肉!”“我的老天!不会吧?”我听了毛骨悚然,目瞪口呆。"在战争中,保存自己的生命是笫一重要的。"父亲说,"杀人也是常事。割死人屁股,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父亲的肚皮里装满了故事,古今中外的都有。我最想听的,还是他的亲身经历。时隔两个多月,父亲和我一起挖红薯,休息的时候,他又为我讲了一个故事。&&&&&&&&&& “缅甸的山多,森林多,老虎多。那森林浩瀚如海,其中的老虎,多得没法数,经常逛街似的满林子转悠。我们部队从森林中穿行,隔不了几天,就有战士被老虎吃掉。”“你们不是有枪吗?用枪打啊!”我着急道。“怎么不打?老虎吃人,人也吃它。我们一看见老虎,‘哒哒哒’,几十个人同时开枪,把老虎打得满身是窟窿。打死了,见者有份,一人割一块,用火烤着吃。我就吃过好几只老虎的肉。”父亲说。“那肯定蛮香!”我羡慕地说。“没有盐,也没有任何佐料,那味道还不如猪肉。”父亲笑了一笑,说,“不过人饿了,吃什么都香。”&&&&&&&&&&&& “有一次,三营有个战士,是炊事员,为做饭找水源,就单人匹马去寻找一条小溪,走了一截,找到小溪,挑了一担水往回走,半路上,突然遇到一只老虎。缅甸的老虎特别凶猛。这战士吓得赶紧扔下水桶往树后躲――跑是肯定来不及了。老虎要吃他,猛一扑,却被大树挡住。森林的树,都这么粗,两个人都抱不拢。”父亲张开双臂形容道。“炊事员没有枪,干着急。怎么办呢?这战士挺机灵,眼看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过老虎,就围着大树转圈。老虎不肯罢休,撵着人转,可是人的动作总是比老虎快半拍。这战士一看见虎头或虎爪就急转弯,把那只老虎转得又累又气。老虎干脆蹲下来,以逸待劳,一面喘气休息,一面随时准备攻击。战士知道性命攸关,也不急不躁,隔着大树,偷偷向后退。老虎听出动静,又追了上来,人又往另一颗大树后躲,接着兜圈子。就这样,战士以大树为掩护,一颗大树又一棵大树地往后退,渐渐退到了营房附近。于是他大声呼救,边叫喊边转圈,继续与老虎周旋。喊叫声终于惊动了战友。战友们提着武器跑过来。老虎也不蠢,一见有人群赶来,急忙掉头,迅速钻进了密林之中。战士得救了!”“好险!这炊事员真是命大福大!”我为他深深地庆幸,说。&&&&&&&&&&&&&&“可怜的战士!当战友们见到他时,他浑身上下全被汗湿了,像落汤鸡一般!吓得也够呛!战友们背着他回的营房。为这事,大家议论了许多天,从此不敢在森林单独行动,就连拉屎撒尿也互相放哨。”父亲说。“这个战士应该得到奖励啊!”我说。“哦,对!”父亲补充道,“后来我们团的刘团长特地召见他,夸他临危不乱,机智过人,把自己的手枪解下来奖给了他。”&&&&&&&&&&&&&& 一九七二年冬日,我从老村水库回家带粮,和父亲一同吃过晚餐,由于天冷,早早就钻进了被窝。爷俩个各睡一床,披衣而坐,听门外北风呼啸,很随意地闲聊着。&&&&&&&&&&&&&&“爸爸,您在缅甸待了三年,一共打了多少次仗?”我想听他讲战场上的故事,问道。“大大小小的战斗,大约有二三十次吧。”“你觉得哪一次最危险?”“应该说,每一次都很危险。”父亲答道,“要说哪一次最危险啊?让我想想。。。。。。哦,有一次战斗的规模很小,但非常危险-----死神与我擦肩而过!”“小到什么程度?”“我们只一个排。”父亲说着掖了掖被子。&&&&&&&&&&&&&&&&“排长姓季,矮个子,长得很英俊也很横实,刚满二十岁,比我还年轻,但特别会打仗。”父亲回忆说,“那一次,上级派这个排去和美军的一个营换防。美军营长是个少校,叫山姆斯,高鼻子蓝眼睛,长相挺帅。美国佬打仗,一向是玩玩打打,顶多连续打得三个月,就要休整一段时间,否则会不停地埋怨上司不顾他们的死活。美军这个营已经打了四五个月没休整,正盼着有人来换防。少校见了季排长,喜出望外,高兴得不得了!与小季又是握手又是拥抱,显得格外热情。接着,少校还以为我们这个排只是先头部队,问一共来了多少人。‘三十九个,全在这里。’小季答道。‘不!太少了!太少了!敌人有好几百哩!简直是开玩笑!’山姆斯连连摆头。小季一听此话,认为他轻视中国军人,大不乐意,转身下令道:‘立正!向右,转!齐步,走!’中国士兵听到命令,立刻照办。少校一看傻了眼,没想到一个少尉排长会对他来这么一手。‘等等!请等等!’‘立定!’小季又命令部下道。山姆斯忙陪笑解释,说自己一向尊重中国军人,绝无冒犯之意,希望不要误会等等。小季面无表情地听着,也不搭腔,就听见山姆斯在叽哩咕噜。”父亲说着悠然一笑,又回忆道,“我当时是见习排长兼翻译。看到他俩这般模样,觉得忒滑稽,又不能表露出来。美军内部有规定:你要求换防,上级派人来换防了,你不走,后果自负。少校要对下级负责,当然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最后同意换防。他还主动提出回去后立即请求上级增援,以帮助友军守住阵地。临走之前,山姆斯命令他的战士们将吃的喝的全部留下-----其中有二十多箱罐头-----赠给中国战友。”“这个少校还真不错!”我笑道。&&&&&&&&&&&&“当时在缅甸有五种部队:日军有武士道精神,作战凶猛;缅甸军人比较少,善于利用地形声东击西,打不赢就躲;中国兵吃穿最差,但能吃苦,也最顽强;美国人打仗很勇敢,但缺乏韧性;英国军人穿得金光闪亮,吃得也好,打仗却很一般。”父亲此时笑着评论道,“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建立起庞大的大英帝国的?”“退化了。”我也笑着说,“如果我是斯利姆,统率着七千人马,绝不会向三千日本人投降。”“那件事另当别论。”父亲不同意我的观点,说,“英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不同,他们更珍视人的生命,不像某些中国军阀,视人命如草芥。再说当时处于困境,他们无法确定敌军数目,想冲也冲不出去。”&&&&&&&&&&&&&&&&父亲接着说:“美军的伙食是一流的,比英军还吃得好。中国的穷大兵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精美的罐头食品,等美国人刚走,便一拥而上,哄抢起来。‘全体立正!’小季突然大吼一声。士兵们一听不敢有误,全部立正。小季又发令道:‘一班留守阵地,机枪手留下;其余的人跟我走!’二班三班的战士马上转身,随排长跑步而行。小季叫我也跟上――就这句话,救了我一命。”“去哪里?”我诧异地问道。“你听我说。”父亲继续讲道,“小季接防前听上级讲只是应付一下盟军,去了没仗可打。但他作为接防部队指挥官,还是作了必要准备的。阵地设在半山腰,面向日军;阵地前方还设有障碍物,以延缓敌人冲锋。一班守阵地。小季让一班在万一有敌人进攻时远距离扫射一阵,然后后撤至阵地后方的一片小树林里。我们两个班就先撤到小树林里隐蔽起来。。。。。。过了大约半个钟头,阵地那边忽然传来噼噼啪啪的枪声――日军进攻了。我们这个排是一个加强排,火力很强,有两门小钢炮、一挺重机枪和三挺轻机枪。机枪留在阵地上,我们就剩两门小钢炮和随身携带的冲锋枪。两个班长听见枪响,准备增援,小季却拦住他俩说,‘你们听,不对劲!怎么听不见我们重机枪的声音?’大家凝神而立,等排长下命令。‘完了!阵地已经失守!’小季断言道。这时候,我也隐隐约约听到了日军的喊话声。‘小鬼子不知道我们还有人。现在我命令:对准战壕,猛烈轰击!’小季挥了挥手枪。‘排长,会伤着自己人吧?’三班长担忧道。‘执行!’小季不理他。军令如山,不可违抗。‘轰轰轰’两门小钢炮发了威,对准阵地连连开炮。小日本偷袭得手,占领阵地,不免得意忘形。他们看见整箱的美式罐头,也跟中国兵一样犯馋,呼啦一下围上去,争着品尝。按照军事常规,有炮就应该安在阵地一带。这帮家伙万万没料到会有炮火袭来。战壕相当深,小鬼子挤在一堆,炮轰过去,一炸一大片,障碍物也妨碍他们逃窜。这一回,小日本吃了大亏!他们被这一阵炮火报销了六十多个,伤的还不算”。“一班呢?”“敌人采取了偷袭战术。当时我们的机枪手连机枪都没架就去抢罐头,等敌人越过障碍物攻到面前,都慌了。”父亲说,“战士们用冲锋枪抵抗,结果全部牺牲。这个班死得很惨,有些战士的头颅被敌人割下,有些战士的身上被敌人用刺刀戳得稀烂!我们清扫战场的时候,心里很难受,都流了眼泪。”“这帮狗东西!为什么这样残忍?”我听了很气愤,问父亲道。“他们大概是因为久攻不下,伤亡不少,气坏了。那是一种法西斯式的发泄。”父亲回答道。&&&&&&&&&&&& “这一仗太危险了!敌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如果他们占领阵地后再向前推进一点,就能发现我们。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消灭我们。”父亲说。“阵地后来丢了吗?”我刨根问底道。“没有。否则你也听不到这个故事了。”父亲笑道,“这一阵炮轰出其不意,揍痛了小鬼子。他们毕竟摸不清虚实,又怕附近还有美军,吓得好一阵不敢动弹。第二天下午我们的友军赶来。小鬼子损兵折将,劳而无功,最后只好撤了。”“季排长后来怎么样?还在吗?”“牺牲了!第二年就牺牲了!唉!”父亲叹了一口气,深情地说,“这小伙子天生是个将才,可惜英年早逝!”“我不懂,爸爸,他为什么要带两个班撤开而不在阵地上坚守?”“守得住吗?就这三十几号人?”父亲驳我道,“宋代名将岳飞,说过一句名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说:打仗绝不能墨守常规,要因时因地而异。小季故意不按常规办事,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你的意思是,他已经准备好了用炮轰?”我问道,“那如果一班撤退去小树林,二班三班不也暴露了吗?”“小季算准了小日本攻下阵地后会首先清点战果,我们猛轰他一阵,然后溜之大吉,等待援军。再说,小日本一直在跟美军交手,见了中国兵,他们不知虚实,未必敢追击我们。""那万一他要追呢?""那就看谁跑得快了。”父亲似乎懒得再解释,打了个呵欠,说,“睡吧,不早了。你明天早晨还要赶到水库去挑土。”
共 6269 次点击,27 个回复& 1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从阿登战役说起
[关于二战的反思]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仗电影大全战争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