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了几个月的房子 炒港股如何开户还能炒点啥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炒港股风险究竟有多大?吓死你!
以下“幺蛾子”看看就可以了,别去研究,更别去买。
#######(有必要强调一下,那些巨大的跳空缺口是当天直接的跳空低开缺口,不是我们A股的高送转除权缺口)######
2016年至今港股上市公司中的那些“幺蛾子”
港股那点事
当时间进入2016年后,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朝鲜发射了火箭,疫苗出现了失效,巴拿马曝光了洗钱,债权变成乐股权,等等,沉浸在如今的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中,热点,焦点,爆点,已经完全充斥着我们的世界,投资圈也是一样,各类金融黑洞和幺蛾子,正在跑出来叫嚣人们的三观。
  在香港,旺角发生了骚乱,停车场发生了纵火,股市经历了股灾3.0,当投资者们还在祭奠沉重的2015年时,后股灾时代的2016年,也正在不断地刷新着投资者们的三观。今天,先带大家来看看这段时间很有代表性的港股“幺蛾子”吧。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个幺蛾子:(46,&0.20,&0.44%)(0005.HK)
  如果说汇控也出了幺蛾子了,我觉得并不过分,今天,汇控创了今年的新低,也创了近7年的新低,这也拖累(20370.4,&104.35,&0.51%)近期出现回落,毕竟汇丰控股是恒生第一权重股。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汇控自己本身不争气,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盈利能力持续放缓。屋漏偏逢连夜雨,另一个原因,则是汇控目前正身陷Panama的造壳丑闻中,而这种事,可达可小,大了可以直接封了汇丰的业务,小了就是重罚,你说怎么能好的起来呢。各大投行近期都下调了汇控的评级。总结下来,如果要说出幺蛾子的体量,汇控绝对可以算是老大了。
  第二个幺蛾子:博耳电力(01685.HK)
  博耳电力在3月30日公布了业绩,业绩看起来不错,但是深挖年报之后,财务漏洞就出来了。经过对保理业务的重新列账,发现公司的应收大幅增加,公司现金大幅减少,银行贷款大幅上升,经营现金流直接从正的干成负的。好嘛,之前的帐我们先不算了,就现在公司的账目来看,这个不断“典当”应收变现发展业务的模式是玩不下去了,反而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就算大股东出面掏了5亿的无息贷款,这窟窿短时间怕是堵不上了。所以股价也是跌跌不休啊。昔日的白马电力龙头,如今却沉沦如此,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
  第三个幺蛾子:恒发洋森(0911.HK)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0.048,&0.00,&0.00%)1月28日暴跌91%的炮弹式走法,而这样的K线,你说像不像是高超技艺的跳水运动员的十米跳台,水花都没有。恒发洋参的故事,从上市时火热的IPO开始,就注定了这只股票的不一般。公司先后给管理层发期权,然后做账,数据一流,然后股价涨了十倍,然后想发CB,但是没发出去,然后想超低价配股,这时候就有股东不干了,结果就出现了令人难得一见的91%暴跌。你也算是给广大的投资者上了一课,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第四个幺蛾子:十方控股(1831.HK)
  叶问,咏春,傻傻分不清楚。十方控股的故事,还要追溯到热门功夫题材的电影《叶问3》上,当时《叶问3》在国内上映,十方控股背后的快鹿集团,施老板,为了把叶问的票房分成装进十方控股,促进公司股价进一步上涨,给股东谋福利。不惜真金白银的买票房,造假,结果不小心被强大的中国股民,哦,不对,中国影迷给扒出来了,因为前有《美人鱼》的惊天的30亿票房,所以《叶问3》想顺理成章的造票房,也说的过去。可惜就可惜在,想法虽好,但是做法比较低劣,甚至是不聪明,也有违道德评判标准。可以说是,一个很有诚意的庄,却落得一个悲催的结局。这也算是今年目前为止最悲催的“幺蛾子”吧。
  后记:近期,施老板以健康理由辞去了快鹿集团的要职。香港的十方控股,大中华金融,(0.51,&-0.03,&-5.56%)纷纷继续下跌,深圳上市的神开股份也临时停牌了。这摊子,怎么收拾呢。
  第五个幺蛾子:四环医药(0460.HK)
  之所以把四环也列为幺蛾子,那也是没办法啊,谁让他从完美变成了不完美。去年因为业绩审计的问题,导致开始停牌,而今年2月底,公司终于复牌,撤换了审计师,但是股价开盘的大跌,也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四环去年停牌到目前已有一年有余,无数机构被深套其中,机构想自救,但无奈公司毕竟有了瑕疵,账目出现过一次问题,你还敢相信第二次吗?目前,扣非15年收入,公司财务状况与14年持平,年报中已经透露出去年下半年控费的压力,有部分用药在辅助用药监控名录中,加上财务的问题,需要一个去外资的过程,可能需要观察多几期财报季,才能有所转机了。
  其实对于四环,目前市场上也很有争议,仍然有机构认为该公司只是被错杀,各项业务都正常,估值会重新回归正常,也许吧,也许时间能抚平伤口,但是,瑕疵却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让人们忘却了。
  第六个幺蛾子:桑德国际(0967.HK)
  又是一家环保白马股,但因财务质疑遭做空机构做空,紧接着经审计查出银行存款有20亿人民币不翼而飞,导致停牌10个多月,而公司最后的官方解释,竟然是忘了记账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理由明显就是忽悠人。公司开盘之后,好大的一个缺口,直接暴跌62%,更可悲的是,没有人接盘,只有公司老板文一波在暴跌之后增持了几天,但是无济于事,股价仍然低迷,已经没有人相信这家公司的一切信息了。可悲,可叹。小天还记得两年前参加公司的发布会时,那时候环保行业景气,关注的机构非常多。而如今呢,也许只剩人去楼空,无人问津了。
  第七个幺蛾子:智美体育(1661.HK)
  智美,是不少内地投资者破位青睐的体育公司,以前是央视的重要广告合作方,近年来开始专注做国内知名马拉松赛事,被不少机构认定为体育产业的“龙头股”。可惜,今年,智美没了央视的广告经营权,因此业绩受到大幅下挫,在3月28日,公司公告了一份大跌眼镜的盈利预警,表示根据未经审计的数据,截止到日,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80%。
  虽然其他体育业务还在进行中,但是突如其来的盈利大幅下滑,让所有投资者都失望了,有人诟病为什么盈警不早点发,有人诟病说公司怎么这么不靠谱。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智美的幺蛾子,出的太让人意外了。至于公司以后是否能靠体育业务挣钱,那是后话了。
  第八个幺蛾子:(0.051,&0.00,&0.00%)(1217.HK)
  要说中国创新投资,那应该还要提起另外两家,(0.019,&0.00,&0.00%)(8171.HK),(0.208,&-0.09,&-29.49%)(1020.HK),这类幺蛾子,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的股东,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这一理财平台被查。而这家公司被查的诱因,主要又是因为高管在朋友圈晒富,然后接到群众举报,之后对涉嫌非法集资的诈骗犯罪的国太投资控股等一系列关联公司,实施了查封和调查行动。而上面谈到的三家港股公司,很可能是都是中晋系出招“借壳”港股的一种手段,为了运作上市公司,来融资还旧账罢了。总体看下来,在中晋事件没有结束之前,这几家公司的股价,可能是难有起色的,正所谓,本来想借港股来还债,结果被港股给玩了,你对港股还是太陌生了。出现幺蛾子,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第九个幺蛾子:大健康国际(2211.HK)同样发生在恒发洋参(0911.HK)事件同时的,还有这大健康国际,一家东北地区最大民营药品分销商。而这家2013年上市的公司,各方面数据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公司基石CVC的退出,和随后改名字的做法,都让这家公司变得越来越“神秘”,以至于外界都不知道公司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那天暴跌来的时候,公司全天都没有停牌,换手率达到60%,而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做向中融信的股权转让合同,更不知去向。
  正所谓,在你还什么都看不懂的时候,幺蛾子就发生了,这种是让人最捉摸不透的做法,而有这样做派的公司,还是敬而远之吧。
  第十个幺蛾子:(0.01,&0.00,&0.00%)(1246.HK)、(0.045,&0.00,2.27%)(0070.HK)
  今年过去的这几个月里,老千股当然不能没有,而出千出的这么明显的,我也是头一次见,毅信控股,因为要合股供股,搞得股价直接砸到1分钱,股价已经跌至市场可以容忍的最低价,也是够奇葩的,这也是向我们说,老子就是要出千,你那我怎么办吧。而紧随其后的,海王集团,也已同样的姿势,开始了出千之旅。看看他们的K线图,是不是有一种兄弟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你们这对兄弟,不去澳门赌场好好玩玩,都可惜了。
  总之,出千我们知道是很多小市值港股上市公司惯用的招式,但是今年这种非常博人眼球的出千方式,我也是头一次见,耍流氓这么光天化日,监管的,你不管管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炒港股有哪一些风险?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炒港股有哪一些风险?
我有更好的答案
估值差异的风险六、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七、新股跌破发行价的风险港股开户、汇率风险 二、国际化的市场风险三、做空机制的风险 四、无涨跌幅限制的风险五,3分钟网上预约投资港股七大必知风险,首选国信证券,免费高效:一
采纳率:60%
来自团队:
A股:大部分公司都不了解。刚入市的时候成天看盘。这使得涨和跌都更加生猛。当然,这也取决于找的是哪家证券公司。往往是XX股份:对散户来说,XX重工。IT人面对这些估计会很茫然。大盘股没人理睬,小盘股股价虚高。赚钱得靠各种“消息”,或许很多A股上市公司都没法保持现在的估值了。港股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股票出价时股价变化的最小范围是不同的。比如价格在 20到100之间的股票,最小范围是 0.05,交易佣金较高。我的港股账户交易佣金是千分之一最低HKD 100&#47,过了数月,期间涨涨跌跌,这点与A股不一样。诚哥投资的中国木业,我当时想买,一看每手得买十万股。只好放弃了。股价变化规则有趣,费率是万分之三,获利了结。对个股不能融资不能卖空。散户只能帮着抬轿子。如果有卖空的机制,最近有5折的活动,也要50,股票多数不认识;次,提钱杀入,数天内就赚了10+%。我在A股的账户。后来听说“鲁西化工”有消息,总体不赔不赚,未免太过平淡。每手股数不定,有的股票小散买不起。港股上的股票。入市时我本着“价值投资”想法,买了招商银行.1,每手股数是由公司确定的;在100到200之间,最小变化范围是0港股
我想了解港股缩股之类的那些
缩股对于你的市值来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考虑市场价格变动因素).打个比方:1元一股,10000股.如果缩股后你的股数变成5000股,那么股票的价格就会变成2元.总市值不变。
那网上怎么说港股黑股很多,不宜投资
我现在有点钱想炒港股的
人有好坏,股有好坏吧,投资谨慎
跟中国的差不多吧,还不如做现货
我想了解清楚,准备做港股
香港股市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一天跌50%以上都很正常。港股实行T+0,一天可以多次买进卖出,如果不及时止损,损失很大。网上资料很多,你可以查查看。反正我觉的现货原油就挺好,我现在就在做,行情好了就做,不好就歇会,还可做多做空
那怎么知道好和不好呢
这个不好说,完全得看自己的看法,你可以都先了解下,看更喜欢哪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港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你的位置: >
> 专栏:炒了几个月的房子,港股还能炒点啥?
智通财经执行总编:谭明磊
港股的牛市一直就这么慢条斯理的延续。内房股还在涨,三大龙头股不见歇气。
今年以来碧桂园涨了230%;融创中国涨了579%;中国恒大涨了553%;至于其他内房股也都先先后后来了个“价值重估”,恐怕只有那个去年从香港退市又上不了A股的人还在唉声叹气。
每一个参与这轮港股牛市的投资者都笑得合不拢嘴,谁会想到前面这么多年在香港,一直就不受搭理的内房股,怎么今年就突然价值发现了呢?偏偏今年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就一直不受内地人喜爱,也得不到内地资金的惠顾,甚至连内地财经媒体,都极少报道这类香港土豪的新闻了,咱们只能说,这一年,香港的市场风格的确变了。
按照传统思路做港股投资的人,往往要改变一个固有的思考逻辑很难。
比如,去前年流行的小股票坐庄模式玩法盛行,很多香港本地庄家,利用合法的游戏规则,将小市值股票玩得上舞下窜的时候,恐怕做梦都没想进入2017年,中资大市值股票还会表演另类的“大象跳舞”。2017年很多内地客在香港股市赚了大钱。
本地炒家原以为港股通开通后,北边来了“韭菜”,殊不知自己成了“野草”。说到底,背后的资金实力才是决定市场估值的唯一能力,错误的价值研判,反倒只能做了陪衬。
港股每天几十亿人民币资金南下,看起来并不多(港股一天的成交额保持在1000亿港元上下),但一天天加起来就要命了。
从资金心态上讲,这些资金根本就没打算回去过!尤其是内地机构配置的港股长线战略资金。毕竟对内地市场来说,千亿资金的流出只算拔根毛而已,因为A股真的是太有钱了。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上看,本来到香港募集资金是为了企业发展迈向国际化。偏偏不少上市公司的持仓结构,据查阅:持仓榜首券商席位,也变成沪港通的中投信息,和深港通的创盈服务,上市公司成了彻头彻尾的“港A股”!
A股是什么估值(部分高估值与市场资金流动性泛滥密切相关)?那容得下未来港股还如此廉价?所以,这类香港股票,即便现在股价不动,迟早也会成为内地客的“玩家宠物”。所以你得准备习惯内地A股风格在香港市场大放光彩。
现在内地股民最关心的是,港股部分板块个股涨了那么多,还有哪些期待,会是下阶段的“价值重估”?
我们只讨论可能赚钱的票,把有限的时间做有用的事情。笔者就谈谈个人对部分个股看法(必须是港股通标的,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的个股):
中国制造今非昔比,已经实现了全面升级。看看苹果产业链的个股今年在港股市场涨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在高端机床、核心装备、芯片制造等领域,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
你是否知道,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
据悉,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中国芯片产业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2000多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高端芯片专利费用却让大家沦为国际厂商的打工者。
一个人要是无“心”,要他成就一番事业那只是天方夜谭;一个国家要是长期无“芯”,那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下层位置。
所以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等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值得你去期待的5年。好在长期趋势看,这些股票的价格,现阶段还处于谷底。
医药企业出牛股,放眼全球皆如此。
美国对医疗部门的巨额投资和开支是美国医药行业成长股的重要推动因素。美国政府对医疗部门的经费投入不管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上都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国的军费开支比起其医疗开支来更是“小巫见大巫”。以2007年为例,美国当年的医疗卫生开支高达22412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人均支出达到7421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日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市值增加了659亿美元,其164个成分股平均涨幅达11%。其中,制药公司Portola Pharmaceuticals和Clovis Oncology领涨, 涨幅均超过55%。
香港股市的医药板块今年的表现中规中矩,2017至今的涨幅只有25.85%。着名的大市值医药港股,上海医药(02607)和国药控股(01099)涨幅至今只有18%和11%。
涨了154%的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下半年的确惊艳;还有涨超了60%的石药集团(01093)与复星医药(02196)、丽珠医药(01513);涨幅40%的四环医药(00460)与涨幅62%的中国生物制药(01177)都还算跑赢了指数….. 个人比较看好的后期有动力的,应该有药明生物(02269)、绿叶制药(02186)。
港股的资源三家基本上已经非常明显:中铝(02600)的供给侧改革;洛阳钼业(03993)的海外铜钴,已经被长线战略资金熟知;尤其值得提醒的紫金矿业(02899)股价一直低位徘徊。
在国际铜价大涨的大背景下,紫金公司拥有刚果(金)卡莫阿铜矿43.5%权益,该矿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铜矿,拥有铜资源储量3600万吨(相当于中国铜储量的36%),平均品位2.8%(国内平均品位0.6%)。
公司公告正与合作方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共同推进矿山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年产40万吨年产能,并在2023年扩产至80万吨,预计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迈入全球十大铜矿企业之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犀利的视角
深度剖析港股市场及上市公司
(玩转港股 家临江)
————————————————
关于牛牛网:
牛牛网是一个港股分享平台,由会员(专业港股投资者、草根资深港股投资者、香港投行专业人士、香港证券界投资大咖、香港财经公关高手和香港财经媒体资深专家)本着分享共赢的理念,将每日港股中最有价值的资讯、研报、研讨会和调研资料、上市公司PPT、香港报刊股评等信息在牛牛网港股平台进行分享。我们希望汇集众多专业人士的力量,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让涓涓细水汇聚成河,通过会员们的努力打造一个港股专业资讯众包平台,打造最专业和最齐全的港股投资资讯分享平台。我们倡导:发现港股投资价值。
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发内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作为推荐任何股票的依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您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如果您需要投稿,请将稿件电邮:
爱中概港股精华 – 微信公众号:ichinastocks-hk
牛牛网 – 微信公众号:niuniuwang_cn
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加入我们的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炒了几个月的房子 港股还能炒点啥?|港股|内房股|上市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炒了几个月的房子 港股还能炒点啥?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谭明磊
  现在内地股民最关心的是,港股部分板块个股涨了那么多,还有哪些期待,会是下阶段的“价值重估”?
  港股的牛市一直就这么慢条斯理的延续。内房股还在涨,三大龙头股不见歇气。
  今年以来碧桂园涨了230%;融创中国涨了579%;中国恒大涨了553%;至于其他内房股也都先先后后来了个“价值重估”,恐怕只有那个去年从香港退市又上不了A股的人还在唉声叹气。
  每一个参与这轮港股牛市的投资者都笑得合不拢嘴,谁会想到前面这么多年在香港,一直就不受搭理的内房股,怎么今年就突然价值发现了呢?偏偏今年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就一直不受内地人喜爱,也得不到内地资金的惠顾,甚至连内地财经媒体,都极少报道这类香港土豪的新闻了,咱们只能说,这一年,香港的市场风格的确变了。
  按照传统思路做港股投资的人,往往要改变一个固有的思考逻辑很难。
  比如,去前年流行的小股票坐庄模式玩法盛行,很多香港本地庄家,利用合法的游戏规则,将小市值股票玩得上舞下窜的时候,恐怕做梦都没想进入2017年,中资大市值股票还会表演另类的“大象跳舞”。2017年很多内地客在香港股市赚了大钱。
  本地炒家原以为港股通开通后,北边来了“韭菜”,殊不知自己成了“野草”。说到底,背后的资金实力才是决定市场估值的唯一能力,错误的价值研判,反倒只能做了陪衬。
  港股每天几十亿人民币资金南下,看起来并不多(港股一天的成交额保持在1000亿港元上下),但一天天加起来就要命了。
  从资金心态上讲,这些资金根本就没打算回去过!尤其是内地机构配置的港股长线战略资金。毕竟对内地市场来说,千亿资金的流出只算拔根毛而已,因为A股真的是太有钱了。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上看,本来到香港募集资金是为了企业发展迈向国际化。偏偏不少上市公司的持仓结构,据查阅:持仓榜首券商席位,也变成沪港通的中投信息,和深港通的创盈服务,上市公司成了彻头彻尾的“港A股”!
  A股是什么估值(部分高估值与市场资金流动性泛滥密切相关)?那容得下未来港股还如此廉价?所以,这类香港股票,即便现在股价不动,迟早也会成为内地客的“玩家宠物”。所以你得准备习惯内地A股风格在香港市场大放光彩。
  现在内地股民最关心的是,港股部分板块个股涨了那么多,还有哪些期待,会是下阶段的“价值重估”?
  我们只讨论可能赚钱的票,把有限的时间做有用的事情。笔者就谈谈个人对部分个股看法(必须是港股通标的,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的个股):
  1、芯片
  中国制造今非昔比,已经实现了全面升级。看看苹果产业链的个股今年在港股市场涨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在高端机床、核心装备、芯片制造等领域,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
  你是否知道,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
  据悉,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中国芯片产业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2000多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高端芯片专利费用却让大家沦为国际厂商的打工者。
  一个人要是无“心”,要他成就一番事业那只是天方夜谭;一个国家要是长期无“芯”,那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下层位置。
  所以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等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值得你去期待的5年。好在长期趋势看,这些股票的价格,现阶段还处于谷底。
  2、医药
  医药企业出牛股,放眼全球皆如此。
  美国对医疗部门的巨额投资和开支是美国医药行业成长股的重要推动因素。美国政府对医疗部门的经费投入不管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上都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国的军费开支比起其医疗开支来更是“小巫见大巫”。以2007年为例,美国当年的医疗卫生开支高达22412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人均支出达到7421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日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市值增加了659亿美元,其164个成分股平均涨幅达11%。其中,制药公司Portola Pharmaceuticals和Clovis Oncology领涨, 涨幅均超过55%。
  香港股市的医药板块今年的表现中规中矩,2017至今的涨幅只有25.85%。著名的大市值医药港股,(02607)和国药控股(01099)涨幅至今只有18%和11%。
  涨了154%的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下半年的确惊艳;还有涨超了60%的石药集团(01093)与(02196)、丽珠医药(01513);涨幅40%的四环医药(00460)与涨幅62%的中国生物制药(01177)都还算跑赢了指数..... 个人比较看好的后期有动力的,应该有药明生物(02269)、绿叶制药(02186)。
  3、资源
  港股的资源三家基本上已经非常明显:中铝(02600)的供给侧改革;(03993)的海外铜钴,已经被长线战略资金熟知;尤其值得提醒的(02899)股价一直低位徘徊。
  在国际铜价大涨的大背景下,紫金公司拥有刚果(金)卡莫阿铜矿43.5%权益,该矿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铜矿,拥有铜资源储量3600万吨(相当于中国铜储量的36%),平均品位2.8%(国内平均品位0.6%)。
  公司公告正与合作方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共同推进矿山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年产40万吨年产能,并在2023年扩产至80万吨,预计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迈入全球十大铜矿企业之列。
  (本文作者介绍:智通财经执行总编。
责任编辑:张海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智通财经执行总编。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谁告诉你内地人炒港股不厉害?
这个黄金周,内地到澳门的人明显比往年少了。而到香港去旅游的也是选择性消费,内地自由行旅客的购物习惯也有所改变,由以往主要购买奢侈名牌,转至购买较实用的商品,例如服装、影音器材、个体商铺的药妆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其实这几年,香港还最吸引内地人的商品,就是香港股票!老一代内地港股投资者,本身就已经在香港开有户头。这几年直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账户,在香港股市买买买也成为时尚。港股最近玩出了新花样,几乎每个交易日,就把南下港股通股票池里面的某一只股票,拿出来爆炒一顿。不得不说,内地人参与的“港A股”油水十足。比如前几天是(00981),收盘后的港股通成交回报已经很明显,南下资金单边净买入超3亿人民币,说明部分内地港股通开始入场配置了。这几个月,由于港股赚钱效益比内地A股好多了,发行港股通基金,在机构圈内相当盛行,而且渠道也非常好卖。想必到了2017年终,内地最赚钱的基金组合,应该有投资港股的荣誉。昨日大涨的(00732)也是南下港股通标的,该股一度受到乐视事件的影响,股价被压得很低,不过昨日放量暴涨30%,可谓是一鸣惊人。席位追踪可以看出,买卖进出该股最频繁的也是中投信息和创盈服务。不奇怪,在内地A股昨日爆炒OLED概念的情形下,港股既然有这类标的被错杀,当然要做一波跟风行情滴。据智通财经获悉,信利国际在香港中央结算的持股席位排名第一的正是沪港通席位:中投信息!周二(10月10日)早间,受昨日国务院常委会部署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内地A股医疗器械个股直线拉升,港股也不例外跟风。什么先锋医药、瑞慈医疗等等股价一蜂而上。当然,打头阵涨幅最大的又是港股通标的(00241)。阿里健康在香港中央结算的席位显示,最近阶段,中投信息和创盈服务都加入了净买入力度,虽然现在持仓第一名还是,相信按照这个速度买下去,恐怕迟早也会变成“港A股”的宠物票。据笔者观察,港股今年的特点很奇特:只要是外资重仓的涨幅都并不太大;还有就是香港本地资金做的一些股票,虽然随着指数也有一定的涨幅,但也是经常“一日游”,股价的主动上涨持续性很弱,缺少一份激情;更何况前些年香港资金做的一些小市值股票(借壳、卖壳),这类股票到了2017年基本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大小股东们不要说是苦不堪言,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港股二级市场本身就缺钱,更在乎的是股票流动性,反而对企业的价值研判都放在次之。前期的内房翻倍、汽车股价暴涨、产业链股价高举高打,大资金带动的流动性炒作,几乎随时都看见内地中资的身影。所以港股市场投资风格在2017年突然逆转,如果跟不上板块趋势,牛市中你照样亏钱!有朋友戏言:“以后要在港股赚钱,都得天天盯住内地市场的一举一动咯。”例如,5G的龙头肯定是(00763),这股涨到现在,股价翻了2倍,外资参与的筹码的确已经很少了。在内地A股一顿概念性猛拉股价的情绪下,港股肯定也是不甘示弱的。看看中央结算的持仓结果你总算知道了,中兴通讯H股,现在的第一大持仓席位就是来自深港通席位创盈服务,而且随着股价不断上扬,创盈服务的持仓变动数还在增加。再比如(02600)和(03993)这类资源股,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近半年多的中央结算持仓第一席位,都已经是中投信息与创盈服务占据头把交椅。临到10月份股价已经炒到现在了,外资的大摩和麦格理才看好行业趋势,大幅调升这类企业的目标价。懂不懂价值,尤其是港股中资股价值,内地人肯定最有发言权。尤其是企业实体就在内地的上市公司,内地股民和内资机构的调研能力应该更胜一筹。想必香港的外资投行研究机构今年也相当郁闷:唱空了N多年的内房股,怎么到今年就集体爆发了呢?带着巨量炒上去,家家内房企业市值翻多倍。至今外资没有敢给出与市场更贴近的估值!唯有一家内房研究员唱多,实在是鹤立鸡群。说到底,这些机构给出评级的时候,也得看看自己手上到底有多少筹码。但2017年没有想到,抢筹码的内地人多了,唱空打脸,做空亏钱!实在难受。好在港股的这轮行情至今还看不到顶部,也就是还属于牛市中继。至于这轮牛市要延续多久,恐怕靠朝鲜发导弹、美股崩盘、欧洲混乱等等“港媒财经报道的不利”,是拦不住港股牛市的。也许,你最该思考的是:内地资金啥时候开始大规模净流出港股?免责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moncha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炒港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