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中国房价会不会崩盘崩盘么

假如中国楼市真的崩盘 你的房子会怎么样
日本不动产研究所JREI
[导读]一旦房子失去了价值,那么超发的那些货币不会凭空消失,势必会流入市场,那样物价将会飞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将会空前提高,别说到时候买房你能买起粮就不错了。六大都市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地价和房价飞流直下。看傻了吧!有没有过山车的感觉,是不是像大盘从6100点跌到1600点一样荡气回肠呢?在泡沫时期的所有逻辑都会在泡沫破灭后被证伪,几十年后回过头来看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别跟我说货币超发将让中国房价继续上涨,但是你似乎忘记了其实房价上涨的最最根本因素是人口结构。当10年后20年后,中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加剧,那么多房谁去住?房价凭什么还会如此这般疯狂。也许一线城市由于资源过度集中的虹吸效应还好一点,二线三线城市那就一定会惨不忍睹。趋势的力量是强大的,时间会告诉你一切。涨多了就会跌,这是规律。房价狂跌会发生什么?居民拼命买房之后,现在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在房子上。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房地产占居民资产比重一直在高位,通过近期的观察从15年后半年到现在,房地产占居民资产比重应该有很大的回升,大约应该超过60%不在话下,你观察一下你同事朋友的资产配资情况就心里有谱了。其实这种资产配置情况,问题是相当大的。一旦楼市崩盘,一系列的反应将会相当吓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房 给你温馨的家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看房”手机客户端,同时支持iOS、Andriod系统;
重点城市楼盘优惠、报价、找房、参团、买房一手在握。&
在这里,熟悉房产市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南宁站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房产微信南宁站”,获取更多房产资讯。
预约惠95折
均价:均价12000元/平方米
特色:小户型
1.2万享8万
均价:均价6200元/平方米
特色:品牌开发商
均价:均价6500元/平方米
特色:现房
均价:均价6000元/平方米
特色:水景地产
沪惊现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怪离奇建筑惊艳世界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房价会崩盘吗
更多#房价会崩盘吗#相关
...商品还有人要吗?猪猪侠北京上海房价会崩盘吗?技术上,完全可以。银行贷款卡死,一个月就玩完了。现在的北京上海房价,总价基本是300-1500万,市场上几乎没有买家能全款,都是连环置换,40-70-100-130-20...
p日本房价启示录1991年,东京房价迎来悲情一刻,房价3个月暴跌65%,成交萎靡、银行贷款断供,一夜间,购买房产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自杀、破产集中爆发。破产的日本妇女放声大哭。日本著名的自杀森林,90年代初这里自杀达到高峰,人数超过2000人。80年代,...
...的感觉,后面到底还买的了房吗?房价会崩盘吗?其实大家不必要那么恐慌,房产依然是值得投资的,这也是限购令颁布的原因。政府、刚需居民和投资客三方直接存在非常微妙的关系,也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当然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房价...
高昂的学区房价会崩盘吗?北京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多校划片”新办法,即把原来一个重点学校对应一个学区稀释为对多个学区,让其他的小区也加入竞争名额。这实际上是把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稀释,让更多的人拥有优质教育的机会。原来的学区房...
...现首降,环京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房价会崩盘吗?会大幅下跌吗?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近期要想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也很小。这轮上涨的直接动力是宽松货币和加大杠杆,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受到了抑制,房价已经失...
...现首降,环京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房价会崩盘吗?会大幅下跌吗?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近期要想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也很小。这轮上涨的直接动力是宽松货币和加大杠杆,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受到了抑制,房价已经失...
...现首降,环京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房价会崩盘吗?会大幅下跌吗?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近期要想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也很小。这轮上涨的直接动力是宽松货币和加大杠杆,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受到了抑制,房价已经失...
...这三个月,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房价会崩盘吗?房价降了,还能买吗?房价降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购房时机呢?这一轮政策,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放松?在这一片文章当中,将采集一系列的数据来分析房价的走势,数据乏味枯燥请耐心阅读,...
...现也针对热点谈谈自己的看法。1房价会崩盘吗?房价崩盘的观点现在还时不时会冒出来,让我想起了牛刀、谢国忠、时寒冰这群人。当年唱空也唱的轰轰烈烈,不过可能打脸打的比较厉害现在很少看到了,据说牛刀同志自己都背叛了革命,在...
房价会崩盘吗?不断买买买的融创老总孙宏斌的内部讲话,是热线君认为迄今为止比较靠谱的言论;比那些专家、媒体、大V们说得靠谱多了,毕竟老孙是拿上千亿的真金白银豪赌楼市未来;老孙说:“M2增速放缓,货币收紧,对房地产影响有限”...
p摘要:最近房地产税话题火热。有人说房地产税可以降房价,也有人说房地产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DT君在想,既然这个税有这么多作用,为什么一直没能出台呢?文/DT财经胡世龙黄卓房地产税,不是仅指房产税财政部长楼继伟最近的一段话,让房地产税话题再次引爆。楼继伟7月23...
...大力支持,你觉得这个美丽的城市房价会崩盘吗?综合估算,房价或许将会有8%--12%的调整,但是大幅下跌,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后劲还有很大潜在动力。客观地讲,即便国内房地产经济总体进入衰退期,...
...30%的影子银行债务成本。4、房价会崩盘吗?从全球经验看,房地产价格极易形成泡沫,泡沫越大,就越脆弱。一旦形成负面预期,连锁反应就会出现:其一,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房价太贵,因此大多数人会乐于看到房价下跌(多套房持有...
p今天在某知名智库公众号上看到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专访,茅老先生说中国房地产可能会像当初日本一样崩盘。首先声明一点,茅老先生是我敬仰的老经济学家之一,还有吴敬琏。据我了解,茅老先生(当然也包括谢国忠等经济学家)在21世纪初就说过中国房地产无药可救具有巨大...
...段,刚需买不起!问题5:中国的房价会崩盘吗?莫老爷:还崩不到深圳的。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它是很多个国家,北京、上海、深圳是一个国家,这三座城市需要被区别对待。那些因为投资了这三座城市房产而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他们获得的...
...白,发展空间还是有的!5中国的房价会崩盘吗?还崩不到沈阳的。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它是很多个国家,北京、上海、深圳是一个国家,这三座城市需要被区别对待。那些因为投资了这三座城市房产而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他们获得的超额财富...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驳那些流行的中国房价崩盘谬论:房价到底何时会下跌_凤凰财经
驳那些流行的中国房价崩盘谬论:房价到底何时会下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 天诚地产会,作者:陈天诚、毛雨琼、杨臻再诗意的人生也逃不了住所的问题,两年前的2014年初,经历了13年火爆的市场之后,房价传言的大跌(德信&北海公园和天鸿&香榭里两个楼盘)曾引发市场恐慌及全国房价崩盘的预期,当时我相继写了房价和白银时代的两篇深度报告,论述房价不会崩盘(全国供需比119%,供需比在80-120%的基本均衡范畴)并预计以深圳为代表(供需比33%)的供严重不应求的城市将在适当宽松下再迎上涨,而以营口为代表(供需比476%)的供严重超过求的城市很难再有房价上涨的空间,该文章后来获得央行货政司领导电话探讨,而最后放开的顺序几乎和我们供需比的排序一致,同时提出白银时代是2010年开始而不是市场普遍预计的2013年,销售、投资及开工大周期见顶或许在2020年前后,房价则难言见顶,当然也别把标题简单的理解为永远上涨。时隔两年,房价的暴涨在超乎很多人预料之余,又使得崩盘论甚嚣尘上,虽然关于房价的观点在14年我们就有了结论,但我们这次又做了大量的、深度的研究,总共研究了23个国家近60年的房价趋势),本文主要想解决四个问题,但研究的过程包含房价的方方面面,值得细读之:1)探讨那些非常流行但又有明显错误的房价观点;2)构建基于供需原理的计量模型论证当前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3)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房价的趋势如何,我们到底是日本模式or俄罗斯模式or美国模式;4)解决大家最关心的中国房价在什么情况下会下跌的问题。一、那些误导众人且非常流行但又有明显错误的房价观点1、错把房地产产业到顶等同于房价到顶:犯这种错误的很多,不乏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士,一个产业的黄金期过去,销售投资热潮消退,并不代表行业产品价格的到顶,这主要是简单的把产业周期和价格周期进行了等同,这种太过直接的联想容易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却迷惑了很多需要买房的人,甚至错过了财富积累最好的时候。2、错把人口作为衡量房价周期的核心因素:中国的购房人口在2017年是个明显的,我们认为人口作为判断产业周期的长期趋势是最重要的变量,但对价格周期而言,有些时候与人口并不是那么严密正相关。以美国为例,人口增长率(气泡大小表示)远高过底特律,但房价表现(横轴)却并没有比底特律好很多,也仅与增速倒数的亚特兰大相差无几,主要原因在人均收入(纵轴)差异上(这个是我们后文重点阐述内容)。此外,人口总量的大小也与房价高低并不直接正相关,典型如旧金山的房价表现。3、错把房价收入比当做判断房价过高的依据:市场普遍认为房价有很大的泡沫,其中最常提到的一点观点是,&房价严重偏离收入,不吃不喝都要50年才能买房!&,这个观点有很强的迷惑性,因为房价收入比的确是判断房价的估值标准之一,但并不能因为房价收入比过高就断定房价过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三个反问:1)为什么这个问题在10年前、20年前、30年都这样?比如人民日报89年2月20日报道北京大学生不吃不喝需要100年才买得起房;2)为什么国外很多城市也存在这个问题?国际上普遍的房价收入比较高,最高的分别是香港19、悉尼12.2、温哥华10.8、圣何塞(硅谷)9.7等,中国最高的是北京16.6、深圳11.2、上海10.8、广州10.4;3)为什么有些人不提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收入高或者增值快,关注房价收入比的群体和买房群体是有区分的,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可以通过收入的增长来拉近和国际都市的距离,目前看是有机会的,房价收入比除了上海,京广深都有下降趋势,也就是估值靠业绩增长来消化。4、错把房价下跌当做一种严重且不可逆的趋势:由于受日本失落二十年影响较深,很大一部分人把房价下跌视为就会出现日本那样的趋势,暂且不论我们会不会重蹈覆辙,但其实,以计价的东京首都圈房价在年三年都超过了1991年的高点;此外,我们并不认为房价下跌就是灾难性的结果,虽然结果并不好受,但我们的房价08年和12年都曾下跌过,美国房价在06年也大跌过但在次贷危机的08年已经开始筑底回升了(真正只是下跌了两年)。5、错把没有上涨空间等同于有很大下跌空间:我们认为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由于广义库存面积太大(详见深度报告《库存:习大大的54万亿去库存任务&&房地产量价系列研究之一)不存在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上涨空间也相对有限,且很多城市已经连续同比近17个月的下跌了,但并不表示三四线房价就必定暴跌,因为最简单的,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并没有比建筑成本高多少。6、错把房价当做唯一大幅上涨的生产生活用品:由于房价在家庭支出中是最重大的一块,大家对房价的涨幅记忆深刻,但却忽视了在房价上涨的同时,我们的工资以及其余生产生活资料涨幅并不比房价低,既然人民日报89年就感叹买不起房,我们以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记录的上海89年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到,房价并不是涨幅最大的那个,工资涨幅也并没有小很多多:房价涨幅2455%,工资涨幅2129%,带鱼涨了1355%,萝卜涨了3863%,青菜涨了6267%,油菜籽更是涨了8750%。二、一般均衡模型结论:中国房价并无全国性泡沫而是局部泡沫关于这一部分,考虑到微信的篇幅,我们省略了不少内容,有兴趣可以重点阅读本文对应的正式报告第三部分。简单点,我们构建了一个供需模型(参考:邹至庄、牛霖琳,2010),来考察年的全国以及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房价,其中需求曲线取决于人均收入和房价,供给曲线取决于建安成本和房价,由此联立方程求解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价格,再用实际价格与均衡价格进行对比,衡量泡沫的显著性,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人均收入可以很好的用来解释全国房价均价的上涨,解释程度R-squared超97%,说明:人均收入是判断房价趋势的核心指标,因为她是人口、货币以及整体经济的综合性指标。2、全国均价来看,截止到2015年的房价上涨都可由收入上涨作为解释,而且分段回归显示,截止2013年模型更显著且解释性更强,无需泡沫因素来解释,说明:目前并没有全国性的房价泡沫的存在,尤其是2013年之前。3、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房价,在13年之前亦可以由收入很好的解释,只是残差波动明显强过全国均价,且14年之后的房价解释程度下降,说明:一线房价偏离收入更多且波动性更大,且存在局部泡沫的可能。4、全国来看,加入土地购置成本的建安成本是很好的解释供给的变量,制约了房价下跌的空间;但对一线城市房价解释不显著,对一线城市房价的均衡打破更加显著,说明:建安成本并没有推动全国房价泡沫,但一线城市地王频现导致对均衡价格扰动明显加大,使得真实房价偏离均衡房价的机会越来越多。三、23国60年经验:房价上涨是常态、下跌多半被修复,我们不会重蹈日俄覆辙,有希望走出美国模式1、23国60年房价趋势&&上涨是长趋势: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对比了全球23个主要国家的以本币计价的房价趋势,其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他们都面临人口增长乏力、老龄化和高城镇化率的环境,但房价依旧持续保持增长并持续创出新高,仅有日本、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4个国家在08年海啸之后还未完全恢复。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房价始终是持续振荡上涨的,尤其是核心城市,振荡上涨是说房价在受到如97、08等全球金融危机或者其余利率、冲击的影响下,会有调整,但在每次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开动了印钞机器,绝大多数国家房价都慢慢回升,且都超过了历史高点,少数国家因回调幅度和救市幅度不同而有所放缓。2、中国不会重蹈日俄覆辙:中国不像日本的没有汇率自主性亦不像俄罗斯的单元经济体,我们通过对比,如果调控得当中国会走向美国的慢牛模式。1)日本路径&&汇率上升、房价下跌,中国最大不同是汇率自主性更强:日本房价伴随着人口红利和经济腾飞而快速增长,在1985年后货币宽松和汇率急升(美国贸易逆差下要求升值的呼声)的情况下堆积泡沫,而在1990年开始货币快速紧缩及增加持有税之后刺破泡沫,房价下跌,但在房价泡沫的破裂过程中,日本并没有选择汇率贬值路径,而是通过加息保持了汇率的稳定甚至持续升值超过历史最高点,居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反而受伤不大甚至提升,但资产价格以及日本房企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受损,有种类似藏富于民的结局。2)俄罗斯路径&&汇率下跌、房价上涨,中国最大不同是经济结构多元:在承接了苏联解体前就有高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率、低人口增长率经济之后,俄罗斯经历阵痛,经济发展停滞近10年,直至98年之后受益于油价的持续上涨,俄罗斯&油价-汇率-&三元互动明显,经济增长快速,名义房价也在1998年-2008年间以大约年均20%的增速增长,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09年,俄罗斯房价首次出现负增长,随后政府持续降息,在这过程中叠加12年开始的价格下跌以及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能源价格的问题爆发,政府从稳汇率转向控的政策目标,不断加息并大幅放任货币贬值,这种路径能稳住银行以及房企的资产负债表,但对居民的购买力确是严重损伤。但这种模式显然有种自欺欺人的意味,因为如果换算成美元,俄罗斯最近的房价跌幅则超过30%。3)美国路径&&汇率稳健、房价分化,中国最大的不同是收入增长空间:经历大萧条之后,美国受益二战及随后的婴儿潮,人口红利爆发且随着经济规模的大幅增长(每30年翻10倍,从1940的千亿美元再到1970年的万亿美元再到2000年的十万亿美元),房地产需求持续释放并带动房价近70年的慢牛市,特别是80年代之后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浪潮,带动房价快速上升,直至2006年中房价到历史高点,随后由于基准利率持续提升(从2003年的1%提升至2006年6月的5.25%)带来的紧缩效应显现,引爆次贷危机加速房价下跌。在此之后,美国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健,并尽量保持低利率的环境,促房地产价格在08年底就开始为长期复苏筑底,2012年3月后触底反转逐步恢复景气,目前很多城市房价超过之前高点,美国模式主要是大国模式,有政策自主权而且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实际上房价是一个长期的慢牛模式。4)总结:从国际对比来看,在大部分周期里(尤其是人的生命周期内),房价都保持了上涨的趋势,在特定环境下(利率和汇率冲击),房价会出现振荡,振荡周期取决于经济的韧性和政府应对措施,比较完美日俄房地产的发展路径,我们从政策自主性、经济多元性、城镇化进展、人均收入增长空间、杠杆程度等角度综合考虑,如果利率和汇率政策得当,收入持续增长,中国大概率可以走出美国的房地产模式:汇率稳健、利率趋零、价格分化、全国慢牛,而不是日俄那种在汇率和房价中只能取其一的模式。四、房价何时下跌:08和12年担心利率冲击,未来更需要担心汇率冲击房价下跌历史经验很多,从过去中外经验来看最直接的就是利率上升货币紧缩,目前在看不到利率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在四部门杠杆比率相对合理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化是最大不确定性,同时仍要关注微观供需比的变化。1、利率提升是过去刺激房价下跌最最直接和共性的因素:理论上房价作为一种资产价格,其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是较基础的判断,什么时候房价会下跌,很多城市有泡沫,偏离一般均衡,但是迟迟不回归是因为什么?往往是因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一旦利率开始抬升,货币开始紧缩,房价泡沫将快速得到挤压,几乎无一例外:日本1990年、美国2006年、俄罗斯2009年,中国年。但目前来看,我们短期看不到中国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利率风险不大。俄罗斯、中国、日本几次房价下跌前的利率调整,连续的加息是刺破泡沫的关键。2、汇率是中国房价走势最不确定的因素:汇率对房价的影响,涉及到宏观经济道路的选择,日本和美国选择稳住汇率而让房价调整,俄罗斯选择放弃汇率而稳住房价,目前来看,稳住汇率是一个相对更高明的选择,可以有效的保持居民的货币购买力,为未来经济恢复提供动能。但政府在货币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的不可能三角下如何抉择,我们仍旧不得而知。在2014年6月-2016年月底两年时间内,中国从3.99万亿跌至3.19万亿美元,消失近万亿规模,显示维持汇率的成本在加剧,如果未来能如政府预期&&做到&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那么更有利于维持资产价格,虽然依旧需要去泡沫过程,但是居民未来依旧有购买力,但如果汇率出现长期贬值趋势,房价预期将产生绝大变化。从理论上看,汇率升值在开放经济体将导致货币量上行,利率下行,投资意愿上行,有利于房价的上涨,反之则导致房价下跌。从实证角度看,正负相关都出现过,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总产出的趋势,如果经济增长较为明确,短期的汇率波动将不影响整体趋势;二是看国内流动性对冲,如果国内流动性对冲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则可能出现不同趋势;三是看趋势的形成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如果趋势较为长期则将偏向理论情况。综合来看,过去多年处于单边升值状态,房价和汇率正相关关系明晰,目前进行的汇改加大了双向波动的风险,短期有贬值压力,但由于国内流动性对冲比较明显,因此房价依旧保持上涨动能,但如果国内流动性紧缩且贬值趋势形成,房价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政府维持汇率稳定的决心。3、杠杆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堆积泡沫的主力军:我们考察了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四部门的杠杆水平,目前来看仅有企业的杠杆水平高过国际水平,其余三个部门的杠杆水平都在合理区间:1)政府:2015年中央政府性债务负债率41.5%,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两项指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2)银行:2015年底,除了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4.88%之外,全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约14.2万亿(2016年一季度为15.2万亿),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比例约15.4%,占GDP的比重为23.5%,离国际普遍的40%以上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美国42%,日本32%。3)企业: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16年第一季度的整体负债率约77%,略高于美国(59.5%)和日本(59.7%)的水平,整体而言全球的房地产企业都有高杠杆的特性,这和行业属性高度相关,也是行业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尽量维持房地产企业杠杆的安全性是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关键。4)居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总住户贷款的比重约53.6%,占总贷款比重为15.4%,占GDP比重为14.3%,该水平仅与日本房破裂后的最低值相近,也低于美国历年水平,但美日杠杆都在持续下降,我们依旧还在上升通道中。居民的购房杠杆率与利率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随着利率走低且社会信用体系的提升,居民购房杠杆空间极大可能会进一步提升。4、供需比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微观指标:为什么在同一货币环境下,有些城市涨得多,有的涨得少,微观结构的研究其实才是真正做房产实物投资的关键,当一个城市库存急剧下降时,房价的上涨或不随全国而变,从我们对比13年和15年底供需比的变化可知,城市之间分化很严重,供不应求的城市仍将继续等待时机上涨,严重供过于求的城市或许将面临失落的三十年。我们在14年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当时营口是476%的供需比,严重过剩,而深圳仅有33%,严重供给不足,因此我们判断,深圳房价上涨是必然事件,目前两年过去了,虽然营口供需比也下来了,但仍旧超过300%,而深圳仅有26.6%,深圳房价在适当刺激条件下必定还要上涨。六、最终结论:有一种长期振荡上涨的房价,或许在你生命周期内她永远上涨,下跌与否看利率和汇率趋势本文内容较多,推荐阅读本文之后细读我们房价国际比较的深度报告系列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重要研究:1、更正了几个常见的害人不浅的流行的房价观点;2、构建宏观计量模型对中国过去的房价泡沫进行判断;3、提出人均收入指标是判断房价周期的关键;4、横向比较了全球23国60年房价的历史;5、全面研究了美、日、俄三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6、分析了房价和利率、汇率、杠杆率、利润率、率和供需比率的关系;7、寻找房价下跌的根源和房价上涨的动能。研究成果方面,和市场普遍的观点不同:1、全国房价均价并不存在明显泡沫,上海等一线城市在14年之后房价有泡沫迹象;2、人均收入指标能很好的解释房价上涨,她是人口、货币和经济的综合指标代表;3、全球房价历史来看,上涨是常态,下跌后多修复,时间长短看经济潜力;4、我们不会重蹈日俄在汇率和房价中二选一的模式,有望走出美国式的房地产长牛慢牛;5、在保持收入合理增长的时间内,房价将振荡上涨,在你生命周期内则可能永远上涨;6、房价下跌最最直接的因素是加息和货币紧缩,同时汇率冲击成为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上述条件都不具备,房价依旧不会大跌。
[责任编辑:李愿 PF015]
责任编辑:李愿 PF01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867809
播放数:1443931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房价会崩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