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为什么中国人去印度要签证吗看待民主印度时带着怜悯

中国女游客印度游记:雾霾比中国还严重 还被性骚扰_凤凰资讯
中国女游客印度游记:雾霾比中国还严重 还被性骚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我在印度遭遇了性骚扰:一个国家的魔幻与现实本文来自豆瓣网友: 谭不爽最近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又燃又有泪点。可能是像阿米尔&汗这样又帅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人国内少见,再加上审
原标题:我在印度遭遇了性骚扰:一个国家的魔幻与现实本文来自豆瓣网友: 谭不爽最近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又燃又有泪点。可能是像阿米尔&汗这样又帅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人国内少见,再加上审查制度让印度电影敢于在主流院线片深度反思社会问题,所以就有说法:印度那些落后脏乱差和各种强奸新闻只发生在少数地方,我们中国人总是带着固有的思维偏见去看待印度,就像西方媒体当年宣传中国的落后一样,都是以管窥豹。作为一个去过印度的人,我想说,印度没有那些夺人眼球的热帖里描述得那么差:衣不遮体的穷人,尸殍遍地的恒河,到处是粪便的道路与破败局促的窝棚。它也没有宝莱坞电影里拍的那样好:华美的纱丽、咖喱和香料遍地、《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爱经》、瑜伽、梵天与湿婆。它就是一个现代和古代并存的地方。这次行程没有走遍整个印度,只去了德里、北方邦、阿格拉、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从地图上看跑的范围连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都没有。所以只说一些我对去过地方的见闻,亲身经历,非常主观,不接受反驳。唔,印度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国家&&甘地雾霾比中国还严重因为东方航空公司的习惯性严重晚点,落地到德里的甘地国际机场已经是当地时间夜里2点了。奈保尔当年在《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里写他初登上孟买码头时的尴尬和震惊。而我落地德里时,差点儿被这里的雾霾呛了一个跟头。要知道我可是从北京来的,pm2.5指数爆表算是家常便饭。如果说环境造就生存能力的话,我们北京人凭借多年的磨练,可能有一种后天培养的特异功能&&从空气的味道、视觉的模糊程度以及对粘膜组织的刺激,基本能判断出大概的雾霾指数。一落地,我的鼻腔和视网膜都在发出警报:德里的雾霾指数绝对比北京高,并且仿佛从来都没扩散过。TATA牌汽车占据了印度大部分汽车市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新德里现在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是位列第二的内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三倍之多。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印度有6个城市上榜,相比之下,北京位列中国第11、全球第56。从德里到瓦拉纳希,终日与雾霾为伴如果说中国的雾霾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的话,印度还增加了一项&&汽车尾气。印度大街上跑的大多都是自主品牌&&TATA汽车,无法知道它的排放标准,但是从外观看,它基本比我在驾校开的90年代产破捷达还要破旧一些。而一直到2015年底,还能看见印度汽车行业敦促有关部门统一尾气排放标准的新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没有排放标准的国家,可想而知大街上的尾气。如果去泰姬陵没有赶上雾霾天,算是一种幸运在印度这一整趟行程里,可以说是与雾霾相伴的,拉贾斯坦邦大概因为是高原的原因空气好很多,阿格拉和瓦拉纳希虽然没有德里那么严重,但也是每天都沉浸在雾霾里。在这里给旅行者一个建议,如果你到了阿格拉,碰巧天气还不错的话,不管多累,都赶紧先去看泰姬陵,否则只能看霾里相望了。城市建设杂乱到让我情不自禁唱红歌印度在1947年独立,独立时英属印度留下的家底比中国强太多。但是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不知道在干嘛。去印度之前还是做了很多心理建设,翻出《平民窟的百万富翁》重新看了一遍,还找出了《恒河游蝶泳》,还有各种最近拍的宝莱坞电影。知道印度会很破旧,但是完全没想到它有这么破旧。街上随处可见打板球的少年们印度第一大城市是孟买,第二大城市就是首都新德里。新德里最好的建筑应该就是甘地国际机场了,和北京的T3航站楼和上海浦东机场很像,但是一出机场就傻眼了:酒店派来接机的司机把我们领到停车楼,里面啤酒阴暗,还有暧昧不明的灯光闪烁,几条肩高堪比杜宾的野狗在你身边走来走去,我们旁边一位身高目测175以上的白人姑娘对她身高190的男朋友用哭腔说:&我害怕。&我在旁边想,我更害怕。随随便便路边就会蹲着猴,你不理它它不理你,相安无事新德里的马路很宽,楼普遍不高,看不到钢化玻璃做外立面的大楼,多是涂料或面砖,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虽然不繁华,但也还算干净整洁。旧德里才是脏乱得可怕。因为去斋普尔的出发地是德里北面的一个小火车站,要穿过旧德里才能到,一路上我都傻眼了,各种破壁残垣,还有面目不明的人在街边烧垃圾。就像经历过战乱或者霍乱一样,心里一直在默念:妈,我想回家。这是到印度第三天。因为火车开得慢,把车门打开透风也没危险印度没有高铁,也没有像样的高速公路,火车就像90年代盛行的绿皮火车一样,慢慢悠悠破破旧旧。而高速公路也不是封闭的,过了收费站你会看到旁边跑着牛车。去这种地方,真的就像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看着火车窗外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红歌。住在平民窟帐篷里的小女孩,无论成人世界是否艰辛,儿童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快乐可是没有大肆建设的同时,也没有大肆破坏,古迹都得到了保存,文化也在被传承。梵文仍然被人们所诵读,湿婆依然被众生膜拜,因陀罗普拉斯塔陷落,伊斯兰教徒来统治了600年又走了,英国人昙花一现地插了一脚进来。那些莫卧儿建筑所显现的壮丽,一座又一座清真寺和奢华的陵寝、宫殿,虽然是征服者的贪婪和暴虐,但是这些遗迹让人对印度怀有一种落日余晖般脉脉情思,可以去触摸印度那沉黯却绵绵不息的脉搏。遭遇形形色色的骗子和性骚扰在《幽黯国度》里,奈保尔形容自己被印度搞得歇斯底里,我也是。愤怒、怜悯和轻蔑,本质上是相同的一种情感;它并没有价值,因为它不能持久。你若想了解印度,就必须先接受它。克久拉霍的性爱雕塑:两性交媾是宇宙两极的合一;与神合一;与宇宙精神同一的极乐&&月亮王朝时去印度之前,关于强奸和奸杀的新闻已经满天飞了,我想,在人多的地方总会没事吧?结果所遭遇性骚扰就是在人多的地方。到德里第二天,从博物馆出来溜达到一个锡克教神庙&&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几百信众围坐在一起跟随着领头人口里念经,出于好奇坐在旁边。念经结束后,所有人都往一个屋子里跑(后来才知道是去吃饭),我被人流冲着也往里去。突然有一只手摸住我的屁股,不是不经意的碰触,是完完全全结结实实罩在屁股上。我起初以为是时任男朋友现在的丈夫,心想你可真不着调在人家神庙里摸我屁股,后来觉得不对,想回头看,但是你被奔涌的人群冲刷着,根本找不到始作俑者。所有身体被迫接触都会产生同样的心理反应:屈辱,恶心。但是后来意识到,这不是坏事,刚到印度的一天就发生这种事,是一个神谕。它让我警醒:更提高警惕,在后来在印度的日子里,只要天黑我就不会出门。德里贾玛清真寺外,一位大叔在用动物内脏喂鹰躲过了性骚扰躲不过各种骗子,印度当然有好人,但是只要吃游客这碗饭的都是骗子,任何主动跟你说话的人都不要理,无论是大城还是小镇,全都在等着骗你。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只要你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就像苍蝇一样踪着你。当然遇到了好心人,印度人虽然没什么表情,但是只要你去寻求帮助,都很热心而天真,笑容也很真诚,后面简直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只要不理你的,需要你主动去跟他说话的,就是好人。其实想想也可以豁然,我们国家在八九十年代,不也是这么蒙来旅游的老外的么。在印度跑了一大圈,从瓦拉纳希再次回到德里时,突然有了自信,面对扑面而来的骗子们可以从容应对了。我猜,所有刚来的旅行者大概懵懂如小鹿的脸上都写着四个字:&肉肥待宰&。在路上经常遇到婚礼,印度人好像很喜欢所有人都能加入他们的婚礼,会拉着你一起唱歌跳舞,给你东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里写加尔各答的朝圣地:&那些黑暗的、没有空气的方块既不适合休息,也不适合消闲,不适合爱。&就连这位见多识广的人类学家都无法冷静。印度就是一个不适合休闲,不适合度假的地方,它让你的视觉饱受冲击,精神高度紧张,但用时又目眩神迷。恒河的祭河仪式恒河边沐浴的妇人和各种苦行僧,空气中弥漫着烧尸、尿液和大麻混合的味道大概是在印度一直精神紧张,一回北京我就病倒了,下飞机就呕吐,紧接着发烧不退一星期才好。病好以后,丈夫开车送我去上班,在东二环上看着整齐干净的马路,没有此起彼伏狂躁的鸣笛声,没有行人、三轮和汽车彼此交织,没有牛没有狗也没有猴,空气中没有刺鼻的香料味、咖喱味和燃烧味道揉杂在一起,突然有一种不真实感。离开印度这个虚幻荒谬的新世界,骤然投入另一个世界,突然觉得虚假而厌烦。没有一个地方像印度一样让我觉得矛盾,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这么嫌弃,也从来没有过这么魔幻的旅程,一个杂乱动感的、鲜艳的,时时刻刻令人迷失其间的世界。以至于和丈夫走了这么多地方,时间也过去了一年半,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无限回味的只有印度。印度之行就像一张底片,在经历的时候目不暇接什么都来不及想,等回来以后,平心静气了,才把这张底片冲印重来,发现所经历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就像奥尔罕&帕慕克说的那样,其实任何人,在经历时,都不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初到印度的震惊,继之而来的不满,都阻挡不了对那里一切的好奇和震撼。逛德里的市场作为一个旅行者,我的身份并不是认识印度的最好切口:不是在这里生活的人,难免不抱着作为纯粹外来观光客的一厢情愿和隔岸观火地对古老文明的猎奇心态,看这种两极化的对照:奢华与贫穷、纵欲与禁欲、草率与效率、温和与粗暴;繁多的种姓制度与语言、神祗与仪式、风俗与理念、在时间上相隔数世纪,在空间上毗邻而居。现代印度和古代印度错综在一起,呈现给你看。这种复杂与矛盾,旅行者大可将其视为错乱之美的异域风情。但是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真的,我不愿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867809
播放数:1443931
播放数:5808920当前位置: &
印评西藏水电站:印将看中国脸色靠中国怜悯生活(1)
09:57:03 & & &
上一张下一张
互信是中印两国实现双赢的基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印度评西藏水电站影响:将看中国脸色怜悯生活|印度|中国|水电站_新浪军事
印度评西藏水电站影响:将看中国脸色怜悯生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实际上,中国方面从2006年起就开始与印度方面商洽藏木水电站的修建问题,力求取得沟通和理解,此后开始向印方提供雅鲁藏布江汛期的水文材料。在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期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中,印方还专门感谢中国向印度提供的汛期水文资料。
  “今日印度”网站24日证实,针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兴建大型水利设施可能对下游国家造成的影响,中印两国已在今年7月达成协议,允许印度水文专家去西藏检测水流变化及相关情况。此前,中国政府曾于2013年与时任印度总理辛格签署跨国界流域水利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备忘录,中国方面承诺提供每年5月15日到10月15日的该流域水文数据给印方。
  赵干城对《环球时报》说,这条河实际上分为三段:上游在中国,中游在印度,下游在孟加拉国。虽然印度媒体对中国在上游修建藏木水电站表示百般不满,但印度自己实际上在中游已经建了好几座水电站,并遭到孟加拉国的抱怨。
  21世纪初,印度相继出台“北水南调”和“内河联网工程”。其“北水南调”工程就单方面将流经孟加拉国的多条国际河纳入内河联网计划,大量截取水源。2012年初,印度媒体曾报道称,印度方面已经完成了在中国藏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建造大型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将达到975万千瓦,一旦建成,将成为仅次于中国三峡的亚洲第二大水电站。中国印度问题专家钱峰24日对《环球时报》说,“印度本身也因为修建水电站遭到孟加拉国的指责,它没有资格就此事指责中国”。但在藏木水电站建设的8年时间中,印度媒体不时发出责难声。2011年7月,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报》甚至危言耸听地说,中国的水电站工程将使雅鲁藏布江“不再流经印度”,通过“更改河道”,中国可以在印度干旱期关闭水阀“控制”印度的发电量及农业灌溉,而在汛期却可以打开水阀排洪。这样印度将“被迫看中国脸色”行事,“靠着中国的怜悯生活”。
  钱峰表示,印度媒体指责中国修水电站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印两国在战略上不够信任。与其说印度是在担心生态环境被破坏,还不如说它更担心中国利用上游修建的水电站威胁印度。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去印度要签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