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配偶所从事的职业热加工工作,应如何做好职业防护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45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0人评价44页
0人评价44页
0人评价45页
0人评价35页
0人评价97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0积分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个品种石材全集的博客:
访问人数:347720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
&&&&接下来将开始分享各类石材图片以及一些石材行业新闻了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keaidenid6
石家庄房产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石材加工中应做好的几项安全防护
  手和脚是人的重要活动器官,也是人们健康地生活与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石材加工过程中,吊装、开料、胶补、切割、打磨、雕刻、转运、包装、装卸等都离不开手脚,经常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受到受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可以说,手脚伤害在石材加工过程中数量不少、伤害不轻,探究并加强其劳动防护是石材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手部受到伤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1)刀片划伤  在石材(例如:)加工过程中,有多道工序需要用到刀片,如拼花时用刀片铲除多余的胶液、胶补工用刀片修边、晒网时用刀片割网、拼花作业中用刀片修边,装箱工用介刀割除防震泡沫等,在这些过程中,员工由于操作速度过快、力度过大、方向不对或注意力不够集中、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就极易出现了刀片割伤手部的情况。曾有一员工,用刀片修整板材毛边,由于操作过快,右手中刀片将握住板材前方的左手指肌腿割断一根,造成伤口缝补六针的严重事故;又有某拼花工在用介刀割胶补网时,由于一味追求效率,加上左手放置不当,右手所持介刀将左手大拇指割伤。  在刀片伤手事故中,左手受伤的事故较多,这是因为我们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刀。  (2)板材压伤、划伤  在伤手事故中,处于第二位的施害物则是板材。  由于一件成品从大吨位荒料到厚度仅为1一3.ocm左右板材的成品加工过程中,至少要经过10余道工序,垂直与水平迁移的机会都较多,作业风险较大。在锯石车间,板材上下机台时突然断裂、或叉车转运板材时作业员徒手去扶倾倒的板材,手部被压伤的事故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在板材打磨车间,由于各类板材规格不同,放在转运架上不太规则,造成转运时困难。  如某打磨工跟车搬运板材,由于两架货物长、高度不同且放置较近,叉车司机不小心将两架板材同时叉起,待发现后,放下叉架,未料到前面一架上的板材向外倒去,站在旁边的打磨工急忙用手去扶正板材,结果左手无名指被压伤。这种为抢救板材而致伤的事故在车间事故中比较典型。另有一些板材伤手事故就是不戴防护手套搬抬板材,被锋利的板材边缘划伤手部。由于有些荒料边缘不够整齐,当分锯成大板后,其板边就难免有锋利斜面,这种斜面在上翻板机或人力搬运时都是一种不可小视的安全隐患。曾有几个工人,赤手卸一小车板材,虽然主管在一边提醒注意板的锋利边缘,但还是有一人在用手抓住板材往车箱外拉时,手碰在车箱挡板上,板材的惯性将其左手掌划破,送到医院治疗伤口缝了五针。  (3)机械伤害  石材切割机械速度极快,客户对质量及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加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拼花产品虽然精致,但加工过程中却需要相当的细心和耐心。  特别是用小锯床切割颗粒过程中,徒手送料时,稍有操作不当、或疲劳就有可能致使手部受伤。曾有一操作员在锯料时,给料速度过快,左手食指随料送至锯片并且触及锯片,手指被锯伤。又有某石材厂曾发生过作业时突然停电,操作员未按安全要求关掉电源,后来突然送电,锯片瞬间高速旋转,将正在检查的锯伤的恶性事故。此外,马赛克小颗粒打磨,由于拼花时所需颗粒很小,手指捏住难以把握分寸,被削(磨)伤的事故在初期操作员工中发生较为频繁。  〔4)其他情况  其他情况造成手部伤害的还有不安全移动电器,如搬动风扇时不切断电源被扇页刮伤手指;吊重起始钢丝绳卷曲部分未绷直便接近吊物却被钢丝绳弹手;被钢丝绳的断丝头扎手;打磨时采用了非常规操作,致使砂轮突然碎裂,高速飞出的碎片将手部砸伤等。  (5)防护措施  为了减小作业时手部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我们除要求作业员工在作业前对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外,还要求作业员工在以下情况下选择相应的劳动保护手套:  ①一般搬运、装卸石料、木料时应使棉线手套;②维修作业、电工作业选用人造革防护皮手套或帆布手套;  ③焊、割作业时应使用电焊专用手套;  ④胶补作业需要使用耐药、耐油、耐溶剂的橡胶手套;  (备注:但有些情况因有被夹卷或匀住的危险,  作业员工不得使用手套:打磨机操作、钻孔机操作、车床操作)  2、脚部受到伤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l)板材砸脚  有些品种的板材在搬运(或装车)时比较容易断裂,如雅伦金、深啡网、博都米黄、丁香米黄等,那些断了的石块一旦落到脚上,多数会令脚部受伤,其所产生的冲击力甚至使脚部发生骨折。如果员工穿的是普通皮鞋,骨折的机会便超过90%;这类事故集中在叉车转运石材时,石块倒下砸伤跟车员工的脚;被胶作业员,因作业对象多是破裂石材,也更易受砸;操作翻板机时会发生断裂的板角或掉落的大板砸脚;翻转荒料时,荒料顶部的零碎石块或薄边会被震落下来把脚砸伤。  (2)钉子扎脚  由于在钉大板架及成品包装过程中用到大量钉子,如果管理不善,就很容易有废钉或带钉的木板散落车间造成扎脚事故;若车间水沟多,水沟若无盖的话,钉子掉到里面就成了难以发现的隐患。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类事故每年都发生3一4起。典型的一个案例是:某业务员带客户进车间看料,客户专注人神,没留意脚下水沟无盖,一脚踩进了沟里,不偏不倚正落在沟底一块木板上的钉子上,皮鞋被刺穿、脚板被扎伤,造成负面影响。  (3)滑倒  由于采用湿式作业,石材车间地面经常有水,天长日久,某些角落还长出苔鲜;或者地面铺的是自产自销的光滑大理石地板;机器漏油;或是在补胶后未及时清理地面上残留的补胶液。走在此类地面上,虽不至于摔倒,但搬抬板材时就可能导致人体失衡、使板材砸脚。某机械操作员与工友一起从地上往机台抬运一件重约30多公斤的长条形半成品时,脚下滑溜,身体失衡,条石倒向身上,随之断裂,砸伤脚部。此类滑倒事故或伤害未遂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4)高处坠落  钳工维修或电焊工操作,客户看料或选料,吊装工挑选荒料或者挂索,往往需要登高作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又难以采用安全带等保护用具,使作业的危险性更大。2003年某吊装员与工友一起将一块荒料挪位时,当工友操作龙门吊将荒料稍移动后,荒料有所回荡,该员工似乎觉得荒料有向自己冲来的倾向,情急之下慌不择路从近4m高的料堆跳下,左脚摔成严重骨折。  (5)电击  有些作业员工甚至文化层次不高的电工安全意识淡薄,直接将裸线接电;作业员工将互相纠缠的电线在地面拖来拉去,或任由来往人员车辆踩压,致使电线破损,便会造成触电事故。这类隐患在打磨作业现场常见。  (6)脚部防护措施  经验表明,穿用适当的防护鞋,可有效降低脚部受伤的事故或减轻其受害程度,仅以穿用防滑安全鞋靴为例,就可将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一半,节约大笔损失费用。所以,在以下工作环境中,作业人员应配置相应的安全鞋靴:  ①从事可能有落物的作业(如吊装、上板、维修作业等),必须穿用能经受落物冲击或挤压可保护足趾的钢包头安全鞋靴;  ②环境中存在锋利的物体会刺人鞋子的危险,如铁钉、刀片、锐利石料等,为防止其刺穿鞋子,应选用可防穿刺的鞋或靴;  ③对于电工这一特种职业而言,当其在交流50Hz、1000V及以下直流1500v及以下电力设备上工作时,必须采用特殊类型的导电或绝缘鞋靴;  ④车间机床操作工,由于作业场地水渍、稀泥浆较多,穿用能防滑防砸的高筒钢包头安全水靴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预防手脚伤害事故发生的综合对策  在石材伤害手脚的事故中,90%都与作业员工的现场失误有关。对于这种人为失误所致的事故,要想有效预防,控制再次发生,除了采用劳保措施外,还必须做好作业员工的预防性安全管理,提高、强化作业员的安全意识,改变和抑制其失误行为,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最终控制事故的发生。  控制作业员工现场失误的安全行为管理主要通过以下7条途径:  (l)普及安全教育,提高作业员工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在对脚伤害事故统计时发现,有90%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其中20%的事故似乎不能预防但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只有10%的事故为事发突然;要实现这种可预防却未能预防的转变仅靠自发的经验积累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安全教育来推动;让员工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文化层次和素养。  (2)抓好作业员工的自我预防,如要求作业员  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作业,勿冒险蛮干;做好个人使用工具的日常维护,使之处于完好状态,并正确使用;不擅自使用非属本人操作的机器设备、工具等。  (3)作业员工要学会自我控制,当发现自己存在例如疲劳不支、思维混乱、精力难以集中等,将会造成失误行为时,应暂时中止工作,及时调整。  (4)实行合理合适的作息制度。石材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行业,作业员工易于疲劳,如加班过多,人体反应灵敏度都会下降,从而易于导致工伤发生。  (5)对不安全人群跟踪监督。兼职安全员、车间主管、班组长对经常犯失误的员工要格外关心;对性格怪僻、叛逆心理强的员工要有意引导,要有一张婆婆嘴,苦口婆心,见错必说,不厌其烦直至其安全作业;这一点对各级管理者都很重要。  (6)作业员工要保持对作业方式的敏锐性、自觉性。作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并非故意而为,而是无意间采用了不安全的作业方式,而相当多的手脚伤害事故都是因不安全搬运方式引起的。如有的员工,将板材夹在腋下;或扛在肩上;或背在背上;或两个人脸对背地前后抬;或抱住一块板材走几十米远。这样做是不安全的。搬运作业要规范,尽量借助辅助工具。当超过25kg重量时,应两人协作抬行;如距离超过3m,还应借助工具如叉车、手拉车、架子车或简式两轮车等。一旦作业员工出现异常,作业方式应立即作相应改变,有时这种异常比较微妙,需要通过第三者即现场监护人员来观察。所以进行特种作业时要有现场指挥,以便实时帮助作业员工矫正不安全作业行为。  (7)作业员工要做好作业场地的5S管理工作,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争取早日实现8S的安全、高效管理。脏、乱、差的作业环境会使作业员工的心理受不良刺激,操作行为会在潜意识中被扰乱,从而产生非常规性动作。坚持开展“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的活动,追求有序、讲究安全”。对于一些废铁钉、刀片之类可致害物,人人养成发现即时自觉收集处理,不让其搁置在工作场所的好习惯。  总之,石材加工危险点多、危险度高,作业员工既是安全工作保护的对象,又是预防工作的主体。通过加强作业员工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杜绝各类隐患性行为的发生,事故才不会防不胜防,作业员工的手脚才可能免受伤害所造成的痛苦。
阅读 (510) | 评论 (0)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皮革加工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
视力保护色:
从事皮革加工会接触到很多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长期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伤害很大,因此,皮革制造行业职业病防治就十分重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有效的防护措施,皮革制造业企业也应做好检测和防治工作。皮革加工行业职业病常见危害因素有哪些?一、甲醛。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指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二、苯。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禁用偶氮染料。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皮革和服装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后,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约为210种。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中间体的参与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而仍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从而使最终产品无法通过检测。四、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氯化苯和氯化甲苯即为通常所说的有机卤化物染色载体,用来辅助分散染料在常压和100℃以下对聚酯纤维进行染色。高效廉价的卤化物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可引起人体皮肤色素沉积、肠胃功能紊乱和癌症。在这里,特别强调苯的危害性。苯是一种无色、有芳香味的碳氢化合物,透明、易挥发、易燃、易爆。苯的中毒原理为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气以及大量苯液污染皮肤或误服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致死量约为10毫升。其毒性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另外对造血、呼吸系统也有损害。预防苯中毒的措施: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皮革加工行业职业病的防治措施1、企业是否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2、主要职业健康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是否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持证上岗;3、企业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主要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4、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是否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是否有效隔离,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是否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5、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示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6、是否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做好相关记录;7、是否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是否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我的图书馆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3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5、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6、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1,,&&&&& 2,,,&&&& 3
,(HBV)(HCV)(HIV)
,,HIVHBV&&& &4
三、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 &&&& &1&&&&& &&&& &&2&&&&&& &
4&&&&& &4872hHIVHBVHBV(7)11HCVHCVHIVHIV3672()286
五、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标本,而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因此实验室医务人员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特制定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 (1)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尿等)。其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体,为了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选送的标本往往都是含菌数量和活菌数最多的部分。另外,带菌者、亚临床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这些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人有时送检标本做例行检查时,标本中也可能含有病原体。
(2)实验室锐利器械&
实验室人员在采血工作中被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医务人员血液暴露,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的危险。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3)检验操作时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
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性的微生物气溶胶。
① 直接涂片或制作湿片时;
② 吸取和稀释体液标本或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时;
③ 倾倒微生物悬液时;
④ 使用组织搅拌器后立即打开搅拌器盖或当培养管振摇后打开管塞时。
2、防范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实验室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 (2)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 (3) 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 (4) 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医务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5 )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1)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2)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3)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4)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六、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均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为有效隔绝皮肤与病人唾液、血液及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医务人员手的防护极为重要,工作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戴手套,并在下一位病人治疗前更换手套,操作后脱掉手套、肥皂洗手。必要时可用手消毒剂,常用的有5000mg/L碘伏溶液或75%乙醇溶液。
二、发生锐器刺伤立即清洗、消毒,必要时包扎。诊疗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眼罩,预防感染性气溶胶吸入和污染。&& &三、口腔诊室内要保持清洁,每个工作日结束后用紫外线照1小时,并保持通风良好。治疗台在治疗每位病人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综合治疗椅表面及在诊治过程中被病人血液、唾液或其他分泌物污染的工作台,在治疗结束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偶所从事的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