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生严重困难须要2017下岗工人落实政策这些工人有没有工资补助

辽宁厂办大集体:约20万下岗工人生活困难
李仁虎 石庆
经济参考报
集体企业;大集体;困境;1983年;辽宁老工业基地;厂办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抚顺矿区集体企业管理局办公楼。
抚顺矿区大集体下岗工人袁宝福。记者石庆伟摄
  这一群体居住集中、人数多、生活困难,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遗留的最后难题之一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辽宁目前有数十万大集体职工,生活长期陷入困境。如何帮助这一群体走出困境,是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所遗留下来的最后难题之一。经过多年调研探索,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长期困扰辽宁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开始艰难破题。
  依靠一条假肢,50多岁的袁宝福一路蹒跚着回到家里,剧烈的疼痛让他黑瘦的额头沁出滴滴汗珠。“一位朋友刚才给我买了件衬衫,原来的那件实在穿不下去了,自己又没钱买……”
  5月16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再次来到袁宝福家。在技校上学的儿子今天发高烧,躺在床上。妻子外出卖水果不能回来。父子两人用温水泡了两袋方便面,这就是他们的午饭。
  袁宝福是辽宁数十万长期陷入生活困境的大集体职工中的一员。袁宝福是抚顺矿区煤联公司大集体下岗工人,1983年在井下挖煤时,左腿大腿根处被砸断,造成高位截瘫,但他所在的集体企业因长期陷入困境,一直无法享受工伤待遇。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女儿相继辍学,全家四口人每月仅靠不到700元的低保金维持。家里仅有两张旧木床,一台旧电视,加在一起不值一两百元。
  抚矿一负责人:“我是当地最大的丐帮帮主”
  去年和今年春节前,《经济参考报》记者曾两次来到王秀杰家,看到房子孤零零地立在一个土坡上,屋内透风寒冷。“没有暖气,脚冻得像猫咬,晚上睡觉要戴上厚棉帽子。”说着说着,和王秀杰相依为命的70多岁的老母亲痛哭流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有企业为安置回城知青和职工子女就业,兴办了一批附属集体企业(简称厂办大集体),主要面向主办国企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随着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厂办大集体因机制不活、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大量停产,大批职工下岗。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应和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经济补偿,并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振兴进程中,重点对国企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约180万名国企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工程。但涉及数十万下岗职工的厂办大集体问题,一直未能根本破解。
  “集体企业无力给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还多年欠缴养老、医疗保险费,职工到了退休年龄无法获得养老金,有病没钱看,生活长期陷入困境,这日子真是难啊!”抚顺矿区集体企业一位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我应当算作当地最大的‘丐帮帮主’,要到各处化缘要钱、要物,帮助困难职工维持生活。”
  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袁宝福一家纳入低保,但全家每月六七百元的低保金仍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每月买煤气罐需要80多元,儿子上学来回坐公交车、中午吃饭要300多元,每学期2200元学费可减免1700元,自己还要承担500元,再扣掉水、电、采暖费支出,全家剩下的吃饭钱已是紧巴巴了;更重要的是,看病无医保,退休无养老金。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辽宁厂办大集体主要集中在抚矿附企、鞍钢附企、阜矿多种经营公司等企业,总人数约20万人,是全省居住最集中、人数最多、生活最困难的一个群体。这些企业经营极度困难,拖欠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费及工资等各项内债,其中以抚矿集体企业情况最为严重。
  由于职工养老保险费被拖欠,许多集体企业职工到了退休年龄无法领取养老金,生活日益艰难。为了获得养老金,职工被迫东挪西借,除了补交个人缴费部分,还要缴纳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那部分保费,有人甚至要替企业垫交保费近2万元,他们要将养老金卡交给债主,逐月扣钱还债,一般要经过两年时间还完债务,自己才能领到养老金。
  抚矿集体企业局副局长石英说:“到2010年末,集体企业职工替企业垫付的保费1.9亿多元,这些钱都是他们投亲靠友借来的,巨额债务压在他们身上,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今后5年还有上万人退休,解决困难职工的养老保险日益紧迫!”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抚矿集体企业建筑公司1700多名职工全部下岗,公司只剩几名留守人员。女职工王秀杰因车祸双腿瘫痪,与母亲两个人住在一处简易棚里长达十几年,每月靠500多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去年和今年春节前,记者曾两次来到王秀杰家,看到房子孤零零地立在一个土坡上,屋内透风寒冷。“没有暖气,脚冻得像猫咬,晚上睡觉要戴上厚棉帽子。”说着说着,和王秀杰相依为命的70多岁的老母亲痛哭流涕。
  袁宝福打开假肢上端,一些零部件已开裂。他告诉记者:“假肢正常应该2年一换,但换一个假肢需要一两万元,我哪有钱换啊,已有六七年没换了。”因拖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抚矿集体企业3万多名下岗职工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图片】下岗工人真的就没有人关心吗???【甘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2,808贴子:
下岗工人真的就没有人关心吗???收藏
都说社会不会忘记我们,可现在又有谁真正关心我们下岗工人的死活那?工作了几十年,一次性给点生活费还不到一万元,就让我们全部回家了,保险也得自己交,就别提穿什么了,吃都成问题!这不到一万元的钱真的就成了金条了吗?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下子就把我们给推出了这个大家庭.就象流浪街头的乞丐,一家老小如何生存?孩子们都是要升学的年龄,该怎么办?都说自己创业,可是资金从何而来?政府都说是父母官,可谁听说过父母把儿女推出门不管的呢?别让我们太寒心了,都说换位思考,那又有谁站在我们下岗工人的角度上来想一想呀!!!
甘家口建筑书店,建筑书店,低价任你来选!
下岗职工生存现状  大多数下岗职工下岗至今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进入了“4050”期,普遍出现生存危机。  1, 生计难 许多下岗职工家庭日常生活十分简单,他们很少食用鸡鸭肉类,除非来客人,平常一般都是素菜为主,且多为时季大市菜,图的是个便宜相因。他们家中,几乎没有多少电器设备。拥有最多的是电视。电冰箱不少家庭有,但他们使用电冰箱不是为了享用现代化设备,而是舍不得剩饭剩菜的浪费。他们许多家庭没有空调,更没有电脑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有的只是电风扇——也算是生活奢侈品了。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 他们几乎家家都有待赡养的老人,正读初高中丶大学的孩子;每月劳动收入除了赡养老人丶供抚孩子,所剩无几,日常生活只能将就着应付。  2, 住房难 大多数下岗职工现有住房都是企业未破产前,由企业分配的单位福利房,后在房改中由职工自己出资购买了产权。这些住房大都修建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面积窄小,户均40——50平米,设施配套不完善,经过三丶四十年使用,缺乏必要的维护维修,房屋质量明显下降,甚至一些成了危房。城市改造中,还有些下岗职工住房成了拆迁对象,但因政策方面的原因,房屋拆迁后,开发商补贴的拆迁款,只能购买新房的几个平米。生活本就拮据的下岗职工根本无力购置新房,许多下岗职工再次面临无房可住的困难,给他们的心身造成极大影响。  3, 看病难 当前进入“4050”期的下岗职工,多数面临着身体不适期,这个年龄段也是医学断诊的“多发病”期。肺结核、糖尿病、骨瘤、心脏病等都易于在这个年龄段爆发。一些患病的下岗职工因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强忍着丶拖延着病体的折磨,实在不行了,也只能花尽可能少的钱在药房买几粒药应付了事。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不是不想参加,而是实在拿不出这笔够全家人生活一两个月的高昂保费
, 社会不公也是下岗职工生存困难的原因。例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就存在明显的不公。下岗职工申请“低保金”时,社区会以下岗职工领取了安置费或以没有指标名额等理由,搪塞敷衍了事,使下岗职工无法享受党的阳光。同时一些公益单位,滥用公权力,动不动就随意上涨水丶电丶气价格,或以改造设施名利大肆圈钱,使下岗职工雪上加霜。  5, 维权难 许多下岗职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丶受到伤害,无处维权。例如水丶电丶气等公益单位肆意圈钱,明知是错的,但人家借用的是行政行为,投诉到政府,政府不会理踩;上访,专政机关将其视为精神病,并有可能被强制“治疗”; 上诉法院,法院不会受理,并且下岗职工也掏不起诉讼费用。与此类似的,还有房屋拆迁丶就业纠纷丶养老保险纠纷等等。  6, 政策落实难 1995年开始,国家出台了系列针对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惠民政策大多停留在文件上,很多地方政府拒绝执行。例如,国家针对下岗职工失业问题,劳动部(劳部发号)文就明确规定,下岗职工失业期间,每月可领取当地平均工资60%的待岗救济金。但各地政府在实际操作中,从没发放一分钱的救济金;2002年国家出台《失业保险法》,规定下岗职工失业期间,可享有失业救济金保险,但地方政府却以种种借口及理由,拖延拒绝执行。国家惠民政策,被地方政府打了水漂。
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  企业破产时,政府对破产企业领导实行了再就业安置,却对普通下岗职工一推了事。其时,下岗职工年龄20——59岁不等,在再就业上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正逢年富力强丶精力充沛阶段,跨入社会相对容易再就业。二是男50岁丶女40岁以上的大龄职工,下岗伊始,大部分便办理了病退或提前退休手续,得以安享晚年。三是,时逢30——50年龄段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因上有老人需赡养,下有学龄孩子需抚养,自身体弱沾病,因长期在企业工作技能单一,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成了再就业的特困群体。  1,年龄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条件,首先进行了年龄限制,先天否决了大龄下岗职工的求职愿望。既使有的用人单位对年龄不作限制,当某岗位同时有大龄下岗职工和年轻人竞争时,大龄下岗职工立即便转入了劣势。  2,文凭要求 下岗职工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初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工作,还有相当部分是“文革”中下乡当了知青返城参加工作的,文化水平有限。而用人单位开口就要大学本科丶硕士丶搏士,下岗职工便只得望而生叹。  3, 专业技术限制 大多数下岗职工从参加工作至下岗,都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服务,专业单一,技术面窄,难以适应用人单位专业技术要求。  4, 就业信息不畅 因为下岗后的生活压力,大多数下岗职工对再就业的信息了解,只能通过电视丶报刊媒体披露的信息来实现,而这些信息的时效性丶真实性都难与把握。  5, 创业资金不足 创业资金不足是大多数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无法逾越的瓶颈。国家虽然为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制定过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手续繁杂丶关口众多丶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难予实现。  6, 就业歧视 一些行业丶部门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存在人为歧视。例如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丶企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便明文规定了只招大学本丶专科毕业生等限制,变相地歧视下岗职工再就业。  7, 各地政府相继面向下岗职工增设了公益性就业岗位,如城市交通协理丶社区安保等,但岗位数量也只是象征式,相对于大量下岗失业群体,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8, 大多数下岗职工为了基本生存,采取了灵活就业方式,即从事社会边缘职业,如蹬三轮车丶干体力活丶从事家政服务丶擦皮鞋丶摆地摊等等。但这些“就业岗位”收入相对低廉,且无保障。今天过了,明天不知还能否继续。  
下岗工人群体现在已经生活得很艰难,已经沦为了当今社会最贫困的群体,他们生活得很绝望,而且这种贫困和绝望的悲剧正在不断地被世袭。 1、当大学生都难以找到工作的时候,这些年岁已高、知识很浅、技术很单一的下岗工人找到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已经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下岗人员中,女性占59.2%;35—45岁的占63.9%;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7.5%。这些下岗职工多数是在1984年以前就业,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技能太过专一,他们所拥有的技能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而将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这些下岗职工要想实现再就业,通过他们自身的劳动而脱困,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2、下岗工人的父辈没有社会保障,需要他们供养和医疗;他们的孩子读中学、大学甚至找工作需要很大的开支,要求他们尽到父母的责任。而在他们最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们却下岗了、失业了,失去收入来源了,最可悲的是,他们本身具有的知识、技术、年龄、性别、关系等等因素都成为了就业的拦路虎,他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供养全家人正常生活的工作。 3、当下岗工人需要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房价涨到他们全年的所有收入只够买2个平方米左右的惊人程度;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说:“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的时候,下岗工人仅仅需要一套只有五六十平方米安度晚年的地方。 4、肉、水、气、米、面、油、盐、酱、醋、电、菜等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们还没有稳定收入的时候却像一头疯牛一样地夺路狂奔,他们别说每天吃肉,就是吃素也要算计一下怎样才能购买到最便宜的蔬菜。 5、在下岗工人全家一年的收入维持自己生存和他们孩子读书的费用都很艰难的时候,他们全家每年却要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6000多元。 6、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却要承担养老供小的责任和义务,物价又在疯狂地上涨,他们真的不能承受之重。物价上涨,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也在随着GDP两位数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而且有单位给正式员工缴养很大一部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但是城镇的大龄失业人员却连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都没有,还要面对每年10%上涨速度的各种保险费用,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他们依然还是在勒紧裤带拼命地苦苦挣扎。
图片来自:图片来自:
图片来自:
学术会议举办竟然如此轻松?原来是找了这家会展公司!
哎!不要说了,难受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是为了摆正你的身影!⊙﹏⊙ !心里难受死了!
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下岗失业职工都是在生活困境中挣扎。数千万人的生活困境甚至不被关注,岂可妄说重视民生!   其意味着这些曾经的共和国脊梁,当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最风光的年华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后,如今“人老珠黄”、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了,就遭到了社会残酷无情的鄙视、遗弃。当这些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遭受到社会令人心寒的抛弃、冷落、漠视、欺凌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这个社会还有没有良知?这个社会的良知在哪里
要知道,下岗工人绝大部分人在劳动力市场已经没有了任何竞争力,是根本没有什么再就业可能的,而且根本没有什么积蓄,而且根据低保政策,他们大多数人还无缘享受低保!请问,他们究竟如何活下去?如此严重的问题不应该解决吗?
下岗失业职工遗留问题不解决,人民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40-50下岗失业职工有很多困难,首先是再就业存在困难,再就是个人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存在困难。在国有企业干了20-30多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国家,在企业转制时给你几千元钱就把你给买断了。这些人当时大部分没什么怨言,因当时国家有困难需要改革,历史上有变革就会有牺牲,他们当了改革的牺牲品。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工厂工种分得很细,造成大部分工人技能单一,下岗后找工作难,只能从事重体力和社会底层低收入的工作。他们打工挣的钱除了养家煳口,每年还得缴5-6千元的养老保险,孩子上学需要钱,父母看病需要钱,根本谈不上提高生活质量。这些人不堪生活的压力,有的男职工50多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6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他们和有农村户口的农民比差远了,农民有地有山,可以种地放牧,开发占地后政府还给补偿。整个社会都在为农民呼吁.为公务员.为国家垄断企事业单位涨工资,而这部分人是被社会遗忘的弱势群体。他们有怨无处述,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呢?他们在社会上能谈的上尊严和平等吗?这些人的呼声制定政策的人能听进去吗?    下岗了还玩弄双轨制,仁义何在?蛋糕做大了,下岗工人切不到蛋糕,也该分到点蛋糕屑屑吧!为什么早些年还有关心下岗工人困难群体的报道,而这些年关注下岗工人的报道几乎同时消失的无影无踪,难道是下岗工人都不再困难了?还是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冷漠无视只能是掩耳盗铃,下岗工人还活着、艰难的活着!
现在,他们收入归零,GDP增长也好,《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也好,涨工资也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好,与他们无涉了。他们如何实现“小康”?温饱尚且成了问题,“小康”距离他们是太遥远太遥远了。 
现在中国最穷最苦的群体在哪里?在城市的贫民窟里。他们就是国企下岗、买断、失业职工。他们的境遇,远不如农民。他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既无财富、又无资产的无产阶级。除了痛苦和叹息,一无所有啊,真正的一无所有啊。农民,总多少有几亩几分土地吧?现在还可以流转承包经营权来变换成钞票呢。
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相比,农民工是幸运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一直有人呼吁,农民工的待遇在不断提高。可是,国企下岗、买断、失业职工完完全全被遗忘了。他们的权益,有谁来保护?有谁来呼吁保护他们的权益?他们人数少吗?不是。数以千万计的失业职工,很庞大的群体啊。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完全被遗忘了。 
央央大国、云云众生,人与人却千差万别,可谓三六九等,凝固的中国社会,何为同生不同命!请关注他们,关注这些曾经的共和国的脊梁吧!
顶起!一家三口,两下岗,孩子上学!养老医疗每年1。8万,!私企月工资不到三千!
在社会底层,下岗失业职工,保守地说就是三千万人陷入赤贫。这三千万人大致涉及到三千万个家庭,影响了多少人啊?这些人温饱存在问题,老百姓谁不知道?国企私有化改制,野蛮地夺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还有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医疗的开支等等一大堆需要花钱的项目,加以物价不断上涨,这一大批人该怎样活下去?
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他们都有自尊心,都在国企这个大熔炉里冶炼过,不愿意自立自强吗?他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四化”建设啦,人到中年,身体状况、知识结构都跟不上趟啦。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能拼得过年轻力壮的人吗?首先就跨不过招聘者的年龄要求这道坎。能再就业的人,多是通过亲友关系找到的岗位。他们想创业,又有几个人具备创业素质呢?本钱从哪儿来呢?他们被时代、被社会残酷无情地抛弃了。
请遭遇相同命运的朋友们支持我!顶起来好吗?谢谢!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阶级。近些年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个领导阶级队伍中居然出现了人数绝不算少的困难职工群体?当弱势者沦入生存困境和绝望时,任何游戏规则都将不再具有约束力,难道市场化竞争要演变成没有规则的丛林战争吗?难道我们以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反而要用武力去解放现有的生产力吗?当提高效率必须以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境作为代价时,难道不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步入了因果倒置的歧途?  
下岗工人为改革开放付出了他们不应该承担的成本,他们难道就没有权利要求得到他们应有的补偿吗?下岗工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所有者,他们有权享受利用这些资源所创造的成果,那些在政治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受到损失的下岗工人完全有权力要求政府补偿他们!
图片来自:
图片来自:
这个年龄段的失去工作的城市居民,上面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下面有正在上学的孩子,而且自己技能单一,知识老化,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连自己和家里都养活不了,养老保险什么的更就无从谈起了。真是压力山大哈
应用吧活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辛苦一辈子饭碗没了 委员呼吁关注国企下岗职工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韩柳洁  |  责任编辑: 许允兵
一名下岗工人的来信
一个月前,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是一名51岁的下岗失业职工。在这封简短的来信中,这位自称“老吴”的读者讲述了他作为一名大龄失业人员的艰辛求职经历。
近一段时间来,老吴多年未曾联系的亲戚、朋友的电话都被他翻出来打了个遍,目的只有一个,想打听打听是否有合适的工作可以介绍。老吴所在的企业经营状况持续走低,机关人员被辞退了3/4,作为技术主管的他也难逃下岗命运。老吴没想到,辛苦一辈子,临近退休成了失业人员。
作为补偿,企业将为老吴支付社保直到他正式退休,但是一家人还要生活,老吴的工作还得再找。可是一个51岁的下岗工人想要找一份工作何其难,做过技术主管的老吴还想从事老本行,月薪至少3000元,他能想到的办法是广撒网,发邮件、打电话找老朋友介绍。
“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连饭碗都没了。”回顾自己的经历,老吴十分感慨。30多年前,因为父亲是某大型国企的职工,他得以进入这家企业的技校,毕业后分配去企业下属的一个车间。当了两年一线工人,适逢企业和高校联合办电大班,他考入电大,脱产学了三年的电力专业,再分配到某车间做技术员,成为企业聘用干部,分到一套40多平方米的厂区房子,房租每月几元,生活算是稳当了。有那么几年,企业效益颇好,时常分钱分物,他也多少沾了点福气。上世纪90年代末期,该国企的经营大幅滑坡,企业搞下岗分流,老吴妻子失去岗位,只好给个体户照看门面。新世纪初,该企业大规模改制,从国企转为民企,职工身份都变成了民企职员,职工买断身份的钱款,个人再添加一笔金额(主要根据职工的职务、岗位、工龄而定)入股新民企,否则只能走人,老吴被迫掏钱“买工作”。
转制后,老吴的收入已经大不如前,近几年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严重过剩,开工不足,不断减人裁员,离职最终落到他头上。
“老吴”并不只有这一个。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不乏和老吴有着相同经历的大龄失业职工,大龄失业后的再就业成为他们最关心也最为困扰的问题。
困难职工中,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占五成
由于工作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一直非常关注国企改革过程中,下岗职工的就业、生活境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罗茂乡委员有两份提案都是针对国企下岗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涉及下岗职工的就业和生活帮扶。
事实上,两年前,罗茂乡委员已经开始关注部分国企下岗职工的生存困境。2013年两会,罗茂乡委员提交了《关于妥善解决原国有改制(破产)企业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状况的提案》。提案中提到在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支持下,大多数国企改革中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渠道分流,实现了再就业和妥善安置。但是当年四川省总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中有40%是下岗失业人员。罗茂乡委员一直非常关注这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告诉记者,这些下岗失业职工普遍年龄偏大,男职工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女职工在45岁以上。由于年龄偏大,就业不稳定、工作岗位普遍不佳,收入很低、生活十分拮据。在加上子女就学、因病致贫、突发意外等多种原因,使得这些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
时隔两年,在2015年的两会上,罗茂乡委员带来了两份提案,再次为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和生活困难发出呼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茂乡委员表示,再次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在工会的进一步调研中,发现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面推开,通过市场手段退出落后产业、淘汰低效产能,部分国企转制重组在所难免,也将会出现新的一批下岗失业职工。2015年,四川省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城镇困难职工中下岗(待岗)职工和失业职工比例占到了52.58%。为了避免职工家庭生活因其下岗失业而陷入困境,对国企改制下岗职工及家庭帮扶救助工作亟须尽早启动。
大龄下岗职工家庭陷贫困
对于国企下岗失业职工的生存困境,罗茂乡委员介绍了四川的一个案例。根据四川省总工会对上一轮国企改革中破产关闭的四川凉山会理镍矿职工的调查,企业2002年8月关闭后,职工生活十分困难。截止到2013年底,原会理镍矿户籍职工共人,除少部分离退休人员外,多数为“4050”(女40岁、男50岁)人员及家属、子女。镍矿厂关闭后,他们的生活仅靠微薄的养老金或者抚恤金。
罗茂乡委员介绍,少部分家庭一个人领取的退休养老金,要负担2-3名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362名职工遗属靠每月27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金(抚恤金)和55元的社保资金维持生活;还有1133名城镇低保人员仅靠每月208元低保金维持生活。“这些家庭拮据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大部分职工温饱都成问题,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就更不用提了。”罗茂乡委员十分感慨,在调研中,他发现许多职工大病扛、小病拖,无法及时进行医治。因为生活福利设施建设简陋,职工的住房成为危房。
下岗失业职工生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施关闭破产时,只对职工进行了工龄补偿安置,没有对各项基础设施运行、职工再就业、困难职工生活救济等进行长远、充分地考虑。罗茂乡委员表示,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的就业和基本生活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也应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
1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  传真:010-  合作QQ: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 |
| 对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岗工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