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者洛克王国英雄先驱者将国家权力分为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启蒙运动对欧洲音乐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孟德斯鸠【特荐-PPT】
下载积分:1866
内容提示:孟德斯鸠【特荐-PPT】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40:1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66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孟德斯鸠【特荐-PPT】
关注微信公众号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9次
资料类型:说课稿
文档大小:200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第一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基本是了解和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制度、观念以及西方各种民主制度运作的状况,并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参照,提出改革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些构想。这些构想虽然有英国式与日本式,但都缺乏现实的可行性。构想的设计者对民主的认识也大都停留在制度设计上,有的甚至在倡导君主立宪的同时激烈的反对自由平等观念,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直到这个世纪的最后几年,西方民主主义的思想理论才通过维新派的宣传中开始得到较为准确和广泛的介绍。
——摘自徐宗勉、张亦工等著《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出现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原因,并分析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构想的设计者对民主的认识也大都停留在制度设计上,有的甚至在倡导君主立宪的同时激烈的反对自由平等观念,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的原因。(5分)
(1)出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民族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对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质疑与反思;西学东渐的推动;经济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中国开始近代化的原因:(1)近代化主要存在早发内生型近代化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2分)。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近代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是在西方的坚船力炮中打开,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分)。
(2)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自身的特点(1分)。在欧洲,各国最先进行思想的近代化,即科学化、理性化。通过思想近代化促进政治近代化。(1分)欧洲先后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解放思想,同时发展近代科学。进而促进政治民主化。(1分)而在中国近代化最先在经济领域展开,随后拓展到政治领域,最后才到思想领域(1分)。中国人只是盲目的学习西方表明的制度,却没有理解西方制度的精髓。故出现了题干中的状况。(1分)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约翰o洛克《政府论》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主要思想。(4分)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如何发展了洛克的思想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实现民主政治的认识。(7分)
(1)主要思想:天赋人权;实行法治,保证人民自由;分权思想。(4分)
思想发展:卢梭在洛克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4分)
(2)认识实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等。(7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娜拉是1879年上演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下面是她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对话:
娜拉:你认为我最神圣的职责是什么?
海尔茂: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职责是相夫教子。
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
海尔茂:不可能!你什么意思?
娜拉:我对自己的职责。
海尔茂:万事之首。你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娜拉:我已经不再相信那些。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
(1)根据对话分析,娜拉与丈夫之间有何矛盾?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4分)
(2)与丈夫的矛盾不断激化,娜拉最后离家出走。你如何看待娜拉的这一举动?请说明理由。(6分)
(1)矛盾:丈夫相夫教子的要求和娜拉独立自主的意愿之间的矛盾。(2分)
社会问题: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低。(2分)
(2)看待(一):支持和赞同。娜拉的出走举动是与旧家庭的决裂,体现了妇女解放,思想觉醒,权利平等意识增强;其敢于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与自由,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6分)
看待(二):不支持和反对。娜拉的出走举动是对家庭和子女的不负责任,不利于家庭的稳定。(3分)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相关内容——妇女“相夫教子”与“独立自主”的矛盾。根据材料信息,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娜拉与她丈夫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丈夫要求娜拉“相夫教子”的要求和娜拉要求“独立自主”之间的矛盾。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严重问题,即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下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要对材料中的现象表明态度,即肯定(支持)还是否定(不支持);,要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做到有理有据;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现实生活,可以这样来组织答案:①娜拉的出走举动是与旧家庭的决裂,体现了妇女解放,思想觉醒,权利平等意识增强;②其敢于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与自由,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B.不支持(比赞同)。说明:①娜拉的出走举动是对家庭和子女的不负责任;②娜拉的出走举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等。
4.(10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已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德斯鸠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一·但是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日进步,土地财产,也是增加不已,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美国宪法的评价,并分析其目的。(4分)
他(孙中山)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形成的原因。(6分)
(1)评价:美国宪法在历(2分)目的:破除对西方代议制度和“三权分立”的迷信,将“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2分)
原因: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进化论思想的影响。(6分)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相关内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美国宪法在历破除对西方代议制和“三权分立”的迷信,将“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
自由平等观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自由平等观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 … … 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了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洛克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认为行政与立法应当分开,而且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
——摘自《宪政民主思想之先驱者洛克》
美国学者阿穆尔甚至认为,美国宪法---不是单指被冠以“宪法”这一名称的文件,而是指可以被称作美国宪法活动的那个整体----中渗透着一种洛克精神。
——摘自《美国宪政主义的逻辑起点:从柯克到洛克》
(l)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宪政民主思想。( 6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是如何体现“洛克精神”的。( 9 分)
【答案】(1)思想:提出人拥有生存、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倡导权力分立。(6分)
(2)体现:美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了公民的各种基本权利,体现了洛克的“自然权利”观;美国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洛克的分权理论;尽管美国宪法没有规定立法机关高于行政机关,但美国三权制约与平衡体现了洛克的防止专政思想。(9分)
第(1)问只需要根据材料里所给的信息来回答。材料中“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及财产权”,“认为行政与立法应当分开”可以得出答案。
第(2)问 需要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来回答。洛克的精神:自然权利 、分权学说。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权力结构上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等来归纳总结。
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然后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过程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然后鼓吹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因此,近代中国民主运动没有带来欧式的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这个不是语意学上的问题。尽管孙中山说民权是基于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摘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与17、18世纪欧洲相比,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11分)
(2)据材料,分析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4分)
(1)不同:(进程)欧洲是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宪政民主运动。(2分)中国是宪政民主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2分)(内容)欧洲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建立民主宪政。(2分)中国则主张先建立民主宪政,再实现个人解放,反对个人自由。(1分)
(2)原因: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进化论思想影响。(4分)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比较。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近代中国民主,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近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历史传统等因素,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运动与近代欧洲相比,存在巨大差异性,具体这样来认识:A.进程上,欧洲是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宪政民主运动的发展;中国则是宪政民主运动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内容上,欧洲强调在保障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在建立民主宪政;中国则主张先建立民主宪政,再实现个人解放,反对个人自由,由国家来行使人民主权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孙中山民主宪政的相关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即A.中国人自身的原因:中国人自由散漫管了,缺乏约束力,这对国家不好;B.西方思想理论的相关影响:主要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不平等”思想的影响等。
7.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的。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这新的政府,必须是建立在这样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并且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它的权力机关,就人民看来那是最能够促进他们的安全和幸福的。
——美国《独立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体现的洛克的思想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9分)
6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不同:洛克强调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独立宣言》强调人的生存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分)原因:洛克的自然法原则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实行民主法治的要求;(2分)《独立宣言》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独立宣言》除受洛克思想的影响,还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3分)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的洛克的思想原则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东西方的传统政治文化中皆蕴涵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妥协这种规避暴力、超越合作、孕育民主的政治智慧在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有效的妥协机制。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较充分地折射出制宪会议中存在的政治妥协。从某种程度上看,《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也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摘编自《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妥协机制研究》
材料二 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法国方式的一大特征。这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力量之间缺乏和解,在法国,革命与民主及其反对者的理论高度意识形态化了。这种不妥协、不断的较量和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19世纪以后在法国国内开始淡化,在世界其他地方却熊熊大火般地燃烧起来,并在几乎整个20世纪的民主与世界政治史上抹上浓浓的一笔。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法国在制定宪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2)你认为在政治制度构建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应采取哪种立场?阐明你的理由。
(1)不同特征:美国通过妥协机制颁布和完善了《联邦宪法》,法国在不妥协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
(2)立场:各派别、各阶层之间适当妥协。
理由: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在政治制度构建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应发扬妥协精神;各派别、各阶层之间适当的妥协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1)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较充分地折射出制宪会议中存在的政治妥协。从某种程度上看,《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也是政治妥协的产物。美国通过妥协机制颁布和完善了《联邦宪法》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法国方式的一大特征。这种不妥协、不断的较量和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19世纪以后在法国国内开始淡化,在世界其他地方却熊熊大火般地燃烧起来法国在不妥协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
(2)立场:各派别、各阶层之间适当妥协政治妥协这种规避暴力、超越合作、孕育民主的政治智慧在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在政治制度构建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应发扬妥协精神;各派别、各阶层之间适当的妥协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对于东方国家的当务之急来说,此文明的东渐之势十分强劲,如果下定决心来阻止它的话,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观察当今世界的现状,就会发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样。眼下东京的麻疹最初是从西部的长崎地方向东传播,并随着春暖的气候逐渐蔓延开来。此时即便是痛恨该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御它的话,又有可行的手段吗?……当前不但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让国民尽快沐浴文明的风气,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指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以上材料节选自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1)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福泽谕吉的观点。(8分)
(2)有的学者称福泽谕吉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依据材料三,评论这种观点。(7分)
(1)福泽谕吉的观点:西洋文明随着交通手段的便利日渐东传;对于西洋文明,只能学习,不能阻止;日本应该主动、彻底地学习西洋文明。(8分)
观点正确。(2分)日本要“脱亚入欧”,与欧洲殖民者共进退;日本要用欧洲殖民者对待中国、朝鲜的办法来对待中国和朝鲜。(5分)
(1)根据材料一、二关键信息“随着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来,西洋文明之风逐日东渐”、“莫不如与时俱进,共同品尝文明的苦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为不应阻止文明,反而应尽力帮助文明的蔓延”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得出两则材料关于福泽谕吉的观点①西洋文明随着交通手段的便利日渐东传;对于西文明,只能学习,不能阻止;西文明传入日本,是西部的长崎开始,逐渐东传的;日本应该主动、彻底地学习西文明,进行“文明开化”。
福泽谕吉的观点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福泽谕吉的军国主义思想 ①日本要“脱亚入欧”,与欧洲殖民者共进退;日本要用欧洲殖民者对待中国、朝鲜的办法来对待中国和朝鲜,即主张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
(1)归纳材料一中体现的洛克的思想原则,并指出材料二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其中哪一原则?(8分)
(2)材料二实践结果如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样实践结果的原因。(7分)
【答案】(1)思想原则:自然法原则(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分权制衡(有限政府)。(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材料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2分)
(2)实践结果:责任制内阁成为幌子,《临时约法》遭到北洋军阀的破坏,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3分)
原因: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4分)
(1)思想原则:由材料一中的“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等信息可以依次归纳出自然法原则(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分权制衡(有限政府)、人民主权。原则:由材料二中的“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等信息可以看出参议院与临时大总统之间、国务员与临时大总统之间都可以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2)实践结果: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可以知道,《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用以牵制临时大总统,但实际的史实是袁世凯并没有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责任制内阁成为幌子,《临时约法》遭到北洋军阀的破坏,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原因:可以从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袁世凯所代表的中国封建势力两方面来考虑,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封建势力和封建主义主义根深蒂固;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1.(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美国黑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进行的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斗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民权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受教育的水平,是美国历史上各个人口集团中上升最快的。……他们在为选举权杭争时,能进行有理论、有策略、有组织的斗争。……年,黑人平均收入由占白人收入的54%上升为64%……到70年代中期,已有1/3的黑人家庭上升为中产阶级。……195。年时,住在城市的黑人人口已经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黑人人口。1970年,纽约、华盛顿、底特律、费城、芝加哥、洛衫矶等城市,黑人居民超过50万。……马丁·路德·金明确指出:“黑人已组织成强大的力量,这使得政府无法回避他们的要求”。……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7年颁布了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权法,该法令禁止干预黑人投票。肯尼迪政府在司法部专设一名民权助理部长……二战期间黑人种族意识和黑人群众战千性的增强及二战所全力维护的民主思想意识和观念,使黑人重新看到了希望。……1964年,三位民权工作者在密西西比州的内肖巴县给黑人选民登记时被暴徒杀害,这激起了全国舆论的愤怒……对于迫害黑人的行径,周恩来总理也曾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美帝国主义对黑人的法西斯暴行,揭穿了美国的所谓民主和自由的本质,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国内的反动政策和在国外的侵略政策的内在联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影响。(5分)
(2)有利于提高黑人的民主权利和社会地位,有利于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美国社会的进步、稳定。(5分)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影响,要结合黑人的民主权利、美国的民主政治、社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美国黑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进行的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斗争,有利于提高黑人的民主权利和社会地位,有利于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美国社会的进步、稳定。
1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l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提出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l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决议,将民主共和国作为“最适当的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
——摘编自吴苗《陕甘宁边区民主的理念、环境和特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理念上的变化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历史作用。(7分)
(1)变化:由工农共和国发展为民主共和国(或由工农民主专政发展为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民主)。(2分)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6分)
1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最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6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9分)
关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受前两者的影响。(2分)
(2)一致性: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本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5分)
意义:为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追求民主政治的国家提供了目标。(4分)
1787年的制宪会议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战,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与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面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了。
——赵晓兰著《美国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够突破传统体制开创民主政治新模式的原因。(6分)
【答案】(1)特点:既强化中央集权,又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确立起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原则;过于强调权力的集中,未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基本权利。(9分)
(2)原因:没有漫长的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北美人民大多为移民,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6分)
(1)美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可结合宪法所体现的原则考虑,联邦制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以及民主原则。联邦制原则既强化中央集权,又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制衡原则以及民主原则。但也有一定的局现性:就是种族歧视的烙印,以及过于强调权力的集中,未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基本权利。
(2)美国能够突破传统体制开创民主政治新模式的原因: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分析原因。政治上没有漫长的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所以受旧的束缚少;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文化上北美人民大多为移民,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还不排除杰出人物的作用: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
1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第六条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概括材料一、二的共同主张。(6分)
(2)据材料分析洛克思想与法国大革命间的关系。(4分)
(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6分)
(2)洛克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人权宣言》继承发展了洛克思想。(4分)
【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二关键信息“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法国《人权宣言》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信息,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材料一、二的共同主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天赋人权;②自由平等;③保护私有财产。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二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法国《人权宣言》相关内容——洛克思想与法国大革命间的关系。根据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可知二者联系紧密,二者不可割裂开来,具体这样来认识:A.一方面,洛克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进程;B.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重要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又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思想等。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娜拉是1879年上演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下面是她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对话:
娜拉:你认为我最神圣的职责是什么?
海尔茂: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职责是相夫教子。
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
海尔茂:不可能!你什么意思?
娜拉:我对自己的职责。
海尔茂:万事之首。你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娜拉:我已经不再相信那些。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
(1)根据对话分析,娜拉与丈夫之间有何矛盾?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7分)
(2)与丈夫的矛盾不断激化,娜拉最后离家出走。你如何看待娜拉的这一举动?请说明理由。(8分)
(1)矛盾:丈夫相夫教子的要求和娜拉独立自主的意愿之间的矛盾。(3分)
社会问题: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低。(4分)
(2)看待(一):支持和赞同。娜拉的出走举动是与旧家庭的决裂,体现了妇女解放,思想觉醒,权利平等意识增强;其敢于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与自由,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8分)
看待(二):不支持和反对。娜拉的出走举动是对家庭和子女的不负责任,不利于家庭的稳定。(8分)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相关内容——妇女“相夫教子”与“独立自主”的矛盾。根据材料信息,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娜拉与她丈夫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丈夫要求娜拉“相夫教子”的要求和娜拉要求“独立自主”之间的矛盾。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严重问题,即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下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要对材料中的现象表明态度,即肯定(支持)还是否定(不支持);,要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做到有理有据;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现实生活,可以这样来组织答案:①娜拉的出走举动是与旧家庭的决裂,体现了妇女解放,思想觉醒,权利平等意识增强;②其敢于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与自由,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B.不支持(比赞同)。说明:①娜拉的出走举动是对家庭和子女的不负责任;②娜拉的出走举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等。
17.(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已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德斯鸠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一·但是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日进步,土地财产,也是增加不已,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美国宪法的评价,并分析其目的。(分)
他(孙中山)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形成的原因。(分)
(1)评价:美国宪法在历(3分)目的:破除对西方代议制度和“三权分立”的迷信,将“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分)
原因: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分)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相关内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美国宪法在历破除对西方代议制和“三权分立”的迷信,将“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
自由平等观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自由平等观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享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1)请从人民和政府两个角度归纳材料所阐明的关于实现民主的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世纪以来是如何实践“真正的民主”的。(5分)
(1)途径:人民角度: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负责任政府;(2分) 人民赋予政府权力并
制约政府。(2分)
政府角度:政府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2分)政府忠实履行公民赋予的权利;(2分)政府要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2分)
(2)实践: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颁布《人权宣言》;(1分)
颁布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分)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1分)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1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从人民角度实现民主的途径: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负责任政府和人民赋予政府权力并制约政府。由“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可以概括出从国家角度实现民主的途径是政府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和政府忠实履行公民赋予的权利、政府要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是结合法国大革命后一步步走向民主的史实来回答。结合所学从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拿破仑颁布《民法典》;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民主共和政体等史实组织回答。
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他提出“自然状态”学说,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统治者(“元首”)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杭的表示。
—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杭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9年)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归纳霍布斯与洛克的民主思想。(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并指出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不同点同时具体谈一谈,并对其思想进行简要的评价。(7分)
(1)国家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元首不属于契约的一方;臣民要绝对服从元首;(上述四点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2分);人民有权推翻暴政。(2分)
(2)不同点:对统治者的态度不同(1分。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此点则本小问不能得分),霍布斯主张将“元首”排斥于契约范围以外(1分);洛克提出如果统治者危害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他。(1分)
评价:霍布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是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他的观点暴露了其局限性。(1分)洛克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1分)但是他的思想实质是为英国资产阶级寻找合法性的借口,二者的思想都不可避免的带有阶级色彩。(2分)
(1)首先通读材料,提炼有关的信息。材料一中强调四点。第一,国家对人民的保障;第二,人民具有自然权利;第三,元首不属于契约的一方;第四,人民要绝对服从元首。材料二中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和人民有权推翻暴政中。能分析归纳即可
(2)结合第一题对两个人的思想进行归纳找出不同点即可,其次根据思想的内容进行评价。不同点实质上就是二人对统治者的态度不同答出即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克王国英雄先驱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