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优梵艺术家具旗舰店和魅力大师旗舰店哪个会更受大家喜欢?

全局搜索-茶语网,当代茶文化推广者
您搜索的"吴家大院儿"共<em class="colorde个搜索结果
近几年,福鼎白茶火了起来,关于白茶的许多传奇故事也渐渐被提起。早就听闻在福鼎的白琳镇有一座翠郊古民居,比山西乔家大院还大,藏着不少关于茶的故事。于是我们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前往翠郊古民居那天,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开了很久,窗外山峦叠翠,茶园随处可见,深浅浓淡的绿色在目光中交替,伴着徐徐清风,竟有时光倒流之感。
而当抵达目的地,站在一座青砖灰瓦的古民居前,望着那屋上飞檐,与檐下牌匾上的“海岳钟祥”四个斑驳大字,空气中似乎都浮起了往事的尘埃。这座由吴氏家族建起的大宅,或许称之为吴家大院更为合适。
同行的吴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吴健掸了掸衣袖,说道:“就是这里了。”话罢,背着手大步跨进了门槛。
这一跨,便走进了吴家的百年岁月长河里。
富甲一方,安居茶乡
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年)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官员的关注而载入史册。而茶,兴旺了白琳镇,也催生了一个家族的兴衰。
翻开《吴氏宗谱》,里面有这样的讲述:大约三百年前,吴家先祖“应卯公”年轻时经营雨伞生意,发家后置田收租,后来改行做茶叶生意,由此不断积累财富,直至富甲一方。后来,应卯公决定安居闽东茶乡福鼎,他按年龄大小分别给字号为元、亨、利、贞的4个儿子选择白琳洋边、点头连山、乍洋凤岐、白琳翠郊4个地方修建豪宅,翠郊古民居为吴应卯四子“贞”房的宅院,也是最大的一座。
本是卖茶人家,却开官府八字门
建此宅前,吴氏家族无人为官,与平民身份不符的是,其大门却呈八字大开。有道是“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八字开的大门为官府衙门风格。吴氏大宅此举,有悖常理。白琳从宋朝起就设有从温州到福州的十一个驿站之一的天王院,官道从大宅门口经过,来往的人甚多,有人因此把吴家往上告了状。吴家便捐了个七品官应对过去,但之后没有走仕途,还是以茶叶经商为主。
由一个饭团引发的神秘传说
吴健向我们讲述了吴家另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说。
吴氏先祖生于康熙年间,最初只是个茶农。有一天吴氏挑粪上山,不慎将挂在扁担头的饭团掉在粪桶里了。眼见着一天的口粮就这样毁了,情急之下,他便将饭团捞起,放在溪水里洗一洗将就吃了。老天见他如此勤俭,心有不忍,于是开口传授他发家之道:第一,把开荒种茶转为开茶庄茶行,经营茶叶生意;第二,买田地、当地主、收地租;第三,办学堂,培养子孙后代。吴氏心领神会,照章办事,终于富甲一方。
如今,在吴家这座老宅里,还能看到吴家的家谱,以及当时留下来的各种喝茶用具。这些无声的历史,似乎都在讲述着曾经主人的辉煌与传奇。
13年,64万两白银,房间192间,开关窗户需一天
清乾隆十年(1745年),翠郊古民居建成,其气派与豪华,名震十里八乡,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用一组数字就足以证明。由360根木柱支撑而起,总占地面积13980平方米,天井24个,大厅6个,房间192间,就单体建筑而言,可谓江南第一大古民居。宅中花窗之多,据说当年吴家雇个丫环专司窗户开关,一开一关间,一天就过去了。
建造这座大宅院共历经13年,耗费白银64万两,光看风水就花了4年。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吴家富甲一方的雄厚财力与气魄,都令人惊叹。有人曾经通过粮食价格换算,考证出乾隆年间一两银子约合现在的250元人民币,而卖茶的吴家,要卖多少担茶,才能建起这么大的房子?
千人在同一时辰立起360根木柱
传说,当年整座大宅院的360根柱子是在同一个时辰衔扇(立起柱子)。吴氏待前期预备工作完成后,请风水先生择吉日,要求赶在同一个时辰之内让整座宅院同时衔扇。
女主人想了个办法,请了大戏班到家中唱大戏,演了三天三夜,并且之前放出风声,只要是来听戏的,都可以免费吃住。于是引得方圆百里数千人。时辰一到,戏便停下,主人宣布请大家帮忙。痛快玩了三天三夜的人们,既得了主人好处,这举手之劳何乐不为?于是在同一个时辰内,合力把柱子立了起来。
整座古宅全木质、不上彩,只为做好茶
我们听着吴健的讲述,不知不觉间也沉浸其中。正当回味时,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叫,吴健说:“看,有喜鹊。”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老宅的屋顶上,站着两对喜鹊,正欢乐地蹦跳着。
“难得啊,好久都没有这种鸟到宅子来了。可能也是来听故事的。”吴健一边笑着,一边转身走往下一个天井。我们也继续随着吴健的脚步,在宅子里穿行。
这里糅合了围式客家土楼结构和江浙一带白墙灰瓦的民宅样式,三进院落,比山西乔家大院还大一倍,既模仿皇家宫殿恢宏跋扈的气势,又采纳江南民居精雕细凿的特点。整座古宅均采用木质,不上彩,古色古香,朴素无华,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木雕装饰。
吴健告诉我们,整个建筑用木材建造且不上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制茶。吴家制茶,主要做白琳工夫和一些白牡丹,平日里会在宅中摊晾茶青,不上彩的全木质结构才能不影响茶青的味道和质量。
白琳镇,流传着许多茶人和他们的传说
在吴健记忆中,长辈们时常会泡上一壶茶,慢慢饮,细细讲,伴着午后的雨水或黄昏的落日,向他描绘当年白琳镇和吴氏家族的盛况。
数百年来,白琳镇都在福鼎的茶叶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o户口》记载:“福鼎出产以茶为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
到了民国时期,依然盛况不减。翻开民国《福鼎县志》,其中所载:“白琳为闽、广客商荟萃地,尤属茶市中心。”
在十九世纪中期,闽、粤茶商在福鼎经营工夫红茶,以白琳为聚散地,远销重洋,白琳工夫也是在这一时期名扬海内外。民国时期,白琳镇上的大小茶行最多时约有四十几个,茶商们前来这里收购茶叶,然后经后歧码头和八尺门港运往沙埕港口,销往港澳、欧洲等地。
而在白琳镇上出过许许多多著名茶人和传说,其中,吴家可谓是最传奇的一个。
双春隆,当年无人不知的“金字招牌”
传说清乾隆年间,吴家与邻村邵、林、袁等茶世家强强联手,制作、销售白茶,得到微服私访的刘墉品尝后,受到高度赞赏,从此得以与刘墉结识。如今,在翠郊古民居还悬挂着署名刘墉的一副对联“学至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寓意朋友间读书有成,友谊长存。
上世纪20年代,吴健的爷爷在福鼎创办的“双春隆”茶行,属当时福鼎县注册资金最高的茶行,在当地声望颇高。
当时,提起“双春隆”,在福鼎几乎无人不知。每日在茶行进出的茶商络绎不绝,其所售出的带有“双春隆”标签的茶罐数量之多,一度可以占到整个白琳镇的百分之七十。
由于出口量大、影响范围广,吴家甚至发行了“双春隆”茶券。所谓茶券,其用途就如同后来我们所说的粮票,是可以在当地流通的资金票据,不光在福鼎地区,连周边的霞浦也能使用。
平日里,当地人除了喜欢在茶余饭后乐此不彼地聊起吴家大宅和那些有声有色的传说,甚至还逐渐流传出一些说法。例如,谁家的少年郎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做父母的就会揪着耳朵骂:“你懒,你懒,这样下去,就算是吴家的家产都不够给你败!”……
时代洪流裹走的,是一个家族长达半世纪的辉煌
当时吴家的茶叶以传统工艺为主,质量好、销路广,1937年就开始做白茶出口外销,通过上海、香港出口到英国等欧美国家。而在茶香中长大的吴健,耳濡目染,渐渐便在心中种下了与白茶有关的情感与梦想。
在解放初期时,吴家还处于鼎盛时期,甚至还收购了福建省的一个大茶厂。但后期国营单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后,整个家族的生意便渐渐没落了。
这座房子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但曾经人丁兴旺的吴家人后来都去了哪里?吴健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出生时,家族里的人早已浮萍般散落在全国各地。
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变迁,解放后,吴家家道逐渐中落。站在翠郊古民居正厅里,吴健指给我们看墙上的一些印迹。在木板墙上,依稀可以看到特殊时期写下的毛主席语录和各种宣传标语;而被烟火熏得黝黑的房梁,则是当时这里成为了炊事班所导致。这些细枝末节,都在沉静述说着吴家大院最后的时光。
所幸的是,后继有人,薪火未断
吴健出生时,家族的荣光已不复存在。他听长辈们讲,吴家人在四散到各地之前,家中大伯曾说:“现在一家人不得已要各奔东西了,但我们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活下来,我们吴家就不会断,会开枝散叶,后继有人。”
吴健还记得自己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心里的激动、震颤,和传承家风的那股责任感,真实而炽热。
年少时,他看着叔伯用传统工艺做茶,长辈们辛苦劳作的身影至今烙印在记忆里。采摘、摊晾、干燥,与天气博弈,和茶叶对话,靠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稳稳的心。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为吴家做点什么,也为茶做点什么。
于是他从叔伯那里学习了家族的制茶技艺,以最勤恳的态度,接过这薪火相传的一棒。
让“双春隆”重生,是他毕生所愿
1980年,吴健进入闽东技艺精制茶业班进行学习。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技艺,考入福鼎茶厂白琳分厂工作。当时工厂里主要都是机械化操作了,在那几年里,他跟着老师傅们学习,在原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对现代机械化的理解与经验。
尽管时代变了,社会变了,环境变了,但在他心中,没有一刻忘记过“双春隆”——那个曾经在白琳镇乃至福鼎,风光无比的名字。他在等待一个时刻,用自己的力量,让吴家的这块招牌重生。
90年代初期,国企改制之后,吴健从国营茶厂出来,自己创业做茶叶生意,主要以做出口为主,与吴家祖上一脉相承。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与积累,吴健终于在1992年,注册了“双春隆茶厂”(后来改名为“春隆白茶”),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续写家族的故事
如今,身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吴健,延续了大半个世纪前家族的传统,承续着先辈倾注在“双春隆”上的心血与希冀。
传承不等于墨守成规——吴健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在对传统制茶技艺的理解上,融合了自己在国营厂中所学到的现代机械化制茶技术,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产量;其所制作的茶叶出口量,在整个福鼎位列前端。
在2006年、2007年时,还曾为美国茶叶零售商(后被星巴克收购)供应白茶和茉莉花茶。他用另一种全新的方式,续写着吴氏家族的故事。
夕阳西下,有飞鸟从翠郊古民居上空掠过。院子里的桃树结了果,晾茶的竹匾静静倚靠在门后。临走时,吴健又回头望了一眼大门上的“海岳钟祥”四个大字,目光穿越老宅的三进院落,穿越百年时光,当年先辈们桌上的一杯热茶,与他遥遥相望。
撰文:花了了
摄影:唐彬焱、赵科佳
当轻言细语的陈植滨,眼巴巴地看着茶杯里的09牡丹王,用熟悉的广东腔说出“吴老师,我很想先尝一下”时,我们才发现这位年轻的陈升福元昌掌门人还有着那么可爱的一面。
如果不是一场近15万人观看的直播,或许好多人对他的印象会留在慢条斯理的“茶二代”上。
现在,陈升福元昌与他都更清晰了。包括与吴健大师的“黑白碰撞”,包括普洱与白茶的论证,都在这场观山茶会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认知。
观山茶会,陈家二公子的易武情怀
陈植滨掌管着陈升福元昌,也是知名茶人陈升河的二公子。对于普洱,对于陈升福元昌,他有着非一般的浓厚感情。他也一直期望与其他茶类的代表人物沟通,多听听不同角度的声音给自己一些启发。
因此,一月一会、与六大茶类非遗大师直面碰撞的观山茶会,就这么铺陈开来。
7月8日,是观山茶会的第一场——普洱与白茶。其实说得更细一点,也是易武与福鼎两个传统产区的碰撞,陈植滨与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大师吴健的交流。
吴健,身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得到吴氏制茶世家的工匠传承。吴氏一族,19世纪中期便开始出口茶叶,是福鼎最早做茶叶出口的一批人之一。当时吴家的茶叶,质量好、销路广,1937年就开始出口外销。并通过上海、香港出口到英国等欧美国家,因而富甲一方。吴家的大名,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吴健,便是这吴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
全程直播的茶会,选在了吴氏家族的旧居大院,也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福鼎翠郊古民居内举行。掌茶人亦是来自全国招募中特约选拔的凌小会。
如此茶会,想不深刻都难。
一个茶会的表情能说明它的深度
一个人的表情的流露,能告诉我们他究竟感受到了什么。陈植滨整场茶会的不同表情,证实了观山茶会,是多么的成功。
茶,与商一定是不会分家的,好的推广会让好的茶让更多人感受到。但吴健说出“我们白茶在国外很火,衍生品的丰富更是一个关键渠道”时,陈植滨流露出了这样若有所悟的表情。
“韵”,是这次普洱与白茶对话的关键字。谈到韵,陈植滨自己的形容是:“韵是一种感觉,是一大早起床自己深吸第一口气,大山城市、阴雨阳光都不相同,那个质感只有自己能体会。”这样的表述加上如此陶醉的表情,当你喝下陈升福元昌,想必也会如此有韵。
当吴健在讲述有一些茶人抵触新茶:“新茶不能一次喝太多,不舒服人也受不了。”陈植滨立马表现出不服气的姿态:“我不同意,易武新茶就可以喝一整天没毛病!”
对自家的产品,陈植滨还是很有信心的。当吴健老师总结仁山“甜柔蜜韵”后,陈植滨一脸腼腆的傲娇:“曾经就有广东茶客对着我惊叹‘易武茶还可以这样?’,不能夸太多,水还是很绵的。”
还有说到头道茶“我们从原材料进厂到销售,都不落地,为什么不能喝”的呵呵一笑、说到蓝票的“陈升福元昌的蓝票,能买到当年一样的口感,我们再送你一百年的时光。”的自信坚毅,整场茶会与直播下来,你或许可以做一个陈升福元昌掌门人表情包。
但我们谈到这些表情,并没有一丝调侃的想法,而是真真切切想要表达,观山茶会不仅是一次茶与茶的深刻交流,更是陈升福元昌面向消费者最直白的流露。
这是普洱与白茶的对话
茶会一共行了三泡茶:吴健手制2009年牡丹王、陈升福元昌·经典系列——仁山、陈升福元昌·传世系列——蓝票。在三泡茶的交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不止表情与金句,更有两位大师对于茶的交流。
▲上海西田雅集茶空间供图
“在我入行的时候,深圳有一个客人,说茶是有生命的,感触颇深。”陈植滨用这样的感慨拉开茶会讨论。
“韵”是茶会讨论的关键字,吴健谈白茶:“福鼎白茶最大的特点就是毫香蜜韵,是一种鲜爽、回味、甜。”
陈植滨更直观地用形象来比喻:“茶韵是你喝完之后,那些回味、生津在你意识层面上形成的‘茶外之味’。茶韵依附在茶香、茶味之上,又带有喝茶人的个人感官色彩,在每个人脑海生成不同的联想与感受。即便缥缈不可捉摸,但有一样是清晰且共同的,那就是——这是一种愉悦的回味,并带给你喝了还想喝的念想。”
用陈植滨的话来说,普洱新茶最开始喝像开水一样,但存放越久越有厚度。但是无论10年、20年还是100年,它呈现给我们的感受,还是一个“韵”。
“就像老父亲(陈升河)说的,不苦不涩不是茶,韵是原在山中的那种味道。”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陈植滨认为无论白茶还是普洱,新茶也是同样都是极具魅力的,关键是要看“选材有没有用心”。
在交流到拼配时,吴健认为无论普洱还是白茶,拼配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口感:“要做出一个好产品不难,要每年都是一个口味就难了。”他表示,对于做茶人来说,有时候把茶当成“工业品”而不是“农业品”会更重要。因为工业品如同杯子有模型都一样,很稳定,对于一家有担当和延续的企业来说,比随时会变化的“农品”概念更加重要。
陈植滨拍了下桌子,表示十分赞同:“做企业最重要的是稳定,我们不是作坊——每年一个样。只有稳定,才能对我们的消费者负责。”
喝到蓝票,吴健评价:“相比仁山更烈,回甘,更加霸气。”陈植滨感慨:“易武茶很稳定,这也是一个风格,一直很粘稠有花香。但是蓝票与仁山的风格却是有不同。”相较于仁山,蓝票选择会更严谨,因为其背负着复兴和追溯时光的“重任”。
“陈升福元昌为什么2006年把老宅收购,却迟迟不出产品。还是因为老父亲的认真。”陈植滨回忆陈升福元昌的诞生,陈升河先生为了复刻蓝票,反反复复喝下了大量的福元昌老茶。“为复刻喝掉上千万老茶我们不用提,光是花下的时间就值得让人感慨。”陈升河如此地用心,那是一个爱茶人对那些光荣历史、对制茶先辈的尊敬。
吴健听后感慨:“从福鼎白茶的出口时代起,我就看到了国内市场潜力。但我忍到两年前才开始把产品指向国内,因为要我做最契合国内市场口感的白茶,可以说,我们吴家的白茶‘十年磨一剑’。”顿了顿,他望向陈植滨:“今天的交流后,我看到了陈升福元昌也是‘十年沉寂’,更为‘百年复兴’啊!”
四十余家茶馆同喝一泡茶
对于观山茶会,当然不止是对话现场的精彩。当两位大师在福鼎对话的同时,全国共有四十余家茶馆/茶空间同时举行了这场茶会。
在北京陈升福元昌南锣鼓巷店,在成都茶样子,在广州金茶方,以及上海、重庆、西安、西双版纳……茶会的三泡茶同时开喝。
▲重庆茗秀茶空间分场
看着大师对话,喝着同样的茶,这场味觉探索让他们大呼过瘾。有茶友在朋友圈写下:“有人回忆起青春,有人置身山林,而我愉悦于这场小确幸。”
相信在下面这些各地的现场图中,你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
▲成都茶样子分场
▲成都玉露轩分场
▲北京陈升福元昌南锣鼓巷店茶会品鉴卡
▲广州金茶方茶会分场合影
▲西双版纳陈升福元昌万达店的茶友一边看直播一边品鉴大师茶
在这一场场茶会中,茶友们也写下了自己对茶品品鉴最真实的感受。他们中不乏写得非常专业的,譬如北京陈升福元昌南锣鼓巷店茶友徐晓清写到:09牡丹王口感清淡,茶香芬芳,蜜香清甜;仁山气足香高,蜜香重有回甘,耐泡;蓝票口感厚重、绵柔,回甘好,香气足,蜜香浓厚。
广州金茶方茶友李晓洪总结重点则是09牡丹王毫香显,滋味鲜爽透亮;仁山花蜜香均显,滋味鲜爽浓醇;蓝票花香幽长,滋味醇厚,收敛性强。
▲湖北荆州如是茶空间茶友品鉴干茶
还有茶友写得更加带有情感性,西双版纳陈升福元昌万达店茶友写到,09牡丹王让他“第一泡不那么习惯,第三泡后越喝越好喝!”;仁山则是“刚开始茶气浓厚,二三泡后回甘很足,但舌尖都麻了。”;蓝票评价“用易武的茶叶做出了勐海的茶气,但又有易武茶的茶感,比较特别,适合收藏。”
总的来说,吴健的09牡丹王大家都关注其怡人的毫香蜜韵和细滑清醇,而陈升福元昌的仁山则是刚中带柔,协调感好,蓝票统一认知更在于其浑厚饱满的滋味以及细腻的汤感上。
▲重庆茗秀茶空间茶会分场
“始于一杯茶,忠于一辈子。”当陈植滨决定带着陈升福元昌与六大茶山邂逅的时候,就已经将茶品成人生了。
“慢走、闲谈,盘坐于行云流水之间,观山野、听水流,素手捻茶入杯,沸水翻转,茶叶与汤水盈盈绕绕,茶汤近唇,口感清香淡远,视觉如玉般温润。在高冲低斟的品味中,享受身心安逸;在知音相伴之处,谈笑风生……”
第一场茶会结束,我们再回过头看茶会预热时写下的文字,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字一句都是真情的写照。
第一场完美收官,第二场还会远么?不远,8月6日下午,观山茶会第二场,陈升福元昌将走进四川宜宾,与川红工夫非遗传承人孙洪直面对话。让我们预订好时间与好茶,再看普洱与红茶有何对话。
同样,对8月陈升福元昌对话川红茶会感兴趣想要加入茶会“分会场”的茶馆/茶空间,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果子--茶语(微信号:cywcxe),进行报名。
你试过在胡同里逛街,在胡同里吃饭还花不到一百块钱么?
老北京的胡同,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毫无例外的,现在绝大部分胡同也成了旅游景点,例如南锣鼓巷。
了解胡同文化的人们都对南锣鼓巷向往至极。这是一条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的老胡同,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每天站满了懵懵懂懂各路游人的旅游景点了。
然而,总有那么些热爱生活的文艺中青年们喜欢把生活过成诗,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每一个地方都玩成小众,随手拍一张照片都让你认不出居然是这个地儿。这一次,他们又把南锣鼓巷玩成了什么花儿呢?
一、僧格林沁王府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
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
民国时期,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二、靳云鹏旧宅
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进口不远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
中央戏剧学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这里培养了中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靳云鹏买下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1921年年底,靳云鹏辞职后,长期在天津居住。
上世纪60年代,院里仍有几处旧楼,当时作为办公楼和单身教师宿舍。又过去了40年,旧建筑已全部拆除,靳宅早已无迹可觅。
三、齐白石故居
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
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只是一部分。
解放后,文化部买下来,由齐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车胡同,所以,齐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车胡同。
齐白石故居已经对外开放,门票5元,院内有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画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
四、茅盾故居
后圆恩寺胡同13号即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
7月恰是茅盾诞辰120周年。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
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
五、蒋介石行辕
在茅盾故居往东不远,有一处建筑极其惹人注目,那便是蒋介石当年在北平时所住的行辕。如今的大门是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建筑,穿门而入,迎面就是一个极其宽敞的大院。
这样的大院在北京的胡同中是十分少见的。院子北面矗立着一座青灰色西洋式二层楼,顶是黄金的琉璃瓦,具有中国宫廷建筑风格,而门廊却是爱奥尼式立柱,柱的顶部和基础,都雕着精美流畅的花纹,洋味十足。
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到北平,就是住在这座宅院中。
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现是友好宾馆。
六、后邸——末代皇后婉容旧居
帽儿胡同35号、37号院,是郭博勒氏的家,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
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十一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而如今,这里已成民居,不对外开放。
这些名人故居,隐藏在浩若繁星的胡同和民居之中,经历着沧桑岁月的浸润,像是一幅色浓影深的历史画卷,展示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跌宕起伏。
七、万庆当铺
在南锣鼓巷胡同整修过程中,在巷中段路东拆出了一个完好的清朝老当铺门脸——万庆当铺,当年南锣鼓巷就已经被达官贵人看作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清末京城五大当铺之一。
墙面上三处门洞为万庆当铺的店门,仍保存较好,现在当铺铁门就密封在墙内。
当铺门脸儿,灰砖砌成的近3米高的墙体,包括两个小门和一个大门,宽约20多米。中间的一个小门上由石头刻成繁体“万庆”二字。
据1940年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调查室编写的《北京典当业之概况》记载:“万庆当铺,位于南锣鼓巷3号,成立于民国二年一月,注册资本为14000元,有职员共8人,它是清末、民国初年京城五大当铺之一。南锣鼓巷的东侧和西侧共有17条胡同,而这17条胡同里边,住着17位清末的大官或显贵,这个当铺的客户基本上就是这17家”。
怎么样?在这里拍拍照片发在朋友圈,是不是觉得好穿越?
八、时间博物馆
刚从一片古色古香中穿出来,往钟鼓楼方向,就会发现一个很奇特又低调的博物馆——北京时间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免费,但是却只有一个馆对外开放。里面的场馆都不对外。这里面收藏的东西有很多大家都很熟悉:圭表、刻漏、浑天仪……还有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三个。
是不是听起来就好酷炫?这可真正是我们古代老祖宗们科技智慧的结晶啊。
九、脑子加工厂
逛完了这些名人府邸和时间博物馆,是不是感觉好穿越?这时候肯定也饿了吧,我们知道景点里一般吃的东西都很坑,分量少不正宗还特别贵。
除了那些景区里都有的不三不四的小吃外,南锣鼓巷有什么特别的适合吃货的店呢?
深藏在南锣鼓巷小菊儿胡同的脑子加工厂,是一家创意烧烤店,聚集了一些爱脑子爱烧烤的食客,让食客感受不一样的工厂式粗犷的料理。另外新开辟的天台小院,很适合组织露台趴体,吃着烧烤还唱着歌,别有一番味道。
店里主打僵尸挚爱烤脑子,口味很多可以自由选择三种口味,招牌口味绝对是嗜辣伙伴不能错过的美食,听老板说用了21种香料,6种辣椒调制,辣而不燥。蒜蓉粉丝,豆豉,黑胡椒口味的脑子也是深入人心,适合吃不了辣的伙伴。
招牌特色烤脑花,Q弹爽滑的脑花经过炭烤,撒上秘制酱料,油渍渍的味道独特,十分地爽快……
十、在胡同院子里喝一泡老字号茶
逛完了达官贵人文化名人的府邸、故居,把肚子也填饱后,由北到南,穿过了整个南锣鼓巷。最后,该用怎样一种特别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方式来结束这次胡同穿越之旅呢?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南锣鼓巷最南端,吃完逛完感叹完后,是时候该坐下来喝一杯好茶了。
可哪里有个古色古香的地儿能让小伙伴们坐下来喝一杯好茶呢?
嗯,其实你们肯定已经猜到小编即将要说什么了:陈升福元昌北京旗舰店,也是陈升福元昌的首家自营旗舰店,即将在七月左右在南锣鼓巷南边开业。
南锣鼓巷这个让人心心念念的老历史街区,老胡同景点文化的代表,不仅能逛、能吃,以后还能在这里喝茶了。
南锣鼓巷是老街,代表北京的胡同文化;而陈升福元昌是老字号,带来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饮茶文化。而且普洱茶是有时间分量的茶,就像这些老街、老建筑一样,都是一个城市的脉络和灵魂,经得起时间考量。
本篇稿件所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茶语网()无法联系上图片作者,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我们联系(),以便奉上稿酬。文章转载需注明来自茶语网,否则涉权必究。
一个特写镜头
▲丙山上寨海拔1810米处,眺望勐库坝子。
日??16:21:02。丙山上寨许家大院,海拔1750米。
院子里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核桃树,密密麻麻挂满了果子;有一棵“斑鸠屎果”树,满树青翠;还有一棵栀子花,根部堆满了用作肥料的茶渣。冲刷过屋顶的雨水落在地上,与淋洗过桂花的雨水汇集于水泥地低洼处,一起流向更低的地方。
▲许家大院,前来交鲜叶的邹姓小伙。
一个披着蓝色雨衣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载着一大包鲜叶,驶入大院。停稳车后,他抱着大袋子走进许家的茶叶晒棚,将袋子放在大秤上,数字显示为72斤。
按照现在的秋茶市价,他今天的卖茶收入为216元。
细问之下,小伙子姓邹,20岁,丙山上寨人。
▲许家大院雨中桂花。
生产队时代
在1972年前,“丙山”属于邦改管辖。在人民公社时代,“丙山”也设置了生产队。茶叶在“丙山”一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为适应时代需要,专门设置了茶叶初制所。该所现在就矗立在“丙山上寨”一个山坳处,其内部复杂的梁、柱结构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沧桑。
▲初制所梁柱。
土生土长的洪应达老人从十七、八岁开始跟茶叶打交道。在人民公社时代,曾进入茶叶初制所工作,参与制作红茶。
据他回忆,那时收购村民采摘的鲜叶,要评定级别,再按级别评工分。鲜叶分五个等级,一至五级,一级10分,二级8分,以此类推。其他的茶,统称级外茶。由于是集体经济,一个生产队记一本账。账本记录采摘斤数和级别数,不计金额。
▲丙山茶叶变迁的亲历者洪应达老人。
每个生产队的茶叶总收入按季(如春季)算,其中,要抽取0.5%作为管理费,5%作为公积金,单独留出2%,补贴给初制所的技术工人,每人每天补助2角钱。一季茶的总收入,扣除上述费用之后,按10工分等价于1个工计算,每个工价值8角钱。
那时,放在全国来看,基于生产队这个核算单位,1个工价值几角到一块多之间,“丙山”反映到茶叶上每工8角,处于中档水平。可以说,在那个年代,茶叶初制所也是财富的集中地和分流区。
▲从高处俯看初制所
茶叶初制所
如今,茶树是“丙山”最重要的农业经营活动,它们旺盛的生长态势将分属于各个家庭的土地连结在一起。历史上,这里出产谷物,包括小麦和稻子。如今,除了偶尔出现在茶叶地间的小块玉米地外,丙山成了茶树的绝对领地。富裕起来的村民就用卖茶叶的钱,支付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丙山上寨海拔1810米处,眺望勐库坝子。
村民们用脚丈量了那些纵横于茶园的小路,携带着杂草上的露水,将一篓篓茶叶送到初制所。称斤记帐后,就完成了交易。没有明确用钱需求时,他们将卖茶叶所得的钱暂时寄存在初制所,有用时,再根据需要把钱取走。有时,初制所也帮助村民垫付一部分超过茶叶交易的现金,以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
▲勐库大叶种。
许先和家的初制所是村里最大的,有上千平米的晒棚。村民们采摘的鲜叶,大都卖到他家,再由他初制后转卖他人。由于质量过硬,许家跟很多大厂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丙山上寨许家初制所内部。
许家加工的毛料,流水达70-80万元,但净利润不过几万元。一个村民提供了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实际问题:2016年春茶收入4.1万元,人员工资就用掉了1.38万元。
▲许先和。
其中,外来采茶工就参与了这种财富分配。每人每天100元工钱,不含食宿费。平均每人一季茶下来,有2400元的收入。保守估计,进入丙山村委会辖区采茶的外来务工人员,有1000多人。这些人中,大多来自红茶之乡凤庆、临沧。
▲冒雨前来交鲜叶的村民。
文图|李明,茶业复兴编辑,微信:Lust2013
文章有删节,全文见《勐库茶经》。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有人总结对吴觉农的印象,一是长得帅,二是口才好。吴氏身材高大,长得像一棵美丽的云南大茶树。多年后,他会以这里的茶树为依据,写出《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这样的雄文,坚固了人们对茶叶的信心。
吴觉农,浙江上虞人,原名荣堂,后改名觉农,一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自悟自觉,在茶叶上完成了对名字的精彩诠释。
时间回溯到陆羽和《茶经》时代,吴觉农的家乡上虞正是陆羽笔下的浙东产茶区。这里也是章学诚、罗振玉、经亨颐、夏丏尊、马一浮、胡仲持、竺可桢、陈梦家、徐懋庸、胡愈之、范寿康、叶天底、章廷谦(川岛)的家乡。
▲晚年吴觉农
晚年吴觉农回乡探亲时,曾口占《怀茶乡》一诗云:“难忘茶乡养育恩,朋辈戚友人人亲。曹娥江水深千尺,不及父老赐我情。”熟悉古典诗的人读到这里,不难想起李白赠汪伦的两句诗,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曹娥为父投江而死,后人为纪念她,改江名,建庙宇,加封号,赐匾额,怀念的也是一份真诚的情感。吴觉农长在茶乡,立志有所为,七十余年风雨无阻,为的是振兴茶业的理想。这大白话一般的口占诗,传达的也是最朴实的情感。
▲晚年吴觉农,据《吴觉农年谱》。
吴觉农本不姓吴,由于他的父亲入赘母亲家。后来,他们兄妹五人,三人随父姓郑,两人随母姓吴。少年时代,吴觉农就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是他日常钟爱的饮品。1925年,吴觉农28岁,与陈宣昭结婚。据陈的回忆,那时,吴觉农的生活很艰苦,常常是中午泡一壶茶,就着大饼油条,就兴致勃勃地干工作去了。
与很多普通农家子弟一样,吴觉农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1914年,吴觉农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四年后毕业,留校任教三年。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成立于1910年,吴觉农入学时的名称是1913年更改的。此后,在1923年又改称浙江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来并入浙江大学。1919年,吴觉农以优异成绩,获得“庚子赔款”公费名额,于次年前往日本留学。这是他一生茶叶功业的巨大起点。
▲年上虞茶叶统计表,据《上虞县志》。
他与发小胡愈之在家乡上小学时,就曾将大报上的时事新闻誊写成“小报”,在乡间传阅。胡愈之在绍兴二中上学期间,教务长是周树人,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同期,吴觉农考入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他结识了后来被鲁迅称为“四条汉子”之一的夏衍,并相交一生。
吴觉农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茶叶群星闪耀的时代。现在来看,吴觉农虽然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但无疑每一颗星星的存在都有它的独特价值。吴觉农的师长、朋友、学生、下属,共同组成了这个庞大的星群。吴觉农一生的功业、成就、人格、处世、为人,就在这个朋友圈中。
▲20世纪30年代,杭州茶馆。
振兴华茶,是吴觉农一辈子的理想。他与胡愈之、章锡琛、叶圣陶等人创办了“开明书店”,他与胡浩川一起撰写了《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今天,这本书和这个名字被时代赋予更深刻的意义和更重大的责任。
吴觉农、方翰周、胡浩川三人相识于1921年。三人中,胡比吴大一岁,跟胡愈之同岁,方比吴小五岁。滇红之父冯绍裘与方翰周相识则要到1931年,地点是湖南安化,他从方那里学到了不少实战制茶术。方翰周记忆力很强,动手能力更强,精通祁门红茶的制作。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据孔夫子旧书网。
1929年,蒋芸生邀请吴觉农去讲茶叶课,他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人中,就有后来的刘河洲和吕允福。刘、吕二人和王泽农是同学。后来,刘河洲写有祝寿诗,高度赞扬吴觉农一生功业:“吴老诞生百岁周,振兴茶业志已酬。创新改革功绩大,指路明灯永世留。”刘河洲的学生中,俞永明、钱时霖后来各有所长。据说,刘河洲晚年好与钱氏谈诗。钱氏有《中国古代茶诗选》,对茶诗这一领域有集成之功。刘河洲也曾校改过吴觉农的《茶经述评》。这书被誉为20世纪研究《茶经》的扛鼎之作。
吴觉农的好友范和钧1905年出生在日本,那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范氏天份极高,精通多国语言,又肯踏实做事,除了茶叶专家的身份外,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他精通漆器艺术,并有相关专著传世。范和钧有一个连襟叫向耿西,是胡浩川特别赏识的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制茶之外,向往《世说新语》里的处世方式,日常生活中偶尔会来点“世说”式的幽默。1935年,在祁门研究红茶的,除了范和钧,还有胡浩川、冯绍裘、徐方干和钱梁等人。几年前,吴觉农也曾在祁门茶场工作过。
▲从左到右,依次为:张石城、黄国光、范和钧、唐庆阳
在吴觉农的朋友圈中,还有陈椽和庄晚芳。两人都是一代大师,后来一个在安徽执教鞭,一个在浙江育人才,同样桃李满天下,奠定了今天学院派的格局。两人间亦有学术争执,这便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的渊源所在。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普洱茶正在崛起。1939年,范和钧和张石城绕道前去佛海(今勐海)考察茶叶,对他们帮助最大的那个人叫李拂一,还有一个决策人叫缪云台,时任云南富滇银行行长和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
▲晚年李拂一
1989年,吴觉农去世,享年92岁。是年11月,庄晚芳写有缅怀吴觉农的诗:“匆匆屏幕偈遗容,不胜悲伤难再逢。昔日万川言犹在,前程迈进振龙宗。”日,李拂一先生在台北去世,享年109岁。日,是庄晚芳的学生刘祖生的85岁生日,多名茶界教授曾前去祝寿。日,是当年与吴觉农、庄晚芳一起工作过的张天福的107岁生日,“茶寿”在望。10月26日,当代茶圣吴觉农塑像揭幕仪式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讨会在祁门召开。
▲2016年,立于祁红博物馆内的吴觉农铜像。图片提供:祥源茶业
文|李明,茶业复兴编辑
图|除署名外,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谨以致谢
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拉朱泥壶
潮州,是“工夫茶”的故乡,潮州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
而在整个潮州工夫茶的茶艺器具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潮州手拉朱泥壶便是最黄金的主角,它是潮州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清朝中期,手拉壶入贡朝廷,成为御用物品。
潮州手拉朱泥壶小巧玲珑、简朴大气、壶体薄透、使用方便,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色彩,富有返璞归真之气质和精致小巧之韵味,可谓是工夫茶的绝配。
工夫茶是乌龙茶类,属鸣香型,采用潮州手拉朱泥壶泡工夫茶,导热好,有未饮茶先闻香之感。
而所谓手拉朱泥壶,则指采用手工拉坯法(或叫轮制法)成型,用朱泥制成的茶壶。
这种技艺的特点是,在每分钟大概400转的高速转盘上手拉成型,潮州朱泥壶成型工艺难度比较大,想拉出一个好的、造型准确的壶形很难,优点是壶形做得浑然天成,不会有接缝,这是宜兴手拍壶做不到的。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泥质的归属和成份越来越系统和科学化、标准化,泥料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细分。
紫砂其实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朱泥、紫泥、段泥、绿泥、团泥5种,朱泥在紫砂泥里面排在第一位,是半生矿,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泥料,朱泥也是各种制壶泥料中唯一的原矿。
作为饮茶的绝佳器物,潮汕手拉朱泥壶的审美和实用价值得到发展和发掘:
泥料纯天然,环保健康;胎体坚实,耐受骤冷骤热,不易开裂;胎质密度高而透气,吸水性能好,泡茶不失原味,能充分释放茶叶的色、香、味,保温性能高;长期冲泡能使器表保留光亮圆润的效果,更显质朴典雅。
近几年,在嘉德等拍卖行拍出几十万一把的朱泥壶也是常见的,潮州朱泥壶正慢慢得到市场认可。藏家们已经开始慢慢认识潮州壶、了解潮州壶、喜欢潮州壶,一些大师制作的壶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大受追捧。
比如在2013年5月中旬北京嘉德拍卖会上,谢华大师的仁寿壶以43.7万元成交。价格是市场最好的杠杆,而市场也成为潮州手拉朱泥壶最好的宣传工具。
为什么潮州朱泥壶名气不如宜兴紫砂壶?
潮汕工夫茶名闻天下,相比于工夫茶文化的普及,潮州手拉壶的光芒以往常被宜兴紫砂壶所掩盖,不及紫砂壶在国内的知名度,有些“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遗憾。而潮州朱泥壶名气不如宜兴紫砂壶,大概原因有三个:
一是与潮州朱泥壶的传统有关。
古时候,手艺是工匠养家糊口的行当,虽然明末清初潮州人开始做壶,但制壶工艺有传儿不传女的习俗。这导致就算在10年前,潮州只有几十人在做壶。工匠少,产量基本在潮汕地区自产自销,甚至在广东地区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潮州手拉壶,更别提省外。
二是朱泥收缩率大,烧制成品率太低。
一般来说,做10把壶,用紫泥可成功7-8把,但用朱泥,如果要求比较高,可能只有一把壶是好的,因而工匠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就很少用朱泥做壶。
三是由于文化背景和地域的关系。
在以前,潮州属于偏僻的地区,而宜兴位于江浙,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紫砂壶有文人墨客的把玩加持,多为世人所知。
对比潮州手拉朱泥壶和宜兴紫砂壶,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工艺上,宜兴为坯泥片镶嵌工艺,潮州手拉朱泥壶是轮制法直接成型。这种制法具有灵活多变,随意而就的特点,造型的变化,能在一刹那间完成,因此一件好的作品全靠熟练的工艺师凭经验手工完成。
其次就是制作周期,潮州手拉朱泥壶工艺繁复,制作工序近六十多道,周期为十至十五天。在这个时间最贵的年代,潮州手拉壶更多地将时间倾注在一把壶上,一把好壶来之不易,芬芳于世,深受藏家及用家的珍爱。
潮州“壶王”手制经典壶型——手拉朱泥水平壶
提到潮州手拉朱泥壶,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潮州手拉壶领域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常务理事——谢华,其作品曾先后夺得两项国家级特别金奖和20多项国家级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及钓鱼台国宾馆所收藏。
这次众筹的这把潮州手拉朱泥水平壶便是出自“国大师”谢华首席弟子吴义永。
吴义永师从谢华14年,先后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及2016斗壶大赛特别金奖。近期又斩获了潮州“壶王”称号,在“国大师”谢华眼中,他是潮州手拉壶的新一代领军人,承载着未来潮州壶的希望。
在“国大师”谢华的言传身教下,吴义永反复琢磨手拉壶的造型,其作品既继承了谢华大师设计上善于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和美学理念的风格,又将古人的经典壶型融合现代美学理念,创作出来的壶既有“古”的味道,又让人耳目一新。
一把壶就是一个信念,潮州“壶王”非一日之功
手艺,它的功夫在手上,在心里。手艺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钻研,且不知道要学多久才能算是“出师”,毫无捷径可走。
吴义永从小跟茶叶打交道,陶瓷专业毕业后机缘巧合之下,跟随恩师谢华学习制作潮州手拉壶,学艺不光是体力耐力上的付出,更多的是在于对技艺的苛严和领悟。
在学员眼中,吴义永是位谦逊随和的师长。在外人眼里,这位憨厚老实的匠人虽言语不多,谈吐间却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淡然。
吴义永说,学艺过程比较难是时间长,一般3年左右才初成,而自己学艺已8年。
而在这学艺精进8年中,他坚持不卖一把壶,这一来就没有收入,时间一长,生活压力巨大。但是恩师不离不弃,不仅一直鼓励,而且一直在经济上无私地支持他,这也是他能坚持下来的动力。吴义永说,自己是幸运的。
一把好的壶从泥料开始,其次是制壶的工艺,潮州手拉壶主要分三大步骤:第一步是拉坯,把壶身壶盖在转盘上用手拉出来;第二步是修坯,在旋转的同时,把它的形状塑出来,第三步是搓嘴搓把,然后安装,包括明针及后期的修补,细分下来则多达六十多个步骤。
一把壶就是一个信念,壶的形就是靠手艺人的手,千百次的轮转中方能臻至完美。
一把壶就是一个人,做壶是传承亦是坚守
一把壶,能够装下古茶清泉;一把壶,能够装下甘苦芬芳。吴义永说,壶的好坏,从做壶人的角度来讲,大概分四个阶段,实用、精、气、神:
第一个实用是做壶的初级阶段,这把壶要能做得实用,能泡茶,要好用,功能性强。
第二是精,整个壶更完整,没有明显的缺陷,看起来流畅协调。
第三是气,手工做壶,做壶人的气场往往会传递到壶上。在工艺技术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壶的气场,也是评判一把壶好坏的一个标准。
最后是神,做壶最高境界称之为有神,一把壶要做精要有气还比较容易,但要有神,能够让一把壶神韵俱佳,这个算是最高境界了,“可遇不可求”。
潮州本土朱泥原料,手感细腻,泡养后温润如玉“透感”十足
潮州朱泥,本地俗称“红泥”,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极难发现与挖掘,有“一朱难求,十朱难做”的说法。
朱泥的最大特点是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透气性和保鲜能力毫不逊色宜兴紫砂泥,且泡养过后,油、润、滑、艳,“透感”十足。
这款潮州手拉朱泥水平壶精选潮州当地朱泥原料,泡养7天后泥料色如凝脂、湿润如玉。
握感轻盈,胎质薄可激发茶香
“壶王”吴义永手制的潮州手拉朱泥水平壶,壶体纤秀轻巧,胎质薄,冲泡高香茶时可更好激发茶香(胎薄的壶更容易传递热量);壶嘴,壶把,钮“三点成一线”,出水顺畅,握感轻盈不费力。
仅市场价6折即可将“壶王”亲自纯手工制作手拉水平壶收入囊中
此次茶语网开启的“潮州手拉朱泥水平壶”众筹活动,是为所有喜爱和收藏潮州手拉壶的茶友准备的特别福利。
每一把都将由“壶王”亲自制作,并附收藏证书。市场参考价8000元/把,茶语众筹价仅需3000元/把,众筹结束后,这款壶将在茶语市集以5000元/把的价格进行售卖,喜欢的朋友千万不可错过。
大师纯手工制作潮州手拉朱泥水平壶
本次众筹目标为20把,极限制作总量为100把
众筹纪念价:3000元
市场参考价:8000元
容量:110cc
长:12.5cm(壶嘴到柄)
注:因此壶为全手工制作,尺寸上会存在微小的差异。
1.该项目众筹时间日开始至4月26日结束。
2.本次众筹目标为20把,极限制作总量为100把;众筹期限届满,达到众筹目标金额则众筹成功。
3.回报内容将在众筹成功后,按用户下单顺序依次发货,用户无需承担配送费用。
4.若众筹未能成功,您所支持的款项将原路返还到您的账户。
5.众筹商品非质量问题不支持退、换货服务,请您予以谅解。
6.若对本次众筹有疑惑,请于工作日9:00-18:00,拨打客服热线400-892-5066或微信号chayuzc001进行咨询。
撰文/北游
摄影/宝军
点击图片了解参与众筹
人物介绍:孙丹威,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高级评茶师、北京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北京茶叶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十大商业风云人物。2005年获得中国特许经营企业优秀管理者奖,2006年获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见到孙丹威的第一眼,她正忙着打电话,但见我们进门马上用手势邀请落座,回眸时一个抱歉的微笑。她还是老样子——风风火火却又端庄沉稳,就像吴裕泰茶庄里无处不在的茶香,有着因时光而弥坚的深长回味。
追秘方一心夺回话语权的女掌门人
“京城花茶香,始自吴裕泰。”只要你在北京城生活过,那绝对知道吴裕泰茶庄的大名,这家源自1887年的京城第一花茶老字号,在横跨三个世纪的岁月中,与整个北京的变迁以及北京人的生活牢牢交织在了一起。而那一缕鲜灵持久的“裕泰香”,既是北京的别样符号,也成为中国茶香的文化印记。
但珍藏甚至发扬这一缕茶香,在三十年前却一度成为难题——因为中国社会的历史原因,1985年时的中国茶业,刚刚重新放开经营,而百废待兴的吴裕泰,当时已从百年前的11家联号经营店铺,到只剩下北新桥的一家小门店。
“那个阶段老字号的生意在慢慢复苏,吴裕泰有自己的采购权了,也正式恢复了传统的花茶拼配技术。但问题也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吴裕泰核心的企业灵魂在哪里、从何处下手重塑真正的花茶魅力?为了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更为了要把老字号做好,北京市东城区商业部门的领导班子,在1997年正式决定将百年老号吴裕泰按照现代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成立了‘北京吴裕泰茶叶公司’,而我就这么走马上任了总经理,那一年刚刚迈入不惑。”在孙丹威的讲述里,回忆拉开了时间的纬度。
对老字号来说,没有比技术秘方更有打动力的武器了。可偏偏孙丹威接下的吴裕泰公司,要重新梳理系统。面对着二十来号员工和一个还是前店后厂的吴裕泰,当时她想了种种办法,最终请回了学徒出身、最了解吴裕泰历史的茶庄老职工张文煜师傅。
“那时张师傅已经退休,家住通县,公司为了关心老人,一边安排给他做体检,一边还给他家花5000多块钱安了电话,之后定期接他到店里,让张师傅给青工们叙述他在吴裕泰的整个经历。”由于张文煜师傅是吴裕泰茶庄的第四代传人,掌握了百年老号吴裕泰一整套国宝级的花茶拼配秘方,孙丹威为了企业发展,不惜以掌门人的身份做起了学徒。她硬攒着一股劲拼命学习,从茶行业的门外汉做到了专家。
“我祖上世代都和茶叶无关,没想到自己要挑起一家老字号,不学不行。”孙丹威笑着告诉我们,创业的初期曾被人质疑不懂茶,她便毅然决然地报读了浙江大学茶叶经济贸易研修班,开始回炉深造,“当时想的是,即使不是专家,但我必须专业,只有懂行懂市场的经营者,才能夺回老字号的话语权,才能让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在孙丹威和她的创业团队的努力之下,吴裕泰的百年“裕泰香”终于回来了,张师傅毫无保留地和徒弟们一起整理完成了整套的花茶拼配技术流程。老人在弥留之际,唯一的遗憾是还没看到吴裕泰恢复当年的盛况。他拉着孙丹威的手,老泪纵横。
“师傅的心愿就是我这一生的使命,作为吴裕泰的第五代传人,今天我终于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看似神秘其实清晰的‘裕泰香’,那就是我们吴裕泰花茶百年来未曾改变的风味特点——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
做连锁从吃第一个螃蟹开始率领中国范儿
吴裕泰公司从1997年开始,正式推出了茶业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在整个中国茶行业都是头一份,有人说你们真胆大,这螃蟹哪那么好吃呢?”可是压力大、动力更大,孙丹威在国内外走了一圈,考察了整个茶叶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基础,最后在日本接触到了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的连锁店经营模式,她下决心力排众议,恢复老字号吴裕泰的连锁制度。
“为什么叫恢复呢?因为吴裕泰历史上就有分号,而分号就是连锁,我们当今学习更多的先进制度,是为了将老字号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用现代企业理念来管理它。一个字,开!”就这样,1998年的6月,吴裕泰在平安大街开了第一家直营连锁专卖店,到第二年则在大望路建立了第一家加盟店。
冒险吃了螃蟹的孙丹威,自己也没想到吴裕泰的生意从此一路红火,从整整18年的时间里,吴裕泰从只有北新桥一家店的小门脸,发展成为旗下拥有401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过6亿的现代企业,仅仅北新桥一家单店,一年销售能过三千万元。而孙丹威本人尽管获得荣誉无数,她却始终清楚地有一种危机感:“要带着企业往前走,要保住这么多人赖以生存的饭碗,只能永远觉得自己不足、不够,还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办法,才能走得长远。”
采访中,孙丹威说起了一件趣事:就在2011年7月,英国皇家御用茶川宁品牌的第十代传人斯蒂芬?川宁曾到访吴裕泰,和孙丹威进行了交流。同为老字号传人的两位掌门人,就中英两大茶叶消费国各自的饮茶习惯、茶文化、茶叶产品和工艺展开热烈讨论。
“我们的谈话氛围一度白热化。”孙丹威描述当时的场景。原来在英国人斯蒂芬的眼里,只有他们的茶是用一流技术精心调配的,而中国茶店则直接是拿产地的茶到店铺来销售,中间缺乏技术含量。“后来我跟他讲你说错了,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花茶是经过最高超的拼配技术加工完成的。要通过比例和工艺把茶叶等级和口感拼配到极致,而且所有产品都通过花和茶的拌合完成,纯天然无添加;而西方人的茶则多加入香精香料调配完成,已经不是茶本身的原味。”
在喝了吴裕泰的中国花茶后,斯蒂芬当场被触动了,他连连感慨自己从前对中国茶的认识太片面:“原来中国的花茶香得这么地道!”他在离开前,还特地品尝了吴裕泰的茶冰激凌,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再来中国,一定专访吴裕泰,我和老吴的缘分没够!”
一旁的孙丹威笑了,她从客人的眼神中已经明白:这一局吴裕泰完胜。
2011年,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孙丹威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之后她更忙了:“你想吴裕泰一百多年走的中国范儿,到我这儿还得发扬壮大。因为传承就是责任,我得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喝茶人明白,吴裕泰代表的中国茶香得名不虚传!”
求创新百年老字号要争80、90后的年轻茶市场
“没有什么比消费者更重要的了。”这是孙丹威在十余年如一日的努力中始终不变的坚持,“所以我们企业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怎么让产品适合消费者、方便消费者、打动消费者,所有的好广告,都离不开产品本身。”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作为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字号,吴裕泰从没放松过市场探索的脚步,更在契合当代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上做了巨大努力。“像我们的茶衍生品,茶冰淇淋、茶月饼、茶爽、茶毛巾、茶丝巾、茶口罩、茶袜子等等,都是国内先进的茶叶创新产品,因为中国有很多人喝茶,但还有更多人不喝茶,我们希望不喝茶的人通过茶衍生品了解茶叶的天然和健康,从而潜移默化地进入品饮人群的行列。”孙丹威深思而道。
在北京游客最集中的前门和王府井地区,在吴裕泰店门前为茶冰激凌而排开的长长队伍是一道著名风景:有人拖家带口、有人呼朋引伴,更多的是一身时尚的年轻人,十分耐心地在门口排队。
为什么会这样?面对茶语网编辑抛出的这个问题,孙丹威不假思索:“那当然还是品质好,我们的抹茶冰淇淋和茉莉花冰淇淋用的都是自己的茶叶原料,绝不经过其他渠道,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纯正和天然。而且这种冰淇淋是纯奶的,不含水和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更有好处。”
“再说茉莉花茶吧,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是打造‘大花茶’的概念,就是在围绕核心茉莉花茶产品的同时,结合消费者新的需求打造多种花茶品种,包括用吴裕泰的传统窨制技艺挖掘并恢复传统花茶中的一些著名品种,甚至可以尝试运用吴裕泰特有的技艺开发新的花茶品类。”
孙丹威告诉茶语网编辑,近年来她带着团队走了国内外许多著名茶园和香花产区,一直尝试将各类型花香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等各茶类进行搭配,最终利用吴裕泰的窨制技艺和独特的口味标准重新挖掘、调整和把关,研发出了桂花乌龙、栀子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等深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
近年来大获成功的“翠谷幽兰”便是利用四川雅安兰花窨制成的全新兰花香绿茶,其扑鼻的鲜香和润滑细腻的口感令其成为吴裕泰门店和电商平台的口碑产品,有时甚至遭遇断货。
对此,孙丹威一语论定:“没有什么能比消费者本身更有说服力。”
其实不仅仅是产品,吴裕泰在茶空间的功能延伸上也做了探索和尝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上海世博会开始打造的“裕泰东方”茶体验店,从空间布局、货品品种以及陈列、售卖方式都与传统茶店不同,特别像一个有着中国风格的“茶叶吧”。在这里,顾客不仅能买到中式原叶茶,还可以品尝吴裕泰的特色茶冰激凌、抹茶年轮蛋糕及奶冻等衍生产品。
“目前,我们在上海浦东世博园、北京前门大街和怀柔顶秀美泉小镇有三家‘裕泰东方’体验店,目的在于吸引更多徘徊在喝茶与不喝茶之间的人来完成茶的体验和互动。比如你想磨抹茶粉可以带上小孩自己去DIY,磨完就泡茶喝,或者带回家另外加工成各种抹茶点心,方式多种多样。”
微营销这样卖萌的掌门人你见过吗
为了和消费者打成一片,身为企业掌门人的孙丹威还玩起了微营销,她是吴裕泰公司最早开通微博、微信的人,她的新浪微博是她和吴裕泰的粉丝们一个生动有趣的互动平台。在茶季时,她走茶山、探茶路,把随时观察到的信息用图+文的方式进行即时发布,而许多追着吴裕泰喝茶的消费者则通过她的足迹,获得了来自茶区前沿的真实信息。
到了门店和公司这头,哪天到了明前西湖龙井、来了头茬碧螺春,开始感官审评、到质检部门送检……一系列被一般企业讳莫如深的流程,都被她完整清晰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吴裕泰有经得起任何人挑剔的实力和能力,我们不畏惧将这些展现给消费者,这就是百年茶企的自信。”这是孙丹威的看法。
有时上了新的茶衍生品,孙丹威的微博风格也会变得萌萌哒:“是不是觉得速溶咖啡无比难喝但为了寻求心里安慰又不得不喝?这就对了!我们发现了一种咖啡神器,用最难喝的速溶咖啡来做个实验。将一条吴裕泰抹茶粉倒入已经冲泡好的咖啡内,搅拌均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咖啡竟然变得惊人地好喝。吴裕泰抹茶粉,可搭配咖啡牛奶,你值得拥有。”
这样活泼俏皮的风格,自然会引得吴裕泰的粉丝们惊叹:“老吴,你好萌!”“感觉更加喜欢吴裕泰了!”“好想和孙总交个朋友!”……
“其实我本身就对时尚很敏感,所以乐于尝试许多新鲜事物。我们吴裕泰的消费者们既然乐意和我互动,我也在工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回复交流。这也是了解企业生产与消费者需求间适配程度的有效手段。”
采访到最后,孙丹威和我们聊起了互联网思维,她深有感慨地说:“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中国社会过去了快二十年,许多人、许多事和许多生活方式都变了,但不变的是人们对茶叶品质和服务的要求。所有的市场营销手法都是为了寻找顾客真实的兴趣点,让他从兴趣开始得到体验和感受,从而形成忠实的消费习惯,建立对品牌的消费认知。
无论怎样说互联网思维,中国社会是个多元结构、多层级、多种经济实力并存的消费市场,实体店铺本身并不会消失,关键企业本身要头脑清醒——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吸引谁,怎样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总之是做好自身的粉丝经济,给消费者一个选你的理由。”
《茶语网》:如果当年您没来吴裕泰会做什么?
孙丹威:如果当年没有进入茶行业,也没有来到吴裕泰,那我会创业做别的项目,我有点闲不住。(笑)
《茶语网》:如果有一天不做企业家了,您会做什么?
孙丹威:如果退休不做企业了,我想一是到处去走走,二是要看书。我平时就爱看时尚类的杂志、和茶相关的专业书以及管理类书籍,因为我觉得管理总在变,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还是天天跟、天天都跟不上。
《茶语网》:您觉得,什么才是企业家的幸福?
孙丹威:能以兴趣为动力,把工作当生活。
《茶语网》:生活中有遗憾的事情吗?
孙丹威:幸福过了,我就说说最遗憾的事,你看这些年大大小小景色优美的茶园我都去过了,但有好多景点走到了都来不及去,比如产毛峰的黄山、比如猴坑边上的九华山、比如四川九寨沟……看茶的时候总是把日程排得太满,以后闲下来还是去补补这些年拉下的功课(笑)。
《茶语网》: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您如何理解极致?
孙丹威:现在人老爱讲极致,我觉得其实做不到极致,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遗憾是生活的必然元素,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对缺憾无限包容。从企业本身来说,做买卖就得实实在在,但追求产品完美的精神应该是极致的。
以上内容(含图片)均属茶语网原创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
原文标题为:《康熙、雍正与乾隆赏赐朝臣普洱茶考证:暨査慎行、励廷仪、宋楠等人关于普洱茶的诗词解读》
就目前已掌握的史料以及从笔者的研究来看,自清朝以来,普洱茶确实已经成为贡茶。这一点,尤其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万秀峰、刘宝建、王慧、付超四位研究员的研究最具说服力,四位研究员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得以掌握许多第一手珍贵的文献和实物资料,从而对普洱茶作为贡茶的历史有深入研究,并在专著《清代贡茶研究》一书中进行细致剖析,让广大普洱茶爱好者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普洱茶历史文化。1793年,普洱茶更是作为国礼由乾隆皇帝馈赠英国皇室及来华使者,这在《海国四说》、《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二书中有明确而又详实的记载,笔者也有做过专门的研究。
但是,作为深受清廷重视的普洱茶,却鲜有出现在清代历朝官员的文献记载中。比如,雍正年间曾主政云南的鄂尔泰,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张廷玉,乾隆时代深受皇帝宠信的纪昀、和珅等人,为何在自己传世的作品中都未曾提及普洱茶呢?按理,鄂尔泰作为主政云南的封疆大吏,把普洱茶作为贡品进献给雍正皇帝,应该对普洱茶极为推崇才对。而和珅,则是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斯当东等人来华时,由乾隆皇帝指定的第一接待官员,乾隆皇帝赠送英国使团大量普洱茶,他不可能不知道。更何况,乾隆皇帝本身就非常喜欢品饮普洱茶,这一点,当朝官员不可能不知。但事实偏偏就如此奇怪,我们到现在也还是难以找到康雍乾三朝有关重臣对普洱茶的描述。
幸运的是,笔者通过多年积累和挖掘,在一些比较偏冷的文献资料中总算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涉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关官员在皇帝恩赐普洱茶后,以诗词为载体加以记录。虽然稀少,但也算是对笔者多年来的苦苦求索有所安慰。笔者对这些文献一一整理和分析,尤其是对査慎行、励廷仪、宋楠三人涉及普洱茶的诗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诸位普洱茶历史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共享,并以求方家指正。只是为方便诸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文献,笔者尝试对这些主要文献做深入细致的诠释与解读,故而文稿过长,请各位海涵。
一、査慎行与《谢赐普洱茶》
(一)査慎行其人
如果不是历史方面的研究者或爱好者,想必对“査慎行”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说到“金庸”,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生于浙江海宁市。査慎行即为金庸先生先祖,属于海宁査氏名人。
査慎行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卒于雍正五年(1727年)。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曾被康熙皇帝赐号“烟波钓徒”。査慎行20岁补诸生,出门远游,写出大量诗作,名噪一时。曾在纳兰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武英殿总裁纂述。曾三次随康熙巡游塞外,岁时风土,悉记以诗。得到康熙器重,亲书“敬业堂”匾额以赐。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居家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人称“初白先生”。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雍正皇帝知其端谨,特许其返回故里。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6卷,另有《词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子孙搜访汇编而成。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回目,全部都是出自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
(二)《谢赐普洱茶》诠释与解读
洗尽炎州草木烟,制成贡茗味芳鲜。
筠笼蜡纸封初启,凤饼龙团样并圆。
赐出俨分瓯面月,瀹时先试道旁泉。
侍臣岂有相如渴,长是身依瀣露边。
1、洗尽炎州草木烟,制成贡茗味芳鲜。
诠释:(1)炎州:出自《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后以“炎州”泛指南方广大地区。本诗中以“炎州”代指“云南”。(2)草木烟:通常指柴火的烟。唐代常建《塞下曲》其四中有“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此处泛指柴火烟灰与尘土。(3)贡茗:进贡朝廷的茶。
解读:普洱茶生长于偏远的云南,那些地方常因刀耕火种,茶叶或许也沾染着柴木烟灰与尘土。地处云南边疆的茶农们,为了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意,把刚摘下来的新鲜茶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炒揉、压制成饼状或团状,辛辛苦苦制作成味道芳香鲜美的贡茶,上交专门负责贡茶采办的官员,再由这些官员不远万里进贡到皇宫。(备注:此处不能理解为将制作好的普洱茶洗干净,因为按照普洱茶制作工艺,是采摘后经过火炒、揉捻、晒干后再压制成型,如果将晒干后毛茶的或成型后的普洱茶再洗净的话,对普洱茶的品质只会产生破坏作用,自然也就谈不上“味芳鲜”了。)
2、筠笼蜡纸封初启,凤饼龙团样并圆。
诠释:(1)筠笼(yúnlóng):此处意为“竹篮之类盛器”。唐代杜甫《野人送朱樱》诗:“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七:“洛中三月牡丹开,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抵暮游花市,以筠笼卖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故王平甫诗曰:‘风暄翠幕春沽酒,露湿筠笼夜卖花。’”(2)蜡纸:表面涂蜡的纸张,用来包裹东西,可以防潮。宋代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诗:“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3)凤饼龙团: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遣使造之,取像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龙凤茶始于宋初,后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造。但自宋末元初开始,许多当时的朝廷官员、被贬发配之人、工匠或是军人来到云南,无意中在云南传承并推广了这种传统制茶工艺,为普洱茶的长途运输提供了便利。此处的“凤饼龙团”即代指被压制成“饼状”、“团状”的普洱茶。
解读:进贡的普洱茶装在用竹子编制成的竹篮里,为了避免在长途跋涉中被雨水潮湿,还专门用蜡纸将普洱茶包好。打开封条,就能看到这些依然保留着宋代贡茶“龙凤团茶”制作工艺的普洱茶。
3、赐出俨分瓯面月,瀹时先试道旁泉。
诠释:(1)俨:恭敬,庄重。(2)瓯(ōu):指古代酒器,饮茶或饮酒用。形为敞口小碗式。《说文》:“瓯,小盆也。”(3)瀹(yuè):此处意为“煮”。《通欲文》中“以汤煮物曰瀹。”在乾隆皇帝的《烹雪用前韵》一诗中有“瓷瓯瀹净羞琉璃”,但《烹雪用前韵》诗中的“瀹”则应读“yào”,意为“用水使之清洁”。(4)道旁泉:指山泉。清代周凯有劝农诗《种桑十二咏》,其《壅灌》诗中载有“笑顾道旁泉,烈日不畏夏。”
解读:面对皇上赐给我的这些珍贵的普洱茶,我恭恭敬敬地将它们分放在一个个陶瓷小盆中,看上去就如一轮轮圆满的月亮。为了品饮这些普洱茶,安排人专门从城外的山里接来山泉水,用来试试煮这些茶是什么滋味。
4、侍臣岂有相如渴,长是身依瀣露边。
诠释:(1)侍臣:是指侍奉帝王的廷臣。(2)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代指患消渴病的典故。唐代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该诗明写汉武帝只祈求自己长生不老而不顾惜人才的死活,竟然连一杯止渴救命的露水也不肯赐给相如;实际是讽刺当权者只为贪图享乐,却不愿去赏识和重用有才华的人,令那些有才之士备受冷落,内心产生不得志的忧郁与报国无门的遗憾。(3)长是:时常,老是。宋代欧阳修《望江南》词:“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4)瀣(xiè):夜间的水气。章学诚《文史通义·质性》中有“屈原忧极,故有轻举远游、餐霞饮瀣之赋。”(5)露: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宋代梅尧臣《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此处的“露”与“瀣”意义相同。
解读:皇上恩赐的普洱茶,醇厚香浓,生津解乏,就如甘露一般令人神思遐远,不禁心生感慨。联想到古时候,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得不到君主的赏识,空有满腔报国之志;而如今,我们这些朝臣有幸得到皇上的赏识,得以在如甘露般仁慈、祥瑞的明君身边,真是一件幸事啊。
(三)《谢赐普洱茶》的成文时间考证
此诗载于《敬业堂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卷三十三中的《甘雨集》,集下注有“起丙戌五月,尽九月”,说明这一集的诗词全部写于丙戌年五月至九月。査慎行于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结合清代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来分析,雍正元年至五年间并无“丙戌”年。因此这里提到的“丙戌”年应为康熙四十五年,即公元1706年。从而可以断定此诗写于1706年五月之后,九月之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査慎行的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证据:即普洱茶在康熙年间,已经成为贡茶而进入皇宫,受到宫廷重视,并被康熙皇帝作为极为珍贵的茶品恩赐给朝臣。而不是当今很多人认为的是在雍正年间方才成为贡茶。能有幸得到赏赐的朝臣自然将这些普洱茶看得十分贵重,因为得到皇帝的赏赐,不仅能品饮到稀有珍贵的普洱茶,更是一种身份地位与荣耀的象征。
(四)査慎行的《军中行乐词》与康熙时期其它有关普洱茶的诗词
在《敬业堂诗集》卷三中,査慎行写了《军中行乐词十首》,其中第二首为:
猩猩贴地坐铺氊,红点酥油一样鲜。
普洱团茶煎百沸,偏提分赐马蹄前。
1、猩猩贴地坐铺氊,红防酥油一样鲜。
诠释:(1)红点:结合该句中的“酥油”,笔者推断应为一种食品。点:有“点心”之意。但目前还不能判断出“红点”究竟为何种食品或点心。
解读:行军在外,条件简陋,军帐中没有座椅,开饭的时候大家不分将士,顾不得形象,像猩猩一样或蹲或坐在铺着毡子的地上吃饭喝酒。用来佐餐的“红点”与刚做出来的酥油一样的味道鲜美。
2、普洱团茶煎百沸,偏提分赐马蹄前。
诠释:(1)百沸:指久沸的水。宋代岳珂《桯史》“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诗用史论》:“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2)偏提:酒壶。唐代李匡乂《资暇集》卷下:“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唐代韩偓《从猎》诗之三:“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宋代林逋《寄太白李山人》诗:“身上只衣麄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宋代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容斗馀。”
解读:茶壶里煮好的普洱茶被人们喝完了又重新加水煎煮,也不知煮了多少遍了,但依然味道浓酽。从军在外,征战辛苦,军官把酒分给在军帐外站岗放哨的兄弟们,大家提着酒壶,在战马前你饮一口来我饮一口,不去想那离乡的苦,真是让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之感啊。
此诗载于《敬业堂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卷三中的《慎旃集·下》,集下注有“起辛酉正月,尽壬戌四月”,说明这一集的诗词全部写于辛酉年正月至壬戌年四月。根据陈敬璋《查他山年谱》来看,康熙十七年,查慎行的父亲病故,第二年夏天,诗人便离开了蜗居三十年的故乡,到湖北荆州追随同邑人贵州副抚杨雍建远征云南,讨伐吴三桂残部。
《敬业堂诗集》中那些记录战争的残酷和反映人民的疾苦,以及描绘祖国西南边陲奇山异水的优秀之作,大多产生于这些时期。因此,可以明确判断査慎行此诗写于康熙二十年正月(1681年2月,辛酉年)至康熙二十一年四月(1682年5月,壬戌年),再从诗词排列来看,此诗排列在前,应为1681年年初。该集中第一首题目为《辛酉元宵月蚀》,说明是在初春时节,天气尚寒时候。
査慎行在写《谢赐普洱茶》时,是因为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赐而有所记载,但在这首《军中行乐词十首》中,则是因为其本人随军亲临云南,在军中喝到普洱茶,并且这时候的普洱茶不再是散茶,而是已经压制成团状。
在《皇清文颖》中,记录有一首陈鹏年写的《雪中入直》:“六花飞作帝城春,紫殿金铺一色匀。万顷镜中难看影,九重天上本无尘。亚枝密想探梅路,饥雀寒如寓直人。兽炭龙团皆拜赐,同将雪水试茶新。”这首诗中的兽炭即煤炭。(《荣昌县志》“石炭,俗名煤炭,古名兽炭。其形似兽,故名。邑广顺场、金盆山、双河场俱出”。)“龙团”指普洱茶。“兽炭龙团皆拜赐,同将雪水试茶新。”意思是“在这寒冬时节,皇上恩赐我只有皇室才能享用的兽炭与普洱茶,回到家中,我烧好兽炭,用雪水来煮这难得一见的普洱茶。”
陈鹏年(),字北溟,又字沧州,湖南湘潭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从陈鹏年的生平经历来看,这首诗只能是在康熙年间写成的,因为陈鹏年是于雍正元年二月因病逝世的。在《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中记载:雍正元年二月初二日,(雍正)“谕礼部:陈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河工决口,自请前往堵筑。寝食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工所。闻其家有八旬之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传谕该抚赐司库银二千两,其母赐以封典,陈鹏年赐以优谥以一品,廕其一子。”
由于此诗没有过多描写普洱茶的内容,故不作细评,但同样是普洱茶在康熙年间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物品的重要证据。在《皇清文颖》中,陈鹏年的这首诗前录有査慎行的《文庙释褐》一诗:“数仞宫墙霄汉连,两楹爼豆故依然。曾陪鼓箧三千士,重到桥门二十年【臣自甲子五月入国学肄业】。末学岂增科目重,菲才特荷圣人怜。较他侪軰防恩早,独在靑衫未换前。”诗中“重到桥门二十年”一句后的“臣自甲子五月入国学肄业”,说明查慎行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当年为甲子年)仍在翰林院,时隔二十年再次来到此处,写下此诗。从此诗为我们得到一个线索,即陈鹏年的《雪中入直》这首诗与查慎行《文庙释褐》一诗成文时间应在同一时期,即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由此我们也可以判断出康熙赏赐陈鹏年普洱茶的时间即为公元1704年的冬天。
同样是在《皇清文颖》卷九十七、九十八里,收录一首王士祯写的《赐贡茶二首》:
朝来八饼赐头纲,鱼眼徐翻昼漏长。
青篛红签休比并,黄罗犹带御前香。
两府当年拜赐回,龙团金缕诧奇哉。
圣朝事事寛民力,骑火无劳驿骑来。
这首诗中的“头纲”、“龙团”都代指普洱茶。“头纲”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宋代苏轼《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之一:“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查慎行注:“熊蕃《北苑茶录》:‘每岁分十馀纲,淮白茶,自惊蛰前兴役,浃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苕溪渔隐丛话》:‘北苑细色茶,五纲,凡四十三品,共七千馀饼。粗色茶,七纲,凡五品,共四万馀饼。东坡《题汶公诗卷》‘待赐头纲八饼茶’,即今粗色红绫袋饼八者是也。’”清代沈初《西清笔记·纪庶品》:“龙井新茶,向以谷雨前为贵,今则於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后来泛指优质春茶。如清代黄遵宪《番客篇》:“饮酪拣灌顶,烹茶试头纲。”在此处代指普洱茶。“龙团”自然也是指普洱茶。
王士祯,生于明崇祯七年八月二十六日(日),卒于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日),享年78岁。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在此诗之前,收录了王士祯的《滇南凯旋歌六首》,记录康熙平定吴三桂一事的功绩。平定吴三桂是在康熙二十年冬十月(公元1681年,辛酉年)。根据这一线索,基本可以判断王士祯的《赐贡茶二首》作于1681年,并进一步说明普洱茶成为贡茶,早在公元1681年就已经开始。这一点,和前文中査慎行记载的“普洱茶”有所吻合,说明早在康熙二十年以前,普洱茶确实已经“名重于天下”了。
二、励廷仪与《伏前一日赐普洱茶》
(一)励廷仪其人
励廷仪,直隶静海(今天津静海)人,生于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选庶吉士;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特命在南书房行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授编修;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迁右中允、侍读学士;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佩文韵府》纂修兼校勘官,《渊鉴类函》校勘官;康熙五十五年任《御定月令辑要》校勘官;康熙五十六年擢内阁学士;康熙六十一年任《分类字锦》之校勘官。雍正元年擢刑部尚书,因事革职;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少傅;雍正九年(1731年)迁吏部尚书;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以病乞休,不久卒,谥文恭。
(二)《伏前一日赐普洱茶》诠释与解读
曾赐云龙一品鲜,玉堂人困记当年。
月团再拜薰风后,雀舌休夸谷雨前。
旋拾松花添活火,试烹瓦鼎泛新泉。
烦襟未信清如许,习习凉生六月天。
1、曾赐云龙一品鲜,玉堂人困记当年。
诠释:(1)云龙:印有龙或龙纹纹图案的茶饼,为宋朝的贡茶。后来泛指优质名茶。此处代指用以进贡的普洱茶。宋代舒亶《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宋代黄庭坚《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诗:“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明代高启《赠墨翁沉蒙泉》诗:“人间留藏敢轻试,传玩正比云龙茶。”(2)玉堂:据说宋太宗曾赐给翰林院“玉堂之署”四字,故翰林院又名“玉堂”。“玉堂人”代指在翰林院就职的官员。(3)困:此处为“穷尽、尽力”之意。南唐李煜《谢新恩》中有“樱花落尽春将困。”
解读:当年,康熙皇帝曾恩赐过我专门用以进贡、印有龙纹图案的普洱茶,这些普洱茶都是当年的一等春茶,还保留着新鲜的味道,极为珍贵。作为当年就职于翰林院的朝臣,虽然现在时隔多年,但我依然能尽力回忆起当年得到恩赏时受宠若惊的感受。
2、月团再拜薰风后,雀舌休夸谷雨前。
诠释:(1)月团:团茶的一种。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宋代秦观《秋日》诗之二:“月团新碾瀹花甆,饮罢呼儿课《楚词》。”宋代无名氏《李师师外传》:“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清代孙枝蔚《雪中忆吴宾贤》诗:“平生不识孟谏议,何人为寄月团茶。”此处代指普洱茶。(2)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代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3)雀舌:茶名,因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气极独特浓郁,是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唐代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添炉烹雀舌,洒水浄龙须。”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明代汪廷讷《种玉记·拂券》:“玉壶烹雀舌,金碗注龙团。”雀舌市价格比较高。是绿茶类中风味独特,价格昂贵的稀有品种之一。比较有名的有蒙山雀舌、武夷雀舌等。(4)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解读:在这初夏之际,和风煦煦。当今皇上(指雍正皇帝)又恩赐给我普洱茶,让我有幸再次见到珍贵的普洱团茶。这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都是最为上乘的,即便是谷雨之前最为珍贵的雀舌茶,也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3、旋拾松花添活火,试烹瓦鼎泛新泉。
诠释:(1)旋:立即,随即。(2)松花: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3)活火:指明火,指肉眼可见之火。唐代赵璘《因话录·商上》:“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焰者也。”宋代陆游《夏初湖村杂题》诗之三:“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4)瓦鼎: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宋代陆游《初到荣州》诗:“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5)泛:弥漫。南朝宋刘铄《歌诗》中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
解读:我满怀欣喜地回到家中,迫不及待立即找来松花果做燃料把火点燃,用瓦鼎盛来新鲜的山泉水用以煮茶。不多时,普洱茶的滋味与色泽都浸润、弥漫于滚烫的水中,真是沁人心脾。
4、烦襟未信清如许,习习凉生六月天。
诠释:(1)烦襟:烦躁的心怀。唐代王勃《游梵宇三觉寺》诗:“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元代韦居安《摸鱼儿》词:“垂钓饵,趁春水生时,賸有桃花鳜,烦襟浄洗。”清代方文《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何时就清盥,一洗烦襟开。”(2)未: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3)信(shēn):古同“伸”,舒展开。(4)清如许:清澈得像这样。清:清澈;如许:像这样。(5)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唐代吴筠《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
解读:三伏天即将到来,北京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人的心绪变得有些烦躁。喝下一杯刚煮出来的普洱茶,口齿生津,唇颊生凉。连日来烦闷的心怀从未向现在这样澄澈舒展,在这炎热的六月天里,似乎能感受到习习凉风,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三)《伏前一日赐普洱茶》成文时间考证
诗歌题目中有“伏前一日”,是指在头伏(即三伏天的初伏)前一天。笔者通过查阅史料与相关文献,一开始判断该诗应该是写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即前面提到的査慎行得到康熙皇帝赏赐普洱茶的时候,与查慎行所记录时间相吻合,因为当年的农历六月初四是三伏第一天,这与诗歌最末一句“六月天”有所照应。
但这首诗歌收录在《皇清文颖》一书中,根据该书序言中记载:《皇清文颖》是康熙命大学士陈廷敬选辑,之后雍正又命朝臣再次编辑但未能完成,最后是乾隆命重臣张廷玉牵头对该书再次编辑,并于乾隆十二年完成。后来该书收入《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中。励廷仪历经康熙、雍正两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入选庚辰科进士,选庶吉士,从此一直在翰林院(即诗歌中所说的“玉堂”),直到雍正元年时才被提拔为刑部尚书,雍正九年(1731年)迁吏部尚书。从诗中“玉堂人困记当年”一句来看,明显是因雍正皇帝恩赐普洱茶,让自己想起当年还在翰林院就职,还是一名“玉堂人”时,也曾得到过康熙皇帝赏赐的普洱茶的往事。这从诗词中的“曾”、“记当年”、“再拜”便可看出。因此,可以判断这首诗不是写于康熙年间,而应该是成文于雍正年间。
从《皇清文颖》一书的编辑体例来看,该书按照文体类别进行分卷,每卷首先是按照时间先后、然后又根据身份尊卑进行排序。这首诗歌属于《皇清文颖》第七十八、七十九卷“七言律诗”类,在励廷仪作品之前有张廷玉所作《雍正二年圣主躬耕耤田诗六首》,说明张廷玉的诗词是雍正二年写成的,之后才选辑补充进去的。张廷玉历经康、雍、乾三朝,位高权重,自然应该排在励廷仪前面。再结合日历来看,雍正二年即1724年,当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为三伏第一天,这时候北京的气候已十分炎热,说“六月天”其实也不足为奇。从这些推断分析,基本可以判断励廷仪的《伏前一日赐普洱茶》一诗是写于雍正二年(1724年),说明是雍正皇帝向已经担任刑部尚书的励廷仪恩赐普洱茶,从而也可以判断励廷仪此首诗词所记普洱茶确实是由雍正赏赐。
三、宋楠与《恭和御制驾幸翰林院赐宴分韵联句后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元韵》及其他乾隆时期朝臣所写与普洱茶有关的诗词
(一)宋楠其人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并没有太多关于宋楠的资料。《清实录雍正朝实录》中有“雍正十一年,壬午。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以作养人材……张映辰……宋楠、六十八员,俱改为庶吉士,分别清汉书教习。”乾隆元年《浙江通志》中有“宋楠,建德人庚戌进士,癸丑庶吉士”的记载。在《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皇清文颖》编修人员中,有“左春坊左赞善臣宋楠”的记载。
通过这些资料,大概可以分析出:宋楠是浙江建德人,雍正八年(1730年),即庚戌年,考取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即癸丑年,被选拔为庶吉士,至乾隆年间时,他已被提拔担任左赞善一职,参与《皇清文颖》的选辑编纂工作。
(二)《恭和御制驾幸翰林院赐宴分韵联句后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元韵》收录《皇清文颖》卷八十七、八十八中,其中第二首诠释与解读如下:
左安门外集鹓鸾,拜赐齐峩日下冠。
宝纻欲寻刀尺制,龙缣仍入画图看。
高丽纸砑轻云母,普洱茶分小月团。
秘笈琅函尤郑重,敬从学海溯波澜。
1、左安门外集鹓鸾,拜赐齐峩日下冠。
诠释:(1)左安门: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如果理解为永定门东面的“左安门”,因其距离皇宫较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梵艺术旗舰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