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ta5怎么进入军事基地怎么破

美六大基地群封锁中国,中国怎么破
我的图书馆
美六大基地群封锁中国,中国怎么破
美六大基地群封锁中国,中国怎么破
(原标题:美六大基地群封锁中国)
本期看点:
●那些“包围”中国的美国军事基地
●环“扰”中国的那些美制武器
●美国西太驻军海陆空实力盘点
●面对美国多层围堵,中国怎么破?
那些“包围”中国的美国军事基地
美国海军P-8“海神”反潜巡逻机
2月26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称,从驻菲律宾一军事基地起飞的最先进侦察机P-8“海神”反潜巡逻机已飞越中国南海领空,并在中国南海上空飞行超过180个小时。对此,声明强调,海军向第七舰队部署最先进的P-8A反潜巡逻机,体现了海军致力于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哑然,美军对发生在中国领土领空内的事儿,实在是好奇心大了一点。为了“窥探”中国,美军在中国周边都布下了哪些军事基地?
海外基地是前沿
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提出过“10—30—30”构想:一旦美国政府作出在全球某个地区运用武力的决定,美军能在10天内部署到作战地点;在30天内击垮敌军;而在接下来的30天内,美军必须重新集结作好准备奔赴另一个地区执行另一次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除了要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有建立起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群。目前,美国军事基地体系按照“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配置”的模式组建。根据五角大楼2014年发布的《2013财年美军基地结构报告》显示,美国海外军事基地遍及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四大洋,辐射全球40多个国家,基地总数598个。这些密集的海外军事基地驻扎有大约40万美国大兵,与游弋在各个海域的11个航母战斗群一起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支撑起美国从华盛顿辐射全球的权力版图。
考虑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价值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美在亚太军事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这些基地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等4个基地群组成,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由关岛和澳大利亚、新西兰2个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和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也是重要的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既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借口“反恐战争”和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除了传统的“三线”基地群,美加大在中国周边构筑军事基地群的力度。美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即便把60%的兵力、兵器悉数投到“第一、第二岛链”,也难以对中国实施有效扼控与封锁。在此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盟国和伙伴的力量来分担自己的压力,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基地、港口、机场来担负快速补给和保障打击支援,以最终实现其战略意图。在这些基地中,较为主要的是:东北亚基地群,关岛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印度洋基地群、澳大利亚基地群,以及中亚基地群。
美国海军陆战队MV-22“鱼鹰”运输机在日本冲绳普天间基地降落
东北亚基地群:针对中国意味浓厚
美军东北亚基地群,以日本横须贺为核心,辐射至冲绳白滩、佐世堡、厚木海和韩国的釜山及镇海等,控制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对马海峡等三大海峡,可应对来自中国、朝鲜半岛与西北太平洋的挑战。作为第一岛链基地群,东北亚基地群拥有各类军事基地181个(其中,日本140个,韩国41个)。仅仅该地区美军常驻或战时可以使用的港口有30多个,可容纳各型舰船1300多艘,排水量约930万吨,可谓是美军“岛链”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为了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出现的各种新威胁、新挑战,美军在东北亚基地群的主战武器装备调整更加迅速,海空战场准备更加到位,针对中国的意味也更加浓厚。
在陆战装备方面,未来驻韩美军将完成“增强部队计划”,第一支过渡旅战斗队.“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和24架AH-64D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将被部署到朝鲜半岛,同时还会在那里预置1个重型装甲旅的装备。
在海上舰艇方面,美国海军首先使用“安提坦”号导弹巡洋舰来替换同级别的“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前者已完成中期现代化升级改装,是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中性能最先进的。其次,用“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替换同级别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以常驻日本,前者于2011年4月已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是美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作战能力最强的。
在空中装备方面,一是目前普天间机场的“鱼鹰”机已达到24架。对此,日本《朝日新闻》分析称,24架“鱼鹰”机,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将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部署到钓鱼岛。二是2013年12月开始,向位于日本冲绳岛的军事基地派遣6架P-8“海神”巡逻机,其任务就是监视中国不断发展的海军舰队。有分析就称,之所以在冲绳部署P-8是因为它离钓鱼岛不远。且该侦察机还可以从冲绳岛飞到南海上方。三是日,驻日美军第5空军司令部宣布,为了显示美国决意在亚太地区履行自己安保责任的决心,将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临时部署最新型的F-22隐形战斗机。四是更换美国航母上的舰载电子战机。驻守日本横须贺基地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上,已用6架EA-18G型电子战飞机替换原来的5架EA-6B飞机。EA-18G不仅拥有新一代电子对抗设备,同时还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先进的设计使其无论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驶入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
关岛基地群:“遏制中国”的超级军事基地
位于美属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距台湾海峡、南海、朝鲜半岛距离均为3000千米左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美军在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关岛基地群中最主要的空军基地是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该基地系美空军第1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是美战略空军在西太平洋的指挥中心、前沿基地,由此起飞的美战略轰炸机在12小时内打击亚太地区的任何目标。目前安德森空军基地部署了可覆盖整个亚太的64枚空射巡航导弹,并驻有15架B-52轰炸机。该基地最多可容纳150架B-52轰炸机。在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安德森空军基地都是重型轰炸机部队的驻地。目前,美空军正在安德森基地进行作战保障设施的工程改造,以便将关岛作为4个筹建中的海外战略轰炸机的前沿基地之一。
关岛的海军基地有阿普拉海军战略核潜艇基地(美军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也是美海军第五、第七舰队舰艇维修补给、停泊休整的基地)、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可容纳180架飞机,是美海军航空兵在西太平洋主要的侦察和反潜基地,也为航母舰载机和海军飞机提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开始,为有效对抗中国防止美军靠近领海的“拒止战略”,美宣布在关岛部署的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从3艘增至4艘。
此外,美海军在关岛设有地面控制站,依托海底电缆和卫星通信手段,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舰艇保持联系,保障美五角大楼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指挥活动。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美军也不是不知道。美军担心,“一旦主要基地被中国导弹瞄准,美军须分散到太平洋上小型、简陋的基地发起行动”。为此,美军还启动所谓“睡莲”计划,在距离关岛200千米远的塞班岛、天宁岛进行军事设施改扩建。凭借它们,当爆发冲突时,这些小岛上的军事基地可为美军的全球干涉行动提供装备和物资准备,并让美军迅速接近任何目标国家。
可以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军力的现代化进程,五角大楼感觉在所谓“第一岛链”构建的基地群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美国兰德公司等智库假想的“中美战争”往往从中国对驻日美军的基地发动导弹袭击开始。为此美军将驻韩国和日本的兵力转移到距离亚洲大陆更远的关岛、澳大利亚等地,以减少在未来战争爆发时遭受的损失。
尽管在今年1月8日,美军宣布将“空海一体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仍然聚焦于应对美军未来作战行动所面临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试图通过调整资源和利用技术优势重新建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关岛在美军未来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方面的作用并不会降低。相反,关岛丝毫不会因距离上与中国遥远,而降低其对中国主权的威胁。日,当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11月25日晚,2架来自关岛美军基地的美军B-52轰炸机就在没有通知中国的情况下,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飞越钓鱼岛区域。而这绝不只是开始!
东南亚基地群:监控南中国海的“桥头堡”
冷战时期,以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南亚基地群原为美“岛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但1992年11月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交还菲律宾后,美国丧失了“岛链”中这重要一环。
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警惕性越来越高,特别是美军认为,菲律宾是美国围堵中国“第一岛链”中最脆弱的一段,菲律宾与中国台湾岛相望的巴士海峡往往是中国潜艇前出太平洋的捷径。2014年4月底的奥巴马亚洲四国之行中,美菲就达成《菲美加强防御合作协议》框架性协议,允许美国在菲律宾的海军和空军基地重新驻扎。对此,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防务专家贝克尔表示:“面对中国的现实威胁,我认为美国在菲存在的意义正大幅提升。”
其实从2013年开始,根据菲律宾一份机密政府文件显示,美军派出的P-3C反潜侦察机就以吕宋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为据点,针对仁爱礁、黄岩岛等附近海域为重点展开侦察。据称,为了方便美军临时借用克拉克空军基地,菲律宾政府还专门在该空军基地修建了机库。而此次,美军出动最先进的P-8染指南海,无疑是“坐实”这样的在菲军事存在。用心可谓良苦。
除了菲律宾,近年来美国在新加坡建立的樟宜海军基地,其战略地位更是十分抢眼。早在2013,美军第一艘“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就已进驻新加坡樟宜基地,并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侦察巡逻。据悉,美国海军专门将其派驻到东亚海域试验、检验其未来担负“空海一体战”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不足。
美国海军使用樟宜基地,可以方便地通过南海和安达曼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向西可以驶往印度洋、阿拉伯海增援驻波斯湾的美军,向东则可以随时监控南海以及台海周围局势,并使亚太美军在日本本土—韩国—冲绳—台湾—菲律宾—新加坡一线构筑的链式结构更趋完整。按美国海军设想,新加坡的樟宜基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成为美国海军监控南中国海局势和进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其战略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金兰湾和苏比克湾。
此外,美国还在新加坡设有森巴旺海军基地、巴耶黎巴空军基地和樟宜国际机场,并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越南、菲律宾等国协商开辟新的军事基地和设施,租用泰国的乌塔堡空军基地和梭桃邑港海军基地、印尼的雅加达港和苏腊巴亚港基地以及马来西亚的哥打基纳巴卢港军事基地。,还是在陆地上,都能较好地遂行机载电子攻击任务。
面对美国多层围堵,中国怎么破?
◎杜朝平/文
国庆首都阅兵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彰显维护国家安全的底气。
美国加紧亚太布署,企图彻底围堵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及其操纵或鼓动的极少数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中国须高度重视,冷静应对。首先是以我为主,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掉进美国设置的陷阱;其次,在增强软硬实力的同时,既睦邻友好,真诚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又要敢于亮剑,坚定捍卫领土主权完整和向全球延伸的国家利益,用实力和智慧破解美国的围堵。
内外兼修,构建稳固的安全环境
美国携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战争的余威,在“亚太再平衡”的旗帜下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以中国为潜在对手,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建立“反华阵线”,并将“空海一体战”之矛对准中国,目的就是要阻止或迟滞中国崛起,甚至分裂瓦解中国。但是,美国也不想与中国打一场没有绝对把握的热战,而是企图通过外部威慑和内部腐蚀让中国自乱步伐,自毁前程,或者操纵和鼓动极少数中国周边国家闹事,让中国疲于应付,破坏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外部环境。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就以“世界末日,为中国的崩溃做好准备”为题,预言中国将崩溃,建议美国做好准备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不是美国首次臆测“中国崩溃”,更不是无心之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真实对华心态。不攻自破,亦是美国对华围堵战略的最高目标。
与其他崛起大国相比,中国所面临的内外安全环境要复杂得多。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与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学者施道安合著的《寻找安全感的中国》一书,把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分为“四环”,即中国疆域之内、紧紧围绕中国的周边、中国周边的6个区域体系及周边以外的外环,较直观地点明了中国安全压力的主要来源,即内部稳定问题、地缘环境及中国融入全球化过程这些因素给中国造成的安全压力。如果加上美国的层层围堵,那么形势更加严峻。很显然,中国要破解美国的围堵和“四环安全魔咒”,就必须内修政理,外固周边,建立起稳固的周边安全环境。
堡垒大多是从内部被首先攻破的,苏联解体及东欧巨变都是如此,这些悲剧还历历在目。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内部的稳固都是外部强大的根本和基石,也是应对美国挑战的最有力武器。中国是快速发展中的大国,这样的国家,你自己不垮,没有任何力量能轻易搞垮你。当前中国的内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及社会稳定问题,都须认真加以解决。对于外界的干扰,我们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冷静和沉着,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齐心协力谋发展,重建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严厉打击和铲除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要维护内部稳定和守住发展成果,稳固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可或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猜测,为反制美国的包围,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拉拢韩国”和“讨好印度”。韩国虽是美国的盟国,但韩国有反美传统,且认为美国是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印度乐于发展印美关系,但同时也防着美国。它说对了,但又不全对。中国不仅积极发展包括韩印在内的所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还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周边,甚至超过了《寻找安全感的中国》所说的外环。中国提出并开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该构想一旦变成现实,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有利于增进沿途国家关系、地缘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将优势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中国将与这些国家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切实巩固周边及至更大范围的安全环境。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体现大国责任。
软硬结合,增强纵横捭阖的实力
国内稳定和周边安全是基础,实力是打破美国围堵的保证。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实力不如以往,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为对付美国的遏制和美盟的合围,中国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还必须不断增强软实力。当今世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未来格局的排序,其中硬实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软实力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重要。经验表明,能在国际斗争中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占据主动的国家,历来都是软硬实力兼备。
硬实力当中,最起作用的当然是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军事专家都在出谋划策,其中一种观点很值得探讨:中国可以建立起两层打击能力,威慑中国周边的敌对势力。其一是要建立起能够有效反击任何对手的力量。别人最先进的军事力量已经部署到中国家门口,要想攻击中国较容易,几分钟就可以把炸弹扔到中国。但中国在国外无一军事基地,能够威慑海外对手的只有二炮的导弹和海军的核潜艇,因此必须加强二炮和海空力量建设,加快研制新型洲际导弹,并保证有足够的数量规。
其二是要建立起战时能够迅速摧毁“岛链”上任何军事目标的能力。美国正是以“岛链”为天然屏障,在其上部署大量军事基地和先进武器装备,对亚洲大陆实施威慑和封锁。美军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甚至立足都必须依赖这些基地。要遏止美国的进一步进逼和战争冲动,解放军必须具备在反制“第一岛链”上重要军事目标的能力,彻底打乱对方军事部署和意图。为达成此目的,解放军必须拥有大量的中远程导弹和强大的海空军事力量。其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这样认为,试图在西太平洋与美国“比军舰”将是代价高昂的愚蠢之举,更明智的做法是“区域阻绝”战术,中国应利用大量的便宜导弹和无人机对付高昂且行动迟缓的美国航母。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任何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都在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软实力之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不仅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软实力,而且还弄了个“巧实力”。作为美国“巧实力”政策的发起者,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扬言:“只要充分地运用好美国的巧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就能完全掌握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美国的软/巧实力政策完全可以为中国所借鉴。中国已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也是为在国际斗争中以软制软打下基础。
刚柔并济,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安全环境稳固了,综合实力增强了,那么该看一下怎样应对复杂的形势。香港《文汇报》这样认为,面对美国的围堵和挑衅,中国的对策有多种选择。针尖对麦芒、鱼死网破是一途,只是代价太高,于国家于民族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显然不可取。直接的硬碰硬固然不可取,但也不能是一味妥协和求全,而应软硬兼施,刚柔并济,政治经济与军事手段齐用,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利益。
如果不加防范,美国的围堵既真实又致命;但要突破围堵,中国不能只整天琢磨美国的心思,而是要充分利用它的战略弱点掌握主动权,主动出击。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既然和平是中国不变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就应该以和平之盾应对美国战争之矛,以和平的形象破解“中国威胁论”,以持续推动地区和平和多边合作,瓦解美国对中国的围堵。
首先,中国要敢于“做负责任的大国”,但我们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不是依照西方的指令。我们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自愿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如中国舰队亚丁湾护航向提出要求的他国船只提供护航服务。中国要在关键时刻为兄弟国家和准盟国有所担当。在今天的国际社会,只有支持了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从而避免孤立。从以往经验来看,对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友好国家,各个层面的合作意愿需要加以保护和维持,彼此支持。这反过来也会对我们打击分裂势力、恐怖主义活动有很大帮助。
其次,对美国的围堵,中国要高调批判。在中美交往中,我们必须既坚持国家利益,同时又捍卫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表明立场。中国还应大力宣扬这样一种概念:美国在哪儿掺和,那个地方就会乱成一团,它只会给世界带来战争与破坏;而中国正好相反,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再则,不过分强硬,但也不过分柔弱,对于美国及其代理人的直接挑衅行为,要坚决予以回击。一方面,美国行事是以过去的经验决定未来的策略,如果中国受害而不反击,反会被它看成是懦弱,让它今后更大胆。因此必要时果断采取行动,只有让它尝到得不偿失的滋味,今后才会对中国有所收敛。也只有在中美关系糟到一定程度时,美国才会想起来,中美之间还有“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另一方面,美国重返亚太,它更多的是作为影子武士,去操纵或鼓动极少数周边国家与中国对抗。对某些不识抬举、有恃无恐、以小欺大的国家,该出手时就出手;对那些一心想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国家,中国不妨像美国那样也下先手棋,给麻烦制造者制造麻烦。相反,对大多数周边国家,中国应该真心实意,睦邻友好,提出切实可行、平等互利的多边或双边发展计划,帮助它们摆脱经济困境,增强发展潜能,以实际行动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真正主张公平正义、平等互利。
馆藏&1035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a5军事基地怎么进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