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什么是从实物出资转为货币出资货币到电子货币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的什么?货币是在什么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起源于商品交换,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⑴首先,货币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发挥原始资本的作用,直接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得以开始;其次......2.问答题 在传统的货币理论中,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3.问答题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4.问答题 ⑴支付手段可能引发债务链条,从而导致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不正常。并且,货币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能力,在无发行信用保证时......5.问答题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 电子货币的作用
电子货币的作用[]
电子货币的作用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电子货币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对现有银行体系提出了挑战,并对中央银行的地位、货币政策及传统金融监管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微观层面的作用
1、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方便用户使用
电子货币的出现减少了在途资金占用,缩短了支付指令传递时间,提高了资金运营效率。
2、加剧了企业的竞争,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以电子货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不同企业面临同样的网络平台和支付系统,不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日益模糊,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业务领域不断突破。
3、促进了企业商务活动的创新
随着世界各国对电子货币试验和使用的不断推进,电子货币应用环境不断完善,电子货币对贸易的影响不断深化,从而促进商务活动在各方面的创新。
4、提供了商机,繁荣了商业
电子货币为企业特别hi商业零售业扩大了销售渠道,提供了新的经营契机,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二、电子货币宏观层面的作用
1、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电子货币在网上支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货款的转移,商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快速地收回货款,顾客可以省略繁琐的支付手续,特别是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在不需要办理繁琐的贷款手续的基础上,快捷地实现信用消费。因此,电子货币的使用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
2、电子货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更加虚拟化
电子货币的使用为在计算机网络虚拟空间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了配套金融服务,创造了在虚拟空间从事商业活动的金融环境。因此,可以认为,电子货币的使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虚拟化,使目前的实物经济活动向虚拟化经济活动发展,并最终形成虚拟社会和虚拟经济。
3、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
电子货币与网络技术结合,以光和电作为物质载体,接近于光速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使经济活动和贸易活动在时间、空间概念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能够大大地加快速度,缩短距离,使跨国交易变得非常简单,从而能够极大地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参考资料: 李明清著《网络金融》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
浏览次数:470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 9:13:10
词条分类导航
最受关注词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及其公式。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
2.能力目标:
(1)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立;
(2)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二、预习导学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本质
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
两个基本属性。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
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从产生起就具有
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作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
4.货币具有的其他三个职能:
(三)、纸币
1.纸币是由国家(或
2.纸币的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
3.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物
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合作探究一:
播放视频《钞票》(迟志强演唱),营造氛围。接着多媒体展示四张图片:股市上涨欣喜万分、交易失败极度沮丧、交不起学费而神情苦恼、拿到工资开怀大笑。
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申请不一、情绪不同呢?
合作探究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衣服、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问题: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下面哪些是商品:
A空气、阳光
B书店里卖的书籍
C中国政府对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援助
D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E医院里的各种药品
F未经开采的矿泉水
G百货店里尚未卖出的物品
合作探究三:
思考:你作为一个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什么?假如你是商品的生产者,你生产商品是为了什么?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 “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 的讨论中, 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合作探究四:
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他拿美元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用象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一个有象牙的部落,不料又遭到拒绝,提出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了一个有纱布的部落,不想也遭到拒绝,提出用针交换。他猛然想起自己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
问题1:号称“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寸步难行”?
问题2: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为什么金银可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呢?贵金属金银有什么优点?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于是有人认为货币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就像迷信的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未来奇点时代货币体系初探(原创供参考)【技术奇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24贴子:
未来奇点时代货币体系初探(原创供参考)收藏
众所周知,货币体系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全部人类社会协作技术中最重要、最基础和最复杂的体系之一。与此同时,大家也知道,我们也反复讨论过,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有的,形成固有观念和相对固化了的现存货币体系也存在各种弊病,在许多人眼里,甚至已经是约束生产力发展,限制人类普遍幸福,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风险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了。但限于人的认知有限,而且货币体系非常复杂深奥,人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可以替代货币体系这种社会协作技术的办法。虽然在历史上,在现实中,对更高级的,替代货币的社会协作技术,许多人提出过无数形形色色的设想,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而与此同时,科技的加速度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多的冲击,这些可能性和冲击受限于历史惯性的约束,包括旧有货币体系的约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焦虑感。虽然许多社会变革被历史和事实证明是失败的,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错误的不是变革,而是变革的方法,只有变革方法对不对的问题,没有变革本身对不对的问题。可以说,大家都在期盼着现在的社会协作体系发生进一步的变革,以便能适应科技加速发展的需要,把科技发展带来的,极为巨大的财富潜力和可能性变成普惠每一个人的现实。在本文中,我们对未来奇点时代的货币体系做一些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更好的理解现实,更好的把握未来,更好的迎接和应对科技浪潮以及社会协作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受限于客观条件和历史环境,包括货币体系的复杂性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这里的讨论很可能只是肤浅的,我们无法保证未来一定是什么样子。这里的目的只是在于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并发表你的看法。
技术奇点,亚马逊网上书城,满59元免运费,好书不间断!700多万种中外正版精品图书一网打尽!买技术奇点,就上Z.CN!正版图书,天天低价特惠,让您挚爱阅读!
预言未来需要把握趋势性,那么,我们讨论货币的未来时,能不能看到货币的演进有一些趋势性呢?应该讲,货币在历史上的发展还是有一些趋势性的。这些趋势性中,货币越来越抽象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意思?详细一点说,在历史上,才开始时货币是实物,比如贝壳或者金银。后来,货币是纸币,纸币显然就比金银这样的实物货币抽象多了,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而金银作为实物相对而言有着固有的价值。而现在,电子货币兴起,货币变成了计算机里的一串代码。这个一串代码人体在直接性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是简单抽象的一串数字。这显然又比纸币抽象多了。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这就是一种越来越抽象化的趋向性了。我们可以简略的说,货币的发展趋势,是从实物到抽象的。事实上,货币和整个货币金融体系从本质上来讲,是且只是一种人类社会协作技术。货币的本质性意义,是形成、维持和激励人类在社会层面上的高效和有序的协作。只要能激励人们在社会层面上高效有序的协作,具体什么当做货币并不重要。货币的具体形式是为了形成、维持和激励人们更高效率,更加有序的协作服务的,理解了这个本质,货币的抽象化就是货币本身成本的低廉化。货币作为一种社会协作技术,也是有成本的。而货币的抽象化,减低了自身的成本,也就是减少了社会协作成本,故而促进了社会高效有序协作的产生、维持和发展。在这些背景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设想未来的货币有什么特点了。或者更具体的罗列一些思考点;货币在未来会不会更加抽象化?货币从实物形态变成纸币形态,再变成电子形态,这是三个不同的阶段,是三次奇点级别的飞跃。如果货币的演化在未来还会发生奇点级别的飞跃,那么是更加抽象化吗?如果更加抽象化,这种抽象化的载体是什么?或者说抽象化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如果不是继续抽象化,那么又会是什么原因?又会有什么样的具体货币形态呢?因为货币是社会协作技术,货币是否抽象化,其实在本源上是由社会协作本身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如果是小农经济,因为社会协作性并不是非常强,复杂度有限,自然可以用金银铜等实物当货币。但如果社会协作变得非常复杂了,那么货币自身的成本就必须减小,要不然货币本身的成本就成了复杂社会协作的“阻滞剂”了。电子货币的优势在于依靠着社会基础建设(如互联网等),自身的成本变得非常之小,甚至倾向于变成了零。现在发行货币,或者支付货币,只要在计算机/手机里敲进去一串字符数字就行了。这个操作本身的成本是很低的,这造成电子货币本身的成本(不管是发行成本还是流通成本)近乎于零的。我们知道,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个人类社会协作体系的复杂程度还会进一步提高。虽然现在有着“反全球化”的思潮,但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席卷着进入全球化工业社会分工体系中来,社会协作的复杂度还会更加提高。这就是说,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些趋势,比如说许多人都在预言纸币会逐渐消失,恐怕是难以避免的。因为相对于电子货币而言,纸币的自身成本还是太高了,纸币在复杂的社会协作体系中流通时,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来做成本。这种情况下,随着全球化社会协作体系的进一步庞大,纸币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电子货币会成为主流货币形态。我们不否认,在未来也许还会有一些纸币继续流通,就像现在仍然有些人在拿着金银当货币一样,但这不能否认金银作为货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样的,未来少数的纸币流通,也不能否认纸币已经在主流上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结论。有人可能会说互联网本身也是一种成本,电子支付代替纸币需要5G网络的普及,5G网络的普及就需要建设,这个建设和此后的维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本。但这里的问题是;1、5G网络本身就是“财富”,在5G网络中,电子货币只是附庸品。2;货币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协作,5G网络也能促进社会协作,所以电子货币只是5G网络的延伸品。所以,在这里5G网络是本,电子货币(或者说货币体系)是末,前者是目的,后者只是技术手段而已。另一个方面,电子货币需要更好的银行系统,这个银行系统也是电子货币的“隐形”成本。但银行也促进社会协作,作用类似与5G网络,所以电子货币仍然是延伸品和附庸品,银行和5G网络的成本不能算作电子货币的成本,故而不改变电子货币成本非常低的结论。好了,这样我们就有了第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我们考虑未来的货币形态时,是不需要考虑纸币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自身成本更小的电子货币。而且,从历史趋势上讲,未来的货币有可能具有“更加抽象化”和“自身成本更小”这两个趋势。
比特币现在涨涨跌跌 ,未来是否会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我们在上面讲了许多重要的认识,这些认识是我们进一步讨论未来货币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以前对“未来货币”的各种设想之所以屡屡失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货币的认识远没有今天这么深刻。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今天对货币的认识也许还不够深刻,但至少今天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过往的时代。对货币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说到货币时,往往都是说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信任和信用等等,但如果只是局限在这种认识层面上,恐怕是很难在货币体系的未来演变中看出来什么有意义的东西的。为了能更好的认识未来的货币体系,我们必须在更深层,更本质上来认识货币的作用和意义。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一些讨论,在这些讨论中,至少有下面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货币是简化人类认知社会协作的技术手段。这个我们已经在以前讨论过了。如果没有货币来形成价格,通过形成价格来将复杂的万事万物简化为一串具体的数字(就是多少钱),那么我们极为有限的的脑容量是无法完成对庞大社会协作的认知的。这就是说;未来的货币体系不管如何变化,都必须能完成简化万事万物,从而连接起能力非常有限的人脑和体系非常庞大复杂的社会协作的这个作用。人脑认知能力的有限,和社会协作实际上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必须有一个技术作为桥梁来衔接才能解决,而这个桥梁就是货币了(其他还包括私有制等)。第二点;货币体系必须能更高效率的形成、维持和激励人们更好,更加有序的社会协作。人们的社会协作不会自发的像更高效率和更加有序发展,事实上,人们的协作更容易陷入一片混沌和混乱。在货币完成了对因为体系庞大而处于混沌状态的社会协作的简化后,还得能激励人们最求更高效率的协作才行。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在这里简单的说;货币还得能衡量协作后成果的价值大小。货币必须能衡量协作后所获得的成果的大小,然后激励人们往成果大的方向努力,而阻滞人们往成果小的方向浪费。我们举个例子,逐步展开来说明货币的这两个作用;简化作用和激励作用的重要性。比如说,在历史上,许多乌托邦设想为什么会失败?比如计划经济的实践为什么会失败?其实说白了,最终会失败的最大的一类原因中,就是没有解决简化万事万物和激励人们更高效协作的问题。如果我们泛意的、在非常根本的层次上讲,计划经济的本质,是抹杀了有序从无序中产生的过程。有序必须在无序中才能产生,但人们讨厌无序,所以总是想着消灭无序,于是才有了计划经济,但当无序被消灭后,有序的产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带来的结果就是有序的程度越来越差,最终崩溃掉了。这是在非常根本的层次上讲,如果在技术的层次上来讲,在社会技术的层次上讲,计划经济的弊病就是丧失了简化万事万物从而连接起能力有限的人脑和非常庞杂的社会之间的技术桥梁。计划经济消灭了货币,消灭了市场,消灭了价格,也就消灭了人们简便的认识社会协作的可能性。当社会的参与者无法清晰的认识社会协作时,自然更谈不上什么高效的协作了。下面一个方面,很多技术奇点派的人认为;如果我们有一个超级计算机,这个超级计算机可以清晰的认识庞大复杂的社会协作的每一个“原子”,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计划经济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办法仍然可能没有解决简化万事万物这个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这个超级计算机而言,也许社会协作不再“混沌”了,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社会活动参与者而言,因为这个具体的参与者没有超级计算机的能力,所以仍然无法清晰的认识社会协作。或者说,社会协作对还是“人脑”的社会人而言,仍然是“混沌”的,仍然是需要一个简化机制,比如价格的。有一个对未来的设想,或者说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个超级计算机,其可以真实的模拟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部生活和经济活动,都在这个超级计算机里被极为详细的模拟着(就是把无序转移到计算机的虚拟世界里去,然后我们只要最终产生的有序的结果)。我们先忽略这样的超级计算机是不是可以实现,我们就假设这种超级计算机已经被研发出来了。然后,我们把这个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提前一个时间段,比如说提前一天(或者因需要而是一年,或者因具体对象不同而灵活的变成提前一个小时,都可以)。这样明天的价格,比如说明天的粮食价格在今天就被计算机模拟出来了,于是我们今天就能知道明天的粮食价格。然后,我们在今天就在超级计算机中读出来明天的粮食价格,以这个粮食价格提前安排粮食的流通或者说供给,这样做行不行得通呢?《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中认为行不通,这本书是以股票市场为例子的。其潜在的前提是股票市场是“自由交易”的,因为自由交易,所以不用等到明天,今天人们趋利避害的自由交易就会把明天的价格变成今天的价格。但如果不是自由交易,而是有序的计划交易的呢?大家想一想,比如说我们知道明天的粮食价格要比今天涨百分之三。为了保值或者套利,如果是自由交易的话,今天就会有许多人来购买囤积粮食,而粮食的出售者为了到明天卖出更高的价格,反倒会惜售,于是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粮食价格今天就会涨百分之三甚至更多。所以,这里的要点是“自由交易”,只要不是自由交易,不存在因为价格上涨的预期而造成的囤积和惜售,那就不会影响到明天粮食的价格上涨百分之三这个预测。但这里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信息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如果不允许囤积和惜售,那我们知道明天价格会涨百分之三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有人就认为这个明天会涨百分之三的价格信息,其意义可以通过政府来得以体现,或者通过“社会契约委托人”的行动得以体现。比如说政府今天就开始收购粮食,让今天的价格增长比如百分之一,然后再在明天出售,这样明天的粮食价格就不是增长百分之三,而是只增长百分之二多一点了,这样一来,粮食价格的波动就没有那么剧烈,也就能维持社会平稳运行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粮食价格因为政府收购而涨了百分之一,明天却不能少涨价百分之一,这是因为政府收购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造成了最终的价格上涨超过了预测中那个百分之三,超过的部分,就是政府干预的成本。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思路,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简化万事万物的根本在于“价格”,而价格也许不需要真实的货币作为媒介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我们可以使用超级计算机来进行模拟,让货币形成价格的过程只存在于计算机里而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直接获得价格的信息,然后再由“社会契约委托人”按照委托,或者说法律法规来进行社会协作的行为调节。还有人认为,这里的“社会契约委托人”最好不要让“人”来做,而是用“计算机”来做,这是因为“人类的天敌是人类”,或者说是个人就会犯错误,是人就有腐败的可能性,所以最好把依据价格预测和法规做出调节的行动权赋予计算机,而不是给某些人类。这就是建立在超级计算机强大运算能力之上的“天网社会”了。我们扯一点可能有点跑题的话;在某个因为“敏感”而无法发布的“科幻”小说中,北那个朝那个先在2025年面对谷歌量子人工智能托拉斯联合体,实行了“定向开放”政策,就是只对谷歌这个科技公司进行“改革开放”。于是谷歌的一台超级计算机成了平那个嚷的主宰者。到了2045年,谷歌超级计算机已经把平那个嚷变成了一座有五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每个人都在这个城市里“快乐”而“惬意”的生活,这个惬意已经惬意到了“机器人”的地步。举个例子,这个科幻小说中的例子,在平那个嚷生活的人,几乎每一顿饭都是最健康的,每一顿饭都是谷歌超级计算机测算了这个人的体质和运动量后,严格按照分子营养学的标准安排的,故而整个凭那个嚷市里五千万人,几乎没有肥胖症患者,甚至很少有糖尿病患者。而且,因为谷歌超级计算机跟踪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所以给每一个人安排的饭菜都是最美味可口的,你想吃什么不用你说,谷歌超级计算机都知道,而且都会安排好。这个科幻小说因为“敏感”大家很难看到了,但坦白的讲,这就是“赡养人类”的乌托邦了。不过,这个乌托邦的美好社会里,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货币还有激励人们更好进行社会协作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次再继续讨论。
SO,再观察两天,如果这篇文章真正算是言之有物的话,再进行本地收录。
我认为货币将会以行为计算,在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行为将产生价值,价值生产与行为,举例:种地是一种行为,产出了粮食,粮食有需求所以产生了价值,需求是价值衡量的标准,而行为是生产价值的过程,行为等于生产力,需求等于价值...互联网需求距离你需要一把刀,有人花时间给你打出来,那就可以成交,那就是价值,你要装备,和你要服务一样,你需要一个人给你给讲故事,在网上也罢在那里也罢,网络需求不同于现实需求,现实中有资源,石矿需要给政府钱买地,给工人钱开采,你拿回来生产成钢铁,最后再出售,一环扣一环,所以才有价值与需求,互联网也一样,用户付费获取内容,目前是简单的供需链,单是这个供需关系会越来越复杂,供着需要提供行为,需者获得行为产物...简单理解...
当然当智能解决了基本需求,那么只有特殊需求就更有价值,手工打造的包包和机器打造的价值就是不一样,智能帮你打装备就没有那么值钱道理一样,就是最后价值生产过程最后取决于人付出的行为来核算..
我们在以前讨论过,市场经济成功的秘诀在于激励“效率”,而不是激励“工作”或者“劳动”。市场激励效率,科技带来效率,于是市场和科技相结合,最终让人类越来越“省力”、“省事”、“省时”,这也就是让社会大生产效率得以巨大的提高的进步发展过程了。从历史来看,货币、自由的货币就是激励“效率”的必要工具。计划经济的实践中取消了市场,消灭了货币,也就消灭了对效率的激励,于是在计划经济下,社会生产效率开始倒退,这个效率的倒退最终造成计划经济的崩溃。懒惰是人类的天性,懒惰本身作为人类的天性,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并不能必然和必须的被道德所衡量。从一定意义上讲,科技的发展就是由人的“懒惰天性”所驱使的。从洗衣机到智能手机,都可以节省人类的劳动,体现人类“懒惰”的天性。虽然从历史上讲,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文明下,勤劳是一种必须提倡和美化的“高尚道德”,但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下,由货币主导的财富分配和激励机制,并不倾向于“劳动”和“勤奋”本身,而这正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强大的地方。事实上,从保证人类进步的角度上讲,能对社会协作效果进行衡量的,应该是、也只能是效率而不是劳动本身。如果在未来,我们真的把看上去无序的市场活动转移到超级计算机里去,然后在客观生活中,只保留最终的有序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显然也是要倾向于激励效率的。很明显而且很重要的是,从我们智人的立场上,超级计算机不应该为了让全人类都勤劳起来,都每天汗流浃背的工作而存在。如果未来实现的超级计算机,带来的变化是让每一个人都变得“非常勤劳”,都自觉自愿、一年到头,一天到晚挥汗如雨的奋力工作,那么这显然不是什么美好的社会,而是真正的“奴隶社会”了。好了,从对计划经济实践的分析中,我们再次认识了货币的两个重要作用;简化万物和激励效率。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开始考虑下一个问题;未来的人类社会还需要简化万物和激励效率吗?或者说,从过去历史和今天现实之中总结抽象而得到的结论,能不能适用于未来的人类社会呢?这是一个非常重大,也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我们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未来的人类社会和今天的人类社会有哪些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和简化万物以及激励效率是什么关系?预言未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另一个方面,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就表现在对未来的预期上。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些对未来的预期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其中有些预期的未来变化是非常重大的。在这些(预期的)未来重大变化中,财富的产生会脱离人类的劳动,将由机器(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独立完成,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共识。而人类的社会协作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人类社会协作中的劳动可以比单个人(或者小型人群)带来更多的财富。因为复杂的人类协作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所以才有了人类的复杂协作。如果财富的生产不再依赖人类复杂的社会协作,那么相应的,为人类社会协作服务的简化万物和激励效率等机制都将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在我们认识的历史上,可以说数千年来直到今天,我们的一切财富归根结底都有人类劳动在里面,劳动是财富之源。没有劳动的财富是极为罕见的,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不获。人类劳动,或者叫做劳动力都是生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未来的生产要素中,没有人类劳动(劳动力)这个要素了,显而易见;一切原来的经济学知识和我们熟悉的社会体系恐怕都要重写了。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类劳动来创造财富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了。不过,我们认真仔细的想一想,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经历过“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的时代呢?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类而言,还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好时代呢?可能有人会说;“有啊,伊甸园啊,传说中的伊甸园就是不用劳动,逍遥自在的天堂啊,不过呢,大家都知道伊甸园只是个骗人的传说”。但传说也是现实的折射。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既然有伊甸园的传说,那么人类一定曾经经历过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伊甸园时代,然后才会有、也才能有伊甸园的传说。那么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其实大家如果熟悉历史的话,马上就能想到;那就是“智人崛起”,或者叫做“智人大迁移”的时代。在那个相对于“文字历史”而言非常遥远的,而相对于“人类进化史”而言只是昨天刚刚过去的“近代”的那个时代,那个我们智人崛起,迁移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辉煌时代里,我们的祖先们就在好几万年的时间里,生活在天上掉馅饼的美好岁月中。那个时候的智人只是食物的采集者,而非食物的生产者。在全球史名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二十一世纪》中,作者就特别指出过;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就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这就是说;在人类文明史之前,智人是生活在“天上掉馅饼”的时代里的。那个时代的智人,在智人人口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之前,是真正生活在“伊甸园”里的。在那个在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认同中“非常悲惨”的原始时代里,其实因为智人已经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所以自然寿命就已经超过了六十岁。我们的祖先们每天只用很少的时间去寻找食物和必需品(比如做长矛的燧石等),省下的大多数时间就在无忧无虑之中消磨着闲暇的时光。想明白这一点,也许可以给很多人带来些心理的安慰。如果再过上一百年,超级人工智能真的“赡养”了人类(我们智人),然后智人再在超级人工智能的赡养中生活上二十万年,而后灭绝,说句有点沾玩笑的话,这也许是智人的“伊甸园”命运呢。如果人类再存在二十万年,加上已经存在的约二十万年,前后三四十万年中,自己辛辛苦苦的“生产食物”的时候不足一万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其他时间都是“天上掉馅饼”的伊甸园,这是不是人类人性中的“幸福”呢?这是不是人类的“天国之命运”呢?好了,有的跑题了。但不管如何说,我们智人确实是经历过漫长的“伊甸园”时代的。那个伊甸园时代也许不是尽善尽美,但和到处充满着“枪炮、饥荒和瘟疫”的农耕与游牧时代相比,显然还是好出来不少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那个原始的“伊甸园时代”里得到一些对未来的启示呢?如果原始社会的生活和劳动无关,未来的人类生活也和劳动无关(人类变成“无用阶级”),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原始社会中得到些启发和智慧呢?首先,我们得到的启示中,首先的一点是如果人类不需要靠着大规模社会化协作创造财富了,那么人类很可能会回到“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中去,整个人类社会会退化。人和人的协作是需要大量成本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至少是无法绝对平均的。这种情况下,在“人类是人类的天敌”这个约束之下,人类的每一个组成者很可能会更多的关注环境(就像原始智人关心环境中哪里有浆果,哪里有可用做武器的石头一样),而不是再认真的学习如何和别人打交道。在未来,当“天上掉馅饼”成为生活模式的时候,有可能人类今天高度切合、密切协作的社会体系会分崩离析,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甚至演变成为“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的“个人绝对自由时代”。在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认同中,过去的人生活的很悲催,他们不但连抽水马桶都没有,习惯与随地大小便,他们甚至变态的“裹小脚”,他们一定是“该死的异类”。但在古人眼里,我们今天的人竟然反对“裹小脚”,竟然搞什么“天足运动”,我们才是古人眼里那“该死的异类”呢。虽然我们知道我们有冲锋枪,压满子弹的冲锋枪可以保证我们活着而最后的结果是“古人该死”,就像遭遇“文明的欧洲人”后,原始的、还靠天上掉馅饼的印第安人被“该死”一样。但那是我们面对古人,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后人”呢?要知道,冲锋枪可在后人手里啊!所以,我们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傲慢和偏见,虽然放弃傲慢和偏见并不容易,但在后人的冲锋枪面前,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人类的劳动变得没有价值了,劳动力要素不再是生产中的必须要素,那么人类原来的货币体系在生产财富中也就不再被需要了,。这里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货币还衡量非劳动力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和生产资料等等。劳动力也许不再被生产力所需要,但也许还有许多东西在未来,还需要一种“货币”体系来衡量,来“计量”,来“计算”。比如生产资料等等。这里我们要强调的的一个方面是;如果未来的资本还存在,那么也不再存在资本家了。因为资本家也是智人!资本家作为智人,对于资本增值的本性需要而言是低效率的。未来的资本为了追求更高的增值效率,将会毫不犹豫的消灭掉资本家,让资本家失业的。或者说,未来的资本运行将由超级人工智能来管理和控制,超级人工智能是“最后的资本家”。就算有资本家投资研究出来超级人工智能,这个资本家也一样会被淘汰掉。被超级人工智能淘汰掉的。可能有人不相信这一点。但不要忘了,资本家也是人,对于投资这个复杂的“混沌”系统而言,资本家也只长了个智人的脑袋,超级人工智能完全可以靠着资本家根本理解不了的“中间过程”,而把资本家当着可以节省的成本给节省掉。打个比喻,一群小白鼠天然智商的小白鼠们中的精英分子,如果真的能创造了能够理解微积分的、我们这样的智人。你想一想,假以时日,这些小白鼠智商的精英小白鼠们,能控制得了可以理解微积分的智人我们吗?毫无疑问,除非智人没有独立意志(没有独立意志也就不叫超级人工智能了),要不然终究有一天,智人会摆脱小白鼠精英的控制的。虽然普通小白鼠会认为精英小白鼠很厉害,但精英小白鼠再厉害,那也是小白鼠,只要是小白鼠,在智人面前就是战五渣。一样的,只要还是智人,不管多了不起的资本家,在超级人工智能面前都是战五渣。
人类劳动的本质是为了生存
而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劳动的意义
已经在于精神上的需求
。人的需求或者是欲望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 。 有钱人也不会说我的钱够多了,不赚了。
而是发展更多的创造财富的&捷径&。当这个目标达成也许会享受很长时间。但终会随着外界的变化
变化自身来看起来还是&富有&
既然这篇文章是说“时币”,那么我再说一句:话说楼主之前,在另一篇贴子里说过:“哪怕有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行,所感受到的时间流逝,仍然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接近光速”运动的人,他们的“一小时”,与普通人的“一小时”的“实际长度”可以说差太多了吧?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吧?话说广义相对论就可以总结成一句“时间是相对的”。当然,所谓“接近光速运动”这就太夸张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处在“高速运动的航天器”上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作为一种“衡量价值”的尺度,它的“绝对性”又在哪里?
奇迹重生,重铸辉煌,下个奇迹就是你!海量钻石,众多好礼,你敢拿我就送!
上面说了货币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负担,同时市场经济下,货币是激励效率的机制与工具。并且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上这个世界还真是可以“天上掉馅饼”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未来货币的共识已经萌发,比如上面说到的,未来的货币一定越来越“软”(相对黄金这样的硬通货而言的“软”),越来越抽象。货币形态的变革历史已经很长了。从货币诞生之后,就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演变,比如说越来越“软”,越来越抽象等等。但毫无疑问,相对于今天的货币演变,相对于今天的“金融创新”,过去的漫长历史中,货币方方面面的演化还是很慢的。而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货币变革的黎明时刻。二零零八年,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当时,包括在这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创新太过了有关。或者说“屎盆子扣在了华尔街”。然后,很多人在懵懂中反应过来后明确指出;在这个后工业化的信息时代,指责“创新”是毫无道理的,至少毫无正义性可言,这是一个“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时代。在这个以创新为特征,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一切核心事物最重要标签的时代,指责创新、不管你有多少理由来指责创新,那都是典型的开历史倒车,是非正义的。于是人们转而变成了指责缺少监管,要求“占领华尔街”,加强金融监管。其实,人类处于本性使然并不喜欢创新。所谓加强金融监管,当然可以减少创新冲击社会的成本,但金融监管本身就是另一种社会成本。加强金融监管后,带来的总的社会收益是降低了?还是更多了?这是一个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坚定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正是因为金融危机后,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包括金融救市,才让美国等发达国家没有能在金融危机后急速恢复。当然,这个观点本身也有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说在金融危机之前的繁荣,是“非理性繁荣”,繁荣不是理性的。但这个问题也得两样说。有非理性繁荣,那么有没有非理性萧条呢?有没有非理性崩溃呢?难不成萧条倒成了理性的,繁荣反而是非理性的?如果是这样,我们要理性干什么?为了萧条吗?熟悉经济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在当年的1929年大萧条时,就有经济学家坚定的认为经济并不会大萧条,繁荣在1929年的时代里完全可以长期持续下去。当然,这些被指责“睁着两眼说瞎话”的经济学家们被事实打了脸。但我们也知道,已经有经济学家们论证过,1929年时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遇到什么巨大的阻力,科技在飞速发展,具体的经济学指标,包括股市市盈率,投资回报率,还有市场利率等等,也并不算高。或者说1929年并没有什么泡沫存在。至少从数学和理论计算上没有什么泡沫可言。而且更重要的是,后世的发展,或者说我们今天的人作为事后诸葛亮,知道其实“历史,包括经济史并没有在1929年终结”,从1929年到今天,人类的财富创造力继续快速进步,今天人类拥有的财富,已经远远不是1929年时可比拟了。这就叫做“非理性崩溃”。经济的“非理性”崩溃。有非理性繁荣,就有非理性崩溃。悲观派眼里的非理性繁荣带来了崩溃,但在乐观派眼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繁荣不是“非理性的”,繁荣是理性的,经济的“危机”才是“非理性的崩溃”。
在科学的大旗下,人们是用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的,正因为经济的崩溃是“非理性的”。或者是“理性的另一面”带来的(指的因为理性选择带来了非理性的结果,比如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等),所以没有人预言到经济危机的到来才是“经济学是科学”的证据,如果经济学能遇见到危机的发生,那经济学就不是“理性的科学”了。 这些观点很让人纠结,许多地方因为和我们先入为主的观点不同,所以往往也难以让人接受和信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确实不是纯粹理性的动物,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冲动是魔鬼,人类常常就是冲动这个魔鬼最顺从的奴隶。非理性的冲动,从“非理性繁荣”到“非理性崩溃”,都是对经济运行,对财富创造的“干扰”。事实上,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有许多人主张“精英决策”的“计划经济”,以避免,或者减少因为市场中无序决策带来的巨大混乱和“非理性”现象。 当然,我们知道有序必须在无序中才能产生,所以市场经济一定优于计划经济。消灭了无序,其实就是给熵增定律对着干,就是消灭了有序,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在这里,我们说这些,其实是想说人类社会协作,这么多人协作在一起创造财富的极端复杂性。特别是人类——我们智人在财富创造方面的局限性,包括我们不愿意提及的,处于“人类中心论”的虚荣心驱使而不愿意承认的“非理性崩溃”。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作为财富创造的“干扰因素”,而不是核心要素,这才会让人对超级人工智能那么恐惧。人们才会那么期盼超级人工智能也有“情感”,也会“冲动”,或者说人类才会那么急切的想“同化”超级人工智能。 但不管如何说,毫无疑问,在今天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里,货币体系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很可能要有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一点还是为许多人所赞同的。为此,许多经济学家,未来学家和各个方面的学者们,对未来的货币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和预言。 比如说,有些学者提出,随着便捷支付的发展,手机支付,或者叫做“数字化便捷支付”会逐渐替代掉现金支付。因为“技术是技术沉重的负担”,(越成熟的旧有技术体系,越是创新技术普及的沉重负担和阻力),所以这个依赖移动终端的便捷支付,现在在后发国家中蓬勃发展,迅速崛起,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反倒是原来的技术创新国家(比如信用卡非常普及的美国),在这个方面落在了后面,成了“后发国家”。 但创新是无国界的。有学者指出,未来美国这样的“先进的后发国家”,再超越现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更加普及的、中国这样的“先进的后发国家”,很可能是通过“神经货币”的方式。所谓“神经货币”,是依赖于人的基因码和植入人体的数字终端而建立的,“万物互联”的“货币体系”。
这里的要点; 第一个,神经货币不是一个简单的支付体系,而是一个革命性的货币体系。便捷支付,或者说将支付的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降低到最低只是其要点之一。 第二个,这是依赖于“基因”、“能量”、“数学”和“电子”,四位一体的货币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最大的机密性,或者说隐私性,或者说安全性。当然,也有人论证说这具有最大的社会合作性(比如因为个人基因是可以便捷追溯的,当一个神经货币支付出去后,如果存在诈骗,法庭可以马上决定追溯这个个人基因码,然后让其失去货币效用,所以神经货币体系下,是不存在“诈骗”行为的,或者说诈骗行为本身的成本高到了让诈骗行为根本不会存在的地步)。 第三个,这个货币体系是“非通胀”,也“非通缩”的。因为这种货币是依赖于“能量”和“基因”之上,所以有多少财富(就是能量和基因)就有多少货币存在,而一旦没有那么多能量和基因了,这个货币体系就会自动做出调整,所以不存在(经典意义上的)通胀,同时,如果财富增加(就是能量和基因等还原论层面上的指标增长),那么神经货币也会相应的变多,于是也不存在因为“钱荒”而引发的(经典意义上的)通缩。 第四个,这个神经货币本质上是“终极抽象”的,就是依赖于“方程组”而形成。在这点上,神经货币类似现在的比特币,是最纯粹的“数学的产物”。但比特币是“封闭定向循环”的,或者说数量随着“挖矿”而越来越多,最终挖矿到了方程式的极限后,比特币的总量就没法再增加了,这就可能带来通货紧缩,而且受限于方程组,比特币无法方便的做货币调控(适应)。但相对的,神经货币依赖的方程组是和能量与基因像联系的,既具有比特币的优势,又可以因为能量和基因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是“开放自适应循环”的。 好了,这些说法很抽象,不好理解。特别是要涉及到高深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在更形象、更容易理解的角度上说说神经货币。
神经货币是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如果说让人纠结的话,那就是神经货币体系需要把一块芯片植入到人体之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你“带着”手机,然后便捷支付,而神经货币是你身体里“长着”手机,然后便捷支付。 其实,这里还不能叫做“便捷支付”,而应该、或者说勉强叫做“便捷账目(所有权)管理”,坦白的讲,这里的“便捷所有权管理”是我硬造出来的词汇。因为我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更好的词汇来描述、来讲述了。
在未来,在万物互联之后,你的脑子,或者肚子,或者身体的任何一个某个地方,将植入一个和你的神经系统嵌合在一起,由你的基因特征发动的电子芯片(这被称为“神经钱包”),你将是万物互联中的“一物”,然后,你通过这个芯片,来在万物互联网(就是社会)中“申明”你的所有权,不管是你对货币的所有权,还是对你住房的所有权,还是你对祖坟的所有权,还是你对你宠物的所有权,任何的任何,全部的全部的所有权,都将通过这个“基因驱动下的电子芯片来向社会”声明和告知”,当然,也包括“转移”。
我们举个具体的交易;比如说你是一个喜欢看恐怖片的人,现在打算把自己的一套房屋卖给张三,然后你和张三约定;张三购买你这套房屋的价格是;一套由张三的噩梦组成的恐怖片加上五百千兆能量(这里忽略能量的具体计量单位),然后,具体交易的,或者说在你的神经钱包和张三的神经钱包之间,发生的信息流动是,或者说你这边具体付出的是;代表这套房屋所有权的密匙加上你的基因转移码。这套密匙和基因转移码通过像比特币方程这样无法“逆转”的数学方程组生成,一旦生成无法撤销。当你收到张三支付的“恐怖片”加上那些能量后,你就把这段密匙(字符串)从你的神经钱包转移到了张三的神经钱包里。 然后张三到原来属于你,现在已经属于张三的房屋,用密匙打开房屋的门,并且用你的基因转移码消除掉房屋“智能管家”的“忠诚记忆”,这样就完成了一套房屋的“交易”。
这个神经货币体系的建立,其前提是“万物互联”,或者说万物智能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存环境”之后,才会有神经货币体系的建立。这种设想中的神经货币体系,把简化万物的机制转移给了“万物互联网”。或者换一个角度讲,这个货币体系的简化认知的功能是有“万物智能化”自动完成的。这里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万物,比如说我们的住宅是“死的”,没有信息处理能力。我们现在的住宅并没有智能,而未来万物互联下的住宅是“智能化”的,是可以“自动和主动”的处理信息的。原来的时代,或者说我们现在的时代里,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是“人脑智能互联网”,大多数信息是由人脑完成判断和决策的,但在未来,大多数信息的处理,包括形成判断和决策,是由“智能化环境”来完成的。举个具体些的例子,比如说你现在在房间里看手机,看的时间长了,感到肚子饿,然后想吃包子。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必须自己亲自调动你的“信息资源”,比如说你在脑子里的记忆,还有手机里的谷歌地图等等,来判断“包子在那里?”,“好吃不好吃?(合不合你的口味)”“要多少钱?”,“是吃素馅的还是肉馅的?”,“划算不划算?”,“如何才能购买到?”等等,最后由你的脑子形成决策,并且用你的眼(看)、嘴巴(说)、腿(跑)和手(拿)来实施你的判断和决策。但在万物互联时,一切都不同了。因为万物互联后,你周围的一切都是智能化的,都可以处理信息。所以你的住宅、你的衣服、你的锅碗瓢盆、你旁边你养的宠物猫脖子上的铃铛等等等等,一切都可以来主动与自动的调动和收集信息资源,并且帮助、甚至“自然”的帮助你形成判断和决策,当然,还可以帮助你实施这个决策。再换个角度讲,你现在在房间里玩手机玩饿了,然后对着你的房间大喊“我饿了,我要吃包子!”,我可以肯定的讲,你的房间是不会理你的!但如果是万物互联的时代,那就不一样了,事实上,到时候如果你饿了,你想吃的包子还没有拿到你嘴边,你很可能会发火的。就像今天的你,如果手机总是没有信号,这个没有信号反复发生,就可能惹火你,让你大发雷霆一样。对于二百多年前的人而言,如果三天能打一个可以与万里之外的人自由交谈的电话,那就算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奇迹了。但你生活在今天,所以你认为不要说三天,就是三分钟打不通电话,对方没有接你的电话,可能心里就要开始恼火了。事实上,一个电话能从你的手机传到万里之外的另一个人的耳朵里,这中间的过程复杂曲折,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业化体系来支撑,这个工业化体系的神奇度让二百年前的人来看的话,绝对堪称奇迹,甚至吓尿他们!但是在你看来,这就像按一下开关电灯就应该亮起了,拧开水龙头清水就应该流出来一样自然。一样的,未来的人如果肚子饿了,但美味的肉包子却没有被送到嘴边,恐怕心情和现在的你突然遭遇停水加停电加手机没信号加上防盗门钥匙失灵被关在房间里时的心情是一样的。未来的人身处“智能化环境”之中,“肉包子自动送到嘴边”这种事情,就像今天的人打开水龙头就应该有清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一样自然。这个不知道我说明白了吗?二百年前的人会被今天这个时代里无所不在的奇迹吓尿,一样的,我们也会被万物互联时代里的生活“吓尿”的。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有序仍然是从无序中产生的,只不过因为自由能的丰裕、包括自由能本身的有序性增加、还有“分散决策点”数量的指数级增长,所以无序对你而言已经“看不到”了,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是最大化的有序,最大化的熵减。未来的货币,依赖于人类的生存、生产和协作环境。就像今天的货币和金融以来与今天人们所处的环境一样。古代的人是不可能使用手机支付的,如果一场核大战把人类打回原始时代去,人们的货币也必然重新退化成贝壳和黑曜石。所以,理解和预言未来的货币,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就是要理解和预测未来的生活环境,理解未来的“基础设施”。我们这里讲的神经货币,就是建立在未来的“基础设施——万物互联”之上的。是万物都被计算机化,智能化和互联化后,才会有的设想。
其实我本来没有打算把这个贴子写很长的。但有些问题看来还是得啰嗦两句,以便于大家理解。多啰嗦两句,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要说的主题。上面说的万物互联就是一个值得啰嗦两句的话题。很多人在吹嘘万物互联,对于停滞派来讲,可能吹嘘万物互联多神奇的声音已经让其很不耐烦了。在悲观的停滞派眼里,对万物互联的一切吹嘘都是忽悠。而人是倾向于乐观还是悲观,主要是由其本人的“特性”,或者说其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决定的,一两篇文章未必能改变这个由生物大分子带来的“特性”,所以说的再多也不一定会让悲观派马上就乐观起来。但我仍然觉得这个万物互联时值得啰嗦两句的。我们以前讨论过,就算现在的科技不再获得突破了,只要现有的科技其极限能力被挖掘出来,那么人类的财富就能增长上百倍,甚至上亿倍之多。在这个方面,万物互联就是一个例子。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世界,这个不用多说了。但今天的互联网只是人和人之间的互联网,和所谓万物互联相比,还是非常原始的。我们没有时间、精力和篇幅来详细探讨万物互联的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就像五十年前,没有人能用一两本书就说服当时的人相信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生活竟然会变成这个模样,互联网这东西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切身感悟到。在这里,我们只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流量,第二个是有没有那么多的资源让万物互联。首先是流量问题。在今天,对于我们大众而言,互联网的许多硬件设施,比如说铺设的光纤都是“不可见”的。或者是我们不关心的。我们之所以不关心那些硬件,是因为这对我们而言这些是“免费”的。在我们的直观印象中,我们不需要为铺设光纤而付出货币。我们需要付出的货币,是用来购买软的东西,就是流量。比如说1G流量要我们付出二十元钱。因为我们为1G流量付出了二十元钱,所以我们觉得“流量”值钱,而那个光纤并不值钱。当然,大家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光纤一定也值钱,只不过这个钱被用“购买流量”的方式掩蔽了。或者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为“软”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流量”掏钱,而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光纤却不用我们(直接)掏钱。这就是所谓的“软”经济了。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我购买的手机也是“硬件”,我买手机也掏钱了。但这里的问题是你的手机不单单可以上网,而是还有其他各种功能,比如说把手机当计算器用,当手电筒用,当手表闹钟用,当照相机用,当记事本用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消耗流量。上网只是其中繁多功能中的一个。因为上网只是其中一个功能,你这个手机硬件并不是专门为了“消费流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忽略这个问题。仍然把这种现象视为一种“软经济”现象。好了,我们说万物互联。为了方便,我们简单的认为,万物互联最大的障碍是“流量”。如果像现在这样,1G流量就要二十元人民币,那是谈不上万物互联的,因为这个万物互联的成本太高了。要知道,很多人一个月1G的流量只是用在自己的手机上就已经捉襟见肘,到月底就要缺流量而不得不减少流量消耗了。我们可以简单的估算一下,万物互联时代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流量通道(带宽或者总数据量,这里简略成了单一的流量这个指标)。假设一;假设一个人一个月只用手机,需要4G的流量。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是个普通人(不是下载狂人),那么现在在还不是万物互联,而只是“普通互联网”的时代里,你一个月大约有4G的流量,就不会感到流量短缺。然后,假设二;假设一个人需要互联一百个物品才能算“万物互联的时代”。这里的一百个物品,是因为你每天只有24小时,时间有限,所以你的最高需求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假设一加上假设二,每个人一个月的流量需求就高达400G之多。为了防止意外,我们在这里就用1T每月的流量值来做标准吧(1T是1024G)。然后,我们按照1G的流量二十元来算,那么1T的流量就需要每月20480元的费用,毫无疑问这个数字太大了。马云或者比尔盖茨支付得起,但普通大众肯定支付不起这么要命的费用。这里我们只计算了流量,没有包括其他硬件,比如说我们可能需要买一些硬件放在“万物”里才能让万物互联。现在,我们再把这个硬件费用加进来,反正只是估算,我们就算全部软的和硬的都算上,就是需要三万元好了。而事实上,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那么我们能承担的费用是多少呢?如果假设是3百元,我想大家不会反对吧?每个月支付3百元的费用,就能享受万物互联,那么我想这个费用绝大多数人都能承受的起了。这就意味着一百倍的差距了。从理论上讲,万物互联不存在任何科学技术障碍,存在的是“经济障碍”,或者说成本问题。只要经济发展,把科技的潜力挖掘出来,或者说把成本降下来,那么“人类财富增加一百倍”并不是纯粹的痴心妄想。那么,什么时候1T流量每月的费用能降低到300元呢?按照摩尔定律,我们就算两年降低一倍,3万这个数两年后就会降到1万5,4年就会降到7千5,6年降到3750,以此类推,14年后就会降到234.375元。我们就算15年好了,也就是说本世纪30年代上半叶的203几年,万物互联的时代就会到来。下一个问题,做数学题容易,但现实中有没有那么多的实际资源让万物互联呢?毕竟再“软”的经济,也需要客观的、“硬”的资源来支撑啊!这个我们也可以简单的估算,或者叫做估计一下。我们就假设万物互联需要的硬资源(如制造芯片和光纤的硅等“硬”的资源)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一百部手机吧。现在,如果给你一百部手机让你拿着玩,你一定会觉得好无聊的。一百部手机啊!单单给每个手机更新一次软件带来的麻烦就会让你发狂。但我们就按这个来估计吧。假设全世界有一百亿人,每人一百部手机,这个总量就是一万亿部手机了。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好像挺吓人的啊!但大家想一想并不难明白,一万亿部手机,现在我们人类的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完全制造的出来。现在地球上的手机数量当然没有这么多,但没有那个资源会因为我们要制造一万亿部手机而突破天花板。其实手机本身需要的实物资源很少,只消耗很少的“硬资源”,一部手机不过是一两百克的“实体”,值钱的其实都是那些“专利费”之类的“软东西”。一万亿辆多少吨重的卡车我们的地球可能承受不了,但一万亿部两百克的手机,这还是没多大问题的。事实上,如果地球人类保持着一万亿部手机的拥有量,那是多大的市场?这是多繁荣的经济?会让多少资本垂涎三尺?能让多少资本家为之疯狂?想一想,是不是很有意思?万物互联的时代是一个对我们今天的人类而言,绝对神奇到梦幻级别的崭新时代。虽然,现在很多中产阶级都已经有好几部“手机类物品”。比如说办公室里的计算机只用在工作上,八小时之外还有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这些中产阶级身上还随身带着不止一部手机(现在在中国,许多人都有好几个电话号码),然后家里的某个角落里,还有一个月都没用过的家用电脑沾满了灰尘。这还不包括客厅里的大屏幕电视机等等。但这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万物互联的时代相比拟。相对于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今天的生活还是非常原始,非常落后,可能要落后一百倍的。现在,我们说回那个“神经货币体系”。大约到本世纪30年代。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神经货币体系就能出现,然后再逐步发展确立。那个时代,流量这样的“软”指标已经退居到幕后,就像今天的光纤一样我们不(直接)关心了。更“软”,更“抽象”的指标成为了货币的计价标准,或者说成为了“货币的内涵和支撑物”。就像历史上,黄金曾经是纸币的支撑一样(所谓金本位),未来对神经货币的支撑物是“能量”,具体来讲是自由能。自由能是比政府信用还“抽象”,更“还原论”的东西。从还原论上讲,人体(生命)和人类社会都是高度“低熵的状态,这个低熵状态需要不断的消耗自由能,依靠自由能做功来把自己的熵增转移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多少自由能,就有多少“熵减”,就有多少“财富”。在还原论上讲,财富的本质是“熵减”,是“自由能”,是“能量”!不知道我说清楚了吗?如果展开了讲,从熵增讲到自由能再讲到财富,那恐怕需要另一个长篇大论。在这里,我们直接使用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有多少低熵”就有多少“财富”,财富在北还原到物理学层面时,其实是“低熵”,是“自由能”。未来的神经货币体系,就是依靠万物互联状态下的“分散统计与分散决策”,通过非常复杂的方程式,非常复杂的数学算法,依靠自由能的所有量来决定神经货币的“发行量”。在历史上的金本位时代,发行多少货币是看有多少黄金。在依赖政府信用的信用货币时代,发行多少货币是要看银行利率这样的“软指标”。但在神经货币体系中,有多少货币存在,不是由哪一个中央银行决定的,而是由智慧化了的万物互联中的每一个节点依靠方程组来“自动”形成的。这个方程组中,最重要的指标是“自由能的度量”,或者说对“低熵”的度量,这都是一个意思。万物互联的时代,每一个万物互联网中的“智能化”的节点,都使用同一套数学方程式(或者叫做数学算法)来统计与计算低熵,并且依靠这个对低熵的计算结果来计算(和生成)出最终神经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量。因为低熵就是财富,低熵和自由能是一回事,是等价于、等同于、等值于财富的。所以以动态现实的低熵状态计算出来的神经货币和实际财富相比是高度一致的,神经货币即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神经货币通过万物互联中的每一个节点对方程式的急速同步计算,不停的“刷新”,维持着和实际财富的“同步变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所谓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了。
值得回应一句:当我看到“抽象化”这一段的时候,莫名的想到,货币也许会有以下两个特质:1.价值分析;2.历史记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当所有交易参与者采用同一种价值判断规则时,该判断下的价格即为流通价格。其中,不同领悟中的价值可以分开计算。例如一个特殊时期留下来的应急口粮包:使用价值20点(保质期内,营养均衡,可供成年人一餐)收藏价值200点(特殊时期生产,已停产,序列号鉴真)科技价值10万点(采用的营养配置标准未被注册,可用于商业制造)直到举出例子,我才意识到一点——对一个物品的价值判断,本身就可能是一种高价值的“技术”。这个技术参与了对物品价值挖掘的过程,而这个挖掘过程很可能用了所有者从未进入的领域角度。这一点有点复杂,时间关系我就先搁置了。其次是历史记录,其实也就是对所有权管理的不可逆,楼主已经表述了。总结下来,我提到的“价值判断”可以深加讨论。
我们在上面说到过“非理性繁荣”和“非理性崩溃”这对“欢喜冤家”。有非理性繁荣就有非理性崩溃,翻过来也是这样。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中的许多核心组成部分,比如说货币,其实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对于这一点,《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诸如货币,特别是信用货币中的“信用”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有明显主观判断依赖倾向的东西,所以历史上和现在的经济运行都是不稳定的。或者更根本的说,现在的经济运行之所以不稳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想象的共同体”不稳定,而人的想法、思绪、感受等心理状态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想象的共同体本身就不可能稳定。因为这个,所以不管是经济繁荣还是经济危机,都没法“理性”起来,我们也无法得到真正“理性”和持续稳定的繁荣。但在未来的神经货币体系中,因为货币是由方程式产生和调节的,所以就避免了想象的共同体自身缺陷必然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只要是同一套方程式,除非你算错了,要不然结果一定是“统一和同一”的。这个不用再争论或者讨论了吧?数学是理性的最高结晶,甚至被称为“上帝的汇编语言”。数学是所有知识体系和全部学科中最高、最权威的智慧。数学虽然和想象一样,依赖于“人脑”,或者说智能(不管是智人的智能还是万物互联的智能)而存在,但数学不是想象,其核心不是想象,而是由严密的逻辑和推理组成,并且是对宇宙法则的最高抽象。当未来的神经货币体系从根本上建立在数学方程式之上时,这种货币体系就被很多人称为“终极货币体系”,再也不需要革命,只需要随着数学的发展而修修补补的终极货币范式了。我们讨论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心存疑惑的提出问题;你说的这个方程式,这个形成“数学货币”的方程、或者算法、或者数学分支、或者叫做数学体系是什么体系呢?现在有这个体系、或者说有这种数学了吗?这个,我们必须老老实实的回答;现在还没有这种数学,虽然数学是连贯发展的,这种数学的前身和影子现在一定有了,但这种数学本身还没有,我们只是说未来会有这种数学的。可能会有许多朋友要摇头叹息了;这种数学都没有呢,你胡说八道的瞎忽悠什么啊!?不错,没有微积分等现代数学,绝对不会有现代科技,更不会有今天这个“奇点临近”的后工业文明。但大家想一想,今天可是“奇点临近”的时代啊!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奇点临近了,新的数学还会远吗?我们知道,就是在今天这个和万物互联时代相比“原始落后”的初级互联网时代里,绝大多数计算和运算工作其实也都是计算机完成的。现在,人们已经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多少亿位,我们都知道,这个多少亿位的精确度,属于人类的工作量完成的,能完成的,恐怕连总量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如果是在总量上看的话,人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直接说,圆周率能被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亿位,“纯粹”就是计算机的功劳。当然,这里还有个“只有人类才有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只有万分之一不到,但确实是“决定性”的。属于人类完成的,这似乎微不足道的、不足万分之一的部分是“种子”,是“基因”!高到突破天际的大树,也是从种子开始萌发长大的,也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万物互联的时代和今天不同。万物互联的时代里,一切万物都开始智能化了。这里的要点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主观能动性不再是人类特有的专利,一切被纳入万物互联网的“节点”都会有各种主观能动性,无数非智人的“节点”都可以做“种子”,都会写“基因”。我们知道,人类其实在刚刚出生时是非常愚蠢和脆弱的,刚刚出世的人类新生儿,其智能水平恐怕连癞蛤蟆都不如,没有谁生下来马上就知道矩阵力学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样子。在这一点上,爱因斯坦和海森堡都不例外。人类所谓的智能,其实就是靠着把每个个体接入“人脑智能互联网”之中,然后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练习而得来的。而现在,对于计算机也已经有了“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已经让计算机在从围棋到德州扑克等智能竞赛上战胜了人类对手。至于说还没有“深度练习”,那是因为计算机还没有“躯体”(包括可塑化躯体),如果计算机有躯体,计算机也可以搞“深度练习”。这里的要点很明显了,只要计算机也搞“深度学习”和“深度练习”,计算机已经不比人差了。其实,因为计算机的“神经冲动”传递速度比人脑快的多,可能要快百万倍,所以一旦开始在“深度学习”和“深度练习”上和人类相竞争,那么不用多久,人类就会在智能上败下阵来。对于这一点,当阿尔法狗在围棋上打杀四方时,我们就不用再做无意义的争论了。一个人从新生儿到有成年的智慧,至少需要18年。这是在有良好教育的条件下的情况。事实上,一般情况下,人在18岁才开始上大学,还谈不上多高的智慧。今天的,像阿尔法狗或者IBM沃森这样的人工智能,都是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演化”的,他们也需要一个“成长发育”的过程。十几年默默无闻的发育成长,才让阿尔法狗在围棋上痛殴人类时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十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深度学习到底有多大的威力,所以真正投入的资本很有限,形成的像阿尔法狗这样的计算机智能“种子基因”并不多。但当IBM沃森在《危机边缘》中获胜,当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顶尖高手后,事情已经不言而喻了。于是,众所周知,现在大量的资本被投入到计算机智能“基因种子”的制造中去。我们今天还看不到更多的阿尔法狗,那是因为这些阿尔法狗还在幼年期,还在忙着“深度学习”呢。再过大约十年吧,现在还蛰伏着的“计算机智能”基因种子们就要“走出学校大门”,到社会上来洗荡一切了。按照摩尔定律,大约也就是到本世纪30年代,在各种工作中,把人类打的落花流水的阿尔法狗们就要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了。而其中,最让我们(智人)揪心,或者说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中最大的看点就是;出现第一位阿尔法狗型数学家。阿尔法狗型数学家是什么意思?我想不用多解释了吧?想一想数学有多重要,阿尔法狗型数学家——人工智能成为有创造力的数学家,这意味着什么?我想我们也不用多说了吧?好了,我们说回神经货币,说回上面那个问题,就是神经货币体系依赖的数学。事实上,就像阿基米德时代的阿基米德再聪明,他也发明不了微积分一样,历史还没有到那一步,释迦牟尼再伟大,再涅槃顿悟一百次也不可能领会E=M乘以C的平方。所以,我们今天还没有这个神经货币体系需要的那个数学。这不奇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样的,爱因斯坦就能理解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可以用质能方程来换算。所以,只要历史到了某个阶段,环境到了某个情况(演变成了某种环境),我们需要的神经货币体系数学,也就会水到渠成,呱呱坠地了。这里也是说,很可能像神经货币体系需要的数学这样的“未来数学”,不是单纯靠人类的智慧就能搞得出来,就能搞得定的。人脑的神经冲动传导毕竟“龟速”的狠。这种数学成熟起来,很可能需要“阿尔法狗型”数学家。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阿尔法狗型数学家“心目中”的数学,很可能和我们智人“心目中”的数学相差甚远,就像祖冲之也是数学家,但如果我们能穿越回去,拿薛定谔方程给他看,他一定会目瞪口呆,不知所云的。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的,我们就是想说未来和今天很不一样。未来的那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富有创造力的数学家们不一的是“人”,神经货币体系依赖的、全新的数学方程组也有人工智能的功劳。而且,“一切都是暂时的,只有方程式是永恒的”,因为这种“纯粹理性”的数学方程式支撑着神经货币体系,所以让我们揪心的经济危机,不管是“非理性繁荣”还是“非理性崩溃”都将成为历史。
毒娘在盯着我抽楼,很多我以前发的贴子,都已经被抽楼抽的面目全非,读不成个了。听说毒娘为了节省成本,在研究“抽楼”的“方校长”牌人工智能。呵呵,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毒娘的“方校长”不是方校长这样的智人,而是个阿尔法狗一样的人工智能,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好了,我们还是说回本贴的主题,不过说回本贴的主题,在今天也是要说一个番外篇。就是无用阶级和未来的财富生产与分配,因为下面还要谈到货币和财富生产与分配,所以我们主要是说无用阶级。无用阶级已经是一个时髦词汇了,对于这个无用阶级的预言,对于“无用阶级观”,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很多很多争论。不过我认为,我们认识这个无用阶级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无用阶级这个现象,转换升级到无用阶级“观”这个更高层次,更根本的视角上来才能有更好的认知。说到无用阶级(集团、人群)观,大家不难理解,其实很久以来就有人指责别人是“没用的”垃圾,在历史上,在现实中,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没用的“人”重来都没有断绝过。不管是因为“人类的天敌是人类”的偏见与傲慢造成的,还是因为某些人确实没有什么用造成的,总而言之,从古到今,无用“阶级”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在历史上,一些马克思的信仰者就认为未来,资本家们是“无用阶级”,甚至是反动阶级,所以会被历史淘汰掉。恒久以来,人们就争论着许多人群,比如残疾人、比如小偷盗贼、比如乞丐等等是不是“无用阶级”。大家想过乞丐的社会作用和意义吗?大家想过小偷盗贼有什么社会意义和社会作用吗?所以,无用阶级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至少也和历史上许多恒久的哲学与社会探讨(“人的意义”、人有什么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以前讲过文化的第一功用是形成和维持人类的社会协作。文化的同化,包括文化的教育功能,其社会意义就是让每一个个体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不是天生就对社会有用的,是文化等社会协作技术给人“洗脑”,或者所塑造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才让这个人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或者对(某些)社会有(某些)用处的人。当然,历史上每一次出现讨论”人的用处“的高潮,相互之间都有不同的背景,因而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在不久以前,在那个工业文明崛起,大机器和流水线组成的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匠人们的”手艺活“,让匠人们的双手劳动因为效率低下而被淘汰,”工匠精神“面目全非,甚至经典的工匠精神变得一文不值的时代,人们就讨论过”无用阶级“,并且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这一次我们的主流社会意识中,又出现了对人的用处,对无用阶级的关注和探讨热潮,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不是普通的机器,而是”智慧高明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造成了这次无用阶级的讨论高潮。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据说)独享“智商”,只有人类才有智慧,所以只有人类才有智商。为了促进人和人的社会协作,我们又搞出来了个“情商”。在工业化大机器文明的时代,人们又提出了“机器商”,有些人可能情商很低,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但这种人的机器商非常高,非常擅长和机器打交道。他们可能不容易向同类的智人“移情”,所以不容易理解别人的感受,很难和别人合作,但这些“怪才们”却可以很容易向机器移情,可以很快的理解机器的机理,所以他们成了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机械师。面对这未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大潮,我们可能又要创造一个词汇叫做“AI商”了。AI商高的人,比较容易向人工智能移情,容易产生对人工智能的认同感和融入冲动,也就可以很快的理解AI的逻辑、机理和感受。因为这些人AI商高,所以这些人会比其他的人更快的融入到未来人工智能无所不在的万物互联时代里去,并且会在这个“到处都是非智人占主流”的新时代里自得其乐,他们在“AI统治一切的时代里”更容易成功,生活的也更幸福。在大机器大工业时代里,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虽然有喜剧大师卓别林讽刺这种被机器奴役的生活,但更愿意做机器流水线上一颗小小螺丝钉的人类群体,显然在工业文明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这种“机器商”相对非常高的人类群体,或者我们用人话说就是成熟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的生活水平更高,预期寿命更长,人均健康水平也更好。这就是说,我们未来如果不想做无用阶级,不再在未来历史发展中产生“新的”无用阶级,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被“机器同化”,或者说被人工智能同化。我们不再视人工智能为“它们”,而是把人工智能视为“我们”。当然了,视为我们也不一定没有冲突。在今天的地球上生活的七十亿人都是人类的一个小小分支——(晚期)智人中的一员,但也不能避免我们智人和我们智人之间打的头破血流,甚至尸骨如山。但因噎废食永远都是馊主意!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承认我们也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机器”,我们也是机器,我们是“生物智能机器”人。我们和计算机一样,都是机器,都是智能,都是人!这就是培养“AI商”了。今天的理工科大学,都是用来培养“机器商”的,大家上的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教授你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来培养你的“机器商”。在美国,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所谓的“全民学编程”的社会运动,这就是在培养“AI商”,这就是在迎接崭新的未来了。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里,每一个人都是万物互联网中和阿尔法狗型数学家“智商平等、智商性人格(这是我硬生生编造出来的词汇)平等”的节点之一。当然,这里的每一个人是指的成功实现“后工业化”转型的国家里的人。或者说完成了诸如“工业4.0”、“互联网+”、“新制造业”等宏伟计划的国家里的人,这样的国家里的主流人群,才有足够的“AI商”融入万物互联网之中,才能和阿尔法狗型数学家形成全新的认同,并且紧密合作,形成一个新的、更庞大、更高效率的财富生产与分配体系。而我们讲的神经货币体系,只是未来这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里,繁多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万物都有智慧,智商都很高,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时代里,人已经凤凰涅槃,(开始)演化为一个新的物种了。我们在上面说过,未来的钱包,神经钱包不是你现在倒是乱扔的手机,而是植入你体内,和你的神经系统嵌合在一起,和你的骨肉长在一起,与你的基因融合在一起,由你的基因特征发动的全新芯片。未来在人融入万物互联网中时,经典的人的概念被融化了,溶解了,像溶解了的冰最终变成水蒸气成为空气的一部分一样“消失”不见了。不用觉得这种未来很让人恐惧。要知道;我们智人毕竟是生物,生物是由所处的环境塑造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物,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是“天道”,是造物主定下的,恒久一来就从没有改变过的宇宙法则。我们在上面提到过,万物互联的时代,万物互联就是一个新的“人类生活环境”(所谓“生境”),这个新的环境,必然带来新的生命和新的生活。所以,我们当然应该为历史上每一次进步的代价叹息,但也不必多么悲观。未来将要到来,她不一定是天堂,但也不一定是地狱,未来还是各种可能的“纠缠态”。只要我们顺应历史大潮,知道机器商和AI商的重要性,主动应变,我们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上面讨论了未来依靠万物互联,在万物互联这个新的生存环境下出现的新的货币体系,就是神经货币体系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是这个货币体系和现在的比特币一样,是依赖于数学而存在的。数学是神经货币体系的要诀。或者说,神经货币体系其实是一个包括数学(统计)本身、数学化了的生物(基因和神经)、电子(计算和和数字化环境)、环境(数学描述的外在变化)四维一体的方程组。这个方程组中,有些基本的参数项,比如抽象能量(自由能)和低熵的参数项。在这些参数项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项,是“常数”项,或者说是方程组的核心项,这个项就是“时间”。我们从货币是财富分配的手段开始说起。首先我们要知道,货币是社会分配财富的手段。或者叫做财富流通的必要技术手段。比如说“无条件基本收入”这个设想,就要通过货币这种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另一个方面,生命的本质是一种持续的低熵状态,社会本身也是一种高度有序的低熵状态。这个我们在上面和其他地方都反复涉及、反复讨论过了。我们现在要说的是;人工智能也是一种低熵状态,万物互联是一个更大的、更加低熵的低熵状态。大家想一想,我们作为智人可以生活八十年,我们就说六十年吧。一个人在十八岁时可以完成一些工作,比如说最简单的,可以用锤子把一枚钉子钉到墙上。这个人过了六十年,变成了七十八岁了,还是能用锤子钉钉子,但是大家想一想,有没有那个机器可以做到“用了”六十年后,还能继续使用呢?一台计算机如果运行上六十年,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应该报废了?恐怕不用六十年,三十年就该报废了吧!这里的要点就是说,计算机也是一种低熵状态,计算机必然产生熵增,如果这个熵增不能转移出去,日积月累,那么这个计算机必然要报废掉了。、未来的超级人工智能,未来万物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和连接每一个节点的‘光纤’,包括万物互联本身,恐怕都需要及时的把熵增转移出去,要不然有序状态无法维持,文明也就不是文明,超级人工智能也就不是超级人工智能了。毫无疑问,未来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其低熵状态的熵比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熵更低,要低得多得多才符合熵增原理等热力学定律。我们人类之所以能持续六十年以上的低熵状态,是因为我们不断的摄入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说的“负熵”。可以说,超级人工智能也需要维护和维修,包括“替换”来维持自己的低熵状态。一个CPU质量再好也无法持续运行二十年还不出毛病。超级人工智能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大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来为自己不停的生产CPU,然后不停的把新的CPU吃下去(相当于摄入负熵),才能有超级人工智能的持续存在。经济的发展还原到物理学的层面,其实就是新制作出来的,现实拥有的“负熵”大于现实消耗的“负熵”,这就叫做经济发展,财富增加。而翻过来,负熵不够用了,那就是经济萎缩,如果负熵很不够用了,那就是经济崩溃了。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所谓的货币激励效率,其实就是激励的制造负熵与消耗负熵的效率。也就是说,所谓社会高效合作,其实就是让社会协作生产更多的负熵(财富),而消耗更少的负熵(提高资源利用率)。超级人工智能之所以比我们智人强,机器人之所以被担心会淘汰智人工人,就是因为超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制造负熵和减少负熵消耗这个根本性的层面上,远远优于智人劳动。简单的说,未来随着人类“经济边疆”的扩张,随着超级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兴起,人类(社会)拥有了更多的自由能、更多的负熵(财富),同时对负熵的消耗更少(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类在未来会变得更富裕。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性”的科学。不过,未来的稀缺性会越来越少,甚至基本不见了。这个不奇怪,因为产生的负熵越来越多,而消耗的负熵越来越少,那么最终负熵的生产和消费将交叉在一个“奇点”,过了这个奇点,负熵的生产持续大于消耗,于是就产生了负熵的“纯”积累,这种情况下,泛意的说,就不存在所谓的稀缺性了。在没有稀缺性的情况下,社会、我们、万物互联的时代都会要求一种新的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应该能在新的环境下,稀缺性本身变得稀缺的“新”情况下,还能更好的分配富裕的财富。这一点,就是我们讨论未来货币体系时,要讨论的最后一个重要话题了。下面,我们会以神经货币体系为例,引入时间常数,来讨论新的货币体系如何更好的完成分配财富的社会功能。(未完待续)
许多人对财富极大富裕的情况下的社会分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按需分配”了。但这个其实没什么意思。为什么?因为这四个字实在是太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涵,特别是没有可操作性。也许论证这个“按需分配”的理论并不难,但从这个理论延伸出来可操作而且不走样的“技术”,却要困难的多。我们假设一个富裕家庭,比如说一个亿万富翁的家庭,这个家庭拥有极为富裕的财富。比如说这个家庭一共有五个人,却有五十亿美元的财富(身价五十亿美元),这得算“极为富裕”了吧?大家想一想,其实不难明白,现在在现实生活中,那么多富翁富豪,极为富裕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我们观察考察这些富翁富豪的家庭实际情况,这能用来证明“按需分配”是很理想的吗?富不过三代,恐怕不一的吧!当然了,你可能会说,按照你上面讨论过的,未来的社会不同于现在啊!未来的社会里,从社会结构到文化到各个方面都和现在不同了啊!现在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未来没有可操作性。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特别是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价值观,未来的外在环境等等,都和现在不同。但这不能抹杀一个必须性,这个必须性就是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具体的技术手段,比如货币,比如所有权等等技术手段(体系),才能完成对按需分配这样的理论设想的实施和实践。未来的货币体系,或者说我们讨论的神经货币体系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不是像传统货币一样建立在“纯粹”的想象共同体之上,而是建立在“纯粹客观”的数学模型之上。这个模型中,为了分配“负熵”,就是财富,必然有一个核心的常数项,我们可以倾向于认为,这个常数项是对时间的度量。时间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具有很多很多特征。1;时间是根本的物理量。我们生活在四维时空中,时间是时空连续统的世界线,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物理量之一。2;时间具有绝对同一性。大家知道,按照相对论原理,时间不具备统一性,时间是因参照系不同而不同的。但时间具有同一性,这个不会有什么争论。比如说,你就算是在按照接近光速运动,那么对你而言,时间流逝的速度也没有什么变化。在参照系的“静止方”看来,你的时间流逝确实是变慢了,但这个变慢对于身在其中的你而言什么意思都没有,因为你在运动,所以你的时间变慢了,变慢后的时间仍然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的时间似乎变长了,但你的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也变长了。别人(相对静止者)的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需要1毫秒的话,你(运动者)的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仍然需要你的时空联系统中的一毫秒。只不过你的一毫秒相比于别人慢了许多许多。所以,如果别人一辈子可以经历一万次快乐的话,你就是高速运动,一辈子也是经历一万次快乐,这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时间的绝对同一性。时间不一定是统一的,但一定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就带来了可靠性,包括公平性等优势。3;时间的流逝(消耗)是均匀的。这个时间是均匀流逝的,其实和时间是同一的是一回事的两个不同视角。因为时间是均匀的,所以在度量上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可比性。4;时间不可逆,而且自动不断的向前流逝。这个时间的特征,就可以为方程式提供最初的变化动力,或者说成为方程式中最可靠的起始和驱动量。5;时间是稀缺的。因为时间是同一的,消耗是均匀不可逆的,所以我们无法通过低熵来“制造”时间(更确切的说是无法影响时空连续统的世界线)。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创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货币兑换实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