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曲线与“短期货币非中性,长期货币中性论”

  经济现象纷繁变化,经济学派百家争鸣,如何进行经济分析是经济研究者的首要问题。  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土地、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也离不开货币、银行、保险、股市、债券等金融市场。有人说,只要教给鹦鹉供求,那么它就是半个经济学家了,的确,供求是经济研究的一大主线。  问题是,谁是供给者,谁是需求者?有人说,厂家是供给者,居民是需求者,因为居民消费厂家生产的商品。然而,厂家难道不也消费劳动力吗?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交换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既是供给者也是需求者。  新宏观则主张从谁拥有实物资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技术等,谁就是供给者,谁拥有货币资产,谁就是需求者。这也符合有效需求的定义:有购买欲望,且有支付能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把纷杂的经济学派划分为两大类:重农学派——供给主义——微观经济学;重商学派——需求主义——宏观经济学。  第一类追求实物利润,也就是生产的剩余,研究如何生产的更多更好,生产的目的除了部分交换外,主要是满足自身的需求,交换与借贷程度低,货币一般为实物货币,比如金银,其作用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的最终需求既有消费需求,也有投资需求。因此,需求近乎无限,不用担心市场容量的约束,所以,它看不到市场的界限,世界无限大,故其眼光反而是微观的。  反之,第二类追求的是货币利润,即如何能保证销售收入大于投资成本,因为它的货币是借来的,需要还本付息,既有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换,也有同一种产品链条的中间加工交换。生产的目的不再是自身需要而是货币的保值增值。实物利润此刻表现为库存,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是废品,必须处理掉,因为免费送给消费者,则未来的商品失去了需求。投资需求不再是最终需求,它只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只有消费需求,而它只是投资需求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给整个投资需求带来利润的,故顶级投资必然亏损。因此,它特别重视需求与销售,时刻关注市场的容量和界限,市场是有限的,故其眼光是宏观的。新宏观主义认为,货币在宏观上不是财富,但它能促进或抑制产出。  由上看出,经济增长既需要实物利润,也需要货币利润,两者都是必要条件。  因为土地、资源、环境是给定的,技术进步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因此,经济学家对供给端的作用非常有限。反之,货币制度却是经济学家的广阔舞台,可以充分施展其才能。  下面,我们讨论货币的性质。  货币可以分为物权货币和债权货币,前者为货币本身具有实际价值,比如金银等实物货币;后者本身不具有实际价值,只是加之符号,比如纸币。物权货币源自本系统内,比如一般生产商和金银采掘业的交换,嗣后没有债务产生。而债权货币却是作为产业顶级生产商从央行借贷而来,或者是顺差占款,但该顺差也要归于逆差国的借贷。这两者对经济的作用大不相同。  货币数量论根据mv=pq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抬高商品的价格,对于产出没有影响,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货币极度超发,必然会导致恶性通胀,这可以从中华民国、二战后德国、现在的津巴布韦得到验证。那么它的发生机理是什么?货币只是影响的物价水平吗?并非如此。货币极度超发后,人们不会再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生产,而是由抢购日用品,逐步演变为囤积原材料,进而使生产的成本激增,经过生产加工的时间后,反而不会盈利,因此,厂商会减产。这样的例子不生枚举,比如炒房团先炒卖房子,后来逐步癫狂,乃至歇斯底里,变成了炒楼花、地皮了。也就是说,货币极度超发,将使产出减少,因此,货币非中性。  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是货币紧缩,市场极度缺钱,人们纷纷抛售实物资产,囤积货币,生产者购进原材料后,经过一段加工时间后,发现商品价格反而比原来低了,变得亏损了,理性选择当然是减产,因此,货币非中性。  那么,货币发行量居于合理区间呢?也就是所谓弗里德曼的与潜在产出成比例增长。在这种情形下,要分物权货币与债权货币两类来讨论。  如果是物权货币,物价低了,人们可以多买入商品储备;反之,卖出商品库存。即货币与商品有相互替代关系,而产出基本不变,这种情况下,货币中性。  如果是债权货币,物价低了,人们的债务反而加重了,即费雪的债务紧缩论,即使降准降息,人们也不再追加投资,因为投资会亏损,货币利润无法实现,出现了凯恩斯陷阱,整个经济表现为资产负债表型衰退,社会去杠杆趋势加强,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此刻,货币非中性。  综上,货币中性是有条件的,即在分工较少,部分交换的自给自足经济中才能成立,此刻货币为物权货币,没有系统性的借贷压力。  这就解释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想失败的原因,即他的货币没有考虑其债务性。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短期看,为非中性,长期看为中性,问题是长期是由短期构成的,允诺明天会更好,但今晚就死了,这样的明天有什么意义?在这里,或许我们能更好地体味凯恩斯的话:未来,我们都是要死的。长期的中性虚无缥缈,短期的非中性必须要解决。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zx/2893.shtml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非中性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