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清朝两个在外敌兵临一个梁思成毁了北京城城下逃跑的皇帝,并写出战争的名称

历史试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清那些年(一){皇帝篇}
【宋航讲清史系列电子书①】
壹、&&&&&&&&&&&&&&&&&&&&&&&&
满族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中华一共56个民族,除汉族之外,人口最多的就是满族。满族在清朝时是统治者,人口大规模的繁衍。而奠定这一切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说努尔哈赤之前,先说说满族的历史。
早在4000多年前,满这个民族叫肃慎。《左传》、《史记》等史书都有关于肃慎人活动的记载。肃慎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前往西周国都进贡弓箭。
汉朝时期,这个民族叫邑娄,邑娄人属于汉朝的属国夫余国的统治。邑娄也反抗过夫余国。到了曹魏时期,邑娄人臣服了曹魏政权。
南北朝时期,这个民族叫勿吉。勿吉是"森林"的意思。勿吉与南北朝的各个政权都保持着联系,保持着朝贡关系。
隋唐时期,这个民族叫靺鞨。靺鞨民族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即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政权,渤海政权是唐朝的属国。渤海政权历时228年,传15帝。后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灭。后来的满族是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
辽朝时期,这个民族叫女真。辽朝的建立者是契丹族。契丹人压迫女真人。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4年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黑龙江阿城称帝,建立了金政权。公元1123年,完颜阿骨打病逝在伐辽的途中,继位者是他的弟弟完颜晟。完颜晟于公元1125年灭辽朝。1127年灭北宋,形成了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公元1234年,金朝被蒙古所灭。金朝政权灭亡之后,女真族开始纷乱。金朝之后是元朝,元朝之后是明朝。
女真族在明朝时期主要分散在五个地区。即建州、长白山、海西、东海、黑龙江。每个地区都有很多部落。
   建州: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哲陈部、懂鄂部、王甲部。
   长白山:讷殷部。朱舍里部、鸭绿江部。
   东海:渥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
   海西:叶赫、乌拉、辉发、哈达。
   黑龙江: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呼尔哈部。
   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被合称为"野人"女真。
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人。建州又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统称建州三卫。那么建州三卫是怎么分的?这就要从努尔哈赤的家世说起了
所以,下面;我讲 第二个小题目(二、太祖家世)
先来看一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旧满洲档》,而后又编修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里。这个故事说:
有三个仙女,从天而降,到长白山布尔瑚里湖沐浴。这三个仙女的名字叫恩古伦,正古伦,佛古伦。一只神鹊把一枚朱果放在了佛古伦的衣服上,神鹊完成使命就飞走了。三个仙女沐浴之后上了岸,这个三仙女佛古伦看到衣服上的这一枚朱果,就给吃了,吃完之后就怀孕了,无法升天,恩古伦和正古伦就先升天了。佛古伦生下了一个男孩,佛古伦给这个男孩起名字叫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生下来就会说话,相貌奇异。佛古伦对布库里雍顺说:“你生下来就是评定乱世的,你去治理吧。”后来布库里雍顺被人们拥立为国主,定居在斡朵里城,满洲从此开始。布库里雍顺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始祖。
神话故事自然不可信。清人写这个神话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爱新觉罗家族的高贵。
史料最早由记载的是努尔哈赤六世祖蒙哥贴木尔。蒙哥贴木尔居住在斡朵里城(今黑龙江依兰县马大村)。这是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到了明初洪武(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年间,蒙哥贴木尔把部落迁到斡木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女真人阿哈出到南京向永乐皇帝"朝贡"。同年永乐皇帝封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
  永乐皇帝封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之后,又派人到斡木河去招抚蒙哥贴木尔。蒙哥贴木尔受到明朝招抚之后,随明廷使者到南京,永乐皇帝赏赐给蒙哥贴木尔很多珍贵的物品。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蒙哥贴木尔把部落从斡木河迁到凤州。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永乐皇帝封蒙哥贴木尔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蒙哥贴木尔随永乐皇帝征蒙古,战争结束后,蒙哥贴木尔随永乐皇帝回到北京。这时辽东地区已经遭受到蒙古鞑靼部的骚扰,蒙哥贴木尔担心自己的部落被骚扰,又把自己的部落迁回到了斡木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蒙哥贴木尔在"斡木河之变"中被杀,被杀的还有蒙哥贴木尔的长子权豆,次子董山被俘虏。蒙哥贴木尔的弟弟凡察做了建州左卫指挥使。指挥使得有大印阿,这样才能承认你是指挥使。但是指挥使的大印不见了。明朝的宣德皇帝就给凡察新刻了个大印,让凡察来掌建州左卫。后来董山被赎出,原来建州左卫的大印找到了。于是叔侄二人纷争,到底是谁来掌建州左卫。官司到了明朝皇帝那里,这时候明朝的皇帝是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皇帝朱祁镇就把建州左卫又分了个建州右卫。董山来做建州左卫指挥使。凡察来做建州右卫指挥使。后来的努尔哈赤就是出生在建州左卫。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董山把自己的部落迁到苏克素浒河,从此建州女真人重新聚集在一起。
  建州女真人重新聚集在一起,明朝不干了。明朝对建州女真"分其枝,离其势"。把他们部落分隔开,势力分隔开,让他们互相长期的仇杀。明朝认为这样可以中原安定。
董山反抗,在明朝辽东地区抢掠耕牛、衣物、人口,给辽东人民带来了灾难。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董山被明廷杀害了。建州女真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此女真族没有了安定。
下面我讲,第三个小题目 --- ( 三、父祖蒙难)
努尔哈赤含恨起兵的原因是父祖蒙难,在"古勒寨事件"中被屠杀。讲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蒙难必须要从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这个人说起王杲死后,儿子阿台驻古勒寨。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二月,李成梁与阿台进行"古勒寨之役",李成梁久攻古勒寨不下,大怒,要杀了尼堪外兰。那么尼堪外兰是什么人?
尼堪外兰是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李成梁利用尼堪外兰来控制女真族。也就是说,尼堪外兰是李成梁的傀儡。
李成梁要杀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害怕了,就想了一计,到古勒寨大喊:"来兵哪有班师回朝之理?李太师有令,谁要杀了阿台打开城门谁可以做城主。城里有个叛将,相信了尼堪外兰的鬼话。杀了阿台,打开了城门。明军进城后,李成梁下令屠城。此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祖父绝昌安正在城里,原本是要劝阿台投降的,没想到被屠杀。努尔哈赤听闻父祖蒙难的噩耗,悲痛欲绝。他问明朝边吏"我父祖何故被害?你们与我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吗?你们如何解释?"明朝派遣使者说"非有意也,误尔"。明朝给努尔哈赤三十道敕书,三十匹马,一个都督敕书。又封努尔哈赤做了建州左卫指挥使。明朝以为了事了,但是努尔哈赤把这个仇恨记在了心里。早晚有一天,努尔哈赤会对大明王朝开火的。但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实力还是不够。因此,努尔哈赤首先要做的是同一女真各部,实力壮大,再对大明王朝开火。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以祖父留下来的"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进攻图伦城,尼堪外兰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甲版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6年),努尔哈赤派斋萨斩杀尼堪外兰,斋萨把尼堪外兰的首级献给努尔哈赤。从大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这44年的时间是努尔哈赤的戎马生涯。
1、& 统一建州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努尔哈赤灭了建州董鄂部。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努尔哈赤收服建州苏克素浒河部。万历十四年攻克浑河部。万历十五年正月,努尔哈赤修建费阿拉城(又叫佛阿拉)。地点在烟筒山下。六月,努尔哈赤称王,立法制。同年又攻克哲陈部。万历十六年攻克王甲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又马不停蹄的进攻长白山女真。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攻克鸭绿江部。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努尔哈赤与九部联军进行的"古勒山大战"。下面我就来描述下这场战争。
2.古勒山之战。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叶赫贝勒派人到建州去向努尔哈赤要土地,努尔哈赤不给,叶赫两贝勒招集辉发、哈达贝勒商讨,三位贝勒各派使者到建州去,努尔哈赤接待了三部的使者,但是土地努尔哈赤坚决不给。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六月,海西女真扈伦四部联合军队向努尔哈赤的户布察寨进攻,结果打败而归。
  同年九月,叶赫部又联合了其它八个部落,组成了九布联军,进攻建州。当九部联军打来的时候,努尔哈赤正在睡觉呢,他的妻子叫醒他,说:"你是害怕了还是方寸乱了?敌人都打来了你怎么还睡觉呢?努尔哈赤说到:"我要是害怕了,方寸乱了,我能睡的着吗?以前我整天担心他们来打我,现在他们来了我就不担心了。"说完又睡了。第二天早上,努尔哈赤吃完早饭,率领诸贝勒祭堂子,然后统率兵马出征。
"古勒山战役"的结果为叶赫贝勒布寨被杀,乌拉贝勒满太的弟弟布占泰被俘虏,努尔哈赤以少胜多,战胜了九部联军
3、统一长白山地区
同年十月,努尔哈赤灭掉了长白山女真的朱舍里部。闰十一月,努尔哈赤向讷殷部发兵,围攻三月而下。至此,努尔哈赤统一了长白山女真。下一个目标是进攻海西女真。
4、统一海西
海西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当时叫海西江流域,因流域而得名。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统兵征哈达,生擒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后杀之。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灭了哈达部。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努尔哈赤灭了辉发部,辉发贝勒拜音达里被杀。下一个目标,乌拉部。
  被努尔哈赤俘虏的布占泰在建州待了三年的时间,然后努尔哈赤把他放回乌拉部。努尔哈赤曾把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和自己的四女儿嫁给了布占泰。哥哥满太死后,努尔哈赤扶植布占泰做了乌拉贝勒。布占泰不但不感谢努尔哈赤,而且还和建州争雄。因此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乌拉与建州进行了"乌碣岩大战",结果乌拉兵败,实力被削弱。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努尔哈赤听说自己的女儿被布占泰虐待,以此为借口亲自统兵征乌拉。建州兵放火烧庄,尽焚粮食,布占泰求饶,努尔哈赤斥责布占泰,然后带着女儿回建州去。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努尔哈赤再次征乌拉,至此乌拉灭亡。
  叶赫部是在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后才灭掉的,努尔哈赤灭叶赫往后再说。
  努尔哈赤只统一了"野人"女真的主要部分。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时期,又将整个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部落统一起来。
五、创建满文
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创建了女真文字,金朝灭亡后,经元、明两朝。明朝中叶,女真文字已经失传,努尔哈赤时期是借用蒙古文字,后来努尔哈赤让额尔德昵和噶盖来创制满文,他们不会阿,怎么半?就借用蒙古文字来创制满文。努尔哈赤时期创建的满文叫老满文,或者叫无圈点满文。皇太极时期改进满文,叫新满文,也叫有圈点满文。
满文是拼音文字,由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10个特定字母。
满文的创建是满族发展史上一块里程碑,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现在许多清史专家都懂满文,不懂满文就无法很好地研究清初的历史。因为清初的历史挡按都是用满文记载的。
六、创建八旗
创建八旗是努尔哈赤的又一大历史功绩。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通过女真族的狩猎形式创建了四个旗:黄旗、白旗、蓝旗、红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又创建了四个旗,第一次创建的叫"正",后创建的叫"镶"。就是给黄、白、蓝三旗镶个红边,红旗镶个白边。这就是八旗,也叫满洲八旗。皇太极即位后,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实际是二十四旗,统称八旗。
八旗是分等级的,最高一等叫牛录,每一个牛录设一个额真(汉语首领)。第二等叫甲喇,第三等叫固山。在努尔哈赤建旗之初,八旗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明天启元年即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攻陷了沈阳和辽阳,后金并迁都辽阳,从此旗人和百姓分开居住。八旗不仅是军事制度,还是行政制度、经济制度等。
七、建立后金
除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海西女真叶赫部以外,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女真族。(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完全臣服于皇太极时期)努尔哈赤的羽翼丰满了,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定年号为天命,即天命元年。
  努尔哈赤被称之为"聪睿汗"也叫"天命汗"。努尔哈赤有了自己的政权基地,下一步就是要对大明王朝进行挑战了。
八、分庭抗礼
1."七大恨"告天
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后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对大臣贝勒说"我意已绝,今年必征讨大明国。"四月"七大很"告天。"七大恨"就是努尔哈赤进攻明朝的七个理由。
一条说是父亲、祖父被害。二、三条说的是明朝侵压女真人,杀死女真人的不满。四、六、七条说的是明朝偏袒哈达、叶赫部队不满。努尔哈赤在"七大很"告天之后,就是开始了对明朝的进攻
2.进攻抚顺
努尔哈赤打抚顺时,用来"里应外合"一计。努尔哈赤让一批女真人先化妆成商人到抚顺城里进行贸易,当后金军打到抚顺城下时,化妆成商人的女真人与后金八旗大军里应外合拿下了抚顺城,抚顺守将李永芳向后金跪地剃发投降。
3.攻占清河
抚顺之役后,同年七月,后金军进攻清河,清河守将邹贤中箭而死。后金军占领清河后,屠杀清河300屯民,留一名汉人,并将双耳割下,让此人给明朝庭送信,信中表明:你们明朝认为我打你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向我们金国进贡,以图息事。没道理我们定期在战。明与后金的大战一触即发.
4.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明万历皇帝决定发兵讨伐后金,一举歼灭后金政权。明朝庭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号称四十七万,向河图阿拉进犯。在这十二万的大军里,不仅有明朝的军队,还有叶赫迪军队,朝鲜的军队。明朝庭一杨镐为辽东经略,又调集了七位总兵,王宣、杜松、赵梦麟、马琳、李如柏、刘挺等七人,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西路主将杜松、北路主将马林、东路主将刘挺、南路主主将李如柏。
先说西路。西路是被后金军第一个击破的,主讲杜松,还有总兵赵梦麟、王宣统兵2万进攻赫图阿拉。杜松率领的军队前后遭到了后金军的伏击,被迫一分为二。一部分在萨尔浒大营,另一部分兵在吉林崖。努尔哈赤先集中兵力拿下了萨尔浒明军大营,然后又向吉林崖进攻。杜松、王宣、赵梦麟战死,努尔哈赤打完西路又大北路。
北路主将马林,马林得到杜松的败报后,把军队一分为三,形成了一个"品"字行。一部分由龚念遂统帅,一部分由马林统帅,另一部分由潘宗颜统帅。后金军先拿下了龚念遂对阵营,又集中兵力打马林的军营。马林对后金军放炮,一个炮弹打了出去,另一个炮弹还没等再装呢,后金的骑兵就冲上来了,马林这个营明军全部战死,马琳只带着数十人逃跑了。后金军又把潘宗颜的阵营攻破了。后金军打完打完北路又打东路。
东路主将刘挺,刘挺会同朝鲜国元帅统领1300余人进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把俘虏杜松军队的衣服剥下来让后金军穿上,在派人冒充明军拿着旗帜到刘挺那儿,说:"杜松马上就要打赫图阿拉了,让你快进军夹击。刘挺说:"我和杜松有约定是放炮为号。"后金的人说:"放炮来不及了。"努尔哈赤得知这个消息后,用杜松的炮给个信号,表示快到赫图阿拉了。刘挺就很着急的往前走,后金军有的穿着杜松军队的衣服混在里面。就在刘挺出兵往前走的时候,突然后金军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击败了东路的明军。刘挺的脸也被劈下去一半,战死。朝鲜的军队也投降的后金。接下来就只剩下南路了。
辽东经略杨镐得到东路的败报后,让李如柏的南路大军撤退。在李如柏撤军的途中遭到了后金军的夹击,这样四路大军全部丧失,后金以少胜多,取得了萨尔浒大战的胜利。
5.& 攻占开铁
努尔哈赤想打叶赫,叶赫中间还隔着开原和铁岭呢,想打叶和必须经过开原和铁岭。所以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战之后,选择了打开原和铁岭。努尔哈赤发兵先打开原,用"里应外和"计策打下开原,总兵马林被杀。接下来打铁岭,铁岭城里的一个参将打开城门,后金军冲了进去,占领了铁岭。还是"里应外合"的计策。
6.吞并叶赫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天命汗努尔哈赤一共打了四场仗。三月萨尔浒大战、六月打开原、七月打铁岭、八月打叶赫。
天命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后金军兵临叶赫城下,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统兵出城抵抗后金大军的进攻。后金军与叶赫军打斗时,叶赫贝勒见势不能敌,马上收兵,入城坚守。后金军四面围城,并攻占了叶赫内城。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劝金台石投降,金台石不降,一共三次拒降。金台石点火自焚,但没烧死。后金军把金台石俘虏了,后把金台石杀了。
后金大贝勒代善向布扬古做了降后不杀的保证,代善自饮誓酒半杯,另一半给布扬古。但努尔哈赤以跪拜礼节不恭为由处死布扬古。从此努尔哈赤统一了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下一步努尔哈赤要进兵辽沈了。
九、进犯辽沈
1.一下沈阳
努尔哈赤打完叶赫后,又马上要打沈阳。李永芳劝阻了努尔哈赤,因为这个时候辽东经略是熊廷弼。,他是不好对付的。熊廷弼刚被撤掉,换了个袁应泰,努尔哈赤马上打沈阳,事在明天启元年即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
从军事上来说,后金军善于野战争锋,而明朝善于屏坚城。守沈阳的总兵叫贺世贤,他中了努尔哈赤"诱敌出城"之计,贺世贤统兵出城迎敌,后金军撤,贺世贤就追。后金军退到了一定时候,突然后金军四面包围贺世贤的兵,贺世贤中箭身亡。最后后金军还是"里应外合"拿下了沈阳城。
2.再取辽阳
努尔哈赤打完沈阳后,又率领六万大军进攻辽阳。最后后金军仍然是"里应外合"拿下辽阳。后金打沈阳和辽阳两座城市一共用了九天的时间。
3.迁都辽阳
努尔哈赤打完辽阳之后,并将自己的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迁都呢?我想原因有二,其一:如果后金军撤退了,那么明朝的百姓回来了,官兵也回来了,那么沈阳和辽阳不是白打了吗?其二:辽阳市明朝辽东的首府,后金迁都辽阳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好处,能更好的控制辽东地区。所以后金要迁都辽阳。这也意味着女真族由牧猎经济发展到农耕经济。
4.夺取广义
(在此解释一下&&
"广"指广宁,"义"指义州)
明天启二年即后金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正月,天命汗努尔哈赤率领诸大臣、贝勒、八旗大军离开辽阳,向西挺进,直扑广宁。
先在西平激战,后金军取得了胜利,下面的广宁城打开城门向努尔哈赤投降。努尔哈赤打下了明朝这么多座城市,唯有广宁一城是主动开门迎降的。后金占领广宁后,又攻占了义州,大贝勒代善杀义州汉民三千余人。
5.迁都沈阳
后金迁都沈阳是在明天启五年、即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
  努尔哈赤决定都城由辽阳迁都沈阳时,贝勒、大臣都不同意。努尔哈赤和他们讲道理,迁到沈阳政治的好处、交通的好处、文化的好处、经济的好处等等。贝勒、大臣还是反对。努尔哈赤很生气,自己带着几个人就到了沈阳。大臣、贝勒只好去沈阳。从此,后金--(大清)定都沈阳。
十、宁远兵败
明天启六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统帅后金八旗大军来到宁远城下,宁远守将袁崇焕已从澳门购进新的红衣大炮于宁远城上。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下令开始攻宁远城,不克。正月二十五日,后金继续进攻宁远,还是不克。明军不断发射西洋大炮轰击。后金军死伤一片。最后努尔哈赤自己也被大炮打伤。
努尔哈赤被大炮打伤一事,清史上没有记载,因为着犯了大忌讳。明史方面说有一个"大头目"被炮打伤。这个"大头目"不是后金的贝勒们。因为历史上没有记载后金的贝勒们被打伤。这个"大头目"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被后金军用被裹着离开了宁远战场。宁远大战,历时4天,后金以失败告终。
十一、郁郁而终
努尔哈赤的死因也是清宫疑案之一。下面是我对努尔哈赤死因的分析。
努尔哈赤的死因是抑郁症加上恶疮."抑郁症"是努尔哈赤心中发闷,总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在袁崇焕的手下。这是努尔哈赤从25岁起兵以来败的最惨的一次。他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恶疮"是努尔哈赤被大炮打伤的伤口恶化了。双重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了一代英杰天命大汗努尔哈赤的死亡。
   努尔哈赤死了以后,被他的儿子皇太极追封庙号为清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
  努尔哈赤是杰出的帝王,杰出的军事家、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英明和业绩将在中华历史的典册中与世长存。
十二 、 评价与总结
努尔哈赤完成了由小生产者向大封建主的蜕变“经始大业,造创帝基,”成为大清帝国的创业者和奠基人。后金就是在他手中一步步炼成了一块足赤黄金。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太祖 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四贝勒。&
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 。其母为叶赫那拉.孟古
。在皇太极12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 。20岁开始带兵打仗
。35岁登极,做了后金大汗 。他开疆扩土,奠定了中国东北的版图 。是继
努尔哈赤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帝王和军事家 。
皇太极是正常继位还是篡夺汗位,至今说法不一 。我可以肯定的说
努尔哈赤在临死之前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 。皇太极是和兄弟争夺中胜出的
。皇太极即不是篡位,也不是正常继位 。
努尔哈赤在称王的时候,立长子储英为储君 。后来 努尔哈赤把储英给处死了
。在 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后,除
努尔哈赤外,地位较高的是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可以说四个人是暗争储位 。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 努尔哈赤的一个小福晋德因泽告诉
努尔哈赤一个秘密:大福晋给大贝勒代善送饭,代善接受了,并吃了
。大福晋又给四贝勒皇太极送饭,皇太极接受了,但没有吃 。大福晋与代善俩人经常眉来眼去的,关系暧昧
。 努尔哈赤就派人调查此事,结果属实, 努尔哈赤便与大福晋离异
。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皇太极让德因泽告的秘 。从此打贝勒代善的名声很臭
。一个名声很臭的人有资格继承汗位吗?回答,当然是---NO
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就更没戏啦!---阿敏可以回家偷菜去了!哪凉快,哪呆着去,拜拜
再见 不联系!
最后说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的母亲得罪了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要处死莽古尔泰的母亲 。谁来杀?就是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亲手杀了自己的妈妈,这样的人当个了领兵打仗的将军是可以的 。做为一国之君人品是不够格的
。所以没有能力争夺汗位 。---简单的说&
莽古尔泰 就是一畜生
这样的人渣继承汗位;不管你放不放心,反正我是不放心;努尔哈赤更不放心
还有种说法,是说 努尔哈赤临死前,有意让多尔衮继位,这种说法我认为绝对不可能是真的
。但多尔衮、和他的同胞哥哥阿济格、同胞弟弟多铎的确有资格继承汗位的 。因为他们的母亲是
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皇太极假传 努尔哈赤的遗诏,说让大妃阿巴亥殉葬 。逼迫阿巴亥上吊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大妃阿巴亥是被弓弦勒死的 。总之是死在了皇太极的手里
。这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4岁
。(都是虚岁)所以这三个人也没有能力继位了
。--老妈都被整死了,几个小娃子--无视! 秒杀!
皇太极在争夺汗位中胜出,最终继承了汗位 。次(公元1627年)改元 为
天聪元年 。
二、建号称帝
1、更改族名
皇太极在位时期,重新整合了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此时的女真族已统一
。还融合了大量的汉族人、蒙古人、锡伯人、朝鲜人等
。为此,皇太极于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十月,发布单诏书: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
。夫诸申之号,仍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 。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
。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
从此,满洲族名正式出现在中华历史的典冊之上 。---(人多了,难当家啊!
叫都不好叫,给你们起个新名字吧----满族)
2、建立大清
后金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八月,皇太极派弟弟多尔衮远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大汗的儿子额哲与妻子苏太太后交出玉玺,向后金投降
。多尔衮回到沈阳,就把玉玺交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很高兴,于次年(公元1636年)四月,改称谓"大汗"为"皇帝"、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拿到稀世珍宝,地位 不提高,对不起爹妈;对不起上苍;对不起臣民)
三、崇德帝的后宫
在举行登极大典的同时,我们的皇哥 也没忘了 那些MM们
于是乎册封了"一后四妃" 。
皇太极的后宫 有两个特点&
一、都是蒙古人,二、都姓博尔济吉特氏 (这充分说明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盛产美女!)
这五位 MM 何许人也? 下面鄙人将一一解开
1.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
2.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
3.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那木钟
4.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繰(这二位以前是林丹汗的后妃。皇太极狠啊!林哥的地盘他要了
林哥的MM他也要了)5.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15岁嫁给皇太极
。和皇太极生有三个女儿,即皇二女、皇三女、皇八女,没有儿子
。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病逝,享年50岁 。
关雎宫宸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 。26岁嫁给皇太极
。与皇太极生有一子,即皇八子 。不满周岁因病夭折
。于清崇德六年即明崇祯14年(公元1641年)病逝,年仅33岁
麟趾宫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那木钟 。原蒙古察哈尔部林丹大汗的福晋
。蒙古察哈尔部降后金,皇太极随即将她纳入后宫,与皇太极生有一子博穆博果尔 。这个人后面会说到
。那木钟死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 。
  衍庆宫淑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繰,也曾是蒙古察哈尔部林丹大汗的福晋
。后金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八月,多尔衮统帅后金大军征蒙古,她携部众降后金
。不久,被皇太极纳娶 。
皇太极并不止这五个老婆,还有很多(你觉得皇太极那样身份的人,老婆少得了?),只不过那些没有名分,有名分的就这五个
。皇太极是很明显的满蒙联姻 。满蒙联姻并不是从皇太极时期开始的,而是从 努尔哈赤时期开始的
下面讲&& 四、两征朝鲜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正月,这个时候皇太极刚刚继承大位
。他派二贝勒阿敏东征朝鲜,同年三月,后金与朝鲜定下了"兄弟之盟".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四月,朝鲜使臣参加皇太极的登极大典,大臣们都给皇太极下跪,朝鲜使臣就是不跪,双方撕扯,朝鲜使臣仍不屈服,使臣的衣服都撕扯破了,还是不拜,使臣一气之下走了
。因为此事,皇太极于同年十二月亲率大军过来鸭绿江直逼京师汉城
。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又率领大军到了南汉山城,次年二月,李倧请降,并与清朝签订"君臣之约"
。清政府得到了朝鲜的供应物资,同样解除了东顾之忧 。
(要我说,皇太极两征朝鲜 是朝鲜自己作死)
(好好的兄弟,不做 非要装大,弄到最后
成了小弟了;皇太极说“朝鲜,来,给爷跪一个”朝鲜“跪你妹!明朝才是
我大哥!我就不跪你!你来咬我啊!”皇太极说“好走咱大伙咬他去 ,旺旺”)
(结果,装大没成,还被胖揍一顿& 值吗?)
下面,我讲& 五、三征蒙古
皇太极于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亲率大军,首次进攻蒙古察哈尔部
。后金大获全胜,俘虏了11000余人
。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皇太极二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滩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命弟弟多尔衮率领军队第三次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大汗继承人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后金,并且献上玉玺投降
。从此广阔的漠南蒙古归于清朝统治。
下面讲 六、五进中原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想再和明朝较量一下,于是皇太极率领后金大军绕道蒙古,进攻北京
。此时,明边关大将袁崇焕派兵三次阻截后金大军 。一截遵化,总兵赵率教阵亡,遵化失守
。二截蓟州、三截通州,明军均遭到失败 。皇太极攻陷了关内四城
。此时袁崇焕从宁远亲点九千骑兵火速往北京赶,比皇太极早到一天
。皇太极到达北京后,与明军的将领满桂进行了德胜门之战
。满桂率领明军与后金军厮杀成一团,城上的明军放炮,误伤了满桂的军队,满桂也负伤了 。明军失败
。德胜门之战的同一天,广渠门也发生激战
。广渠门是袁崇焕与后金军进行的交战,在这场战争中,后金的一个兵拿刀砍向袁崇焕,袁崇焕手下的一个人叫袁升高,拿刀给隔开了
。广渠门之战,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得到了胜利
。广渠门之战结束后,明朝的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袁崇焕,崇祯皇帝拿了一件貂皮大衣给袁崇焕披上
。袁崇焕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军队可以进城休息
。崇祯皇帝说"一兵一卒都不许进,你袁崇焕也不许进
。(--崇祯的智商肿么了?降低了?肿么了?在袁崇焕这么牛掰的将领面前犯横
等于找死啊这是)
 袁崇焕在平台被召见之后,又与后金军进行了左安门之战,结果后金军在北京第二次败给袁崇焕
。皇太极撤军后,一个汉官范文程给皇太极出一个主意,就是设反间计,除袁崇焕
。----打不过你;我不理你!你牛掰, 俺害你 爱咋咋地!
后金军抓住了明朝的两个太监,关在了一间屋子里,然后皇太极派两个汉官,一个叫鲍承先,另一个叫高鸿中,到关押太监隔壁的屋子里说话,故意给太***,一个人说"跟你说件事儿,你可千万千万别和任何人说
。今天上午,袁崇焕派来的人和皇太极交谈了好长时间,听说袁崇焕投降我们金国了
。还要把北京城让出来"第二天皇太极就把两个太监放了,这两个太监回去就把听到的告诉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相信了,并且以"议军饷"为名,召袁崇焕到平台
。这时城门已经关闭,城上掉下来一个筐篮,袁崇焕坐在筐里到了平台上,崇祯皇帝坐在那里,下 令将袁崇焕逮捕入狱
。(第二年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
  袁崇焕手下有一个将领叫祖大寿,祖大寿听说袁崇焕入狱,领兵出走,离开北京到山海关
。崇祯皇帝希望祖大寿能回到北京来抗敌,这时侯,崇祯皇帝还得求袁崇焕,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信中是让祖大寿回来抗敌的
。崇祯皇帝派人到山海关给祖大寿送去,这时候,祖大寿八十岁了老母也在军里面,他的母亲就劝祖大寿回去抗敌,这样会把袁督师救出来
。祖大寿是个孝子,听力母亲的话,回去抗敌 。祖大寿把后金军进攻北京时,攻陷的关内四城收复了
  之后,后金军又发动了永定门之战,总兵满桂等人战死,但后金军也死伤惨重,没能攻破城门
。这是皇太极第一次率军打北京,就这样结束了 。
2. 二进中原&&
这次 进兵 主要目的 三个字&
两个字来说的话& 掳掠
皇太极于明崇祯九年即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亲率大军第二次进入中原,蹂躏宣府、大同一带,主要是抢掠,来缓和后金因为粮食问题闹成的灾荒
。这次规模比较小 。---- (大明的人民都是好人啊! 借我点粮食后金没吃的了
100年以后“还给你们”)
3.三进中原,绕道京畿
崇祯九年即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崇祯九年即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突破长城,进入中原,这次没打北京,是绕道京畿,在北京附近绕了一圈,打了一圈,抢了一圈
(贯彻落实 打砸抢精神)。有的明朝官员投降了皇太极,有的明朝官员跟着清军走,清军停我也停,就是不打
。清军撤退时,这个官员郁闷而终 。
4.四进中原,高阳悲歌
明崇祯十一年即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皇太极第四次亲率大军突破长城,入侵中原,此役清军打到了高阳
。原大学士、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已退休回家
。他就高阳人,知道清军打来了,亲自组织军民对抗,但寡不敌众,高阳城破,孙承宗被清军俘虏
。清军劝承宗投降,孙承宗坚决不降,最后自缢而死,年76岁
5.五进中原
明崇祯十五年即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十月,皇太极派他的弟弟阿巴泰率领大军入侵中原,进攻三河、宝坻,在沿着运河打临清,然后回过头来再打潍县
。明巡抚张尔忠牺牲 。大学士周延儒向崇祯皇帝谎报军情,被崇祯皇帝赐以自尽
。此役,清军攻陷明朝88座城镇 。
七、关外三战
1.宁锦大战
明天启七年即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极发动了宁锦大战
。"宁"指宁远,"锦"指 锦州
。皇太极先打 锦州 。
皇太极的军队到了锦州 就把 锦州城给围起来,
锦州的守将叫赵率教,皇太极想把曾经明朝投降后金的400人送到
锦州里,赵率教拒不接纳,以免有奸细混进城里
。赵率教首先向后金提出了议和,赵率教派明朝的两个官员从城上顺着绳子下来,到后金军营里,向后金提出了议和,皇太极强硬的说"要么就以城降,要么就打"皇太极给率教回信称"今或以城降,或以礼议和"信带回去,不见回复
。皇太极下令攻城 。 锦州激战,终于爆发 。
  后金军架云梯,竖盾牌 。但不好使 。明军城上有大炮,一炮下去后金军人仰马翻
。在一炮下去后金军在人仰马翻 。皇太极见死伤惨重,下令撤军五里 。皇太极派人到沈阳班援兵
。 锦州城里的赵率教也等待着援兵
  皇太极在等待援兵同时,也派使者三次到 锦州城下劝降
。赵率教喊话"城可攻,不可说也"皇太极在发劝降书信,用箭射到城里,连射数封,城里都没有回应
。当沈阳的援兵到达 锦州时,皇太极整理军队,把军队一分为二 。一部分继续留在
锦州,另一部分专攻宁远 。
  皇太极统军到达宁远后,就把宁远围了起来
。皇太极要冲锋陷阵,被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拦住 。皇太极对着三位贝勒怒道:
  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 锦州,又未克
。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
  皇太极说完,自己冲锋陷阵&
。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见大汗都往前冲了&
。没有办法,这三个贝勒也随着皇太极往前冲&
。这三个贝勒连盔甲都来不及穿&
。宁远守将袁崇焕亲自站在城上指挥,激励将士,对后金军发射大炮&
。后金军在宁远激战再次失败&
。皇太极又接到了&
锦州的败报,又回过头来在打& 锦州&
  皇太极率军回到&
锦州后,与原来围困& 锦州的军队会合&
。后金军绕着&
锦州城走了一圈,一面走一面呐喊示威,但这是在五里之外,怕城上的大炮开火&
。后金是老办法强攻城 。城上依然用大炮 。后金军死伤惨重,尸横遍野
。后金再次战败 。宁锦大战大小数十战 。后金以失败告终 。皇太极从
锦州撤军,至小凌河,毁坏明君工事 。至大凌河城,毁坏城墙 。然后回沈阳去了
2.大凌河之战
皇太极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明朝有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清朝叫红衣大炮,因为清朝避讳"夷"字)而我们没有
。所以后金加紧研制红衣大炮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红衣大炮研制成功
。同年皇太极率军把40门红衣大炮运到大凌河城,进行攻击 。因此大凌河城之战爆发
(我有大炮 我怕谁?有了大炮 打遍天下无敌手,老子天下第一! 先对你
大凌河城 点几炮 给你看看爷 多牛掰)
大凌河城之战皇太极打胜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皇太极没有感觉到什么成就,但是皇太极不是很嗨皮
这是肿么了?
其一:大凌河城的守将祖大寿,皇太极招降了祖大寿,后来祖大寿又叛逃了
(这充分说明一个真理,叛徒可耻& 叛徒也无敌啊!
其二:打下了大凌河城,城毁了,没得到城 。(这跟没打 有啥区别?还浪费火药)
其三:收了不少小弟,这一做大还得管吃管住,更何况后金这时候,自己还为吃饭发愁呢(后金此时缺粮食)
。3.松锦大战
明崇祯十三年即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皇太极发兵 锦州,清军包围了
锦州城,进行围城打援 。守将就是祖大寿 。祖大寿多次突围都遭到失败 。
锦州城里的人没有粮食,马没有草料 。人把马杀了吃马肉
。祖大寿发文书向崇祯皇帝告急,崇祯皇帝派 洪承畴为总督,给
洪承畴八个总兵,十三万大军前去救援 锦州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 洪承畴率军到了松山,在松山于清军交战,清军连连失利
。这时候的皇太极回沈阳老,败报传到沈阳,皇太极带着病赶到松山
。史书上说皇太极的鼻子流血不止,用碗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松山与
洪承畴交战,松山激战历时十天,明军大败,清军获胜,
洪承畴被困到城里,松山副将夏承德不甘坐以待毙,派人密约降清,许诺为内应 。清军应约攻城,松山陷落
。次日早晨,夏承德率部擒得 洪承畴等人 。
洪承畴等人,被清军送到沈阳,松山被夷为平地 。
皇太极打完松山又打 锦州,祖大寿再次向皇太极投降
。松锦大战历时两年,以明军失败,清军获胜告终 。
八、彦演降清
(注,洪承畴 字 彦演)
在野史上说庄妃(就是孝庄)用美色劝降了 洪承畴 。这是野史上说的,绝对不能信
。那么肿么就不能信了呢?
下面 我简单分析下& 为什么不能信
庄妃是蒙古人,说蒙古语 。嫁给皇太极后,又学习满语,孝庄懂蒙古语和满语,唯独不懂汉语
洪承畴是汉人,说汉语,不懂满语也不懂蒙古语,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身边也不能有翻译,有翻译庄妃也不能用美色
。因此,说庄妃用美色劝降 洪承畴是子虚乌有的 。那么
洪承畴是怎么降清的呢?这是一个细节 。----(你见过 色诱
别人 还带翻译的吗? 带翻译干嘛? 纪录啊? 不会吧?)
事实是 这样的
皇太极派身边的汉官范文程去劝降 洪承畴, 洪承畴坚决不降
。这时房梁上的土落到了 洪承畴的衣服上, 洪承畴给拍掉了
。范文程把这个细节都看在了眼里,回去就对皇太极说了 。范文程又说:
洪承畴这么爱惜自己的衣服,何况是生命呢?于是皇太极亲自去找 洪承畴,什么话也没说,就把自己的衣服给降
洪承畴披上了 。从此 洪承畴降清 。降
洪承畴为后来的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有人说 这个主意 是庄妃出的)
松锦败报传到北京,却说总督 洪承畴为国牺牲了 。崇祯皇帝为
洪承畴设坛祭奠 。最高的荣誉是十六坛 。崇祯皇帝为 洪承畴设的就是十六坛
。一坛一坛的祭奠 。祭奠到第九坛的时候,又传来了消息,说 洪承畴跟崇德大哥混了,不爱崇祯了!
崇祯帝无地自容啊!尴尬啊!
爱国的袁崇焕,崇祯皇帝当叛国的处死;叛国的 洪承畴,崇祯皇帝当爱国的祭奠
。这跟白痴有什么区别?
下面讲  九、太宗之死
明崇祯十六年即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晚,崇德帝皇太极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
。死因至今是迷
。据《清史稿.太宗本纪》载"是夕,亥时,无疾崩"什么意思?就是"无疾而终"
。皇太极死后,葬于清昭陵(沈阳北陵)庙号清太宗,谥号文皇帝 。皇太极想入主中原的愿望破灭了
。这就由他的弟弟多尔衮和儿子顺治帝福临来完成 。
十、评价、总结
皇太极在位仅17年,却为大清王朝预备下了百年的基业;为大清帝国 定鼎北京、入主中原
打下了坚实基础。堪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异同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我想用20个字 来简洁的概括一下 皇太极的一生:
内修文治、外张军威、征服朝鲜、降服蒙古、逐鹿中原。
叄、顺治帝
顺治帝名爱新觉罗.
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其母是庄妃(孝庄)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顺治皇帝是大清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皇帝少年的命运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第一:大清皇位,从天降临。第二:大清入关,从天降临。顺治帝祖父努尔哈赤在为十一年没有入主中原。顺治帝父亲清太宗皇太极在位十七年,也没有入主中原。顺帝第福临刚刚登极一年,大清就入关了。,这不是他的"福"吗?
一、天降皇位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崩世,由于皇太极死的很突然,所以没有册立皇太子,满洲的贵族就出来开会讨论皇位继承的问题。在会议上,索尼、鳌拜先发言,说"我们主张立皇子为帝"多尔衮说"你们资格不够,你们出去"多铎主张立多尔衮为帝,多尔衮确实想做皇帝。但见形式紧张,正在犹豫。多铎说"你如果不答应,应当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里"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多铎继续说"不立我,论长,应当立礼亲王代善为帝"代善说"我老了当不了大任。应当立皇长子为帝"皇长子豪格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豪格是假意推辞,但就这一句话使他失去了皇位。两白旗与两黄旗又不相让。两黄旗的大臣说"我们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如今先帝故去了,要不立皇子为帝,我们宁可以死追随先帝"就这样,会议进入了僵局。代善、阿济格走了。
就在这紧要关头,郑亲王济尔哈朗说"立皇九子福临为帝"多尔衮说"我赞成立皇子为帝,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不继位,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龄还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佐辅佐"多尔衮成了摄政王。此时的福临虚岁只有六岁。一个六岁的孩子当了皇帝很少可以享受到普通孩子的快乐。
福临继位,次年该元顺治。年号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顺顺利利治国"在顺治元年就发生了山海关大战,接下来就是大清入主中原。
  二、关门大战
从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到明朝灭亡,农民起义一直持续着,农民起义以闯王高迎祥为首,后来高迎祥战死,部将李自成继闯王之位。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占洛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占襄阳,并在襄阳自称"新顺王"建立大顺政权。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占西安,定西安为大顺国都。同年二月,李自成占太原,李自成占太原后,兵分两路进攻北京。一路从太原奔大同、走张家口奔居庸关直扑北京而来。另一路从太原向东走正定、走故安打北京。两支部队会师于北京城下。此时的多尔衮想和李自成联合,但遭到了李自成的拒绝。范文程告诉多尔衮,等李自成把明朝灭了,我们打着为明朝报仇的旗号讨伐李自成。这就为后来李自成的失败埋下了祸根,为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奠定了基础。
这时北京城遭到了李自成的围攻。崇祯皇帝下令,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来京师勤王,吴三桂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命令之后,率军前往北京。吴三桂行军的速度很慢,走了半个月,还没到玉田呢。(北京到山海关之间有个玉田县)吴三桂又突然下令投降李自成,派一个人和李自成接触。自己率领军队回到三海关。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一颗歪脖树上上吊自缢,年仅34岁。大明王朝历时276年,传16帝,宣告灭亡。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让吴三桂来北京,另有重任。吴三桂在行军的路上,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被被李自成手下的人拷打,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第一员大将刘宗敏强占,于是吴三桂再次反水,又回到了山海关。吴三桂派人与多尔衮联系,求助于多尔衮帮他灭了李自成,然后对多尔衮"裂地以酬"多尔衮不同意。帮助吴三桂可以,但吴三桂必须剃发降清,然后给你个藩王做。吴三桂也只好同意。
  这时李自成在干什么呢?李自成在往山海关走呢,速度很慢。当李自成到达山海关时,派军三面包围了山海关。还剩一个出口,这个出口是通向海的。吴三桂不可能往海里面走阿。李自成又在石河与一片石两个地方设兵,石河是通向关内的。如果吴三桂突围出山海关的话,想往关内跑,我在石河这儿堵着你。突围出山海关,想往关外跑,与清军结合,我在一片石这儿堵着你。不出来就在山海关这儿歼灭你。吴三桂企图突围,屡次遭堵,未能成功。吴三桂见形式危急,而清军屡请不至。多尔衮率军来到离山海关外的两里威远台。吴三桂带着200名士兵突围出去了,到威远台见多尔衮,吴三桂在多尔衮面前剃发投降。吴三桂的士兵能剃发的都剃发,来不及剃发的肩山缠块白布,意识区分。多尔衮先出兵歼灭了一片石唐通率领的军队。然后多尔衮率领清军就到了山海关,接下来就是山海关大战。
多尔衮的大军到达山海关时,却按兵不动,这是为什么?我想主要的目的是多尔衮看看吴三桂是真降还是假降,要是假降的话,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军队联合起来就把我消灭了。当吴三桂实在抵抗不住的时候,才出兵与李自成交战,山海关大战打了两天,结果是李自成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狼狈的跑回北京,杀了吴襄,又抄了吴府。李自成在紫禁城匆匆忙忙称帝,然后在紫禁城放了一把火,放完火李自成就跑了。接下来就是大清定都的问题。
   三、顺治迁都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初二日,多尔衮进入紫禁城,多尔衮提出都城是迁都北京还是回到沈阳?
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提出屠掠北京城,然后回到沈阳。多尔衮表示反对,他的意见是迁都北京,沈阳为留都。多尔衮奏报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才七岁,自然采纳多尔衮的奏请。从此大清定都北京,用了明朝的宫殿。开始了长达268年的统治。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王朝仍用前朝的宫殿,仅此一例。
  四、顺治与多尔衮
  1、叔侄关系
顺治皇帝与多尔衮的关系如何?相当差。原因在于什么?其一,顺治和他的大哥豪格的关系相当好,豪格就死在了多尔衮的手里。其二,顺治皇帝对中原的文化很向往,但是多尔衮不让顺治皇帝学习中原文化。只许学习满洲的骑马、射箭。其三、顺治皇帝做了7年多尔衮的傀儡。有谁愿意当个傀儡阿?大家说顺治皇帝与多尔衮的关系能好吗?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病逝,年仅39岁。顺治皇帝亲政了,他对多尔衮进行了,一,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二,对多尔衮撤其宗室、籍其财产、没其府第、毁其陵墓。三,掘坟鞭尸、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可见顺治皇帝对多尔衮之恨。
  在多尔衮身上有个疑案,就是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
   2、太后下嫁之谜
关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至今有四种说法:一、孝庄下嫁多尔衮。二、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但他们是青梅竹马。三、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他们有爱恋之情。四、
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他们什么关系也没有。说孝庄下嫁多尔衮出自何处?证据又是什么?下面我就列举出来。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中写了孝庄下嫁多尔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月,上海文会堂书局出版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中写了孝庄下嫁多尔衮。还有许晓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中有孝庄下嫁多尔衮。这就是出处。那么赞同孝庄下嫁的证据是什么?下面我就列举出来。
说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证据是:一、孝庄为了保住顺治皇帝的皇位,所以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二、满洲有"兄死弟娶其嫂"的习俗。三、顺治皇帝叫多尔衮为"皇父"。四、多尔衮经常到皇宫内院找孝庄。五、孝庄死后没和皇太极葬在一起。六、张煌言的《建夷宫词》说"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裏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这就是支持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我的观点支持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以下就说出我的反驳点。
福临的皇位是很复杂才选出来的。如果多尔衮想篡位不怕身败名裂吗?二、满洲确实"兄死弟娶其嫂"的习俗。但这在汉人的眼里是乱伦,可耻的。满洲入关后,与汉人融合在了一起,也接受了汉人的习俗。如果孝庄下嫁多尔衮不怕汉人耻笑吗?在皇太极时期,皇太极改革了满洲的婚姻习俗,规定"不许乱伦婚娶"三、顺治皇帝叫多尔衮为"皇父"这不能证明孝庄下嫁多尔衮了。光绪皇帝还叫慈禧为"亲爸爸"呢?难道就能证明慈禧变性了?变成男的了?四、孝庄死于康熙年间。孝庄对康熙皇帝说过"我死了愿意和儿孙在一起,不愿惊动太宗皇太极的亡灵"这有史料可查的。五、张煌言的诗是文学作品,可以夸张、可以比附。文学作品不能做历史研究。张煌言的诗中说,太后下嫁的地点在慈宁宫。在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回到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慈宁宫被烧了。到了顺治十年才被修建好。多尔衮在顺治七年就死了。还有张皇言是南明抗清的,当时他在江南。不再北京,他是怎么知道的?六、多尔衮经常到多尔衮经常到皇宫内院找孝庄也不能证明孝庄下嫁了。如果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了,那么两个人就住在一起了。用不着多尔衮去找孝庄。七、说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书都是野史、小说、演绎。这压根儿就不能信。我想以上七点足可以证明孝庄没有下嫁多尔衮。孝庄与多尔衮的恋情可能有,孝庄下嫁绝对无。那么孝庄与多尔衮是不是"青梅竹马"呢?不是。为什么?因为孝庄是蒙古人,多尔衮是建州人,孝庄13岁嫁给了皇太极,再此之前二人都没有见过面。何来"青梅竹马"一说呢?
五、顺治与皇后
顺治帝福临一共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皇帝不喜欢她,想要废掉她。但遭到了母亲与大臣的反对,问其何缘故?顺治帝答曰"无能"。顺治帝最后还是把皇后废掉了。降为静妃打入冷宫。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六月册封为皇后。但顺治顺治皇帝还是不喜欢。那么顺治皇帝喜欢谁?顺治帝喜欢董鄂妃。
六、顺治与董鄂妃
  1、董鄂妃何许人
董鄂妃何许人也?有三种说法:一说青楼妓女董小宛。二说内大臣鄂硕之女,年十八入侍。三说顺治皇帝的弟弟博穆博果尔之妻。下面来分析这三种说法:
从《影梅庵忆语》的记载来看,董小宛大顺治皇帝14岁,大董鄂妃15岁。因此说董鄂妃是青楼妓女董小宛是站不住脚的。二说见于《清史高.后妃传》。(但是&
注意,按照清朝选秀惯例秀女年龄应该在13岁---17岁;按理说董鄂妃是不能入选的;理由只有一个
---年龄不够嫩;装清纯;也没用)三说见于《汤若望传》。《汤若望传》是汤若望的自传。他是西方的耶稣会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教。常在宫廷里生活。他的记录应当是可信的。现在好多学者都支持这种说法。是说,顺治皇帝与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关系非同寻常,博穆博果尔知道后,就打了妻子。他到顺治皇帝面前哭诉,顺治皇帝又打了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想不开就自杀了。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爱妃,董鄂妃。我觉得二、三种说法联合在一起能更准确一些。
   2、生死之恋
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是死去活来的。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生下了一男孩,顺治皇帝非常的喜欢,但这个男孩还没起名字呢就夭折了。不久董鄂妃也因出天花病逝,年仅22岁。顺治皇帝万念俱恢,甚至想要出家。这就是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生死恋情。
 七、顺治与汤若望。
  汤若望是天主教耶稣会士,德意志人,来中国主要是传教。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到清宫廷。汤若望治好过孝庄太后的病。孝庄太后尊汤若望为义父。顺治尊汤若望为"玛法"(爷爷)顺治皇帝与汤若望的关系很密切。顺治皇帝经常向汤若望请教如何治国,还有一些宗教的问题。汤若望一共300多次给顺治皇帝上奏贴,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其中许多谏言被顺治皇帝采纳。顺治皇帝允许汤若望随时进入宫廷。顺治皇帝与汤若望的关系相当密切,在顺治帝19岁生日的时候,就是在汤若望的家中度过的。顺治皇帝还给汤若望赐号为"通玄教师"
八、顺治与高僧
  顺治皇帝是先信仰天主教,后信仰佛教。顺治皇帝人生中的后四年受佛教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董鄂妃之死,对顺治皇帝的打击就更大了。顺治皇帝想要逃避痛苦,甚至想要出家当和尚这样专注于爱情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顺治皇帝命僧人溪森剃度,溪森也进行的劝阻,但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拒绝。溪森在无奈之下,把顺治皇帝的头发剃了。这下皇太后可急了,马上叫人把溪森对师父玉林琇叫到京城。玉林琇叫徒弟们架起柴堆,要烧死弟子溪森。顺治皇帝只好让步,不出家了,这样才救了溪森一命。顺治皇帝成了光头皇帝。事过三个月后,顺治皇帝因天花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九、顺治之死
  民间流传
关于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顺治皇帝因爱妃董鄂妃的故去,万念俱灰,并剃度出家了。地点在五台山,对外宣布驾崩。康熙皇帝与孝庄去五台山,康熙皇帝是为了看他的爸爸,孝庄是为了看他的儿子。这只是民间传说罢了,不足为信。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驾崩。死因是顺治帝出天花。那么有人会问了,你有什么证据说顺治死于天花呢?而不是出家?我有证据的。
一、康熙皇帝第一次去五台山是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从时间上来说不可能,要去看父亲找去了,何必等到二十二年呢?
   二、顺治皇帝出天花史料有记载,传到民间不许炒豆。
三、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在《王熙自定年谱》中说到,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顺治皇帝突然病倒。正月初六日夜,顺治皇帝招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顺治皇帝对王熙说"朕患豆,势降不起,尔等详听朕言,速撰诏书。"王熙按照顺治皇帝的意思写了诏书。
四、溪森和尚在一本书里说到,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四月十七日,是他自己亲自把顺治皇帝的尸体在景山寿皇殿火化。
五、《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日,顺治皇帝没有视朝,初二日"上不豫",
  初四日"上大浙",初七日"上崩于养心殿"。
六、据《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浙。赦死罪以下。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清史稿》是正史,正史是可以相信的。以上六点足可以证明顺治帝死于天花。
   顺治皇帝死后,由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定年号为康熙,即康熙大帝。
十、评价、总结
纵观顺治一生可以说是功大于过,他使得大清王朝由草创的满族政权;跻身于大一统的全国政权行列,为今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在清朝历史上顺治的名气既比不上他的爷爷努尔哈赤、父亲皇太极、叔父多尔衮也比不上他的儿子
康熙、孙子雍正。曾孙乾隆;但,顺治,一定是大清王朝不可忽视的中转站!
&&&&&&&&&&&&&
肆、康熙帝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十一月十八日。是大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祖母是孝庄,生母佟妃。佟妃虚岁只有14岁时,生下来玄烨。顺治皇帝一共八个儿子,顺治皇帝在临终前问什么要选择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呢?
  一、继位之因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虚岁只有2岁的玄烨出天花了,玄烨被扔到了宫外一个普通寺院(福佑寺)。玄烨的生死听天由命。那也得有人照顾玄烨阿!谁照顾阿?一个宫女.这个宫女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上没有记载。《汤若望回忆录》中说到"一蒙妇携带一使女"。"这位蒙妇为人诚实"。"她说,,她的女主人,就是(前)皇帝的母亲"。文中的"蒙妇"就是蒙古女人。"皇帝的母亲"就是孝庄。意思就是说孝庄身边的一个蒙古女人照顾玄烨。根据推测,这个人是苏茉儿(死后称"苏麻拉姑")。这推测是相当有道理。
因为苏茉儿从小就跟在孝庄身边。一直到死。苏茉儿是蒙古人,而且孝庄身边就这么一个随从。不是她是谁啊!
   苏茉儿一直照顾着玄烨,直到玄烨彻底康复,苏茉儿又把玄烨送回宫中。
顺治皇帝临终前,想把皇位传给堂弟,孝庄与汤若望提出反对,孝庄主张立皇三子玄烨为帝,孝庄又征求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表示同意。那么为什么同意立皇三子玄烨为帝呢?因为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了,有终身的免疫力。玄烨继承皇位是占了出过天花的光(脸上留下了一脸麻子)。但从玄烨为帝的表现来看,是顺治皇帝所有儿子中最合适的人选。也是中国上最出色的帝王之一。如果玄烨没出过天花就当不成皇帝了,就会改写了。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二、童年不幸
  康熙皇帝的童年是很不幸的,是悲剧的童年。康熙帝8岁丧父10岁丧母,两年之内父母双亡。在母亲病重的时候,小玄烨为母亲亲尝汤药。在母亲的病榻前,玄烨又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去世了,小玄烨又为母亲昼夜守灵,哀哭不停。这体现了康熙皇帝童年的不幸,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体现了康熙皇帝的孝顺。康熙皇帝由祖母孝庄抚养长大。可以说康熙皇帝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祖母孝庄。
  三、鳌拜专权
  鳌拜满洲镶黄旗人。生年不详,发迹于崇德朝,曾被多尔衮逐出官场。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亲政,鳌拜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鳌拜与顺治皇帝的关系很密切。顺治皇帝临终前,设辅政四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这四个人来辅佐年少的康熙皇帝。这四个人中,出现了鳌拜专权。在鳌拜专权时期,所做的事情有好的也有坏的。举以下几例:
  1、鳌拜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将贪酷、年老、有疾、浮躁等官员革职,撤销大小衙门官吏3849名。
   2、撤消内官十三衙门,避免了清朝宦官干政。
  3、下发给各地穷苦老百姓种子、银两、耕牛, 为穷苦老百姓的种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压制汉族文化,打击汉族知识分子。
  5、拿苏克萨哈开刀。鳌拜代表镶黄旗,苏克萨哈代表正白旗,鳌拜要求两旗换土地,苏克萨哈等朝中一些大臣反对,鳌拜诛杀了反对的大臣,后又将苏克萨哈以及全家子孙全部处死。
  看了我举这五个例子,1、2、3例是鳌拜为清朝做出的贡献。4、5例是鳌拜的专权跋扈。鳌拜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康熙皇帝对鳌拜很不满意,于是就找机会铲除鳌拜。
  四、智擒鳌拜
  康熙皇帝为了智擒鳌拜,与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在皇宫里训练了一批"不库少年"(小摔跤手)。康熙皇帝是想用"布库少年"
擒住鳌拜。
  一次,康熙帝在武英殿召见鳌拜,
鳌拜带着刀被索额图截下了,康熙皇帝为鳌拜准备了一个凳子,凳子是四条腿的,被锯折了了一条,然后又给拼接上了。
   康熙皇帝坐在一边,鳌拜坐在另一边,鳌拜的身体重心要偏向康熙皇帝。按数学的原理来讲是稳定性,被锯折的腿是不吃劲儿地。
这时又出来个给鳌拜端茶的,这个茶托是凉的,茶碗是烫手的。鳌拜接到茶碗时,由于很烫熟,茶碗"啪"的一声掉地上了,鳌拜俯下身子去捡茶碗,身子偏向被锯折了腿的这边,结果鳌拜倒了。
鳌拜身后站着两个"布库少年"看见鳌拜倒了,马上扑向鳌拜的身体。这两个"布库少年"又喊:鳌中堂栽了!赶紧抢救!结果来了十多个"布库少年"把鳌拜摁住了,康熙皇帝马上宣布鳌拜三十大罪判死刑。谁知十多个"布库少年"不是鳌拜的对手鳌拜有起来了,并把衣服脱掉,让康熙皇帝看看身上的伤口是为大清打江山时留下的。康熙皇帝念在鳌拜立功的份上,改判终身监禁。这时鳌拜没有反抗。后来的雍正皇帝又为鳌拜平反。
   五、汤若望案
  汤若望在顺治朝编修了一部历法叫做《实宪历》。就因为汤若望编修的这部历法遭到了一个叫杨光先的弹劾。杨光先说《实宪历》上面有五个字"依西洋新法"这是对国家的侮辱。当时顺治皇帝没有理会。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杨光先再次弹劾汤若望。罪名其一就是"依西洋新法"这五个字是对国家的侮辱
  其二就是说《实宪历》只编写了二百年,这是咒我们大清国短命。这次朝廷受理了。是汤若望正确还是杨光先正确?康熙皇帝不知道,朝中大臣们也不知道。那么怎么办阿?比一下吧!汤若望在历书中预测了康熙三年十二月初一日(公元日)下午3点26分是日食发生的准确时间。让杨光先预测,杨光先预测的时间比汤若望早了一刻钟左右。到杨光先预测的时间了,没有发生日食。就在汤若望预测的时间到来之前的五分钟,负责通报时间的官员说"现在汤若望推测的时间到了"这摆明是要陷害汤若望。俗话说的好:无巧不成书。奇迹出现了,宣布汤若望预测时间到来的同时,日食也就出现了。真是奇迹,说不定是上帝帮助汤若望啊!大家以为汤若望肯定没事了,其实不然。以鳌拜为首的大臣将汤若望下狱,又于1665年5月判汤若望死刑。这次连上帝也救不了汤若望了。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北京发生大地震,朝臣们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将汤若望改为斩监侯,其弟子南怀仁被释放。南怀仁就借着这个机会上书给康熙皇帝,说这次地震我预测到了,杨光先没有预测到。康熙皇帝也不知谁对谁错,特命南怀仁与杨光先到午门广场测算正午时分日晷表上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测算准确无误,杨光先没有测算出来。康熙皇帝当场给汤若望平反,是为诬陷。但可惜汤若望已经在狱中见他的上帝去了。康熙皇帝遣送杨光先回籍(杨光先死在了回乡的途中),南怀仁做了钦天监正。从此康熙皇帝重视对西方天科学习。
  六、平定三藩
  大家都知道清朝康熙年间有个三个叛乱。什么是三藩?三藩就是三个降清的明朝将领。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后耿仲明死,由子耿继茂继承靖南王之位。耿继茂死后由子耿精忠继位。三藩叛乱的主要原因是康熙皇帝削藩。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削藩?因为三藩给清政府的财政上消耗太大,如果三藩存在,清政府为三藩花出去的钱是无底洞,所以康熙皇帝要削藩。朝中许多大臣都反对削藩。兵部尚书明珠大力支持康熙皇帝削藩。
就在康熙皇帝准备削藩的时候,平南王尚可喜自请撤藩,康熙皇帝马上同意。但尚可喜又留了一手,就是让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之位。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因为康熙皇帝撤藩,很不满意。于是打出"复明"的旗号反叛大清。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公元1675年1月)吴三桂占贵州。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吴三桂建国号"大周"自称"周王"。靖南王耿精忠与平南王尚之信也一起随吴三桂反清。
康熙皇帝处死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与吴应熊的两个儿子。三藩叛乱,康熙皇帝迅速调动全国军事力量对抗三藩叛军。清军与三藩交锋了八年,并且消平了三藩。
   七、统一台湾
   台湾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是中国上第一个从西方殖民侵略者手中夺回自己国家领土的英雄,从此台湾成了郑氏家族的地盘。同年郑成功病逝,清政府就开始解决台湾问题。有过武力(公元1663年、公元1665年施琅率军征台,结果失败)、有过谈判。不过清政府都没能收复台湾。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郑成功的继承人郑经去世,郑克爽又继位,部署内讧,康熙皇帝抓住了这次内讧的机会,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征台。施琅率领水军两万余人,用武力收复了台湾,并且在台湾开府设县。
   八、收服蒙古
  康熙皇帝解决蒙古就是平定了葛尔丹的叛乱。葛尔丹就是蒙古准葛尔部的首领。葛尔丹到处征战,实力强大,还有沙俄的支持,因此才敢向清政府宣战。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第一次亲征葛尔丹,葛尔丹大败,带着残兵逃到漠北去了。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葛尔丹再次失败。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葛尔丹,葛尔丹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九、反抗侵略
反击侵略就是反击沙俄的侵略。沙俄最早进入我国境内是在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沙俄再度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当地的军民进行反抗,结果失败。沙俄变本加厉,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入侵我国贝加尔湖以东,占领了尼布楚。康熙皇帝继位后,整个黑龙江流域基本变成了沙俄的殖民地。三藩叛乱时,沙俄又入侵我国精奇里江和额尔古纳河地区。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正月,康熙皇帝派彭春为都统,率领一万五千人进入雅克萨地区,与沙俄军队作战,结果沙俄战败,举起了白旗投降。但是沙俄不甘心失败,清军刚撤退,沙俄大军又进入了雅克萨地区,把城堡修得更加坚固。消息传到北京,康熙皇帝知道后,决定把侵略军彻底消灭。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康熙皇帝派黑龙江将军萨布尔率军二千五百人进入雅克萨地区与沙俄军作战。这次沙俄军队彻底失败。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交界。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上第一次与西方殖民侵略签订的平等条约。康熙大帝开疆拓土,统一华夏,此时中国版图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
   十、经济政策
  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蠲(juan)免赋税等。
  1、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初期,农民害怕按人头征税,导致人口逃亡,政府也很难掌握人口数量,征税困难。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意思就是人口增加,不增加赋税。这样人口也随之增加了。
  2、蠲免赋税
蠲免赋税不是永远免交赋税,而是不定期的免交赋税。康熙皇帝在为61年,政府蠲免赋税545次,免除天下赋税共计银1.5亿两。不定期的蠲免赋税又使粮食生产逐步发展。
   十一、重农养息
  康熙皇帝还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康熙皇帝19岁时,亲自耕地。这是康熙皇帝的第一次耕地,也是最后一次。康熙皇帝在位61年,55次派官员耕地。
  康熙皇帝还组织编修了《耕织图》,耕图有23幅,织图有23幅,每一幅图都有一首七言诗。康熙皇帝让皇子、大臣、百姓们都看《耕织图》,这样对传播农业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康熙朝的盛世与农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十二、康熙与后妃
  有位专家写过一篇论文,文章叫《康熙好色》。那么康熙皇帝真的很好色吗?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后宫嫔妃最多的就是康熙皇帝,因此有人认为康熙皇帝好色。但是,我们还得反过来想想,一位日理万机的皇帝,如果整天泡在女人堆里,那么国家能治理好吗?我认为康熙皇帝不是好色的皇帝。下面我简单说下康熙皇帝与皇后。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四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赫舍里氏皇后长康熙皇帝1岁。二人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完婚。康熙八年十二月,赫舍里氏皇后与康熙皇帝生有一子承祜。承祜4岁时不幸夭折。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夏,赫舍里氏皇后因生皇子胤礽难产去世,年仅22岁。康熙皇帝的赫舍里氏皇后是清朝所有皇后去世最年轻的,也是唯一因难产去世的皇后。
  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是遏必隆的女儿,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被册封为皇后。第二年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病逝,年仅24岁。实际上只做了半年的皇后,没有给康熙皇帝生过子女。
  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的皇后就病逝了。
  康熙皇帝的第四位皇后乌雅氏,她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实际上乌雅氏生前一天皇后也没有做,是死后追封的。
  十三、好学不倦
  康熙皇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君主。可以说康熙大帝是中国上唯一一位才华出众的君主。先回顾一下中国历代帝王史,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都是很有才华的君主。但是本职工作是帝王而不是文人,他们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宋徽宗赵佶的结局是被金人掳走,死在了金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结局死因不明(可能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因此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都无法与康熙大帝相比。康熙大帝在文化上的成就应当是超过他们二人的。
  康熙皇帝懂物理学、化学、数学、天、人体解剖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甚至给熊做过解刨手术。康熙皇帝还读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每篇文章康熙皇帝都要读120遍,背诵120遍。康熙皇帝南巡书是必备品。康熙皇帝每天读书都会读到深夜。康熙皇帝的一生都是这样学习,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康熙皇帝还主编了《全唐诗》、《康熙字典》、《御制文集》、《御制诗集》等多部经典。康熙皇帝一生一共写了1157首诗;当然,康熙皇帝的诗和那些大诗人相比还差很多。
  十四、兴建园林
  康熙皇帝大量的修建了皇家园林,北京有"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光绪年间改为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圆明园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康熙皇帝把明朝一个废弃的园林赏赐给了皇四子胤禛。胤禛做了皇帝后(雍正皇帝),才开始扩建圆明园。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修建避暑山庄。康熙大帝使清朝的皇家园林达到中国古典史上的高峰。
  十五、表彰清官、贤才
  康熙大帝作为一个明君,他对清官是表彰,对贪官是打击。举个康熙大帝表彰清官的例子。
  清官于成龙。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两个官员都叫于成龙。同名、同同字。一个是直隶人,另一个是山西人。我们今天提到的于成龙都是指山西的于成龙。
  于成龙最早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于成龙做知县时,为官清廉,仁爱百姓,是位难得的清官。康熙皇帝知道于成龙的清廉,便把于成龙由广西罗城县升任为合州知州,后来又升任为直隶巡抚。
   十六、两废太子
   康熙皇帝的太子是胤礽,康熙皇帝对胤礽这个太子是两立两废。现在开始讲康熙皇帝一立太子胤礽。
胤礽的生母是赫舍里氏皇后,赫舍里氏皇后就是因生胤礽难产而死。胤礽虚岁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这也表现了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皇后的钟爱。这是一立太子胤礽。
后来康熙皇帝的皇子们渐渐地长大了,逐渐变成了支持皇太子集团与反对皇太子集团。两个集团互相争斗,太子甚至越权,把康熙帝交代办理的事情进行修改。康熙皇帝把支持太子集团为首都索额图处死,希望两个集团可以收敛。这两个集团不但没有收敛,反而矛盾更加激化。康熙皇帝忍无可忍了,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木兰围场宣布把皇太子胤礽废掉。这是一废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废了太子胤礽后,储位斗争仍然激烈,康熙皇帝根本无法制止。比如形成了"八阿哥集团"。康熙没有办法了,只好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将胤礽复立。这是二立太子胤礽。
  胤礽复立后,依然我行我素、沉迷酒色、结党营私。康熙皇帝为了管束他,总是把他带在身边。胤礽经常对皇父有怨言,甚至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康熙皇帝经过三年多的观察,认为他"毫无可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皇帝再次宣布废掉太子胤礽。这是二废太子胤礽。
  从康熙皇帝二废太子胤礽,到康熙皇帝去世,一共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时间康熙皇帝在也没有立过太子。
  十七、康熙之死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崩世,终年69岁。康熙皇帝的死因是清宫疑案之一。关于康熙大帝的死因至今有三种说法。其一:病死;其二:被胤禛(雍正)气死?其三:胤禛送了一碗人参汤毒死。下面我来逐一分析:
  说康熙皇帝被胤禛气死和毒死正史没有任何记载。康熙皇帝是不爱喝人参汤的,不可能被毒死。说康熙皇帝被胤禛毒气死、毒死这是为了证明雍正皇帝的皇位来路不正。那么雍正皇帝的皇位来路正吗?这个问题下一讲分析。我可以肯定的说康熙皇帝是病死的。
  康熙皇帝死后,追封庙号清圣祖,谥号仁皇帝。葬于清东陵景陵。
 十八评价、总结 
康熙八岁继位在朝廷清除鳌拜集团,在南部裁撤三藩,对外,北部平定噶尔丹征服蒙古建立满蒙联盟,东北抵御沙俄入侵签到两国和约;统一台湾,稳定江南;安定西藏、西南等等…
康熙,开疆扩土,奠定中国版图,清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康熙,体恤民情在位期间为百姓造福无数,曾多次亲自参与治理黄河、运河。蠲免赋税&
提倡节俭,重视士子,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天下太平,其在位期间犯罪记录很少;最好的时期每年够决犯人仅十余人。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全世界的51%是当时整个世界上
最强大的国家,康熙,开创了一个盛世,一个新时代。千古一帝,康熙,当之无愧!
&&&&&&&&&&&
伍.雍正帝
 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是康熙皇帝35个儿子当中的第11个儿子。
&康熙皇帝35个儿子有24个排序的,胤禛排皇四子。胤禛45岁当了皇帝。在45岁之前,胤禛是做皇子时期。下面我就来说说胤禛做皇子的时候。    一、皇子生活  
  胤禛7岁时到上书房读书,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满族的骑马射箭、学习书法。胤禛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很高的。胤禛14岁时结婚,19岁时随着皇父康熙大帝远征葛尔丹,胜利归来。  
胤禛友爱兄弟、孝敬皇父,别的皇子们是明争储位,自己是暗争储位,不漏生色。在别的皇子们为夺嫡忙得不可开交时,胤禛在参禅礼佛,吟诗作赋。  胤禛深得皇父康熙的喜爱,在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今沈阳)三大陵祭祀,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禛的喜爱程度。实际上胤禛的性格是喜怒不定的,但在皇父康熙帝面前却表现出了诚孝。既然康熙皇帝这么喜爱皇四子胤禛,因该把皇位传给他,但是雍正皇帝的继位到底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至今史学界争论不休。下面就来说说雍正皇帝继位的疑案。    二、继位疑案  
  关于雍正皇帝的继位,主要有"遗诏继位说"和"改诏篡位说"
。看到了这两种说法我们要问了,这两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1、"遗诏继位说" 。 康熙皇帝的遗诏明确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皇帝的遗诏不可能是假的,所以雍正皇帝胤禛是按照遗诏继位的。(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2、"改诏篡位说" 。 康熙皇帝的遗诏是这样写的"传位十四子"
。雍正皇帝把"十"字加一横一点,改成了"于"子。这种说法民间流传很广,但史学界里无人认同。那么为什么?  
一、当时是繁体字"於"不是现在的简体字"于",这是改不了的。  
二、清朝皇帝的遗诏有满文也有汉文,就算是汉文改了,那么满文是改不了的。  
还有点学者认为康熙皇帝的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逝的,而康熙皇帝的遗诏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722年12月23日)拿出来的。这些学者只是从时间上推测而已,拿不出任何证据。拿不出来证据的说法我们能信吗?就算遗诏是假的,也不能说雍正是篡位阿。什么是"篡"呢?就是康熙皇帝指定了皇位继承人,胤禛从他手中把皇位抢过来了,这是"篡"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可是康熙皇帝自从第二次废了胤礽之后在也没有立过太子,怎么能说雍正是篡位呢?  
还有一点旁证能够证明雍正是"遗诏继位"的。就是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三大陵祭祀。在康熙皇帝去世前三天康熙皇帝还派胤禛去祭天,这些事情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做,别人是没有资格的。可是康熙皇帝派胤禛代替自己去祭天难道不是在暗示皇位继承?因此我自己的观点是雍正皇帝正常继位。  
  三、对待兄弟  
  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雍正做了皇帝后,为了避讳自己的名字,他把兄弟中的"胤"字改为"允"字
  雍正皇帝对待兄弟是很残忍的,他把皇二子胤礽弄到了山西祁县郑家庄,在一个兵营里胤礽被折磨死了。皇三子胤祉被雍正皇帝幽禁于景山永安停。皇五子胤祺被雍正皇帝消掉爵位。皇九子胤禟被弄到保定,最终被折磨死。皇十子先被囚禁在北京,后来又被弄到了张家口,最后被消掉爵位。皇十四子胤禵被囚在景山寿仁殿。从以上可以看出来,雍正皇帝对待自己的兄弟是多么残忍阿!那么雍正皇帝有没有对待一个兄弟特别好的呢?有阿!那么这个人是谁?是康熙皇帝十三子胤祥。  雍正皇帝位什么要对胤祥好呢?因为胤祥一直跟随着胤禛,胤祥不嫌胤禛势单力薄,忠心耿耿追随胤禛。后来胤祥被康熙帝幽禁起来,原因不详。雍正皇帝上台第二天,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不久后,雍正又任命胤祥为***户部三库事务。雍正元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设立会考府,雍正皇帝命胤祥为主持会考事务。胤祥也为朝廷尽心尽力服务。雍正七年(公元1723年)胤祥病倒了,胤祥在病重期间,仍然关心着朝廷大事,每隔十天半月就觐见皇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胤祥病逝,终年44岁。雍正皇帝啜朝三日,悲痛不已。雍正皇帝还亲自祭奠胤祥。这就是雍正皇帝与胤祥之间的兄弟情深。    四、对待群臣  
  雍正皇帝是个喜怒无常的君主。他让大臣们讲真心话,有的大臣对雍正皇帝说真心话得到了奖赏,而有的大臣说真心话却被砍了脑袋。雍正皇帝常常与大臣们谈谈心,说说家常,絮絮叨叨的。雍正皇帝也会体谅大臣的。比如台湾总兵蓝廷珍因自己名字的
"珍"与雍正帝胤禛的"禛"字同音,蓝廷珍提出避讳,雍正皇帝很谅解地说"不用避讳,你的名字朕喜欢"
。  雍正年间有一个宠臣叫年羹尧,刚开始,雍正皇帝与年羹尧的关系很铁,年羹尧受到雍正皇帝的破格的恩赏。但年羹尧他结党营私,贪敛财富。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卖下来祸根。  雍正三年二月,出现了"日月合壁,五星连珠"的天象。年羹尧《贺疏》中有本想用"朝乾夕惕"一词来赞赏雍正皇帝。但却误写成了"夕阳朝乾" 。雍正皇帝以此为借口,将年羹尧贬官。到雍正三年九月,雍正皇帝把年羹尧下狱。雍正三年十二月,雍正皇帝颁布年羹尧八大罪九十二款,赐以自尽。  雍正年间还有个宠臣是隆科多。隆科多就是宣读康熙皇帝遗诏的人。雍正皇帝刚登基时,对隆科多那是相当的信任。在许多事情上都咨询隆科多的意见。隆科多成了雍正皇帝眼前的大红人,是个宠臣。但隆科多居功自傲,开始擅权结党,这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雍正皇帝先把隆科多贬官,雍正五年六月,隆科多被捕入狱。雍正五年十月,雍正皇帝颁布隆科多六大罪行共四十一款,被判终身*** 。雍正六年死于禁所。    五、雍正治国  
  1、充实国库
   户部查出亏空白银二百五十万两,雍正
  2、设军机处
  3、废除腰斩
  4、密折制度
   六、雍正的奋斗
  雍正是个什么样的
  七、雍正的信仰
   八、死因疑案
   其一:最广泛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
   其二、野史《梵天庐丛录》一书说,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太监与宫女在雍正
   其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有个恋人,这个恋人叫竺香玉,但竺香玉被雍正
   先看看第一种说,雍正
   第二种说法就更不可信了,雍正
   雍正 &
九、评价、总结
雍正王朝在一片骂声中渐行渐远;但是却骂出了一个康乾盛世;从500万两到7000万两的国库存银是在不断递增的,绝不是骂声所能诋毁的。清朝的人民可能不喜欢胤禛(雍正);但是清朝绝对不能没有雍正!
&&&&&&&&&&&&&
陆、乾隆帝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属兔。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63年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年仅25岁的弘历继位,次年改元乾隆。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退位,在位一共60年。乾隆退位后,又做了三年零三天的太上皇,这个时期乾隆仍然掌权。嘉庆四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驾崩,享年89岁。是中国历上寿命最长的帝王。
  雍正皇帝实行了一种秘密立储的制度,立储的诏书写好,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后边,不公开立储,这样避免了储位的斗争。雍正皇帝驾崩后,从正大光明匾的后边拿出了遗诏,公布了皇四子弘历继位。
  在乾隆皇帝的身上,存在着两大疑案,是生母之谜与出生地之迷,下面就讲述乾隆皇帝的两大疑案。
  一、生母之谜
  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有多种说法。一说浙江海宁陈世倌的夫人,陈世倌与雍亲王胤禛同年同月同日生了孩子,陈世倌生的还子是个男孩,雍亲王胤禛生的孩子是个女孩,雍亲王胤禛想看看陈世倌的儿子,谁知陈家抱出去的是男孩,回来时就变成的女孩。这个男孩就是乾隆皇帝。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就是这样说的。我们来看看这是真的吗?
乾隆皇帝弘历出生时,欺父雍亲王胤禛34岁,长子、次子虽夭折,三子8岁了,另一个王妃也即将临产,胤禛有必要去调包吗?胤禛去调包有什么目的吗?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是武侠小说,可以虚构。能相信吗?因此说乾隆皇帝是陈世官的儿子一说是不可信的。【再说了,康熙帝那么厉害的任务能不知道弘历的生母是谁?雍正不老实交代?找死的吧!那么康熙帝既然知道弘历是汉人还那么宠他;就算康熙不知道;雍正该知道吧?雍正会把皇位传给一个汉人?你当康熙和雍正是白痴啊!】
二说乾隆皇帝的生母是一个很丑的汉人宫女,雍正皇帝做皇子时,曾到热河打猎,晚上喝多了,就把一个汉人宫女给临幸了,这个很丑的汉人宫女就怀孕了,后来在草棚里生下了一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个故事虽然很生动、很带劲,但是终究是民间的传说,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因此不能相信。(胤禛身为皇子还是亲王!你说他把持不住了?你信吗?)
  二、出生地之谜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的。雍和宫坐落在北京城东北,现在是著名的喇嘛庙。
  乾隆皇帝曾多次以诗表明自己生在雍和宫。一次,乾隆到雍和宫祭拜后,并且做诗说"来瞻值人日,吾亦念生初""
人日"是古人对正月初七的叫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正月初七那天,我到雍和宫祭拜,我总是念念不忘我当初就出生在这里。乾隆皇帝不止一次写诗表明自己出生在雍和宫,而是很多次。(丫的,我一再讲我出生在雍和宫,你们都不信得写几首诗当出生证明用吧)
  在乾隆朝有位官员叫管世铭,他曾写诗说"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就是说乾隆皇帝出生地点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狮子园。这就出现了两种说法。
  乾隆皇帝在三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而有人就是不信,甚至他的儿子嘉庆皇帝也大唱反调,嘉庆皇帝也认为乾隆皇帝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
承德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皇帝写诗庆贺,在诗后注解说,皇祖(康熙皇帝)在康熙辛卯那年,提写了"承德避暑"的匾额,乾隆皇帝也恰好在这年降生山庄,这是值得庆贺的福寿无量的因缘。
  可是后来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又放弃了皇父乾隆降生在承德避暑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清朝每位皇帝登极后,都要为前一位皇帝撰修《实录》和《圣训》。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在审查稿本时,都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写成了雍和宫,嘉庆皇帝当即命令编修大臣们认真核查。官员们把乾隆皇帝当年写的诗拿给嘉庆皇帝看,嘉庆皇帝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之好放弃了承德避暑的说法。
  乾隆皇帝到底是生在雍和宫还是承德避暑山庄呢?我觉得应该相信乾隆皇帝自己所说的雍和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未必正确。
  三、皇子生涯
  弘历从6岁起,在雍亲王府,跟师傅受启蒙教育。有书记载,弘历6岁就能背诵《爱莲说》。9岁时弘历入学读书,12岁才参加朝廷的政治活动。这年康熙皇帝举行了千叟宴,弘历作为皇孙向老臣敬酒。在康熙皇帝所有皇孙中,最喜爱的就是弘历。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23岁的乾隆皇帝被封为宝亲王。
  四、 乾隆后妃
  在乾隆做皇帝的六十年里,乾隆皇帝一共有两位皇后,一是富察氏,二是乌拉那拉氏。嘉庆皇帝的生母魏佳氏生前没有当过一天皇后。死后,乾隆皇帝追封魏佳氏为皇后。这样乾隆皇帝就出现了三位皇后。
  富察氏比乾隆皇帝小1岁,二人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完婚。乾隆皇帝登极后,册封富察氏为皇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死在了乾隆东巡回京途中,年37岁。
  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就是乌拉那拉氏。关于乌拉那拉氏对命运有两种说法,一说她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消失了。二说在乾隆三十年被打入冷宫,不久就死了。关于这位皇后的死因是清宫疑案之一,许多小说、野史、影视作品进行了演绎,那些都不能相信。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说到乾隆皇帝有位香妃,那么香妃在上是否真的有其人呢?有。乾隆皇帝册封一位维吾尔族女子为容妃,因为容妃身上有香味,民间称容妃为香妃。她刚进宫的时候,乾隆皇帝封她为贵人,后升为容妃。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比乾隆皇帝小23岁。乾隆皇帝很喜欢容妃,还为容妃修建了宝月楼(今新华门门楼)。容妃的结局是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78年)病逝,年45岁,死后葬于清东陵。不是像电视剧《还珠格格》里演的那样,说香妃和谁私奔了,不是这样的。【有吃有喝不行?还私奔?傻啊!】
   五、兴修园林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在宫内修建了大量的宫殿,还在宫里修建花园,增建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乾隆皇帝兴建园林的高潮是在圆明园。
  圆明园正式修建是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刚上台就用了三年的时间来修建圆明园。乾隆皇帝一生一共六次下江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还带着画家,把美好的建筑画下来,并在圆明园中防建。乾隆皇帝修建园林,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会享受的皇帝。
   六、乾隆名臣
  讲乾隆皇帝必须要讲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关于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城房置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