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护照料社区居家养老东南大学材料管理平台台怎么说

今年拱墅区要建成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06:29:34
到2011年末,拱墅区老年人口已达6.41万人,占总人口的20.53%。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和机构养老滞后等客观制约,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居家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
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日益兴起,它既协助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内养老服务信息管理、评估、补贴发放、服务质量监督等,又是具有提供20位以上老年人午餐、午休、康健、活动等功能的服务场所。同时,还
可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护服务。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急需照料的群体,可以在这里享受到生活照料(食堂、日托、理发)、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还可以享受2—3天的短期全托服务。
日前,拱墅区初定了建设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托老所)的计划,每个街道办一个。今年确保建成5个以上,在今年10月底前可以投入使用。今后,有了这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人出门15分钟内就可以享受到便捷和细致的养老服务。来源:杭州日报&&&&作者:通讯员 楼佳莹 记者 史洁&&&&编辑:高婷婷&&&&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北京下发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通知(附政策全文)
我的图书馆
北京下发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通知(附政策全文)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通知》。将于明年年底覆盖所有街道的养老照料中心,将建成区域性为老服务平台,以合营、承包、协作等方式整合区域内托老设施、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共同组成居家养老服务联合体,采用分散或集成方式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上门服务。  北京市级政府将通过一次性项目补助方式,对全市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给予支持。  市民政局根据区县申报所属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年度项目情况,审核确定支持的项目清单,并商市财政局按照每个项目20万元标准,拨付区县一次性项目补助,一个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享受市级补助累计不超过200万元。  养老照料中心可提供服务内容包括十类,分别为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关怀、教育培训、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其他拓展服务。  辐射区内失能老人就近“全托”  短期照料服务要求为辐射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全托服务,按照有关定价收取托老费用。制定“喘息服务”措施,对卧床超过半年,家属专职陪伴超过半年,提供一周以上短期托管服务。倡导与辐射区已有托老所签订协议,作为其分支机构,统筹管理和服务。  助洁服务则可根据服务需要配备家庭保洁、洗衣服务人员和有关设备,制定助洁服务流程,制定、公示收费价格,根据老年人需求,准时提供上门助洁服务。  同时,养老机构要求配备适老公共洗浴设备,设置专人管理。配备便携式上门助浴服务设备,设立专业上门助浴服务队伍。建立助浴服务安全操作规程,积极为居家生活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养老机构还将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鼓励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为区域内老年人就医和转诊提供绿色通道,建立巡诊、连续性医疗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制度。为术后、住院后或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护理专业指导。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用药提醒和清理过期药品服务,指导老年人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为老年人提供陪同就诊、取药等服务。  此外,还需按照民政部门相关政策提供助餐服务。  设立精神关怀工作站建立志愿服务团队  养老机构可与心理咨询等专业组织合作,设立精神关怀服务工作站。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筛查、情绪管理指导和健康知识讲座。对主动辨识存在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提醒家人尽早送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医。  养老机构还可设立老年课堂,对老年人家属、家政人员、居民、志愿者进行生活照料和护理技能实训。对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护理、康复、照顾服务技术指导和帮助。指导老年人开展家庭安全隐患排查。  同时,社区养老机构可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团队,实地走访掌握志愿服务需求。按照“志愿者组织+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家庭”的模式开展服务。对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对接老人,并建立接力服务机制。  此外,还可开展辐射区域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摸清需求,以及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助行服务。设置居家智能养老和老年用品体验中心,对家庭养老服务开展实训。设立养老辅助器具租赁、维修专门区域等。  审核项目补助资金不合格将追回  具体到每一个养老照料中心,能提供哪些服务?如何保证落实到位?  街道将与辖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责、权、利关系。凡是接受政府建设性资助的养老照料中心,都要不同程度开展辐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同时,区县民政部门将确定本地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建设项目,明确进度安排,制定考核办法。同时建立项目资助资金审计制度,考核不合格的要将相关预拨资金追回至区县财政。关于支持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通知京民老龄发〔号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老龄办: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保障落实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0项中“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的居家辐射、社区支持功能”任务,完善本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推进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切实发挥综合辐射功能,鼓励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居家服务,市级通过一次性项目补助方式,对全市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给予支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办法根据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辐射区域老年人需求,做实做强机构养老、居家助老、社区托老、专业支撑、技能实训、信息管理等六大服务功能,对照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关于依托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京民老龄发〔号)规定的十项基本任务,按照“成熟一项、开展一项、支持一项、完善一项”的原则,每开展一项服务即作为一个分项目给与支持。市民政局根据区县申报所属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年度项目情况,审核确定支持的项目清单,并商市财政局按照每个项目20万元标准,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区县一次性项目补助,一个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享受市级补助累计不超过20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在一个年度内分两次进行下达:第一次在上年9月底前,由市民政局核定下一年支持的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市财政局审核后纳入当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预算整体方案中拨付;第二次在当年5月底前,由市民政局核定提出资金增补调整方案,原则不超过年初计划的10%,市财政局审核后拨付增补资金。2015年第一年实施,市级补助资金在日前完成核定拨付。各区(县)作为指导和支持辖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实施主体,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财力情况和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工作经费的综合统筹安排,自主确定上述市级一次性项目补助的统筹使用方式。鼓励各区县结合自身财力情况确定配套资金。二、项目标准要把养老照料中心建成区域综合性为老服务平台,以合营、承包、协作等方式整合区域内托老设施、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共同组成居家养老服务联合体,采用分散或集成(流动服务车)方式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上门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单项或多项服务。其要求分别如下:(一)短期照料服务要求。为辐射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全托服务,按照有关定价收取托老费用。制订喘息服务措施,对卧床超过半年,家属专职陪伴超过半年,提供一周以上短期托管服务。倡导与辐射区已有托老所签订协议,作为其分支机构,统筹管理和服务。(二)助餐服务要求。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老年餐服务工作,2015年按照市民政局牵头另行印发的本市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通知执行,以后年度按照市民政局后续出台的指导意见执行。(三)助洁服务要求。养老照料中心或合作单位、养老机构可以根据服务需要配备家庭保洁、洗衣服务人员和有关设备,制定助洁服务流程,制定、公示收费价格,根据老年人需求,准时提供上门助洁服务。(四)助浴服务要求。配备适老公共洗浴设备,设置专人管理。配备便携式上门助浴服务设备,设立专业上门助浴服务队伍。建立助浴服务安全操作规程,积极为居家生活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五)助医服务要求。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就医和转诊提供绿色通道,建立巡诊、连续性医疗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制度。为术后、住院后或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护理专业指导。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用药提醒和清理过期药品服务,指导老年人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为老年人提供陪同就诊、取药等服务。(六)精神关怀服务要求。可以与心理咨询等专业社会组织合作,设立精神关怀服务工作站(室)。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筛查、情绪管理指导和健康知识讲座,促进心理健康。对主动辨识存在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提醒家人尽早送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医。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手工、娱乐等活动。(七)教育培训服务要求。设立老年课堂,对老年人家属、家政服务人员、社区居民、志愿者进行生活照料和护理技能实训。对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护理、康复、照顾服务技术指导和帮助。指导老年人开展家庭安全隐患排查。(八)志愿服务要求。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实地走访,掌握老年人志愿服务需求。按照“志愿者组织(团队)+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家庭”的模式开展服务。对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对接老人,并建立接力服务机制。(九)信息管理服务要求。开展辐射区域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摸清需求情况。借助市里提供的养老照料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本区域老年人动态需求数据库。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要定期更新数据,做好日常数据维护,对需求信息进行动态评估,进行成本核算和过程监管,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或开展为老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依据。(十)拓展服务要求。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助行服务,如提供铺助上下楼梯设备器材服务。设置居家智能养老和老年用品体验中心,对家庭养老服务开展实训。设立养老辅助器具租赁、维修服务专门区域等。三、工作要求1.区县民政、财政、老龄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协调配合,共同谋划辖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顶层设计,并指导具体项目的规范、有序推进。区县民政(老龄)部门要积极指导所辖各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发挥养老照料中心在打造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制订项目方案、完善服务功能、监督其开展服务。街道(乡镇)应与辖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规范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责、权、利关系。凡是接受政府建设性资助的养老照料中心,都要不同程度开展辐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区县民政(老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结合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的实际,依据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项目标准”,确定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建设项目,明确进度安排,制定考核办法。要与相关街道(乡、镇)共同指导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制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3.区县民政(老龄)部门建立项目资助资金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审核,于年度内完成项目考核验收。考核合格的,要按资助标准和管理要求核算各项目的资助额度,确保资助资金安全、及时、足额拨付至项目单位账户。考核不合格的要将相关预拨资金追回至区县财政。4.各承接项目的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要自觉接受各级民政、老龄、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进度要求落实项目。要用好市里提供的养老照料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日常数据维护、数据统计分析、需求评估,并在此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利用区域性服务数据分析,为政府工作提供依据。5.各区县要认真总结、及时推广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典型经验,促进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全面开展辐射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周边社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养老从业者的互动学习平台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90%的老人在家养老 居家养老效果咋样?
  现阶段,北京90%的老人在家养老。《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着重从吃饭、照护和看病三方面发力解决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受到老年群体的肯定和欢迎,但也存在政策碎片化、资源和资金使用分散的情况,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整合。
  1月24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向社会通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情况。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法规,自去年5月实施以来,北京市调整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将77%的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投入到居家养老,由过去政府直管包办向“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服务、激活社会服务”转变,初步蹚出了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北京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居家养老环境。
  北京立法保障居家养老,实施效果怎样?记者进行了调查。
  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8个区投入4495万元,21.9%的老人享受过社区餐桌等服务
  在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的老年餐桌“总部”,刚过11点,工作人员就基本完成了菜肴的制作,卷好的肉饼已经下锅,热腾腾的包子、花卷、发糕、红薯刚端出后厨没几分钟,点餐的老人及家属就排起了长队。
  该中心负责人曹明明介绍说,老年餐桌按照“街道建中央厨房、社区设立分中心”的模式运行。“中央厨房”每天会将即时制作的饭菜在用餐时间前送达西罗园二区、海户西里北社区等6个分中心。
  75岁的刘洪喜老人和老伴是这里的常客,“老年餐桌饭菜可口、价格不贵,吃完抹嘴走人,比自己做方便多了!”刘洪喜老人赞许道。
  许多老人下不了楼、买不了菜,买回来以后自己做不了,怎么解决吃饭问题?2015年,北京市从解决老人吃饭问题入手,投入资金4495万元在城六区和顺义、房山共8个区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务,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
  根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报告,在受访的3100余名老人中,21.9%享受过社区老年餐桌等各种方便老年人的用餐服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督查、指导和推进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养老助餐服务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品牌企业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瞄准专业化服务供给和质量
  ■鼓励96个养老照料中心开展10类助老服务
  68岁的刘大勇住在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北社区11号楼3层。这栋老楼建成已有60多年了,没有电梯。他的老伴想去医院看病,却无法下楼。刘大爷也没办法扶老伴下楼。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情急之下,刘大爷拨打了设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电话。很快,日间照护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到场,帮着把刘大爷老伴抬下楼,然后陪着老人去医院看病。除了陪同看病,这家日间照护中心还提供上门洗头、洗澡等一系列服务。这正是北京市针对老年人日间照料实施的创新举措之一。
  谁来为老人服务?北京市民政局、老龄办根据《条例》精神,决定依托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和其他养老机构来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2015年,北京市投入资金5720万元,对已建的96个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短期托管、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10项重点服务内容进行扶持。预计到2016年底,北京市养老照料中心将达到200多个,实现街道全覆盖。
  今后,北京市将进一步对已建成的养老照料中心提供支持,引导其就近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将其服务资源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交易数据作为政府奖励的依据。
  在北京300万老年人中大约有60万为失能老年人。对他们而言,长期雇用护理人员照料花费不菲,但这又是生活必需。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巡视员徐仁忠介绍说,该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并在海淀区进行试点,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提供支持。
  记者了解到,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采用商业保险和政府合作的模式运作,通过政府补贴、个人缴费、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形成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累计资金池,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运作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为保障对象享受长期护理照料买单。
  医养结合尚难落到实处
  ■167.94万老年人签约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
  早上7点半,齐大爷准时来到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烁家庭医生工作室,做完血压和血糖检查后,陈大夫告诉齐大爷,“状态挺不错的,下次2月14日左右来吧,我已经给您约好号了!”
  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李玉玲告诉记者,该中心已经成立了3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患者第一次来,由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进行健康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医疗问题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条例》提出,“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指导。”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绍说,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社区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老人达到167.94万人。
  目前,全市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1918个,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出行15分钟、远郊平原地区居民出行20分钟,山区居民出行30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目标,有效促进了老年人的就医便捷性和可及性。
  为方便老人就医用药,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品种达到699种、4000多个品规,社区医保可报销药品达到1435种,远多于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520种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在医保政策上,北京市对社区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含养老照料中心)内设医疗机构实行政策倾斜,在2015年新增的277家定点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有202家,占新增定点数量的73%,退休人员在社区就医费用报销水平达到90%。
  不过,尽管出台了诸多方便老人就近就医的政策,但离老百姓的期待仍有距离。比如医院与社区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的协议,由于现有政策解决不了医生激励问题,医院不积极、医生不愿去,很难落到实处,存在“一方需求、两方供给,衔接断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芳认为,目前在居家养老的顶层设计还很不够。各部门出台了各自的政策,但各成体系,存在政策碎片化、资源和资金使用分散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记者手记
  紧抓完善服务体系“牛鼻子”
  养老,过去是一个特定群体的事,因为家里有子女;现在随着大量“421”家庭的出现,子女往往有心无力,就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科学界定政府、家庭、社会、市场等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并完善各方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虽然《条例》实施时间较短,与之配套的政策尚不完善,但《条例》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已然显现,以助餐配餐、家政照料、紧急救援等为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同,走在全国前列。相信随着该体系的逐步完善,人们“优雅地老去”并不是一个梦想……
[责任编辑:北京社区照护与老年人照料居家养老管理平台的路怎么走
北京社区照护与老年人照料居家养老管理平台的路怎么走
八爪小怪物
北京的社区居家养老管理平台格局正趋丰满。本市将在社区养老领域引入新思路,尤其是未来分布广泛的社区居家养老管理平台,一键康通希望以此构建自己的社区居家养老网络,通过在此平台上增值服务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家庭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家庭成员结构的主流,社会及家庭养老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养老不断推进的过程其实就是长者逐渐被服务的过程,老年人照料服务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照护服务,一键康通建设目标,来缓解当前社会养老的压力。天时地利,通过社区长者服务与居家长者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居家老人照料员不仅可以学习到对生存有最基本的概念,也将认识到不同的老人疾病征兆及因应方式;了解老人在生活上实际遇到的困境,并且学习如何妥善协助他们因应及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了解到许多关于移位、辅具、进食、营养照顾、个人卫生等,在提供照顾服务时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居家养老管理平台信息化项目可与居家养老管理中心紧密结合,既为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载体,又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手段,可全面提升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我们照料老年人的活动为了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加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建立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通过举办老年人健康、文化、科学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调节去在老人照护的生活;每逢节假日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的各类活动,关怀老年人健康要使老年人能老有所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活多姿多彩。一键康通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海内外一群热心的社会精英人士在关怀、支援社会上独居老人、年迈夫妇、职场上拼搏的“夜归人”的家属以及其他人士在各项生活之需要。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 远程电话医生咨询、急救服务、预约提醒、亲情安抚、天气转变咨询、居家帮扶等智慧居家养老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八爪小怪物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居家养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