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佛教和道教与佛教谁的境界高的所谓的轮回是和影视作品里那样性别一致外貌相似吗?

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轮回、天道与天人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作者:赵高乙&&&&&时间:&&&&&
提到天道,不能不说到六道轮回。关于轮回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佛教提出的,实际上道教也承认轮回的存在,或者可以说轮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理,两教都发现了这一事实,认为这是宇宙的一种规则,只是在具体的名称和分类上有一定的不同。在道教经典中被奉为&诸经之王&1的《》2中直接提出了六道的概念:&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是一部很重要的道教经典,为元始天尊所说,天真皇人所传,此经&演自元始,化本玉帝&3,被认为是&法品最尊,灵文第一,自来经书无有及此者&4,这部经典在道经中的地位相当于玉皇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极其尊贵。
在道教经典中也有五道的说法,比如《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神有罪过,入泥黎中考。如此五道,各有劫寿岁月。
这部经中将轮回分成五道,即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认为这五道都有寿命劫数,也就是说,还没有摆脱生死轮回。这里的神道,应该对应的是佛教六道中的&天道&。唐代高道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也提到了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狱道,四饿鬼道,五畜生道。&
综上所述,道教是有&轮回&这一说法的,至于是五道还是六道,主要是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五道的说法是将魔道归入天道中。个人认为,&轮回&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现象的宇宙规则,我们不必再纠结于它到底是佛教的理论还是道教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天地间普遍存在的真理,就如自然界刮风、下雨、打雷一样,谁都能认识到这些现象。中国人时常讲&万法归宗&&三教同源&,认为不同宗教都是基于对同一真理的认识,只不过是视角不同,由此而产生出不同的宗教。
既然承认了&轮回&这一现象,那么其中的&天道&或&神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说起天道,离不开道教的三十六天说。道教的三十六天说,是道教对宇宙空间和神仙境界的诠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上品度人妙经》(简称《》)中最早提出了三十二天的概念:&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隐韵,诸天隐名,天中空洞,自然灵章。&经中列出了三十二天的具体名称和主宰该天的天帝的名讳。这三十二天再加上境界更高的三清天、大罗天,合称三十六天,但三清天、大罗天已经断离生死,不入轮回。唐代高道潘师正说:&(三清天、大罗天)即是至道极果,毕竟不坏仙宫,与道同真,常湛极乐。&5另外三十二天中有四梵天,又叫四种民天、圣弟子天,这四天&出二气之外,无年寿之限,喜乐清净也&6,也是不入轮回的。所以道教的天道只有三界二十八天。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能断生死,尚在轮回中。根据《无上秘要&三界品》和《云笈七签&天地部》所载,现将三界诸天的名号和三界的特征罗列出来(见上表),以便我们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以上关于三界的说法,是道教所形成的统一定论。三界诸天中居住着天人,这些天人比人的境界要高出很多,天人的境界越高,其寿命也越高。人要想进入诸天,要通过修道一步一步上升,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说:
初从凡学,受持法戒,行无缺犯,则名系仙录,得入五岳灵山洞宫之中。从洞宫中,进学无替,位登欲界诸天。从欲界天中,进道无替,位登色界诸天。从色界诸天,进道无替,位登无色界诸天。从无色界诸天,进道无替,位登四种人天。从四种人天,进道无替,位登无上三天。从无上三天,进道无替,位登最上大罗之天。
文中所说,只有&进道无替&,才能进入更高一层的天界,诸天是根据修道的不同境界来区分的。凡人要想升入天界,获得长寿,乃至不死,必须积功累德,不断地修行。唐代高道李少微曾提到:&凡人口业净,有十善功以上,生欲界之天&,&身业净,有三百善功,得生色界&,&心业净,有六百善功,生无色界四天&,&炁观转妙,结习都忘,若洞入自然,即升居种民天也&。7随着境界的提升,修道者的寿命不断延长,最终超出三界,进入&四梵三清&8之中,达到了断生死、超出轮回的境界。
由上可知,道教天道中的天人,尚未免于轮回,但也比人世间的凡人在境界上高出很多,他们的寿命,相较于凡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在一些道经中,天尊讲经说法的对象便是天人,如《皇经》中说到:&九千万人,清斋建节&,&不动其身,移接天人,皆令得至清微天宫,玉清圣境元始会下。&又如《度人经》中提到的&大浮黎土&,&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天人仰看,惟见勃勃从珠口中入&,&法事粗悉,诸天复位。倏欻之间,寂无遗响。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等等。可以说天人相较于凡人,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天尊的经法教化,很多道经也都是由诸天的天人所记录,而后再传到人间的。
有些人认为,道教的神仙属于天道,是天人,是不能免于轮回的,并以此来贬低道教。通过上文的考证,我们可以轻松地反驳这一观点。这是对道教经典的无知而产生的偏见。道教神仙的范畴很广,三界诸天中的天帝、仙官眷属等,都可以算是神仙,而三界中境界高的天人也可以称为仙人,他们是修行中的天人,他们比凡人具有神通,能够在人间显化,但他们有生死,如果修行不精进,便会退转到低的境界中去。所以他们是有轮回的,而我们道教所供奉的神仙祖师、上圣高真,都是已经达到了&三清境&的境界,达到了&证果极地&,能够&分形应化,神通自在,湛然常住不坏之天&9,是不在轮回之中的。
1.(明)周玄贞《皇经集注》云:&此经至玄极妙,独冠三教。又为诸经之王,浩劫长存。&
2.道教教门内简称为《皇经》。
3、4.周玄贞:《皇经集注》卷一。《中华道藏》第6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5、6、9.(唐)潘师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7.《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中华道藏》第3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01、403页。
8.唐代李少微注《度人经》称三界之上犹有四梵、三清,然后至于大罗。
(作者系中国道教学院在读研究生)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热点推荐
《玉枢宝经》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约出于宋代,是著名的道教经典。 按道经记载,九天应元...[]
摘要:《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
摘要: 近年来,清代全真道传戒历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本...[]
信奉六十太岁神,礼拜本命太岁和值年太岁以求消灾赐福,是今日华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习俗。台湾学者萧登福先生认...[]
降圣节是道祖太上老君降圣成人,救度兆民的开端,自大唐开元元年年开始,玄宗皇帝便将这一天提升为国家级庆典...[]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在生死观上,道家和道教也有同有异;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人修道成仙有三等:“上士;1、羽化升天;羽化“羽化”本指昆虫由幼虫蛹化为成虫,长出翅膀;仙化《书言故事?道教?羽化》:“道士亡,曰羽化、;升天“升天”即飞升登天,曹植有一首《升天行》,就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根据一些特定的死亡称谓,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死者的身分、职业、信仰、性别以及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等的信息。特定人物的特定死亡别称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称谓文化的广博内涵。
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此时朝廷已腐败到了极点,皇帝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官吏则雪上加霜,贪脏枉法,敲诈勒索,加上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黎民百姓无不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蔡文姬的《悲愤诗》留下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下边写被掳时的景况:“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最后写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到了“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了。在这种境况下,生存成了首要的危机,人们迫切需要寻找解脱和v护之途。道教于是应运而生。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些都是早期的道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东晋道士、医学家葛洪,北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庄子尊为“南华真人”;把《老子》和《庄子》二书称为《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在理论上也吸收并发挥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抱素守朴的养生理论,特别是尊奉“道”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义。但是,从其思想渊源上看,要上推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和秦汉以来的神仙之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就把一些自然现象,尤其是给人们带来灾祸或死亡的现象都归于神仙鬼怪,于是产生了巫师来进行占卜吉凶,祈福禳福等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方士,所谓“方”者,神仙之方也。他们用炼丹修仙的方法求得长生,又以画符念咒一类的手段来通神驱鬼为人求福免灾。所以在汉代出现的“方仙道”和“黄老道”都是道教的前身。
在生死观上,道家和道教也有同有异。虽然相同的是避世求生的目的,但道家认为死是自然规律,对死采取不患不哀的态度;而道教则把神仙之术发展开来,给人以长生不死的希望――建立起一种长生不死的生死观。他们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抱朴子?黄自篇》),人只要能内修外养,修道养生,便可以获得长生。修炼的方法为服食金丹和安身养气等,这又是与道家的物我合一、不卑不亢的自然观大相径庭。
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人修道成仙有三等:“上士举形生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各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所谓道教的成仙,也即是人世生活的结束。 道教徒的死亡别称有如下几类:
1、羽化升天
“羽化”本指昆虫由幼虫蛹化为成虫,长出翅膀。后借此意指变化飞升成仙。道教徒老病而死称“羽化”。《晋书?许迈传》:“玄(指许迈,因信道改名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书言故事?道教?羽化》:“道士亡,曰羽化、仙化。”原注:“羽化、仙化,其生羽翼,飞升为仙也。”
“升天”即飞升登天,曹植有一首《升天行》,就描绘了幻想里的仙山:“乘F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d戏其巅。乘风忽登举,仿佛见众仙。”“F”(ju ,音觉),通“帧保菪!俺塑F”是一种乘“飞鞋”飞行的仙术,《抱朴子》中有“乘F可以周流天下”之说;“蓬莱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远之”就是远往;“灵液”指神水;“玄豹”是黑色的豹,神话中的兽;“d”,鸟名,即昆鸡。
“遐升”即升天,指死亡。清代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薄寒中人,肺葳蕤而上逆,噩梦符谶,手芙蓉以遐升。”
“化升”即羽化飞升。清代吴芗本《客窗闲话?神尼》:“来观神尼化升者,男女不计其数。”
道教称安坐而死为“骑鹤化”。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夫妇入道》:“坐抱一膝而逝,方外者流谓之骑鹤化。”清代东轩主人《述异记?鹤化寄药》:“九峰山人颇有所得,晚年无疾,骑鹤化去。”道教中有很多骑鹤或化鹤成仙的故事,如前文的“跨鹤”、“鹤化”等别称中所述即是。由于道教的影响,民间也广泛采用了这些别称。
“遗”意为“遗弃”,本指“避世”,道教谓羽化升仙,后泛指去世。唐代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明代吴承恩《寿潘母杨孺人六秩序》:“而况乎韦背所天,已u三纪,而熙翁遗世,又十余年矣。”清代陈梦雷《拟古十首?去者日以疏》诗:“遗世如浮烟,得失复何有。”
“蜕解”即葛洪所谓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者。
“蜕”指蜕皮,引申为变形变质。如“蜕化变质”。道教说先死后蜕,认为死亡就像蝉蜕去其外壳一样,修道者死一般称为“蜕”。唐代王适《潘尊师碣》:“翌日,师曰:‘吾其蜕矣!’”“蜕”也可为用于不是道士的人来表示一种尊敬,如清代潘耒《韩蕲王墓碑歌》:“韩王蜕去五百载,当年英名至今在。”
“蝉蜕”本指蝉蜕去的外壳,道教则指先死后蜕为尸解仙者。由于佛道在中国文化中的相互影响,所以也有称佛教徒之死为“蝉蜕”的。唐代贯休《禅月集四?经旷禅师院》诗:“再来禅师已蝉蜕,
株枯醴泉竭。”“
”是译名,即郁金香;“醴泉”指甜美的泉水。
“遗形”也是尸解成仙的一种说法。“形”即形体,指身体。道教认为道人死就是遗弃了身体,而本人已得道成仙。唐代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代梅尧臣《长行歌》:“遗形得极乐,升仙上玉京。”
道教认为修道者不会死,而是修练到一定程度之后魂魄脱离形骸而成仙,其实也就是死。《太平广记》卷五八引前蜀杜光庭《集仙录?魏夫人》:“所谓尸解者,假形而示死,非真死也??白日解者为上,夜半解者为下。”
“尸”指人的形体,“解”即解脱。道教认为修道成功者,因阴阳已成,形体已无作用,即蜕去外形,成仙而去。《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道怎么叫做尸解?从来仙家成道之日,少不得该离开人世??有一样也似世人一般死了的,只是棺中到底没有尸骸,这为之尸解。”东汉唯物主义论者王充在《论衡?道虚》中有几段话说:“世学道之人,无(李)少君之寿,年未至百,与众俱死,愚夫无知之人,尚谓之尸解而去,其实不死。”“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谓身死精神去乎,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如谓免去皮肤乎,诸学道死者骨肉俱在,与恒死之尸无以异也。”王充是个不信鬼神的人,在《道虚》中还说:“鸟有毛羽,能飞,不能升天。人无毛羽,何用飞升?使有毛羽,不过与鸟同;况其无有,升天如何?”他还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王充对羽化升天、尸解成仙都持鲜明的批判和否定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道教所谓“升仙”、“尸解”之类实质是死亡的别称。如《花月痕》第四十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史记?封禅书》:“(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唐代颜真卿《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德本无累,道心有常,实曰形解,孰云坐化?”
“解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宋代黄庭坚《书问政先生诰后》:“杨氏(杨行密)之未解化而去,弟子葬之。”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王子乔事,旧说浮丘公携与乘鹤,共登嵩山,此事又不同,解化时年正十五六云云。“
宋代沈辽《零陵先生贤赞?澹岩先生》:“人孰不死,富贵何为?秦人徵之,蜕解其尸。”
唐代孟郊《孟东野集?终南山下作》诗:“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飞桂仙”即飞月仙。
宋代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杨发陵》:“尝闻有道之士能蜕骨而仙,未闻愎嵌苫撸翘烊艘病!泵鞔醭琛兜┓Ⅰ憧诰姓疤鳌肥骸跋扇送苫Γг乜哲饺亍!焙罄匆卜褐杆劳觯缛崾抖隆肥撸骸拔沂墙艚舻刂醋∷资郑孟裾庋醋。挪恢氯ニ浪频模凰榛曛郑辛α坎皇顾苫兀克懒恕!
唐代陈子昂《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 解体
汉代蔡邕《九疑山碑》:“泰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
南朝?宋?鲍照《白云》诗:“探灵喜解骨,测化善腾天。”“探灵”、“测化”皆道号。
尸解还有分类,借木而解蜕成仙者谓之“木解”,死于兵刃者谓之“兵解”,死于水中者谓之“水解”。唐代黄滔《祭先外舅》:“余辄疑道有形全、气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义也。”看来黄滔对尸解一说至少是存疑的。汉代刘向《列仙传?琴高》:“是任水解,其乐无穷。”葛洪所著《神仙传?郭璞》:“敦(王敦)诛璞??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日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类似这类故事,道教经籍中很多,有名有姓,言之凿凿,而皆不见于正史,可见其伪。
“就化”指道士和僧人去世。白居易《唐抚州上弘和沿石塔碑铭》:“言讫趺坐,恬然就化。”“趺”(f ,音夫)即坐,是双足交叠而坐。
“遁化”是专用于道士的死亡婉称。《至顺镇江志?道观?宫》:“(金坛县)燕洞宫,在茅山燕洞口,女仙钱妙真遁化立祠之所。”
佛教是公元前五世纪或六世纪由释迦牟尼所创。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姓乔答摩,是古印度迦罗妣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释迦牟尼是建教后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中国,佛教也称为“释教”。佛教于西汉初传入中国,初时影响不大,后经过汉译佛经的传播,特别是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与宗教观念的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达到鼎盛时期。至今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左右,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等都有相当影响。
佛教的生死观既不同于道教,也不同于儒家。它反对长生不死的道教观念,也反对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佛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空”与“苦”的基石之上的。
佛教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空”。佛教一个主要教义叫“人空”。这个“人空”不是说空无一人,而是说人是由“五蕴”在一定的条件下暂时和合而成。并且在一定的因缘关系中轮转不息,没有永恒常在的自体,所以说人是空。“蕴”是“聚集”、“类别”的意思。“五蕴”指构成现实人的五种事物和现象,即色、受、想、行、识。“色蕴”指构成身体和世界的物质,与我们平常指的颜色等不是一回事。“受蕴”指由人的感觉器官所生出的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想蕴”是认识直接反映的影像及形成的感觉、表象、概念等。“行蕴”指一切精神现象的生起和变化活动,如计划、目的、判断等。“识蕴”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五蕴”是佛教研究的重点。派别不一,识见不同,解释也有所差异。
五蕴中,色蕴属于物质现象,其余四蕴则属精神现象。五蕴和合则成人,但这种和合是暂时的,时刻变化的,不能自我决定的,失去了五蕴和合,即不能成为人,还是“空”。色是物质现象,佛教讲世上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就像中国古代五行说构成世界的物质是金、木、水、火、土一样。“四大”也叫“四大种”或“四界”。“四大”的属性和作用:地大以坚为性,能载万物;水大以湿为性,能包容物;火大以暖为性,能成熟物;风大以动为性,能生长物。人以皮肉筋骨为地大,血液唾精为水大,体温暖气为火大,吸气呼气为风大。人死了骨肉归地,湿气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是“四大皆空”。即使人活着,“四大”也不断变化,地大不调则肌体筋骨出毛病;水大不调则畏寒;火大不调则发烧,风大不调则气喘。轻则伤身,重则死亡,也是“四大皆空”。所以佛教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说。
在受、想、行、识等精神方面也是如此。人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不断变换,没有一种永恒的东西,人的需要和欲望也永无满足之时,只能永远陷于不满足的痛苦之中。其实人们追求的幸福也是虚幻不实、变化无常并且是短暂的,因而也是空。人对此认识不清,招致烦恼痛苦,所以空是人生必须求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人也只有认识了人的本质是空,才能脱离苦海,达到永恒的涅境界。
佛教还认为人生就是苦,即所谓苦海无边,释迦牟尼初传道时所传播的“四谛说”也是佛教生死面的基础。“四谛”的“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证苦灭道谛,可简称为苦、集、灭、道四谛。苦谛说人生一切皆苦,从肉体到精神都是如此,而且过去、现在、未来也是苦。集谛的“集”是“因”的意思,即招致这些苦果的业因,业因的“业”
意为造作,是佛教的用词,“业”包括一切身心活动,佛教认为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善恶报应。灭谛讲要脱离苦海,只有除去烦恼业因而达“寂灭”为乐的“涅”境界,所以叫灭谛。道谛讲要达到涅境界必须修道,所以叫道谛。上述四谛,苦、集二谛为人世间的因与果,集谛为因,苦谛为果;灭、道二谛为出世间的因与果,道谛为因,灭谛为果。 在苦谛中,佛教把人生之苦概括为八苦,这八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四种生理上的痛苦,老、病、死为苦较易理解。所谓“生苦”,佛教说人在母腹之中时暗无天日,如蹲监狱,出生时又骤然受冷寒袭击,并进入人生痛苦的历程,所以生是人生痛苦之始。第二类是“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三种心理和感情上的苦。“从来难剪是离愁”,“爱别离”就是指相爱的亲属好友、恩爱夫妻等之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愁苦。“恨结愁萦,风刀难剪几千缕”,怨恨已深,相互怨恨憎恶的人偏偏狭路相逢,这就是“怨恨会”。“人生万事无缘足,待足是何时”,“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这就是“求不得”。佛教认为人的欲望永无满足之时,总有求之不得之事。这也是人生一苦。第三类叫“五盛阴苦”,也叫“五阴盛苦”。“五阴”就是五蕴。“五阴盛苦”指人由五蕴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所以人就是诸苦的综合体。《大涅经》第十二:“何等为五阴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恨会苦、求不得苦。”
佛教说苦,不仅指今生,而且是永远的,只要不能成佛,人是生生世世轮回转生的,还要痛苦。“轮回”也叫“沦回”、“生死轮回”、“轮回转生”、“流转”、“轮转”等,就是说人根据他生前的善行恶行,在五道中轮回转生。
有空、苦二论和因果报应之说,佛教顺理成章地指出了人生的唯一正确目标――涅。“涅”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名词,音译为“涅”、“泥洹”、“泥亘”、“般涅”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圆寂”等。
“涅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彻底熄灭了无明、贪欲、烦恼和痛苦,从而从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佛教中“涅”就是死亡和成佛。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灰身灭智”、“捐形绝虑”、证得“阿罗汉”。“阿罗汉”也叫“罗汉”,而罗汉就是佛。据《大毗婆沙论》解释,达到此目标有三个要义,而最后一义即达到涅境界,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他们认为人生是苦海无边,而死亡则是极乐。人应该早早结束生命,最好是焚骨扬灰(即灰身)绝灭思维和烦恼、痛苦,从而证得“罗汉果”,进入极乐世界。所以说,生不可灭,死不可怖,肉体虽灭,而灵魂犹在,其生死观可称之为“灵魂不灭”的生死观。法国哲学家蒙田说:“哲学就是学死。”真可以搬过来说“佛学即是学死”。 佛教中对死亡的称呼,与佛教教义紧密相连,不了解佛教教义,就很难理解佛教众多的死亡别称。这一类中有很多别称是音译词,但在长期地与中国文化交融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中国佛学所特有的特色来。前人也有总结,如《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但总不完善,现L集如下。
“涅”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指佛教修习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成佛。但对“涅”的解释由于派别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小乘佛教,即以释迦为教主的原始佛教,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即彻底的死亡的代称。而大乘佛教主张“二空”即不仅“人空”,而且“法空”,“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未来的、过去的和现在的。既然人和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而涅与“生死”世间没有区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佛教就更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把成佛的希望放在今世,而不寄托于渺茫的死后。虽然如此,大乘教仍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17道教与佛教对死亡的称呼等内容。 
 人生自古谁无死, 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我 们佛教对于人死后的去向,不是这样安排的。道教...称谓类别: 称谓类别: 佛力超荐 父:显考(先考) ...  宗教关于死亡的神话解释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各个宗教对于死亡的神话解释...由于篇幅所限,在本书中,我们将主要依次考察一下基督宗教、道教和佛教的死亡观...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 回。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 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D、对自己的子女在其称呼前加“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 亲密注视...B、佛教 ? C、道教 ? D、基督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7 职业表情中...  对人来说死亡是最大 的恐惧,宗教要给出对待的办法。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 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 ...  佛教与道教对中国的影响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与佛教、道教对中国的影响 王博 计研 141 在社会日益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信仰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佛教、道教...  (原创)谈道教对佛教的影响道教,广义地说就是以&道&教化众生。它以?道?为最...说:?太阳之草名曰 黄精,食可长生;太阳之精名曰钩吻,入口则死。??金丹者,园...  论道教与佛教的区别联系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大学论文,见解鲜明,风格独特论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和联系 08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八班 张晓宇 1 道教与佛教的区...  佛教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 使人们...然而,也许正是中国道教与中国佛教的死亡观的这样一种相反相成、互存互补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道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