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推30%9.5吨挂载低超音速巡航航达到1.2马赫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aa1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2年世界战机排行榜
评分要素:&★
计入总分 ☆◇均为实心符号的一半分值 ◆总分相等时作为附加分&
列入排行榜的均为已服役或至少投入小批量生产,未量产的试验机不能入榜。
电子设备:以雷达为主的各种机载设备水平&
机动性能:格斗机动性、速度、加速能力等性能&
武器:配套机载武器品种、性能,以及最大载弹量&
隐身性能:机体雷达反射截面RCS值
JAS-39“鹰狮”:低成本战机也开始变黄金价
瑞典空军的JAS-39C战斗机(资料图)
2012年8月,瑞典宣布计划购买40-60架JAS-39E/F“鹰狮”战斗机,这个计划是与瑞士达成的一项合作协议。双方联合研发、采办和使用下一代“鹰狮”,以降低单机成本,瑞士一方则在去年宣布订购22架JAS-39E/F(总价31亿瑞士法郎)。
JAS-39E/F实际就是“鹰狮NG”的正式生产型,该机最大的改进内容就是换装F414G发动机。F414G是美国“超级大黄蜂”现用发动机F414型的发展型,针对“鹰狮”这种单发战机进行了一定修改。F414G的最大推力可达98千牛(JAS-39C/D型为80.5千牛),增大近20%。JAS-39E/F相应的最大起飞重量从14吨提升到16吨,但空重只提高了200千克,增重部分提高了内部燃料达40%。增大的推力使JAS-39E/F的巡航速度可达1.2马赫(携带空空导弹),成为一种“准超音速巡航”战斗机,战斗力提高幅度十分显著。
JAS-39E/F的另一项重大改进就是AESA雷达。“鹰狮”战机配备的PS-05/A目前已升级到MK4阶段,具备了合成孔径能力,MK5阶段则全面升级为AESA雷达,新的雷达被命名为“大乌鸦”。塞莱克斯·伽利略公司正在对该雷达进行最后测试工作,并在2012年的范堡罗航展上公开亮相。
“鹰狮”战斗机一直以低成本作为发展,JAS-39C/D型的报价在4千万-6千万美元之间,相对于其他新一代战机有明显价格优势。但JAS-39C/D型以前,“鹰狮”的雷达和机动性只能算中庸水平,难以对大客户形成足够吸引力。JAS-39E/F的全面升级,使“鹰狮”的性能有了跨代的大变化,但造价也剧增,出口瑞士的单机报价达到1.48亿美元(包含研制费用分摊以及零部件、训练和修护等费用)。因此,瑞典不得不采用合作方式,以分摊不菲的经费。
随着F-35成本飙升到2-3亿美元之上,“鹰狮”、“阵风”等三代半战机的高价却已经不那么扎眼。芬兰、克罗地亚等国都有购买“鹰狮”的意向,另外荷兰也考虑将“鹰狮”作为F-35出现严重问题时的替代者。
各项评分(JAS-39C/D标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性能:★☆
市场评价:◆◆
总分:★13&
F-16改:最后的生产线为台湾而等待
以色列空军的F-16I战斗机(资料图)
随着新型F-35的问世,F-16的生产线将于2016年关闭,但美国国会在2012年底的新法案却建议继续保留F-16生产线一段时间,理由就是为出口台湾而准备。
目前,F-16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订单可保持继续生产,但更多的合同却是现有F-16的升级,例如韩国的KF-16升级方案,台湾目前也积极进行F-16A/B升级工作,AESA雷达、先进吊舱等都是重要内容。
AESA雷达作为F-16的关键升级项目,目前已成为同类三代机的参照标准。在美国强大的工业技术支持下,F-16可用于升级的AESA雷达种类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包括APG-80、APG-79、SABR等等。美国空军大规模升级F-16的计划,预计在2016年以后开始,目前仍在进行相关准备。
F-16的后续型号发展,目前已基本宣告终止,最后的型号基本定格在F-16Block50/52,以及少量被称作F-16E/F的Block60/62。F-16原本希望借助印度中型战斗机计划,推出最终改进型F-16I,但希望最终被“阵风”扑灭。台湾宣布改进F-16A/B,也令出口台湾的计划宣告破产。但美国国会有一些势力仍然不死心,2012年底的美国国防开支新法案就是一个反映,这些势力试图挑拨台海两岸的关系,以为F-16的“金钱运”再次续上一笔。
各项评分(以F-16E/F为基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性能:★
市场评价:◆◆◆
总分:★13&
歼-10B:中国战斗机厚积薄发
试飞中的歼-10B(资料图)
2012年里,中国两款新型战斗机歼-31、歼-15先后问世,再加上歼-20,歼-10的“国产新型战斗机”的身份已经不再孤单。中国航空工业通过1980年代、1990年代的耐心筑基,终于迎来的新型机种类的一次大爆发。
与最新问世的四代机相比,歼-10B已经算不上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但歼-10B的优势在于其技术成熟。在歼-10的成功基础上,歼-10B在气动外形、雷达系统、机载设备、武器系统等方面获得了相当进步,进一步发掘了歼-10系列的潜力。
由于技术跨度大,歼-20和歼-35的一系列技术很难在短期内成熟,特别是发动机、AESA雷达、机载武器等,在5-10内能完成全部试验就已是极快的速度。因此,歼-10B在未来5-10年,将是中国空军关键的过渡性机种,甚至可能完成歼-20部分技术验证。
另一方面,歼-10B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一种提供出口的三代机。当前,新一代战机军售报价全都接近甚至超过一亿美元,歼-10B即使按照5-6千万美元的报价,也是有相当竞争力的。而且相对于F-16C/D,歼-10B的性能已经有一定优势,对于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将形成较大的吸引力。
歼-10B的弱点仍是动力,目前中国国产“太行”发动机虽然指标不错,但量产产品的性能不稳定,影响了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中国战斗机的机载武器推陈出现,多款新一代的空地打击武器已经亮相,完全可匹敌西方先进同类,大大提升了包括歼-10B在内所有中国战机的打击能力。
各项评分(以歼10B为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性能:★☆
市场评价:◆
F-15改:暴力和暴利的“攻击鹰”
新加坡空军的F-15SG战斗机(资料图)
2012年,波音公司正式收到去年12月底的一揽子特大规模合同的确认。美国波音公司将向沙特出口84架全新的F-15SA战斗机,并且为沙特升级68架F-15S为F-15SA,前者出口合同金额为114亿美元,后者改造合同金额为40亿美元,两项合同加上零部件、培训、维护、后勤等内容,总报价高达294亿美元。与之相比,法国费力数年才从印度拿下的126架“阵风”订单,总报价不过11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作为石油大款,巨资采购的新式战斗机自然不同凡响。该型机继F-15SG(出口到新加坡)之后第二个配装AN/APG-63(V)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也配装了一套AN/AAS-42“虎眼”(Tiger
Eye)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该型机的1号挂点和9号挂点均可挂载总重更大的空地武器/空空导弹混合载荷。该型机还能使用订货协议中附带的一系列武器,其中包括AGM-88B高速反辐射导弹、各种激光和卫星/惯性制导炸弹、美国古德里奇公司的DB-110远程倾斜成像侦察吊舱等。
F-15SA还采用了所谓的“免预测性维修机翼”,其机翼结构不需要进行定期的基地级修理。该型机还将是F-15系列中第一种采用全电传操纵系统和配装英国BAE系统公司“数字式电子战系统”(DEWS)的型别。其中,DEWS彻底取代了目前的F-15飞机所使用的AN/ALQ-135电子战系统,其维护保障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并且更容易重新编程。
由于以色列的反对,美国一直拒绝向中东国家出售F-35,F-15SA已经是最极限的选择。同时,沙特阿拉伯引进的F-15SA尽管技术级别很高,但机载打击武器却有所限制。F-15SA成本价格基本用在了各种豪华配置上,较弱的机载武器类型难以充分发挥高档机载设备的全部潜力。
F-15SA、F-15SG均为F-15E的最新改进型,而作为早期型的F-15J却成为今年的新闻焦点之一。12月里,中国海监运-12飞机多次飞临钓鱼岛海域,日本航空自卫队受到极大震动,竟然一次出动8架F-15J进行拦截。
日本装备的F-15J和F-15DJ为1981年-1997年之间生产,航电性能早已较为过时,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中距空空导弹。2004年日本提出了F-15J中期改进计划,改进内容包括:换装新的弹射座椅;推力更大的IHI-220E发动机;改装更先进的处理器和APG-63(V)1雷达等。在日本内阁不停更新换代的背景下,F-15J改进工作在2009年才开始落实。尽管90年推出的APG-63(V)1雷达等都已经不算先进,但日本政府仍然以经费高昂为由将计划一改再改。完成全部“中期改进方案”的F-15J寥寥无几,另有48架F-15J完成了雷达等部分机载设备改进,可发射国产的AAM-4主动雷达导弹和AAM-5近距格斗导弹。相对于中国海空军层出不穷的新型战机,日本的空战主力已显得颇为落伍。
各项评分(以F-15SG为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性能:☆
市场评价:◆◆
苏-35S:中国的订单将决定未来
莫斯科航展上表演的苏-35(资料图)
包括苏-35战斗机在内,当前俄罗斯的新武器研制可谓是细水长流。经过漫长的试飞,量产型苏-35终于等到了部队的消息。即去年,首批量产型苏-35交付俄空军测试后,2012年年底俄空军将正式装备首批苏-35S战斗机。
在苏霍伊T-50战斗机亮相后,苏-35的光彩似乎被掩盖下去。但实际上,苏-35是目前唯一真正拿得出手的新型战斗机。T-50所谓2016年服役,更像是俄罗斯新式武器的一贯宣传。俄罗斯与印度在T-50项目上的合作,也出现严重问题,双座型已宣告流产。
俄罗斯军工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资金的匮乏。几乎俄罗斯任何一款新武器,必须依赖国外订单的资金收入,以及国外先行装备的验证,才能得到加入俄罗斯本国军队的可能。俄罗斯新型护卫舰,依赖出口印度的“塔尔瓦”级的技术验证和资金;俄罗斯航母则依赖印度出售,则才能换装米格-29K舰载机;俄罗斯“拉达”级潜艇,很可能需要借助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合作,才能继续走下去。至于苏-35S的多数技术,实际上都是通过印度苏-30MKI战斗机进行长时间验证。
苏-35S在2012年的最重要新闻,不是等待已久的服役消息,而是中国提出的24架订单意向。苏-35多年来不断有外国宣布订购的消息,例如利比亚、委内瑞拉,但统统成为泡影。这次中国的订单,尽管架数不多,但却是真正可靠的数十亿美金,对于近年来严重缺乏资金补充的苏霍伊集团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苏-35S尽管和F-22等五代机(中国标准的四代机)相比,已经显得落伍,但一些技术优势仍然值得称道。该机的载弹量和武器种类十分出众,在未来仍然是强大的对地对空作战平台。而且该机机动性能优异,凭借矢量推进技术,近距格斗可以和四代机相抗衡。但该机的弱项是雷达和隐身性,该机老式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凭借超大的天线直径,探测距离可达200公里,但该机的无隐身缺陷却大大缩减了被发现距离,因此在空战对抗中未必能够先敌发现,这是一个重要软肋。
因此,该机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更多将可能是作为多用途战机,作为一种远程海空打击的平台,而不是夺取空中优势的主力。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超级大黄蜂”:F-35潜在的拆台者
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2012年里平稳发展,一系列新技术仍不断被引入“超级大黄蜂”战机平台上。
2012年2月,波音公司正式投产“超级大黄蜂”的分布式瞄准系统(DTS)。分布式瞄准系统采用了地理注册技术,可将战术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机载图像数据库进行对比,可大大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增强机组人员的态势感知,提升对地攻击精度。该系统是海军F/A-18E/F网络中心战升级计划以及F/A-18E/F飞行计划的一部分,可提升“超级大黄蜂”的瞄准能力。按照计划,分布式瞄准系统将于2013年1月初步具备作战能力。
此外,同年9月6日,波音公司及美国海军成功完成了F/A-18E/F和EA-18G任务计算机的飞行测试。新的4型任务计算机提高了运算性能并促进了图像及人物处理的功能。如分布式目标系统、红外搜索、高清触摸屏幕这些进步都将促进新系统投入使用。
新一代机载系统的配备,进一步提高了“超级大黄蜂”的作战能力,确保其能够在未来十年内应对多变威胁。尽管“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机动性一般,但凭借优秀的机载设备和火力打击能力,面对世界各国仍拥有相当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超级大黄蜂”系列(包含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未来一段时期仍有望继续保持改进和生产。在F-35联合打击战斗机成本飙升,试飞服役进度缓慢的背景下,“超级大黄蜂”的这个特点成为一个优势。2012年底,加拿大政府由于难以忍受高昂造价,宣布终止对F-35的采购,却有兴趣将“超级大黄蜂”作为替代品。另外,空军在2012年内决定将12架F/A-18E/F为EA-18G,成为“咆哮者”的第一个国外用户。同时,澳大利亚还提出购买24架新的F/A-18F的要求,作为F-35难以及时到位的补充措施。
波音作为洛·马的竞争者,极力将“超级大黄蜂”系列打造成为“美国输出先进战斗机”的第二选项。F-35的恶劣表现,为波音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阵风”:出口印度之路行之不易
法国空军的“阵风C”战斗机(资料图)
2012年1月,国际战机市场最令人瞩目的“印度中型战斗机竞标”终于有了结果,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宣布赢得126架的大订单。按照合同,法国将在2015年向印度提供18架原装“阵风”,另外印度则自行装配108架“阵风”。
赢得印度的竞标,标志着法国“阵风”战斗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打开了国际市场。“阵风”赢得印度战斗机合同颇为不易,与“台风”的面对面较量几乎令双方撕破脸皮。尽管法国拿下了印度订单,但合同的后续执行仍然充满变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上涨和印度军费削减,同年底印度方面已传出“阵风”项目延期的消息。
“阵风”战斗机的技术升级在2012年里也获得巨大进展,首架配备RBE2
AESA雷达的“阵风”交付法国空军。AESA技术的引入,使“阵风”的作战实力有了本质提高,探测距离显著增加,可支持对低可观测目标的探测,并使“阵风”能够运用“流星”空空导弹在内的新型武器系统。此外,新雷达还显著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维修需求、降低了全寿命周期保障费用。该雷达还为以合成孔径雷达(SAR)工作方式成像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波形敏捷性。未来出口印度的“阵风”,也将同样的AESA雷达。
另外,日,法国空军一架“阵风”战斗机首次在作战试验中成功试射了ASMP-A超声速核巡航导弹。这是法国空军对其新一代核打击武器进行的首次作战试验与鉴定发射,标志着“阵风”战机核打击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在欧洲三款“三代半”战斗机中,“阵风”最先完成了AESA,而“台风”预计在2015年才能完成同类改进。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努力扩大国际市场,通过增加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的重要发展。“阵风”的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开拓,令一些观望中的国家也产生兴趣,例如科威特和卡塔尔。
目前,“阵风”的报价已经接近一亿美元,但由于F-35造价暴涨(预计超过2亿美元),原本造价高昂的“阵风”反不显得很贵了。而且由于“阵风”功能全面,对于经济较发达的中等收入国家有较高的性价比。
各项评分(阵风F4标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EF-2000“台风”:首次击落了“猛禽”
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资料图)
2012年6月开始的美国“红旗”战机对抗演习中,德国空军首次派出“台风”战斗机参演。在与F-22“猛禽”的模拟空战中,“台风”竟然在近距离格斗中连连得分。虽然“猛禽”以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限制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台风”的近战机动性优势却再次得到验证。
“台风”战斗机虽然没有采用最新的矢量推进技术,但凭借EJ-200发动机的出色性能和优异的气动外形,该机机动性能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第二位左右的排名。
“台风”战斗机可以说是第四代战斗机(在中国相当于第三代)技术的集大成者,ECR-90“捕手-M”多普勒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以及头盔显示器、语音控制系统等控制的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座舱显示系统,均为四代战机的最高水平。但随着第五代战斗机技术的逐步推广,欠缺隐身技术、AESA雷达和先进座舱显示系统的“台风”战斗机,已经显得有些落伍。“台风”进一步的升级工作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遇到严重拖延。按计划,“台风”战斗机应该从2012年的第三阶段生产开始换装“捕手-E”(又称CAESAR)有源相控阵雷达。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欧洲战斗机公司已宣布雷达换装推迟到2015年。
“台风”的生产和销售成绩表现地较为出色,虽然在印度战机竞标中输给了法国“阵风”,但并不影响该机的整体市场评价。截止2012年11月,“台风”已交付340架,另有400余架的订单在手。
今年年底,阿曼最终确认了12架“台风”订单,尽管数量不多,但却保证了英国数千个工作岗位。据估计,目前“台风”的出口价格已达1.25亿英镑(2亿美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台风”战斗机还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安保的空中防卫主力。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F-35:涨价涨到令发达国家忍无可忍
美国空军已经开始进行F-35A的飞行训练(资料图)
12月12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停购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战机,重新启动采购程序,招标时将考虑所有货源,寻找新的替代战机。加拿大的决定,几乎是对F-35不断涨价行为的巨大报复,加方为F-35的研制已投资数十亿美元,不惜将其付之流水。
F-35作为21世纪预计数量最多的新型战斗机,数千架的订单一直是其骄傲的本钱。然而,像加拿大这种几乎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不得不说,该机的涨价问题已令西方发达国家也无可容忍。
加拿大国防部曾估计,65架F-35总成本将达150亿美元。但据今年初加拿大总审计长发布的报告称,65架F-35的总成本将达250亿美元。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成立了国家战机采购秘书处进行研究。国家战机采购秘书处日前发布报告称,65架战机总开销可能高达450.8亿美元。也就是说,每架F-35的实际花费将高达6.9亿美元!这已经是F-35最初报价的十倍之巨。
不仅仅加拿大,原先已确定订单的英国、、土耳其等国,乃至美国海军也均提出削减F-35的订购数量。
从技术角度讲,F-35采用的一系列比F-22“猛禽”更前卫的航空设备,但低可靠性和先进性同时相伴而来。2012年5月,美国国防部公布《F-35联合打击战斗机边试飞边生产问题快速评估》,列举了该项目新增的13项问题,其中包括F-35的“头盔瞄准具”(HMD)。得益于先进的HMD系统,F-35在世界上最先取消了平视显示器,HMD还可以与分布在F-35机身各处的6个“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联动,为飞行员提供近似360度的视野。然而,HMD却出现图像抖动、显示滞后以及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对F-35的实际使用造成致命影响。
不过,F-35的试验飞行工作仍在继续推进,武器的测试也取得进展。2012年里,F-35先后完成了首次空投武器试验、首次空空导弹发射试验等,并提前完成F-35A机体耐久度测试。同时,在佛罗里达的美军F-35训练机队的规模已扩充到20架。F-35的各种试验机和先期量产机的生产总数至少已超过60架。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总分:★18&
F-22:再度折翼的“猛禽”
美国空军的F-22A战斗机(资料图)
作为世界最强战斗机,美国空军的F-22“猛禽”在2012年里的新闻只有两个关键词——“限飞”和“坠机”。
自2008年起,“猛禽”的空军飞行员报告十多起缺氧状况,症状包括眩晕感、失去知觉等,但工程人员迄今未能提出实质性改进方案。今年5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下令对“猛禽”实施全面限制飞行令:“所有F—22战机将停止远程飞行……所有飞行必须保持在有可降落地点的范围内,以确保飞行员在飞行中遭遇无法预料的生理状况时可快速降落。”
7月,帕内塔宣布问题解决,F-22恢复飞行。然而11月16日,隶属于美国空军325战斗机联队的一架F-22,在佛罗里达州泰恩代尔空军基地附近坠毁。同样也在该地,今年5月31日,一架F-22着陆时没将后起落架放下,导致这架“猛禽”不得不直接用后机身和机尾摩擦跑道“着陆”。
“猛禽”糟糕的表现,充分反映了该机存在多项重大技术问题,这也导致F-22重开生产线和外销的可能无限趋近于零。奥巴马政府已坚决拒绝重开生产线,原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则一开始宣称会重新生产F-22,随后又很快改口。
F-22从技术角度讲,仍然为世界最强的战斗机,但从实际应用上看却已经值得怀疑。由于技术安全隐患,该机的高空、远程使用几乎全部受到限制,实战中很难充分发挥出全部的性能优势。今年6月份的美国“红旗”军演中,受到飞行限制的“猛禽”遭到德国“台风”战机的多次击坠,令后者大放光彩。
包括利比亚战争在内,美军仍然拒绝让“猛禽”参战。随着中国和俄罗斯新一代隐身战机问世,F-22的江山已经显得不太牢固。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隐身能力:★★★★★
市场评价:◇
总分:★2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兵器之家-第581期】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与生俱来,当几百年前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时,人类对高度、和速度的追求进入疯狂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人类实现了超音速、大气层外飞行等极限挑战,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世界九大飞的最快、最高的人造飞行器。第九名:F-4“鬼怪”Ⅱ一万两千米高空最高时速2.23马赫(2370千米/小时)麦道的F-4“鬼怪II”是二战后美国最成功的战斗机之一,也是产量居第二位的美制战机,仅次于除了北美F-86“佩刀”。美国本土生产了5,057架“鬼怪”,另有日本特许生产138架。“鬼怪”生产周期从1959年至1979年延续了20年。该机主要执行压制敌方防空的作战任务,可携带最多8,480千克航空弹药进行攻击。第八名:F-106“三角镖”一万两千米高空最高时速2.3马赫(2440千米/小时)F-106三角标枪战斗机(DeltaDart)是美国通用电气康维尔分公司研制的一种全天候截击机。主要用于美国本土的防空作战。F-106也被称为终极拦截机。它也是美国最后一种专职截击机。他在美国军队一直服役到80年代末。在NASA则一直使用到21世纪之前。第七名:米格-31“猎狐犬”一万三千米高空最高时速3.03马赫(3255千米/小时)装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具备独一无二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单机最大推力14600公斤,高空(18300米)最大飞行速度2.83马赫,巡航速度1.63马赫,作战半径1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46200公斤,实用升限24000米,最大续航时间3.6小时,一次空中加油6-7小时。1976年以前开始研制,1983年进入服役。第六名:米高扬Ye-152两万米高空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日E-152-1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以2,401公里的平均时速(约2.4马赫)飞完100公里的环形航线。飞机在13,700米和20,000米高度上,E-152A最高时速分别能达到2,135公里和2,500公里,实用升限19,800米,爬升到10,000米和20,000米分别需要1.48分钟和7.64分钟,挂载两枚K-9导弹最大实用载荷为13,600公斤,如果加一个600升的副油箱便增加到14,000公斤。第五名:XB-70“女武神”两万一千五百米高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1964年9月,第一架XB-70首飞,并且在第17次飞行中达到M3的速度和21500米的飞行高度。虽然美苏曾经计划过研制更可怕的核动力喷气式轰炸机,也曾有过3马赫(即3倍音速)客机的研究计划,但这些终未成为现实。只有XB-70超音速轰炸机,却真真实实地在这个世界上飞行过,并创下了不少飞行纪录。第四名:贝尔X-2火箭飞机三万八千四百米高空最高时速达到3.196马赫(3370千米/小时)X-2于1945年由贝尔飞机公司、美国陆军航空队、NACA共同承担研制,它是一种装备火箭发动机、后掠翼的试验用机。X-2由不锈钢和铜镍合金制成,配备了两个XLR25火箭发动机。这架后掠翼飞机将会探测这个领域,并且会是第一架将人类送到大气层边缘的飞机。第三名:米格-25“狐蝠”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与F108"轻剑"战斗机,这两种飞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拥有一定的拦截能力。米格25现在最高放出的是3.2马赫,是在一次因超界逃跑时创下的,后来有消息称那架米格25的引擎烧坏了,是在1小时后,不过那时已着陆了。第二名:SR-71“黑鸟”能以3马赫的高速躲避敌机与防空导弹SR-71侦察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采用了大量当时的先进技术,能以低可侦测性技术设计的飞机,还能以3马赫的高速躲避敌机与防空导弹。在实战记录上,没有任何一架SR-71曾被击落过。SR-71是世界上有人驾驶的最快的飞机,并且保有两项纪录:日当天,一架SR-71创下时速3529.56公里的速度纪录,以及25929米的高度纪录(只有前苏联的MiG-25狐蝠式高空拦截机曾经在日达到更高的37,650米)。它可以在约24公里的高空,以约每秒72公里的速度扫视地表。第一名:北美X-15火箭飞机人类至今速度的极限最高速度,6.85马赫(7274千米/小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X-15先后创造了6.72马赫和108,000米的速度与升限的世界记录,它的试验飞行几乎涉及了高超音速研究的所有领域,由于采用了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6.72马赫,是迄今为止人类研制的速度最快的有人驾驶飞机。-------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推荐: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音速巡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