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大亚湾特勤中队队特点

【图文】消防特勤中队2013年五四团课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消防特勤中队2013年五四团课课件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坚定信念,铸牢警魂,现身消防。
大小:5.5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走进消防特勤中队
周日下午两点,小宝作为江海小记者的一员,参观了南通市消防特勤中队,颇有感受。同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回来完成了文章一篇,基本上是原创,用小宝的话,只有在思路短路的时候妈妈才派得上用场。
走进消防特勤队
今天,我们城中小学的江海小记者一行迈进了消防特勤队的大门,近距离地了解了消防战士们的生活和一些消防自救的重要知识,收获甚丰。
&&&消防特勤队的工作就是消防救灾,在有险情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马蜂蜇人、化学品泄露、房屋倒塌……特勤队的工具可多了:他们经常用的普通直流水枪,使用起来压力较大,我们常人抱都抱不住;红外线探测仪可以探测温度而搜索火源;遇马蜂蜇人时该穿上防蜂服救援,以防止马蜂叮咬;化学品泄漏时要穿上防化服施救,以防毒气;在火灾时,必须穿上避火服装进入事发点,减少热辐射对皮肤的伤害。其实从他们的配套工具中我们就能看出了他们工作的特殊性,真让我们惊叹不已!
给我们讲解的特勤队班长告诉我们,平时他们的训练可严格了。就说叠被子吧,这可是新兵的必修课,至少得练三个月,官兵叠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儿”(民间叫法),有两位同学上去试叠了一下,叠来叠去就是没有官兵们“豆腐块”的感觉。特勤队的官兵生活可辛苦了,每天早上5点40分就要起床,只有双休日才可以6点20分起来。想想我们自己,一群每天早晨赖床的小懒虫,觉得很是惭愧。你知道吗,他们大清早起床后就要进行5公里的长跑,5公里呐!开车都要挺长一段时间呢!
最后,特勤队班长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训练场。来到攀岩用的“绝壁”下,一位官兵给我们进行了示范,只见他迅捷如鹰、威猛如虎,“嗖嗖”地踩着石块,一会儿就登上了“绝壁”顶。几位同学看了,热血沸腾,也摩拳擦掌要上去试试。一个高年级的姐姐自告奋勇上前,吃力地爬起来,可爬到一半的时候,踩不住石头,只好无可奈何地松开了手,由工作人员拉着她缓缓滑了下来。不难想象,战士们每天的训练是多么的艰苦!
经过这一次的参观,我被这一群可敬可爱的人感动了。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值得我们永远敬佩!
&&&&&&&&&&&&&&&&&&&&&&&&&&&&&&&&&&&&&&&&&&&&&&&&&&&&&&&&&&&
城中小学四七班& 季姝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加强消防特勤队伍建设提高部队实战能力
  |  来源: 陕西榆林消防支队  |  作者: 董国祥  |  责任编辑: 彭瑶
摘 要:根据榆林市新型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消防工作新需要,结合近年来榆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在灭火战斗、抢险救援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浅谈如何加强消防特勤队伍建设,提高特勤队伍实战能力。
关键词: 消防特勤队 建设 实战能力
随着榆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部队所面临的任务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为更好地适应消防工作面临的新需要,消防特勤队伍应运而生,这是一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较高战术技术素养,能有效处置特种灾害事故并具有跨区域救援能力的“拳头”部队,在火灾扑救、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本文结合榆林市消防特勤队伍建设现状,就强化特勤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浅抒己见:
一、当前榆林市情及消防特勤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榆林市区域经济现状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处,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全市总人口360万,地下煤、油、气、盐等能源矿产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近年来,榆林经济迅猛发展,一大批甲醇、烯烃、煤间接液化等世界顶尖化工技术项目落户榆林,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纷至沓来,逐步形成了以神木锦界为中心的煤化工基地和以靖边为中心的油气化工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油井22389口,天然气井1000余口,并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和以靖边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总长度达3200余公里的输气管线。全市7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化类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化工类企业30家、危险化学品仓储类企业4家、兰炭生产类企业54家、电石硅铁生产类企业42家、金属镁生产类企业24家、气体生产充装类企业17家、污油泥处理类企业4家、片碱类生产类企业10家。全市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639家(市级重点单位53家),其中人员密集场所863家,易燃易爆单位586家。辖区内共有高层建筑1483栋,其中高层公共建筑303栋、高层住宅959栋、工业建筑165栋,其他高层建筑56栋;地下建筑148栋,其中公共娱乐场所64家、商市场51家、宾馆饭店33家。
(二)全市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及装备配备现状
榆林支队现辖2个特勤中队,分别为设在神府经济开发区的特勤一中队和高新开发区的特勤二中队。
特勤一中队现有官兵33人,其中干部4人,战士29人,战斗班3个。营区占地面积9600㎡,建筑面积6380㎡,值勤楼占地面积4480㎡,附属楼为食堂、训练塔、岗亭,建筑面积为1120㎡,另设室内训练馆,建筑面积为780㎡。中队现有各类消防车8辆,其中普通水罐车1辆,泡沫水罐车2辆,25米高喷车1辆,72米高喷车1辆,抢险救援车1辆,生活保障车1辆,特种消防车坦克1辆。个人防护装备527件套,特种器材装备557件套。
特勤二中队现有官兵39人,其中干部4人,战士35人,战斗班4个。营区占地面积12540㎡,建筑面积10071㎡,值勤楼占地面积7435㎡,附属楼为食堂、训练塔、岗亭,建筑面积为2636㎡,另设室内训练馆,建筑面积为600㎡。中队现有各类消防车8辆,其中普通水罐车1辆,泡沫水罐车1辆,18米高喷车1辆,16米强臂破拆车1辆,53米云梯车1辆,抢险救援车1辆,45吨供水消防车1辆,涡喷消防车1辆。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器材装备共700余件套。
二、当前全市特勤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标准建设,低水平使用。为适应驻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防工作新需要,经过几任支队党委和各大队领导班子的接力奋斗,榆林消防特勤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维护榆林经济腾飞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实践证明,我们在追求高标准、高要求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发掘其本身应具有的高水平、高效能的使用价值,而是按照普通中队的标准进行训练、管理,自觉不自觉的将这支应时刻准备着的尖刀力量,变成了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普通力量。
(二)兵员结构不合理,进出门槛设置低。按照规定和新编制要求,特勤中队人员配备要求在45-60人,其中干部4人,士官60%以上,而榆林支队2个特勤中队距最低人数标准还有差距,集中表现在:一是官兵人数达不到标准要求;二是兵员结构上存在士官比例低、中坚力量储备不足的问题;三是队伍的战斗力标准树的不够牢固、专业性不强;四是人员的编配使用随意性大,选拔程序不严格等。
(三)训练手段单一,人与装备有机结合难度大。近年来,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受经费、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装备,特别是模拟训练设施的限制,导致特勤中队存在训练体系不够完善,训练过程不够规范,训练手段比较单一,训练项目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以致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害事故,不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甚至出现操作不熟练,处置不当等问题。
(四)特勤业务短板突出,不精不专现象普遍。长期以来,我们把特勤中队的管理教育、训练执勤、考核比武等方面都与普通中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勤不“特”、短板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不强,专业知识缺乏;二是灭火救援体系的建立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如:高层地下、石油化工、水上隧道、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专项灭火救援无特色;三是特勤队伍内专业人才不足,对高精尖装备掌握不牢,很难发挥最大效能。
三、建设新型特勤队伍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应自觉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时刻坚持顶层设计的标准,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通过政策导向,吸纳和保留业务精英、专业骨干。在此,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培养特勤官兵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在特勤队员的选配上,必须要求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的官兵;二是出台有利于特勤官兵成长进步的激励政策,提高政治待遇,对工作敬业、成绩突出、表现较好的特勤干部要提前晋职,并大胆提拔任用,增加特勤队在入党、考学、评选优秀士兵、立功、士官选取等方面的比例和特勤人员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三是设立有利于特勤专项训练的业务经费,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四是将普通中队向特勤队伍输送人才纳入到年终考评体系。
(二)瞄准实战需求,坚持源头把关,全面加强特勤力量体系建设。一是严把指挥员准入关。指挥员水平的高低,是灭火救援战斗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特勤队伍的干部不仅要会带兵训练,自身还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我们在选拔特勤队指挥员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水平,又要结合实战经验;既要满足当前任务需要,又要合理规划传、帮、带工作;二是严把兵源补给关。及时改变以往靠年初分兵补给方式,积极拓宽渠道,主动提高吸纳门槛,在确保现有特勤力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从普通中队业务尖子中培养选拔新队员,适时清理特勤队中不能胜任的人员;三是注重特勤梯队规划建设关。主动将各普通中队的特勤班作为后备军,并结合实际定期开展普考、推荐、自荐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特勤岗位的人员编配,努力达到部队关键时刻能攻坚、执行任务人人有特长。
(三)加强装备建设,坚持效能优先,努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技术装备是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消防特勤力量作为处置特殊灾害事故的拳头部队,更应注重发挥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力求最佳效能。当前榆林消防特勤部队的车辆装备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需不断加强和改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训练开展系统化。要着力改善特勤中队普通化使用的现状,加快推进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模拟化、实战化、基地化训练,努力缩短练与战的距离,提高训练质量;二是装备配备针对化。要着眼消防部队承担的的五大职能任务,以技术含量高、机动性能好、处置能力强的特种车辆和器材装备为主;三是装备使用合理化。要深入开展装备应用训练,使官兵全面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能熟练地操作使用,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四是维护保养日常化。要加强消防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保持装备的良好状态;五是经费落实常态化。要根据部局、总队下达的装备建设任务和《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配备标准》,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将装备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争取将实战性强、性能优越、先进高效的特种车辆装备配备到位,为打造现代化的公安消防特勤铁军奠定坚实的装备基础。
(四)按纲科学施训,坚持实战出发,全面加强专业能力建设。针对特勤队伍日常训练针对性不强、实战性不强的问题,必须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贯彻按纲施训、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方针,以“五大职能任务”为导向,全面提升专业处置、打赢制胜的能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特勤中队要自觉提高对自身特殊性的认识,从实战出发,积极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建筑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实战化训练和实战演练;二是强化指挥能力。特勤中队指挥员不仅要会带兵训练,更要有过硬的军事、文化、业务素质,能够处置各种突发事故,进一步提高队伍组织指挥体系;三是细化训练分工。根据具体岗位,针对性开展训练。战斗员要苦练体能、器材装备操作应用、辖区情况熟悉、安全防护等基本功,突出特殊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心理训练,并要具备单兵攻坚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攻坚组要重点开展火情侦察、楼层进攻、破拆进攻、地下进攻、强攻排险、关阀堵漏等操法训练,具备强攻近战、突破攻坚的能力。
(五)严格纪律要求,坚持思想武装,强化官兵战斗精神培育。 规范有序的部队管理是促进特勤业务建设的有力保障。要在强化官兵技体能和技战术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极限训练和实战考验,叫响“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口号,磨练官兵百折不挠、敢打必胜的坚强意志。要严格按照正规化管理要求,坚持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尤其是中队干部要以身作则,长期抓,经常抓,通过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各项禁令规定,以严明的纪律培育过硬的战斗作风。要通过奖优罚劣、典型宣传,激发官兵争当钢铁战士、铸造消防铁军的昂扬斗志,把战斗精神根植于每一名官兵的头脑里,体现到每一次灭火救援战斗的行动中,为打造公安消防特勤铁军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结束语: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不断寄予新的期待,努力打造一支新型的消防特勤队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紧迫课题。因此,全市广大官兵要深刻认识打造新型消防特勤队伍的重要意义,着眼当前,谋划长远,准确审视特勤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努力在人员素质、专业训练、装备保障、战斗精神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着力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塞上特勤消防铁军,为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作者:陕西省榆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副书记、支队长 董国祥)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特勤中队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