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抗美援朝老兵名单查询政策

关于抗美援朝老兵最新福利待遇文件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关于抗美援朝老兵最新福利待遇文件
甘肃&02-03 08:52&&悬赏 0&&发布者:贾秀英 & 回答:(3)
我父亲49年入伍,50年入朝,5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直到退休,按工人的待遇,请问现在是否有相关的国家政策提高待遇,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甘肃-兰州]
406746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这个恐怕就要咨询一下相关部门了。
[北京-海淀区]
238481积分
回复时间:
咨询民政部门。
[北京-朝阳区]
235068积分
回复时间:
可以咨询当地武装部!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徐荣康)()&
(郎海华)()&
(颜培卿)()&
(孙志军)()&
(陈铠楷)()&
(刘德斌)()&
最新回复律师
北京 海淀区
人气:2080834
人气:1218726
人气:80576
人气:184428
北京 海淀区
人气:757009
人气:106818张凤英:给抗美援朝老兵一个家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张凤英:给抗美援朝老兵一个家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存大爱:五旬农妇创办“老兵大院”张凤英今年55岁,生于吉林省农安县华家桥村一个贫困家庭,15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9个孩子,吃尽了苦头。当时,张凤英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妈妈。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听抗美援朝老兵讲述他的人生经历
万喜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又毅然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任务,在新疆的戈壁荒漠上书写着他人生的辉煌,2012年万喜良已80有余,身体健康,在新疆的兵团农场幸福的安度晚年,我作为团场宣传人员,现将采访他的录音整理成文字,让我们在这字里行间,感受老一辈高尚的精神境界.
万喜良说:那时候,我们家穷的没有一片瓦,没有一分地,全靠租房子住。从小就开始劳动,虽然五岁的时候上过学,那只不过是放在那里不要在家里?去玩耍?仅仅上了一年学。也许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
万喜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又毅然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任务,在新疆的戈壁荒漠上书写着他人生的辉煌,2012年万喜良已80有余,身体健康,在新疆的兵团农场幸福的安度晚年,我作为团场宣传人员,现将采访他的录音整理成文字,让我们在这字里行间,感受老一辈高尚的精神境界.万喜良说:那时候,我们家穷的没有一片瓦,没有一分地,全靠租房子住。从小就开始劳动,虽然五岁的时候上过学,那只不过是放在那里不要在家里?去玩耍?仅仅上了一年学。也许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学校我被推送当上了“红卫兵”。7岁那年,我开始劳动,由于家里仅有2分多地,靠母亲一人去种,我和父亲干“棒棒军”的营生,那时管“棒棒军”叫“?夫”。我和们家距县城50华里路程,每天天不亮开始上路,晚上才能回来,每天跑110华里的路程。干苦力这样我一直干到1951年。那时我才16岁半就参军,当时4月2日新兵把军装一换,就开往东北、吉林、长春开始训练,训火车了一个礼拜后就开始入朝打仗。我们计划从丹东乘火车跨越鸭绿江再到朝鲜的新九州。我们还没上火车,敌人的飞机就来开始轰炸,我们漫山遍野去隐蔽,等空袭的警报解除以后,我们一个个才出来。由于火车不能??我们就步行过江。当时我们过的桥叫“水中桥”,为了防空,把桥建在水面以下30-40公分的地方,这样从高空很难发现。桥的两边栓两道绳子,只要人走在中间,就不会掉进水里。那时我一直行军,我们打打停停走了20多天,才到达正规部队所在地。当时正值5月天气,天下春雨,等到了部队时,衣服全都淋湿了。我们吃了晚饭天就黑了就宿营了。到夜里两点多钟,敌人开始进攻了。当时我被分的那个班里谁也叫不上谁的名字,班长只喊我“小鬼”,因为在班里数我年纪最小, 才16岁半。小娃娃一个。班长说:“小鬼快起来,跟着我跑!”我一骨碌爬起来,迷迷糊糊行李没带就跟着班长跑,半个小时就来到挖好工事的战壕,班长指着两箱手榴弹对我说:“小鬼你把这两箱手榴弹打开。”战壕里什么也没有,装手榴弹的箱子是木制的,四周用铁皮包的很严实。找不到工具我就用石头撬。朝鲜的石头不像我们的石头是圆的,全是碎石,用起来很方便。等班长转回来问我是否将手榴弹箱子打开的时候,两箱手榴弹已经敞开着。班长见我把手榴弹箱子打开了,就对我说:“等我们那边枪一响,你就把手榴弹从这个洞口向外撂。”反正当时年纪小,不知道怎么敢,你叫我干啥我就干啥,不一会儿那边机枪、步枪、冲锋枪响作一团,于是我就开始强行撂手榴弹,当时天很黑,又是阴天什么也看不见,手榴弹撂出去有多远,炸没炸着人,我什么也看不见,反正我按班长交代的去干,不一会儿两厢手榴弹全让我给撂光了。打了大约20分钟以后,密集的枪声开始停止,敌人的进攻被我们打退了。班长回来问我:“手榴弹呢”我说:“全撂光了,炸没炸着敌人我不知道,反正手榴弹一个不剩了。”这倒不要紧,第二天开大会,连长当着全连表扬了我,说我打仗很勇敢,一个人撂光了两箱手榴弹,胆子很大,现在回忆起这些来,真有意思。这就算是我打的第一仗。当然以后就打了很多仗,三年多我们打了“五次战役”,有“
”,所谓“一昼夜穿插“,就是有一仗我们与敌人遭遇,敌人动用了几乎所有的飞机、坦克、大炮向我们开火,打得我们很难招架,为了避其锋芒,减少伤亡,于是我们改变战术,向敌人两翼迂回穿插。五天五夜的穿插行动中,我们什么也没带,连一口吃也没有,当时打仗,当地老乡都跑光了,找不到食物,我们从野地里找马刺芽(当地叫百刺汉)吃。全连只有一个脸盆,打菜、打饭、洗脸洗脚全靠它,我们把它拿来,用三个石头一支,盛上水、生上火,把马刺芽往里一放,稍稍过一下水就开始吃。没办法,人要活命,老打仗。当时有人吃面条?拉肚子。又要战斗又要拉肚子,脱裤子嫌麻烦,最后有人干脆将裤子背过来穿,开口朝外,这样拉肚子时可以不解裤子,往地上直截了当,非常方便。就这样,我们把敌人打到了谈判桌上,特别是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只要敌人一天不谈判,我们一天就不停火,一直打,打得整个上甘岭一米以下的土全是松的。《上甘岭》电影大家都看过,那是真实的故事,一直到日敌人彻底被打败。当时联合国有16个国家跟我们打仗,其他国家参战的人数不多,有的一个班,有的一个排,最多的要数美国和南朝鲜李成晚部队。当时他们不想停战,我们就在彭德怀的指挥和领导下,把敌人赶进海里去。这样敌人在7月27日宣布停战,回到谈判桌上,从日到日,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虽然双方都死了不少人,但最终我们还是胜利了,这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停战以后,我们没有立马回来,因为联合国代表要来勘界划线,没有飞机场是不行的,就在“38线“两端,以北纬38度线为界,相距38线各18公里各修一个飞机场。这边我们修,那边敌人修。要求10月底完工。我们与敌人展开竞赛。我们所在的工地是一片稻田,稻子还没成熟,连泥土一起清出去,然后将附近的小山包炸虚,运回填进去。工程量很大,但当时我们人很多,两个军2万多人投入工地。在10月29日飞机场就修好,敌人那边在30日才修完,比我们晚了整整一天时间。从11月份我们开始撤离,当时我们徒步行军到一个火车站,集结,说是撤,但我们不知道往哪里撤,更没想到是回国,就这样11月4日晚上,悄悄的上了火车,火车属?罐车,全封闭,一节车厢只能座一个排40多人,当时部队有纪律,到了车站不准下车,不准说话,大小便都在车上,有人实在受不了就用罐头盒,或是刷牙缸子,就是“献给最可爱的人”的那种,去接,然后在火车行走时再将倒掉。当时因为是秘密撤离的,谁也不知道,当火车行驶到一个小车站了,有人突然憋不住了向外撒尿,站台检修人员一看有水从车厢里流出来,感到很意外,就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怎么车上流水”工作人员忙解释“车上装的全是猪,是猪撒的尿”。就这样我们就偷偷回国了。11月9日,我们到了新义时,当时车站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观影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人群,非常热闹。11月9日我们离开朝鲜到了安东,当时火车没有停,一直把我们通过沈阳、北京、天津。11月16日下午到达张家口。当时我们65军属中央直属兵团,所以留守北京,军部在张家口。到了北京以后,部队开始休整。那是的部队尽管居住条件与现在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虽然住的都是平方,但全是砖房,生活也很好。当时部队所在地热闹非凡,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各慰问文艺团体排成了队,文艺节目一天三场,就这样有些慰问团还排不上队。节目整整演了一个半月。在北京一共呆了大概九年的时间,到1962年10月就到了新疆哈密。为什么来到新疆呢,是因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当时中印边境爆发了冲突,新疆伊犁、塔城地区发生了“伊塔事件”,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中央从部队抽调一批人才支援新疆维稳工作。条件必须是共产党员,参加过战争,属部队干部。当时一些亲临过战争的同志,有的不是干部,有的年龄偏大,所以很自然我就来了。来了以后就是为了平息伊塔事件。当时伊犁、塔城、博尔塔拉等地区没有兵团团场,当时说:“伊塔事件”就是伊犁、塔城边民外逃,那根本不是什么外逃,而是当时“苏修”教唆,煽动了伊犁、塔城几个县的地方农民、牧民以及边境地区居住的人赶上牛羊,带上家产离开家乡到他们那边去,而且他们亲自派车来接。这样十几个县的老百姓都跑光了,到现在还有几万人没有回来。当时,地没有人种了,统统荒芜了,什么乡、公社等等一些地方统统陷于瘫痪。于是中央希望兵团对这些地方实行“三代”,三代就是代耕、代种、代管。当时兵团去了1万多人,在哪里搞建设,后来干脆成立团场,由于博尔塔拉属中心地区,周围的几个团场共同组成博管处,因为农五师去的人较多,最后决定成立博管处隶属农五师管,但师部在哈密大营房。形势的需要,再加上博尔塔拉那边土地面积大,便于指挥,便于生产,最后决定将师部搬到博尔塔拉那边去,从1963年开始,一直到64年春节,师部才真正搬过去了,哈密这边改成了哈管处,但还属农五师管。到1975年,兵团撤消了,交给地方去管。搞了一段时间后,一直到1981年,王震视察新疆后提出,要恢复兵团,兵团不恢复是不行的,因为兵团有特殊的使命,屯垦戍边维护稳定,而且还有生产队、战斗队、宣传队的作用,所以1981年兵团就恢复了。兵团恢复后,就相继成立了“哈管局”“乌管局”“和管局”,不再由哪个师管,而是直属兵团管。一直到2001年三个局改为三个师,乌管局改为十二师,和管局改为十四师,哈管局改为十三师。所以农十三师就是这样来的。日来到新疆后,在大营房住了20多天,最后被分配到巴里坤第五农场。当时农五师所在的哈密有五个农场,二道湖的叫红星一场,火石场的叫红星二场,吐鲁番(后来叫2211团)叫红星三场,巴木墩的叫红星四场,巴里坤的叫红星五场。四条主要的灌溉渠道分别称:红星一渠、红星二渠、红星三渠、红星四渠,红星五场那边不叫红星五渠叫五马沟灌渠,是把五沟和马沟两条山沟的水引到农田的灌溉方式。日我就到了红星五场,搞民兵训练,因为“伊、塔地区”那边要打仗。12月份到来年元月份整整训了45天,训火车先过后大年初三就开始上山修水渠,由于民兵不种地,赚搞基建所以修五马沟灌溉渠的任务就有我们来承担。我们住地距五马沟修渠工地有12公里的路程,全是雪,平地有60到70公分一条,低洼地方得达一米至两米,人在上面很难行走,基本上都是连滚带爬,在那里我们的重要任务是背石头筛沙子,石头从渠道两侧五百公尺以内的地方去捡,捡回来堆到渠道边五十公尺的地方,因为要往渠道里放,所以太远了够不到,左边堆不下,那时的石头全被积雪覆盖着,找不着就用脚摸,高包上的石头虽然能看得见,但全都炼在土里面,抱不起来就用榔头砸,钢钳插,每天的任务是一百公尺以内背三立方,二百公尺以内背二立方,一百公尺以内背一立方,每天干活两头不见太阳,早上能看见就上工,晚上看不见才下工,那时工作条件很艰苦,?根本没有运输工具,全用人力背石头,身上的粗布衣服全磨成了洞,补了摞不下,后来有人发明了爬犁,虽然笨重,但至少一次装两三个石头,比人背的强多了,但陡坡地方还是用人背,所有的人,双手?坏了,肿的跟发面馍馍一样,耳朵鼻子尖全都流着黄水。简洁的办法就是放苞米面,根本起不了作用。只能缓解一下疼痛,背光石头以后就开始筛沙子,沙子也是被雪埋住的,要筛沙子必先出去上面的积雪,揭去冻土层才可以作业,揭冻土层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所有的砂石料全在冻土以下50到60公分,全用十字镐刨开来,第一天的工作面到第二天又冻上了,而且厚度达三十公分,这样人还?后来大家干脆将工作面用雪覆上,到第二天铲去积雪再干,尽管也有10公分,但要比前面好多了。沙子晒好以后,我们又开始背沙子,一个麻分两半,用人工背,哪有什么车辆,一背就是一两方,那时候渠道全是干铺,哪有水泥,那时候的水泥,仿佛是朝祭贡品那么稀有,那时候我们就这样修渠道,如今这条渠道为农民灌溉起了很大作用,过去红星五场只种豌豆油菜、小麦洋芋或青萝卜,现在作为作业??以后,两万多亩地全种大麦葡萄,就这样前前后后在红星五场呆了20年。再后来,五农场由于土地面积小再加水资源有限,不宜大面积开发,为了增加团场发展后劲,1984年,兵团要求一牧场在巴木墩进行水土开发,准备开垦土地两万亩地,为了建设开发区把我调到巴木墩,就是现在的红星四场四连,开荒造田,并担任开发区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杨正雅任总指挥,就我们俩人。开始招兵买马搞开发,第一年兵团投资了65万,由于一牧场那边要发展牧业,修盖棚圈挪用了四十万,开发区只给了二十五万,这时候这边已发展到两个连队,共计200多人。人有、车有,就是一点吃的粮食、蔬菜、清油全靠在红星四场赊账。后来兵团没再投资,而且团场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开发。1985年,于是一牧场决定把开发区作为包袱甩给了红星四场,红星四场四连就是这么来的。开发区交给红星四场以后,红星一牧场一直想调我回去,我说我既然来了就不在回去了。这时四场党委找我谈话,理由是我是一个营级干部,而四场又是一个营级单位,说我的工作不好安排,并要我去找哈管局解决问题。我给他们说:“革命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你们随便给我安排个工作就可以了。”这样我在红星四场四连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时的四连土地面积并不大,从一连条田下去只有600多亩地,而且上面的水也下不去,很难发展农业。团场决定,一连、二连、三连的羊群加上四连的几群羊和一群牛一并交给四连,成立畜牧连。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四连的畜牧业也搞不上去,再加上非常性人员太多,农场最后决定,各连队的羊群由各连队管,四连的羊群由兽医站管,最后就把四连撤消了,就让我管家属队,后来又管老干部,一直到一九八五年退休。总的来说,四场发展是很快的,当时管家属队的时候,团场的土地只有几千亩,现在发展到四万多亩。要说大规模的水土开发,正式从一九九一年开始的,那时的一连、二连、三连同时开始的,四连、五连是后来的事。要说开荒治碱,我们那个时候最苦,像一连、二连、三连的排碱沟全是我们一九六三时人工挖的,那时侯挖排碱沟全是人工往上摞土,有时候有的人,有人一天少摞六十方土,一般的也要摞二十到三十方土,那时候挖排碱沟也是两头不见太阳,职工都是天不亮起床,掌灯时分才回来。每天干十六到十七小时活,现在的人比谁钱多,那时候的人比谁工作积极,要说沾碱就更苦了,所有的荒地全是芦苇碱滩,地面的一层全是硝壳子,治碱就是把水引到碱滩里,用水硬泡,上不去水的地方要用人工铲平,再把水引上去。碱土一见水就是 糊糊,加上老鼠洞很多,人一脚进去再也出不来了,如果有人不小心掉下去,泥糊糊就全一下子浸到肚脐眼上来,这时不能动,越动陷得越深,旁边的人靠不上去,只能用木棍子往上掇,治碱三年以后才能张东西,但只能种一点葵花、玉米、高粱,种麦子一扎高,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我们一年到头吃的高粱面,主食就是包谷面,白面不到百分之十,大米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有那么一斤半斤。那时候不管红星四场还是红星一牧场,人们搞劳动竞赛,不管割麦子、割豌豆,就是在地的那头放一双手套或是一条毛巾,只要先割到头的就得奖,这就是最高荣誉,不像现在得奖就发钱。过去一年到头评先进,的得奖就是一张奖状那么一张纸,一双手套、一条毛巾,在人们眼里那是最高荣誉,为了这个最高荣誉,人们拼着命去最求。那时的人们不比吃,不比穿,不比洋气,比的是谁的荣誉多。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兵团精神”。当时大家都是一个工资标准,“36.96元”,当然有人拿42元多,那只能是极少数二级农工,只要出门在外,或在路上,或在街上,只要一听说36.96元,就知道是兵团人。因当时把这个工资标准的人都叫“3696部队”,住的全是“地窝子”,地面向下挖个坑,三四个平方那么大,上面用木棍子担着,割席子或芦苇蓬着,既潮湿又阴冷,一下雨里面全是水。砖窑,楼房想都不敢想,那时候调工资不搞一刀切,靠大家评选,一百个职工里,至多有二十个能评上,十个干部里至多有一个能评上,肉食一个月吃上一回就不错了,清油一个月供应二两就不错了,老婆孩子一大堆,没有油吃,就只好把二两油倒进锅里烧开,再把咸盐倒进去,油掺到盐里面,以后做饭油也有了盐也有了,过去连鸡都不说喂,谁喂谁就是资本主义尾巴。走的路全是碱工窝,天晴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现在多好,吃的、住的不用愁,走得全是柏油路,过去运东西全靠马车,至?上拉拉车、肩挑、人抬,穿的全是工布做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一些年轻人应该多学习,多了解团场、十三师乃至兵团的过去,了解我们兵团的发展史,知道我们的兵团是怎么发展来的,老军垦老同志怎么用汗水换来了今天幸福生活,享受好生活的时候不要忘了老同志和团场。一定要知道感恩,一定要想着怎么样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稳定边疆,建设边疆。吃喝玩乐的生活要不要,要!但一定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去为社会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空想不行,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动动脑子,多动动手,想一想怎么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居住环境,使之更优美,同时也想着怎样促进我们的生产技术更先进。怎么样使我们的棉花产量更高,这样我们的财富多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老兵2017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