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者是否可以直接认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上师

页: 123456789101112 &
主题: 上师瑜伽 &(阅读 39347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 回复 #90 于: 二月 18, :35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貝諾法王開示「上師瑜珈」(二)    貝諾法王開示於美國加州柏克萊(續上期)偉大的蓮花生大士將一切法要融合為一的普攝法門,即是觀修自己的根本上師是蓮花生大士的化現。在這兒,我們不應將蓮花生大士看作是一位歷史人物;也就是,他是在釋迦牟尼佛圓寂後,在某個時空出現的人。真正蓮花生大士的內在本質,是早於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無量劫前。事實上,蓮花生大士的覺悟心續是過去無量劫以來,無數諸佛內在慈悲、智慧與加持的唯一示現。&一般而言,我們認為佛法可分為經部與續部教授,且我們現在所談的佛法是由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但是,倘若我們以更開闊與宏觀的角度來探究的話,我們可了解到所謂的佛法,特別是密乘的教授並非僅限於一佛所說。這就是為什麼蓮花生大士的佛法事業會被視為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道理了。也就是說,無論是過去諸佛在何處宣講密乘教法,或正在宣講,或在將來即將宣講,或有任何上師在任何處宣講,真正蓮花生大士的內在本質就會在那一尊佛,那一位上師或那一位喇嘛的身上顯現。在各種不同的法界、時空,蓮花生大士曾以不同的名字、化身以利益無數眾生,在將來亦復如是。從傳統的歷史文獻中就可證實蓮花生大士有許多不同的應化展現。&在我們特殊的時空--賢劫中,會有一千尊佛示現,而釋迦尼佛是其中的一尊佛。所有這包括釋迦牟尼佛的千尊佛及其佛法事業,事實上都是來自同一源頭的不同示現。這些不同的展現與佛法事業都是來自同一源頭的傳承與加持。也就是,所有盡虛空遍法界的億萬諸佛與上師,事實上都是蓮花生大士能量的化現。因此,蓮花生大士的加持不應被局限成在某一時間或某一區域,諸如印度或西藏。有關蓮花生大士在印度神奇的出生。及將佛法帶到西藏的種種事業與功德,在整個蓮花生大士的功德與加持中,只能算是滄海之一粟罷了。即便是我們所了解的蓮花生大士本生傳記,所描述的也不是單一角色,而是經由蓮花生大士的加持與事業所展現的八個化身。這種加持與事業會持續地由所有蓮花生大士化現的偉大老師與上師來開展。蓮花生大士並沒有死。他也沒有離開我們。他在現在及將來都以不可思議的化現與事業來利益眾生。&在這所談的教法與任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沒有絲毫的矛盾。佛陀第三次轉法輪對諸法實相作了最後明確的開示。也是在這次轉法輪中我們可發現到密乘教法的基礎。然而。在傳授及弘揚密乘教法上最具力量的是蓮花生大士。在我們平凡人的眼中,我們能了解的釋迦牟尼佛是誕生在北印度的一位太子,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他長大後証悟成佛,然後轉法輪,入涅槃,法體荼毗遺留舍利供後人瞻仰。&然而,蓮花生大士的本質則是無生,也無死。他不是我們能以實體的概念來測度的,說是他從什麼時間存在,又於那個時間消逝。蓮花生大士的身體不是血肉之軀。他的存在不靠物質作基礎。他是永遠存在的,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因他不受任何肉體上的限制。蓮花生大士在印度時,當地的很多國王及宰輔大臣曾在許多場台想刺殺他。曾經有一次,他的身體化為火燄。一個平凡的軀體可在一剎那間被殺死。但蓮花生大士是永不可能受到傷害的。因他非以一般的軀體來示現。&當蓮花生大士來到雪域,西藏國王欲以額頭碰觸蓮花生大士的膝蓋來表示他的敬意時,結果西藏國王的額頭穿過蓮花生大士的身體而碰觸到座墊。當蓮花生大士欲離開西藏至羅剎界時,他也沒有示現如凡人般去世,而是以一種當時在場信眾皆目睹的神奇方式離去。然而,我竟然� 說在西方有人販賣蓮花生大土的髮舍利!確實,在巖藏取者嘉稱寧波(註一)所取掘的巖藏中,有一根蓮花生大土的頭髮。但那更像是彩虹光芒中的一絲霓線罷了!它是沒有實體的。&當我們確能將我們的根本上師視為是蓮花生大土的化現時,這意味著無論我們進行任何本尊的禪修,以成就任何息、增、懷,誅的佛法事業都能圓滿成就。如果你能滿懷虔信地視你的根本上師與蓮花生大土無二無別,則蓮花生大士將與你不隔毫芒。當我們談到本尊的禪修時,我們會發現我們很容易有一種「這本尊比那本尊好」、「更有力量或感應更快」等等的分別心。有這種分別心事實上並不妥當,因為唯一的要點是在於弟子心中的虔誠與信心。也許是在某種情況下,你對某一本尊特具虔信,而在觀修上較易得力。但這並不表示在究竟的層次上,這些覺悟本尊間有什麼差別。事實上;他們都來自同一無始偉大的覺性,且為此覺性真實平等的普遍顯現。也就是在本尊間,並沒有所謂的高下優劣之分。也就是沒有這個本尊比那個本尊更有力量、更有加持或感應更快這種事。說得更貼切些,這是作為一位修行者,在某個方向受到激勵的程度問題。&與其在意你從親修的本尊或修持中獲得多少加持,不如反求諸己地檢測自己對親修的本尊與修持有多少的虔信。我們的心愈有疑念或夾雜著淨信之外的其他東西,我們將愈迷惑。因為,我們是用懷疑、猶豫及缺乏堅信來污染我們的心。基於這個道理,我們說修持不會帶來加持。事實上,不是本尊沒有加持,也不是上師沒有加持,而是作為弟子的用懷疑與迷惑來拒絕加持。&&上師瑜珈的襌修我們實際上在進行上師瑜珈時,是反觀自己為本尊,在此是觀修自己為金剛瑜珈女。同時,觀想在自己頂門上一肘高的虛空中有白、紅、藍三色蓮花層層相疊的蓮花座。蓮花座上有月輪,月輪上坐著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加持總集的蓮花生大士。雖然蓮花生大土身上有百寶嚴飾,他的體性即為自己的根本上師。以這種信念來祈願,是上師瑜珈禪修的基礎。此次所傳的蓮花生大士是一面二臂,膚色白中透紅。他的面色是平和寂靜中略帶一絲輕微隱含的忿怒。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令見者無不欣悅法喜。他的頭髮散披在肩膀及背後。頭上戴著見即解脫蓮花帽。&蓮花生大土身穿著薩窩王的法袍。此袍乃源於蓮花生大土在措貝瑪時所展現的一項神蹟。在那時,此王向蓮花生大土獻上他的法袍,以表示對蓮花生大土至高無上的敬意。再者,蓮花生大士也穿著別解脫乘的戒衣,象徵著小乘的律儀。身上穿戴著耳環、項鍊、手觸、臂觸等百寶莊嚴。右手持著五股杵安放在胸間。左手以等持定印置於大腿上,抱持著頭蓋杯,杯中充滿著甘露,甘露中有一寶瓶&,寶瓶中盛滿著無死甘露。蓮花生大土的左手肘抱持著三叉戟,它象徵著金剛瑜珈女。此外,此三叉戟也代表著其他陪侍在旁的佛母,如依喜措嘉及曼達喇娃等。&當我們談到本尊有佛父、佛母時,我們千萬不要錯認為他們之間有任何實體上的含意。本尊並非是男的或女的,他們代表的是陰、陽這兩種能量罷了。這陰陽兩極所代表的是顯(色)與空原始的雙運。佛父所要代表的是顯現(色 ),而佛母所要代表的是空性。所以本尊的展現是直接地指出諸法的實相,也是一切現象的本來面目。&空行母依喜措嘉以蓮花生大士的西藏佛母而聞名。但是,我們應該記住她最重要的任務是集結與編纂蓮花生大士的教授。她的角色與佛陀的弟子阿難陀相似,也就是集結經典,以傳諸後世弟子。雖然,空行母依喜措嘉以女人身示現於西藏,她的究竟本質則是無始覺性空行母。所以,她以女人身示現於西藏與由三叉戟來代表她之間並無矛盾。&此外,觀修在你頂門上的蓮花生大士是以雙跏趺坐,安坐在月輪上。也就是他的左小腿搭在右大腿上,,用右小腿搭在左大腿上。觀想他全身綻放出奪目眩豪光射向十方。蓮花生大士眾寶莊嚴的身代表僧伽,他的語代表法寶,而他的心代表皈依之源的佛寶。他的功德代表密乘的眾本尊,而他的佛法事業代表著眾空行護法。簡言之,現前顯現的蓮花生大士,他究竟的內涵,實是三寶與三根本聖眾的總集。&無論你觀修什麼本尊或進行各種形式的觀想,很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所觀修的是清淨的形相而非有實體的血肉之軀。例如,當我們在修持八大嘿嚕嘎的儀軌,譬如說在觀修普巴金剛時,我們會觀自身為本尊,且身中各部呈現所有本尊的壇城,及微妙能量的集中等等。我們並沒有觀修本尊的骨架、他的消化系統及肌肉。我們全沒有觀修這些實體元素。&在我們的時空中,蓮花生大土是所有傳承之源。雖然我們現在無法面見蓮花生大土,但是我們可藉著代代相傳的傳承與他聯繫。如果我們視根本上師與蓮花生大土無二無別而如法依止,則我們可與過去歷史中,傳承不中斷的法源直接聯繫。在最高的奧明淨土,蓮花生大士從金剛業主空行母雷切汪模處接受灌頂與口傳。此空行母傳予蓮花生大士教授的方法是先將蓮花生大士變成一個 &吽&字,然後將之吞下。當這&吽&字經過她身體各脈輪時,蓮花生大士便依次地接受了所有四灌。之後,蓮花生大士離開她的身體而恢復原來的樣子。很明顯地,這也不是普通吞噬、消化與排出的過程。在很多金剛上師所給予的灌頂法會上,我們仍可看到這種特殊的傳授過程。這些包括類似的觀想,諸如弟子被觀想成一個種子字,上師將他吞下後排出,然後弟子以本尊的形相再現世間。金剛上師即是利用這些傳授過程,來淨化弟子的惡業與染污的心續,給予弟子加持與灌頂。&一旦上師傳予弟子某本尊,弟子應於灌頂儀式中維持著與該本尊無二無別的淨觀。弟子確認本身的心性與該本尊無二無別,且以該本尊的形相來顯現。弟子視自己為本尊的認知,即是所謂的誓句身,而上師給予的是無始覺性的智慧身。然後金剛上師用許多灌頂所依物,如寶瓶等來傳輸各級灌頂的究竟加持。就是在這種基礎上,會產生真正精神力與能量的傳授。&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灌頂的過程。無論我們參與何種法會活動,或是進行其他世間工作,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用什麼角度來詮釋外境、及我們的心如何因應各種環境。在此處,上師與弟子都有責任為了讓真正的灌頂產生,上師與弟子都必須要有真正的淨觀與合適的心態。在這個時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的灌頂儀式,真實的傳承加持力的授受才會發生。&現在回到我們有關上師瑜珈禪修的主題:在我們頂門上的蓮花生大士是十方三世佛菩薩的總集。我們觀想在他的額頭有一白色的嗡字,喉部有一紅色的阿字,心間有一深藍色的吽字,臍部有一綠色的啥字。此外,我們可觀想蓮花生大士的手掌與腳掌各有哈、利、尼、薩等字。從這些種子字綻放出無量光,迎請十方佛菩薩與三根本聖眾的加持,然後他們都融入我們頂上之蓮花生大士。之後,我們便可一心專注地作上師瑜珈的修持,這包括向上師祈禱及唸誦蓮花生大士的心咒等。&在此之後,我們觀想從蓮花生大士的額部白色嗡字放出如流星般之光,融入到我們的額部,進而充滿我們全身。此白光淨化了我們有關身的無明染污及惡行,賜予覺悟身的加持。接著,以類似的過程,從蓮花生大士的喉部放出紅光,射入我們的喉部,淨化了我們的語業。從蓮花生大士的心間綻放出湛藍色的光,融入我們的心間,淨化了我們的意業。最後,我們觀想從蓮花生大士的各部綻放出白、紅、藍、黃、綠等五色光,融入我們身體的各脈輪,淨化了我們最細微的無明障礙,而獲得了第四灌。以這種方式,我們獲得了四灌,也就是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及第四名詞灌頂。這些灌頂分別為我們證悟化身、報身、法身與體性身種下種子。在這段禪修完成後,我們可觀想在我們頂門上的蓮花生大士化為光融入我們身體,之後我們進入無相圓滿次第的禪修。我們觀修蓮花生大士的覺悟身語意與我們的身語意無二無別。這是完全無二元的雙運。我們開始作無相的心性禪修,遠離心的捏造與攀緣,儘量將心安住在無二元的雙運休息中,愈久愈好。之後,我們作結行的迴向與祈願。根據不同的傳承,在觀修上師瑜珈上會有些特殊的觀想法。但是,在此所談的一些重要原則與次第是相同的。也就是首先我們觀想頂門上有根本上師,在此處是三寶三根本的總集。蓮花生大士。也有其他傳承是觀想在頂門上有皈依境等聖眾雲集,或是傳承祖師自頂門上層層相疊的。不同的傳承,可能會有不同的指示。雖然有這些差別,但是重要的原則與次第則皆相同。&如同前述,修持成功的最重要品質是弟子的虔信與淨觀。倘若作為一個弟子的,真想從修持與佛法中受益的話,這些品質是絕對必要的。(圓滿)(文自:白玉法訊第三期)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 回复 #91 于: 二月 19, :57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梦中佛事:《成就信心 圆满二利》[晚]日&  主持人致辞:&  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各位师父,各位同修:&  大家晚上好!&  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相信大家也跟我一样,因为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殊胜的时刻——荣幸地请到了尊贵的上师索达吉堪布,来给我们大家作开示、指导、加持!&  二十多年来,上师翻译(包括笔译和口译两种)了百余部显密经论,如《入行论·善说海》、《大圆满前行》、《极乐愿文大疏》、《般若摄颂释》、《光明藏论》、《大圆满三大休息》、《文殊静修大圆满》等。&  还撰著了许多启迪信众的短小论文,如《入密明灯论》、《修学的旅途》等。尤其针对现代人的思想误区,以隽永的文思,为世人开辟了条条光明之路,如:《佛教科学论》揭示了佛教为何不是迷信之理,《密宗断惑论》和《藏密问答录》澄清了对于密宗的种种误解,《藏密素食观》阐明了修行人对吃素与吃肉该如何抉择。&  上师还积极倡导放生,从屠刀下救护的飞禽走兽、水族鱼虾不计其数,故被尊称为“放生堪布”。几年前,上师又发出了“启动爱心”的倡议,从而拉开了如火如荼的慈善利生序幕。&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上师遵循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在一切善行中,对闻思修行、讲经说法最为重视。学会成立后,上师将《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藏传净土法》、《般若摄颂》等大乘妙法,通过光盘、MP3、讲记的方式,传到了世界各地。&  下面大家一起敬心恭听,上师仁波切为我们作开示!&  堪布仁波切讲演:&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间 &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祈祷晋美彭措足 &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  宣说缘起&  &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作简单开示!。。。。。。以前,我看过许多上师的传记,认为他们最感动人的,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地位、名声等毫不在乎,而一想起依靠传承上师获得了佛陀传下来的智慧,就极其感激。《顶果钦哲法王传》中讲:他在七十来岁时,一提起自己的根本上师,就热泪盈眶。是老人家爱哭吗?不是。他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为感情、家庭等世间问题哭过,在老时更不会为这些哭。那哭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依靠上师获得了远超世间财富的精神财富。&  &  所以,在修学过程中经常祈祷上师很重要,这也是很多人口口声声都说的。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有生之年当中,对自己的根本上师,应视如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佛菩萨来进行祈祷。如果上师有上师瑜伽,每天都要不断修持。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上师都讲:上师瑜伽是一切修法之王。因为,修任何法没有上师瑜伽的引导,或他的无形加持,都得不到真实的成就。所以,我们早起后、晚睡前,至少要祈祷上师三遍。&  &  如果对上师或释迦牟尼佛有信心,也会把他们的像视如真佛一样,永远带在身边。现在世间的追星族,天天都将明星的照片贴在胸口,这也是一种信心。但是,这种信心与我们对佛陀的信心完全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呢?因为佛陀身口意的功德不可思议。不知大家翻阅过《大宝积经·第三金刚力士会》同本异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没有?这里面讲了佛陀的很多功德。。。。。。。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 回复 #92 于: 二月 24, :57 上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在密乘中,弟子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上师,成就之前的一切善乐、幸福以及现在、中阴,未来的一切幸福都来源于上师的恩赐。在密乘中,离师无法、离法无成,如何相应自己的上师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怎样才能相应呢?以下分几个方面粗浅地谈一谈。(一)依止上师的功德    密典中说:“修持十万遍的本尊,比不上虔诚祈请上师三遍。修一劫圆满次第观想,修持两万遍,比不上心里只有上师。”    又一经典中说:“一个人若能亲近承事上师半天,其功德远超过一劫的时间在诸佛所做布施、供养等等的功德。”    在密乘中,人们把上师称作“如意宝”。确实,世间再也没有比这如意宝更珍贵的了!显密的各教典都告诉我们:十方一切诸佛无不依止自己的上师而得成佛。一个人若能如法地依止自己的上师,他将迅速地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本来应无量劫在地狱等三恶道中所受的种种业报,如今只要受上师的一句喝斥乃至梦中或现世受一种损恼便可消除,这也正是大密乘为什么能即身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许多学密的人遇到上师,不仅不能好好利用,来圆满无量的功德,反而增加无量的罪过,这是多么令人悲叹的事呀!(二)不如法依师的罪过    诚心修学密法的弟子,在没皈依上师以前,你必须调查清楚:那位“上师”是不是真正具德的上师(包括他的传承、德行等等)。如果你拜的是自封“金刚上师”的假上师,你们师徒同犯了金刚大罪。    一旦受了上师的灌顶、传承、引导之后,你与上师之间就建立了三昧耶(誓言)戒,对上师不恭敬、诽谤上师,就等于诽谤十方一切诸佛;如果让上师身心不安,你现世会得到严重的困苦,甚至断送性命,死后还要下金刚地狱。    正如《般若八空经》云“障碍咕噜,此种罪业,四力忏悔,无法消除。”    《金刚帐经》云:“有计二心人,不恭敬上师,内血得恶病,惨死下地狱。”    《幻网经》云:“诽谤阿奢黎,此人无善梦;诽谤上师人,妖魔控制心。”    《钻石金刚精经》云:“若谤阿奢黎,千劫无食睡,精学金刚乘,亦学金刚狱。”    《金刚手灌顶续》中佛亦对金刚手说:若人诽谤金刚阿奢黎,其果报是无间等极苦地狱,且住彼经无边劫。    《上师五十颂》亦云:“若彼求法学法者,登坛后谤阿奢黎,则谤一切如来佛,彼子常得诸苦恼。”拜上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行者在拜上师之前,应先观察上师是否具足德行,自己相应与否。而当你一旦接受他的灌顶和引导,确立了师徒关系,即便他不具备上师资格,你诽谤他,也会得到上述的果报。即便你的上师做各种杀、盗、淫、妄、酒的事,你也不可以对他失去信心,而应想到一切都是他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印度大成就者先登巴亦说:“你一旦听过他简短的开示,如果不敬他为佛,你将转生为狗一百次,然后再转生为贱族(一说屠夫)”。(三)修好出离心是相应上师的基础    一个真正具德的金刚上师,他在世间的目的无非是令更多的众生能解脱轮回之苦。因此,一个未能体会轮回之苦、生起出离心的人是很难对上师生起大恭敬心并真正地相应上师的。他学佛的心态往往也是为了世间的名利。而要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要先从暇满人身,人身难得修起,体会生死无常,每时每刻你都要想到死亡,并想到我该怎样面对死亡。再从业果的道理推出轮回的道理,从心里真正明了解脱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人在沙漠中被困了十几天,即将渴死的时候,对他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找水更重要呢?我们无明众生无始以来在轮回之中枉受种种极苦,却始终无法逃脱轮回的牢狱,对我们来说还有比怎样逃出这牢狱更重要的吗?而要逃出牢狱,依靠什么?依靠智慧。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这个条件,可是始终不明了它。你怎能不象快渴死的人找水那样找寻具足智慧的善知识呢?(四)相信自性明空的内在上师,对任何宗派的上师不起邪见。萨迦的道歌说:诸佛圣贤外在之上师,自性明空内在之上师,自他离戏真实之上师,无二法藏正觉之上师。    我们每一个众生原本都有如佛陀一样圆满的内在上师,可是无明与执着蒙蔽了我们,使我们不明了内在的上师。虽然如此,内在的上师却一刻也未舍弃过我们。他一直等待我们的觉悟。而外在的大恩上师正是连接你内在上师最近的桥梁。你怎能不好好地珍惜这可贵的桥梁呢?    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任何宗派的上师起邪见。随众生的不同根基,他们需要的桥梁可能长、短、大、小各不一样,所以内在的上师为了满足众生的需要而显现各种不同的形式。所以任何一位具德的上师(无论你皈依与否)你都应把他当作你内在上师无二的化现,对他起邪见都一样有无量的罪过。(五)恒念师恩,树立起大恭敬心    正如顶果钦哲仁波且对他的上师蒋扬钦哲曲杰洛珠仁波且写的赞叹:“他就象一艘载运众生渡过生死苦海的大船,一位引导众生登上解脱陆地的完美船长,一场熄灭烦恼火的雨,一对驱除无明幽暗的日月,一块能承受善恶力量的坚强基地,一棵生产短暂快乐和终极快乐的如意树,一座含藏广大和精深教法的宝库,一颗令人开悟的如意宝珠,一位平等布施爱心给所有众生的父亲和母亲,一条慈悲的大河,一座超越世法不被烦恼风所动摇的高山,一层充满雨水足以抚慰烦恼痛苦的厚云。        总之他等于一切佛。不管是看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回忆起他,或被他的手碰触,只要和他结缘,就可以带领我们迈向解脱。对他产生充分的信心,就可以保证在觉悟之道上有所进展。他智慧和慈悲的温暖,将熔化我们的生命之矿,提炼出内在佛性的黄金。”    每一位密乘行者对自己的上师,都应当如顶果钦哲仁波且所述那样忆念上师的恩德。佛曾经说过:“你即便是为父母的缘故而把自己身体碎成千片,如是反复经历十次,亦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而上师的恩情远超过父母的恩情,因为父母只是给了这一世的恩情,上师给你的是生生世世的恩情。上师灌顶时把种子永久地种在你的心田(第八识)中,你下地狱,上师还会到地狱中去救你。他原本早已超脱轮回,却为了我们,而不顾不净现分,一次次到生死苦海以种种方便示现、引导我们。上师的恩情是你用整个生命亦无以回报的!    你如果能时常忆念上师的无比恩情,必定会对上师产生大恭敬心,打动你自己内在的上师,你甚至会痛哭流涕,顶礼之时,感觉每一根毛孔都在顶礼,身、口、意都会受到震撼。一个懂得念恩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最终真正得到好处的总是念恩的人,而非被念恩的人。相反,一个人不懂得念上师恩,就是不尊重佛法的表现。不重法,你的一切修持将会得不到真正的加持!(六)把“我”字放下,身口意供养上师,不起任何怀疑。    无始以来,我们就时时离不开“我”字,“我”是蒙蔽智慧,导致我们饱尝轮回之苦的根源。可是谁又能放得下“我”,谁又知道放下“我”的必要性,其实又有谁能明了“我”的究竟内含呢?    把身、口、意都供养上师,是放下“我”的最善巧的方便。你若完全地把身、口、意供养上师,那也就是你成就的时候。我们说把身、口、意供养上师是自己的发愿,一种努力的方向。当“我”的想法和上师的想法发生矛盾时,你就得提醒自己“我”的意已经供养上师了,所以只能根据上师的想法去做,不能再根据自己的想法。上师的想法,是佛的想法。你如果能这样努力,就可以慢慢战胜无明和我执。    通往彼岸的路,上师已经帮我们搭好了最近的铁索桥。而且他在前面引路,你不用再去怀疑这铁索桥是否会断,不必担心会不小心掉下桥去。只要每走一步都依照上师的指导,你走的将是一条最快最稳当的路!(七)视师即佛,不观察任何过失  《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奢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婆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在密乘修行中,要把上师观想为金刚持或释迦佛,深信上师即是佛。《空行金刚经》云:“一切如来身,勇敢菩提师。”《金刚帐经》亦说:“上师即佛为救度众生所现的凡夫相。”金刚乘的一切成就,都要靠上师的圆满灌顶,以及上师亲传的正式引导,要有正确的传承、灌顶、引导三步骤。这些都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金刚上师。上师是如此的重要。你只有对上师产生与佛无二的信心,才能把上师的口耳传承当成正法,才能认识这使自己脱离苦海的方便窍门。    我们最恩重的上师——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时,度化了无量的众生。然而这么伟大的上师。他的弟弟提婆达多对他依然存有邪见;他的侍者善星比丘认为佛没有什么大不了,只不过会发一点光,其余的都跟常人一样。当你的心处于不圆满时,一切都是不圆满,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    上师代表佛、法、僧。你只有把上师看作佛、是十方一切诸佛的总持。而且要比对十方诸佛更具足百倍千倍的信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受到佛的加持,不再去观察上师的任何过失。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凡夫的境界去揣测佛的境界(上师的境界)。(八)真诚地供养上师,令上师欢喜    《广布吉祥口授》中文殊菩萨云:“藐视未来金刚持的人就是藐视我,因此,我舍弃他们。”又云:“住在上师体内的是我。接受供养的是我,他们取悦我,因此他们的业障被扫除。”    《上师五十颂》云:“发生恭敬尊重心,供养咕噜金刚师。则除苦恼病乱害,消后无复苦恼难。”又云:“自戒金刚阿奢黎,难施妻儿及自身,自命亦舍为拜师,何况富贵与财物?”    上师是密乘行者最珍贵的福田,供养上师的功德和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是一样的,能够迅速地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这在密典中有广大的开示。    许多人以一种傲慢等不清净的心来供养上师,好象给了上师莫大的恩惠。其实一位具德的上师对一切的外境已无执着,他所以接受你的供养是为了增长你的福慧资粮,去除你的贪心。上师欢喜的不是你的东西,而是你供养时那颗虔诚心和感恩心。    即便你没有东西,只要结一个手印观想三千大千世界最美好的东西供养给上师,上师也会非常欢喜,十方一切诸佛也都会欢喜的。    一个人若能令上师欢喜,必当获得无比的加持!(九)切勿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    《密乘十四根本戒》第十条:“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    一个诽谤上师三宝的人,他已经不再是你的金刚道友,因为他不仅完全违反三昧耶戒,而且违反了十四根本戒。甚至他已经不能算是佛弟子了,因为他连最基本的皈依之体都破了,犯下了显乘最严重的五无间罪(破和合僧)。密乘中说,对于这个人,你不可以与他共进一口食物或说一句友善的话。甚至于当他在你的梦中出现,也应视为最不吉祥的征兆。而你与这种人交友,就等于藐视你的上师,违反密乘的十四根本戒。为什么不能与这种人为友呢?这里要讲一个藏地非常有名的大成就者龙钦巴的故事:    龙钦巴的两个尼僧弟子。她们诽谤了上师,到处讲上师的坏话。有一次,龙钦巴尊者正在开一个大灌顶法会,这两个比丘尼在法会开到一半时来了。她们一踏进坛城,所有在场的人马上都变成了哑巴。后来龙钦巴取出了一个专门对治这种业障的伏藏——《那洛敦珠》。所有的人才恢复了正常。    这种人就象一棵大毒树一样,他沉重的业障所散发出的毒气,一般的行者是根本抵挡不住的。与他们为友,慢慢地你也会受传染,开始对上师退心,怀疑甚至于诽谤你的上师,断失了你的慧命。    这种人愚痴的果报是十分可怕的,他们是可怜的,你不能对他们生起嗔恨心,而应慈悲怜悯他们。但一定要避开他,并虔诚地发愿,祈请上师三宝加持让他少做恶业!(十)生不起信心时当如何做?正如止贡噶举伽巴仁波且所说的:       上师法身似雪山,虔诚之心如太阳,       加持甘露方可流,切记精培虔诚心!    如果你对上师生不起虔诚和恭敬的真实感觉,那将是修行的最大障碍。你应虔诚供养三宝、服务僧伽,依普贤的七支行愿积聚福慧资粮,忏悔业障,然后再虔诚地发愿回向“愿以此功德能净除我无始以来不恭敬,甚至于诽谤上师的种种罪业,让我我对上师生起强烈的虔诚与恭敬。”只要你真心地去做,终会对上师生起大信心的!(十一)生起邪见时应如何对治    由于行者无始以来的习气,有时难免会对上师产生邪见。一旦生起此类邪见时,应于当下痛悔对治,不可令它在身、口上表现出来。1、应想上师即是佛陀,他所做一切无非为了利益众生,决不会有任何过失。我们之所以看到上师有种种过失的显现,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致。2、应赶紧忆想上师的恩德和诽谤上师的果报。3、应明了外境的一切不净现分也是由自己内心的不净所致。真正的行者应时时观察自己的过失,对一般的众生尚且不应察其过失,何况对自己具足恩德的上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开示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把依师列为整个道的根本。并引用种种经论,总结出行者应以九种心依止善知识:1、孝子心;2、金刚心;3、大地心;4、犬心;5、仆使心;6、除秽人心;7、船心;8、轮围山心;9、乘心。&    《了义炬》的开示    《了义炬》开示要我们认识上师行为的正面。噶举巴祖师曾说:&    这位宝贵完美的上师,    不论作什么都是好的,    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殊胜的.    在他手中,    即便是屠夫的坏工作也是好的,    也可以利益禽兽,    这是因为慈悲心的缘故;&    当他行邪淫时,    他的品性增加,新品性产生,    这是方便与智慧相结合的象征;    他用以欺骗我们的谎言只不过是善巧的标帜,    他以之引导我们走上自由之路;&    当他偷盗时,    偷走的东西将变成生活的必需品,    可以舒解一切众生的贫困;&    当这么一位上师呵责时,    他的话就是消除悲哀和障碍的有力真言;    当他打你时就是加持你,    可以产生二种成就,    并且使所有忠诚和恭敬的人高兴。&    就如上面所说,修学者对上师必须体认正确的一面,深切体悟上师的恩德,不受任何偏见污染,上师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上师要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你永远以真情思慕上师、依赖上师,你就一定会相应上师!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74.83 KB, 500x351 - 已被阅读 620 次.)
(22.32 KB, 400x251 - 已被阅读 585 次.)
« 最后编辑时间: 二月 24, :06 下午 作者 想念上师 »
« 回复 #93 于: 二月 24, :15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末学引用其他具相上师的开示,并不是希望我们去亲近这些上师,只是佐证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仁波切金言不虚,有时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我们的传承上师,末学会生起更大的信心,喇嘛钦!一师一法一本尊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           近几年来汉地弘法的上师很多,能有缘领受众多善知识的加持和摄受,是汉地众生的福报。但是还有许多人不懂得专一依止上师的必要性,这对修学密法是很不利的。密乘中无论哪一传承都特别强调“一师一法一本尊”的修学原则,只要你对任何一位具德上师有信心,并专一依止他精进修学,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如果心不专一,到处攀缘,就会事与愿违,耽误修行。许多密乘行者由于依止的信念不专,以至修学了十几年还在前行里打转,一直达不到修本尊法的要求。要知道任何具德上师都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普通根器的弟子,不可能也不允许违越次第把深层的法传授给你。上师需要时间来了解你的习性,还要培养你对佛法的闻思以及戒定慧的基础,密乘中要求弟子依止一位上师至少十二年就是这个道理。我引导弟子也是从共同前行开始,先让弟子认识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因果报应与轮回之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逐步进入不共前行、生圆次第乃至心髓法要的修持。好比父母培养子女,首先是解决他们的温饱,然后再考虑营养和教育问题,逐步把子女培养成才。譬如我是医生,你是病人,我首先要花时间来诊断分析你的病情,然后再制定一套具体治疗的方案。你按照我的药方服用几帖后刚有起色,又转而求治于别的医生,别的医生肯定有他的治疗程序,他又得从头开始诊断分析你的病情。这样走马灯似地换医生,到头来时间、精力、金钱都赔上了,病情也耽误了。上师教导弟子也要事先观察弟子的习气和相应程度,再用各种善巧方便加以对治,就像医生对症下药一样。可是由于你的三心二意,导致所有上师都不了解你,更难以深入地指导你,只能传你一些结缘的法。而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到处拜师求法,却收获甚少,修行也没有明显的进步,违缘不断。因此你埋怨上师没有加持,分别上师功德大小,议论上师的过失,违犯三昧耶戒,种下堕金刚地狱的恶因。弟子对上师的信念不专,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会猜测,上师的言下之意是不是希望所有人都来依止他?我从不执著弟子的数量,何况藏汉两地各宗派的高僧大德很多,密乘中也不是惟有萨迦派这一传承,每一位上师都有各自的方便度化有缘的弟子。我希望大家能珍惜自己的因缘,一旦找到了相应的上师,就应专心依止他修学佛法。人身难得,善知识难遇!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寻觅觅蹉跎岁月,纵然一辈子也可能找不到自己的根本上师。而有些人被世俗的头衔和名声所迷惑而苦苦追寻,但相应的上师并不是由世俗的名声、地位决定的,而是能让你从内心深处含泪呼唤、真正生起无比虔诚之心的上师。相应的上师对你有无比的摄受,他能与你沟通,善巧地引导你,你也能够常常地亲近他。假如你要依止我学法,我有个条件:如果你日后再不专一修行,必须向我解释原因。当然,你若能找到更相应的上师并专一依止他,我会真心随喜,不然就真不明白你的意图了。在我们传承中修行比较好的弟子,对上师的信念都是很专一的,其他传承中也是一样。相比之下,那些喜欢到处攀缘的人,有的碰上假上师,修行出偏了,还到处诽谤曾经对自己有恩的上师;幸运一点的跑了十几年还在修四加行,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专一依止一位上师并不表示你可以排斥或轻毁其他的上师,不论是哪一传承的具德上师,我们都应该生起皈依心和恭敬心。有些人把“一法”简单地理解为某一种修行方法,或局限于某一宗某一派,这是不正确的。“一法”指的是专一修持某一位上师所传授的法,也就是说,上师怎么传,你就怎么修。上师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传法,是因你的根器,对治你的身心烦恼。所以凡是具有对治力的传授都成为“法”,没有对治力就不成为“法”。有些弟子修法不踏实,盲目贪求高法、大法。什么是最大法?于你的习气特别有对治力或对你极具摄受的法就是最大法!上师决定传什么法,不是看你的供养多少,主要看你的心是否相应?当你精进修行到一定层次,即使你不求,我也会给你传相应的法。所以积极修法就等于求法,若求法积极,修法消极,这不符合修行的规则。在德钦寺附近的道场有一位很有名的修行者,他接了上师传的空行母法之后,就在闭关洞里苦修了九年。出关后,别人问他:“你专修了这么多年的空行母法,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成就?”他回答说:“我一直观修空行母眉间上方的那只眼睛,没什么大的成就,就是觉得众生与我同体无二,为此我生起了一点悲心。至于显现的一些境相,可能是我的幻觉吧,我早已忘记了。”其实这就是相对的成就。现在有不少人好高鹜远,未经任何传承上师的传授,尽看一些大圆满、大手印、道果等无上密部见地方面的著作,但真实的受用有多少?真实的本来心悟了吗?既不懂得依止善知识,还说“依法不依人”。这些人不但错解了佛陀讲授“四依四不依”的原意,对依止善知识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更以此误导他人。事实上,他们对法的理解不过是个人知见和自以为是的猜测!密乘行者成就的关键在于依靠上师的口耳相传以及自己的实修实证。当我的上师一针见血地传我心髓法之后,我再读经文,以前难以理解的内容顿时就明白了。所以对法也不能贪,老老实实遵照上师所传的法去修。这辈子想修遍八万四千法门是不切实际的,但只要按“一师一法一本尊”的原则去修行,一切法也会同时圆满,所谓一通百通。修行就好比爬一座万仞高山,通达山顶的路有八万四千条,你只要选定一条道向上攀登,必能抵达山顶。如果你每条道都想爬,这样除了徒劳辛苦,永远也没有到达山顶的一天! 近代著名的大圆满传承上师巴支仁波且有一次召集不共的弟子,将要传授大圆满心髓法要。来者大多是活佛、堪布、比丘、瑜伽士,还有一位在家的女居士。她来的时候,怀里还抱着孩子,在场的人对她没有太多的关注。接法之后,大家各自回去修持。那位女居士,白天背着娃娃放牛、挤奶、打酥油,晚上还要哄娃娃睡觉,每天都这样忙于家务。但她对上师有绝对的信心,对上师所传的窍诀法像如意宝一般珍惜,即便是再忙,心里始终不断地祈请上师,随时用窍诀法安住自心。一年多以后,巴支仁波且再次召集接法的弟子,进行一次辩论式的考试。弟子们对大圆满的见地各抒己见,辩得难解难分,等大家都说完了,那位女居士才站起来。她给根本上师顶礼,又微笑着对每一位金刚兄弟恭敬合掌,然后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巴支仁波且笑着说:“你们都输给这位女居士了,她真正领悟了大圆满妙不可言的究竟义!”密乘中的佛为什么称为“本尊”?就是为了强调专一修行,把握修行的重点。祖师大德说一门深入,按“一师一法一本尊” 修持即是成就的捷径。藏地有句名言说:“你专修一位本尊成就,就等于修一百位本尊的成就;你如果同时修一百位本尊,那么一位本尊的成就也得不到。”密乘弟子修持本尊法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对上师、本尊、空行具有坚信,明了三根本是一体无二的显现。二、不攀比本尊的大小,坚信上师所传的本尊是与我最相应的本尊。三、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明了修学的次第,修持四加行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四、要受持清净的三昧耶戒。五、要有即身成就的愿力和我必能成就的佛慢。接了本尊法的弟子不允许宣扬自己的本尊,在没有证悟之前更不允许给他人传授本尊法,这是密乘的法规。总而言之,“一师一法一本尊”是依止清净上师,专一修学无上密法共遵的修行原则。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55.79 KB, 440x589 - 已被阅读 594 次.)
« 最后编辑时间: 二月 24, :56 下午 作者 想念上师 »
« 回复 #94 于: 二月 25, :50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问:密宗行人,对于师父之信仰心,是否要紧?  答:当然要紧,弟子如不信仰师父或反对师父,便无感应,就无功德。拜师求法  问:康藏大德甚多,拜师求法,谅必容易?  答:康藏规矩,师父收徒弟,很不容易。师父对徒弟,要看三年,看他变心不变心;徒弟亦要看师父三年,能否作我之师父。彼此将心看明白后,再传小法,小法修三年后,再传稍高之法,大约要十二年后,才能得到师父之大法,甚至有一生得不到师父之大法者,很多很多,现在汝们真便宜了。想想我们的大恩传承上师圣者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仁波切,在1987年的时候,就开始发愿摄受我们汉族弟子,大家要知道从1959年开始,西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般的藏族人对汉族人还是心有余悸的,在那种情况下,圣者法王如意宝就开始摄受我们汉族弟子了;2006年开始,大恩上师仁波切还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方便,把这么殊胜的佛法,送到我们的眼前和手中,如果我们再修不成,真的是一阐提种姓了,喇嘛钦!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76.31 KB, 523x690 - 已被阅读 610 次.)
« 回复 #95 于: 二月 27, :26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问:密宗行者如平时修持弥陀大法功未纯熟,或有已皈依上师,但未蒙传授此法者,乃忽得急病,命终之顷,不能如法观想,专观想上师,亦可往生净土否?  答:为显教师父者,只要博通经典,便有作法师资格。而密宗师父,若以严格而论,非自己已修证成佛者,不可为人师父。故观想上师与依弥陀法观想之功德相同,但须一心将上师观想在头上,并想上师即弥陀,合成一体,并无分别。平时修持观想上师为坐式,命终时观想上师为站立式,必可往生。不可想上师是上师、弥陀是弥陀、分为两人为要。  上师口谕:如未传授弥陀大法者,可告以观想上师,即得往生之法。  问:有人将上师所传之弥陀大法,与其他上师所传之弥陀大法,参合修持者,不知有无妨碍?  答:佛法固是圆融无碍,但密宗最要紧者是师父,如背叛师父,则无功德。因密宗之经典虽都是一样,而师父则各有各之历代祖师脉脉相传,心法不同。故密宗行者,对于各部密法,多行参访以求印证则可,如讲修持,必须从一师父所传授之法如法修持,方易成就。不可将此师所传,与彼师所传者参合混修。  “往年西藏有一位成佛喇嘛,为人所嫉,想法陷害此喇嘛,乃假意殷勤,请喇嘛来家供养吃饭。喇嘛将行抵其门口,即将家中用铁链所系之黑白两大恶狗,解开系链,令狗奔噬喇嘛。其喇嘛已早知其意,身怀利刃而往,迨两狗来咬时,乃将一只白狗一只黑狗,各杀成两段,又将黑狗之头段,白狗之尾段,白狗之头段,与黑狗之尾段粘合,并令两狗复活。此两狗所遗传半身黑半身白之狗种,至今犹存,但不再咬人。”参合两上师或参合数上师所传同一之法,而混合修持者,恰如此故事一样。总之修佛贵于一心,如二三其心,则难成佛。......问:显教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佛,密宗行者,何以能即生证佛,乞请开示?  答:密宗能即生证佛之理,譬之一个极坚固塞口之玻璃瓶,佛为瓶外空气,众生是瓶内空气,佛为佛,众生为众生者,只因一层极坚且厚之心垢玻璃质为之隔绝也。密宗行人,以大菩提心为因,并得金刚上师心传密法,以我之三密,与佛之三密感应道交,恰如用大锤,将一层坚固心垢玻璃质击成粉碎,立使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融和交通,故得即生证佛。显教行者,则无击碎玻璃瓶之大锤,须渐渐用水或布摩擦,何时将瓶摩通,何时方能使瓶内外空气会合,若使其全瓶粉碎,全体毕露,则非日久功深、不能为功。  问:密宗理越寻常,即生证佛之理,已蒙上师巧譬开示,顿开矛塞,请问玻璃质之心垢,是否就是我字造成之业障?  答:是的是的,心垢就是玻璃质,就是我字造成之业障,我字就是私心,就是众生心,就是无明,就是众生长夜轮回之根本。如能将我字完全除掉,便如将玻璃质击成粉碎,就是断无明证佛果。......问:密宗之理,异乎寻常,往往有起人怀疑,甚或被人反对者,其原因可得闻欤?  答:佛学藏海汪洋,莫测深广,凡显密经典,未曾研究澈底及修持者,每易发生事理有碍之我见,其外各人之宿根与因缘,亦有甚大关系。从前有一喇嘛,是我之师叔,就是我师父贝雅达赖祖师之师弟。师叔修持甚好,道行甚高,一般师兄弟及其他有道行之喇嘛,均承认他已经成佛,师父亦说他已经成佛,他自己亦自信已经成佛,唯独我一人总是怀疑他尚未成佛。  我乃将我之怀疑心理,禀问贝雅达赖师父,求其解释,师父对我说:“此系汝与师叔二人,以前未曾结有因缘之故,可求汝师叔传汝一法结结缘。”我乃诚求师叔传我一法,自传法后,怀疑心理,立时冰释,我即确确实实信仰师叔已经即身成佛。可见因缘亦甚要紧,我与师叔尚有如此怀疑之事,安能免一般人对于密法不生怀疑。既有怀疑,则愈疑愈多,自然由怀疑进而反对佛法,或毁谤佛法。但因反对毁谤佛及不信佛法,始有六道众生轮回,乃有娑婆世界之成立。不然如众生都信佛,则境由心造,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并无差别。  故学佛人不论学显学密,均要从断疑生信入门。密宗行者,更要有深信心,不可忽信忽疑,忽疑忽信,或疑信参半地修佛。盖信心与疑心就是佛与魔之出发点,毫厘之差,就成千里之谬。唯信由心生,疑亦由心生,故佛是尔心中之佛,魔亦尔心中之魔。
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 回复 #96 于: 二月 28, :19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顶礼与文殊菩萨无二无比,与大恩上师仁波切无二无别的宗萨钦哲仁波切,喇嘛钦!祈请您加持我身口意三门皆融入莲师广大无边的利生事业之中!宗萨钦哲仁波切针对国内学生(关于上师)问题的回复--------------------------------------------------------------------------------问题1、如果我的生活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上师,我仍能通过自我的修行证悟吗? 仁波切答:     恩,(透过自我的修行)又有何妨呢?不过如果你持续不断地修行,你会遇到你的上师。问题2:平时很难亲近上师,如何观察、了解和思维上师的功德?仁波切答:要去观察一位上师是很困难的,因为经典里对学生和上师的特质有那么多种描述。我正在整理这些教法,准备出版一本这方面的书。不过,针对你的问题,我会说一位上师是否在乎你的证悟,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他关心的是你的证悟,而不是你的外表、财富、效率或是你的服务奉献,那他可能做出任何可以让你证悟的事。他可以骂你、打你,因为通常我们不会对别人这样做,因为你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这个人。但是如果这个上师对世俗的回报一点都不感兴趣,就像马尔巴那样,那么他基本上就不会试著去讨好你的自我。但这样说还是很笼统,对于上师的言行还是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因此,向诸佛菩萨祈请,祈请你能找到一位真正的上师,而且你会知道如何去珍惜感恩这位上师。祈请你会不仅听到他的教法,还会知道要如何把他的教法听进去。这两者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但不一定听进去了问题3、现在汉化的佛教给我的感觉都是一直在修炼佛法的容器,而非佛法本身。很多优秀的上师也很少真正能与外界沟通,如何才能寻找到适合我的上师呢? 仁波切答:     发愿,向佛陀发愿,让你的上师能找到你。问题4、仁波切说“读《金刚经》,让你的上师找到你,我现在每天一部《金刚经》,5个月了,请问我的上师怎么还没有来找我? 仁波切答:    要有耐心。问题5:如何判断自己对上师的信心是清净的、而不是盲目的迷信?仁波切答:这要看你追随这位上师是抱着想要和他在一起,伴随他的渴望,还是出于想要成佛证悟的渴望。问题6、怎样才能相应上师? 仁波切答:   要能把上师相应做到最好得修习大圆满或大手印的法门,因为只有透过它们,才能做得最彻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能做到是很难的。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有一种方法是上师瑜伽法。这个法门让你观想你从上师那里得到灌顶,最后上师溶入你自己。上师的心与你的心,两者变得不可分离。问题7:     是否我心里面把你作为上师,只要我对你充满信心和信任,即使我们没有遇见也没有任何仪式,你也就是我的上师了? 仁波切答:     我猜是吧。 有人提到一个人如何缺乏福报去遇到老师。我想告诉你,佛陀自己说过,依法不依人。因为根本上引导你至证悟的是佛法。尽管这么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当然需要老师,需要看着某些典范。 我会建议你向释迦牟尼佛,我们的共同老师祈祷。并请求他特别为你示现为人,在适合于你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在这里,也许并不相关,我还是要提醒你,你要寻求的是证悟。所以你需要一个对于你实现证悟,能够至少给予一些帮助的老师。现在有很多老师。不过,我认为你最好当心。因为很多这些老师,并不一定对你的证悟感兴趣。所以,不要太快的被某个人启发,我宁愿你被佛法启发。问题8、心里老是对大德起邪见,每天都很惶恐地念金刚萨埵和莲师心咒去消罪业。求宗萨仁波切开示我该如何做,如何对治。&仁波切答: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要去检视你的老师,而且是在你请他做你的老师之前。这在金刚乘里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你不是在修金刚乘,而且可以的话,你应该向这位老师坦承,这样做一直都是很有用的。问题9、作为弟子应该怎么对待上师的显现?怎么对待上师对我或者对别人“不符合我理解的慈悲”的显现?我为此困扰了好几年,因为某些因缘的错乱,导致我几年了还没有在修行上给自己一个对于上师给我的这种显现的正确理解,请上师仁波切开示。仁波切答:只要想这完全是我自己主观的想法,不论在我眼里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对的或错的,都只是我主观的认知而已。问题10、我想问的是我该怎么做呢?是看你的书来修持吗?听说跟随上师修行,只有接受灌顶才能成就,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很难能见到你,是不是就不能成就了?仁波切答:你可以先从看书开始。下次我们见面时,我们可以看看接下来可以怎么做。问题11: 是否没有上师修行就无法深入下去,或者会有一些不好的方面? 仁波切答:     只有在密乘是如此。但即使在大乘佛教中,还是有导师比较好,这样才不会回走偏了。没有老师也不是一定不好。这就如去撒哈拉沙漠而没有向导,少了指南针。问题12: 我有萨迦的上师 可是我有时候怀疑他有没有因材施教,好像想教每个人的都差不多,也没有教什么教理,我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仁波切答:     如果你对这位老师仍有怀疑,不要从他哪儿接受教法。问题13、对于没有见过面的上师是否可以祈请呢?是否可以得到加持? 仁波切答:      对于没有见过面的上师,当然可以祈请并得到加持。问题14、如果同时对几个上师有信心,应该如何观想呢? 仁波切答:    观想他们都是一体的(无二无别)。通常是将他们想成一个本尊,例如文殊菩萨。问题15,忆念上师有很大的功德,请问如何忆念呢?仁波切说:听闻讲解蒋康康楚仁波切《遥唤上师》(Crying to the Guru from Afar)祈请文之教法。问题16,佛是正遍知,而我们实际修行中遇到的大多数肉身上师并不遍知。比如一个教派传承的上师并不了解另一个教派传承的修法。当自己的修行疑惑向上师请教而上师不能回答时,很难生起上师是佛的信心?仁波切答:是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闻道与思惟,真的去检视这个人是否合适做你的上师。在金刚乘的传统里,一旦你授了灌顶和教法,一旦这个成为你的金刚上师,那么当你认为他所知道的是有局限的,那只是你自己的投射。你得这样去想。这不仅是在上师这件事情上如此,事实上每件事情都是如此。譬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那只是我们的投射。当我们觉得某个人很丑,那也是我们的投射。所以上师的不足,也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这是其中一种思维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去想上师只是在示现给我们看而已。因为就如释迦摩尼佛一样,他示现成人,示现成王子,因為如果他没有如此做,而如金刚经所说的佛是无色无相的,那我们要怎么跟他沟通呢?问题17,很多成就者在上一世既然已经成佛,为什么转世后还需要再修呢?比如仁波切在《真师之言》中说自己并未证悟,可是仁波切的前两世显然已经成佛了,这是仁波切谦虚吗?仁波切说:如果你认为我只是谦虚,那是你个人的修持,但我也一定要修持我的谦卑心。如果你把我视为佛而对我产生恭敬心,你会因此而受益。记得连狗牙都能变成佛的舍利!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有人问,由于无法和我见到面,是否可以根据我的教授修行?我认为,如“止、观”一类的修行,特别是修“止”,你绝对可以开始去修,因为这并不复杂,你只需去静坐,基本上坐得愈多愈好,然后尽可能观自己的心。我所说的观心,并非跟着心流转,并非做白日梦,而是无论生起什么念头,你只是注意、知道它,不要造作,只是观察它。大家可以开始去做这样的修行。 但是,假如你将来真想好好修行,尤其是金刚乘(密乘)的修行,最好能有某种指导。  在我收到的问题中,很多人都问我是否能做他们的上师。我希望告诉大家,当然,我非常乐意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你们,这也是我选择的利益众生之路。虽然我帮助众生的愿望很多时候都并非出自真诚,但我会将装做教授他人当作是自己修行的机会。但是,我也提醒大家,首先,我并非具格的上师,更不是具格的金刚乘上师。假如你以具格上师该有的功德来检验,真诚且坦白地说,我什么都不具备。我可能有的,只是曾经从很多伟大的上师那里得到了一些教授,可能比诸位略微多知道一点信息,这些我可以跟大家慢慢分享。如果这是诸位想要的,我将尽力传授给大家,但是,如果你们想要寻找一位能用手指头点拨你开悟的上师,那你们可找错人了。 其实,即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不是很靠得住。很多时候,我会失踪,我会躲藏起来,我很自私。你们可以去问问我的那些所谓的弟子们,他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头。这是大家应当记住的一点。更重要的是,我想告诉大家:成为一位上师的学生,与占有权完全无关。我的前世-据称是我的前世—伟大的蒋扬钦哲旺波和蒋扬钦哲秋吉罗卓,以及很多伟大的上师们,都曾有过许多伟大的上师。蒋扬钦哲旺波实际上可能有将近113位上师。而蒋贡康楚罗卓太耶仁波切也差不多。由此可看出,成为我的弟子,并不意味着你只归属于我,一定要得到我的允许才能从其它上师那里接受传承和灌顶,也并非说明你不能再成为其它人的弟子。实际上,从我凡人的观点来看,我希望你们去选择其它真正好的上师,如果我失败了,你们至少还可以有其它上师可以仰赖,这是我个人的强烈建议。”&&问题18:仁波切,为何上师相应法在藏传佛教中是如此重要?仁波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简言之,首先,在密乘,上师被理解作不只是个指导者。在藏语中,我们说:上师就是教法本身。一位伟大的萨迦上师曾说:我们心的空性层面是密的上师,心的明性层面是内的上师。这些我们都有,我们不需要寻找,每个人都有心。如果你有心,空和明的自性就在那里,这两者是密和内的上师。为了了解这点,我们需要一位外在的上师。为了见到你自己的脸,你需要一面镜子。所以外的上师就像是镜子,使你见到内的上师。一旦你了解内和密的上师,就不再需要外的上师,外的上师融入内和密的上师中。    外的上师很重要。当然,这取决于你有多少时间。你是否有三大阿僧祗劫?如果有,那么也许上师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获致证悟,例如在这一生中,那么像你、我等人,半辈子已经过去了。我们当中某些人最多还有五十年活着的时间,其中一半会是在睡觉,对吗?我们只有很少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雇个人戳穿我们的自我。这就是为何外在上师很重要。    但是要小心,找到对的外在上师是非常难的。找到一位慈悲、博学、持戒的外在上师非常困难。找到一位谨言慎行的上师很难,但是甚至更困难的是找到某个具有勇气真正撼动你世界的人。因为大部分时候,弟子向上师作大供养和礼敬,然后上师让步于弟子们想要的,于是那成为一种交易,目标迷失了。上师在这里是为了要让你感到非常挫败。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21.57 KB, 640x360 - 已被阅读 569 次.)
(35.63 KB, 413x550 - 已被阅读 584 次.)
(8.83 KB, 275x550 - 已被阅读 585 次.)
(118.13 KB, 612x451 - 已被阅读 578 次.)
« 回复 #97 于: 三月 06, :39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入行论广解》第六十八课子四、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纵然舍弃宝贵的生命,也绝不能舍弃精通大乘教义、清净守持菩萨戒的珍贵善知识。佛陀在《四法经》中说:“大菩萨在有生之年,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珍宝般的善知识。所谓的善知识,也叫做上师,他应具足什么法相呢?此处说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上师如意宝说:“如果你依止的上师什么都不懂,不要说大乘教义,就连小乘仪轨也不会,那不合理。”所以,首先他要精通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现在的有些人,因为各种因缘而依止了很多上师,有些上师除了做个加持、念点佛号以外,什么都不懂。如果他们对你有皈依等法恩,把他们拜为上师,对其恭敬是可以,但真正的大乘上师,必须要精通大乘佛法,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安住净律仪”。也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如果他连菩提心都没有,那给别人传菩萨戒、讲大乘佛法是没有资格的。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讲了很多依止善知识的教言,最后归纳的时候说:“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如果他的相续中具有菩提心,无论如何都可以依止。”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应观察他是否具足这两种条件,如果具足的话,让他灌顶传法都可以,因为密乘必须在大乘显宗的基础上才能安立。《善说海》中引用了《经庄严论》的教言来叙述,真正的大乘必须具备七种广大特点。以前讲《修心七要》的时候,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我在这里不广说。“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还应效仿《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在那段经文中,善财童子参访吉祥生与吉祥慧女,他们告诉善财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识,遵照这种吩咐,善财童子依止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在依止的过程中,有些善知识显现为妓女、魔王、痴心特别严重的人,但他仍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根本没有生邪见,也没有起恶念。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也应当如是,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按照《华严经》里所讲的那样,以清净观来依止。依止上师的方式,《华严经》中讲了种种比喻,如大地、金刚、笤帚……以这些心态来依止,不管上师对你什么态度、对你什么行为,自己都能够接受。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上师稍微说一句话得罪他,他就不发心了,马上收拾东西要离开。这种人整天都要哄着他,把他当作领导来对待,如果一句话没有对、一件事情没有对,他就给你脸色看。这不叫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的基本方法,他根本不懂!真正的依止,应该像仆人、家犬一样,纵然受到百般欺负侮辱、不公平待遇,也始终没有厌烦心、嗔恨心,一直如理如法地依止,一刹那的恶念也不起。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古大德的教言开示中也是这样讲的。金厄瓦说:“身体的核心是心脏,如果没有心脏,人就成了一堆血淋淋的肉。同样的道理,修法的核心是上师瑜伽,若没有上师瑜伽,所有的法只不过是一纸文字而已。”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大乘境界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真实地体现。所以,梅觉巴大师说:“度母是绿色也可以,观世音菩萨是白色也可以,金刚手是黑色也可以,这些怎么样都可以,但我忆念上师的心,一刹那都不能离开,若能如此,我离成佛不会太遥远。”以前的有些大德,一提起自己的上师,就激动不已,以致无法完整地说出上师名字。他们有时候会说:“你们很伟大,能说出我上师的名字。我根本没办法,从来没有完整地说出过。”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应依靠这种信心来依止,这样相续中才会得到真实的法益。喇嘛钦!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祈加持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胜义不变光明金刚基,圆满有寂利乐增福德, 以无迁变常有殊胜智,恒赐照见万法之智慧。 一切导师如来所说道,圆满三乘佛法如意宝, 教主法王上师大尊主,祈愿恒时长久住于世。无漏清净不坏精华命,诸长寿佛尊定会加持,犹如十力尊主长寿佛,众生顶戴尊者愿久住。极具大悲智慧与威力,已得以承续如来果位, 凭借威势能胜伏四魔,尊者超胜十方祈住世。
(43.16 KB,
- 已被阅读 411 次.)
(82.99 KB, 240x357 - 已被阅读 568 次.)
« 回复 #98 于: 三月 07, :21 上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上师莲花生大士顶礼圣者法王如意宝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前行备忘录》之上师瑜伽上师瑜伽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的所有方便中最究竟甚深的上师瑜伽引导: 解脱道的九乘次第,都需要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方能获得果位。按照新派的观点,所有声闻修行空性的果位即是灭尽定,他们(指新派)认为各乘见解无有高低。按照旧派的观点而言,各乘见解有高有低,当然也并不是说声闻缘觉不具备智慧,但他们只有相似的智慧。菩萨由于证悟般若见解,不是相似的智慧,而是大智慧,或者是高的见解。所以,声闻、缘觉和菩萨的智慧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声闻、缘觉,起初寻找具足一切法相的亲教师或轨范师,以出离心的意乐驱使受别解脱戒,实修珍贵的胜道三学,从而证得解脱果位。所有道的主体或本体是智慧,戒律和禅定二者作为从属,实修道谛及从属内容,并没有说仅仅是依靠对上师亲教师、轨范师有信心就能得到声闻、缘觉阿罗汉果位。 如果有人认为:那么,经中不是说“舍利子,胜义要依信心而证悟”吗?可见,单单凭着信心就有证悟无我之义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此教证是说明无有信心无法入道,开启诸法之门的是信心,为此首先必须具备虔诚的信心,并不是仅仅凭着信心就可证悟真如的意思。小乘行人,如果对给自己授戒的亲教师、轨范师怀恨在心,那就是修道的障碍,所以需要有信心。可是四谛法一点不修,唯独仰仗信心并不能得到声闻缘觉阿罗汉果。 诸位菩萨如果没有依靠外摄持的上师善知识,没有修行内摄持的慈悲菩提心,就无法现见见道法性真谛,因此(《经庄严论》中)说:“亲近于善友,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 ”对于具备十种功德的上师,或者虽然不具备十种功德,但慈悲菩提心已经纯熟的善知识,怀着信心依止,发殊胜菩提心,并没有提及不修学六度所摄的佛子菩萨如海的圆满(功德)、成熟(有情)、修行(刹土)之道只是凭着信心就能现见见谛法性真谛。只是说明损害上师,退失信心,会积下弥天大罪。(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所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就像铁能断铁一样,对(菩萨上师怀有恶心)能摧毁以往所积累的一切善根,需要重新由小资粮道开始积累。但在菩萨乘中,并没有提及“如果具备把善知识视为佛陀的恭敬诚信之心,虔诚祈祷,相续中就能生起证悟智慧”。然而,对上师有信心的确能圆满广大福德资粮。如《入行论》云:“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 入了密宗的菩萨持明行者,首先在具备法相的金刚阿阇黎面前,得受密宗外三续部的能成熟灌顶,也就是瓶水、冠冕等赐部与开许共同明觉五灌顶,以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通过修行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结果修行所依(也就是神馐)保持温度、油灯自燃、彩虹照射等等验相呈现时,取受悉地,得到与欲界色界天同缘分的共同悉地。其后不舍肉身,以神变前往布达拉等圣境,面见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等,即刻获得殊胜悉地,此后在五世或七世或十六世之末,证得三部、四部、五部金刚持其中任何一种果位。外三续中只是说,如果与上师金刚阿阇黎发生矛盾,那就成了悉地的障碍,而并没有提到如果不发生矛盾而以把上师视为佛陀的方式虔诚祈祷就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个别的情况并不排除,不曾讲过“如果不修行金刚阿阇黎所宣说的有相无相瑜伽,单凭对上师的恭敬诚信就能获得殊胜悉地”。 密宗内三续,第一是玛哈约嘎,圆满得受入门的外十利等以及四灌顶后,以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主要修行生起次第和风的圆满次第,从而在相续中生起由四空引发的喻光明之后,在其后得,依靠三现光明作为因,五光风作为缘,而起现幻身本尊身。接着,在修行义光明时,大众作会修,初夜于本尊前取悉地,中夜于怨敌前取悉地,黎明于佛母前取悉地,从而在相续中生起义光明,随后在后得时起现有学双运身。这一宗派中,如果与上师金刚阿阇黎发生矛盾,那么就像头断了不可救药一样成为一切悉地的障碍,今生今世中屡屡遭受短命多病等不幸,后世转生到难以解脱的金刚地狱受苦。如果把上师金刚阿阇黎看成佛而虔诚祈祷,能得到证悟的智慧、殊胜的悉地,但是并没有强调性说明这一点,只是说它的近取因之行为——大众会修以后她身手印的主要近取因。 阿努约嘎,首先蒙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能成熟的内外密所有灌顶,以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主要修行生起次第的少部分和圆满次第中明点圆满次第,依靠脉直、风净、明点堪能,相续中生起四喜引发的喻光明,此后,后得不清净幻身起现为本尊身。在修到义光明的近因行为,依靠无戏手印、她身手印的近取因,而修行义光明,后得起现有学双运身。阿努约嘎中也主要宣说重点修圆满次第,凭借手印的增进而现前义智慧,并没有说仅仅依靠对上师的恭敬诚信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然而,密宗所有内续中宣说了“悉地随上师”。悉地跟随着上师,而不跟随本尊空行(意为依靠上师方得悉地),可是由修行人的意乐导致,有些对上师生信心,有些对本尊和空行起信心,如果具备将上师视为佛陀的虔诚恭敬信心,他即便没有修生圆次第,也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这一点,新派也是承认的。但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阐明重点修生起圆满次第,如果对上师和道友心怀憎恨,那么正如所说的“则成一切脉皆颠倒,观尊张口瞪眼成鬼神”。如果和上师、金刚道友不发生矛盾,将上师修为本尊的本体,那么成就近在咫尺,速得加持。 特别是阿底约嘎的宗派,首先得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的大圆满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以有守护的次第誓言即上师身语意分出的二十七种根本誓言、二十五支分誓言以及无守护顿悟誓言即无有、唯一、平等、任运,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修行本来清净直断和任运自成顿超二道,也包括有缘对境根基和觉性自现根基者的修道,一开始没有生起证悟令生起,已经生起不退失、不退而增上的近因行为,并没有着重宣说像下乘以圣聚会修、她身手印的近取因,那主要阐述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怀着将上师看成佛陀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相续中就能生起证悟智慧。如云:“无动敬信修六月,获得金刚持果位。”又云:“五地十道之境界,于师敬信岁月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上师看成佛陀。 那到底该怎样视师为佛呢?在别解脱宗派中,把上师看成是声闻缘觉圣者,或者即便不看作圣者,但视为是有功德的凡夫倒也可以。菩萨乘中,把上师视为住地大圣者,或者是佛陀化身,或者看成是大资粮道以上有功德的菩萨,也可以。在大圆满宗派里,将上师看成凡夫班智达或者圣者阿罗汉或者圣者菩萨,或者佛陀化身或者佛陀报身,都是不行的,那要看成是什么呢?要将上师看作是佛陀法身,如果能够做到满怀始终不渝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那么不需要依靠他道之缘,而足能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相续中生起如此证悟的实例:有印度圣地的那诺巴、龙菩提、金刚铃阿阇黎。在此藏地,也有索布拉花、全知无垢光尊者、持明无畏洲等等。要做到将上师视为佛陀,必须知道五点,第一、了知上师是佛;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 第一、了知上师是佛:了义不了义当中,按照不了义的观点来说,上师是真正的佛化身,他相续(指相对自相续的他相续)所摄的一切佛陀为了利益所化众生,随机调化,身色所包括的化身有为法,依靠一切佛陀的大悲、愿力和所化众生的福德力,如水月般以缘起而显现,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而满怀恭敬信心虔诚祈祷,就会得到佛陀的加持,这是自然规律。然而,由于自己的智慧薄弱,而仍旧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那么以不清净的耽著导致就会将上师当成平凡者,由此不能成为自相续生起智慧的清净近取因,正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世尊也说过上师是佛陀的幻现。如云:“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上师成立为佛是显宗密宗共同的观点。 按照不共了义的讲法,上师是真正的佛陀法身,这一点以教证、理证来说明。首先以理证明:上师的意——深明无二的基住智慧,不管我们证悟还是没有证悟,就是本体本来清净的佛陀、永恒稳固无迁无变的无为法佛陀法身。如云:“诸佛法性尊,引导皆法身。”基果无二无别的佛陀法身的妙力或者游舞显现出空性影像的上师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是真正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实际上这两者不可分割大平等性或者双运金刚持、普贤如来、金刚萨埵一切部和坛城的遍主周遍有寂的大智慧就是佛陀法身,所以说“器世具德上师尊众前皈依,有情本尊尊母圣众前皈依,现有具德上师圣众前皈依”。内在所表义智慧是上师意法身,能表示法身的能表相的上师显现身语意相。可见,通过法尔理足可证明上师是佛。 有关的教证,有“此即自然佛……”不可胜数。 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均是佛陀的事业,包括共同事业和殊胜事业。共同事业有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它也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事业两种。世间的事业:如果没有明确上师世间的一切事业都是佛陀的事业,认为我的上师是佛,但事业并不是佛陀的事业,那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上师用世间法来解决纠纷、调解不和等等做世间的法官,就要想到那是息业。如果上师积累财物、收割庄稼、建造房屋、经商谋利等等,要想到这一切都是增业。当上师勾招男女等,哪怕是每一天都带着一百个女人,也要看成是怀业。即使上师挑起争端、发起争斗、兴起动乱,每一天宰杀一百只牲口,也要把这看作是诛业。出世间的事业:观想上师放射白光,是能消除疾疫、刀兵、饥馑等八大灾难或十六大难的息业;再有,放射黄光,是增上福寿荣华财产受用等六种圆满的增业;再放射红光,是通过怀柔三界等的四种信解进行的怀业;又放射出墨绿色光,杀伤、驱逐、毁灭一切怨敌魔障,诸如此类的一切都要看待成是诛业。 殊胜事业,就是为一切所化众生指示三菩提解脱之道,把他们安置在解脱与遍知果位。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我们这些身处五浊横流恶世的众生,没有能够被过去的诸佛所调化。以大悲关照,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我们,金刚持佛特意披上人皮,显现人相降临于世,尽管上师的断证功德与诸佛平等,可是对于我自身来说,上师恩德远远超过佛陀。像上师给我的利益,父母不曾给过,亲朋好友没有做过,共称利济世人的大尊主谁也没有办到,那么上师究竟是怎样饶益我的呢?他教我弃舍不善的道理,而封闭了恶趣的门闩;他教我奉行善业的方法,而树立起善趣与解脱的梯子;上师让我发殊胜菩提心,从而播下了遍知佛性的种子;上师为我直指觉性法身,实是赐予了究竟法身的传家宝。所以,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对我们来说,上师的深恩厚德胜过佛陀。 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外三宝也完全归集在上师中,上师的身体是僧宝,语言是妙法,意是佛陀,如云:“清净离得心是佛,不变无垢为正法,功德任运圆满僧,是故自之心性胜。”内三根本的本体是上师:加持的根本也就是上师,所表义上师是大智慧,能表相的上师身体无论是密咒师还是出家相就是他;悉地根本的本尊,其中法性义的本尊是上师的意——大智慧,有法相的浩瀚寂猛本尊也是上师大智慧的游舞;事业根本的空行也是上师大智慧法性虚空中不灭呈现出的大悲妙力现解脱。布绕瓦尊者曾经说:“空悲唯一身,三有大乐体,远离戏论垢,礼师金刚足。”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神。浩如烟海的皈依境散摄的作者就是上师,比如,阳光的根源是太阳,一切光线都集于太阳的本体中,同样,如海的皈依境,向外也是由上师的大智慧中散射的,向内也回归到上师的大智慧中。因此,我们务必知道上师是一切皈依境散摄的总体。 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如海的皈依境犹如日轮,能呈现出大悲智慧的光辉。所有皈依境集于上师一身,如果没有了解断定一切都是上师的本体,那么就像玛尔巴上师,在那诺巴上师和本尊胜乐坛城二者中,将本尊视为殊胜,结果法脉传承的源流倒是比江河还长,而他的传宗接代比花凋谢还容易消逝。再例如,觉母嘉在上师莲花生与本尊金刚橛二者之中,将本尊视为殊胜,结果没有被莲师摄受,而把她交付给益西措嘉空行母(,让她摄受)。可见,如海皈依境的大悲好似太阳的热度,自相续犹如火绒,在这两者之间起到连接纽带作用的火镜,就是上师。因此,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上师视为真佛,满怀恭敬信心,如同拉弓一般不松不紧虔诚祈祷,就像上文中所说的那样,无需依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其他道的外缘,就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此处所讲的意义就是“不管修什么坛城,上师都在黑日嘎本体中圆满灌顶”。 凭借以上这五种了知,修行上师法,外修上师瑜伽,内修持明总集,密修大悲,极密修明点印。依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外化身修,内报身修,密空行修,极密以入定而修智慧上师。但在这里是按照外修上师瑜加来修行。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依师法即恭敬信心非尊重,修师法即恭敬信心非祈祷。”怙主格芒仁波切也曾亲言:“大圆满之道近因行为就是满怀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修上师瑜伽。”因此,我们一定要生起感恩戴德的敬信心。邬金莲花生大师如此说道:“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又云:“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 带着感恩戴德的敬信心修上师相应法观修中包括上师形象改变与形象不变两种。依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的观点而言,上师的形象不改变,其他前代的诸位上师说:根据修行人或者根基的差别,所有殊胜的修行人在修上师法时,上师的形象无需改变,而除此之外的其余行者,如果一开始没有转变上师的形象就不会将上师视为佛陀,为此需要转变上师的形象。 观修法包括三种,如果需要迅速得到加持,那么就以总集宝珠式来观修;皈依和祈祷时要观修重楼式 ;在积累资粮时观想垒环式 。关于自己的身体,在皈依和净障的时候,观想成平庸之身;上师瑜伽时,将上师观想在自己所观成的本尊的头顶,或者观在无执的虚空中。虽有诸如此类的讲法,但这里要把自己的身体观修成金刚瑜伽母,如果观成平常的形象,那么依靠行者的邪分别会障碍获得加持。 修法时也分为入座和座间,有关入座的前行法都已经宣说完毕。 入座的正行: 一、明观福田: 所谓的“诶玛火”是感叹词。对什么感到稀有呢?对现有清净浩瀚的显现感到稀有。关于显现,华智仁波切说:邪分别迷乱的显现是指在六道有情颠倒的迷乱识前浮现的外内器情不清净的虚幻相。缘起虚幻的显现是指在十地菩萨们后得位世俗幻术水月等的所有景象。世俗也有真世俗和相似世俗两种,这里是指其中的相似世俗,对其无有执著就像幻化八喻的显现一样。真实智慧的显现,是指成为现前诸法的实相真如真实智慧的行境——现有呈现身智游舞。邪分别迷乱显现和缘起虚幻的显现属于现相,真实智慧的显现是实相,真正实相、现相一致的境界,作为凡夫不能直接呈现,诸位圣者稍稍能够一致而呈现,真正实相、现相一致的境界除了佛地以外都不能如实达到。遍知的所见作为正量,现有浩瀚清净——现有基住坛城在此道位时这样明观,依靠生起次第明观这些现相清净,是以心改造的清净,明观实相身智万法的实相是无伪的清净,在这里是明观无边安住的实相清净。 随之,从显现分的角度完整明观:中央的主尊是上师莲花生,包括尸林丑恶鬼女在内,互不混杂显现为主尊和眷属的行相,但实际上本体也是上师的唯一大智慧的自性,他们身体具足相好功德,语言具足梵音功德,意具足智悲力功德,与中央上师无二无别,是唯一大智慧本体。 接着,为了遣除平庸的二取分别念,念诵迎请福田的文句,即刻,铜色吉祥山所依及能依如空中浓云滚滚一般降临,此外凡是与自己有法缘的所有上师如同鹫鹰飞落到尸陀林一般纷纷降临,所依的无量殿等以及能依的尊众融入。 二、七支供: 在显宗道需要积累数多大阿僧祇劫的资粮,由经密宗道,每一刹那都能得以圆满,归根到底的要点就是福田和意乐清净。密宗积累资粮的对境主要不是本尊、空行等,上师是积累资粮最殊胜、最超绝、最极顶的福田,所以说福田清净。意乐清净,就是为了利他,而渴求在一生一世中修成双运金刚持果位,这种意乐也并不是大的自私心。在密宗瑜伽行者看来,一切有情都是佛的自性,对于没有证悟到这一点的所有众生,生起难以堪忍的大慈大悲心,诚如夏瓦热尊者所说:“证悟自行无执中,愚痴众生诚可怜,悲悯难忍自流泪,推己及他行利益。”供品清净,依靠本尊、咒语、等持,用幻化的供品作供养。因此,积累资粮的一切途径归纳起来,就摄集在七支供当中。如果再进一步概括,那就包含在积资、净障、增善三者中,其中顶礼、忏罪是净障支;随喜、回向是增善支;其余三种是积资支。 第一支:我慢的对治法就是顶礼,我慢是观待他者而认为我好的心念。声称:“从世间法种姓血统等各方面来说,我都与众不同,我的种姓是如何如何”藏族的人们在种姓上没有高低之别,血统无有好坏之分,体质没有强弱之异,一概是猴子的子孙,通通是猴崽。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如果稍微有一点点教法、证法的功德,便骄傲自满,那就是所说的“彼起功德魔”。假设怀着这样的慢心做布施,那就是魔施,“布施起现魔”。以此为例,戒律等六度都起现为魔。所以说“我慢铁球上,不存功德水”,由我慢导致看不到自相续的过失,见不到他相续的功德,它的对治法就是顶礼。所以,我们要做到不争高位,甚至把破誓言和破戒者都恭敬在前,作为顶礼敬重的对境。 顶礼分类,有上、中、下三种。上等者见解之顶礼是了达对境、顶礼者及顶礼之所为三者无缘,因此上等者以见解顶礼。中等者修行之顶礼,无量身体化现出无量头,无量头幻现出无量舌,无量舌幻化出无量赞颂的妙音而顶礼。如果有人认为:这不是生起次第吗?并不是,这是幻化不清净的平常身体,所以并不属于生起次第。下等者三门恭敬之顶礼,包括身之顶礼、语之赞扬、意之敬信,其中意敬信最为主要。通过随念如海皈依境的功德来顶礼膜拜。尤其是在僧众当中,对所有破誓言和破戒者不轻凌、不藐视,对好坏中等所有人都要恭敬有加。如《地藏十轮经》中说:“无论持戒抑或没有持戒……我之随行者如何低下,百数俗人无可比拟。”没有受戒的所有男男女女,还将不断流转轮回,可是受戒者纵然破了戒,但在胜解佛降临于世间之际,也会证得声闻缘觉等各自果位,这就好比水里的鱼嘴已被铁钩钩住,迟早都将被带到陆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