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获奖无数的设计师,竟然还是对寺庙主持的尊称

他是获奖无数的设计师,竟然还是寺庙主持
我的图书馆
他是获奖无数的设计师,竟然还是寺庙主持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艺非凡(ID:efifan)每天清晨4点起床,坐禅、诵经、清扫院子,8点去设计事务所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傍晚7点开始坐禅。因禅开始,以禅结束。这就是枡野俊明每一天。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枡野俊明并不觉得枯燥。“重复也是一种人生,我相信在这些反复中,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比如,“作庭”枡野俊明喜欢作庭,他觉得:&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他说。白砂、青苔、褐石、相比山水草木,枡野俊明更愿意用“枯”,去表达方寸之间的禅意。细密的白砂“流过”,它可以是大川、海洋,也可以是迷雾、云海。错落的石头,是大山,是岛屿···蜿蜒之处,你仿佛可以听到溪水潺潺。无水似有水,无山似有山。这是日本“枯山水”,也是枡野俊明的设计哲学。“枯山水”英文“Zen Garden”,意为:禅花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禅宗结合的产物。你可以去枡野俊明的“瀑松庭”寻一份闹中取静的豁达。沉静的黑松,与流动的瀑布,维持着“动”与“静”的不二平衡。瀑布的奔腾让人想起都市的喧阗,黑松的安闲则与之截然相反,它提醒每个到此的人回视灵府,暂归冥想的深沉。也可以去曲町会馆的“清山绿水的庭”,在窗格交错间感受静谧。还可以到京都府公馆闲庭信步,接纳博爱的自然给予我们的好意。到了“龙门庭”就放下杂念吧,你可以在这妄想世界,也可以在这无相未来。“正受庭”“法轮之庭”“清风道行之庭”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大奖的“和敬之庭”青山绿水,风洗白练。枡野俊明就这样,一边作庭,一边修行。为了让每件作品都流芳百世,他愿意花费充足的时间,制作少量的精品。“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自然元素的对话中。我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草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只有身处自然当中,才能看清楚这世界的许许多多的真相,越与自然亲近,越会明白自己的渺小。&不同于回游式池泉庭园,枯山水庭园不允许人徘徊践踏,是一种“拒人”之庭园。枡野俊明却觉得,枯水庭并不是“拒人于千里”,只是强调一种“对峙”,直面枯山水,就是直面自己,人们如果察觉到这一点,就能将自己的人生发挥到极致。枡野俊明是日本建功寺第18代主持,也是获奖无数的设计师、教授,他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平衡游走。但他并不觉得自己身份很特别,“想要创造空间美感,我去作庭;想要传承这种美感,我去教学;而古代作庭者都是僧人。只是正常的一个共存状态而已。”虽以作庭为名,却以做人为义。在枡野俊明的努力下,枯山水发展成为日本主流景观之一,并且得到国际景观界的关注。&&枡野俊明说,庭院是他探索更高自我理解的精神训练土壤。他内心的感觉,内在的情感,他的积极面、阴暗面,都表达进他的作品里面了。&他的庭院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是他思想的一面镜子。&枡野俊明会一直将枯水庭园做下去,而这绝不只是一场僧人的自我修行。
馆藏&1832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邵唯晏:当代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是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_新浪家居
邵唯晏:当代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是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
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主持几家设计公司,获奖无数,在大学任教,在各大论坛设沙龙中演讲,被知名品牌企业邀约合作研发产品……邵唯晏是台湾设计界一颗闪耀的新星。他认为当代设计师更高的价值在于,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和沟通者,邵唯晏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者,总能迅速应对变化占得...
台湾设计师邵唯晏在设计师群体中算是青年设计师,但是已成为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导师和学习的对象,主持几家设计公司,获奖无数,在大学任教,在各大论坛设沙龙中演讲,被知名品牌企业邀约合作研发产品……他在2015广州设计周上被主办方特意邀请担任“中国设计星”年度冠军的颁奖嘉宾,广州设计周总干事张宏毅特地强调——这也是80后。
邵唯晏的眼光非常敏锐,几年前他就捕捉到设计界“世界向东”的趋势,毅然在北京和西安开设分公司。频繁往来于两岸, 邵唯晏很忙,况且他还在学校任教,攻读数码设计的博士,担任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秘书长。他的表达迅速、精要,做事精准而有效率,已经在诸多事务中训练出自己的节奏。
当代的大环境变化非常迅速,必须无时无刻准备着以适应这种变化,但同时须有自己的方向才不至于迷失,所以在研究世界设计发展脉络的同时,邵唯晏亦在建构自己的设计价值和设计体系。公司取名“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就是希望它具备研究、实验、创新的理念。
“当代设计师更高的价值在于,你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和沟通者”,显然,邵唯晏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者。他很推崇一句话——If you are ready, you have already late。所以,邵唯晏总是占得先机。目前来看,他的选择总是正确的。▼关于邵唯晏
邵唯晏现任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台北总部主持人,也为中国北京分部及台湾台南分部设计总监,另外也任教于中原大学建筑系及室内设计系。
专长为空间设计与计算机辅助整合,关注世界设计脉动,并强调实务与学术研究行的重要性。目前也为台湾交通大学建筑博士候选人,2008 曾代表台湾前往日本参与安藤忠雄海外实习计划。
除学术研究外也积极参与国内竞赛,屡获佳绩:2006 荣获国家建筑金质奖设计新人奖,2007交大年度最佳设计奖,2008国际远东数字建筑奖 FEIDAD Award TOP5,2009 TID Award新锐奖及 2010 TID Award金奖,2009更获选 La Vie杂志台湾 100大设计 。另外,2008获邀参展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新人设计展,2010台湾国际文博会及 2011台湾国际设计博览会,2012金点设计奖(Golden Pin Award)、2012红点奖决选及2013亚太设计金奖,2014年荣获JINTANG PRIZE 年度新锐设计师及获选华人新势力50 , 2015 被更评选为亚洲明日之星 40 及中国设计之星 。
【新浪家居】你已经在大陆开了公司,比很多比你更早来大陆交流的台湾设计师都要早,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
【邵唯晏】全球发展的趋势是世界向东,既然未来的方向以中国为主,我们就要落地到中国来,这样才是真正的交流。我觉得交流如果没有落地,这个交流就不完全。所以在几年前我就毅然决然在北京和西安开公司。
【新浪家居】除了世界向东,据你的观察,设计界还有什么趋势?
【邵唯晏】我对设计趋势、当代设计的脉络一直非常关注,研究了很久,因为本身我是建筑人,也做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研究数码设计,视野很多元。2016年初我会出一本关于设计趋势研究的书。
除了世界向东,在地全球也是一大趋势。过去是全球在地,是很均值的,由上而下,大而小,现在是小而大,从底而上,刚好颠倒。在地全球也就是每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经过使用后会发展并传播至全球。这种广泛的信息、技术、文化的快速传播并被使用,是一种设计观念的改变,这样的“跨界”合作对当代设计很重要。
【新浪家居】你以前强调跨界性、艺术性、数字性和永续性,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邵唯晏】这是我过去几年观察的4个设计趋势,现在我认为有10个特质在主导整个设计界的趋势:永续性、数字性、自相似性、拓朴性、动态性、地域性、地景性、多向连结性、轻透性、模糊性。不只是室内设计领域,这是全球设计的趋势。我的新书里会谈到这些方面。
【新浪家居】你在观察到全球的设计趋势,你自己的设计哲学是什么?
【邵唯晏】我现在往非线性设计方向深入,开始建构我自己的设计价值。我认为当代的设计不会被一句话一以贯之,因为当代是多元的,但是你必须有一个方向。我认为是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我现在追求的设计本质、设计价值,就是一个非线性的设计。
伊东丰雄谈的“透层化”,平田晃久的“纠缠性”,很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追求类似的事情。这些不同的名词响应在空间,都是在创造一种非绝对的介质、非绝对的设计理念。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这个状态有不同的说法和切入点,但是对于我来讲都是非线性的状态,而这是一种很东方的思想。一个东西切下去不是只有A跟B,而是很暧昧的介质。
【新浪家居】你的作品已经在呈现这种“非线性”的状态了吗?
【邵唯晏】我们的很多作品都有体现非线性,其实我们接案子的属性就很非线性。我们的服务范围从都市规划到建筑,再到室内、软装,工业设计等等。因为我们认为设计是可以随时出发的,可以扩及许多领域,我们不像有些设计公司做酒店就只做酒店,做住宅就只做住宅,我们是全面性的。所以我们的知识体跟我们的网络、技术要能够支撑这样的状态。非线性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角度,一个相对论的概念,所以它不谈风格,也不谈某一种特定的手法,它在创造一种非均值的状态,非绝对的价值。
【新浪家居】大陆这边更多把你定义为一个室内设计师,但你更多是用建筑的语汇在表达。
【邵唯晏】我学的是建筑,所以更多是从建筑出发,从一个比较大的一个角度看一个小的事情。但是你在思考室内空间的质量,不用思考家居可能用什么材质响应吗?所以当代建筑更专注于跨界的状态,而不是我做建筑就不管室内,建筑看不起室内,室内看不起建筑,软装又做他的。这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和未来更多是谈跨界的思维。
【新浪家居】但是目前大陆的项目操作方式,大部分是建筑和室内分开,然后室内还分硬装和软装,你们怎么用跨界的设计思维应对这种切割的状态?
【邵唯晏】如果业主跟我谈建筑,我会用室内的观点或用都市规划的观点反过来跟他说;他找我做室内,如果尺度够大,我会用建筑的角度回应他。他会觉得这些是一条在线的事情。大陆分得太细,可是当代的设计要的是整合,我们更具有这种潜力去做这件事情,但前提是我们每一个部分都要专业,所以难度很高。
公司内部有这些专业人员的配置 ,另外还有外部的专业团队来配合。我们公司的每一个统筹者都具有跨界整合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但是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专业技术就分得很多,随时可以聚在一起。针对个案,我们会随时再把这个以某一个项目经理为主轴的个案,马上建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专业领域,变成一个网络。不是所有的案子集中到我们公司做,这是做不到的,反而是违背我们关于“网络化”的想法。
【新浪家居】在个性解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你认为当代职业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
【邵唯晏】我觉得在当代一个好的设计师不是会做设计,那是基本的门坎,当代设计师的核心在于你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和沟通者。当代设计太过于多元,这就响应到另外一个议题,当代没有设计师,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设计师。所以,当代设计师更高的价值是做一个好的观察者,透过观察和设计归纳找到当代设计的脉络,才有办法做出新的东西,创造出某一种设计的价值。
【新浪家居】你不断切换自己的身份,这是有意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邵唯晏】我在管理几家公司,去国外和大陆做很多交流,在学校教书带学生,我还在读博士,我的身份很多元,我在关注很多事情。但是对我来讲这些是一件事情,越扩散越收敛,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找到核心的价值。我们连都市规划都做,也在给一个水泥砖品牌设计产品,我们非常多元,但是多元不是广而乱,而是在追求或者是印证我们内心的核心价值。
【新浪家居】你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邵唯晏】跨界的整合,追求非线性的本质。你看我们的工业设计产品,再看我们做的建筑设计,看起来风格很多元,可是本质都是在追求过渡的、跨界的,很模糊的一种状态,只是它响应在建筑有建筑的手法,响应在室内设计有室内设计手法。
有人问我你是做什么风格,我说我们是去风格化的。还有人说非线性是不是在谈一个很玄的事情?我说不是,看我们的作品,我可以告诉你它的跨界在哪里,非线性在哪里,它的价值在哪里,它不回应单一的手法,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响应当代设计新的状态。上一页1本文导航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请输入您的姓名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
热门资讯排行
12345678910
电话:400 605 6969 转 34944电话:400 605 6969 转 34944
Copyright @ 1996 - 2017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这个获奖无数的设计师竟是日本寺庙住持
本文转自:艺非凡(ID:efifan)
一沙一世界,
一石一枯荣,
他的庭院无山水,
他的庭院有乾坤···
Zen Garden
每天清晨4点起床,
坐禅、诵经、
8点去设计事务所上班
下午6点半下班,
傍晚7点开始坐禅。
因禅开始,
以禅结束。
这就是枡野俊明每一天。
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枡野俊明并不觉得枯燥。“重复也是一种人生,我相信在这些反复中,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枡野俊明喜欢作庭,
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
是心灵的栖居地。
“作庭即修行,
步步是道场。”
白砂、青苔、褐石、
相比山水草木,
枡野俊明更愿意用“枯”,
去表达方寸之间的禅意。
细密的白砂“流过”,
它可以是大川、海洋,
也可以是迷雾、云海。
错落的石头,
是大山,是岛屿···
蜿蜒之处,
你仿佛可以听到溪水潺潺。
无水似有水,
无山似有山。
这是日本“枯山水”,
也是枡野俊明的设计哲学。
“枯山水”英文“Zen Garden”,
意为:禅花园,
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禅宗结合的产物。
你可以去枡野俊明的“瀑松庭”
寻一份闹中取静的豁达。
沉静的黑松,
与流动的瀑布,
维持着“动”与“静”的不二平衡。
瀑布的奔腾让人想起都市的喧阗,黑松的安闲则与之截然相反,它提醒每个到此的人回视灵府,暂归冥想的深沉。
也可以去曲町会馆的
“清山绿水的庭”,
在窗格交错间感受静谧。
还可以到京都府公馆闲庭信步,
接纳博爱的自然给予我们的好意。
到了“龙门庭”就放下杂念吧,
你可以在这妄想世界,
也可以在这无相未来。
“正受庭”
“法轮之庭”
“清风道行之庭”
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大奖的“和敬之庭”
青山绿水,风洗白练。
枡野俊明就这样,
一边作庭,一边修行。
为了让每件作品都流芳百世,
他愿意花费充足的时间,
制作少量的精品。
“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自然元素的对话中。我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草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
只有身处自然当中,
才能看清楚这世界的许许多多的真相,
越与自然亲近,
越会明白自己的渺小。
不同于回游式池泉庭园,枯山水庭园不允许人徘徊践踏,是一种“拒人”之庭园。
枡野俊明却觉得,
枯水庭并不是“拒人于千里”,
只是强调一种“对峙”,
直面枯山水,就是直面自己,
人们如果察觉到这一点,
就能将自己的人生发挥到极致。
枡野俊明是日本建功寺第18代主持,
也是获奖无数的设计师、教授,
他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平衡游走。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身份很特别,
“想要创造空间美感,我去作庭;想要传承这种美感,我去教学;而古代作庭者都是僧人。只是正常的一个共存状态而已。”
虽以作庭为名,却以做人为义。
在枡野俊明的努力下,
枯山水发展成为日本主流景观之一,
并且得到国际景观界的关注。
枡野俊明说,庭院是他探索更高自我理解的精神训练的土壤。他内心的感觉,内在的情感,他的积极面、阴暗面,都表达进他的作品里面了。
他的庭院是他的另一个“自我”,
是他思想的一面镜子。
枡野俊明会一直将枯水庭园做下去,
而这绝不只是一场僧人的自我修行。
全球设计资讯
尽在《诠释TRENDS》杂志
欢迎关注诠释官方微信:trendsideas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寺庙拍摄获奖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