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巴黎协定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就不吃亏了吗

如何评价特朗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 - 知乎5273被浏览1621307分享邀请回答352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世界和美国会怎样?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发表讲话。 当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新华社发(迈克泰勒摄)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在近5个月的等待后,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的靴子,终于在美东时间6月1日在白宫玫瑰园落地。
  冒天下之大不韪,特朗普作出这一决定动机何在?影响如何?各国有何反应?我们为您一探究竟。
  新闻事实:美国真的退出了
  当天下午,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说,《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巴黎协定》给美国带来“苛刻的财政和经济负担”,将从即日起停止落实这份他声称“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包括停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停止为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提供资金,后者让“美国付出巨大财富”。
  特朗普称:“简言之,这份协议没有消灭煤炭工作,它只是把那些工作从美国转移到外国,这份协议跟气候关系不大,倒是更多与其他国家获得针对美国的财政优势有关……这份协议是把美国财富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大规模再分配。”
  特朗普特别点名“绿色气候基金”是重新分配美国财富的项目,该项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特朗普声称,美国人选择他当总统,是让他“代表匹兹堡的市民,而不是巴黎的市民”。匹兹堡曾经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有“世界钢都”之称。
  匹兹堡市长比尔佩杜托却在推特上表态:“作为匹兹堡市长,我向你们保证,为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经济和未来,我们将遵循《巴黎协定》的指导原则。”
  观察分析:特朗普为何“一意孤行”
  特朗普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一意孤行”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与其长期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消极态度一脉相承。
  首先,特朗普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为了让美国制造业变得毫无竞争力而制造的一个“骗局”,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人类要对气候变化负责。其次,《巴黎协定》不利于美国经济,会使“国外官僚控制美国的能源使用量”。第三,特朗普倾向于传统化石能源,他承诺放开能源产业管制,促进煤炭产业发展,并鼓励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以创造就业机会。
  上任伊始,特朗普政府就在气候变化政策上“开倒车”。首先,他致力于推迟并推翻前任政府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政策,承诺复苏长期低迷的美国煤炭业;其次,他还要求评估修改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旨在减少发电厂碳排放的《清洁电力计划》;再者,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1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也提议停止向一些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拨款,并大幅削减美国环保局的预算。
  第一评论:美国“下车”世界仍将前行
  作为全球主要的排放国之一,美国此举意味着其拒绝就能源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问题承担责任。这种违背气候变化认识和应对常识的做法,非但不能阻止全球低碳发展道路,只会让美国在未来与一个新时代失之交臂。
  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专家罗杰-马克德苏扎说,美国在很多方面将进一步“自我孤立”,特朗普的决定将影响到美国的安全、就业、商业和外交。七国集团其他成员都希望特朗普支持《巴黎协定》,退出将有可能导致美国与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转冷。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批评说,美国加入了少数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环顾全球,众多政要纷纷站出来表达反对。
  虽然美国中途“下车”,却无法阻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减排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日表示,中方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成果,推动协定实施细则的后续谈判和有效落实,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背景链接:《巴黎协定》为何重要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三者共同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协定生效后,就条约文本中所规定的内容,对所有当事缔约国将产生法律约束力,除非当事国决定退出。
  事实上,美国退出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协议已有先例。2001年3月,布什政府就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为由,宣布退出1998年克林顿政府签署的《京都议定书》,直接导致多个发达国家效仿退出或减排力度打折扣。(参与记者:林小春、杨骏、胡若愚、王逸君、陈丹、王蕾、朱晟;编辑:陈杉、彭茜、王丰丰、沈浩洋)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AP016
本文相关推荐
综合报道,德国联邦大选24日拉开大幕,德国下一任总理人选将在两位主要的候选人——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
预计9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河南中南部、安徽中北...
(记者 彭大伟)德国大选投票即将于当地时间24日上午开始,包括现任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各路候选人均已进入...
2016年11月,舒尔茨宣布不再寻求欧洲议会议长的连任,回归德国政坛,并于第二年3月19日全票当选新...
排队两三个小时,只为买一杯茶,这种被认为难以理解的事情,正在一个名叫“喜茶”的“网红店”前上演着。这...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频道信箱: news#(#改为@)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科学家们说:你会后悔的|《巴黎协定》|特朗普|气候变化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科学家们说:你会后悔的
  来源:科学人公众号
  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的记者发布会上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得不说,在特朗普称为美国的新总统后,他总是能以各种方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这次也不例外。
美国国家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网站将主页设置成了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The Weather Channel
  《巴黎协定》由195个国家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再结合特朗普对气候变化问题一贯的态度,突然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要退出《巴黎协定》了呢(不,并没有)。
  大家还记得一个多月前发生的科学大游行(March for Science)吗?这场大游行最初的目的就是让特朗普认识到气候变化的真实存在。
科学大游行中的标语:就算你把头埋起来,全球变暖还是会烫到你的屁股!更多科学大游行请戳右边→《当科学家段子手们走上街头,这可能是全世界最深梗的一场大游行》。拍摄:Fujia Chen
  然而,虽然游行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显然,它并没有改变特朗普的想法。
  无论特朗普总统信不信,气候变暖都在那里,一直在增,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减……那么,气候到底是怎么变的呢?我们邀请了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员周波涛和高级工程师李威,为我们描述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
  周波涛(研究院)、李威(高级工程师)
  国家气候中心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诸多方面。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5℃,其中陆地增温大于海洋,高纬度地区大于中低纬度地区,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在北半球,近30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特别是,近几年全球平均气温屡创新高。2016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比年平均值高出0.8℃以上,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左右,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
  自1971年以来,全球冰川普遍出现退缩现象,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储量减少,北极海冰面积以每十年3.5—4.1%的速率缩小。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平均每年上升1.7毫米。1993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平均每年上升3.2毫米。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欧洲、亚洲、澳大利亚等地热浪发生频率更高;陆地区域的强降水事件增加,欧洲南部和非洲西部干旱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热带气旋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存在长期增加趋势。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经济和人口增长的驱动下,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上升,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达到了至少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201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突破400ppm,全球大气甲烷平均浓度达到1845ppb,氧化亚氮平均浓度为328.0ppb。由于海洋吸收了约30%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海洋酸化现象趋重。
然而美国还是退出了……图片来源:BBC
  事实面前,美国总统还是执意退出了《巴黎协定》,这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科学家们的不满。一位环境领域学者跟我们谈了谈他的一些看法,他希望他的回答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发表,因为他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关注意见本身,而非是谁提出的意见: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有权选择参与或者不参与国际社会的协定。但是我想说一下美国选择退出国际协定的理由。通过说明《巴黎协定》中的科学认识是错误的来作为自己退出国际协定的理由,这种做法会产生长远的恶劣影响,特别是对基础科学发展的影响:通过政治手段否定科学认识,这种事最近一次发生我记得好像是几十甚至上百年前了吧,科学发展到今天,还会发生这样的事,让人难以置信。
  美国的退出会导致《巴黎协定》瓦解吗?
  我认为这不会发生,因为《巴黎协定》的基础是科学研究成果,如果要瓦解这个协定,首先需要瓦解其科学基础,这个很难。
  如果《巴黎协定》最终失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我认为有一些严重后果:
  (1)国际协定的有效性将不断地被不同国家、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所挑战,国际协定将逐渐丧失其公信力和约束力;
  (2)虽然对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影响有限:科学家多数是凭着兴趣和对人类负责的态度开展自己的研究,过去是这样,我想将来也一样;但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非常大:与其它一些基础科学研究不同,气候变化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来维持全球尺度的观测,以及模拟计算等基础工作。如果没有了国家的支持和投入,这些工作都将滞后,而且气候变化科学的特点是过去的历史无法再现,全球气候一直在变,这要求观测保持连续性,如果因为缺少经费支持,中断了仍然很不完善的观测,将来需要时则完全没有办法弥补;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缺陷一旦产生,要想弥补,其时间尺度超过人类的生命周期,所花的代价会更大。因此,我认为如果《巴黎协定》最终失败了,会对科学发展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后果难以预料,唯一能预料的是科学发展会被制约!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和相关领域科研有什么影响?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中国的发展是巨大的挑战。中国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如何发展是需要仔细讨论的问题。因为,美国的科技政策的确会影响我国的科学发展。
抗议的人群。图片来源:
  其实,在刚刚有传闻说白宫可能要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时,就有科学家公开表示,这样的做法是相当不明智的:
  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所政策和通讯主管鲍勃?沃德(Bob Ward):
  “今日听闻从白宫内传出一则消息,特朗普总统的某些顾问组成员正试图努力说服他取消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虽然不知真假,但我希望川普能够接受国务卿,国防部长和首席经济顾问等提出的反对撤出《巴黎协定》的建议,因为这些建议都是相当明智的。”
  “很明显,许多美国企业负责人以及其他世界领导人正在为继续参与《巴黎协定》而不断努力着。退出《巴黎协定》可能会使美国政府和公司更难与其他国家的对口单位进行贸易和商业交易,然而这些国家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及低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等方面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6月1日,美国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决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用手势表示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图片来源:REUTERS/Kevin Lamarque
  而当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消息被正式宣布后,科学家们一边倒地对这一决定提出了批评和质疑。
  这是罔顾全球变暖的事实!
  伦敦大学学院极地勘测与建模教授朱利安娜·斯托夫(Julienne Stroeve):
  “特朗普总统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是非常目光短浅的。目前越来越多证据清晰表明大气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造成整个气候系统的巨大改变,比如北极海洋冰盖的迅速消失。而这将会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天气和人类生计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
  利兹大学普利斯特利国际气候中心主任皮尔斯·福斯特(Piers Forster):
  “对于这项基于证据而制定的政策,这无疑是非常难过的一天。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变暖这一事实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五十年,然而特朗普却无视这一证据。我希望他也可以被他的国家所无视,同时每一个组成美国的独立个体,商业机构以及每个州都能够对于减碳下定更大的决心。”
  伦敦大学学院气候学教授马克·马斯林 (Mark Maslin):
  “当科学与全人类的福祉因与其自身的世界观相悖而被这位美国总统忽略之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恐惧且无知的世界。美国是当前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得到了繁荣发展。但我们现在知道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我们并不想要的后果——气候改变。”
  “巴黎协定为全球通力合作处理气候变化问题设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合作标准—但特朗普将其抛之脑后,因为他希望将美国从中剥离,并重振美国化石燃料经济。”
  “而这将与在美国正在大力发展的绿色经济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相关工作岗位背道而驰。”
  “对于这些发生在自己国家,可能带来一个更加绿色、清洁、安全未来并且振奋人心的清洁技术革新和发展,这位总统却视而不见。”
  爱丁堡大学碳管理主席,教授戴夫·雷伊(Dave Reay):
  “美国终将会对这一天感到后悔的。特朗普总统为他的决定进行辩护称要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去除他国官僚的干涉并有助于美国商业的发展。但事实上,这一举动将所有的商业和经济利益至危险于不顾。气候的变化并没有国界划分,它的影响并不针对不同国家 。如果对于阻止全球变暖的努力失败,我们则将全部陷入困境。对于气候变化,总统先生,你可以逃跑,但无处躲藏。”
  美国的退出不会阻止世界变得更好
  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代理所长弗里德里克·奥托(Friederike Otto)博士:
  “这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坏消息:当前美国总统对于做对人类正确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尤其对于生活在美国的年轻人和不富裕的人们以及世界上其他正在和即将不得不面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
  “当特朗普当选总统时,当所有在马拉喀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缔约国大会现场的代表反应并不是颤抖和失望而是对于巴黎协定更加强烈拥护时,这似乎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特朗普无法阻止世界向前迈进。”
  伦敦帝国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联合主席马丁·西格特(Martin Siegert):
  “美国计划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决定,但这并不能摧毁它(《巴黎协定》)。协定的其他194个签署方确保了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如果美国继续在过时的化石能源上增加投资,其将被世界从经济和技术上隔离。即使没有美国的参与,世界低碳经济也将在欧洲和中国的领导下继续增长。”
  “我和英国的其他科学家将继续与美国的同事们合作,支持他们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对于气候的现阶段影响和对于未来的预测至关重要。对身处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我们而言,美国的做法逾越了底线。我期待,所有认识到世界未来的繁荣将因此变得难以预测的美国人对于这一特朗普的这一决定,能采取协调一致的集体应对措施。”
  化学工程师协会能源中心主席斯特凡·西蒙斯(Stefaan Simons):
  “虽然美国退出协议给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这同样给那些致力于成为未来能源领导者的国家带来了机会。通过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如发展核能,研究碳捕获和储存,提升能源和资源效率,研究生物能源等,这些国家能从转型中受益。化学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将在这些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化学工程师协会能源中心将支持大家。如果已批准巴黎协定的其他146个签署国坚定不移,最终美国将会失败。”
  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拉普利(Chris Rapley):
  “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可以用10个字来表达:‘清楚’‘真实’‘我们’‘坏’‘有希望’。”
  “美国总统不能理解,甚至是拒绝理解这些使未来人类福祉面临更大威胁的事实。但世界领导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欧洲的领导人,都是现实主义者,并将采取行动。”
  “美国国家和城市一级的有影响力的团体和个人也应当采取行动。”
  “转向以绿色和清洁技术为驱动力的新世界的脚步将不会停止。”
  “化石燃料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美国总统的决定将被证明是无关紧要的。”
  美国政府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买单
  亚利桑那大学水文学和大气科学系杰弗里·克格尔(Jeffrey S。 Kargel)博士:
  “对于美国,这意味着美国已经退出了环境和经济事务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其他国家会填补这个空缺但可能并不会对全球利益那么感兴趣或是全面考虑到美国的利益。随着美国政府试图将我们的国家以及世界带回到19、 20世纪的技术,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期待着他们将在经济和环境上取得飞跃进展,但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萎靡,以牺牲数以百万的面向未来的工作岗位为代价不过区区增加了几十万过时的工作岗位。”
  英国皇家科学会会长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i Ramakrishnan):
  “这很令人担忧。这显然意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与绝大多数其他承认风险存在并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分道扬镳。该协议本身就是世界领先的气候专家们共识的结果。美国建立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而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的是更新、更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这些新技术将帮助我们对抗空气污染,保证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安全。美国并不是在确保‘美国优先’,而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所的政策和通讯主任鲍勃·瓦尔德(Bob Ward):
  “特朗普总统的讲话令人疑惑,毫无意义。他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同时开始重新谈判和签署协议。但是巴黎协定规定,在其生效后的三年内,任何国家不能退出,而且退出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意味着美国将不能在日,也就是下一次美国大选第二天之前完成退出。所以特朗普的这个总统任期内将不会退出协定。”
  “此外,为了完成他退出的计划,特朗普引用了很多虚假的消息来源,其中包括NERA经济咨询公司从2017年3月开始的一项从根本上就有缺陷的研究。这项研究计算了美国执行《巴黎协定》目标的费用,同时做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假设,如其他国家都忽视自己的目标,电动汽车没能发展起来取代汽油等。正如其首席经济顾问警告总统的那样,退出《巴黎协定》将不能拯救美国的煤炭行业,其正在被其他更加廉价的电力来源(如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挤出市场。
  埃克塞特大学气候动态系统教授彼得 ·科克斯(Peter Cox):
  “我总是希望人类的共同利益可以获胜,但在特朗普执政下对于这一失败我感到并不惊讶。这对于全世界是个坏消息,但对于美国则更甚。人们不会允许这种阻止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世界的行为。这可能仅仅意味着美国要被落在后面了。”
在1950年之前的几个世纪,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来没有超过300PPM。图片来源:NASA
  当然,也有学者表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没有了美国的指手画脚,其他国家可以干得更起劲呢!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政策教授保罗·伊金斯(Paul Ekins):
  “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任美国总统期间, 整个世界对于减小气候改变做出的努力与美国是否参与到巴黎协定当中存在一个很微妙的平衡关系。”
  “若是美国参与其中,那么就有很大可能性在每个结点美国对于其他国家雄心勃勃的行动都将提出反对。若是没有美国的参与,其他国家则会更加专注于加大自己国家的碳排放的降低并从采用低碳新技术中获得经济利益。”
  “在未来,美国商业终会意识到他们被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所遗弃,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只顾回头看而被石化在化石燃料时代的政府。然而特朗普的决定则将一个在作为下个世纪无比重要的能源工业全球领导者的巨大机会拱手相让给欧洲和亚洲。”
  就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后,NOAA的数据报告刚刚过去的5月,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达到409.65PPM。图片来源:climatecentral.org
  无论人们对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作何评价,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在我们争论这件事情本身的时候,气候变化还在继续进行着。
  在科学家们对事件的评论中,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我们不知该如何回答的问题:
  爱丁堡大学气候系统科学教授、皇家学会会员加比?黑格尔(Gabi Hegerl)教授:
  “为了减缓变暖及其影响,我们需要限制向大气中排放的碳总量。而这只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果《巴黎协定》的作用被忽视或削弱,恐怕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未来。更重要的是,我担心发展中国家的孩子的未来,他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但却先受其害。他们将会去哪里?”
之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处于隐藏模式的苹果,真的开始了与谷歌、...
谈及共享雨伞项目受挫的原因,一些人称是国民素质太低所致。对此...
马云曾说,阿里不需要职业经理人,谁要把自己当职业经理人,“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吗?|骗局|全球变暖|特朗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当地时间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赵灵敏6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是继退出《跨贸易伙伴协定》后,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个国际协议。特朗普政府“退约”的理由是,《巴黎协定》将给美国带来“苛刻的财政和经济负担”。一方面,节能减排措施将损害美国的煤炭、石油等产业,减少就业;另一方面,按协定的要求,美国有义务为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出资。副总统彭斯在其后的一场集会上也表示,如果继续遵守《巴黎协定》,美国的经济成长和特朗普核心基本盘的美国工薪家庭,将为此付出昂贵代价。退约引发轩然大波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努力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对发达国家提出了硬性的减排目标。在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巴黎协定》就正式生效,成为有史以来生效最快的多边国际条约之一。目前,除了尼加拉瓜和叙利亚之外,地球上所有国家都参加了这项协议。因此不出意料,特朗普的举动在美国国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多国领导人表示遗憾和谴责,谷歌、苹果、微软、特斯拉、英特尔等科技公司领导人表示失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干脆认为美国已经因此成了“流氓国家”。然而,和“禁穆令”等特朗普的很多施政举措一样,退出《巴黎协定》并不是要让所有美国人满意,而是要维护特朗普的基本盘,这些人才是把特朗普推到总统宝座的功臣,也是特朗普着力要讨好和笼络的,因此国内外的反对并不会动摇特朗普的决心。而在特朗普的支持者圈子和共和党内部,“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和阴谋”早就是主流观点了。在总统竞选阶段,特朗普就指责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而共和党其他几位主要候选人也基本都持相同的观点,连受到良好科学训练的退休神经外科医生、现任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卡森也说:我知道,有很多人会说有所谓大量科学证明,但是没有这样的事,没有大量科学证明这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造成的。事实上,在共和党内部,特朗普也不是第一个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倒车的共和党总统,早在2001年,小布什政府也在上台后不久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质疑变暖并非小众因此,退出《巴黎协定》并不是特朗普心血来潮的鲁莽之举,而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些人和反对堕胎、反对同性婚姻、反对移民、反对枪械管制的是同一批人。而放眼全世界,支持全球变暖的力量虽然在高歌猛进,产生了诸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这样的明星人物,并且已经差不多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对全球变暖提出质疑的也同样大有人在,而且其中也不乏很多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这些人的论据包括:首先,赖以得出全球变暖结论的数据并不可靠,甚至有作假的嫌疑。支持全球变暖的数据来自于遍布全球的气象站的测量。而早在2009年,美国就有机构通过对534个气象站的调查发现,按照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气象站标准,有56%的气象站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摄氏度),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摄氏度),而这些不合格气象站的测量数据多数是偏向暖化一边的。另外还有人发现,直到21世纪初,海洋温度的测量往往是在高温的轮机舱里完成的,直到这几年才由独立的浮标和机器浮台在开放海域中单独测量完成,这就导致早期的海水温度测量结果可能会比实际更高。其次,全球变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2003年出版的自传《治国方略》中就质疑气候变暖论背后的主流科学预测——海平面上升被夸大了吗?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力量真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诸如太阳活动这样的自然因素?她蔑视末日论者,并嘲笑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昂贵且对经济有害”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计划是徒劳的。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部叫做《全球变暖“大骗局”》的纪录片,认为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并不见得是人类活动,而很可能是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第三,那些和全球变暖相关的预测很多并没有发生。比如那些被预测将会在2010年消失的岛国还在海平面以上,喜马拉雅冰川也不太可能于2035年前融化,海平面升高导致大量气候难民的现象没有发生,也没有出现大量物种灭绝的事情。而与全球变暖的预言相悖,近年来全球多地出现了极端寒冷的天气。因此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变冷而非变暖才是今后100年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和辐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其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第四,鼓吹全球变暖已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用公益和良心掩盖自己对利益的追求。比如戈尔,身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美国碳交易系统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戈尔通过直接投资和为这个庞大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已经赚取了过亿美元的财富,而一旦美国国会进一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戈尔的个人财富还会进一步增长。然而,据美国媒体爆料,一向被尊为环保斗士的戈尔,其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豪宅的用电量大约是普通美国家庭的15倍,普通中国家庭的100倍。如果用上述论据去解释的话,那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从外交的角度看,美国的退出仍然是一件大事,和美国背弃自由贸易原则一样,它意味着美国选择了一条自绝于国际社会、拒绝承担国际责任的道路,这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格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当地时间日,美国华盛顿,示威者聚集在白宫外,抗议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IC 供图
热门推荐APP专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