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香港拍卖会有哪几间比较信用好拍卖会

您好!请!
华夏收藏APP天天拍卖,就等你捡漏
>收藏品――瓷器 >
香港有哪些好的拍卖行
【 04:01:55】
【来自藏友 】
【浏览 830 次】
作为一个出色的职业古董经纪人,历数客户千二八百,大多是以收藏爱好者为主,少数带来实物实属家中所传之宝物。此些客户归纳分为:第一,古玩收藏真正的爱好者,大多是收藏经验丰富,收藏多年的大藏家、老藏家;第二,古玩艺术品投资人群,其又分为古玩古董初级投资者和资深投资者;第三,古玩古董交易市场的投机者,以小博大之心侧重之人。(香港有哪些好的拍卖行) 俗话说:“人上一千,各形形色色”从事古董交易拍卖行业以来,悉数手中客户,无论哪种客户,手中多少都有假数藏品。藏品由来之故事更是多者万千。有亲眼看着从土里挖出来而花重金买得的;有家中父辈因喜爱收藏而留给儿孙的,也有自己奔赴于周边而费心寻觅的。种种行径都引来他们对自己手中藏品的真实可靠性的信心增强,致使即使有行内资深人士指出破绽自己也不以为然。由于工作原因,我常有机会同国家考古行业和馆藏老师们的碰面和交流,现在古玩行业经济日益增显,引得社会大量资金注入,所以更是引起造假者制造伪品而滥竽充数,利用藏家利益熏心的心理大造假物。且手段繁杂恶劣。更有甚者寻找墓坑埋起伪品将买家喊到现场现挖现卖,行内称为埋地雷。为了避免藏家再被造假者所欺迷,希望各藏家不要相信市场造假手段。在信息业如此发达的现在,就连大山里的老农都知道,在政府平台力推古文化的行为下,老东西都可以卖高价,所以现在古董行业几乎无漏可捡。希望藏家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提高警惕。保险起见,可以找适合自己的古董投资公司或古玩古董经纪人帮自己把关,但是要依靠权威鉴定机构和正规行业老师,不可轻信行内玩家出身的玩家们。避免自己上当受损。我香港盛世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始终本着“打造收藏教导性企业”的宗旨,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首都博物馆叶佩兰、单国强、张淑芬、李宗扬、潘深亮等专家团老师帮我公司藏品把关,和藏家面对面交流藏品真伪。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和信誉。现公司发展速度和规模大速提高,大型古玩交流会和古董拍卖会场次逐年增加。(香港有哪些好的拍卖行) 香港盛世国际是世界g市鲇锌诮员呐馁u行,注册资金1000万港币,坐落于亚洲金融之都香港,自创立以来始终追求专业化服务,遵守行业规则,倡导规范自律,积极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香港盛世国际将在香港、伦敦、纽约和巴黎举行大型中国瓷器、书画及工艺精品拍卖会,拍卖自全球各地征集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瓷器、书画、稀世玉器,及明、清家具珍品,吸引世界各地藏家激烈竞投,并与各大艺术机构及知名私人收藏家保持密切联系,现在携手华夏拍卖网向内地与香港征集高端藏品!香港盛世国际的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将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打造文化艺术市场的拍卖盛宴。此次香港拍卖会征集所有藏品经过专家鉴定委员会严格筛选,名额有限,敬请提前预约报名。(香港有哪些好的拍卖行)一、征集范围: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二、征集方式: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送到我公司专家鉴定,符合上拍条件者即可办理相关手续,您也可以将藏品的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香港盛世国际高端艺术品拍卖会”,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所征集拍品将在香港拍卖)三、联系方式:香港总部:马宝道(Marble Road)41-47号商业大厦905室。联系人 : 李经理联系电话:邮箱: 大陆分部: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路547号24楼13-16室(联通国际大厦)。
相同类别的供求信息
评论留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中国领先收藏品交易平台
14年收藏行业专营
200万用户口碑信任
行家云集帮你鉴定估价
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无忧您的位置:
&?、9中国十大拍卖行和世界十大拍卖行有哪几家?好
?、9中国十大拍卖行和世界十大拍卖行有哪几家?好
&上海诚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1055号soho中山广场a座308室。请拨打时候说明联系陈经理
&日(距今1406天)
9中国十大拍卖行和世界十大拍卖行有哪几家?好不好?中国嘉德 &
北京翰海 &
北京匡时 &
中贸圣佳 &
上海朵云轩&
中国中熠 &
北京荣宝 &
和世界十大拍卖公司1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3 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
4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5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6 纽约苏富比有限公司
7 香港宝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8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9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10 杭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保利拍卖的母公司保利文化集团已正式启动H股上市计划,进入IPO最后冲刺阶段。
& & 南都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保利文化将于本周路演,下周一(24日)公开发售,承销商包括中信证券等,预计3月6日挂牌,初步敲定赴港集资的净额由原先的2亿美元提高到5亿美元,依然难挡机构疯抢。
& & 里昂证券估计,保利文化今年纯利可上升30%至3 .57亿元人民币,纯利率达14.5%,估计其市值可达到11亿至13亿美元,相当于今年预测市盈率18至22倍,跟国际同业&苏富比&市值相若。不过,直到昨日截稿时间,保利文化方面尚未对IPO进展给予回复。
& & 估值直逼苏富比
& & 把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挪到一边吧,现在流行的是张大千、齐白石等中国艺术作品。这让中国的拍卖商&&&保利文化成为苏富比和佳士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 & 在法国拍卖市场管理局2012年推出的《2011年全球拍卖行20强》的调查报告中,北京保利位列全球第三。早在去年9月,保利文化就已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H股上市申请,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根据定价上限,筹集不超过2亿美元。而市场消息称,保利文化拟于24日开始公开发售,由于券商看好,机构疯抢,其赴港集资的净额已提高到5亿美元,依然供不应求。
& & &保利文化主要从事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务,随着更多中国投资者愿意投资、拍卖本国艺术品,料可带动保利拍卖业绩的强劲增长,同时,保利也经营剧院等业务,也是近年增长较快的行业。&香港汇业证券策略师岑智勇说,保利文化的最终IPO定价很可能与纽约上市的苏富比看齐。
& & 里昂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保利文化向拍卖的卖家及买家都收取佣金,收费率于香港及北京分别达19%及14.5%(高于10%-12%的业内平均水平)。基此,保利文化的艺术品拍卖及交易业务虽然只贡献公司48%收入,但贡献现金经营溢利87%。该公司今年纯利可上升30%至3.57亿元人民币,估计其市值可达到11亿至13亿美元,相当于今年预测市盈率18至22倍,跟国际同业&苏富比&市值相若。
& & 欲挑战国际拍卖巨头
& & &海外华人仍然更喜欢让一家中国人运营的大型中国拍卖行帮助他们销售艺术作品。&保利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赵旭表示,中国人更懂中国艺术。
& & 据知情人士透露,保利文化此次集资的5亿美元绝大部分将用于扩充海外业务。短期内,希望在香港直接与苏富比、佳士得分庭抗礼,主打中国近现代和古代书画。
& & 在日的保利香港首拍中,保利文化以5.2亿港元的交易佳绩首战告捷。到了2013年秋拍,保利香港录得9.89亿港元的不俗成交,环比飙升53%,在香港市场名列第三。
& & &苏富比、佳士得这两大国际拍卖巨头有相当数量的固定买家,市场运作较为成熟。保利文化能否成功上位,关键要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消费需求。&岑智勇对南都记者说。
& & 换句话说,&苏富比、佳士得主要瞄准富豪群体的投资需求,受众面较窄。而保利文化的受众面更广,其&拓宽中国投资渠道&的操作方式更接地气,拍卖运作和数据发布反而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广州某艺术品拍卖公司负责人高峰进一步解释。
将藏品照片和其他资料发至
中国书画部
瓷器杂项部
油画雕塑部
当代工艺品部或
& & & & & & & & & & & & 邮寄
将藏品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寄至本公司
请写清楚您的地址、邮编和联络电话
业务部门初审
联系送拍人
约定当面咨询时间
专家现场鉴定
评估是否签订委托合同
胡润百富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 联合会;上海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人士等!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
将藏品照片和其他资料发至
中国书画部
瓷器杂项部
油画雕塑部
当代工艺品部或
& & & & & & & & & & & & 邮寄
将藏品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寄至本公司
请写清楚您的地址、邮编和联络电话
业务部门初审
联系送拍人
约定当面咨询时间
专家现场鉴定
评估是否签订委托合同
&&&&&&&&&&&&&&&&&&&&&&&&&&&&&&&&
准备如下材料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关键字:&&&&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如 010-8))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香港收藏大家“天民楼主人”葛师科:内地的拍卖市场水实在太深,大陆的拍卖我们一般都不敢去买东西!
我的图书馆
香港收藏大家“天民楼主人”葛师科:内地的拍卖市场水实在太深,大陆的拍卖我们一般都不敢去买东西!
  葛师科    香港收藏家,祖籍成都,“天民楼”主人。葛师科的收藏以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为主,是中国官窑瓷器方面的重量级私人大藏家。“天民楼”由葛师科父亲葛士翘创立,葛士翘先生过世以后,天民楼由其长子葛师科先生接手。1993年,上海博物馆曾经举办了“天民楼青花瓷特展”,共展出青花瓷127件,其中元代青花24件,明代青花57件,清代青花46件,展示出葛氏父子在瓷器鉴赏方面的造诣及雄厚的收藏实力。    在大多数人眼中,香港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之都,其实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隐藏着一个异常多元的香港,私人收藏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香港的私人收藏家,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南来,其中既有企业家,也有医生、律师之类中产阶级。生活无忧,加之深厚的国学背景,使他们延续了中国传统文人收藏志趣。由葛先翘先生创立的“天民楼”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天民楼”藏品以元青花和明清官窑为大宗,大多来自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场。与一般收藏家物随人散不同,葛先翘先生之后,其长子葛师科先生又继承了“天民楼”的衣钵,一直延续至今。    近半个世纪的收藏,使得天民楼藏瓷蔚为大观。早在1996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就曾评价“天民楼”的元青花称得上世界范围内私人收藏之最。近20年过去了,在葛师科的细心耕耘下,“天民楼”藏瓷也早已不是当年可以比拟的了。在“天民楼”采访葛师科先生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朴素。虽然坐拥常人眼中的“万贯家财”,但他的生活却异常简朴。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葛先翘先生之所以起名为“天民楼”的初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葛师科先生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也是“天民楼”唯一的全职员工,从打扫到搬运,无一不是由他亲自完成。    对我们而言,在时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收藏燥热气氛下,听今年81岁的葛先生聊“天民楼”藏瓷故事,真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天民楼藏瓷:明洪武青花串枝花卉纹石榴尊。    天民楼的收藏    天民楼的藏品大概分四部分:高古瓷、青花瓷、明清彩瓷和明清单色瓷。全部加起来几百件。收藏重点是明清官窑。    南都:天民楼现在的收藏大抵可以分为哪几类?    葛师科:大概可分为四部分,我以ABCD加以编号整理。A类是高古,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辽金元;B类是青花瓷器,从元青花到明清的青花瓷器,其中元青花有27件,明代青花比较多,主要是永乐、宣德这些早期的,一直到成化;C类是明清彩瓷器;D类是明清单色釉瓷器。全部加起来也只几百件而已。    天民楼的收藏重点是明清官窑。明代官窑到万历以后就非常糟糕了,很多官窑停烧了或由民窑来烧,叫“官搭民烧”。到天启、崇祯时,基本就没有了,很多写着“天启年制”的东西都非常粗糙。所以我们过去到万历以后就不收了。上次去上海博物馆做展览,汪庆正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开始对万历以后的民窑有所关注,但现在补也来不及了。    我发现,万历之后,文人雅士私人订烧的一些东西非常好,图案也特别生动。当时官窑,题材受到很大限制,都是些龙凤、八吉祥之类的,发挥空间很少。倒是这些私人烧制的,题材包括民间传说、戏曲,发挥空间很大,而且很有文人气息。西方人把这时期叫“转变期”,在瓷器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所以这类东西我们也在逐渐补充。    南都:天民楼现在的收藏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葛师科:我父亲本就是文化人,年轻时写文章,编报纸杂志,对文史艺术早有兴趣。只是经济所限,加之连年战乱,没有条件收藏。直到来香港做生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才开始买一些东西,陶瓷字画都有。当时香港也没有拍卖,苏富比是1973年才来,大部分都是在博雅、中艺、集古斋这些地方买的。买的很多东西都是大陆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拿出来赚外汇的,文物精品是不会拿出来的。古画很多是复制品。等到苏富比进来后,才开始真正接触到好的东西,当时又遇上收藏家仇炎之、赵从衍、叶义的东西出来,这才走上正轨,奠定了天民楼的基础。    之所以会选择元明青花,也是因为当时香港普遍喜欢这类瓷器。当时天民楼的东西其实并不多。1987年第一次在香港艺术馆办展览时,我们也只展出了163件,其中有几件彩瓷还是找其他藏家借的。当时我们还出了一本由我参与主编的《天民楼藏瓷》。到现在,27年过去了,我们又补充了不少东西,当时元青花只有四件,永乐甜白釉只一件,还没有款,现在我们永乐甜白有十多件,其中三件有“永乐年制”篆书款。元青花我们也补充了不少。还有一些高古瓷器,诸如龙泉、南宋官窑、吉州窑、耀州窑、定窑,我们也在不断补充。    天民楼藏瓷: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    南都:现在你还会去拍场买东西吗?    葛师科:我们现在也会收,每年多多少少都会买,每次拍卖都去,但基本上都是查漏补缺。我们只买不卖,财力有限,没法跟那些能动辄出几个亿的有钱人相比,我们还是缺很多东西,像一些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时期原来也这么重要的,现在都在慢慢补充。    南都:元明青花可以说是天民楼最重要也是最有名的一部分收藏。能否为我们介绍几件你最珍视的?    葛师科:我们收藏有一件明成化青花内外缠枝花卉纹宫碗,里外都有花纹,上次拍了一个,要一亿多港元。当然我们这个买得早,没有那么贵,但也不便宜。这个碗比一般的要精细很多,像它这样的花纹并不少见,但其他的很多都是直接平涂,而它的叶子、花都留了一个白边。像这样的东西全世界就没有几件,更不要说像我们这个这样精细和完整。这是我们这里公认比较重要的一件。    还有一件是“永乐青花十六子碗”,有人认为这件可能是所有青花瓷器里最好的一件。曾经有位日本行家,三代都是做古董,他说青花瓷器能做到这样的还没见过。我也这样认为,毕竟画人物跟花卉图案完全是两码事。这件东西,描绘的是十六个小孩在做游戏。用小孩做纹饰,从宋代就有,但大多是一个两个。出现十六个小孩做各种游戏,过去说是宣德以后才有,但其实永乐就有了,但不多见,而这件在永乐中又是最早的。据说这件在台北故宫也有,其他地方还没有。而且我们这件非常完美,在很多书上和展览图录也都有,流传有绪。对于很多东西,流传有绪是很重要的,如果突然冒出一件,我是绝对不敢相信的。    “玩家”和“行家”    行家和玩家泾渭分明,行家想的是,这个东西我买了以后,转手能卖多少;玩家想的是什么东西好玩,自己喜欢。    天民楼藏瓷:明成化青花内外缠枝花卉纹宫碗。    南都:对于流传有绪,我听到你在很多地方都反复强调过,这似乎是你收藏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葛师科:没错。现在突然冒出一件好东西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必须要考虑是怎么回事。最靠得住的,比如说1930年代或者更早,在一些重要展览会上展出过,或某本书上就已经有过记载,这就谁都没话说了。像我们这件永乐十六子,在好几本书上都有。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从未露面,但它的流传经历相对比较靠谱,比如有的法国人祖上曾参加过八国联军到过故宫,那他拿出来的东西,你可以相信。有的则完全是乱编,故事很生动,但经不起推敲。这些故事一定要仔细核实,必须确确实实有这回事才能相信,即便是书上曾记载过。现在也有人在书上做手脚,所以必须特别小心。如果没有这种来历,我觉得对文物的断代必须要有四方面的依据:一、可靠的文献记载;二、确切纪年的墓葬出土的实物标本;三、古代遗址;四、窑址。这四个方面哪怕只一两项确实可靠,就可下结沦了。    南都:现在的收藏家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葛师科:以前的收藏家和现在的收藏家,心态上有点不一样了,出发点也不同。有多余的钱,看到喜欢的东西买来自己玩的人,过去香港称之为“玩家”,以此做买卖的叫“行家”。行家和玩家泾渭分明,行家想的是,这个东西我买了以后,转手能卖多少;玩家想的是什么东西好玩,自己喜欢。现在又出现一种叫“炒家”,他们比行家还厉害,都是土豪,过去他们炒股票、房地产,现在就来炒古董。这样的人跟收藏家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很多地方说“投资与收藏”,我很反感这种说法,不赞成他们这样讲,收藏就是收藏,投资就是投资,就像一个是玩家一个是炒家。对我们而言,我们买东西时就没考虑过哪个马上可以赚多少。    对于收藏家来说,卖东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生意失败,不得不卖,这样的例子不少;再有是喜欢的人不在了,下面也没人接手,底下要分家,这些东西卖成钱是最方便的。对真正的收藏家,这些东西都是千挑万选自己喜欢的,个个舍不得。    我觉得应该提倡这样一种轻松的收藏态度,没能力买贵的就买便宜的。并不是说,便宜的都不值得收藏。我们现在也买不起很贵的,就买一些一般化的。最近我买了一个吉州窑的小梅瓶,才30万,我也很欣赏。还有一个巩县窑的蓝彩碗,也就是所谓的“唐青花”,10万都不到。这件虽然不是很高级,但我主要是想研究它究竟是不是唐青花。我的结论是,它跟青花完全是两回事,它就是类似于唐三彩的蓝彩,胎还够不上瓷胎。这也是学界争论很久的问题,买件在手细细研究是值得的。    南都:在很多老一辈香港收藏家的收藏好像都是以陶瓷为纲,兼顾其他。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是不是中国陶瓷交易的世界中心?    葛师科:拍卖在三个地方,纽约、伦敦和香港。明清官窑瓷器就是香港,当时香港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东西。高古的东西不在这里卖,那是外国人的品位,像唐三彩之类。对中国人来说,这些东西毕竟是明器,买的人不多。    至于东西来源,基本都是从外面来,也就是以前流出去的那部分;至于国内的东西,一是因为没人拿出来,要么就是走私,这些是不能进拍行的。我们在拍卖行买的,基本都是海外回流。我父亲当时也有这样一种民族感情在里头,希望能把过去被外国人买走的东西花钱买回来。这些拍行出来的东西,流传有绪,很多在书上都能查到。所以我们也收了很多书,订了许多学术杂志。我们对收藏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就是学术性的东西,不大考虑赚不赚钱。现在也遇到一些困难,很多好东西都买不起了。我的态度就是,买不起去欣赏也是可以的,现在只要有拍卖,我都会去,不管是什么,好东西一定要上手看。像鸡缸杯,我们都已经看了好几次了,每次出来我们都看。了如指掌。老实说,重要的东西就那么些,基本都出来过,要是突然冒出一些从未见过的,对它的真假,你就得想一想了。    天民楼也有一些书画。以前画是很不值钱的,当时连统计都没有,价钱也没计过,随便一个瓷器就能买一大堆画。现在反过来,一张画可以买一大堆瓷器。像傅抱石的画,一张好一点的就是一两千万。所以如果真想买好瓷器,没钱了我们卖张画就好了。    天民楼藏瓷:清乾隆青花绿彩云龙纹盖罐,为收藏家仇炎之旧藏。    瓷器鉴赏的诀窍    香港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每年拍卖会都有几百件东西给你看。不管你买不买,你都可以拿起来看,有上手的机会。    南都:你是在“文革”结束之后,才来到香港与你父亲团聚。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对陶瓷有兴趣的呢?    葛师科:我到香港来时已经49岁,当时在工厂做车间主任。到香港来探亲,也没想过要留在香港,准备待待就回去。但我父亲当时有个心愿,希望给自己的藏品办一个展览,希望我能帮他,我这才开始接触这些东西。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就有了兴趣,因为我过去就对美术、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也能画。当时做《天民楼藏瓷》,我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很多线描插图都是我自己画的。    南都:你对瓷器的鉴赏能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葛师科:正是筹办展览这5年时间,奠定了我之后的基础。办展览,写说明,你必须要把这163件东西说清楚,它的形制叫什么,花纹是什么,特点在哪里,胎是怎样的,釉又是怎样的。这都需要读大量的书,最初非常难,有时一天写一件都写不出来,就是一面找数据一面仔细看东西。    鉴定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多看,而且要仔细看,要把它看清楚。就等于认识一个人,如果你只是看看照片,或者听人介绍,描述一番,没有用的,你得跟他直接接触,大家有了交往,再过一段时间,别人再怎么装他都装不像,你一看就知道不对,这就是最重要的。在香港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每年拍卖会都有几百件东西给你看。不管你买不买,你都可以拿起来看,有上手的机会。    南都:你的鉴赏能力,完全是自己接触实物而来吗?有没有什么老先生对你影响比较大的?    葛师科:我们过去基本都是在苏富比、佳士得两家买,当时拍卖基本还是能保证真假。我们去买,也不需要看真假,关心的是有没有缺陷,什么地方有漏釉、有粘连、冲口。但现在这些拍行的方向开始变了,有错都不怕,就怕假东西。跟过去比,完全是两码事了。    当然很多老先生也常来天民楼,像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冯先铭先生都跟我关系很好。耿先生比我大12岁,现在有92了,但他看东西基本上不戴眼镜,也很少拿放大镜看,就是用手摸摸,看看器形、底足,摸摸口沿,敲敲声音,就能准确说出窑口和年代,这个本事我一直没学会。前年才去世的陈玉阶先生则完全不同,他跟仇炎之先生是师兄弟,他看东西就细得不得了,一个东西可以看几个钟头,翻来覆去地看,而且他看东西有自己的决窍,不跟别人讲,有时候也会跟我说,听他们讲完之后,我都会仔细记录下来,再自己揣摩。还有些从景德镇或其他瓷窑来的朋友,会告诉我一些制瓷工艺方面的知识,对我帮助也很大。所以我常说,我这里常有人来,也常有老师送上门来。    南都:除了像拍卖行和私人藏家,你们还会怎样去接触实物?    葛师科:主要是博物馆,但也很不容易。故宫拿东西规矩最多,人数有严格限定,级别界定也更严,有一套规矩。有一次,我们从香港去了十多个人,由他们院长陪着看东西。结果坐了半天,就拿了一个康熙、一个雍正和一个乾隆(时期的东西),就三件。当时徐展堂(香港收藏家)就火了,说谁家没这么一大堆东西要跑这么远来看,气得不行。耿先生坐在旁边,脸红得,面子拿不下来,但他也没办法。等到临走,他拍拍我的肩,让我跟我父亲第二天到东华门等他。第二天我们去,这才看到一个压手杯、一个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还有一个成化斗彩。耿先生说,让我们过过瘾。这时我们才知道,故宫有规矩,超过多少人,一级品就不能拿出来,昨天人太多,院长也没办法。    1985年,西藏萨迦寺发现有宣德款的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过去宣德五彩只有在书上有,一直没有实物,现在证实了。有一次上博做了一个西藏文物展,把几件平时见不到的瓷器也带过来了。当时还跟过来一批喇嘛,就在那里盯着这批东西,任何人都不让碰。当时刚好汪馆长到香港,郭炳湘就跟他提出,希望能上手看看这批瓷器。但汪先生也没办法,喇嘛守在那里。最后想出的主意是,撤展后,装箱前,可以找个时间给我们看。结果撤展前,我真接到了电话,我当时还在台湾,家都没回,立刻就往上海赶。提出要上手的人走不开。结果就我一个人去了,这批东西都上手看了,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资本与拍卖市场    内地的拍卖市场水实在太深,弄得现在大陆的拍卖,我们一般都不敢去买东西。    南都:看来这个上手真的非常重要。    葛师科:上手太重要了,你拿得多了,东西一到手上,你马上就能感觉出来。比如说康熙的东西,它给你的感觉就特别重,因为它的结构很紧很结实。如果你拿起来轻飘飘的,那就值得怀疑了。瓷器的声音也是一样,温度高的,声音就脆而尖;温度低的,声音就低沉一点。所以耿先生拿起来就能判断,因为他看太多了,根本就不需要去看细节。我觉得这是比看细节要高级许多的,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我始终都学不会这一点。尤其对民窑的一些东西,我碰得少,所以一看民窑就傻眼,连具体时期都分不清楚。    除了上手,去窑址考察也很重要。1984年前后,景德镇刚刚挖到成化地层,因为怕人家偷盗,挖了之后又把它埋起来了。我当时就从香港坐飞机到上海,然后再从南京坐火车到景德镇。我到达的前一天才叫人把土扒开。当时陶瓷考古专家刘新园先生带我去看,它是一面墙一样,有一层瓷片,非常清楚。他给了我一个铲子,挖一片就是成化、挖一片就是成化。    讲到刘先生,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萨迦寺宣德五彩被发现后不久,景德镇也挖到一个宣德五彩,跟萨迦寺的花纹一模一样。当时刘先生正在筹备到香港办展览。这个盘子挖出来后,我跟我父亲都去看了,觉得这个非常了不起,它证明了西藏那两个碗是没问题的,这种相互呼应非常重要。所以建议刘先生把这个盘子带到香港展览。我父亲非常坚持,说没有这件东西,这个展览就不用办了。但当时没时间审批了,刘先生胆子很大,私自把这个盘子带了过来,展览海报和图录封面都是这只盘,影响很大。但因事先没报批,害得后来他回去检查都做了半年多。后来我们去景德镇,还专程跟市长说这件事,解释说是我们要求他带过去的,替刘新园说情。    南都:现在很多内地资本都进入拍卖市场,前不久鸡缸杯就被拍出2.8亿港币。这对你们这类玩家影响大吗?    葛师科:现在真正的收藏家都买不起了,大家都去看热闹。不过他们的要求和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有时候也各不相干,他们炒他们的,我们买我们的,不完全是一个路子。比如前几年,他们热衷于像乾隆的转心瓶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们是根本看不上。过去这些都是不值钱的,一个永乐盘子能买一对转心瓶,现在却被炒得高得不得了。不过再怎么样,我们都不会去买这些东西的。当然,像鸡缸杯,如果不贵我们还是很喜欢的,但就是太贵了。    内地的拍卖市场水实在太深,弄得现在内地的拍卖,我们一般都不敢去买东西,不知道东西是真的假的,不知道价钱是不是真的。不过现在香港的拍卖风气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实在太铺张了,场地大得不得了,钱最后还是从藏家手里拿,现在光佣金就要抽百分之二十几,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前年买了一个洪武年代青花石榴樽,非常大,是一件重器。这是1980年代,新加坡一位姓谢的先生从巴黎买回来的,这件东西在佳士得展厅放了一段时间,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因为我想这个东西,多数上面都被砍掉头了,然后做一个假的镶上去。拍卖预展时我连看也没看。等到拍卖前请吃饭,佳士得的人告诉我,这个大罐子的头其实大部分是有的,只是补了一小块。吃过饭,我赶紧跑去看,还真是如此。后来我们用低于底价的价格买到了,这个价钱非常好。我们现在买是买这种,比较有价值,博物馆级别的,价钱我们也能接受,那就应该买。    南都:对于天民楼这些瓷器的未来你是怎么安排的?    葛师科:原本我们的理想,是希望能像大维德基金会那样,捐给某所学校,把它们作为教材,培养专门人才。但现在看来,学校也乱,有的学校我也看不惯,学费高不说,完全就是让人混证书,拿到证书之后就给人乱签名。培养出来的人都在干坏事,你再给学校这批东西,那更成了他的资本。    另外,我们的偶像,大维德基金会伦敦大学也办不下去了,东西最后都去了大英博物馆。这批东西放在学校,光是保险费、人工,他们也不一定能养得起。现在天民楼是一分钱不花,清洁工、搬运工都是我一个人。我现在想的是,最好能有家族里的人接手。但要找到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容易,守着这个地方也实在个苦差事,出去旅游都不敢待太久,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我想我父亲之所以敢把天民楼交给我,可能就是在我编书时,看我对这个东西有这么大兴趣,而且能钻得进去。否则他可能也是捐掉了事。我现在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在我们下一代实在找不到一个接手的人,那就捐掉了事。    南都:如果最后私人收藏都捐去博物馆的话,可能也是下下选。毕竟对于博物馆,私人收藏在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葛师科:是的。有人说,你这些东西应该捐给博物馆,我说当然,捐是要捐,但是捐给它要锦上添花才好,如果用来压仓库就没意思了。但问题是,你捐给上博,肯定是压仓库,捐给故宫,也是压仓库。如果这些东西陈列不出,那它根本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我的看法,捐给博物馆当然是好事,但是私人收藏也有它的价值。在我们这里,任何东西都可以近距离看,有的还可上手。对于专家学者来说,它发挥的作用或许比博物馆还要大。所以说,博物馆有它的价值,但同时也要引导扶持私人收藏,这也是它的责任。不能说博物馆拼命把人家的东西弄到你那里去,这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谈艺录    早于洞穴时代,人类即已与艺术结缘,通过艺术来表达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在我们回望中国古代艺术家创造的灿烂艺术的同时,也应看到,现当代艺术家也创造出了许多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作品。在这些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4年“大家访谈”新开辟的“谈艺录”系列将把我们的视线投向艺术领域,包括传统书画、当代艺术、收藏、艺术史等领域,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回溯艺术名家的成长、成名、创作往事,兼及他们的艺术传统、艺术观的表达以及艺术上面临的困惑等。希望通过这一个系列,部分地展现艺术家们的艺术之路,并由此管窥艺术家群体的生态以及中国艺术的发展现状。  
馆藏&5123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九龙拍卖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