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何时做鬼?

蒋介石统治过中国么?
――评《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英]乔纳森&芬比& 著  陈一鸣 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最近买了一本英国人乔纳森&芬比的《蒋介石传》,作为&前朝&的统治者,一个曾经控制海峡对岸,一心一意要反攻大陆,光复党国的&敌人&,蒋介石的故事大家都有兴趣。  书的封面上有一句算是副标题的话:&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就是这句话促使我买了这本书,但是当我读完全书时,不禁要提问:&蒋介石统治过中国么?&  蒋介石在1927年4月发动&清党&的时候,建立了所谓的&南京国民政府&,但只有上海和江浙地区支持他并受其控制。武汉有汪精卫,在他周围有唐生智的湘军;桂系的李白不但拥有两广地盘,第七军就在南京;程潜的第六军也在南京,且不会听蒋号令;阎锡山控制山西,并且在二次北伐后得到了京津地区;东北在张大帅手里,而后张少帅继承了这片土地;云南有龙云和滇军,四川掌握在数位军阀手中,西北在马家军手中,新疆、西藏更是独立王国。  1930年代,蒋介石好不容易收拾了局面,打击了汪精卫的势力和湘军,把阎锡山和李白压缩到一个省的地盘上,最要紧的是在日本人打过来之前,蒋介石的中央军好不容易以追缴红军为名进入西南,为自己腾出了西南的大后方。不然,蒋介石很可能在日本人大举进犯时无处藏身。可这时候,东北已经成了满洲国,还有一个共产党的&陕甘宁苏区&。在日本人的打击下,蒋介石退守西南,与他的对手&&共产党人差不多,降格成为一个地方政权。  仔细看看地图你就会发现,1944年,蒋介石控制的地盘面积甚至比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还小。此时,除了美国人支援的几个美械师的精锐部队和十几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之外,蒋介石手里的牌真的不多。书中写道:&终其一生,蒋介石始终都表现出了一种与昔日的敌人共事的能力。&这并非是一种能力,而是形势逼人强。与其说蒋介石失去了江山,不如说&蒋介石从未拥有过江山,也没有统治过中国&。
(责任编辑:张淑燕)
【】日深夜,因病重住在北京同仁医院的林徽因,倍感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梁思成诉说,于是向护士请求见丈夫一面。此时梁思成
【】2000年的一天,原广东省委书记、中顾委委员任仲夷和几个老干部吃饭,突然放下筷子问:&你们说说,年轻的时候
金日成、金正日父子领袖传奇朝鲜,以令人瞠目的整齐划一和对领袖的狂热崇拜而打上了鲜明烙印。金日成十分念旧,极重感情,但对反对他的人毫不手软;金正日酷爱电影,喜欢美食,却神秘莫测,不可捉摸。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打倒胡乔木&大字报救了胡乔木?/ 丁晓平&航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杨毅&唐绍仪:从袁世凯拥趸到反帝斗士/ 熊崧策&父亲斯大林毁了我的一生/黄薇&口述:爱士兵、恨战争的父亲方先觉/方略&为活捉&反美英雄&入侵巴拿马/刘浪&曾左右日本政治的延历寺/周冉&陈铭枢建言结束领导人终身制/丁东&纳粹抹不掉的小村《利迪策》/上林
热点文章排行蒋介石棺材中放了哪四本书?
[摘要]随其遗体入殓者,有蒋介石所得三枚最高勋章:采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国光勋章,还有他经常阅读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唐诗三百首》、《圣经》、《荒漠甘泉》。蒋介石遗照历史前进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上空又开始聚集起重重乌云。刚刚舒口气的蒋介石又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1970年10月,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断交;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导致了后来中美建交;日至29日,日本总理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在数月之中,20多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与台湾绝交。蒋介石的驻外使馆纷纷关闭,使馆官员一个个灰溜溜的,纷纷下旗返台,一派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个个坏消息联袂而来,蒋介石比当年丢失大陆还要伤心。他困窘、惶惑、气愤、伤感,各种情感杂处胸中。他吃不安、寝不宁,不由惊呼:“这世道变了!”面对这多事之秋,蒋介石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了稳定人心,他只是阿Q似地发表一纸文告,硬着头皮说:“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为……,只要大家能够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坚持国家及国民独立不挠之精神,那就没有经不起的考验。”空洞的说教,毫无内容的陈词,除了让人感到蒋介石内心的恐惧与空虚外,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好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的失败,还不足以致命,只要没有内溃,仍可在这孤岛上苟延残喘。这时,政权方面,蒋介石年事已高,蒋经国势力已大,现在交接,已是顺理成章。蒋经国此时已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严家淦有职无权,但毕竟要像神像供着,有时也不宜喧宾夺主。如长此下去,老蒋一旦过世,麻烦就大了。蒋介石考虑到这些,就想趁自己在世时,让儿子名正言顺地当上“行政院长”,为将来接替总统职位打下基础。严家淦也十分知趣,自觉让贤。1972年5月,第五届“国大”召开,蒋介石当选为“总统”。严家淦即递上辞职书,蒋介石当即批准,并给立法院送去一个咨文说:“行政院长严家淦恳请辞职,已勉循所请,予以照准,兹拟以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长。”老蒋之心,立法院早已洞悉。6天之后,立法院以381票的最高票,将蒋经国顺利地推上了“行政院长”的宝座,蒋介石忧虑的心才有了一丝宁静。然而,蒋介石对台岛的未来并不乐观,想到将来总有一天要置于共产党的管辖之下,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处于极度苦闷之中,国际关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风云变幻,确实如当头一棒,一下子击倒了这个86岁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还在1972年3月,蒋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术,并由此转为慢性前列腺炎。蒋经国就任“行政院长”的第二个月,即1972年7月,蒋介石先患感冒,而后引起肺炎,于是进入荣民总医院,在这里住了一年零四个月之久,从此,蒋介石的健康便每况愈下。1973年元旦,病中的蒋介石照例发表致同胞文告。10月10日,双十节,他又照例发表国庆文告。在这些文告中,仍然表示其反共的态度决不改变,仍然是那些早已听厌的高调:“纵使我们的权利蒙上一层悲痛的面纱,我们的气氛暂时受到安抚逆流的毒化,我们决不会气馁,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与道路。”蒋介石发表这些文告的目的,除了表示他反共的决心外,主要为了向外界表示,他没有病,他还是台湾的统治者。蒋介石住院期间,对外高度保密。他本应辞职,以副总统代理其职,但他一直没有这样做,为的是让蒋经国接班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1973年7月,他第四个孙子蒋孝勇结婚时,他还与他们合照,让报纸公开刊载,以向公众证明他的健康状况和并没有暗中引退。1974年夏天,蒋介石的病情一度好转,他每天可以在花园散步,并与家人讨论政治及国际形势,似乎十分轻松与愉快。但到年底,台湾发生流行性感冒,蒋介石偶感风寒,再度患感冒而转为肺炎,这次病得十分厉害,身体虚弱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由于蒋介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而长期服用抗生素,所以此次肺炎很难治愈。日,蒋介石在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虽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肺炎未愈,不时发烧。3月29日,蒋介石病情转危,他高烧不退,已不能起床,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并发,不可能治愈了。于是,他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拿来笔和纸。他口授遗嘱,让秦孝仪记录,后由宋美龄、严家淦、蒋经国、倪文亚、田锦、杨亮功、朱俊贤等签字。遗嘱全文如下: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从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光复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蒋中正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口授完遗嘱,喘了一会儿气,又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说到这里,蒋介石闭上眼睛,再也不说话了。大家知道,此时此刻,蒋介石是在强烈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奉化溪口,那古木参天、危崖耸立的武岭,那流水旋洄、游鱼可数的剡溪,如一幅幅立体画面,在蒋介石眼前出现,老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4月5日下午,蒋介石病情恶化,他腹部感觉不适,泌尿系统失灵,医疗小组认为心脏功能不佳,可能腹内积尿,便给蒋服用少量利尿剂,不久便排出500CC。下午4点,小睡片刻。晚8点1刻,蒋介石病情进一步恶化,脉搏突然转慢,医生当即施行心脏按摩术和人工呼吸,并注射药物急救,约一两分钟后,心脏呼吸恢复正常,但四五分钟后,心脏又停止跳动,便再施行上述方法,然而效果已不佳。此时,呼吸不能恢复,血压也不能测出,只能使用电击,促使心跳。这天夜晚,台北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如此恶劣的天气,更增加人们的焦虑。草山别墅中的蒋介石在狂风暴雨声中已是人命危浅,奄奄待毙。延至晚11点50分,蒋介石瞳孔已放大,医生仍在抢救,注射心脏刺激剂,将电极直接刺入心肌,但已毫无作用了。蒋介石在宋美龄与蒋经国的哭泣声中溘然长逝,终年89岁。蒋介石死后两小时,台湾政府新闻局发布死亡公报,明令从4月6日起历时1月为“国丧”期。4月9日,蒋介石遗体停在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数日内,约有250万人来瞻仰。屏蔽此推广内容16日8点5分,进行追悼和安厝仪式,蒋介石遗体身着长袍马褂,上面覆盖着青天白日旗。随其遗体入殓者,有蒋介石所得三枚最高勋章:采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国光勋章,还有他经常阅读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唐诗三百首》、《圣经》、《荒漠甘泉》。仪式后,依照蒋生前的嘱咐,其灵柩移厝距离台北市60公里处的大溪镇福安里村的“慈湖”。正如蒋介石所说,慈湖山明水秀,与他老家奉化的溪口实有相似之处。但这里毕竟不是溪口,蒋介石一生喜爱他的家乡,他前后三次下野,都跑到家乡躲起来,在山环水抱的故里盘算东山再起。蒋介石在败逃台湾时,曾与蒋经国一起登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半晌无语,心中充满了无限留恋。而现在,他死在台湾,灵柩浮厝,可谓死而有憾。但中共多次声明,实现祖国统一后,蒋介石先生的棺柩可移葬大陆,安葬在他的故乡或紫金山。海峡两岸共庆统一的时候,蒋介石一定会长眠在他所留恋的故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aqi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蒋介石到底是何时开始“光头”的?
  说到蒋介石的形象,人们会想到笔直的腰杆、严密的风际扣、黑披风,还有那个“光头”。这些特色标志,都是在黄埔军校形成的。
  蒋介石很早就对英国督察的呢质黑披风很喜欢,陈洁如暗中为蒋介石做了一件。蒋介石看到后,高兴得说了许多令陈感动的话。这件黑呢披风伴随着蒋介石完成了访苏之旅。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黑呢风衣渐渐地真正成为蒋介石的“标志”。
  在黄埔军校,蒋介石重拾在日本军校学习期间的良好军事作风,注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蒋介石一方面与教员学生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另一方面还注意树立带有封建色彩的个人威信。蒋介石喜欢个别见面谈话,认识了不少学生,拉拢了不少人。
  蒋介石的“光头”形象深入人心。其实蒋介石既不是天生秃头,也不是因为性病才秃顶。蒋介石年轻时头发多而密,还梳过帅气的分头。后来,蒋介石头发变得又稀又细,渐渐地喜欢上了剃光头。光头在南方不如在北方部队中盛行,因此而醒目。同时期的谭延闿、冯玉祥、阎锡山、张治中、李服膺、傅作义、缪斌、杨杰等人都剃过光头,但名气最大的的光头当属老蒋。
  后来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觉得“光头”形象与此运动宗旨相吻合,就坚定地长期保持了“光头”,并落下了“蒋光头”的绰号。蒋介石的头发较细,只要头发长得稍微长一点,他就会让自己的理发师予以修剪。年老时,蒋介石的头上才开始留了些头发,还为自己的“光头”辩解:“好长时间以来,有很多人误会我是一个秃头或是剃的光头,其实我是有头发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因为历史原因,蒋介石被丑化。现在,应该还老蒋一个真实“形象”。笔者认为,综合各种指标,蒋介石年轻时应该算是个“帅哥”。
  本文摘自陈宁骏、欣辰编著《蒋介石在大陆的那些事儿》
  作者简介:南京黄飞鸿,新浪社委会专家成员、三级摄影师,新浪江苏特约摄影师、新浪橙V,著有《解密总统府》《解读夫子庙》《玩转总统府》《江苏名宅》《汪伪国民政府旧址史话》《乐游南京》《民国政要最后的“全家福”》《民国政要及其夫人们》《民国名媛的婚姻大事》《蒋介石在大陆的那些事儿》《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揭秘》等十余本书籍。在今日头条、企鹅号、一点资讯、搜狐、乐途等平台设有“南京黄飞鸿”公众号。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NJHFHHH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人新书在全国各大实体书店均有售,全部书籍在各大网上书店有售。签售本可预订。
本人新书在全国各大实体书店均有售,全部书籍在各大网上书店有售。签售本可预订。
今日搜狐热点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_网易军事
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
由于没有及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又不同意打蒋介石的座机,于是,蒋介石终于顺利飞过广州,逃到了台湾。
(原标题: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
蒋介石衣复恩担任蒋介石的座机长,始于一九四三年。这一年,蒋介石、宋美龄恰好有一次贵阳之行。当时的蒋委员长并无专机。先一天,衣复恩奉航委会主任周至柔命令,翌日载蒋介石夫妇由重庆至贵阳。任务重大,衣复恩先飞贵阳,测试航线和场地。第二天,即在C-47运输机上绑了两张藤椅,做为蒋氏夫妇的座位。此时的这架飞机,既无空调也不隔音,蒋介石的侍从们分坐机舱两旁的铝制座椅,蒋氏夫妇则坐在临时固定的藤椅上。不过,此次航行非常顺利,蒋介石很满意。此后,衣复恩曾多次以这种简陋方式,载着蒋介石出巡。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罗斯福总统去世,杜鲁门接任。杜鲁门继续加强中美联盟,向中国政府示好,赠送一架座机给蒋介石。该机由C-47改装,机身为银白色,机内陈设考究而舒适,座椅一律为沙发,前舱为一间办公室,有一张软床,另有厕所和简单的厨具,空调和隔音设备当时也属上乘。蒋介石亲自命名为“美龄号”,衣复恩也因为驾机技术出众而成为专机的机长,不再接受其它任务。任专机机长十年后,衣复恩当上了台湾“空军情报署长”。二零零零年,衣复恩出版了《我的回忆》,该书披露了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蒋氏父子与美国CIA合作,派遣空军飞行员到大陆秘密侦察历史。衣复恩在书中透露,这类间谍飞行在台湾只有三个人有权指挥:衣复恩─蒋经国─蒋介石。据悉,蒋介石还喜欢秘密召见U-2(黑描中队)成员,对于U-2拍摄的照片,也常常亲自过目。有一次,黑描队员甚至奉命绕道拍摄了蒋介石家乡溪口镇的照片,照片上,王太夫人的墓地都看得一清二楚。衣复恩回忆说,每次黑蝙蝠或者黑描完成任务返航,美国的专用飞机早巳在新竹基地守候,等飞机落地停稳,美方人员立即登机,拆卸飞机上的电子监听设备,把搜集的情报资料带回美国分析。蒋介石乘机飞台湾 叶剑英手下留情未攻击解放军在1949年横扫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在大陆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无奈之下选择台湾为“不能再退的后方”,于是,他在1月21日宣布下野,由李宗仁接任代总统,并于日下午2时抵达台湾。在蒋介石乘飞机逃往台湾时,中共本有机会将飞机打下来,但由于叶剑英没有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而错失了这个机会。蒋介石无奈下台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过半,解放军将战线压至长江一线,国民党统治面临垮台的命运。此时,蒋介石的后院又起火了。国民党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公开要求他下野,与共产党和平谈判。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不得不考虑退路了。蒋介石的哭泣蒋介石采纳了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着手经营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日,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发布命令,正式任命蒋介石的亲信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这道命令,连时任副总统的李宗仁和台湾省主席魏道明都事先毫不知情。陈诚得令后,于日即迁入台北主持政事。1月18日,蒋介石再任命陈诚兼台湾省警备区总司令;3月,再任命陈诚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这样,陈诚总揽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开始替蒋介石经营台湾。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新年献词,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日,蒋介石通过中央社发表“新年文告”,呼吁“国共和谈”。1月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评论《评战犯求和》,将蒋列为战犯,拒绝和蒋介石谈判。1月14日,中共再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八项和谈条件,第一条即惩办战争罪犯,并蒋名列战犯名单之首。蒋介石已无退路,只有下台。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为退守台湾做准备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在其上海的办公室里接见了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蒋经国拿出一封蒋介石的“手谕”,上面明令俞鸿钧尽快将全部库存的黄金、白银和美钞运往台湾。当时,国民党经过“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将民间的几乎所有黄金和美元收归国库,估计有库存黄金390万盎司以及7000万美元的外汇和相当于7000万美元的白银,合计约5亿美元。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这笔巨额财富由海军舰只全部抢运到台湾。后来李宗仁虽然撤换了俞鸿钧,但也未能阻止国库“大搬家”行动。李宗仁还命令陈诚将已经运往台湾的黄金、外汇和白银运回大陆,但连李宗仁的命令只不过是一道废纸。被抢运到台湾的还不只是金钱。在上海解放前的几个月里,蒋介石动用军舰将大批机器设备、布匹等物资向台湾转移,仅从上海一地就装走了1500多船。蒋介石还让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委员长孙越崎将一些重要的工厂拆迁运台,将珍藏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宫所藏历代古玩字画精品,包括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1424箱,图片画册1334箱,历史档案204箱,合计文物23万多件全部抢运到台湾,成为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对于搬不走的或来不及搬走的水电站、发电厂等,蒋介石则命令炸毁。蒋介石仓惶逃往台湾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天,百万大军在一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达三个月的长江防线瓦解。解放军在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首都”失守,国民政府南迁广州,“代总统”李宗仁则飞回老家桂林,并随后以治病为由经香港飞赴美国。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4日,广州失守,“国民政府”再迁四川,蒋介石也赶到重庆指挥,并在此度过了他在大陆过的最后一个生日——63岁生日。11月30日,重庆失守,蒋介石逃往成都。12月7日,行政院长阎锡山率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10日,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宣布起义。自此,成都已成为解放军四面包围之中的一座孤城。就在刘文辉宣布起义的当天下午,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惶逃往台湾。叶剑英手下留情日,解放军15兵团已接管了广州飞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在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人员与广州机场联系,了解广州方向的天气情况,由于他们过去在一个系统,都非常熟悉,广州的机场得知蒋介石乘坐的飞机将在下午三点左右到广州上空,直接飞往台北。白云机场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到15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处。广州白云机场解放军接管负责人建议,可以用战斗机把蒋介石座机迫降下来,或者是干脆打下来。洪学智在了解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将情况报告给时任15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叶剑英。叶剑英表示要请示中共中央,但中共中央的指示久久不来,洪学智当时要求“干脆先斩后奏,先打下来再说。”但叶剑英认为“中央没有回音就不能干。”由于没有及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又不同意打蒋介石的座机,于是,蒋介石终于顺利飞过广州,逃到了台湾。(口述:洪学智 来源:金羊晚报)延伸阅读:蒋介石逃往台湾时到底运去了多少财宝1949年前后,150多万吃“皇粮”的人口突然涌入台湾,对于当时只有600多万人口的台湾无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蒋介石政权居然挺了过来,还使台湾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这中间有什么秘密呢?1949年前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岌岌可危,退守台湾已势在必行。蒋介石以其“精明”之道,在退守台湾前,将国库中的黄金、美钞、银元偷偷地运到台湾,来个釜底抽薪,使李宗仁的代总统“总而不统”,无法控制国民政权的局面,而且没有与共产党“和谈”的本钱,丢给将来的毛泽东、共产党政权一个烂摊子,使其难以维持大局,并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使他们知道,中国非有蒋介石不可。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国民政府上海市市长、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时已去职在香港逗留的蒋介石的亲信俞鸿钧,突然接到蒋介石从溪口拍来的电报,要他想方设法将国库中的黄金提出来秘密送到台湾,并叮嘱再三,“千万要守秘密!”2月14日下午,一架由香港飞来的飞机在虹桥机场降落,此时上海进入临战状态,机场四周,宪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往来旅客悉数搜查。当头戴一顶黑色礼帽,身穿一袭黑色风衣,鼻梁上架着副金丝眼镜的俞鸿钧一出飞机弦梯口时,立即引起了宪兵们的警惕,他们把俞鸿钧引至候机室,进行了审问。俞鸿钧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但却拿不出任何证件和证明,宪兵们哪里肯信。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宪兵提出和时任上海警备司令的汤恩伯联系一下,在电话机旁守候多时,终于和汤恩伯接上了话。汤恩伯立即派车到机场迎接。这时,宪兵们才知道他不是冒牌货,而是位大“长官”,立即向他道歉。俞鸿钧摆出“长者风度”,与宪兵们一一握手道别,嘉许了他们“恪尽职守”的精神。俞鸿钧在汤恩伯的帮助下,撇开了当时的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刘泗业,直接与自己原来的旧属取得了联系,转达了蒋介石转运黄金的旨意。这批旧属获知老长官的来头和来意之后,立即采取各种方案,将藏在中央银行的黄金、外币、银元做了明细账,告知了俞鸿钧,并协商了安全、可靠的运出方法。安排妥当后,俞鸿钧立即告知蒋介石一切安排妥当,只等行动。蒋介石得到消息后,立即致电曾是自己机要秘书、时任联勤总部财务署长的中将吴嵩庆,让他在上海秘密组织运送工作,并指令:所有这些硬通货,全部交由蒋介石掌握,吴嵩庆只对蒋个人负责,在上海运送过程中,不得有误。
2月18日黄昏,一艘外表破旧的海军军舰接到海军司令桂永清的密令后,停泊到了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附近的码头旁边。午夜,在一片细雨蒙蒙中,一群由海军士兵化装成的民工进入中央银行,不声不响地将一箱箱黄金运上了军舰。凌晨4时许,装运完毕,这艘军舰驶出吴淞口,以最快的速度向东南方向驶去。20日中午,这批黄金运抵台湾基隆港,当晚,俞鸿钧接到当时台湾省主席陈诚从台湾打来的电报:货已收到。俞鸿钧放心地舒了口气,随即将这一消息电告蒋介石。随后几天,还是这条军舰将中央银行的美钞、银元从上海运到厦门,有的放置几天后才运到基隆。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刘艳青_NN2502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们为啥失败?撤离大陆前,蒋介石3句话发人深省
  【飞春读传,一个专注历史名人传记的原创号】
  (飞春读传微信公众号:readinginspring)
  蒋介石最后撤离大陆的时间,是1949年5月。
  当月16日,在老家浙江奉化县溪口镇祭拜了祖坟后,蒋介石就离开了溪口。
  临别,乡亲们问蒋:“何时才能回来?”面对乡亲的期盼,蒋介石心中迷茫黯然,但作为领导人,他知道如何在大众面前讲话。
  他自信地微笑着,伸出3根手指头告诉老家的人:“最多3年。”
  这一走,3年不见君归,至死未踏故土。一团归乡梦,全在浮棺装。
  当月25日,解放军顺利到达奉化溪口。毛主席密令:不得碰蒋氏故居一片砖瓦,重点保护起来。
  他保护的不是一个老宅大院,而是一个老头的心。
  蒋介石晚年,祖坟、故居、乡土,成了魂梦系之的愿望,毛主席一直为他保护着。这是两人心照不宣、中国人众望所归的、极为宝贵的感情基础。
  当月26日,蒋介石躲在上海,还有些后事要处理转移,然后才能安全撤到台湾。
  这天晚上,他和儿子蒋经国在“太康”号甲板上渡步。远处,炮声隆隆;近处,黑夜茫茫;船上,风高浪大。
  他默默地凝视着无边的黑夜,许久,问了蒋经国一句话:“经儿,你说说看,我们为啥会失败?”
  蒋经国此时23岁,深知父亲心理压力,即便能说上个一二三,此时也不宜多说,他沉默了一会儿,就劝父亲说:
  “父亲,还是回舱去吧,晚上风大,当心着凉。”
  62岁的老爹似乎来了兴致,没有接他的话,反而自言自语道:“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第一,党心不一;第二,干部腐化;第三,对百姓笼络不力。”
  他接着说,国民党虽然建党有50多年,但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党心不一,致使政令不通,虽令不行,相互拆台,贪渎成风,拿大家为小家,“这些别人骂我们的,不能说都是错的。”
  蒋介石扭头看着蒋经国,把话题转到当下:“我们只有另辟蹊径,重训干部,统一党心,严格纲纪,组织群众……”
  讲起新的施政纲领,蒋介石滔滔不绝。蒋经国在黑夜中看到他眼里的光芒。“父亲,我十分赞成您刚才的意见,我相信我们是有希望的。”
  据美国作家陶涵写的蒋介石传记,回到台湾的两蒋,吸取了不少毛泽东的成功做法,比如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等,尤其是坚持稳定第一,大力发展经济,使台湾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1967年10月,美国传教士周以德造访台湾,蒋介石与其推心置腹长谈,“失去大陆,或是天意。”蒋介石说,来台湾20年,使他“有机会向世界展示迈向成功的正确途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