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中的汽车、办公家具折旧年限是几年?

2014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
我的图书馆
2014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A.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动输设备 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电子计算机 4━10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6. 工业窑炉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 18━22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 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 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 12━20年;输电线路 30━35年;配电线路 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 18━22年;核能发电设备 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 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 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 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 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 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 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 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 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 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自来水 15━25年;燃气 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折旧年限  21.房屋;生产用房 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 20━25年;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15年;非生产用房 35━45年;简易房 8━10年  22.建筑物;水电站大坝 45━55年;其他建筑物 15━25年& 答:《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提示:原国税发[2000]84号中第二十五条(三)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本次调整为4年,新增加了电子设备为3年。要注意的是,本规定自2008年起实施,以前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能调整。关于预计净残值,企业可自行确定,只要是合理的就行。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2014年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
会计网& 10:57 |
本文介绍了2014年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等。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释义」本条是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虽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长短,只是涉及缴纳税款的时序问题,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要求、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等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若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基本要求,仍然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利益。所以,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共有特性,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最基本的强制规定,以避免国家税收利益受到大的冲击。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并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直接的规定,而是笼统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照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则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作了规定: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短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本条基本沿用了外资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但也作了小幅度的调整:首先,增加授予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除外规定的权力;其次,将飞机的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10年;再其次,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4年;最后,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
  本条的规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其构造、属性等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价值相对较高,其使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等要求,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现实使用情况。本条所说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厂房、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库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临时工棚、车棚等简易设施)、场、路、桥、平台、码头、船坞、涵洞、加油站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管道、烟囱、围墙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通气、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输电线路,电梯,卫生设备等。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飞机、火车、轮船作为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较强,价值较高,使用期限相对较长,折旧年限也相应较长;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较长等特性,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其中火车,包括各种机车、客车、货车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车上配套设施;轮船,包括各种机动船舶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船上配套设施;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包括各种机器、机械、机组、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各种动力、输送、传导设备等。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生产工具,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其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除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此类固定资产包括汽车、电车、拖拉机、摩托车(艇)、机帆船、帆船以及其他运输工具。
  (五)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规定,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考虑到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等各种现实因素,本条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使企业的折旧扣除额向前提前。本条所称的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者程控系统等。
  (六)企业在确定折旧年限上的自主权。
  前述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只是各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业自己规定对资产采用比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折旧时限。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和使用情况,在比本条规定的相关资产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时限内计提折旧。
  (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折旧年限的权力。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因为考虑到现实情况非常复杂,各种固定资产的属性、使用情况等也会发生变化,若不授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适时调整的权力,容易造成僵化、机械,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所以,根据本条的授权,可以在不修改条例的情况下,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所原则确定的各种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只是机器设备,、土地、机动车等仍然不能抵扣。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审议并《()》、《()》和《()》。会议指出,经国务院批准,自日起,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先后进行试点,取得预期成效。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变,会议决定,自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的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恢复到17%。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 1200亿元、收入约60亿元、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共约1233亿元。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做好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衔接,会议审议并了《(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和《(修订草案)》。会议决定,上述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创业创新
  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 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国际在线消息: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会议指出,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改革办法,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这对于传统产业“破茧化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会议认为,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政策取向。目前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已基本对外资开放,主要城市国内快递业务也已对部分外资企业分批开放。依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广大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同时,推动快递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黑马”,也能促进物流业上台阶,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内需,增加社会就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出力。会议决定,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会议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快递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经营许可程序,加强资质审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二是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对接,支持解决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问题。保障寄递安全。三是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和落实重组备案、外资并购审查等制度。加强代理和加盟企业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让快递这一朝阳产业更加红火,为刺激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便利广大商家和亿万群众。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务院新政减负企业对A股重要意义&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有分析认为,新政直接的好处是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这个政策出台可以让企业树立一个理念,即必须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   中国证券网 分析师热议:国务院新政减负企业对A股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哪些行业个股或重点受益?&& &   导读:&& &   国务院折旧新政为企业减负 A股公司首年可减税2333亿&& &   国务院确定固投折旧新政 技改速度有望加快&& &   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支持中小企创业&& &   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进一步放开国内快递市场&& &   李克强表示开放国内快递市场 分析称关注两类机会&& &   国务院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   (中国证券网 汪茂琨整理)&& &   国务院折旧新政为企业减负 A股公司首年可减税2333亿&& &   国务院折旧新政为企业减负&& &   A股公司首年可减税2333亿&& &   所有行业企业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研发仪器设备,以及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生物制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计算机、通信、信息传输、软件等高新技术企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 &   据测算,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由此节省税收高达2333亿元,相当于201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额的7.8%&& &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上再出实质性举措。会议要求,加快落实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并提出将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 &   本次出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 &   “这是含金量很高的三条举措,将对企业起到实质性‘减负’的效果,并助推企业主动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中信证券[3.37%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说。针对这三项措施可能会影响企业当期报表的担忧,诸建芳说:“从报表上看,调整之后,企业当期成本增加,可能会影响利润,但是由于政府从企业拿走的税收减少了,对企业构成实质性利好,市场会十分看好。”&&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算,按照国务院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政策,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预计总共节省的税收可以高达2333亿元,这将是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额的7.8%。&& &   业内人士介绍,以100万元以下新购设备费用化为例,在新政前,企业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等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并按年提取折旧费用,如电子仪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一般为3至8年,残值率为3%至5%,方法上主要采用直线折旧法,相应的年折旧率约11%至33%。本次新政实施后,企业新购的仪器、设备等将未来3至8年的折旧费用加上残值一并提前至当期费用化处理,从而大幅提高了企业在当期可在所得税前抵扣的期间费用,从而相应地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负。&& &   据了解,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折旧上一般采用直线法,即将固定资产的计提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而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与直线法相比,折旧速度的提高缩短了折旧年限,企业在折旧期间内的年折旧费用相应提高,从而减少了所得税开支。&& &   本次加速折旧政策对于正处于升级换代之中的制造业企业可谓正逢其时,事实上,这也正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该政策的初衷。会议指出,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改革办法,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这对于传统产业“破茧化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上.证. .施.浩)&& &   国务院确定固投折旧新政 技改速度有望加快&& &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   会议指出要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根据会议内容,在固定投资折旧和税收抵扣方面确定推出新政。&& &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一些设备销售加快,激活新的设备市场,企业本身利用新的技术也可以实施产业升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系教授袁广达说。&& &   而这一政策也将进一步刺激技术投资,可能使得技术改造加快。&& &   上述会议指出,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并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   固定投资折旧新政&& &   会议提出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   同时,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   而对于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 &   “在英国等国,购买的产品作为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全部抵扣完。”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慧勇告诉记者,“中国现在还不能对所有的行业采取一次抵扣增值税的办法,但是整体是朝这个方向在迈进。”&& &   以一台200万的设备为例,折旧10年只能以每年20万计入成本在税前抵扣,如果以60%的比例折旧,则每年可以33万左右计入成本在税前抵扣。&& &   至于双倍余额递减抵扣,是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即,每年对剩下的余额进行双倍抵扣。比如200万固定资产,10年抵扣完增值税,每年抵扣20万。但是如果双倍,则可以第一年抵扣40万。第二年还剩下160万,可以抵扣32万,如此加速抵扣。&& &   技改速度有望加快&& &   中国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折旧的政策,有望使得整个技改投资加快。&& &   “这等于是国家给补贴鼓励企业做技术改造,”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研究员黎友焕说,“全国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抵税政策不仅使得制造业投资有可持续性,对目前的经济稳定也有好的作用。”&& &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固定投资已经出现了回落,数据显示,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57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新低。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04026亿元,增长14.1%,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   这其中多个省份力推的技改投资增速也略有放缓,2014年上半年技术改造投资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39.6%,比2013年略有下降。&& &   对此,刘慧勇指出,前几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步伐在加快,这使得技改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不大,现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折旧,可以使得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加快。“目前在制造业投资放慢时加快技改投资,可以提高产业升级换代
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支持中小企创业&& &   完善现行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改革办法,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这对于传统产业 “破茧化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   加速折旧法,是指按照规定准予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的办法,加快折旧速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一是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二是可以增强公司未来竞争和融资能力。&& &   有师向记者解释,加速折旧主要是早期折旧金额大,晚期少,折旧大,利润低,所得税收就少。但是这个利润低,是税务上的利润低,由于税务核算是套体系,早期可以少交税,相当于晚期交。虽然总值不会多少减免,但时间上有优惠。“对企业来说,现金负担好很多,像刚投产的项目,折旧金额会比较多,早期就不用交那么多税,在后几年交税,后期交税能力会强。这就相当于递延纳税了。”&& &   按会计相关准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作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或者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最新的政策可能会加大行业加速折旧的覆盖面。&&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   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   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 &   直接好处是减轻企业所得税&& &   资深刘志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政策力度很大,其中像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由于现在会计准则没有规定限额,仅是给出了判断固定资产的特征和条件,所以,判断是不是固定资产的权利交给了企业,很多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为了图简单,仍然依照单位价值2000元的标准来执行,现在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原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就可以执行税前扣除标准,税收免除力度很大。&& &   刘志耕认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在所得税之前扣除,直接的好处是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这个政策出台可以让企业树立一个理念,即必须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他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政策给企业树立了一个发展理念,即要加快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换代,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企业少交的税可以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资金,而且这种固定资产不应该是原来技术层面上的固定资产,而应该是升级换代、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进一步放开国内快递市场&& &   据新华社电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   会议认为,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政策取向。目前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已基本对外资开放,主要城市国内快递业务也已对部分外资企业分批开放。依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广大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   同时,推动快递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黑马”,也能促进物流业上台阶,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内需,增加社会就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出力。会议决定,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 &   会议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快递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经营许可程序,加强资质审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二是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对接,支持解决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问题。保障寄递安全。三是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和落实重组备案、外资并购审查等制度。加强代理和加盟企业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让快递这一朝阳产业更加红火,为刺激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便利广大商家和亿万群众。&& &   &&分析&& &   对外资企业是利好消息&& &   快递专家赵小敏告诉记者,虽然快递业务基本向外资放开,但实际上一直对外资实行“弹簧门”政策,外资在具体服务中也受到限制,虽然在实际市场中对信件、文件界定并不是特别明确,但根据邮政法规定,外资企业不得从事国内信件寄递业务。&& &   在同等业务的批准上,对外资的准入要求更高。这也造成在网点扩张上,外资比民营快递脚步慢。赵小敏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对外资企业是个好消息,不排除明年邮政法会进行相应更改,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对外资开放信件寄递市场。&& &   国内快递市场将迎拐点&& &   赵小敏表示,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谈及快递企业,未来国家也会推出相应政策引导行业发展。&& &   赵小敏表示,国资企业拥有政策、资金优势,外资企业则在品牌、服务、资金链上有明显优势,相较之下,民营快递企业体系脆弱,预计在未来三五年,民营快递将在两头挤压之下进行行业洗牌,有能力的民营企业会IPO,依靠资金量补服务短板,而更多民营快递将被迫重组。单个民营企业会遭遇重大挫折,但从整个行业来看,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未来服务质量、网店覆盖率、服务价格各方面都将更有优势。(京华时报)&& &   李克强表示开放国内快递市场 分析称关注两类机会&& &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   会议决定,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会议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快递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   一是完善经营许可程序,加强资质审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   二是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对接,支持解决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问题。保障寄递安全。&& &   三是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和落实重组备案、外资并购审查等制度。加强代理和加盟企业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让快递这一朝阳产业更加红火,为刺激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便利广大商家和亿万群众。&& &   据了解,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8万亿元,可比增长7.9%,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9%。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GDP将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势头,将带动我国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   我国快递业高速增长。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2亿件,同比增长61.4%;业务累计完成1286.1亿元,同比增长36.4%。电商市场的崛起是快递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预计到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将达4000亿元,比2010年翻三番。&& &   兴业证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关注两类投资机会:政策扶持预期继续发酵及利好政策细则陆续出台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中储股份、新宁物流、飞力达、恒基达鑫、保税科技。整体低迷下,快递行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重点关注外运发展。& &   国务院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   会议指出,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改革办法,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这对于传统产业“破茧化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   会议认为,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政策取向。目前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已基本对外资开放,主要城市国内快递业务也已对部分外资企业分批开放。依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广大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同时,推动快递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黑马”,也能促进物流业上台阶,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内需,增加社会就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出力。会议决定,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会议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快递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经营许可程序,加强资质审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二是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对接,支持解决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问题。保障寄递安全。三是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和落实重组备案、外资并购审查等制度。加强代理和加盟企业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让快递这一朝阳产业更加红火,为刺激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便利广大商家和亿万群众。
馆藏&1105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