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意见稿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

保监会:研究制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 整套制度拟年底发布
日前,保监会发布《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此次征求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旨在进一步防范保险业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提升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保险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支持保险业在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保障。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是在&偿二代&监管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又一重要监管工具,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监管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下一步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保监会将组织行业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研究制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并组织信息系统的搭建和培训工作。整套制度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自2018年起开始试运行。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保监会网站
通知主要内容:(来源:保监会网站)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
保监厅函〔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互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防范保险业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提升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保险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会起草了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有关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现征求你单位意见,同时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公司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高管人员的责任,组织财务、精算、投资、风险管理、产品等部门认真研究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附件1-附件5),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要按照规则要求,认真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填报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表和量化评估表(附件6-附件9)。其中,量化评估表的数据填报时间截至2017年6月底,能力评估在填列得分依据时,须注明具体制度、决议、文件等支持评估结果的依据或文件索引。各公司应明确能力评估和量化评估工作的具体联系人。
三、各公司财务负责人、精算负责人、投资负责人和首席风险官应对有关测试结果进行审核。意见建议、能力评估表和量化评估表在报送我会前,应经公司主要负责人签批。
四、请各单位于8月31日前,将意见建议、能力评估表和量化评估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我会(电子邮箱:alm@)。各保监局可针对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规则、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和量化评估规则、资产负债管理报告四项规则反馈意见。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联系人:余 诚 010-
财产保险公司量化评估联系人:肖纲璟 021-
人身保险公司量化评估联系人:袁 洋 010-
附件:1.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1号: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征求意见稿)
2.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2号: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规则(征求意见稿)
3.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3号: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征求意见稿)
4.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4号: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规则(征求意见稿)
5.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5号:资产负债管理报告(征求意见稿)
6.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表
7.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表
8.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表
9.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表
10.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利率曲线生成器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全面升级|保险|保监会|保险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
  7月28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这意味着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升级。对此,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全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保险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提高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
  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据保监会最新数据,今年前5月全行业实现保费2万亿元,同比增长25.8%;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6.3%;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万亿元,比年初增6.4%。
  越来越庞大的资产聚积,带来了越来越紧迫的风险管理问题。保险业务产品创新加快,保险业在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特征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复杂利率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突出,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大。比如,2016年险资举牌出现高潮,万能险的热销等都是其具体体现。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不成熟,特别是部分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采取激进经营、激进投资的策略,导致业务快进快出、风险敞口过大以及流动性问题,对监管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提出了新挑战。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能够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完善监管体系,推动保险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上述保监会负责人说。
  资管总裁助理于泳认为,无论从负债期限的差异性还是从资产端配置的多元性看,保险资产管理的复杂性比银行、基金、证券都高。监管层此前分别针对负债和资产端出台了较多政策,在此基础上形成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新标准,有利于增强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于管理规范、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公司是利好。
  事实上,保险资产急剧膨胀的风险早已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保监会专门成立了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积极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在资产端,陆续发布了《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保险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要求加强期限管理、成本收益管理、风险预算和压力测试,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在负债端,强化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力度,将业务规模与资本和净资产挂钩,加强对高预定利率产品的监管,将结算利率与投资收益率挂钩等。2016年底,保监会决定正式启动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建设工作,并成立了工作小组。
  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是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可以看到监管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的总体框架是以《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为总纲,区分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制定能力评估规则和量化评估规则,从长期经济价值、中期盈利能力、短期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底线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和管理能力,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建立产品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比如,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好且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强的公司,适当给予资金运用创新试点、产品试点等政策;对于匹配状况差且管理能力不强的公司,采取限制投资比例和投资能力申请,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提高偿付能力要求等监管措施,通过扶优限劣,引导公司主动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向记者透露,去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保监会下发了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和量化评估标准,保险公司开始进入测试阶段,但与国际相比,目前保险业尚未形成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框架,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尚需改进,仍需继续努力。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 江 帆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保监会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征求意见
保监会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征求意见
 中国网财经7月28日讯
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保险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提高保险公司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日前,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  监管规则包括能力评估规则和量化评估规则。能力评估规则从“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两个方面评估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础与环境部分,规定组织架构应包括董事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明确四个层级的职责和人员要求。  二是控制与流程部分,规定了账户管理、程序流程和数据交互等方面应当满足的最低标准。  三是模型与工具部分,规定了资产负债管理模型、资产配置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设置、实现功能等,同时鼓励公司设定多维度情景和使用随机模型。  四是绩效考核部分,要求将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纳入公司考核,鼓励各职能部门设定相关考核指标的权重下限。  五是管理报告部分,明确了资产负债管理报告的报告路径、频率和主要内容。  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规则从基本情景和压力情景两个维度评估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  一是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公司的资产配置状况、资产信用状况和负债产品信息。  二是期限结构匹配部分,评估保险公司整体及大类账户的关键久期、修正久期、有效久期,财产保险账户沉淀资金匹配情况,以及利率压力测试指标。  三是成本收益匹配部分,评估保险公司整体、大类账户以及中短存续期产品、非寿险预定收益投资型产品等的成本收益缺口状况。  四是现金流匹配部分,评估保险公司整体、大类账户和独立账户的净现金流状况,资产变现后的净现金流状况,综合流动比率以及流动性覆盖率。  五是综合压力测试部分,对未来一年的净利润和偿付能力充足率进行预测和评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娱乐、社会等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