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讲义进行审计

你现在的位置:> >
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
会计城 | 日
来源 : 网络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建设,防范人力资源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审计依据
  人力资源控制审计依据除了国家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其《企业内部控制手册》有关人力资源部分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国家、行业协会、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方面的规范及标准等。
  审计目标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就是保证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企业预防和控制人力资源风险,包括:证实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证实各项人力资源业务是否合法、合规等。一般来说,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控制。
  (1)聘用控制风险。没有一个有效的聘用程序,可能会导致对拟聘员工的评价不客观,聘用的员工不能胜任其工作。
  (2)培训控制风险。缺乏优质及持续性的培训,可能导致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慢,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
  (3)考核控制风险。优秀员工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晋升机会,造成人才流失。
  (4)激励控制风险。激励措施使用不当可能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或给予员工不良导向。 (5)问责控制风险。没有明确的问责制,可能导致管理层或员工不注重自身的控制责任,造成控制漏洞。
  审计内容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因审计主体、审计要求及其审计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采用传统的全面审计方式,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是审查和评价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范围包括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等业务。采用现代以风险为导向审计方式,审计人员应以人力资源风险为导向,审计已经设计完成的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否有效控制了人力资源风险;已经设计有效的人力资源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有效防止了各控制环节的风险;是否根据业务、环境等的变化持续改进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
  基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实践,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审计要点包括:
  (一)聘用审计要点
  聘用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1)是否根据发展战略和管理要求,制定长期和短期人力资源需求计划。(2)招聘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招聘岗位、要求、信息发布等流程是否符合规定。(3)是否明确应聘人员的测试程序、标准。(4)是否建立适当的批准录用权限,并对录取程序进行规定。(5)对应聘人员的资料是否制定相应处理、保存、利用程序。(6)新员工试用期内是否得到良好的督导。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是?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十一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至少应当关注:   (一)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二)针对董事会、...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1、内部审计在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如果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
 1.会计资料不规范  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因为未采用正规的记账凭证,因...
首先了解固定资产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没有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做,那么就是具体到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下面摘录固定资产相关内部控制内容,内容有点多,但是固定资...
答: 英国公司收到的注册文件有哪些?
答: 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答: 迫于国际社会压力,“离岸公司天堂”已着手对其登记管理方法进行改革
答: [编辑]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编辑(1)投资者开办独资企业,直接开店等,并且独自经营;(2)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办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从而取得各种直接经营企业的权利,并派...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_参考网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摘要: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质量。文章分析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一些问题,希望对相关的企业管理者有所帮助。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2 DOI:10.ki.11-4406/n.1 概述从内部控制理论诞生开始,世界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很多企业管理研究人员也参与到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讨论中。很多现代企业的实践证明,在企业内部开展控制审计工作,并逐步构建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实效是大有裨益的,并且从当前现代企业经营的普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了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必然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企业内部的控制审计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内部控制和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测试以及考证工作。企业内部的控制评价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通过叠加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多个流程有机结合才能完成的。因此,为了通过构建标准体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的实施效率和科学性,就必须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总结如下:2.1 明确目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有着明确的目的,即通过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特征、逻辑结构、构成内容等进行综合反映,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的实施质量。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目的,使标准体系的内容和构建目的有机联系起来,避免做无用功,提升标准体系的规范性和指导性,使标准体系为评价结果提供重要依据。2.2 坚持客观性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时,客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具体来说,客观性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客观可信、公平公正,这样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方式,才能真正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状况,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此外,客观性还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多项指标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即线性无关的。2.3 强调系统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强调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的是标准体系的各项指标及内容应当是相互配合、有机结合的,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可以实现对评价目标的综合、科学评价,并体现出整体优化评价目标的目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时坚持系统性原则,可以实现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增强标准体系的评价能力和优化效果。2.4 可操作性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具体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完善地考虑到企业的现实可能性,标准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构建应当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力求实现指标简易可行而效果准确客观的效果。并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耗费上得到多数人的认可。2.5 重视效果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可以正确反映企业内的重要岗位、风险岗位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利害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效果,使标准体系反映出来的企业内部岗位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也应当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的反映效果,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被发现,并通过适当的改进方式实现企业管理和经营效果的提升。3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时,应当重视以下一些重要的内容,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效果。3.1 组织体系的科学构建在建立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时,在组织体系的构建方面应当使其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要求。具体来说,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职务分工方式等进行科学控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科学控制,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企业组织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法人治理结构、管理部门设置及相关关系结构,控制好这两个方面的结构内容,即可实现组织结构的科学构建。3.2 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在企业的管理和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一些需要批准的事项不可能全部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来批准,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将审批权限分割、下放。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一般授权控制和特别授权控制,一般授权控制针对的是通常情况下的授权工作,特别授权控制规定的是处理特别经济业务的权力等级和批准限制。在实际建立过程中,企业应当强调一般授权控制,尽可能少建立特别授权。3.3 完善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应当以国家法律制度为最基本的依据,并以会计系统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实现反映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职责,可见完善会计系统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会计系统控制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即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规范、统一内部会计政策、规范会计凭证报告、统一内部会计科目,保证这四方面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可行性,即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质量构建。3.4 采取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保证企业预算控制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中采取全面预算控制,完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规范预算工作,摒弃形式主义,才能实现对企业预算控制的高质量把握。此外,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体系时,要尽量依靠制度的作用对预算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严格避免人为决策为主导的决策方式。4 结语在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保障。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的内部控制理论,结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吸收先进的构建经验来进行。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可以客观公正地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企业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企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参考文献[1]
孔晓伟.浅议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标准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2,(11).[2]
戴娇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3]
卿文洁,邱高松.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4]
杜锐.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思考[J].审计月刊,2010,(1).[5]
王全祝.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山西建筑,2008,(31).作者简介:林锦峰(1981-),男,广东廉江人,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电力管理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标准化管理、安全管理。(责任编辑:王 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17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