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美国海军有多强大真有这么强大吗

明朝全盛时期,其海军真的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海军的总和吗
明朝全盛时期,其海军真的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海军的总和吗
  那么是什么样的船队,什么样的技术,能使郑和能在这样险恶条件下完成他的航海任务呢。  先说船,郑和的船队那是空前的,他的船包括宝船、战船、坐船、粮船、水船,好多船,大小一百多只。  据史书记载,郑和的船队是由一百多艘海船组成的一支联合舰队,船队的主体船舶为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五类海船。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指挥船、战船、补给运输船、交通船等。  宝船的船体最大,上层建筑豪华壮观,为郑和、王景弘等领导成员乘坐的旗舰,也为使团的重要成员外国使节所乘坐。  最大的船,据跟随他出使的马欢《瀛涯胜览》这本书的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瀛涯胜览》  明代的尺,一尺相当于0.311米,因此大号宝船长138米,宽56米,跟现在船比较起来这个船有点短粗,这个长宽比例,它不是那么特别地狭长,它是长138米,宽56米,就是比较宽这样一个船。  还有一种船,是二千料的海船,“料”是明朝衡量船只载重量的一种单位,料越多,它的载重量排水量越大。二千料,根据学者的推算,相当于多大呢,相当于现在排水量1000吨,这是较小的船。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写道,明代文献中有关郑和船队旗舰的尺度,乍看似乎难以相信,但实际上丝毫不是“奇谈”。  在明朝全盛时期,其海军也许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亚洲国家,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海军的总和。  所以郑和的船非常大,100多只船,船队的人员也很庞大,27800余人,规模很大,既有官校又有旗军,还有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埝,搭材等匠人,有水手,有民艄,27800多人,各种各样的人。  你想,一出去就是两三年,这个人员组织严密,船只庞大。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  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历史粉】,一天一篇精选历史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历史上的明朝海军到底有多牛逼?
导读: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
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造的“水底龙王炮”。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凭借香的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第一颗触发水雷是1637年明朝末年制造的“混江龙”水雷,该雷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进行引爆。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明朝水底龙王炮模型第一支骑炮兵明朝陆军曾装备有一种“虎蹲炮”。此炮首尾长2尺,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酷似一只蹲卧的老虎,看起来煞是威风。开火前,先装填5钱重的铅弹或石子上百枚,再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杀伤力惊人。该炮重量轻,体积小,非常适合骑兵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便催生了明朝陆军的骑炮兵。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骑炮兵,又领先了西方大约200年。明朝虎蹲炮“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明朝在16世纪发明的“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的龙身由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当飞向敌舰时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反舰导弹鼻祖”。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明朝火龙出水火箭线图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造的“水底龙王炮”。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凭借香的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第一颗触发水雷是1637年明朝末年制造的“混江龙”水雷,该雷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进行引爆。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明朝水底龙王炮模型第一支骑炮兵明朝陆军曾装备有一种“虎蹲炮”。此炮首尾长2尺,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酷似一只蹲卧的老虎,看起来煞是威风。开火前,先装填5钱重的铅弹或石子上百枚,再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杀伤力惊人。该炮重量轻,体积小,非常适合骑兵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便催生了明朝陆军的骑炮兵。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骑炮兵,又领先了西方大约200年。明朝虎蹲炮“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明朝在16世纪发明的“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的龙身由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当飞向敌舰时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反舰导弹鼻祖”。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明朝火龙出水火箭线图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历史上的明朝海军到底有多牛逼?
导读: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后来明朝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明朝的海军也就是水师经过了从内陆向海洋的扩张之路,曾经一度称霸沿海及印度洋沿岸,建立印度洋朝贡贸易圈,但是随着明朝的衰落以及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的水师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但是不能掩盖其曾经的辉煌。有朋友说了,你说的这些都是跟自己人打以及跟东南亚的小国打仗,跟同时期的欧洲海上霸主未必比得过吧,我想说你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明朝水师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那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明朝水师同欧洲强国的海战。1、屯门海战作战对象:葡萄牙1521年(明正德16年)八月底(此时嘉靖皇帝已继位),时年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奉命驱逐佛朗机人。此时葡萄牙人由阿尔瓦雷斯率领,已占据“屯门岛”附近若干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发动的海战(史称屯门海战)。虽然初战失败,但是再战打得葡人大败。最后剩下三艘大船,在9月7日趁天黑逃到附近岛屿藏身。天亮后,风向逆转,葡人才借强劲的北风勉强逃过明军的追击,逃回已窃据的满剌加。至此,中国收回被葡人盘踞的“屯门岛”及经常滋扰的“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2、茜草湾之役作战对象:葡萄牙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朝水师与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海军发生了一场海战——西草湾之战(或茜草湾之役),以明水师胜利告终,葡萄牙人逐渐放弃用武力迫使明朝开关贸易。3、露梁海战作战对象:日本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打得日本200年国力一蹶不振,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注意这不是鸣梁海战,此次战役中中国老将邓子龙和朝鲜李舜臣双双捐躯的那场战斗,而鸣梁海战则发生在1597年3月。4、收复澎湖之战作战对象:荷兰万历三十年(1602年),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争夺东方殖民地。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发动了澎湖之战。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水师无法出动。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5、料罗湾海战作战对象:荷兰1633年7月,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荷兰人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单独贸易,否则将继续开战,此无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绝,参战的荷兰舰队9艘以及荷兰招揽的50多艘海盗舰队全军覆没。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郑芝龙的水师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郑芝龙的令旗,否则将被抢劫。从此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这对当时欧洲的海上霸主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6、郑成功收复台湾作战对象:荷兰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直取台湾。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荷兰在台湾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明朝的海军影响力一直从建立持续到灭亡,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1373年和1374年明朝水师两次追击倭寇直至琉球群岛,1409年在北部湾击败越南海盗。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 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诸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但伟大的霸业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衰落。你们为什么不了解明朝海军的牛B 呢,这也是因为教材和宣传的缘故,我们整天看的都是清宫戏,没有人拍这样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啊,学学韩国吧,他们都能拍出一个仅有的鸣梁海战,我们这么多素材怎么拍不出来呢?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明朝海军到底有多厉害?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明朝海军到底有多厉害?
艺术说天下
屯门海战 中国收回被葡人盘踞的“屯门岛”及经常滋扰的“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茜草湾之役以明水师胜利告终,葡萄牙人逐渐放弃用武力迫使明朝开关贸易。露梁海战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打得日本200年国力一蹶不振,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澎湖之战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郑芝龙的水师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明朝的海军影响力一直从建立持续到灭亡,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 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艺术说天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用艺术去体现和物化着人一定的审美观念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