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各国通过怎样方式实现政治参与的方式的近代化对比中西方

总第024期 编辑:兰台
上次的《重读甲午》我们已经谈到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经完成了近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了举国一致。但当时日本政府宣传号召国民应该具有的的忠君、武士道等素质又与近代应有的国民精神差距巨大。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矛盾?这期重读甲午,我们来谈谈甲午战前将日本拖上侵略与军国主义道路的“回归传统”思潮与运动。
明治维新“文明开化”政策全面西化留下反转伏笔
文明开化、启蒙运动、自由民权运动也带有浓厚的欧化主义色彩,而与日本传统社会和文化有着相当多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
这个过程存在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这种变化并非日本社会的发展自发形成,而是对外部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
日本明治维新期初全面西化
明治新政府成立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将“富国强兵”作为国家建设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出于对世界大势的认识,积极推行“文明开化”的近代化政策。
在明治新政府的指导层中,一般都具有这样的认识:西方文明优于日本文明,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必须大力学习、移植西方的文物制度。
木户孝允在视察欧美之后说:“东洋诸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而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因此,为使日本进步发展,早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必须将西方的“开明之风”和法律制度等移植到日本。
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开发人的智慧”,促进“百般事业”的“进步开.至于伊藤博文等人,更积极主张把“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习尚、教育、生产”的“文明风气”移入日本,使日本迅速进入“开明诸国之行列”。
基于这样的认识,明治政府将文明开化作为基本国策,积极导入西方近代思想和学问,大力推行欧化政策。这在明治初期成为文明开化的新风潮。
启蒙思想家们对西方近代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宣传,是基于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人类的历史即是一个从野蛮到半开化再到文明的进化过程;现在的西方已达到了文明阶段,而日本仍处于半开化的阶段。因此,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必须“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将西方文明移植到日本。
在他们那里,全面学习、移植西方文明,不仅不会丧失日本的独立,恰恰相反, 这反而是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正是从这样的普遍的乐观的认识出发,他们对传统采取了彻底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沿着文明开化、启蒙运动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是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是继承启蒙思想运动,但又比启蒙运动更进一步的运动。
明治维新期的全面西化中隐藏危险
自由民权运动是主张伸张个人的独立自由权利的运动,也是促使人们的物欲解放的运动。同时,自由民权运动还是改革传统社会的运动。在自由民权运动中,日本社会对传统封建家族制度及其道德进行了坚决的批判,积极提倡建设新的近代家族道德。
自由民权运动比较彻底地主张人民的自由、权利。因此,在自由民权运动中,出现了对政府的专制可以行使“抵抗权”、“革命权”的主张和行动。
文明开化、启蒙运动、自由民权运动对日本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都是站在对世界大势、人类普遍性的认识之上,认为要使日本实现独立富强,达到文明之境,必须以西方文明为目标,将西方文明移植到日本。
这些主张及运动对日本社会、政治以及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开放、普遍、合理的一面。
但是这个过程存在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这种变化并非日本社会的发展自发形成,而是对外部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因此文明开化、启蒙运动、自由民权运动也带有浓厚的欧化主义色彩,而与日本传统社会和文化有着相当多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这也为后来日本走向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的反转埋下了伏笔。
西化与日本传统社会产生矛盾引发回归传统运动
人们开始担心,在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之际,欧洲的近代国家观和自主爱国的论理,不仅不会有助于国家的独立,反而会破坏国民的统一。
明治初期的全盘西化的浪潮,至此遭到保守派的全面反击,终于,“日本化”压倒了“西洋化”。
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造成回归传统压力
伴随着文明开化、启蒙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的展开,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欧化风潮。人们相信,只要抛弃传统,将西方文明移植到日本,使日本完全欧化,就可以实现和保证日本的独立。但是,渐渐地人们发现事情并非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
自由、权利思想和自主爱国精神的宣扬,本来应该使国家达到统一和独立富强,但实际上却带来了君与臣、官与民的对立。在自由民权运动中,不仅出现了推翻专制政府的思想,还出现了否定天皇制的言论。这样,人们开始担心,在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之际,欧洲的近代国家观和自主爱国的论理,不仅不会有助于国家的独立,反而会破坏国民的统一。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日本不同于西方现代国家的国家意识与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东方式国家观念。“在东方,国家就是一切,市民社会在初生而未成形的状态;在西方,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调整了的相互关系。假使国家开始动摇,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立即出面。国家只是前面的堑壕,在它后面有工事和地堡里的链条。”
同时,人们乐观的摄取西方文化,这给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在文明开化的运动中出现的忘却和抛弃文化传统的动向,使许多人感到“许多贵重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这样,人们开始担心日本会为了达到独立富强而丧失它的“个性”,西方化所付出的代价是丧失它自身的“根据”。
如日本传统“家”制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家的延续,家的存在高于一切;家长高于子女,有着很强的亲权;长子高于其他子女,实行长子继承制;男性高于女性,男尊女卑。虽然这样的家庭形态开始主要存在于武士阶级,但由于武士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以也渐渐在农工商等阶层中普及开来,成为德川时代家庭形态的主要形式。
明治维新后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旧的“家”制度形成了强烈冲击。出于模仿西方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新政府开始着手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平民不仅可以拥有姓氏,还可以自由迁移和选择职业,可以与华、士族通婚,原则上实现了“四民平等”。
随着文明开化的进展和近代教育的普及,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的思想传人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激烈的批判。这不仅淡化了家长制对人们的约束,也将新的社会风气带人家庭之中,使旧的家族传统发生动摇。
但是,这样的现象引起了一些顽固保守派的担忧,他们担心传统家族制度的解体会动摇天皇制的基础。
出于上面的反省和担心,于是出现了对文明开化、自由民权运动的欧化主义的反动,这便是甲午战争爆发前十多年日本主流思潮的逆向运动——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
“日本化”最终压倒“西洋化”
随着文明开化运动的深入和自由民权运动的展开,在明治政府内部也出现了批判自由放任的文明开化政策,强调传统忠孝思想教育的动向。
1879年,明治天皇的侍讲元田永孚起草《教育大旨》,批判文明开化风潮的流弊为“置忠孝于脑后”,主张要“基于祖宗的典训,专事致力于彰明仁义忠孝”。围绕之产生了元田永孚与伊藤博文的论战,最后元田取得了胜利。1882年,以天皇名义颁发了《军人敕语》,规定军人必须忠君爱国,绝对服从天皇。日,时任文部大臣的开明官僚森有礼被暴徒作为“乱臣贼子”而诛杀,象征性地表明了传统主义思想对文明开化思想的胜利。
复活和强调传统思想的运动,是针对文明开化的欧化风潮而出现的。为了解决由鼓吹西方近代自由、权利主张和自主爱国的伦理而带来的日本传统社会的崩坏及造成的君民、官民的对立和社会思想的混乱。传统主义者抬出儒家思想作为灵丹妙药,企图以忠君作为爱国的基础,用传统思想来维持社会秩序,以便保证国民的统一和国家的独立。
这种思想虽然有着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但却是将国民的忠诚聚集于天皇国家,在并有效利用传统的巨大能量的有效工具。传统主义后被吸收于《教育敕语》,成为《教育敕语》的基本精神。
在明治初期曾经的全盘西化浪潮,至此遭到保守派的全面反击,终于,“日本化”压倒了“西洋化”。
“回归传统”直接成果:扩张的天皇制国家建立
借由天皇制国家的构建完成,国家主义在日本慢慢成为一种通过灌输抽象的国家概念和“爱国精神”,维护上层统治集团利益的思潮。
这一国家体制,虽然从外表看也有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形式,但其基础仍是传统共同体主义的天皇制、家族制度和价值观念。
鼓吹扩张的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大行其道
19世纪80年代中期,成长于明治年代的青年们中间出现一股保存国粹运动。国粹主义者们虽然对欧化主义采取批判态度,但作为受过文明开化、启蒙思想洗礼的年青人,他们并不全盘否定西方文明.他们所主张的是采用西洋文明要“有助于日本的利益及幸福之实”。他们想用立宪君主政体来达到和加强国民的统一,用保守进步主义来保持和发扬国民的特性。
也就是说,他们试图将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精华结合起来,创造“新日本”的文明。沿着这一时代精神的潮流,从19世纪80年代末到19世界90年代末,相继颁布了《帝国宪法》(1889)、《教育敕语》(1890)和《明治民法》(1998)。这标志着明治立宪主义天皇制国家体制的确立,也标志着明治时代将西方文明与日本的传统文明结合起来的努力告一段落。
而随着这一逆向思潮的发动,原来的启蒙思想家们纷纷转向,开始公然主张国家主义和对外侵略主义。他们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后,更发展于“国家有机体论”基础上的国家主义,提倡侵略战争。另外,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前后,政府的教育政策也从自由主义转向国家主义方向。1886年,政府颁布“学校令”,开始推进以帝国大学为顶点的国家本位的教育,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思想。
这一过程中被鼓吹的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虽然在主张和侧重点上不同,但却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国家主义的着眼点虽然在于外部。但也有着把国民的视线引向国外、缓和国内斗争的用意。而且,要向外扩张,也必须有安定的国内秩序和国民对政府的同心协力,而这恰恰是传统道德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传统主义的着眼点虽在于国内的秩序和风习,但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伸张国权。而且,国家主义的对外扩张的胜利,也会带来国内秩序和道德的强化。
传统主义、国家主义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国民的传统感情和忠诚心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非合理主义的东西一旦并不用来走向现代化,且无法对其加以规范和制约时,就会带来巨大灾难。上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确立法西斯体制、步入战争泥潭的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
走向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天皇制国家建立
那么,这一反转是如何实现的呢?
明治政府通过对欧美国家的考察,认识到必须建设国民国家。所谓国民国家,显然仅仅是中央集权还不够,还必须把国民组织到国家之内,让全体国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贡献力量,如承担兵役义务等。
这一过程中,天皇作为日本建设统一近代国家的最有效手段,其政治权力和精神权威也得到了充分的强化和利用。此间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一君万民”的口号,一方面加强天皇作为“一国之君”的政治权威,最大限度地强化天皇的政治权力;与此同时,力求形成“一君”之下的统治对象“万民”。通过政府之手,有意识地将天皇的诞生与日本国家的产生视为密不可分的一体,或者说有目的地规定为同一个开始。
政府还实行义务教育制,普及初等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授国史,向学生灌输国家和天皇观念。日政府颁布了《教育敕语》,以培养人们“尊王爱国的志气”。“尊王”与“爱国”被人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日本人国体观念中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手段,天皇除已拥有的政治权力外,又增添了影响、干涉、甚至决定国民价值观念的权力。天皇借国家之手,对国民生活开始发挥其现实政治影响作用;而国家也同样借天皇之名义,把政治权力的作用扩展到政治现实势力范围之外。国家与天皇这两者的结合,从此被认为是存在于日本人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永恒。
天皇制以握有绝对权力的天皇为顶峰,由行政官僚和军事官僚以天皇名义行使统治权,以军人敕谕和教育敕语使臣民对天皇忠诚,由此使国家统一,天皇制就是这种靠制度和意识形态来支撑的庞大建筑。日本以此建立了一个特异的国体。
日本特异的国体也导致了当时日本人特殊的国家观念。
在欧洲近代国家中,国家与社会是彼此独立的。典型的近代市民国家中,经常可以看到国家权力与人民的权力即市民权相对抗的关系。对抗与不断斗争的结果,市民甚至可以采用暴力手段来解体国家。但是在日本,类似的状态从来没有存在过。国家在民众自身与天皇及国家的“一体”想象中统一成一个整体,对国家的批判也就是批判了社会全体。因此,这种批判必然是无效的。
借由天皇制国家的构建完成,国家主义在日本慢慢成为一种通过灌输抽象的国家概念和“爱国精神”,维护上层统治集团利益的思潮。这种思潮宣扬国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主张强化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宣扬“国家至上”,要求绝对地服从和忠于统治阶级的国家;它作为狭隘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甚至宣传民族有优有劣,鼓吹优等民族有统治劣等民族的权力,煽动民族仇恨等,演变成极端国家主义体制,最终成为反动的军国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
近代日本没有发展到西方近代社会民权战胜王权的阶段,而相反,以日本还以停留在中古的传统社会结构为基础,用近代行政和技术手段加以编织调整,以天皇作为权力顶端,建立了极端国家主义体制,将日本推向了自由民主的反面。
从本质上来说,这一国家体制,虽然从外表看也有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形式,但其基础仍是传统共同体主义的天皇制、家族制度和价值观念。这种将西方近代的东西和日本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的二重结构体制,即是日本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以欧洲的方式迅速实现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导致日后的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
清朝与日本的殊途同归:近代化挑战的畸形回应
对于并非从自身社会中自然演化出来的近代化需求,中日两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两个代表,实际上演出了看似截然相反,实际又异曲同工的回应。
日本在“西化”外表之下骨子里那种对自身文化的自负,与清朝的天朝上国比,其根深蒂固程度并不逊色。
甲午战争为日本走上天皇制国家道路添最后一砖
但是,天皇的政治权威被国家以政治形式确立之后,并不是从其开始就得到了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真正响应。因为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与幕藩时代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人民仍然处于无权的地位。除少数接受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人之外,多数人尚没有萌发自觉的政治要求。所谓的国家主义在当时的日本,只是为了对付欧美的冲击而完成了形成独立主体的民族革命。
与国家和国民的形成相应的,是日本人的国家观念通过对外侵略战争而被强化,同时天皇的权威也通过对外侵略战争逐渐巩固提高。
尽管明治政府通过种种政治法律手段竭力使国民接受国家的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人民对明治政府的态度并不如政府所期望。因为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百姓尚没有完全接受新政府,尤其是在这场变革中没有直接得到利益的那些人对新政府甚至是持有反对态度的。“日清战争前,周围到处弥漫着反对明治新政府的气氛。” 显然,中日甲午战争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契机。任何团体和组织在一致对外的口号下,往往都可以把内部分散甚至对立的力量集合起来。
对外战争的胜利,似乎有力地证明了国家主义的现实功效性,对日本近代国家的初期发展无异于注射了一针“兴奋剂”。明治维新的目标既然是“富国强兵”,就是想通过近代国家的建设达到与资本主义列强齐头并进的状态。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形成了日本近代天皇国家体制,而“兵强国富”的最好证明自然是通过与其它强大国家面对面的较量来完成了。
至于这场较量是否侵犯了其它国家的权利,是否符合正义性道德的要求,这样的思考都被人为地“忽略”了。并且,对外战争的胜利更证明了日本式国家主义的有效性。天皇权威之下可以集全国之力战胜看似仍然强壮的大清王朝,自然证明了天皇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样,对外打开帝国主义之路的中日甲午战争,对内也提高了天皇的权威,日本国民在天皇之下团结起来了。与此同时,也就接受了天皇“臣民”的地位安排。
这个意义上,甲午战争的胜利,帮助日本在走向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对近代化挑战的不适是清日双方共同的问题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从上层到民众都急切地吸收来自西方现代化的成果,从而使日本的近代变得“早熟”和“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日本国家的发展也显然是按照非正常程序前行的“畸形”发展,最终借助甲午战争,完成了通往军国主义的极端国家主义政权的构建。
相对于始终无法放掉天朝上国心态而导致近代化进程屡屡受阻的清朝来说,在面对近代化挑战时,日本表现出另一种可能顽固程度不遑多让的近代化阻碍。
从表面上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文明开化在文化、技术甚至制度上全面快速学习已经走进近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而实际上,如上文所述,“速成”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尚未适应近代化的要求并作出自发改变,而“速成”又急需有效社会动员迸发出的力量。于是加强皇权专制成为唯一的选择。日本很怪异的形成了用落后的中古思想和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快速”近代化。形成了一具用近代皮肤、肌肉和神经包裹着古代大脑和骨头的怪异躯体。
而从贯穿维新前后的“和魂洋才”、“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口号到反“西洋化”的东方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回潮,直到畸形的军国主义道路形成。我们还能管窥到日本在“西化”外表之下骨子里那种对自身文化的自负,与清朝的天朝上国比,其根深蒂固程度并不逊色。
归根结底,终究是因为这还是传统东方文明遭遇近代化挑战后如出一辙的应激反应。对于并非从自身社会中自然演化出来的近代化需求,中日两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两个代表,实际上演出了看似截然相反,实际又异曲同工的回应。
无论是清朝甲午战败,走向崩溃,还是日本战胜,走向军国主义的毁灭之路,困扰两者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相似的。什么是近代化和现代化,传统东方文明国家又如何面对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大潮,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留给后人无数的经验与教训。
凤凰历史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每天看精彩历史
往期重读甲午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当前位置: >>
比较政治现代化
绪论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内涵 广义上可将“政治发展”界定为: 政治体系顺应或推动经济-社会变革而所作的结构优化与效能提 “ 升过程。” 狭义上可将“政治发展”界定为政治现代化,即由前现代政治向现代政治迈进的过程。 “政治发展”从单纯的名词上讲,可以宽泛地适用于人类整个政治进程;而“政治现代 化”则仅仅意味着从前现代/非现代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迈进,是现代化过程的政治面向。 广
义的“政治现代化”包含了先发国家现代性政治的建立过程,狭义的“政治现代化” 多倾向于指称后发国家的政治转型过程。 政治变迁的基本类型 (1)积极:激烈――良性革命 温和――政治改良 (2)消极:激烈――恶性革命(暴民政治) 温和――贪污腐化 二、作为学科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可实证化 比较政治的研究分支:比较视野 三、关注的主要问题 广义上:人类政治演进的基本线索与逻辑 次广义:现代民族国家的演进逻辑:强制-资本-劳动/大众 狭义上:后发国家政治转型的逻辑:转型起点,动力系统-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社会结构, 政治精英,社会动员,政治危机,等) ,转型路径,转型阶段,转型结果,治理绩效 核心问题:如何实现政治转型,社会稳定,如何克服政治腐化,化解政治危机,完成政治文 化的革新,完成自由民主宪政法治政体的建立与巩固。 主要争论:政治转型是外生的还是内生?是自发演进还是精英/民众推动的?政治转型是一元 路径还是多元路径?自由化优先还是政治秩序优先? 四、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一)现代化政治的标准 G. A. Almond――发展政治学鼻祖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 政治现代化的标准 政治结构的分殊化:权力结构分散化 各子系统的自主性: 分工精细,发挥各自功能,如政府各部门 文化的世俗化:非神权国家唐可沃特?鲁斯托和罗伯特?华尔 他们认为:政治现代化有两种形式:西方民主 式和苏联集权式;比较强调技术层面,忽视人民参与 。 政治机构高度分殊化和功能特定化 政府结构内部的高度整合 政府决策的理性化和世俗化 政府行政决策的高效率 民众对政府的高度认同 政府代表人民的最大利益 任人唯贤,依才论职 高度的法制化鲁西恩?派伊(Lucian Pye) 政治现代化没有绝对的单一尺度 个人的平等 政治系统的功能优化 制度和结构的分化 亨廷顿 权力的理性化 合理化,科学化,世俗化 政治功能的专门化 形成专门机构,行使专门职能 社会各集团高度参与政治 政治现代化必须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王沪宁 政治一体化 政治结构化 政治功能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发展综合体系(燕继荣, 政治发展综合体系(燕继荣,2006) ) [1] 国家与政府:政府在体系、过程和政策方面政治能力的全面提高 政治权威的理性化 政治体系的民主化 政治制度的合理化 政治行为的文明化 政治决策的科学化 [2] 市民社会:社会组织和团体以及公民个体政治能力的提高和行为的合理规制 社会组织的多元化 社会组织的自治化 社会行为的规范化 公平合理的政治参与 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 (二)政治现代化的阶段 孙中山的&三段论 军政 训政 宪政 亨廷顿的阶段论 传统政治稳定 阶段 权威政治阶段 现代政治稳定 阶段 中国&新权威主义& 萧功秦的论断 张炳九的论断 (三)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 西方的观点 奥尔干斯基 :政治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丹尼尔?勒纳,亨廷顿:经济增长先于政治发展; 艾森斯塔德:两者相互矛盾; 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中国的观点 经济现代化优先: (新权威主义者的讨论) 实现民主的条件不成熟 ; 社会结构基础条件不具备; 历史经验的证明 (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社会群体 先锋:知识阶层 中坚:实业家阶层 宗教势力 社会民众 媒体(第四权力) 开明的军政精英 (五)政治现代化理论存在的问题 以目的论的方式解释政治变迁。 传统-现代的简单二分倾向:忽视了传统内部的区别,也假定了现代的统一特征,使相关 问题简单化。 对具体转型过程缺乏令人信服的深刻研究,只是粗线条地概括出传统与现代的两端。 西方中心主义的单线论。 蒂利的批评: 这类观点“不仅消除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道路的差异, 模糊了它们的起源, 而且暗示着:那些走着与当今世界主流国家不同路线的国家是不太发达的,而且他们最终或者 重演西方国家的经历,或者永远落在后面。”(2007) 超越政治现代化理论的诸多理论 [1] 依附/赖理论:弗兰克,卡多索,巴兰,费尔南德斯 发达国家也经历过不发达的阶段 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它们与发达国家间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社会-政治全面的不平等关系,发展中国处于依附地位,处处被剥削被控制。 因此,要脱离这种不平等的依附关系。 [2] 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 世界体系形成的必然性:世界分工和结构化安排的不平等事实,脱钩不现实 核心国-边缘国可以改变 边缘国可努力移向中心 [3] 发展型国家:东亚模式 发展中国家在现有世界体系下可以通过有效的发展策略取得成功 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之间没有必然的正相关 对东亚经济奇迹的政治概括:经济发展的优先性,产业政策的策略性,官僚的有效性,公 私合作的紧密性,绩效为主的政治合法性。 [4] 民主化理论:亨廷顿,林茨 非民主政权,尤其是形形色色的权威主义政权必然走向崩溃 自由民主体制的普适性和必然性 民主转型大都已变成自主选择 不同国家的转型之路不同 转型之后的巩固需要条件 五,研究状况 1,开始于二战,兴起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鼎盛,随后衰落;研究中 心始终在美国。 2,两个基本视角: 结构主义:条件与因果链 能动主义:精英-民众策略 3,主流研究范式: 国家与社会研究范式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 4,具体研究进路(陈鸿瑜,2009) 制度分析 经济分析 结构-功能 领导研究 社会过程 政治文化 比较历史 英美法的政治现代化: 第一讲 英美法的政治现代化:一种概述 讲授人:胡勇 一、政治现代化的价值 (一)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巩固政治稳定与国家统一 (三)国家崛起的先决条件 (四)人的发展的政治基础 (1) 二、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关于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经典论述 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 巴林顿?摩尔 (一)巴林顿 摩尔 :世界各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1、以美英法为代表 ;2、以德日为代表 ;3、以前苏联和中国为代表 ;4、印度模式 ? (二)塞缪尔 亨廷顿 : 二 塞缪尔?亨廷顿 (1)欧洲大陆模式 ; (2)英国模式; (3)美国模式 1、西方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西方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1)自由模式 ; (2)中产阶级模式 ; (3)专制模式; (4)大众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模式; (5)技术统治的模式 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2) 二、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 ( 发达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自由至上型)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一)发达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自由至上型) 基本特征:以个人自由与权利为核心,以自由和 , 平等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法治、分权、竞争性政党制度为基础,逐步建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 共产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平等至上)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二)共产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平等至上) 基本特征:以集体权利或整体利益为核心,以经济、 , 文化上的绝对平均主义与政治上的特权等级制结合为主要价值取向,以人治、集权和一党制为 基础,建构共产主义式“民主政治”体制。 (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经济自由至上) 三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经济自由至上) 1、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基本特征: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而政治上实行专制集权(经济自 由与政治自由的分离) ,开始政治体制的缓慢转型。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通过内部 改革从专制集权大规模向民主分权方向发展。 2、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基本特征是:以基本人权即生存权与发展权为基础,整合松 散的氏族、部落为一个相对紧密联系的民族国家整体,建构基本的国家机关和治安体系。 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 二、政治现代化的模式(3)发达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1、内生性的政治现代化(分权型) 基本特征:一国或地区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该国和 ,基本特征 、内生性的政治现代化(分权型) 基本特征: , 地区社会内部 (1)渐进式的政治现代化(英国) (2)激进式的政治现代化(美国) (3)跳跃(蛙跳)式的政治现代化(法国) 2、外生性的政治现代化(集权型 ,本国本地区的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该国或该地区的 、外生性的政治现代化(集权型) 外部环境的压力 (影响与主导) 三、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一)经济动力: 商业的繁荣与资本的扩张 (二)社会动力: 阶级的兴衰 (三)政治动力: 现代(法理型)权威的出现 (四)文化动力: 新教伦理与自由主义的兴起 (五)国际动力: 现代国际体系的出现(示范与输出) 四、政治现代化的气质 (一)理性主义(对立面:蒙昧主义) (二)个人主义(对立面:共同体主义) ,内容:本体论的个人主义 ;认识论的个人主义 ;伦 理个人主义 ;宗教个人主义 ;政治个人主义 ;经济个人主义 (三)进步主义(相对面:原罪主义) (四)世俗主义(对立面:禁欲主义) (五)民主主义(相对面:等级主义到专制主义) (六)平等主义(对立面:身份主义) 五、政治现代化的标准 (一)结构的分化 (二)公民参与的广泛化 (三)政治生活的世俗化 (四)强有力的政府 (五)政治权力的法制化 政治现代化的维度(面相) 六、政治现代化的维度(面相) (一)民族国家 从封建割据国到等级君主国再到专制君主国再到现代民族国家 (二)代议政体 政权形式的演变:从封建采邑制到等级会议再到现代议会 (三)官僚体制(文官制度) 从恩赐制到文官制度 (四)政党政治 演变:从党派到政党,从寡头党到大众党 ,干部党 与群众党。 对政治现代化的超越(后政治现代化) 七、对政治现代化的超越(后政治现代化) (一)政治的生活化 从作为一种生活衍生品的政治到生活化的 政治 (二)政治的公益化 从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政治到公益化的政治 (三)政治的非物质化 从以物质利益诉求为目标的政治到非物质化的政治(政治的理想化) (四)政治的道德化 从以理性为动力的政治到道德化的政治 (五)政治的深度平等化 从以多元主义为特征的政治到深度平等化的政治 德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1、公元 911 年,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也称第一帝国)建立,它在 1789 年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于 1806 年瓦解。 2、斯泰因―哈登贝格改革(1807 年) :德意志走进先进工业世界的关键 3、1848 年革命及革命后的普鲁士改革 4、俾斯麦改革及统一运动 5、“大德意志帝国梦想”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6、魏玛共和国的成立:极端民族主义与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7、希特勒与第三帝国的建立 8、“二战”后盟国对联邦德国的“民主化改造” 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1.民族主义的成长及其原因 2.德意志民族的扩张主义和封建割据 3.教权与王权的冲突以及此消彼长 4.小国主义和地域主义:“三十年战争”与德意志的碎片化 德国政治现代化的正式起步:斯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德国政治现代化的正式起步:斯泰因 哈登贝格改革 1、拿破仑战争与第一帝国的瓦解 2、第一帝国的终结与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斯泰因―哈登贝格改革与德意志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1)在经济方面,废除农奴制。 (2)“大臣内阁责任制” :从君主独裁专制国家向官僚专制国家的转变。 (3)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行省和地方委员会 (4)在市政管理方面的城市自治。 (5)在社会领域,赋予犹太人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义务” 。 1848 年革命及革命后的普鲁士改革:政治现代化的逐步展开 1、1848 年革命的目标:一是推翻德国各邦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是结束各邦的分裂状态,完成德意志的完全统一;三是争取普选权。 2、普鲁士三月革命的结果:只是改组了政治上层,而没有触动它旧官僚制度、旧军队、旧 警察机关等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 3、普鲁士国民议会和全德国民会议(也称法兰克福议会)的召开及后果 4、1849 年 3 月 28 日通过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1)普鲁士建成一个两院制的议会,上院是贵族院,与英国的议会相似,由世袭贵族和国王授 爵的终生贵族所组成;下院是代表院,根据三级选举制选出,也就是所有年满 24 周岁的成年男 性选民依纳税的情况被分为三级,纳税最多的为第一等级,人数也最少,大约有 13.3 万人;纳 税较少者为第二等级,约 49 万余人;纳税最少者为第三等级,人数也最多,约 265 万余人。三 个等级人数虽然不同,但从中所选出的议员数目却相同,这样就保证了大资产阶级在下院中的 优势。 2)国王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完全属于国王个人,国王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国王对两 院提出的议案具有否决权,政府不经议会产生,也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向国王负责。 3)立法权属于国王和议会两院。下院行使的主要权力是参与国家经济生活,如批准新的赋税以 及监督国家的财政开支,两院也可以自行提出议案,但法案只有经两院一致通过,才能成为法 律。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要求。 4)全体普鲁士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取消全部特权,公职对全民开放,迁徙自由,宗教自由,知 识和教育自由。 这是普鲁士国家走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通过议会的参与,普鲁士国家政权也代表了 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使普鲁士在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 俾斯麦改革及统一运动:德国政治现代化基本完成 1、威廉一世与俾斯麦的上台 2、“宪法纠纷”:普鲁士资产阶级与容克之间的斗争 3、德国的统一道路:容克贵族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1)联合奥地利于 1864 年 2 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获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 (2)1866 年,普奥战争爆发。 (3)1866 年,北德意志联邦成立。 (4)1870 年 7 月,普法战争爆发。德意志南德四个邦加入德意志联邦,德国的统一事业最后 完成。 4、1871 年 4 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了帝国宪法:君主立宪精神的“开创” 德意志帝国议会 北德意志联邦议会 组成 上院:联邦议会 下院:帝国议会 上院:联邦议会 下院:国家议会 选举方式上院: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下院:按普遍、直接、秘密的选举 产生(25 岁以下男子、25 岁以上领 取救济金的男子、妇女、军人无选 举权)有的邦实行普选制,有的邦 实行等级选举制,有的保留有封建 等级会议选举的形式。 普鲁士国王是帝国皇帝,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任命联邦议会主席、召 开和解散联邦议会,普鲁士首相是 帝国首相,有权主持联邦议会并领 导其事务,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拥 有否决权。上院:代表由各邦君主任 命。 下院:按普遍、直接、秘密 的选举产生。与普鲁士 的关系普鲁士国王是联邦主席, 普鲁士首相是联邦总理大 臣,仅对国王负责,不对 议会负责,普鲁士邦的代 表在联邦议会中占有多数 席位。铁血首相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 1815 年 4 月 1 日,殂于 1898 年,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是德 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 1862 年 6 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的首相兼外交大臣。同年9月,他宣称:“德国所注意的不是 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 经错过了好几次。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 而是要用铁和血。 ” 俾斯麦的“铁和血”,是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俾斯麦正是凭靠暴力,大胆而又狡猾地利用 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决定性地使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统一起来。 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登基为皇帝 “大德意志帝国梦想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德意志帝国梦想”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德意志帝国梦想 1、俾斯麦以反社会主义与反共和为幌子,在 1873 年 10 月达成了《申布隆协定》 ,德、饿、奥 匈帝国构成了所谓的“三皇同盟”。 2、“大德意志帝国梦想”――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1)威廉二世巧于辞令,兴趣广泛,聪明而富有魅力,同时内心深处又潜藏着敏感、胆怯、 神经质的气质。期间,俾斯麦被迫辞职。 (2)改变俾斯麦时代基本局限于欧洲大陆的政策,转而采取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全力争夺 世界霸权的政策。 (3)强调两线作战不可避免,认为德国必须作好同时与俄国、法国作战的准备,迷信武力 是满足德国扩张欲望、解决一切难题的法宝。 (4)竭力鼓吹对外扩张,建立一个称霸世界的大德意志帝国。强调大力发展海上力量,使 之同时成为一个陆上和海上强国。最终,威廉帝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 年 6 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 年 7 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 年 8 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 年 5 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 年 2 月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战。 1917 年 4 月 美国参战。 1918 年 3 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 年 9 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 年 11 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凡尔赛条约》与德国政治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对德国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 裁。德国失去了 13%的国土和 12%的人口,被解除武装,其陆军被控制在 10 万人以下,不准 拥有空军。 德国虽然作为战败国,但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德国本土 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 《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 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 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该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 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 魏玛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极端民族主义与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1、魏玛共和国的政治进步与经济困境。 2、魏玛共和国政治结构上的瑕疵与局限性――“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政权”。 3、利用《道威斯计划》 ,魏玛共和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4、社会民主党人总统艾伯特,老牌军国主义分子、“君主政体主义者、守旧的保守分子” 兴登堡当选为共和国总统。随着“总统内阁”制的确定,最终敲响了共和国的丧钟。 兴登堡执政后,德国上层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不少旧帝国遗少官复原职,社会民主党势力 明显削弱,资产阶级中的不稳定分子明显右转,保守党的势力和影响在增。军国主义分子也重 新复活了,像“钢盔团”一类的准军事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也蠢蠢欲动,希特 勒纳粹党又重新恢复了活动。1930 年,社会民主党人最后一任总理米勒也被迫辞职。在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魏玛多政党议会民主制发生危机。总统行使在“非常状态”下颁布具 有法律效力的“紧急法令”来维持统治,德国实行了“总统内阁”的领导体制。议会如果对政府提 出不信任案,总统就解散议会,或重新任命总理,德国重新回到专制主义的道路上。最后,兴 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实行法西斯专制主义统治来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 希特勒、 希特勒、第三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德国逐渐演变为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希特勒通过“领袖原则”和“政治生活一体化”,取消了除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在德国全 面实行一党专制独裁统治,实行“以党代政”、“党国合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了希特勒的“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目的。希特勒是纳粹党的元首,自然是德国的最高独裁统治者。 2、希特勒独裁统治下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1936 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危机前的 1929 年的水平,1938 年钢产量在欧洲名列前茅。 1937 年, 德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 11% (英国为 10%,法国仅为 5%) ,超过了英、法,仅次于美国,又跃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原因: (1)注重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2)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3)重视教育。 (4)积极利用美国提供的外援。 (5)军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刺激。 希特勒《我的奋斗》 慕尼黑啤酒馆暴动导致希特勒被捕入狱。但由于首席法官在“国家主义”思想上与希特勒并无 原则分歧,因此最后只对希特勒判处了监禁五年,其实希特勒只服了 8 个月的徒刑就被赦免了。 就是在这仅 8 个月的服刑期间,他也倍受优待:除了获准享用特别饭食,还让他住在有两扇窗 户、阳光充足,很为舒适的单间牢房里。他可以自由通信,自由接待来访亲友,生日时可以接 受亲友的花环和祝贺,此外还享有携带秘书、到户外散步和做体操的特权。中午他则在墙上挂 着一面万字旗的休息室进餐,这时他就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所以当希特勒在这所看守监狱中 “服刑”结束时,狱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变成了忠实笃信的纳粹主义分子。 《我的奋斗》是希特勒在服刑期间的作品,由其向鲁道夫?赫斯口述而成。是一个集国家主义、 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和反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综合。 (1)反犹主义是该书的主线。他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优等人 种,有权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 (2)鼓吹复仇主义。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和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 敌――法国算账。和约所加给德国的耻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万男女的心坎,变成了一片 弥漫的火焰。 (3)宣传对外扩张。叫嚣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 那个国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 (4)攻击议会民主制度,宣传专制独裁统治,宣扬法西斯的理论。 该书是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是纳粹党的圣经。它为希特勒涂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迎合了当时广泛存在于德国的愤懑情绪,在纳粹政权时期它发行量很大,流传极广。 希特勒的名言 1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发扬和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 征服。 2 如果文明没有对野蛮进行排斥、打压,那么这种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 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4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会因为我战败而责备我, 但那又有什么 呢? 5 如果某个民族不在强大到保卫它自己的生存领土及自然环境, 它就应当不算做人的群体! 6 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 7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8 你们必须跟着我庄严的宣誓: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于我们的事业。 9 我来到世界不是为了使人们更强,而是去利用他们的短处。 10 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 体过去。 11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12 世界上变革的最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 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 13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 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 14 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 决定性的。 15 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结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复民众的权利。一个人的 责任并不在于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铲除罪恶,力谋补救。 16 我们也许会毁灭,但当我们毁灭时将会把整个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希特勒与中日关系的两面性 1、早年来自中国家庭的帮助 2、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 3、鄙视日本看好中国 4、喜欢中国茶叶 5、希特勒不准报道南京大屠杀 “二战 后盟国对联邦德国的 民主化改造 二战”后盟国对联邦德国的 民主化改造” 二战 后盟国对联邦德国的“民主化改造 “二战”结束的后,美、英、法、苏四大同盟国吸取了“一战”后对德国制裁不成功的教训,重在 从政治、经济上对德国进行民主改造、铲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造成一个在德国发展 民主政治的局面,通过建立健全民主政治体制,从而确保德国成为一个民主、爱好和平的国家。 战争一结束,美、英、法、苏即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将“一再发生瘟疫的策源地”普鲁士彻底 分割,使其从德国地图上消失。1945 年 7 月 17 日至 8 月 2 日召开的波茨坦会议,美、英、苏 三大国首脑确定了处置德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原则,并按这些原则对德国的政治与经济进行民主 改造。 英美首脑会晤调整关系和战略 1941 年 8 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 他们在二战中的第一次会谈,14 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 1、对纳粹主要战犯和骨干进行审判,予以严惩。纽伦堡审判从 1945 年 11 月 20 日开始,历时 10 个月。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对戈林、里宾特洛甫等 24 名主要罪犯进行了审 判和严惩。纽伦堡审判后,各占领区还进行了较低级的审判,如美国占领当局在纽伦堡又举行 了 12 次审判,其对象为各个阶层的纳粹骨干。西方占领区共判处 5025 名被告,其中 806 名判 处死刑。纽伦堡和各占领区审判揭发出来的纳粹犯下的骇人听闻的罪行,在德国人民中引起强 烈的震动和愤怒,从而教育了德国人民。 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 怎样地警戒未来。 2、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 以肃清纳粹主义对德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影响。 (1) 一切不是仅仅在名义上参与纳粹活动的纳粹党成员以及敌视盟国目的者,不得担任 公职或半公职,不得在重要的私人企业中占据负责职位,这些职位必须由“在政治上或道德品 质上有助于发展德国真正的民主制度的人予以接替” 。 (2)一切形成希特勒政权基础的或按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不同造成歧视的法律,予以废 除。 (3)监督德国的教育,以彻底消灭纳粹和军国主义的理论,并顺利发展民主思想。 容克地主大工业、大地产受到沉重打击,加之非纳粹化措施,基本上废除了军国主义的社 会经济结构,铲除了滋生纳粹势力的社会基础,为德国的民主改造奠定了基础。 3、对德国实现民主化改造的措施: (1)盟国利用教育宣传机构,对德国人民进行民主政治教育。以大量的美、英出版物占领 西占区市场,对联邦德国人民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西方民主改造。 (2)培养联邦德国人的参政意识,以及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不任凭别人摆布的政治上独立思 考的能力。 (3)按照民主原则恢复和重建德国的政治生活,主要是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 、代表中产 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成为联邦德国的主要政治力量。 由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被取缔了,工人阶级为温饱而忙碌,失去对权力的兴趣,而中产 阶级则适时崛起,成为联邦德国政治舞台上的中坚,从而为联邦德国民主政治改造提供了阶级 基础。 (4)以美国为首的西占领区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措施,尤其是《马歇尔计划》的 实施和币制改革,为联邦德国经济输血打气,使联邦德国顺利渡过了战后初期的困难,为联邦 德国人民接受西方民主树立了信心,为推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民主政治就像拿破仑的军队一样,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向前推进”。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 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 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 ,要“将防止历 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 。1970 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 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 250 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 磨,最终无助地死去。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 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一位记者 写道: “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 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基本结论:政治现代化的“普鲁士道路” 一、政治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政治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1)英、美、法等国的暴力革命模式; (2)德、俄、日诸国“自上而下”的和平式的渐进改 革。 二、德国政治现代化独特道路的基本原因 德国政治现代化独特道路的基本原因 (1)历史因素:以容克地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的军国主义国家以及普鲁士容克贵族早期 始终如一的革新传统 。 (2)阶级因素:近代德国资产阶级的特性―温和的实用主义、先天的依赖性、狭隘的利己 性、软弱与妥协。 (3)思想文化因素:德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强权主义思想、崇拜权威和服从精 神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而自由、平等、民主意识淡薄,在客观上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 意识的广泛传播。 三、对德国渐进变革模式的基本评价: 对德国渐进变革模式的基本评价: (1)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的不协调性,即政治发展相对于 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 (2)渐进改革贯穿了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的始终,而且完成了近代德国社会从传统政治向 现代政治的转型。 (3)现代化一旦启动便不可阻挡,因为现代化的社会自律性决定了现代化的进程将不断产 生新的社会压力、新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新的社会危机,会迫使这个国家必须继续不断地推进自 我强制型的现代化。 (4)一国选择什么样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和道路,必须从本国的具体现实国情出发,还要兼 顾本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走有本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四、德国奇迹的基本经验及启迪 (1)现代化浪潮是世界近现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推进政治现代化是在当今激烈 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而其中教育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现代化的根本 。 (2)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是基 础,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也要不断进行政治方面的完善和改革,不断推进政治生活的民主 化。 (3)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要正确对待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因素,对于其中积极的部分,要 善于保留和利用,发扬光大,而对于其中的糟粕,要与之决裂和彻底抛弃。德国的政治民主化 最终是在美国等国的军事占领下完成的。 (4)对于政治现代化的决策层和领导者,不仅要具有政治远见和决策水平,以及胆识和 魄力,还要具备驾驭改革的能力和相应的领导技巧,对当时的国内外时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 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清醒的把握 。 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无须是政治巨匠;而一个改革者必须是一流的政治家。 日本――日出之国与樱花之国 日出之国与樱花之国 日本 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及军 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性质上类似 华人社会的忠烈祠。 靖国神社在“二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 是国家神道的象征; “二 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 14 名甲级战犯,使 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明治维新: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开启 明治天皇( 年在位) 明治天皇()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天皇。在位 45 年。在位期间,推行维新,建立了 以天皇为中心的绝对专制政权,并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大力加 强对外侵略活动。 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年,发动日俄战争,并在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推动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内容是:“广兴会议,万 1868 年 4 月 6 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 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 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民主、团结、进取、改革、开放 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府 封建统治,确立明治政府,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明治政府的三大国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化开化” 一.政治 2.四民平等 1.废藩置县 二.经济 1.改革币制 2.土地私有 4.殖产兴业 三.文化生活 文明开化 1.出国留学 2.改革教育 四.军事 1.颁布征兵令 2.军队特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及评价 措施 作 废藩置县3.改革地税3.生活西化用局限性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 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 权政府。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 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政治方面 四民平等 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社会体制开 封建等级制度转化为资 始建立起来。 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提供 产阶级等级制度 了自由劳动力; 二是政府用公债的形式收回华族和 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其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 兴工业, 成为资本家, 实质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 累。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 的发展;同时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 展;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 了保障。币制改革 土地改革 地税改革 经济方面 殖产兴业 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 得到政府鼎立扶持的大 ( 创 办 国 营 业体系。 资本家如三井、 三菱集团 企业→扶植 等,后来发展为“财阀”的 和保护私人 基础,这些大资本家控制 企业) 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这是日本的一个特征文 化 出国考察留学 方面 改革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西 方文明,为改革培养了人 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才 生活习俗西化 全盘西化,崇洋媚外 军 事 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 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成为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方面 兵役制 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 天皇 1876 年,日本自造的第一艘装甲快速炮舰清辉号在官立东京石川岛船厂下水,清辉号不过是排 水量 900 吨的三桅蒸汽炮舰, 但是它的下水却被看作是日本海军历史上里 “程碑式的事件之一” 。 日本自此开始具备为海军自造军舰的能力。 鹿鸣馆外交――日本的欧化及其曲折 日本东京帝国饭店南侧的大和生命保险大楼前,有一块“鹿鸣馆遗址纪念碑” 。碑文写道: “这 里原是萨摩藩豪宅遗址……明治 16 年在此修建了鹿鸣馆,成为鹿鸣馆时代的发祥地。 ”如今, 帝国饭店成了公务员、职员经常聚会之地,但已很少有人知道鹿鸣馆,更不知道鹿鸣馆曾经是 近代日本欧化主义的象征。 鹿鸣馆成外交场所 鹿鸣馆建成于 1883 年(明治 16 年) ,是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设计建造的一座砖式二 层洋楼,整体建筑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兼有英国韵味。鹿鸣馆名称出自中国《诗经?小 雅》中的“鹿鸣”篇,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樱州山人中井弘取“鹿 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命名,意即迎宾会客之所。工程占地约 1.45 万平方米,历时 3 年, 耗资 18 万日元(约合现在 40 亿日元) ,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笔巨额经费。 1883 年 11 月 28 日,外务卿(1885 年 12 月实行内阁制后改称外务大臣)井上馨与妻子主持了 盛大的鹿鸣馆开业典礼,参加开馆仪式的各级官员、各国公使以及亲王等许多显贵和淑女共有 大约 1200 多人。 井上馨在典礼致辞中表示: “友谊无国境, 为加深感情而设本场……吾辈借 《诗 经》之句名为鹿鸣馆,意即彰显各国人之调和交际,本馆若亦同样能成调和交际之事,乃吾辈 所期所望。” 此后,鹿鸣馆就成为日本上层人士进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井上馨等外交官为了专门招待欧 美高级官员,经常在鹿鸣馆举行有首相、大臣和他们的夫人小姐们参加的晚会、舞会。为了便 于住在横滨的外国官员参加,日方还在舞会召开当日晚 8 点半,开通从横滨到东京的专列,客 人到达终点站新桥后,再用人力车拉到鹿鸣馆。这里,时常能见到帽插羽毛、拖着长裙的欧美 贵妇人出入;馆内鼓乐喧天,彻夜狂欢。 1887 年,首相伊藤博文专门在鹿鸣馆举办了有 400 人参加的大型化装舞会,还在自己的官 邸举办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 ,把这时的日本外 交叫做“鹿鸣馆外交” 。 上层社会全面效仿欧美 上层社会全面效仿欧美 鹿鸣馆落成后,井上馨还把以前成立的与外国人交际的机构挪到馆内,命名为“东京俱乐 部” 该俱乐部实行会员制, 。 一般人不许入会, 只有日本皇族、 高官及民间有势力的人才能加入, 而且交谈只限于用英语,以彰显俱乐部的国际性。在建造西洋风格的交际场所的同时,井上馨 还指示实业界的头面人物涩泽荣一耗资 23 万,于 1890 年建成了西洋式的帝国饭店,以表明日 本人与欧美国民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 井上还认为,学问、艺术方面学习欧美自不待言,各种法规、制度以及社交礼仪也要模仿欧美。 于是,1885 年日本先后设立了罗马学会、英吉利法律学校和法国学会等,这些机构对日本的学 术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1886 年 8 月,井上馨与森有礼、涩泽荣一等人还撰写了戏剧改良会 宗旨,并于翌年 4 月邀请天皇和皇后在鸟居坂的宅邸观看戏剧表演。明治政府领导人为使日本 尽快实现近代化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日本上层社会吃西餐、穿西服、留分头、跳交谊舞、盖洋楼等欧 化风潮风靡一时。更有甚者,日欧通婚也成了当时的一项倡议,理由是可以提高日本国地位和 日本国民的素质。 深意在于修改不平等条约 在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方针的指引下,鹿鸣馆成了日本近代欧化主义的象征,不但开日本人 穿西服、跳交谊舞的先河,还成了日本社交界的启蒙,洋楼本身也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一道风 景。但在西洋人眼里,鹿鸣馆还是有些滑稽,他们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模仿,甚至讽刺它是“东 施效颦”“公开的大闹剧” 、 。对于传统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不可接受的。日本近代教育家岩本 善治在《女学杂志》中指责这种模仿“制造了荒淫的空气”《国民之友》杂志也批评鹿鸣馆外 ; 交为媚外外交;参议胜海舟更是备感忧国,列举 20 条时弊,向首相伊藤博文进言 其实,井上馨建造鹿鸣馆并非只是简单地要创造一个跳舞的交际场所,而是有着更深的用意, 那就是修改不平等条约。1868 年,明治天皇上台,开始维新改革,倡导文明开化,收回国家主 权、修改幕府末期以来同欧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直是明治时期外交上的首要任务。 改约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井上馨肩上。1879 年 9 月,井上馨继任外务卿,他把修改条约的重 点,从税权转移到治外法权上。井上馨认为,要实现修改条约,必须先使日本成为“欧化新帝 国” ,只有这样,日本才能与世界先进国家立于同等地位。这也是井上馨修建鹿鸣馆、大搞欧化 的深意 欧化政策的失败 然而,这种欧化政策并没有改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歧视和压迫。 从 1880 年到 1887 年,日本政府在上述外交思想的指导下,用了整整 8 年的时间,与欧美 列强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谈判,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其间,1886 年 10 月 24 日,发生了“诺曼顿”号事件。英国货轮“诺曼顿”号在纪州大岛 海面沉没,船长和 26 名船员乘救生艇全部脱险,而 25 名日本乘客全部溺死。经过英国的领事 裁判,仅判处船长禁锢 3 个月,对日本乘客分文未赔。而井上馨的修改条约草案仅在名义上废 除治外法权,方案公布后,舆论哗然。在群众和部分官员的反对下,1887 年 7 月末,政府宣布 改约交涉无限延期。9 月中旬,井上馨被迫辞职。 井上馨下台后,欧化主义渐渐式微,日本国粹主义、国家主义势力高涨。1889 年 2 月 11 日, 也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之日,文部大臣森有礼被刺杀,有传言说此事系国粹主义政治 家指使。森有礼被刺,给因井上馨改约失败而谢幕的欧化主义画上了休止符,曾经风光一时的 鹿鸣馆成为无用之物。 鹿鸣馆后来几经转卖,于 1940 年拆毁,曾是“文明开化”殿堂的鹿鸣馆,至此销声匿迹。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给日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两大历史性转变:一是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二是社会体制 从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民众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1、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形成了强有力的民族国家。 2、强化了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和伦理精神。 3、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殖民地的国家。 4、为东亚一些国家提供了政治改革和经济飞跃的样板。 自由民权运动:日本政治民主化的肇始 19 世纪 70 年代,日本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 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及保障言论与集会的自由的政治斗争,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 政治及社会运动。直至 1890 年帝国议会开设后,该运动仍继续。其本质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 展,其目的是促进日本政治的资产阶级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1、运动的展开:立志社与佐贺之乱和西南战争 2、运动的进展:国会期成同盟与士族民权和豪农民权运动 3、私拟宪法 4、明治十四年政变与成立政党:自由党与立宪改进党 5、激化事件 6、大同团结运动以后 但是,大日本帝国宪法把臣民的权利定义为是由天皇赐给臣民的“恩惠的权利”,并限制在法律 之规限内,务求达至安宁秩序。自由民权运动的真正成功,要待至日本国宪法施行后才得以实 现。该宪法把这些权利限定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换言之,即使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是 最先进的内容,也未能实现自由民权运动的真意。一直至驻日盟军总司令实行民主化政策实施 后,自由民权运动的成果才得以一一实现。 大正民主运动:政治民主化的推进 大正民主运动是指从 1905 年日俄战争后的反对日俄媾和运动至 1925 年的普选法制定的二十年 间,在日本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中,以要求议会政治和普选权为主的资产阶级民主运 动和思潮的总称。 大正民主运动的主要目标:缩小元老、枢密院、贵族院、军部等特权阶层的权利,使政党、 议会成为政治的中心;实现普选权和妇女参政的权利,扩大人民参加政治的范围。 1921 年―1925 年的“大正民主运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明主运 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大正民主运动――第一次护宪运动 1912 年 12 月军部滥用特权,搞垮了政友会西园寺公望内阁,以桂太郎为首的军部内阁乘机上 台,军阀官僚这种“非立宪行动”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慨。 1913 年(大正 2 年)第一次护宪 运动,以新闻记者、律师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为首,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要求实现政党内阁的护宪 运动。他们提出“破除阀族,拥护宪政”的口号。其中以“民本主义”为这一运动主要政治主张。 这一政治主张与大正民主运动的斗争目标――普选权与政党政治确立相吻合,为广大群众所接 受,成为指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思想武器。第一次护宪运动资产阶级借群众运动打倒了藩阀内阁, 为政党扩大在政府里的势力提供了条件,也为政党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大正民主运动的指导思想 由东京大学教授吉野作造提出。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回避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家主权的归 属问题。没有直接对抗天皇制,而是通过对“国家在法理上属于人民”和“国家主权活动的基本目 标在政治上属于人民”的解释来宣传其“民本主义”。 1907 年, 日本著名宪法家美浓部达吉在其 《日本国法学》 中提出了“国家法人说”和“天皇机关说”, 认为国家的统治权应归属“主权在民”的民众,天皇只是作为国家这一团体的最高机构,继而他 把国家机构分为直接机关和间接机关两大类。直接机关相当于立法、行政机构。其中议会的权 力是国民赋予的,因此无需服从天皇的命令。1912 年,美浓部达吉的《宪法讲话》问世,受到 日本社会的普遍欢迎,“天皇机关说”也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这些指导思想的中心要求:政党领导普选运动、裁减军队和改革贵族院。丝毫没有超出天 皇制和大日本帝国宪法范围的意图。在文化方面,“白桦派”、人格主义等主张确立自我和人格。 大正民主运动――米骚乱 米骚乱是指因米价上涨而引发的群众暴动事件。参加暴动总人数达 70 万以上,数万人被逮捕, 7700 多人被起诉。暴动虽然是自发的,但它成为后来一系列群众运动发展的基础。由于此次事 件,被攻击为非立宪的寺内内阁终于总辞职,代之以原敬为首的政党内阁。 由于“一战”后的经济繁荣而出现的通货膨胀,使得人们实际工资下降,但是米价却暴涨,1918 年 8 月达到战前的四倍。米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在寄生地主制下农业生产发展停滞和资本主义 急速发展对米的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则是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米商和地主进行 投机而导致米价上涨。 1918 年 7 月 23 日,富山县鱼津町渔民的妻女拒绝装船向县外运销大米,以此为开端,成群 结队的向米商和村町公所要求降低米价、救济贫民。在 8 月 10-15 日间,在日本全国主要城市 激起一系列要求降低米价的群众示威和袭击投机米商的暴动。8 月中旬后波及农村、地方城镇 和煤矿地区,各地接连发生劳资纠纷。以关中地区南部到北九州一带的外日本为中心,有三百 多个地方发生暴动。政府不仅出动警察,甚至出动军队,在 9 月 17 日才把暴动镇压下去。 大正民主运动――第二次护宪运动 日本的学生运动 原敬和高桥是清两届政友会内阁仅执掌四年政权。1922 至 1924 年,藩阀元老仍不甘心丧失政 治主导权,先后推荐海军大将加藤友三郎、山本权兵卫和清浦奎吾组阁,企图继续维持专制统 治,中断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民众愤慨和社会不满,认为“这种内阁与 立宪主义不相符” ,是“贵族对国民的宣战” 。 连续三次被排斥于内阁之外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政友会、宪政会和革新俱乐部联合起来,发 动了第二次护宪运动,目标是“排除贵族专制,打到清浦内阁”“确立政党内阁” 、 。护宪三派团 结一致进行斗争,终于迫使清浦内阁奏请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结果护宪三派获胜,由众议 院获得最多席位的宪政会首脑加藤高明为首相组成护宪三派联合内阁。第二次护宪运动是大正 时代以来不断高涨的群众性民主运动的继续,它宣告了明治宪法体制下的藩阀专制统治阶段的 结束。 日本选举( 日本选举(1920 年 “一战”后高涨的农民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也构成了大正民主运动的一部分,但 随着革命运动和革命倾向的出现,各种运动内部发生分裂,整个大正民主运动也呈现瓦解的状 态。 第二次护宪运动时,政党并不热心组织群众,1925 年同时制定《普通选举法》和《治安维 持法》 ,象征着民主运动的瓦解。大正民主运动的特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民主要求和民主运动处 在混杂而未分化的状态。后来日益脱离群众的政党在法西斯主义面前遭到失败。 大正民主运动是日本现代史上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也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 要历史发展阶段与里程碑。其功绩在于: 1、它结束了日本藩阀专制的统治,制订了普选法,确立了政党内阁制。 2、它孕育和成长起来的民主传统,成为日本民主运动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极大的促进了 日本资产阶级民主化的发展,也为战后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创造了历史前提条件和可能性。 然而大正民主运动确立起来的政党内阁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它没有从根本 上清除明治宪法政治体制中的专制主义因素,这种政党内阁制仍然是天皇制下的政党内阁制, 它没有能够阻止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出现,反而其生存仍受到军部等特权专制势力的严 重威胁。 另一方面,它又是资产阶级政党同藩阀官僚势力妥协的产物。这些不完备的因素,都为二 战前政党政治的崩溃,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埋下了隐患。 但这并不能抹杀大正民主运动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 1945 年 8 月 15 日,悲惨的太平洋战争结束了,日本置于联合国占领之下,并被要求实施波茨 坦宣言条款。联合国军最高司令是美国的麦克阿瑟元帅,实质上占领的主体是美军。占领政策 采取间接统治方式,即由联合国军总司令部向日本政府发布命令或劝告,使其执行。占领政策 的最终目的在于推进去军事化和民主化,使日本不再构成对于世界的威胁。 1、民主化政策的开始。 (1)解散军队,逮捕战犯嫌疑犯。 (2)1945 年 10 月废除治安维持法,释放政治犯。 (3)1945 年 12 月,制定了新的选举法,承认妇女参政权;同月制定了工会法,保障工人 权利,承认工人有团结权和争议权。 (4)宗教方面,神道与国家分离。 (5)1946 年 1 月开始将军国主义领导人开除公职。 2、解散财阀与推进农地改革,推进经济民主化。 (1)从 1945 年 11 月起,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的总公司以及控股公司、准控 股公司共计 83 家被点名要求解散。 (2) 1947 年 4 月制定了禁止垄断法,防止将来日本企业实行垄断性结合;12 月又制定了 防止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以防将来单个企业经济力量过度集中。 (3)1945 年 12 月,联合国军总司令部进一步发出农地改革指令,从 1946 年到 1949 年在 日本进行了两次农地改革。 3、制定日本国宪法。宪法的最后修改草案,于 1946 年 10 月在帝国议会上通过,11 月 3 日公 布,第二年 1947 年 5 月 3 日实施。 新宪法以主权属于国民、和平主义和尊重基本人权为基调;天皇作为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 同时,代表全体国民的议员所在的国会成为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 组成。 国民的基本人权作为永远不可侵犯的权利得到保障和确立。 宪法在第 9 条中进一步规定放弃战争,宣布了和平主义的原则。 4、各种制度改革。 (1)1947 年公布了地方自治法,地方公共团体的长官实行直接选举,加强了地方自治。 (2)根据同一年制定的劳动基本法,实行 8 小时工作制,并规定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3) 新民法废除了家庭、 户主制度和家业继承制度, 制定了尊重个人人格的新的家族制度。 (4)教育制度方面,也在 1947 年 3 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谋求个人的尊严 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教育。还通过实施 6、3、3 制的新学制,义务教育延长为 9 年,即到中学 3 年级为止。 (5)1948 年公布了教育委员会法,推进教育行政的民主化和地方分权化。 5、战后日本政治制度设计的根本原则:权力分立和保持权力主体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 。 (1)国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还行使预算审议 权和国家政治调查权,对国民的信任和委托负责。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如果两院 表决不一致,有关法律提案和预算的表决、批准条约以及提名内阁总理大臣等,众议院的表决 占优先地位。 (2)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由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日本内阁采用议院内阁制,内阁 的存在须取得国会,特别是众议院的信任。内阁除一般行政事务外,还办理执行法律、处理外 交关系、缔结条约、编制预算等重要事务,并且对于天皇的国事活动具有建议和认可等权限。 (3)司法权属于法院。设有高级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等。为了使审判公正, 法院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并且具有违宪法审查权。 日本战后的“五五体制” 1955 年成为日本政党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从这时起,多党纷争的局面被为数不多 的几个比较固定的政党所代替,其中自民党和社会党两党占据了国会 80%以上的议席、而自民 从而开始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时期。 党的优势又通常超过社会党约 1 倍并在国会中始终占多数. 政权的更替不是在政党之间、而是在自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进行、政府首脑也不是从各政 党领袖中竞争产生,而是由自民党内各派协调产生。 日本政治现代化的经验与反思 一、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秘诀 二战后,战败国日本经济能有今日之成就,得益于三点:其一,大和民族勤奋坚忍之精神; 其二,日本在战争中未能打垮的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第三,二战后东亚形势及世界格 局。 1、较好的、相对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环境。 2、两极对峙和冷战体制的影响。 3、科技革命的作用,以及日本对成熟的欧美先进技术 的直接引进。 4、本国物质基础,尤其是日本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之向来重视教育,劳动力素 质较高。 5、美国的扶植政策。 二、战后日本再次迅速崛起的主要途径 1、民主改革:解除日本武装;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逮捕并处决战犯,解散一切好战的 军国主义团体;发布“整肃令”,宣布一切积极参与推进军国主义活动和军国主义团体的成员必 须受到整肃,不得担任公职;在教育领域禁止传播军国主义思想,不准学校和教育部门参拜靖 国神社;修改日本宪法;实行政治民主化、政教分离,扩大公民的基本人权、政治自由和平等 利,奖励成立工会,提高妇女地位,鼓励民主组织与机构的建立;推进经济改革,其中心是经 济制度民主化,包括“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劳动立法”和金融财政改革等。 2、重新实行统制经济,推行“倾斜生产方式”。 3、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4、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 发展。 日本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质: 三、日本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质: 1、 社会改革在日本政治现代化道路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日本历史上的三大社会变革: 7 世纪中叶的“大化改新” ;19 世纪中叶的“明治维新” ;二十世纪中叶的战后改革。 2、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开创了非西方型的“威权主义发展模式”。强有 力的中央集权主权国家,同时,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坚决制止社会失序,用变迁来增长并 维持稳定。 3、日本也采纳了西方的文明,但却没有丧失本国的文化特质和传统制度。 4、 日本在追赶欧美方面最大限度的享受了“后发展利益”, 同时它在亚洲“一枝独秀”的地位, 又使它最大限度的享受了“先发展利益”。 四、日本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启迪 1、要选择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2、战争与和平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3、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4、文化与教育在政治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5、开放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政治现代化思考 第一节中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及历程 政治现代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所引起的从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 变的过程,是指各个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 变化、上升前进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政治参与 的扩大和政治文化的整合。综观中国在 100 多年来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沉重的封建传 统,热切的现代化追求和各种理论结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历程表现得异常的激烈和复 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富强和中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 世纪前期, 一、20 世纪前期,中国移植西方政治模式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入侵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列强的入侵,一方面暴露 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政权的极端贫弱,另一方面又显示了侵略国家的强大和优越,是中 国人在蒙受羞辱的同时,也萌发了以敌为师、奋发图强的意念。民族危机直接推动了民主思想 的传播、对民主制度的探索,进而导致了民主运动的不断兴起。 在西方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所作的最深刻反思是学习西方、回应西方。在 认识到西方之强大实非兵器而是政治时,便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政治文明,企图用西方的政治制 度来救中国的落后。这一学习西方政治、引进西方政治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向传统政治宣战、 反抗传统政治和背叛传统政治的过程。在这一新与旧、中与西的激烈震荡中,中国古老的政治 传统开始其沉重的现代化转型。 这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即 倡导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二是“庚子事变”后清廷实行的“新政” ,这要有预备立宪、制定法律、 废除科举等政治制度改革的举措;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民国。这一过程表现 为由政治制度的改良转化为革命 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逻辑必然。历史地看,这一过程既具有政治 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如政治结构的变革、政治功能的调适、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认同的提升、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取向、民主进程的加快等等,同时又体现出自身的逻辑特殊性。这种特殊性 表现为: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对外缘式挑战的回应;政治现代化的模式以西方政治文明为 参照;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以政治现代化带动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路径是由渐进 到激进,由改良到革命。尽管这一政治现代化的浪潮在移植与对抗过程中惨遭破灭,但它修剪 了中国古老的政治传统,动摇了其根基,并促使其开始了长期而艰难的创造性转变历程。 世纪中期, 二、20 世纪中期,中国搬用苏联政治模式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即传统 的苏联模式,由党包办一切,代替人民作主,而不是由人民当家作主,它几乎成了二战后的社 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的统一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于面对百废待兴的新政权和 治国经验不足的政党而言,一个现成的、表面上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无疑是可仿效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有组织地向政治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最重要的前 提。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在建国后的政治实践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 一)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 初步确立了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二)新中国政治现代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共从 1956 年开始较系统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制定 和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指导价值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但这一良好的起步,因反右严重扩大化而 中断,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政治现代化发展步入误区。 年初,中国在民主 政治建设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1957 年反右扩大化;八届十中全会。 新中国政治现代化在“文化大革命” (三)新中国政治现代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大挫折 “文化大革命”破坏性地冲击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及其运行程序,使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陷于瘫痪状态,严重损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原有优势。 “文化大革命”削弱了党和国家的社会整合能力。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党的一元化领导 (二)行政机构的主导地位 (三)中央集权 (四)“社会”服从国家 总结: 总结: 党在一切领域实行排他性的一元化领导; 国家权力无限制地对社会每一个领域实行全面控 制,社会空间几乎不存在,整个社会都被“国家化”,出现“全能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威体现为 领袖个人的魅力和能力,国家的统治和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人治”;存在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及 “大民主”的政治文化。也即以群体权利或整体利益为核心,以经济、文化上的绝对平均主义与 政治上的特权等级制结合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人治、集权和一党执政为基础,建构现代共产 主义式“民主政治”体制。 这一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由于它是以群体权利或整体利益为核心,所以常常具有比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体制更“民主”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式“外壳” ,而缺少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质内容。 其次,在单一思维与单一行为方式下,社会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个体的内在道德力量,而不 是依靠政治制度化,因而忽视了制度建设。 第三,国家社会政治体制的单一,同时要求意识形态的单一,形成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并把 这种单一的意识形态升华为人们的终极信仰,同时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和方式普遍化,推广 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系统,上升为人们的终极行为标准,即发展到“上纲上线” 、谈政治色变的 程度。 第四,由于对人民民主的广泛宣传,大大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但这种模式提 供的参与渠道却极为有限,群众政治参与的内容并非自身利益的表达,而是对国家意志和意识 形态的响应、认同。 三、20 世纪后期,中国走自己特色的政治现代化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政治发展历史和现状做了深刻 的反思,更深入地触及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中共十二大肯定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设立中顾委。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以党政分开、进一步下 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七项 改革逐步推进。 中共十四大以后,继续进行政治现代化的探索,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提出并有效推行依法治国方略。 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3、社会主义基本民主制度日臻完善。 4、有步骤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中共十六大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的实践,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改革开放后,党开始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党的领导只是政治领导,即对政治方 向和原则的领导。党的主要工作应集中在与人民群众进行密切的沟通,对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 的利益进行整合,并把它们反映在自己的执政纲领中。党的领导意图的实施,党的纲领在国家 生活中的贯彻,必须通过制度的程序,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即首先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定 法律的活动,然后通过国家机关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活动,把执政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 意志加以实现,这样党的领导也成为一种制度和法律范围之内的行为。 二、人大机关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得以加强 改革开放后,人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渐渐退却,以人 民权力机关为政治生活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大机关越来越彰显出人民主权机关在 表达各阶级、阶层人民利益 ,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的力量 三、加强法治,反腐倡廉 加强法治,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员队伍的扩大和社会利益的分化,加上发展的不平衡和改革中 一些由体制带来的权力失衡,使得腐败问题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党中央对此保持了 高度的警觉,不断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从而保持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赢得了社会越来越 多大众的认同和支持。 四、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994 年分税制改革。一方面,转型时期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极大地调动地方 政府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经济和政治发展即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 基础。但另一方面,相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在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维 持社会公正,从而保持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方面,有着地方政府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五、培育契约化的公民社会和现代政治文化 培育契约化的公民社会和现代政治文化 逐步培育契约化的公民社会和价值趋中的公民文化,是体制程序化和规则化得以真正 见效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也是政治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更是维护中共执政地位的关键。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事实上,中国的公民社会力量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国家和社会逐渐建立起一 种良性互动关系。 六、政府理念和政府管理的现代化 首先、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民社会的生长,中国政府也在逐步树立“有限”理念,即政 府的行为领域主要限于政治行政领域。 其次、政府逐步树立起服务的理念,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口号。 第三、提倡政务公开和政府效能的理念。 第三节 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六大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阻力 二、最优模式的误会 三、方法的错用 四、社会稳定的不足 五、市场经济发育不够 六、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第四节 中国政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