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斯大林为建设列宁得出社会主义义进行了哪些探索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有何特点?请再列举两例此种特点的改革
艾密系列59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建设有何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一:新经济政策对我国以及其他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的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以及其他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问题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发生了哪两次重大转折?这两次重大转折对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重大转折及影响:①、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结束,苏俄政府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②、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这次转折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难以长期停滞不前等. (2)启示: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保证各经济部门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稳步、高速地发展. 问题三: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理解? ①、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②、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问题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牢记战争的伤痛,以史为鉴;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有效的对付任何侵略;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对邪恶势力决不能姑息养奸;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的国家都应互补侵犯,互补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息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的共同发展. 问题五:以反法西斯战争为鉴,怎样去应对现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第三世界国家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争取独立与平等,并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效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问题六:苏联在农业集体化和中国在人民公社化过程中有哪些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对于二十多年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我们中国没能够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没能避免严重的错误.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与苏联的建设的模式有联系吗?谈谈你的看法. (1)苏联在农业集体化和中国在人民公社化过程中都把农村引入社会主义,在实施中都追求高速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总体框架上没有“斯大林模式”,但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认识到经济的发展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问题七: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美国保住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请你想一想,出现这样两种不同历史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原因: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②日本受到华盛顿会议的压制.③它们要求冲破这一体系;而美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是即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有秩序.④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民主传统.⑤德、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的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取得世界经济霸权,它有能力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经济危机,保住民主制度.⑥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 (2)影响:①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二战的罪魁.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保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开始回生,社会趋于安定.③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问题八:分析中俄两国所走不同革命道路的原因及带给你的启示? (1)原因:①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城市,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在全国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地位.他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 ②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在城市的力量颇为强大,而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的胜利.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农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就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 问题九:无论是《反尔赛和约》还是《九国公约》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从帝国主义对华态度上可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力弱小,不可能获得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帝国主义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只有通过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才能致力于国家富强,从而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平等的外交实权. 问题十:讨论一下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与当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背景、内容、目的、效果方面有哪些相似性? (1) 背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了一定阶段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造成了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 (2) 内容: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苏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我国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经济政策放开商品市场,允许私人办企业;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也鼓励私人办企业,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 (3) 目的:都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当的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 效果:都取得很大成效.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政权得以巩固;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问题十一:在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过程中,罗斯福与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有根本利害冲突吗?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1) 没有利害冲突 (2) 分歧:出发点不同:罗斯福是从维护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策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比较列宁与斯大林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
两男一女7蠁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列宁是第一个把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实行者,为以后的人类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打下了基石,制定了一系列灵活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政策,粉碎了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干涉,并且横扫了帝国主义用大量资金武器弹药武装到牙齿的,以英国、法国武装资助并策反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为信号的配合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国内的反动势力,高尔察克、邓尼金、尤邓尼奇、佛兰格尔,横扫了帝国主义大量资金武器弹药军事顾问扶持的毕苏斯基独裁统治的波兰资产阶级政府.国内成立的工农赤卫队配合契卡镇压了一切仇视社会主义苏维埃的反革命分子,对资产阶级、旧贵族,地主,富农,神甫剥削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废除了民族人民、男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废除了沙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借外债,剥夺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把工厂、土地、铁路和银行变成了全民财产,即公共财产.列宁制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后来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军事封锁经济封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尽快恢复沙皇帝国、临时资产阶级政府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国外的十四个帝国主义反动派武装干涉和扶持的国内反动派武装攻击造成的巨大的战争破坏,医治战争创伤,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经济物质基础,列宁还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怎么样建设制定了国家电气化、城市工业化、农村集体化的正确道路.那么制定这些政策的时候遭受到了托洛茨基为首的假左投机分子的干扰,但是在列宁通过论证驳斥了托洛茨基、布哈林的错误的修正主义思想(实际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在对外关系上制定了废除秘密条约,签署影响世界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个条约的签署为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权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军事力量,也赢得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积极响应纷纷起来罢工示威要求和平,也证实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胜利的论断.制定布列斯特和约的时候托洛茨基指示布哈林用不断革命的行左实右的口号干扰列宁,企图葬送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托洛茨基为代表团团长去签署和约的时候,他不执行列宁的签署和约的电报,居然用不战不和不签署和约的口号挑拨德国,使得德国派军队侵占了苏维埃俄国的大量土地,之后经过联共(布)中央以及列宁、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坚持下才投票通过了布列斯特和约的签署.斯大林是坚决贯彻执行列宁制订的国家电气化、城市工业化、农村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24年列宁逝世到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这期间的大量时间斯大林都是与托洛茨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李可夫、以及后来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反党反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的反革命集团在辩论耐心劝说走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做斗争浪费了时间,但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法西斯德国的入侵发起的卫国战争,短短三个五年计划就使得苏联抗住了法西斯德国及其走狗550万陆空机械化部队的侵略,并且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爱好和平的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说明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再后来的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就不用我解释了你可以自己找到答案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1877|回复: 2
迁安三中刘素琴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的创新与调整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 新人教A 版新人教B版 苏教版 鲁科版 粤教版 湘教版 沪科版 外研版 岳麓版 人民版 中图版 鲁人版 浙科版 鲁教版 北京版 冀教版 教科版 语文版 重大版 大象版 地图版 北师大版 牛津译林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必修六必修七必修八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选修六选修七选修八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设计导学案教案教学案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优秀课件ppt免费下载百度文库免费预览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实录视频免费观看。有什么意见可跟帖#########
具体详情请点击二楼百度文库连接
专七&&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 && && &
& && & ----列宁,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的创新与调整刘素芹& &迁安三中&&一、设计理念:为了使我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符合当前高考的能力要求,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题带点,以练代讲、立足基础、提升能力&&. 以“师生合作探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二、教材分析:(一) 教材地位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学习本单元知识时要注意与必修1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及“苏联解体”的有关史实进行联系,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同时还要与本书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建设及改革,如罗斯福新政进行联系,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行学习思考。同时也是高考出题频繁涉及的部分。因此是我们复习的重点章节。& & 考点年份考查内容题型社&&义建&&设 初& &期
探& &索09年广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农业政策选择10年 全国新课标 战时共产主义错误尝试选择11年海南 新经济政策作用选择
& &斯大林模& &式的& &社会& &主义& &建设& &路& &09年江苏 计划经济与重工业崛起关系选择09年广东 计划经济与苏联工业化选择 09年海南 工业化问题材料题10年 江苏 认识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工业化的关系和不同点材料题10年重庆 计划经济发展与卫国战争选择
11年江苏 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选择高考预测:战共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多角度异同点,两化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分析。(三)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习目标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表现、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工业化分析,& &斯大林模式特征和认识。 2、难点:&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三、复习思路复习思路注意如下几点:(1)理清一条主线,即苏联经济政策演变的历程、阶段特点、得失等,其中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应重点关注。(2)要抓住两个阶段: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3)注意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相联系,结合现实思考历史问题。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四、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 十月革命的性质、任务是什么?(2)背景资料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思考:苏维埃政府的工业措施有什么作用?土地政策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影响?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究活动一&&《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3日,德国与苏俄签订,苏俄丧失共约100万平方千米5600万人口的大片土地。列宁说它是一个“极端屈辱……不幸的和约,……我们交出许多空间,但赢得了使自己得以巩固的时间”。 “如果我们不在《布列斯特和约》上签字,几个星期后我们将在苏维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思考:列宁认为缔约的优劣是什么? 谈谈你对签定《布列斯特和约》的看法。
链接: 密码:8845
第一章 (1918年) 我的回忆要从一个饥饿的早晨说起。父母一大早就出去挖野菜了,这几天挖的野菜越来越少了。之前我们整天缠着父母要吃的,可大人们说国家在打仗,没有太多的东西吃…….再过了不久,村长到家里来说,现在我们国家正面临敌人的侵犯,为了我们新的政权,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一切为了前线”,以后各家各户除了留下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之外其他多余的粮食都要交给国家。当时我还很小,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盼望着我们赶快打胜仗,战争早点结束,我可以天天吃上饱饭。…….思考:1)结合教材思考,伊娃他们为什么挨饿? 2)、从材料看,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当时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阅读教材内容,还有其他措施吗?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3)、最后战争是哪方取胜了?伊娃“天天吃饱饭”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如何认识? 《伊娃回忆录》第二章(1921年)战争已经结束有一个年头了,我依然没有天天吃上饱饭,最近经常听爸爸的朋友说“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有一天的上午,我的好朋友小戈尔很高兴地跑来跟我说,他爸爸明天开始就不到城里的工厂上班了,打算在村里开一个卖日用百货的小商店。当时我很纳闷,平时我们牙膏肥皂等生活品不都是由国家集中分配的吗?怎么可能有人去他家的杂货店买东西呢?但小戈尔说肯定有人买,因为他爸爸说现在已经是新的经济政策了。我还是不敢相信,我估计肯定办不下去。…….中午妈妈下地回来也是很高兴地对我说,只要她和爸爸勤勤恳恳种地,很快我就可以天天吃上饱饭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很期待思考:1、“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表明苏俄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阅读教材,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小戈尔家的杂货店能办下去吗?伊娃妈妈说的话能实现?为什么? 引入图表&&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意义农业政策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管理方法、手段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新经济政策新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多媒体展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工农业的变化图片学生回答新经济的意义?五、阶段小结六、 真题演练1.(2009年广东高考22题)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010·新课标全国卷,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 &3.(2011·海南单科·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D.新经济政策时期七、高考预测1、1921年伊娃期待父母勤勤恳恳种地就能够吃到饱饭。其可能性能够存在是因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相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 && && && && && && &&&---《列宁文集》1)材料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 2)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这一政策实行的目的。 3)材料表明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图片导入,轻松进入状态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 &? ( 自主阅读)学生回答整理1、苏联的建立 2. 列宁逝世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3. 农业国&&4. 帝国主义包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 && && && &&&——丘吉尔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材料引入,神话般的斯大林靠什么影响了苏联?激发学习兴趣。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1、高度集中的工业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背景& &目的:& &时间:& &核心内容:& && &&&1928年& && &&&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2)、三个五年计划(成就及缺陷)苏联的五年计划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课堂思考思考一: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比,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 思考二: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谁家有什么苏联时代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2、农业全盘集体化(自主阅读)(1)背景:(2)目的: (3)时间:(4)结果:课堂思考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上考虑,1936年苏联社会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经济上:阶级上: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法律确立) (1)内容: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标志:A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称为“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四、“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自主阅读)1、经济上2、政治上3、思想文化上4、作用及评价:拓展:“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西方(英) 模式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
工业化道路
思维拓展: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美国中国苏联 经济模式及成效?启示?
课堂小结真题演练1.(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 &&&D.进行工业化建设真题演练2(2009年江苏高考17题)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真题演练3.(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8题)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真题演练5.(2011·江苏单科·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真题演练6.(2009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 && && && && && && && && && &&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 && && &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 & 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 && && && && && &&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 &&&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真题演练7.(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3题)(11分)•& &&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高考预测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C.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 &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20世纪70年代,苏联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非常低劣,电视机爆炸的事件经常发生,以至当时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该送给敌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 A.苏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 &B.苏联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 C.“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D.苏联科技水平低下3 “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 &&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 && &&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